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忍阅读答案
中国人的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人的精神阅读题及答案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人的精神 ①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 就越喜欢中国人, 这已是众所周知的 事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
我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 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 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这里提到的温良, 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 的人类的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 也非产自本能, 而是源于同情心—— 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那么,中国人又是如何具备了这种同情的力量的呢? ②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 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 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 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 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 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 奔腾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一一心灵的激情 或人类之爱的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③对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人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一般特征来加以说明。
④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一个很 明显的事实就 是: 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 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 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
原因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
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慧来 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有一种关于极乐世界的说法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语言的学习: “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
” ⑤其次, 我们再指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实。
中国人具有 惊人的记忆力, 其秘密何在?就在于中国人是用心而非脑去记忆。
用具有同情力 量的心灵记事,比用头脑或智力要好得多,后者是枯燥乏味的。
举例来说,我们 当中的绝大多数儿童时代的记忆力要强过成年后的记忆力。
因为儿童就像中国人 一样,是用心而非用脑去记忆。
谈忍阅读答案

谈忍阅读答案【篇一:《宋仁宗忍饿》阅读附答案】日晨兴①,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②闻禁中③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
诚④恐自此逐⑤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
岂不可忍一夕之馁⑥,而启无穷之杀也。
”【注】①兴:起身。
②比:最近③禁中:皇宫里。
④诚:实在。
⑤逐:每。
⑥馁:饥饿。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①语近臣曰()②比闻禁中每有索取()③诚恐自此逐夜宰杀()④岁月之久()【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一夕之馁a.石青糁之(《核舟记》)b.纸灰之类(《活板》)c.千里之能(《马说》)d.何陋之有(《陋室铭》)【小题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诚恐自此逐夜宰杀【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魏学洢《核舟记》)【小题5】从“宋仁宗人忍饿”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2分)答案【小题1】①对?说;②听说;③担心,害怕;④时间。
(4分)【小题1】c(2分)【小题1】诚恐 /自此 /逐夜宰杀(2分)【小题1】(1)昨天晚上我睡不着,于是就觉得肚子很饿,特别想吃烧羊!(2分,“寐”、“食”、等译句时须落实)(2)略【小题1】昔日的皇帝,尚能不因个人的喜好而虚耗民财;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更要学会关心别人,不能处处随心所欲,尽量做到不给他人增加麻烦。
(只答分号前的内容得1分;答到分号后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例句中和c句中的“之”都是“的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说明文阅读(附答案解析)

Patience: The Sharpening of Life and Manifestation of Wisdom在生活中,忍耐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既是磨砺我们意志的砂轮,也是展现我们智慧的明镜。
忍耐教会我们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成长,更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In life, patience is an invisible force that serves as both a grinding wheel to sharpen our willpower and a clear mirror to reflect our wisdom. Patience teaches us to persevere in difficult situations, to grow through setbacks, and to maintain inner peace and determination in the complex and chaotic world.忍耐是一种品质忍耐首先是一种品质,它体现了人的修养与内涵。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拥有忍耐力的人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被情绪所左右。
他们深知,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之事,唯有通过忍耐,才能逐步化解问题,迎接更好的未来。
这种品质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磨砺和提升。
Patience is first and foremost a quality that reflects a person's cultivation and inner depth. When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ose who possess patience are able to maintain calm and rationality, and are not easily swayed by emotions. They are deeply aware that life is filled with unpleasantries, and that only through patience can they gradually resolve problems and embrace a better future. This quality does not come easily; it requires constant honing and enhancement in our daily lives.忍耐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于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
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静安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最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2020年5月(尤成时间:100分钟,漓分:150分)注意:本卷共有25赵,谓将所有答農用欺色钢笔或水笔书写在答老上•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O默写《16分〉1 •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fliS牵牛星》2. • 一览众山小。
”望岳>)3•乱花渐飲迷人眼∙(<t≡湖畚厅肋O丄杏花疏影里,.((临江仙〉)5.文中TI按衣达两堆怖况下作者选抖的诰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ffiΛ所欲也》)(二)阅读以下古诗文,完成6-9« «12分)【甲】•为陈同甫赋壮诃以寄之醉里挑灯着斜•欣回吹帘连营。
八百里分龙下炙.五十按觀空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户飞怏,弓如霹爲浪坟• 了却君王天下#,展得生游身后名•町怜白岌生!【乙】曹刿论战①十卑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舍判请见。
乳乡人叭••肉您看谋之•又何间您?”刿矶•肉令者鄙,未葩述*乃入見。
M: •何以战?-公曰:“衣&所妥.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 H):“小念未倍.氏弗从也• ”公曰:“牺牡虽帛.弟散加也.必以住• ”对曰:•小依未孚,神站福也。
-公曰:“小大之⅛U 虽不能案.必以惜•-对曰:“忠之属匕可以一软.战划请从。
“②仝与之耒。
战于妖勺。
公4fM⅛.刿曰:•朱可∙W齐人三丑∙Mw:-Hr£•-齐师敗绩■ 公将驰之.判曰:“来可•-下視乳轍,轻钛而虫之•日:“可矣<”遂逐齐师•③狀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兹乞也。
一技作乞.再而累•三而第;彼靖我盈.故克之• 夬大Sl.搜测也•俱有伏劣:⅜⅛-⅛IOL.璧其旗矗.故遅之。
”、6•这两is作品林与作战相关.甲词的作咅是宋代的(姓名〉.词牌軒是•乙文选自史书< >.(3分)7•以下对两爲估品中摘"沙场作战的部分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A•所占篇福搐不多B.都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C.都刻画了明H和忠臣的形◎D.都徵调了勇气足作战耽胜的关選8•用现代汉涪翻悸文中州线句,注意加点诃的含义(2分)规克.公问必故.9・两爲作M的主入公HffΛ同的特点.BP□□∙但甲词車在农达和_______ I乙文则甬住论述作战取胜的关键在于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狡(xiá) 者鄙读书,无知者(xiàn) 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①,数学使人②,科学使人③,伦理学使人④,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
改为改为(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①~④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只选序号)选项:A.周密 B.庄重 C.灵秀 D.深刻我会选:①②③④2.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中学生读书,须对意蕴深刻的内容推敲细思。
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C.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为一朵鲜花而放弃了整个春天。
读书也是这样,不要处处死抠字句,有时不求甚解....,反而收获颇丰。
D.有些书是你人生的导师,必须精读;有些书是你人生的伴侣,必须随身;有些书则是你人生中的过客,只须匆匆一瞥,不求甚解....,粗观其貌即可。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
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
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定的气质。
书能教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使你生出深沉、进取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二、综合性学习4.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从各题所给...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从各题所给...](https://img.taocdn.com/s3/m/aed36dc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b.png)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从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Do you know One Belt, One Road? We also call it the Modern Silk Road. And Zhang Qian was an early traveler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He was probably the first 1 to bring back goo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entral Asian lands to China.In 138 BC,Han Wudi sent Zhang Qian to the Yue-chi people to ask for their 2 against the Xiongnu who often infringed(侵犯)them.3,on the way to the Western Regions, he was caught by the Xiongnu people. Zhang had to stay with them 4 about 10 years before he got away. When Zhang finaly 5 the Yue-chi in the North India, he was 6 to find that they didn't want to fight against the Xiongnu people.On 7 return journey, Zhang Qian and his men were 8 again. It was not until 125 BC that they returned to China.9 Zhang didn't finish his job, he learned a lot about the places, people, customs and cultures of the 36 kingdoms(王国)in the Western Regions.Later Han Wudi sent Zhang to the West again. Zhang's journey to the West helped 10 international trade, especially in silk,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at's the Ancient Silk Road.(1)A.men B.man's C.man D.men's(2)A.question B.help C.knowledge D.answer(3)A.Happily B.Excitedly C.Luckily D.Unfortunately(4)A.for B.since C.at D.in(5)A.arrived B.reached C.got D.liked(6)fortable B.disappointed C.excited D.enjoyable(7)A.him B.he C.his D.himself(8)A.caught B.made C.served D.heard(9)A.But B.As C.Because D.Although(10)e B.get C.develop D.see【答案】(1)、C(2)、B(3)、D(4)、A(5)、B(6)、B(7)、C(8)、A(9)、D(10)、C【解析】本文由一带一路引出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他奉命出使西域以寻求帮助共同攻打匈奴,但是被匈奴人抓住,后来他逃了出去,终于到了西域,尽管他没有完成任务,但是他的这次旅程却带来了国际贸易(尤其是丝绸方面)的发展。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朝花夕拾》中“我”得到了一位长辈赠送的《二十四孝图》在这些关于孝道的故事里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两件事是()A.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B. “郭巨埋儿”和“哭竹生笋”C. “卧冰求鲤”和“哭竹生笋”D. “老莱娱亲”和“卧冰求鲤”【答案】A【解析】名著《朝花夕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事令作者极为反感因为这两个故事在作者眼里是违背人性的孝道故事郭巨为孝顺父母要埋掉儿子老莱子为讨父母欢心不择手段甚至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这些都令人匪夷所思故选A2.下列句子中存在错别字或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fú shu)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B. 今吾不禁(jīn wú bù jīn)的那元宵节张灯结采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jī bàn)容不得闭塞D.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piān rán)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答案】B【解析】B项“今吾不禁”应写作“金吾不禁” 且“金吾不禁”应读作“jīn wú bù jìn” “张灯结采”应写作“张灯结彩”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 《社戏》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抒情诗歌《蒹葭》选自于《诗经·周南》C. 白居易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叙事诗《卖炭翁》出自其创作的组诗《新乐府》D.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马说》是其《杂说》第四篇【答案】B【解析】B项“选自于《诗经·周南》”错误应是选自《诗经·秦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4.(1)海内存知己 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2)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3)万籁此都寂 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4)_______________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4.(5)安得广厦千万间 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6)________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4.(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涯若比邻【解析】(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此题要注意“涯”“蒸”“磬”“贱”等字词的书写【答案】(2)气蒸云梦泽【解析】略【答案】(3)但余钟磬音【解析】略【答案】(4)黄发垂髫【解析】略【答案】(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略【答案】(6)浮云游子意【解析】略【答案】(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略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①不亦说乎说 _______________②人不堪其忧堪 _______________③匹夫不可夺志也夺 _______________5.(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5.(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4)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5.(5)结合选文④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李生为什么评价王生“不善学”【链接材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答案】(1)①同“悦” 愉快, ②能忍受, ③改变【解析】(1)①句意不是很愉快吗?说同“悦” 愉快②句意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③句意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夺改变【答案】B【解析】(2)A项介词替/动词成为B项连词和C项介词在/介词对于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故选B【答案】(3)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②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解析】(3)①愠生气发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②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答案】(4)示例这句话揭示了学习的三个层面知之、乐之、好之强调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中对某一门学科感兴趣往往下的功夫大得到的收获就大反之不感兴趣的学科收获就小【解析】(4)阅读文本可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为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阐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据此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即可【答案】(5)善于学习的人都爱动脑筋和思考而王生虽然爱学习但他不善于思考【解析】(5)阅读文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而【链接材料】中的王生虽能熟记老师所讲的内容却不能自己主动思考故而不可称之为“善学”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描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展现的画面6.(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答案】(1)示例大海是多么宽阔浩荡啊岛上的山峰高高的耸立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木长势非常茂盛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来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波浪汹涌澎湃壮观无比【解析】(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能发挥合理的想象意思对即可【答案】(2)诗人借助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容宇宙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解析】(2)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开阔的胸怀、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博大胸襟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7.(1)文章开头的画线句是______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7.(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7.(3)本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与链接材料运用了相同的写法请你说出它们写法上的相同点(从记叙顺序的角度思考)和表达作用上的不同点【链接材料】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法上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 表达作用上的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答案】(1)环境, 渲染了冬日“沁骨的凉” 用百花凋谢来衬托蒲公英的不畏严寒【解析】(1)画线句“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描写了冬日午后的景色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写出了冬日午后的寒凉渲染了肃寒的气氛“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写百花凋零一地枯黄的落叶结合下文“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可知寒凉的冬日蒲公英依然挺立此处用百花凋谢衬托了蒲公英的不畏严寒【答案】(2)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给“我”治嗓子寻找蒲公英的情形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解析】(2)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由“弓腰”“翻检”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母亲为了给“我”治嗓子寻找蒲公英的情形表现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浓厚的爱【答案】(3)插叙, 本文第⑤段画线句补充交代了母亲辛劳奉献的一生突出了母亲刚强坚毅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链接材料】增添了文章的神秘色彩表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3)常见的记叙顺序有三种顺叙、插叙和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作用是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补充交代了母亲走向异乡辛勤绣花登车换粮的故事【链接材料】补充交代了美女蛇的故事二者都运用了插叙的写法仔细阅读第⑤段画线句可知画线句补充交代了母亲走向异乡辛勤绣花登车换粮的故事表现了母亲辛劳奉献的一生突出了母亲刚强坚毅和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链接材料】插叙了长妈妈曾经讲给“我”的美女蛇的故事使文章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表现了百草园的乐趣说明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丰富了文章内容同时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1)A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请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简析8.(2)B段中有一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这段文字的最大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精练请把一系列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8.(3)B段中心是写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段首却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 这是什么写法?8.(4)B段中写“我”和闰土的父亲同样的捕鸟方法收获却不同仔细品味词句说说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三十年后还记得“得失的缘由”?8.(5)作者说百草园是自己的乐园在A、B两段的描述中“乐”体现在哪里?【答案】(1)示例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等是写颜色“肥胖”“高大”等是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等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解析】(1)阅读A段结合文中句子具体分析即可“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等处写植物的颜色以及动物的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角度对百草园进行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便会拍的一声”等处则是从听觉角度对百草园进行描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则是从味觉角度对百草园进行描写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2)“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解析】(2)阅读B段可知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即“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作者连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九个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捕鸟的整个过程【答案】(3)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解析】(3)B段开头先用“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来写冬天的无味然后笔锋一转写到“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用生动的笔墨写了冬天在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以及捕鸟的乐趣明显运用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写法以冬天百草园的无味反衬下雪后百草园的无限乐趣突出了冬天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答案】(4)因为捕鸟之事一直是“我”记忆中的乐事闰土父亲说“我”“太性急而少得”的话给了“我”启迪遇事要沉着镇定所以作者难以忘怀【解析】(4)对于童年的“我”来讲捕鸟是冬天不多的乐趣所在所以印象深刻而对于闰土父亲关于“我”与他得失的缘由给予“我”遇事要沉着镇定的启迪则更加让“我”难以忘怀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5)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到雪地里捕鸟更是让作者乐在其中、流连忘返(乐景、乐事)【解析】(5)A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对百草园进行描写油蛉、蟋蟀、蜈蚣、斑蝥、皂荚树、桑椹、何首乌、覆盆子等这些看似无趣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童年中却是充满生机的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 B段中作者详细叙写了捕鸟的过程在无味的冬天中雪地捕鸟是作者童年中欢乐的存在让作者流连忘返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选段中(甲)(乙)(丙)(丁)后画线的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9.(2)最后一句画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_____9.(3)看下边图片中的两句诗应填在①处的是_______________ 应填在②的是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楷书的是_______________A. 萌动B. 迫不及待C. 苍萃D. 斑斓【答案】C【解析】(1)C项“苍萃”应写作“苍翠”【答案】B【解析】(2)B项联系语境可知“阳光再眷顾一段时间”与“那将变成满山的斑斓”之间存在假设关系因此横线处应填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如果”【答案】(3)A, B, B【解析】(3)“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为“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为“初长的青草才刚刚能没过马蹄” 据此可知“浅草才能没马蹄”中“草”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中“草”的下一个阶段结合“只是昨日的印象”分析可知①处应填A图“草色遥看近却无” 结合“今天再去瞧噍已经是……”分析可知②处应填B图“浅草才能没马蹄” 结合书法知识可知楷书的特点为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据此判断 B图中的诗句为楷书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0.(2)《论语》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3)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4)《咏雪》中描写雪的两个比喻句是“撒盐空中差可拟”和“____________________”10.(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我如浮云”10.(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0.(7)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0.(8)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9)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曾以《__________________》为题“‘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的‘书’ 是指我开蒙时候读的《鉴略》因为我再也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这几句文字就出自这本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篇名)10.(10)名著阅读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罗刹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吹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急纵身结束整齐双手提剑走出门来道“孙行者!你不怕我又来寻死!”行者笑道“嫂嫂勿得铿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大圣公然不惧使铁棒劈手相迎……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的小说《西游记》中的片段文中的“罗刹”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答案】(1)枯藤老树昏鸦【解析】(1)注意“藤”的正确书写【答案】(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2)注意“殆”的正确书写【答案】(3)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3)由“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可推知答案注意“致”的正确书写【答案】(4)未若柳絮因风起【解析】(4)由“描写雪的两个比喻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絮”的正确书写【答案】(5)不义而富且贵【解析】(5)注意“义”的正确书写【答案】(6)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解析】(6)注意“攒”的正确书写【答案】(7)一个纯粹的人【解析】(7)注意“粹”的正确书写【答案】(8)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解析】(8)注意“珍”的正确书写【答案】(9)旧事重提, 五猖会【解析】(9)《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根据平日的名著积累可知上述文字出自《五猖会》【答案】(10)吴承恩, 铁扇公主【解析】(10)阅读文本根据平日的名著积累可知《西游记》作者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罗刹”指的是铁扇公主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名著阅读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答案】保尔·柯察金(保尔)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保尔·柯察金(保尔)花了六个月写的中篇小说《暴风雨的儿女》的手稿被邮局弄丢了【解析】题目中这段话有“列杰尼奥夫” 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他安慰的是“保尔·柯察金” “保尔·柯察金”是这部名著中的主人公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六个月心血的结晶”指的是保尔所写的中篇小说《暴风雨的儿女》。
林语堂:中国人的性格 遇事忍耐

林语堂:中国人的性格遇事忍耐林语堂:我国人的性情遇事忍受让咱们罗列三个最糟糕最昭着的特色,并看看来龙去脉,遇事忍受、消沉避世和超逸老猾。
我以为这些都是文明与环境影响的成果,并不一定是我国人心思结构的必定组成部分。
它们的存在是由于咱们几千年来一向生活在一种特定的文明与社会中井不时受其影响。
天然能够以为,假如消除这些影响,那么这些质量也会随之削弱致使消亡。
忍受的质量是整个民族设法习惯周围条件的成果,即过火稠密的人口和经济上的压力等等,使人们只要狭小的生存空间;这种质量又特别是家庭准则的产品,家庭准则是整个我国社会的缩影。
人们力求消沉避世,多半是由于个人自在没有法令的保证和宪法的保护。
超逸老猾是由于道家人生哲学的影响。
当然这些质量都是同一环境的产品,咱们为每种质量找出特定原因只不过是为叙说的清楚起见。
遇事忍受为我国人的崇高品德,凡对我国有所了解的人都不否定这一点。
可是这种质量走得太远,致使成了我国人的恶习:我国人现已容忍了许多西方人历来不能容忍的暴政、动荡不安和糜烂的控制,他们好像以为这些也是天然法则的组成部分。
在四川的一些当地,公民现已被提早征收了往后30年的赋税,可是他们除了暗里在家里宣布几声他人似能听见又听不见的诅咒外,再无任何有力一些的抵挡。
与我国人的忍受比较,基督教的所谓忍受好像是易怒,而我国人的忍受有如我国景泰蓝相同独一无二。
国际各国的旅行家们蛮能够带一些我国人的这种忍受回去,像景泰蓝一般赏玩,由于真实的特性是无法仿照的,咱们屈服于暴政和敲诈勒索犹如小鱼投入大鱼之口。
或许咱们对磨难的承受力小一些,咱们的磨难就会少一些。
可是这种对侮辱的承受力被赋予了忍受的美名,又被儒家伦理学耳提面命为做人最重要的品德。
我并不是说这种品德不是我国人的巨大质量,耶稣说,为温柔者祝愿吧,由于他将承继整个国际。
能否承继整个国际我没把握,但我国人的忍受使咱们得以承继并办理着()半个亚洲大陆却是真的。
我国人把忍受作为一种崇高的品德,并有认识地重复向子孙灌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忍阅读答案
⑴“忍”字头上一把刀。
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⑵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⑶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走麦城的也不少。
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
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⑸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
”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
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⑹一个忍字,两副面孔。
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
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
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⑺“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⑻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比为之事。
(选自《青年文摘》2012年第12期)
9.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0.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3分)
11.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2分)
12.“忍”是一柄双刃剑。
请具体谈谈现实生活中你该如何把握“忍”的“度”(2分)
2012年广东省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9.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10.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对比了忍的成功和不忍的失败,鲜明地证明了该忍时候要忍的道理。
11.不重复。
“忍受”是把痛苦磨难等勉强地承受下来。
“忍耐”是把痛苦的感觉和想发作的情绪抑制下来。
12.对伤到自己的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就忍下来,不必斤斤计较;对必须付出的磨难代价,如学习的艰辛,锻炼的艰苦,都要忍受下来。
但是,对于坏人坏事,对于有损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思想行为,我们要敢于大声说“不”或者
“no”,并且当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嘿哟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