归纳初中英语教学校本课题.doc

合集下载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初中英语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
1. 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特别是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3.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12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主题介绍、听力练习、口语实践、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和跨文化交流六个部分。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1. 主题介绍: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听力练习:选取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通过听录音、做笔记、选择答案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3. 口语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阅读理解:提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写作训练:根据单元主题,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撰写短文或信函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 跨文化交流: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课程评价:
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50%。

2. 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测试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占总评成绩的50%。

课程资源:
1. 教师用书:包含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2. 学生用书:包含课程教材、练习册、学习卡片等学习资源。

初中英语教研组小课题(3篇)

初中英语教研组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词汇量不足、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本研究旨在通过任务型教学策略,探索初中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方法。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通过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通过任务型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通过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4. 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教师探索和运用任务型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题研究目标1. 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探索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策略。

3. 设计并实施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

4. 评估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四、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缺乏主动阅读的意识。

(2)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

(3)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阅读指导。

(4)缺乏科学的阅读评价体系。

2.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探索(1)任务设计: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

(2)任务实施: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任务评价:对学生的阅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

3.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案例设计(1)选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语阅读材料,如故事、文章等。

(2)任务设计: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阅读任务。

(3)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4. 基于任务型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初中英语校本教研课题(3篇)

初中英语校本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在不断更新。

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和实施存在偏差,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缓慢。

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内涵和体现。

2. 探索适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参考。

4.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内涵和体现(1)分析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如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

(2)探讨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阅读策略、阅读技巧、阅读兴趣等。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1)阅读前策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阅读中策略: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如略读、扫读、精读等,提高阅读效率。

(3)阅读后策略:开展阅读活动,如讨论、总结、拓展等,深化阅读理解。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1)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实物、图片等形式,创设真实、生动的阅读情境。

(2)任务驱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4)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阅读教学需求。

3.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实践、总结、改进,不断优化阅读教学策略。

中学英语教研课题(3篇)

中学英语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阅读材料陈旧、阅读效果不佳等。

为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通过研究,探索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2. 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如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等。

3. 丰富英语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对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 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英语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体现: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为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3.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从阅读材料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4. 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应用:结合实际教学,对所研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实践,分析其效果,为其他英语教师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对所研究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实践,分析其效果。

4. 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为其他英语教师提供借鉴。

初中部英语校本教研专题(3篇)

初中部英语校本教研专题(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内涵、目标、策略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初中英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内涵1. 校本教研的定义校本教研是指在学校内部,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研究活动。

2. 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特点(1)以学校为基地:初中英语校本教研依托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在组织、管理、实施等方面的优势。

(2)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3)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初中英语校本教研旨在通过研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初中英语校本教研关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三、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目标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校本教研,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校本教研,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校本教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 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通过校本教研,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四、初中英语校本教研的策略1. 构建校本教研组织体系(1)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校本教研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设立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成立相应的教研组,负责具体的教学研究工作。

(3)组建教研团队:选拔优秀教师,组建教研团队,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1)集体备课: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2)观摩课、公开课:教师互相观摩、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英语校本课程教案初中

英语校本课程教案初中

英语校本课程教案初中Abstract: This lesson plan is designed for a school-based English curriculum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lesson focuses on improving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group work. The aim is to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promote their overall language skills.I. Objectives:1. To develop studen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2.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a text.3.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work in groups and collaborate with peers.4. To promot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enhance thei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II. Teaching Content:1. Topic: "Travel and Culture"2. Text: "My Dream Vacation"3. Vocabulary: words related to travel and culture, such as "destination," "tourist," "tradition," etc.4. Grammar: present tense and past tenseIII. Teaching Methods:1.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participate in variou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role-playing, group discussions, and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s, to enhanc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2. Group work: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small groups to work on specific tasks, such as discussing their dream vacations and presenting their ideas to the class.3. Text analysis: Students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given text, "My Dream Vacation,"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4. Culture introduction: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different cultures related to the topic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IV. Teaching Procedures:1. Warm-up: The teacher will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ir favorite vacation spots and traditions in their countries. This will help students to engage in the topic and activate their prior knowledge. (10 minutes)2. Presentation: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the given text, "My Dream Vacation," and explain the main idea and key vocabulary. Students will read the text aloud and answer some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15 minutes)3.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participate in various intera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role-playing and group discussions, to practic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15 minutes)4. Group work: Students will be divided into small groups and given a task to discuss their dream vacations and present their ideas to the class. Each group will have 10 minutes to prepare and 5 minutes to present. (20 minutes)5. Text analysis: Students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given text, "My Dream Vacation,"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They will identify the main idea, supporting details, and conclusions in the text. (15 minutes)6. Culture introduction: The teacher will introduce different cultures related to the topic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Students will have a short discussion ab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own culture and the cultures presented. (10 minutes)7. Closure: The teacher will summarize the main points of the lesson and provide feedback on students' performance. Students will reflect on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nd express their thoughts. (5 minutes)V. Assessment:1. Participation: The teacher will assess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group work.2. Presentation: The teacher will assess students' presentation skills and content accuracyin group work.3. Reading and writing: The teacher will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given text and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ontent.4. Cultural awareness: The teacher will assess students'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This school-based English curriculum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interactive activities, group work, and text analysis. By engaging in various activities, students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their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while learning about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初中英语校本教材

初中英语校本教材

初中英语校本教材英语校本教材一、前言校本课程是近几年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课程,是改变教学观念、改革课程、改造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内容的重要举措。

我校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知识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长为目的。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

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校本课程的开展无疑给英语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并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开设目的开设了英语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素质。

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运用为基本宗旨, 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思与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年龄上较小,在英语方面的知识较少,又有好动、爱表现、胆子大的心理特点,所以就初一年级的学生中开发难度小可以激发兴趣的课本剧表演、背诵诗歌、讲小故事等课程。

首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简单、生动活泼的视听材料,如:录像,DVD等作为教材。

首先在课堂上介绍影像资料中会出现的生词并帮助学生借助图片等理解单词;用简单英语解释生词。

然后向学生展示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或是诗歌,确定朗读基调、把握主题线索、掌握轻重快慢,反复实践。

教师示范朗读某一类作品,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朗诵技巧。

最后由学生通过移动多媒体图片或表演的方式模仿故事中某些关键句的节奏和语调,以各种单人或集体的方法复述故事或诗歌。

初中英语主题教研课题(3篇)

初中英语主题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主题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主题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主题为线索,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题旨在探讨初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英语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初中英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2)提高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4)为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2. 意义(1)有助于推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

(3)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2)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强调语言与情境的结合。

(3)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以任务为导向,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1)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根据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

(2)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3)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用多媒体来提高初三英语总复习效率
肖晓梅
为了做好初三英语总复习工作,我认真分析了近些年来本校及兄弟学校的总复习做法,在吸取他们良好的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他们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毕业前集中复习的时间过长,学生负担过重,复习方法陈旧,缺乏新鲜感,复习效果不佳,学习成绩提高不快等。

为了改进这种传统复习方法的缺点,我想要用打破传统的封闭的低效的教学手段,借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灵活多变的复习方法,来使学生感到易学、乐学。

下面我就如何借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积极提高初三英语总复习效率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从而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英语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情景,再现情景的有效方法就是将抽象文字变为直观的形象教学。

若通过多媒体具体形象的教学,将会更有效地提高总复习效率。

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对人的感知具有神奇的作用。

多媒体的使用越是鲜明、新颖,越是可以缩短感知时间,引发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从而提高总复习效率。

具体可这样创设:
1、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善于呈现事物的形象和变化,整体与局部,声画并茂。

课件使用和视听结合更易引发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缩短认识与客观事物的距离,唤起学生心中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复习《Atthe doctor's》时,一上课先放录像,让学生看到医院看病的全过程,使整个看病活动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后记忆犹新,情绪高涨。

这时教师可叫学生上台进行表演。

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录像的情景所吸引,加上同学的形象表演,就能更快地导入新课,迅速掌握要复习的知识点。

2、利用多媒体引导观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体影片教学形象、直观,能把学生平时很难看到或不太注意的东西形象重现在屏幕上,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笔者常借用词汇与图像相结合的方法,创设复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shopping》一文“动态美”的情景体验。

二、精讲多练,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从而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只有多通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我平时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练为主线”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在共同的导引求知过程中,共同的质疑解惑过程中,使教师的教与导,学生的学与疑共同进步。

具体的方法是;
1、质疑引动,有序地多练。

学贵有疑,疑可以使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可以在复习课的教与导中,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求答案,学生不得不深钻课文,为答案寻找依据。

2、身临其境,有效地阅读。

教师在授课时,只讲解精要的知识点,至于细
读、精读课文统统由学生完成。

教师只是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深入课文,钻研课文。

例如复习《The world's population》一文,教师简述课文内容,介绍作者后便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录相,朗读课文,进入角色,与作者一道去领悟“人口爆炸”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随后,要求学生对这篇作品从理解内容、把握特点到“领悟真谛”上进行研读。

3、迁移推读,有序地拓宽。

看电视、投影我们常会推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及结局,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书,叫迁移推读法,也叫猜读。

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读书,可以使学生紧紧追踪作者的思路,随时鉴别,并对作品的某一部分或结局进行假设推想。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书本知识要转变为学生的能力,需要学生主动积极、有章有序地进行课外训练与阅读。

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内精讲、导读所学知识,巧妙掌握所学知识,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水平,也是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过程,更是促使学生智能得到发展的过程。

实践证明,老师课内的优质引导,还必须通过学生的课外训练才能消化和吸收。

英语知识技能才能转变为能力。

三、寓情于教,增进师生的情感沟通,从而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如果能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动情的学,就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有效地激情,方法有三:
1、课前激情即让学生在复习课之前就进入所设置的复习课情感之中。

如复习《The accident》前,可先放映有关交通事故的电视录像,让学生深入其境,提高安全忧患意识,然后接着播放“The accident”课文的课件,进行复习,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2、课中激情即在复习课文时,利用课件、录音带、录像带等手段激发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3、课后激情有的课文通过复习完了之后,可借助音像效果再次掀起学生的情感高潮。

四、挖掘潜力,变书本的知识为能力,从而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复习课是初三英语的重要课型之一,为使学生系统掌握整个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任教毕业班的体会,创设了一套“两联并举,挖掘潜力”的方法,即串联并联并举,构建复习认知知识结构。

1、串联——纵向组织,前后沟通新旧知识的纵向联系,可紧紧抓住知识在本质上属性上的共通性。

已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知识链”,新学的知识要很从容地在这条“链”上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即串联成一个
新的更长的知识链,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巧妙设计。

2、并联——横向组织,触类旁通每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都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在纵向上有联系,还可能横向上与其他要领也有密切联系。

有些知识点不仅如此,而且还特别容易混淆。

如:一般过去时与现在完成时的应用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地复习和区别,通过类比,找出异同点。

在初三英语复习中,编织知识网络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和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关系,提纲挈领,找出主线,有了这种知识网络,即有利于知识的“串联”、“并联”,又可减小学习、复习坡度,对提高记忆能力,提高复习效率都有很大益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