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与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玉米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玉米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玉米产品市场行情分析报告一.产品简介(一)定义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二)产品特性早熟禾本科(Poaceae)玉秫黍族(Maydeae)一年生谷类植物,学名Zea mays,起源于北、中、南美洲。

植株高大,茎强壮,挺直。

叶窄而大,边缘波状,于茎的两侧互生。

雌雄同体,雄花花序穗状顶生。

雌花花穗腋生,成熟后成谷穗,具粗大中轴,小穗成对纵列后发育成两排籽粒。

谷穗外被多层变态叶,称作包皮。

籽粒可食。

二倍体玉米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对。

所以玉米的列数一般为偶数列。

商业等级主要根据籽粒的质地划分,分为马齿种、硬质种、粉质种、爆裂种及糯玉米、甜玉米等。

籽粒顶端凹陷,因籽粒硬淀粉和软淀粉的干燥度不相等而致的。

硬粒玉米含软淀粉少,干燥后顶不凹陷。

粉质玉米主要含软淀粉,粉质,易碾碎。

甜玉米发皱,透明,糖分不转化为淀粉。

爆裂玉米是硬玉米的极端型,籽粒小而硬,不含软淀粉,加热时细胞内水分膨胀,籽粒爆裂。

用优良自交系杂交可改良玉米类型。

类型:1.硬粒型:也称燧石型。

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

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

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2.马齿形:又叫马牙型。

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

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

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3.半马齿型:也叫中间型。

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

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

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2011年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回顾及后期展望

2011年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回顾及后期展望

而 引 发 的对 玉 米 消 费下 降 预 期 的 担 心 。分 析 认 为 ,
21 0 2年 全 球 经 济 的发 展 前 景 将 会 成 为影 响 国 内玉 米
消 费 的一 个 因素 ,而 基 于 国 内饲 用 玉 米 需 求 依 然 强
劲 ,国 内玉 米 深 加 工产 业 集 中度 不 断 上 升 ,2 1 0 2年 国 内玉米 总体 消费 水平将 依 然保 持增 加态 势 。
关 键 词 :消 费 ;饲料 ;深加 工 :展 望
2 1 年 以来 , 国 内玉米 市 场价 格 总体 呈 现 了 大 01 幅 上 涨 的走 势 。 国内 玉米 消 费 的 大 幅增 加 导 致 国 内 玉 米 供求 关 系 紧 张 ,成 为 推 动 玉米 价 格 上涨 的 主要 因素 。2 1 0 1年 第 4季 度 新 季 玉 米 上 市之 后 .国 内玉 米 价格 呈 现 出 高开 回落 、持 稳 、反 弹 的走 势 ,新 季 玉米 价 格 回落 的原 因 既有 2 1 0 1年 国 内玉 米 总 产量 增 加 等供 给 因 素 的影 响 ,也 有 因全 球 经 济 前 景 不 明 朗
1 21 0 1国内玉 米消 费市 场 回顾 1 国 内玉米 消 费总量 继续增 加 . 1
图 1 国 内玉 米 产 量 与 消 费量 状况
数 据 来 源 : 中华 粮 网
21 0 1年 国 内 肉蛋 奶 价 格 上 涨 及 高 位 运 行 刺 激 了
国 内畜禽 养 殖业 的发展 ,从 而推 动 了饲 料 业 的发 展 . 国 内饲 用 玉 米 消费 持 续 增加 。尽 管 2 1 0 1年下 半 年 之 后 ,美 债 及 欧 债 危 机 导 致 玉 米 深 加 工 产 品 价 格 出 现

我国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我国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及后市展望
遍 偏高 , 部分 地 区玉米 霉变率 增 大, 生黄 曲霉较 往 产 年偏 多, 这都在 一定程 度上压制 玉米价格 。 1 0 1 . 2 1 年我 国玉米需求形势 2 我 国玉米消费 以饲料消 费为主 , 玉米饲用 消费 占 国 内玉米 总消 费量 7 % 左右 。2 1 年 , 0 01 国内市 场对 肉制 品消费 提升推动养殖 业发展 , 玉米饲料 消费量 使 稳 步增长, 这是推动玉米消费量增长重要因素 。
公 布数 据显 示 , 国玉 米播 种面 积 为 33 3万 公 顷, 全 4 较上年增加 9 3万 公 顷 , 幅 29 增 .%。全 国 玉米 单 产 达 57 .4吨 / 顷 , 上 年 增 加 2 0公 斤 / 顷 , 公 较 8 公 增 幅 52 , 历 史 最 高 水 平 ;预 计 全 国 玉 米 总 产 量 .% 达 达 19 .2亿 吨 , 上 年 增 加 l 5 较 0万 吨 , 幅 82 4 增 .%。 21 0 1年我 国玉米总 产 量增 长 , 将改 善 国 内玉米 市场 供求偏 紧局 面 。2 1 年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主要原 因, 01 是 由于近 年玉 米种植 收 益高 于大 豆。 以黑龙江 省 为 例, 0 0年种植 玉米 每亩 收益 在 2 0元 以上 , 21 4 而大 豆 每亩收益仅为 14元。为此 , 民改种 玉米意愿强烈 , 0 农 再加上 “ 增玉米 、 增水稻 、 减大豆”两增 一减政策 引导 , 导致 黑龙江省 玉米 种植面积增 长迅速 , 量 已超过 吉 产 林省 , 成为 中国玉米产量 最高省份 。
( 需求:千吨 )
2 0 0 , 1 o 9 , 1 0 8, 1 0 7, 1 o 6 . 1 0 5 , 1 0 4 , 1 0 3 , 1 0 2 , 1 0 1, 1 0 0,

冯吉龙: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冯吉龙:中国玉米市场分析

15
不确定因素分析
1.未来天气情况的不确定性。 2.国储抛售方式的不确定性。 3.秋粮收购政策的不确定性。 4.美国玉米市场的不确定性。 5.世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16
一、2010/2011季度中国玉米市场回顾 二、影响后市的利多因素分析 三、影响后市的利空因素分析 四、影响后市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五、综合分析
单位:亿吨, 单位:亿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玉米年产量数据
6
利多因素分析
注:数据来源USDA,2011/2012年产量暂为USDA预估 数据来源USDA,2011/2012年产量暂为USDA预估 USDA 年产量暂为USDA
单位:亿吨, 单位:亿吨,%
中国玉米年消费量数据
7
利多因素分析
东北临储拍卖数据
跨省移库拍卖数据
18
19
注:本数据为随机调查所得,仅供参考 本数据为随机调查所得,
9
利多因素分析
3.国际玉米市场的供需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库存消费 比降到历史低点,进口成本大幅增加。 4.在新作玉米上市前的9月和10月预计还需玉米至少400万 吨,但目前市场现有库存还远远达不到此规模,因此在新 作玉米上市前市场供应将会非常紧张。 5.从9月开始到年底前,随着生猪存栏量的增加以及存栏猪 龄的增长,玉米的饲料需求旺盛。并且养殖利润较高,对 玉米价格的上涨承受能力较强。 6.深加工需求仍然旺盛,并且深加工产品综合效益较好, 需求总体仍呈现增加的趋势。
一、2010/2011季度中国玉米市场回顾 二、影响后市的利多因素分析 三、影响后市的利空因素分析 四、影响后市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五、综合分析
5
利多因素分析
1. 中国玉米市场的供需格局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紧平衡向不平衡转变。

2011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

2011年玉米种子市场形势

2 三 大 品种 主导 市场
2 三个 品种 唱主角 ;先玉 3 5 长速度 将拔 得头筹 。 0 3增
2 1年 种子 市 场将 是郑 单9 8 0 1 5 、先 玉35 3 和浚 单 即繁种 公 司给经 销 商 留下一 定 的利 润空 间 。前 几年

返利 ” 胃 口与 日 20 年郑单9 8 国种植 面积6 1万亩 ,2 1 显 供大 于求 ,批 发 商和 经销 商对 “ 09 5全 0 8 00 年 仍 为 面积 最 大 的 品种 。郑单 9 8 5 较好 地 协 调 了高 俱增 ,要求越来越 高,每市斤玉米种子返利增加到 ~2 元 0 O 产与稳产 的关 系 ,适 应性广 ,综合抗性好 ,耐密 1 元 ,个 别 的3—4 ,最 多 的高 达 l ~2 元 。批 植 ,每亩 适宜 密度 400~50 0 。但 后期 脱水 慢 , 发商 、经销商 和代销户都很乐意销售返利 多的 品 0 0株 茎秆 软弱 容易倒 伏 ,一些 地方 发现 穗 腐 、纹枯 、褐 种 ,即使 这个 品种 并 不 十分优 秀 ;相 反 ,如果 返 利 斑病 等病 害 。总体 来看 ,生 产 上至 今 还没有 可 替代 比较 少 ,谁也 不愿 花力 气 去 营销 ,即使是 比较 优 秀 你 郑单98 5 的品种 ,今后几年仍有一定 的生命力 ,但 的 品种 。一位 经销 商实 话实 说 : “ 想啊 !每 年销
农业 部 将 2 1年定 为 “ 子执 法 年 ” 00 种 ,试 图加
供 大于求 又相对垄 断结 构形 势下 , “ 返利模 式 ”是 大 监 管 措 施 ,规 范 市 场 秩 序 。但 业 界 人 士 普 遍 认 企 业 有 效 激 励 经 销 、最终 提 高企 业 营销 绩 效 。 因 为是 走 走 过 场 。2 1年 种 子 市 场 将 出现 少 有 的混 01

河南玉米生产市场分析

河南玉米生产市场分析

河南玉米生产市场分析作者:大河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年第25期受玉米近年来价格维持高位的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提高,同时,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也为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打下了基础,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省玉米播种面积或达到4430万亩,将较去年增加30万亩,为河南玉米丰产打下基础。

受玉米近年来价格维持高位的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提高,同时,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也为玉米播种面积的增加打下了基础,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省玉米播种面积或达到4430万亩,将较去年增加30万亩,为河南玉米丰产打下基础。

目前河南省玉米播种工作已经正在进行。

河南玉米市场情况2010年,河南省玉米总产量约为1650万吨,较2009年略增。

受国内物价上涨及玉米需求增加推动,去年10月份河南省玉米上市之后,价格高开高走。

虽然从去年到现在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但与全国玉米市场一样,河南省玉米价格不断创出历新高。

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2011年6月12日。

郑州玉米收购最新的主流价格在2180元/吨,优质中等玉米饲料厂进厂价2260元/吨。

全国玉米价格情况2011年,国内玉米价格受需求不断增加的推动,呈现持续上涨走势。

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以稳定国内玉米价格。

特别是4月份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出台的针对玉米市场的专项调控措施对抑制玉米消费产生一定的效果。

但受供求矛盾的支持,国内玉米价格继续走强。

据价格监测显示,6月12日,全国玉米收购均价为2161元/吨,较去年底上涨212元/吨。

6月12日,河北石家庄饲料企业进厂价2160-222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00元/吨;山东德州饲料企业收购价2240-226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30元/吨;吉林长春深加工企业进厂价约2100-214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50元/吨;广西南宁东北玉米站台价2400-250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50元/吨;四川成都东北玉米到站价2360-2380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240元/吨。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一刖言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产量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20%左右,就国内而言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地区,产量都在5000-6000万吨左右,作为玉米的主要产出省,吉林省玉米的价格波动不仅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等问题,而且会关系到国内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世界玉米的价格波动。

所以本文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影响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为今后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中国玉米价格波动情况概述近年来,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刺激了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能源的发展,进而带动了玉米需求的增长,引发了国内玉米价格的大幅波动。

2002—2012年间中国玉米价格波动情况见图2-1。

吉林玉米价格月厂/小9 LnTN0i0月。

月次'月。

月况'月3.%月涓q月月g丛月涓丛月涓.%月g q月月涓.月月涓.月月涓.%月. 年年1'4"制/年思年6年制售年年如年利年伊总说年" ;00^2年0财哈年04M4年0侦邓年06006小6年07007小7年03803^8年0)9M9年01%1°10年011图2-1中国玉米价格波动情况(单位:元/吨)由表2-1可以看出,2002—2012年间中国玉米价格的整体呈上涨趋势,在2002年降中国玉米平均价格为856元吨。

此后,我国玉米价格在需求扩张的刺激下大幅度上扬,并在2007年达到1495元/吨,为2002年的1.75倍,年均增长率为8.29%。

2008年和2009年,玉米价格开始下降,但是2010年以来,玉米价格和其他农产品一样,出现一路狂飙的趋势。

2011,玉米价格一路上涨,从1762元/吨直奔并突破2000元大关,截止到目前国内玉米价格虽然价格涨幅比较弱势,但是一直处于一个高位平稳的区间。

三中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一)世界的经济环境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

我国玉米种业的困境及出路PPt

我国玉米种业的困境及出路PPt

种子公司类型
大公司 育繁推一体化 育种实验站 种子生产基地 种子加工厂 销售网络 孟山都 先锋 先正达
基础种子公司 研发型 育种 自交系亲本种子生产 销售亲本自交系 特许经营 Holdem MBS
小型公司 杂交种子特许生产、销售 雷森
杂交种市场份额: 大公司:孟山都34%、先锋34%、其它7%、共75% 小公司:25%
2、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公益育种部门向育繁推一 体化公司转移,为企业输血。
3、做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建设,促进科研院 所、大专院校的育种部门转型为独立的研发型育种公司, 支撑各类种子公司的发展。
4、营造生产经营型小公司的生存环境,加大优良品 种的覆盖面。
5、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建立、健全 国家级公益性的基础研究组织机构。
育种的整体水平下降
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
育种规模变小、育种能力萎缩
育种方向不对
70-90年代 产量 抗病性 耐密性
90年代以后 “转基因育种” 放弃育种的主战场
缺乏基础研究支撑
可利用的种质资源不足
育种理论、育种方法和技术上缺乏创新性
对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视而不见
四、走出困境的途径
改革的方向:
1、加强育种能力(资源、技术、人才)建设,做强 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
营销模式
先锋公司 “农户为先”理念 研发——育种——生产和推广——销售—— 服务 种子产业链
国内企业 “价格、渠道、促销、返利”
种子质量
先锋公司比中国 纯度标准: +1% 净度标准: +1% 发芽率标准: +10% 发芽势标准:
包衣剂的运用
三、落后的原因
改革方向不对
失去公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与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2010年玉米市场分析
一、2010年玉米大幅增产,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10年12月发布,201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1.68亿吨,较上年增加1000万吨,增幅6.3%。

二、饲用需求稳步增长,深加工需求比例增加
2010年中国玉米消费为1.62亿吨,较去年增长300万吨。

其中饲用消费1.13亿吨,占玉米总消费量的69.8%,较去年增长100万吨。

饲用需求之外,深加工需求也是玉米另一项不可忽视的主要需求。

虽然缺乏公开的数据,但市场估计中国玉米深加工需求在4000万吨以上。

三、政策性玉米销量大增
2010全年国家共举行了36场临时存储玉米和50场移库玉米销售交易会。

其中东北地区的临时存储玉米共投放2790万吨,成交1615万吨,成交率57.9%;全国各地的移库玉米共投放3632万吨,成交1145万吨,成交率31.5%。

2010年政策性玉米成交总量2760万吨,同比增加1128万吨,其中临时存储玉米成交量增加204万吨,移库玉米成交量增加924万吨。

四、2010年的玉米市场,整体仍旧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
截止12月底,国内玉米市场环比上涨12.5%,同比涨幅也超过10%,销区移库玉米价格11月份后从2015元/吨的高点回落至
1900元/吨之下。

2011年玉米市场分析
国内玉米价格已经持续上涨了2年之久,累计涨幅也已超过60%。

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2011年玉米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在削弱。

但玉米价格下跌的空间也几无可能,更可能的情况是玉米在震荡中保持上升态势。

一、美国玉米价格高涨对国内玉米价格构成强支撑
美国农业部2010年12月份报告美国2010/11年度玉米产量为3.185亿吨,较上一年减产1449万吨,减产幅度达4.4%。

2010/11年度库存为2114万吨,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的数据,美国1月船期2号黄玉米对中国港口CNF报价317美元/吨,到港完税之后价格为2502元/吨,比广东深圳蛇口港玉米价格高362元/吨左右。

坚挺的进口玉米价格将会给国内玉米价格以有力的支撑。

二、宏观调控政策面临转向
临储玉米基本销售殆尽,自2010年6月份开始,在每周例行的中央政策性玉米销售中,已经增加了部分中央常规储备玉米的销售。

2010年国家又暂停了玉米临时收储。

这意味着国家2011年通过公开抛售临时储备玉米来调控市场的空间不大。

玉米一旦供求吃紧,政府手中将没有足够的玉米进行宏观调控。

三、
近年来,玉米工业消费量的比重不断增加。

据大商所的相关
资料,2004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量为1470万吨,占玉米总消费量的12.4%。

2005年增至1620万吨,占到总消费量的14-15%。

2008年接近3000万吨,2009年突破4000万吨,工业消费量以每年1000万吨的速度在递增。

部分省份已经出现玉米工业消费量大于饲料消费量的情况。

实际上,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成为玉米收购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

2010年由于下游产品需求旺盛,深加工企业经营利润处于较高水平,自新玉米上市以来,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价格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尽管11月下旬以来市场购销双方对后期价格看涨预期减弱,但深加工企业开工率高,原料需求量大,收购玉米积极性依然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