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工程测试
综合布线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的使用,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加深对综合布线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从事网络工程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设备- 综合布线测试仪:FLUKE DSP-4000系列- 双绞线:Cat.6- 光纤:单模或多模-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网络线缆:RJ45网线、光纤跳线等2. 实验步骤- 测试准备1. 确认实验环境,包括设备、线缆等。
2. 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测试网络。
3.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 双绞线测试1. 使用FLUKE DSP-4000系列测试仪,对双绞线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包括:接线图、电阻、长度、传输延迟、衰减、串扰等。
3. 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测试是否合格。
- 光纤测试1. 使用FLUKE DSP-4000系列测试仪,对光纤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包括:信号衰减、连接损耗、插入损耗、反射损耗等。
3. 将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测试是否合格。
- 测试结果分析1. 分析测试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对比设计要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3. 提出改进措施,确保布线系统正常运行。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双绞线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测试了10条Cat.6双绞线,测试结果如下:- 接线图:10条线缆接线正确,无短路、开路等问题。
- 电阻:10条线缆电阻均在标准范围内。
- 长度:10条线缆长度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传输延迟:10条线缆传输延迟均在标准范围内。
- 衰减:10条线缆衰减均在标准范围内。
- 串扰:10条线缆串扰均在标准范围内。
- 结论:双绞线测试结果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2. 光纤测试结果- 本次实验测试了5条光纤,测试结果如下:- 信号衰减:5条光纤信号衰减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 连接损耗:5条光纤连接损耗均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电气测试方法及测试内容B.0.1 3 类和5 类布线系统按照基本链路和信道进行测试,5e 类和6 类布线系统按照永久链路和信道进行测试,测试按图B.0.1-1~图B.0.1-3 进行连接。
1 基本链路连接模型应符合图B.0.1-1 的方式。
2 永久链路连接模型:适用于测试固定链路(水平电缆及相关连接器件)性能。
链路连接应符合图B.0.1—2 的方式。
3 信道连接模型:在永久链路连接模型的基础上,包括TI 作区和电信间的设备电缆和跳线在内的整体信道性能。
信道连接应符合图B.0.1-3 方式。
A 一工作区终端设备电缆;B—cP 缆线;c 一水平缆线;D-配线设备连接跳线;E 一配线设备到设备连接电缆B+C≤90m A+D+E≤10m信道包括:最长90m 的水平缆线、信息插座模块、集合点、电信间的配线设备、跳线、设备线缆在内,总长不得大于100m。
B.0.2 测试包括以下内容:1 接线图的测试,主要测试水平电缆终接在工作区或电信间配线设备的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的安装连接正确或错误。
正确的线对组合为:1/2、3/6、4/5、7/8,分为非屏蔽和屏蔽两类,对于非RJ45 的连接方式按相关规定要求列出结果。
布线过程中可能出现以下正确或不正确的连接图测试情况,具体如图B.0.2 所示。
2 布线链路及信道缆线长度应在测试连接图所要求的极限长度范围之内。
B.0.3 3 类和5 类水平链路及信道测试项目及性能指标应符合表B.0.3-1 和表B.0.3-2 的要求(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20℃)。
表B.0.3-1 3 类水平链路及信道性能指标频率(MHz)基本链路性能指标信道性能指标近端串音(dB)衰减(dB)近端串音(dB)衰减(dB)1.0040.1 3.239.1 4.24.0030.7 6.129.37.38.0025.98.824.310.210.0024.310.022.711.516.0021.013.219.314.9长度(m)94100基本链路性能指标信道性能指标频率(MHz)近端串音(dB)衰减(dB)近端串音(dB)衰减(dB)1.0060.02.160.0 2.54.0051.8 4.050.6 4.58.0047.1 5.745.6 6.3CP 点。
项目10-综合布线工程测试

(2)5e类电缆系统的测试标准及测试内容 EIA/TIA 568-5-2000和ISO/IEC 11801-2000是正式公布的5e类D级双绞线电
缆系统的现场测试标准。5e电缆系统的测试内容既包括的长度、接线图、衰减 和近端串扰这4项基本测试项目,也包括回波损耗、衰减串扰比、综合近端串扰、 等效远端串扰、综合远端串扰、传输延迟、直流环路电阻等参数。
使用LinkWare电缆测试管理软件管理测试数据并生成 测试报告的操作步骤为:
① 安装LinkWare电缆测试管理软件。 ② Fluke测试仪通过RS-232串行接口或USB接口与PC相连 ③ 导入测试仪中的测试数据,例如要导入DTX-1800电缆分 析仪中存储的测试数据,则在LinkWare软件窗口中,选择 【File】→【Import from】菜单中的【DTXCableAnalyzer】命令 ④ 导入数据后,可以双击某测试数据记录,查看该测试数
2. 信道模型 信道指从网络设备跳线到工作区跳线的端到端的连接,
它包括了最长90m的在建筑物中固定的水平电缆、水平电缆 两端的接插件(一端为工作区信息插座,另一端为配线架)、 一个靠近工作区的可选的附属转接连接器、最长10m的在楼 层配线架和用户终端的连接跳线,信道最长为100m。
3. 永久链路模型 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由最长为90m的水平电缆、水
光缆接合以及连接的耦合损耗:这主要由截面不匹配、 间隙损耗、轴心不匹配和角度不匹配造成。
不洁或连接质量不良:主要由不洁净的连接,灰尘阻碍 光传输,手指的油污影响光传输,不洁净光缆连接器等造成。
(1)布线系统所采用光纤的性能指标及光纤信道指标应符 合设计要求。 (2)光缆布线信道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 应不超过规定 (3)插入损耗是指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之间插入光缆或元 器件产生的信号损耗,通常指衰减。光纤链路的插入损耗极 限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4.1 电气系统测试根据GB 50314—2015 和GB 50311—2016 要求,规定了信道模型、基本链路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三种连接模型,明确了接线图测试、长度测试、衰减测试、近端串扰测试、综合近端串扰、衰减与串扰比测试、等效远端串扰测试、回波损耗测试、传输延迟测试的内容。
4.1.1 电气测试类型电气测试一般可分为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两个部分。
1.验证测试验证测试又称为随工测试,是边施工边测试,主要检测线缆质量和安装工艺,及时发现并纠正所出现的问题,不至于等到工程完工时才发现问题而重新返工,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验证测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测试仪,只需要能测试接线图和线缆长度的测试仪。
2.认证测试认证测试又称为验收测试,是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在工程验收时对布线系统的全面检验,是评价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工程质量的科学手段。
一般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同时参加,测试前先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型号,然后根据测试方法和测试对象将仪器参数调整或校正为符合测试要求的数值,最后到现场逐项进行测试,并做好相应的现场记录。
4.1.2 电气测试模型电气测试模型包括基本链路模型、通道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三种连接模型。
1.基本链路模型(Basic Link)基本链路用来测试智能建筑综合布线中的固定链路部分。
由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承包商通常只负责这部分的链路安装,所以基本链路又被称为承包商链路。
它包括最长90 m 的水平布线,两端可分别有一个连接点以及用于测试的两条各2 m 长的跳线,基本链路测试模型如图4.1.1 所示。
图4.1.1 基本链路测试模型2.通道模型(Channel)通道用来测试端到端的链路整体性能,又被称为用户链路。
它包括最长90 m 的水平电缆,一个工作区附近的转接点,在配线架上的两处连接,以及总长不超过10 m 的连接线和配线架跳线,通道测试模型如图4.1.2 所示。
综合布线测试及相关技术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验收除了类似于水平干线子系统的验收内容外,还要检查楼层与楼层之间的洞口是否封闭,以防火灾出现时,成为一个隐患点;线缆是否按间隔要求固定;拐弯线缆是否留有弧度等。 管理间、设备间子系统验收,主要检查设备安装是否规范整洁。
(3)垂直干线子系统验收
文档验收主要是检查乙方是否按协议或合同规定的要求,交付所需要的文档。系统测试验收就是由甲方组织的专家组,对信息点进行有选择的测试,检验测试结果。
5.光纤布线系统测试
4.故障诊断
网络故障,除了电缆、网卡等等网络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以外,还有其它的网络布线和一些调整变更等,都可能出现故障。所以网络管理人员应对网络有清楚的了解,一旦出现故障能立即定位排除。
端-端的损耗测试。端-端的损耗测试采取插入式测试方法,使用一台功率测量仪和一个光源,先在被测光纤的某个位置作为参考点,测试出参考功率值,然后再进行端-端测试并记录下信号增益值,两者之差即为实际端到端的损耗值。
2.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
对于测试的内容主要有: (1)电缆的性能测试,包括5类线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要符合规范;超5类线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时延、时延差要符合规范;6类线的接线图、长度、衰减、近端串扰、时延、时延差、综合近端串扰、回波损耗、等效远端串扰、综合远端串扰要符合规范等。 (2)光纤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类型(单模/多模、根数等)是否正确;衰减、反射等是否符合要求。 (3)系统接地性能。 3.鉴定 当验收通过后,就是鉴定程序,乙方要为鉴定会准备的材料有:
服务器文档,包括服务器硬件和软件文档; 网络设备文档,网络设备指工作站、服务器、中继器、集线、购买时间、使用用户、维护期、技术支持电话等。
(3)网络系统文档
对网络工程验收是施工方向用户方移交的正式手续,也是用户对网络工程施工工作的认可,用户要确认,工程是否达到了原来的设计目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没有不符合原设计的有关施工规范的地方?鉴定是对工程施工的水平程度做评价。鉴定评价来自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小组,是由专家组和甲方、乙方共同进行的。用户只能向鉴定小组客观地反映使用情况,鉴定小组组织人员对新系统进行全面的考察。鉴定组写出鉴定书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综合布线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案

电缆级别与应用的标准
级别
3
4 5 6 7*
频率量程
1~16 MHz
1~20 MHz 1~100 MHz
250 MHz 600 MHz
应用
IEEE802.5 Mb/s 令牌环 IEEE802.3 for 10Base-T IEEE802.12 100Base-VG IEEE802.3 for 10Base-T4 以太网 ATM51.84/25.92/12.96 Mb/s
• 六类系统标准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采用符合ISO标准的信道模型, 保证了测试模型的一致性。
•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采用4连接点100 m的方法进行测试,更符合实际 应用时的信道特征。
六类系统测试标准(续)
•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在0~250整个频段上和整个长度上有一致的测试指 标要求。
•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全线产品都要达到六类性能指标要求,包括模块、 配线架、跳线和线缆等组成部件。
• TSB-67主要是测试五类UTP布线系统传输特性的标准,其主要内容 包括: 定义两种“连接”模型;定义要测试参数的内容;定义每一种连接模型 及三类、四类和五类链路Pass/Fall测试极限;最少测试报告项目;定 义现场测试仪的性能要求和如何验证这些要求;定义现场测试与试验 室测试结果的比较方法。
10.2.3 六类系统测试标准
• 六类标准对参数PSACR(功率和串扰衰减比)、NEXT(近端串扰)、 PSNEXT(综合近端串扰)、PSELFEXT(综合等效远端串扰)、 Propagation Delay(传播延迟)、Delay Skew(延迟差异)、 Attenuation(衰减)、Return Loss(回波损耗)等都有完整的要求。区分 真正的六类系统最重要的是检验布线系统是否可以达到最新六类标准 中所有参数的要求。
综合布线测试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测试方案一、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的要求,综合布线线缆进场后,应对相应线缆进行检验。
具体缆线的检验要求如下:工程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式、规格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电缆外护线套需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技术指标。
电缆的电气性能抽验应从本批量电缆中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100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抽样测试,并作测试记录。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光缆时,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在必要时,可测试光纤衰减和光纤长度时,测时要求如下:1)衰减测试:宜采用光纤测试仪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较,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
2)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一致,如果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缆长度差异较大,则应从另一端进行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判定是否有断纤现象存在。
光纤接插软线(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光纤接插软线,两端的活动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
2)每根光纤接插软线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硬件施工完毕后,对工程安装质量进行检测。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应符合GB/T 50312中第5.1.1、6.0.2、6.0.3条的规定,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1缆线的弯曲半径;2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3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4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5对绞电缆芯线终接;6光纤连接损耗值。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光缆的检测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执行。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的检测,除应符合GB/T 50312第4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端接于RJ45 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T568A或T568B)之一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综合布线工程10综合布线系统的测试方案

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在0~250整个频段上和整个长度上有一致的测试指标要求。六类系统标准要求全线产品都要达到六类性能指标要求,包括模块、配线架、跳线和线缆等组成部件。六类系统标准提供了对1~250 MHz频率范围内实验室和现场测试程序两种方式以检验实际性能。新的六类标准对100 Ω平衡双绞电缆、连接硬件、跳线、通道和永久链路作了详细的要求。六类标准还包括提高电磁兼容性时对线缆和连接硬件的平衡建议。
10.3 测试参数
接线图; 长度测量; 近端串扰(NEXT); 累加功率NEXT(Power Sum NEXT,PSNEXT); 衰减量(Attenuation); 衰减对串扰比(Attenuation Crosstalk Rate,ACR);
远端串扰(FEXT)及等电平远端串扰(ELFEXT); 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 延迟差异(Delay Skew); 结构化回损及回损; 频带宽; 特性阻抗(Impedance); 直流环路电阻; 杂讯。
10.3.10 结构化回损(SRL)
结构化回损(Structural Return Loss,SRL)所测量的是电缆阻抗的一致性。由于电缆的结构无法完全一致,因此会引起阻抗发生少量变化。阻抗的变化会使信号产生损耗。结构化回损与电缆的设计及制造有关,而不像NEXT一样常受到施工质量的影响。SRL以dB表示,其值越高越好。
链路测试模型
信道测试模型
2 布线接线图(Wire Map)规定
接线图用于验证线对连接是否正确。接线图必须遵照EIA/TIA568A或568B的定义(从信号角度讲这两种标准没有区别,惟一不同的是线的颜色标记不同)。接线图测试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逻辑连接测试,而是要确认链路的一端一个针与另一端相应针的连接。此外,接线图还要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是否正确,判断是否有开路、短路、反向、交错和串对五种情况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线缆类型及相关测试参数的设置 在用测试仪测试之前,需要选择测试依据的标准(北美、 国际或欧洲标准等)、选择测试链路类型(基本链路、永久 链路、信道)、选择线缆类型(3类、5类、5e类、6类双绞 线,还是多模光纤或单模光纤)。同时还需要对测试时的相 关参数(如测试极限、NVP、插座配置等)进行设置。 ③ 连接被测线路
3. 测试报告 (1)测试报告的生成 使用LinkWare电缆测试管理软件管理测试数据并生成 测试报告的操作步骤为: ① 安装LinkWare电缆测试管理软件。 ② Fluke测试仪通过RS-232串行接口或USB接口与PC相连 ③ 导入测试仪中的测试数据,例如要导入DTX-1800电缆分 析仪中存储的测试数据,则在LinkWare软件窗口中,选择 【File】→【Import from】菜单中的【DTXCableAnalyzer】命令 ④ 导入数据后,可以双击某测试数据记录,查看该测试数 据的情况 ⑤ 生成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有两种文件格式:ASCII文本文件格式和 Acrobat Reader的.PDF格式。
1.2 测试的类型
1. 验证测试 验证测试又叫随工测试,是边施工边测试,主要检测线 缆的质量和安装工艺,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避免返工。验 证测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测试仪,只需要使用能测试接线通 断和线缆长度的测试仪。 2. 认证测试 认证测试又叫验收测试,是所有测试工作中最重要的环 节,是在工程验收时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电气特性、传 输性能、设计、选材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验。认证测试通常 分为两种类型: (1)自我认证测试 (2)第三方认证测试
2. 光纤测试仪的使用 (1)OF-500 OptiFiber认证光时域反射计的功能 特性 (2)OF-500的操作界面 (3)使用设置菜单 (4)使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 (5)使用通道映射功能 (6)测试报告
2.5 解决测试错误
1. 接线图测试未通过 2. 链路长度测试末通过 3. 近端串扰测试未通过 4. 衰减测试未通过
3.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3.1 光纤链路测试技术参数
1. 光纤链路长度 (1)水平光缆链路 水平光纤链路从水平跳接点到工作区插座的最大长度为100m,它 只需850mn和1300mn的波长,要在一个波长单方向进行测试。 (2)主干多模光缆链路 ① 主干多模光缆链路应该在850mn和1300mn波段进行单向测试,链路 在长度上有如下要求: 从主跳接到中间跳接的最大长度是1700m; 从中间跳接到水平跳接最大长度是300m; 从主跳接到水平跳接的最大长度是2000m。 ② 主干单模光缆链路应该在1310mn和1550mn波段进行单向测试,链 路在长度上有如下要求: 从主跳接到中间跳接的最大长度是2700m; 从中间跳接到水平跳接最大长度是300m; 从主跳接到水平跳接的最大长度是3000m。
(3)收发功率测试 收发功率测试是测定布线系统光纤链路的有效方法,使 用的设备主要是光功率计和一段跳接线。在实际应用情况中, 链路的两端可能相距很远,但只要测得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光 功率,即可判定光纤链路的状况。 (4)反射损耗测试 反射损耗测试是光纤线路检修非常有效的手段。它使用 光纤时间区域反射仪(OTDR)来完成测试工作,基本原理就 是利用导入光与反射光的时间差来测定距离,如此可以准确 判定故障的位置。OTDR将探测脉冲注入光纤,在反射光的 基础上估计光纤长度。OTDR测试适用于故障定位,特别是 用于确定光缆断开或损坏的位置。OTDR测试文档对网络诊 断和网络扩展提供了重要数据。
(2)评估测试报告 通过电缆管理软件生成测试报告后,要组织人 员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判定整个综合布线 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使用Fluke LinkWare 软件生成的测试报告中会明确给出每条被测链路的 测试结果。如果链路的测试合格,则给出“PASS” 的结论。如果链路测试不合格,则给出“FAIL”的 结论。
2.3 选择常用电缆测试设备
1. 音频生成器和音频放大器 2. 万用表 3. 连通性测试仪 4. 电缆分析仪
2.4 测试仪的使用和测试报告
1. 测试仪的性能要求 (1)测试仪的基本要求 应能测试信道模型、基本链路模型和永久链路模型的各 项性能指标。 针对不同布线系统等级应具有相应的精度。 测试仪精度应定期检测,每次现场测试前测试仪厂家应 出示测试仪的精度有效期限证明。 测试仪应具有测试结果的保存功能并提供输出端口,能 将所有储存的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 测试仪应能提供所有测试项目的概要和详细报告。 测试仪表宜提供汉化的通用人机界面。 (2)测试仪的精度和选用 (3)远端接头补偿功能
3. 永久链路模型 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由最长为90m的水平电缆、水 平电缆两端的接插件(一端为工作区信息插座,另一端为楼 层配线架)和链路可选的转接连接器组成,不再包括两端的 2m测试电缆。
2.2 电缆的认证测试参数
对于不同等级的电缆,需要测试的参数并不相 同,在我国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中,主要规定了以下测试内容: (1)接线图的测试 (2)布线链路及信道线缆长度应在测试连接图所 要求的极限长度范围之内。 (3)3类和5类水平链路及信道测试项目及性能指 标 (4)5e类、6类和7类永久链路或CP链路测试项目 及性能指标
④ 进行自动测试 将测试仪旋转开关转至“AUTOTEST(自动测试)”, 开启智能远端,进行连接后,按测试仪或智能远端的 “TEST”键,测试时,测试仪面板上会显示测试在进行中, 若要随时停止测试,需按 “EXIT”键。 ⑤ 测试结果的处理 ⑥ 自动诊断
(4)测试注意事项 认真阅读测试仪使用操作说明书,正确使用仪表。 测试前要完成对测试仪、智能远端的充电工作并观察充 电是否达到80%以上,中途充电可能导致已测试的数据丢失。 熟悉现场和布线图,测试同时可对现场文档、标识进行 检验。 发现链路结果为失败时,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应进行 复测再次确认。 测试仪存储的测试数据和链路数量有限,应及时将测试 结果转存至计算机。
本项目主要内容
任务10.1 任务10.2 任务10.3 选择测试标准和测试类型 电缆传输通道测试 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1.选择测试标准和测试类型
1.1 测试的标准和内容
1. 测试标准 (1)北美标准 ① EIA/TIA 568A TSB-67 ② EIA/TIA 568A TSB-95 ③ EIA/TIA 568A-5-2000 ④ EIA/TIA 568B (2)国家标准 我国目前使用的最新国家标准为《综合布线系 统工程验收规范》(GBT/T 50312-2007),该标 准包括了目前使用最广泛的5类电缆、5e类电缆、6 类电缆和光缆的测试方法。
2. 测试仪的使用 (1)DTX-1800电缆分析仪功能特性 (2)DTX-1800电缆分析仪的操作界面 测试仪操作界面 智能远端操作界面 (3)双绞线认证测试 ① 基准设置 连接永久链路及信道适配器。 将测试仪旋转开关转至“SPECIAL FUNCTIONS(特 殊功能)”,并开启智能远端。 选中设置基准;然后按“Enter”键。如果同时连接了光 缆模块及铜缆适配器,接下来选择链路接口适配器。 按“TEST”键。
2.电缆传输通道测试
2.1 电缆的认证测试模型
1. 基本链路模型 基本链路包括三部分:最长为90m的在建筑物中固定的 水平布线电缆、水平电缆两端的接插件(一端为工作区信息 插座,另一端为楼层配线架)和两条与现场测试仪相连的 2m测试设备跳线。
2. 信道模型 信道指从网络设备跳线到工作区跳线的端到端的连接, 它包括了最长90m的在建筑物中固定的水平电缆、水平电缆 两端的接插件(一端为工作区信息插座,另一端为配线架)、 一个靠近工作区的可选的附属转接连接器、最长10m的在楼 层配线架和用户终端的连接跳线,信道最长为100m。
2. 光纤链路衰减 必须对光纤链路上的所有部件进行衰减测试,衰减测试 就是对光功率损耗的测试,引起光纤链路损耗的原因主要有: 材料原因:光纤纯度不够和材料密度的变化太大。 光缆的弯曲程度:包括安装弯曲和产品制造弯曲问题, 光缆对弯曲非常敏感,如果弯曲半径大于2倍的光缆外径, 大部分光将保留在光缆核心内,单模光缆比多模光缆更敏感。 光缆接合以及连接的耦合损耗:这主要由截面不匹配、 间隙损耗、轴心不匹配和角度不匹配造成。 不洁或连接质量不良:主要由不洁净的连接,灰尘阻碍 光传输,手指的油污影响光传输,不洁净光缆连接器等造成。
(1)布线系统所采用光纤的性能指标及光纤信道指标应符 合设计要求。 (2)光缆布线信道在规定的传输窗口测量出的最大光衰减 应不超过规定 (3)插入损耗是指光发射机与光接收机之间插入光缆或元 器件产生的信号损耗,通常指衰减。光纤链路的插入损耗极 限值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光纤链路损耗=光纤损耗+连接器件损耗+光纤连接点损耗; 光纤损耗=光纤损耗系数(dB/km)×光纤长度(km); 连接器件损耗=连接器件损耗/个×连接器件个数; 光纤连接点损耗=光纤连接点损耗机网络故障是由于综合布线 系统质量问题引起的,要保证综合布线工程的质量必须在 整个工程进行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测试。对于综合布线的施 工方来说测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提高施工的质量和速 度;二是向建设方证明其所作的投资得到了应有的质量保 证。对于采用了5类以上电缆及相关连接硬件的综合布线来 说,如果不使用高精度的仪器进行系统测试,很可能会在 传输高速信息时出现问题。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熟悉综合 布线工程测试的标准和测试类型;完成综合布线系统的电 缆传输通道测试和光缆传输通道测试,解决测试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为工程的顺利验收做好准备。
3.2 光纤测试设备
1. 闪光灯 2. 光纤识别仪和故障定位仪 3. 光功率计 4. 光纤测试光源 5. 光损耗测试仪 6. 光时域反射仪
3.3 光纤传输通道的测试方法
1. 光纤测试的方法 (1)连通性测试 连通性测试是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只需在光纤一端导入 光线(如手电光),在光纤的另外一端看看是否有光闪即可。 连通性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光纤中是否存在断点,通常在 购买光缆时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 (2)端-端损耗测试 端-端的损耗测试采取插入式测试方法,使用一台光功 率计和一个光源,先在被测光纤的某个位置作为参考点,测 试出参考功率值,然后再进行端-端测试并记录下信号增益 值,两者之差即为实际端到端的损耗值。用该值与标准值相 比就可确定这段光缆的连接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