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激发胶凝材料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的效果研究及应用的

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的效果研究及应用的观点和理解在混凝土工程中,添加碱激发剂是一种常见的做法,旨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碱激发剂,可以实现一系列显著的效果和优势。
本文将对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的效果研究及应用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1. 碱激发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什么是碱激发剂碱激发剂是指一类能够提高混凝土碱活性和化学反应性的化学物质。
1.2 碱激发剂的原理碱激发剂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碱离子,促使混凝土中的硅酸盐矿物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水化产物。
这些产物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微观孔隙,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和耐久性。
2. 碱激发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2.1 硬化性能2.1.1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碱激发剂能够促进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加速硬化过程,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速度。
2.1.2 改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添加碱激发剂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裂性能。
2.2 耐久性能2.2.1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碱激发剂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微观孔隙,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减少渗透介质的渗透和侵蚀,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2.2 抑制混凝土的碳化和氯离子渗透添加碱激发剂能够减缓碳化和氯离子渗透的速度,减少混凝土的腐蚀和氧化现象,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 碱激发剂的应用领域3.1 桥梁工程桥梁通常处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需要具有较高的耐久性。
添加碱激发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3.2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承受着巨大的荷载和变形,添加碱激发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添加碱激发剂可以减少水泥浆体的渗水现象,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回顾:通过添加碱激发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碱激发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进展

碱激发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建筑材料行业也在寻求更加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以其低能耗、低排放、高性能等特点,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推动碱激发胶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前景。
随后,重点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及其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环保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文章还探讨了碱激发胶凝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及其优缺点,以期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通过对碱激发胶凝材料及其混凝土研究进展的梳理和总结,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的研究者关注碱激发胶凝材料这一绿色建筑材料,共同推动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二、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历程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材料,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再到技术成熟的过程。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对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可能性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当时主要集中在其基本的化学反应和性能特点上。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认识深度有限,碱激发胶凝材料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进入21世纪后,碱激发胶凝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其在土木工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并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优化等关键问题,还逐步揭示了其在提高材料强度、改善耐久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的日益关注,碱激发胶凝材料因其环保、节能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碱激发粉煤灰生成胶凝材料的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还可以用于修复污染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减少污染物 含量。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热能储存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储存热能,可以在需要时释 放出来,为建筑物提供热量。
生物质能利用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可以用于生产生物质能燃料,如生物 炭、生物燃气等,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支持。
碱激发粉煤灰生成胶凝材料的
2023-11-11
目 录
• 引言 •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制备 •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的性能表征 •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反应机理 •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工程应用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引言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2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的制备
实验材料和试剂
道路工程
在道路工程中,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路面基层材料 、透水性路面材料等,提高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隧道工程
在隧道工程中,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喷涂隧道墙壁和顶部 ,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废弃物处理
碱激发粉煤灰胶凝材料可以用于处理各种工业废弃物,如粉煤灰、矿渣等,提高 废弃物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碱激发粉煤灰生成胶凝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 学性能,如高强度、低水化热等,可广泛应用于 混凝土、砂浆等领域。
碱激发粉煤灰生成胶凝材料的抗压、抗折强度均 优于普通混凝土,尤其是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更 为显著。
碱激发粉煤灰生成胶凝材料的活性主要来源于粉 煤灰中的活性硅铝矿物与碱溶液的反应,其反应 机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
质转换。
热力学平衡条件
反应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反应 混合物的自由能达到最小值,此时 反应体系的温度、压力和组成达到 稳定。
碱激发水泥原理

哎呀,说起碱激发水泥,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你可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可是建筑行业里的一个新宠儿。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不过别担心,我会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
首先,咱们得知道啥是碱激发水泥。
这玩意儿,简单来说,就是用碱性物质来激发某些材料,比如矿渣、粉煤灰这些工业废料,让它们变得像水泥一样能凝固、能承重。
这就好比你把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通过某种魔法,变成了有用的东西。
具体来说,这个“魔法”就是碱。
你可能会问,碱是啥?其实就是一些能和酸反应的物质,比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这些。
这些碱和那些工业废料一混合,就会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水化硅酸钙的物质。
这玩意儿可厉害了,它能让那些废料变得坚硬,就像水泥一样。
举个例子,你可能会看到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把一堆看起来像灰尘一样的东西,倒进一个大桶里,然后加点水,再搅拌搅拌。
过一会儿,这些看起来软绵绵的东西,就会变得硬邦邦的,能用来砌墙、铺地。
这就是碱激发水泥的神奇之处。
但是,你可能会问,这玩意儿靠谱吗?会不会用不了多久就裂开了?放心,这玩意儿其实挺结实的。
因为它是用工业废料做的,所以成本也比较低,而且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一举两得。
不过,这玩意儿也不是没有缺点。
比如,它的凝固速度可能会比较慢,需要耐心等待。
而且,不同的废料,需要的碱量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工程师们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配方。
总的来说,碱激发水泥这玩意儿,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原理挺简单的。
就是用碱来激发废料,让它们变成有用的建筑材料。
这不仅节省了成本,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真是个好东西。
希望这个例子能让你对碱激发水泥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碱激发胶凝材料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碱激发胶凝材料基本原理及其应用05207146 周素华在一些火山灰质的混合料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活性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等活性组分。
这些活性组分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或水化硫铝酸钙等反应产物,其中,氢氧化钙可以来源于外掺的石灰,也可以来源于水泥水化时所放出的氢氧化钙。
这就是火山灰反应,也就是碱性激发的原理。
xCa(OH)2+SiO2+mH2O→xCaO·SiO2·nH2OxCa(OH)2+Al2O3+mH2O→xCaO·Al2O3·nH2O众所周知,工业废渣成分大都为SiO2、Al2O3、CaO等,这类废渣自身没有或有很微弱胶凝性,但其大都是经急冷形成的玻璃体,本身具有热力学活性,因而可用机械、热力、化学方法激活,使之具有胶凝性。
通用的方法是碱性激发或硫酸盐激发(即化学激发)。
传统高钙体系水泥,碱含量很高,尤其是Ca(OH)2 含量,当建筑物和土壤接触后,不同类型的粘土就开始与建筑物发生反应,消耗水泥基结构物内部的Ca(OH)2,当碱度低于维持水泥水化产物稳定所需的碱度时,水泥水化产物开始分解来维持其碱度,随着Ca(OH)2的不断消耗,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开始变成无胶凝性能的物质,建筑物的耐久性遭到破坏。
凝石是碱激发材料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与水泥相比,它存在一定的优势:第一,更环保。
10吨水泥就要消耗7吨石灰石,产生6吨毒气;而凝石的原料,95%为工业废料,无需开山炸石取原料,更无需烧制,“绿色化”生产工艺完全无烟、无粉尘、无废水排放……第二,更优质。
结构决定性能,水泥是硅钙体系,凝石是硅铝体系,“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石头都是后者,凝石在固结粘土细沙上的能力,在低温下抗冻的能力,和在特殊环境下受酸碱腐蚀的能力,普遍超出同标号水泥3倍以上!”在各个领域,凝石都能发挥作用:1、建筑领域建筑凝石除了具有普通水泥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优异性能外,完全满足目前建筑常用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技术上可替代水泥应用于所有的建筑领域,如现浇混凝土、预制件、砌筑、抹面、地基处理,以及适应于普通水泥的所有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碱激发胶凝材料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碱激发胶凝材料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碱激发胶凝材料基本原理及其应用05207146 周素华在一些火山灰质的混合料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活性二氧化硅、活性氧化铝等活性组分。
这些活性组分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或水化硫铝酸钙等反应产物,其中,氢氧化钙可以来源于外掺的石灰,也可以来源于水泥水化时所放出的氢氧化钙。
这就是火山灰反应,也就是碱性激发的原理。
xCa(OH)2+SiO2+mH2O→xCaO·SiO2·nH2O xCa(OH)2+Al2O3+mH2O→xCaO·Al2O3·nH2O众所周知,工业废渣成分大都为SiO2、Al2O3、CaO等,这类废渣自身没有或有很微弱胶凝性,但其大都是经急冷形成的玻璃体,本身具有热力学活性,因而可用机械、热力、化学方法激活,使之具有胶凝性。
通用的方法是碱性激发或硫酸盐激发(即化学激发)。
传统高钙体系水泥,碱含量很高,尤其是Ca(OH)2 含量,当建筑物和土壤接触后,不同类型的粘土就开始与建筑物发生反应,消耗水泥基结构物内部的Ca(OH)2,当碱度低于维持水泥水化产物稳定所需的碱度时,水泥水化产物开始分解来维持其碱度,随着Ca(OH)2的不断消耗,水泥基材料的水化产物开始变成无胶凝性能的物质,建筑物的耐久性遭到破坏。
凝石是碱激发材料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与水泥相比,它存在一定的优势:第一,更环保。
10吨水泥就要消耗7吨石灰石,产生6吨毒气;而凝石的原料,95%为工业废料,无需开山炸石取原料,更无需烧制,“绿色化”生产工艺完全无烟、无粉尘、无废水排放??第二,更优质。
结构决定性能,水泥是硅钙体系,凝石是硅铝体系,“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石头都是后者,凝石在固结粘土细沙上的能力,在低温下抗冻的能力,和在特殊环境下受酸碱腐蚀的能力,普遍超出同标号水泥3倍以上!”在各个领域,凝石都能发挥作用: 1、建筑领域建筑凝石除了具有普通水泥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优异性能外,完全满足目前建筑常用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技术上可替代水泥应用于所有的建筑领域,如现浇混凝土、预制件、砌筑、抹面、地基处理,以及适应于普通水泥的所有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我国碱激发混凝土标准研制与应用

引言碱激发材料是以碱激发胶凝材料为基础制得的一大类土木工程材料,如碱激发水泥、碱激发混凝土,在我国已有40多年研究应用历史,对碱激发矿渣混凝土和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研究的较多,但碱激发水泥和碱激发混凝土的应用量非常少。
这既有材料性能与技术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能力的原因,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碱激发材料相关标准,影响了碱激发混凝土的工业化生产,但标准的制订又是需要大量碱激发混凝土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支撑,而反过来会增加标准制订的难度。
前苏联对碱激发水泥和碱激发混凝土的研究起步早,应用规模较大,既有现场施工又有预制件的生产,实现了碱激发材料的工业化,这得益于碱激发材料的标准化程度高,前苏联先后颁布了60多个有关碱激发矿渣水泥、碱激发混凝土的规范和标准。
为满足碱激发混凝土制品质量及耐久性的要求,2009年开始,嘉兴学院土木工程研究所牵头制定了GB/T 29423—2012《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
该标准实施后,在技术标准的支撑下,耐腐蚀水泥制品的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国内掀起了碱激发材料研究与应用的新高潮。
2014年重庆市《碱矿渣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起草完成,并于当年发布;由重庆大学等主编单位牵头编制的JG/T 439—2018《碱矿渣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2018年正式发布。
近十年来,我国的碱激发混凝土相关标准从无到有,已有多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发布和正在制定,涉及到产品、施工技术等标准类别,尽管标准体系还未建立,但碱激发材料标准正在逐步制定,碱激发材料的应用量也日益扩大。
1、国家标准制定项目与应用1.1 《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标准的制定1.1.1 总体思路GB/T 29423—2012《用于耐腐蚀水泥制品的碱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是我国碱激发绿色材料和耐腐蚀水泥制品方面的第一个标准,由于没有现成标准供参考,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都存在较大的可变性,再加上缺少碱激发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商品及其产品标准,给标准制定带来很大困难。
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的效果研究及应用

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的效果研究及应用一、引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水泥在制造过程中使用较多的热能、排放较多的CO2,同时也会因为硬化过程中的收缩而导致开裂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成为了混凝土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二、碱激发剂的作用原理碱激发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混凝土性能的添加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激发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促进混凝土中的反应和结晶过程,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具体来说,碱激发剂能够改变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过程,使得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铝等成分与水发生反应,形成强度更高的水化产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碱激发剂的种类及添加方法1.碳酸钠碱激发剂碳酸钠是一种常见的碱激发剂,其添加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1%-3%。
碳酸钠碱激发剂的添加方法一般是将碳酸钠溶解在水中,然后将其与混凝土拌合均匀即可。
2.硅酸钠碱激发剂硅酸钠也是一种常用的碱激发剂,其添加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1%-3%。
硅酸钠碱激发剂的添加方法与碳酸钠类似,需要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与混凝土拌合均匀。
3.氢氧化钠碱激发剂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其添加量一般较少,一般为水泥质量的0.1%-0.3%。
氢氧化钠碱激发剂的添加方法需要注意,一般需要先将氢氧化钠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然后将其与混凝土拌合均匀。
添加氢氧化钠碱激发剂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四、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的效果研究1.强度性能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性能。
以硅酸钠为例,添加硅酸钠的混凝土28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可提高20%-40%左右。
同时,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添加效果也相当不错。
2.耐久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衡量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混凝土中添加碱激发剂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激发胶凝材料原理及应用
姓名:梁止水学号:05507117 日期:2008年12月6日
凝石的定义:
以经过高温过程的固体废物或火山灰类物质为主要原材料(掺量大于90%,可不需要烧制水泥熟料),模仿火山灰大地成岩过程,经配方设计,配料计算制备而成的硅铝基水硬性胶材料称为凝石。
凝石是一类可以在许多场合取代水泥,但又有着许多与传统水泥不同的优异特性的硅铝基胶凝材料体系。
技术原理:
普通水泥的生产由于要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煅烧水泥熟料,正在引起严重的环境污
染、生态破坏\能源浪费、资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
凝石的生产与使用过程是火山
成岩过程的仿真。
凝石生产的能耗只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的30%一50%,几乎不产生
污染物,是2 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胶凝材料。
凝石是根据火山成岩原理,以
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运用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理论、分子设计理论以及材料仿
地设计原则等手段,对工业固体排放物(如煤矸石、尾砂、粉煤灰以及冶金渣等)
进行匹配设计,所获得的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聚合成类天然岩石的生态胶凝材料。
凝
石的硬化体是以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以顶角相连而形成的具有非晶态和半晶态
特征的三维网络状固体材料。
阳离子填充在网络的空隙中以平衡由铝的四次配位而
形成的负电价。
共价键结合是凝石网络体及其与骨料边界结合的本质特征。
凝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建筑领域
建筑凝石除了具有普通水泥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殊优异性能外,完全满足目前建筑常用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因此技术上可替代水泥应用于所有的建筑领域,如现浇混凝土、预制件、砌筑、抹面、地基处理,以及适应于普通水泥的所有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
交通领域
道路凝石与目前常用的道路水泥相对应,特别适合于制备凝石混凝土路面。
道路凝石除了具备道路水泥的全部性能外,还具有明显的高抗折强度、高耐磨性、快硬早强和充足的后期强度增长空间。
土工凝石与各类粘土颗粒、粉砂颗粒、各种沙砾及岩石都具有天然的亲合性,将土工凝石用于软弱地基土层的处理(GBJT一89),当加入量为6%时,其7天抗压强度可达8—1 O M pa,因此可应用于路基处理。
凝石特有的远远高于普通水泥制品的耐久性,抗碱、酸、盐及其它环境污染物侵蚀的能力使得凝石特别适合于制备超交通负荷条件下的混凝土桥梁及其它交通设施。
工业建设安装领域
凝石类胶凝材料所具有的耐酸、耐碱、耐高温、快硬早强、高强等综合性能,使其特别适合于各类工业安装工程。
如可用于各种设备基础的快速浇注、快速安装,特别是各种高温设备的耐热混凝土基础工程。
在电力行业,60万千瓦大型机组所配套的锅炉烟囱,每根造价约3 OOO万元,其中花在防酸耐热工程部分的费用就占整体造价的50%,如果用凝石作为胶凝材料直接浇注耐酸混凝土,不但整体造价可下降50%以上,还能大幅度缩短工期,延长使用寿命。
耐酸凝石可用于工业领域各种强酸、强碱的容器及管道建设。
海洋工程领域
用凝石类胶凝材料制备海洋工程混凝土要比现有的水泥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并可直接用海水拌和。
岩土工程领域
基于凝石类胶凝材料的高粘结性、高强度和速凝快硬等特点,使凝石类胶凝材料比水泥类胶凝材料更适合于岩土工程领域用于高强度锚固灌浆。
利用凝石类胶凝材料优良的固土性能可将凝石用于各种桩基工程、路基加固、深基坑处理、塌方的防治、以及地下溶洞的充填等。
矿业工程领域
凝石在矿业工程领域的应用是本材料最具挑战性也最具成熟经验的应用领域。
结合充填采矿方法将其应用于有色、黄金、煤田及其他矿种的高效可持续开采及“三下”开采,可以大幅度降低充填成本(与使用普通水泥相比),同时有助于解决开采、运输技术上的许多难题。
水利工程及农业领域
凝石类胶凝材料特有的拉近于零的水化热、超强的抗溶出能力及其固化体优良的体积稳定性使得凝石类胶凝材料特别适合于建设超大体积的温凝土大坝及其它水利工程和农业基本设施。
利用凝石类胶凝材料速凝材料速凝快硬的特点可应用于抗洪抢险工程。
凝石技术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1.环境生态意义
据了解,我国2004年水泥总产量约1O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10亿吨水泥的生产要消耗11亿吨的石灰石资源,排放约8亿吨的CO2,80万吨的SO3,160万吨的NOx和800万吨的粉尘。
同时我国煤矸石有34亿吨的堆存量,占地20万亩;粉煤灰有14亿吨堆存量,占地60万亩;冶金废渣及其它化工废渣有12亿吨的堆存量,占地30万亩以上。
上述
这些固体排放物每年还以10亿吨的产量在产出。
此外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尾矿的堆存量已超过40亿吨,并且每年还以3亿吨的速度在增长。
另一方面煤矿并采所造成的地表塌陷已超过600万亩,每年还以2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
[4-10]
凝石的生产具有接近于零的污染物排放。
因此凝石生产技术的推广一方面可以使水泥工业的污染大幅度降低,直至全部消除。
另一方面,上述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化工渣等固体排放物又是生产凝石的主体原材料。
因此凝石技术的推广对于减少水泥工业的污染排放,充分利用各类固体排放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此外:由于凝石类胶凝材料超强的固土(可达同标号水泥的3倍)固砂能力,是采矿工业中的地下充填的理想材料,由予比原有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因此可使充填采矿技术快速推广,从而抑制和根除地面塌陷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另一方面,凝石对各类尾矿具有超强的固结能力,当采用凝石为胶凝材料时,用尾矿代替河砂配置各类混凝土,强度和安定性不但不降低,反而有所提高。
因此凝石技术的推广可以带动各类尾矿的大量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环境生态的保护。
2.资源意义
根据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报告,我国适宜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储量为450亿吨,其中可开采储量为250亿砘,按2003年的水泥产量计算,再过30年我国水泥的原材料资源就面临枯竭【1l—12】。
然而象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过30年就停止进行基本建设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必须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得以顺利进行。
凝石技术为完成一重大历史使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此外,由于凝石的超强固土、固砂能力可以使充填采矿技术低成本快速推广。
低成本充填采矿技术的推广不但可以抑制地表塌陷,还能使许多“三下"(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矿产资源的回采率提高50%以上,对我国的资源战略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产业意义
凝石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资源一能源一巧境一材料的领域的良性循环。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利用凝石技术,将电力、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全部固体排放物用于生产高性能凝石水泥,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材料的高附加值制备。
凝石技术要求上游产业的固体排放物排放过程也是凝石原材料的生产过程,进行固体排放物形成过程改性,实现资源节约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因此,凝石将传统产业的“独立”生产调整为各产业间具有有机联系的生态产业链,将上一个产业环节的排放物用于下一个产业环节的原材料,彻底改变原有环境问题的末端治理方式,使各产业环节间实现良性循环。
4.经济意义
目前我国可直接作为凝石主体材料的废渣与现有水泥的年产量(10亿吨/年)几乎相等,以全国年产10亿吨凝石计算,由于生产凝石可比生产水泥节能30%以上,生产成本下降30%以上,因此仅以简单替代水泥来考虑,每年也可以取得数以百亿元计的直接经济效益。
此外凝石还有许多水泥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能,如耐酸、碱、盐类侵蚀性,超长的耐久性、特有的固土能力、超高强和速凝快硬等特征,将有助于解决许多工程难题,或使工程成本大幅度下降。
因此,凝石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取得数倍于直接经济效益的间接经济效益。
如利用凝石耐腐蚀、不溶出、抗冻融性等特征可以制备出使用寿命比现在长几倍的混凝土梁,用于超交通负荷的大城市立交桥的建设,由于大幅度降低了维修和重建的频率,可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极大间接效益。
综上所述,发展凝石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可将胶凝材料生产和工矿业固废排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结语:凝石技术才刚刚起步,作者的工作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二步,传统水泥历经了近200年的发展,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凝石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研发阶段才能完善,作者愿与各行各业的科学家、企业家联合共同为凝石技术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