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古希腊和罗马拥有丰富多样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后世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将介绍古希腊罗马的一些主要政治制度。
古希腊政治制度:1.城邦制度:古希腊的政治单位是城邦,每个城邦都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
城邦是由一个城市和周边乡村组成的,拥有自己的宪法、议会和行政机构。
典型的城邦包括雅典和斯巴达。
2.奴隶制度:古希腊许多城邦的经济基础是奴隶制度。
奴隶是城邦的财产,他们没有政治权利,并被用于劳动。
奴隶的存在为公民阶层的社会和政治活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机会。
3.民主制度:雅典是古希腊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城邦之一。
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中,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决策。
公民通过集会和公民陪审团来表达和行使他们的权力。
然而,雅典的民主实际上只适用于部分公民,而不包括奴隶、妇女和外国人。
4.寡头制度:寡头制度是古希腊一些城邦的政治制度,其中权力由一小群富有的贵族掌握。
这些贵族可以通过互相竞选或继承来担任领导职位。
寡头制度常常导致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因为寡头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
罗马政治制度:1.共和制度:罗马共和制度是罗马古代政治的核心。
在共和制度中,权力分散,由选举产生的官员负责政府机构的运作。
共和制度包括元老院、两个执政官和一系列官员组成的政府。
2.元老院: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制度的重要机构,由有资历的贵族组成。
元老院负责制定法律和政策,监督政府机构,并在一些重要事务上提供意见。
3.执政官:罗马共和制度中有两名执政官,他们是每年由元老院选举产生的最高官员。
执政官负责行政和军事事务,并具有权力否决对方的决策。
4.独裁官:在危机时期,罗马共和制度允许宪法授予一个人独裁权力,以便快速解决问题。
独裁官可以暂时集中所有政治和军事的权力。
这些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为现代政治制度提供了许多理念和模型。
民主、权力分散、宪法、选举等概念都是受到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影响的。
然而,这些制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贫富分化、部分公民的排斥和对外侵略等。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三、人的精神自由思想
人不仅是特定城邦的成员, 人不仅是特定城邦的成员,还是整个宇宙 的一个组成部分。 的一个组成部分。 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应是对人的最高要求。 服从普遍的自然法应是对人的最高要求。 作为理性的人是自由的。 作为理性的人是自由的。 个人的选择与自然的理性一致——认识和 认识和 个人的选择与自然的理性一致 服从必然。 服从必然。 个人自身的、内在的精神自由、 个人自身的、内在的精神自由、道德自由 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 与人的外在境遇无关。
2011-10-25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国家概念 著名定义:国家乃人民之事业。 著名定义:国家乃人民之事业。但人民不 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而是许多人基 是人们某种随意聚合的集合体, 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共和国” 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 共和国” 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的本来含义,就是属于人民的国家。 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 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 而是“人民的联合体” 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 而是“人民的联合体”。反映了罗马共和国的 特征——罗马城邦从来就不是像希腊城邦那样 特征 罗马城邦从来就不是像希腊城邦那样 狭隘和完全封闭的。 狭隘和完全封闭的。
2011-10-25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二、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混合政体思想( 历史》 混合政体思想(《历史》第6卷) 卷 罗马政治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罗马政治制度的形成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而是一个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而是一个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不自觉的自然产物 罗马人成功的原因, 罗马人成功的原因,在于罗马政治制度的 优越性,在于它是一种混合政体。 优越性,在于它是一种混合政体。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和罗马被认为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先驱,他们的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探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以及他们的特点。
古希腊政治制度古希腊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它的核心思想是人民的自由与民主。
在古代希腊,城邦是自治的政治单位。
每个城邦都由一个城市和周围的乡村组成。
这些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
雅典政治中最有名的制度是民主制度。
在雅典,所有的自由男性都有权投票。
但是,女性、奴隶和外国人是没有投票权的。
每年,随机抽选500个公民组成大会。
大会决定一切重大问题,例如战争和和平,税收和法律等。
此外,雅典还有议会制度。
议会是一个执政机构,主要由经验丰富的政治家组成。
议会制度保证了管理城邦的稳定和政府的连续性。
古罗马政治制度古罗马政治制度被广泛地视为现代政治的原型。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共和制、帝制、衰落。
在共和制期间,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两个执政官,他们共同管理罗马。
执政官的任期只有一年,以防止某个人掌握太多权力。
此外,政府还设立议会以保持政治的稳定性。
当罗马帝国兴起后,共和制被废除。
帝国期间,罗马由一个帝国皇帝统治。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并且没有上限。
在皇帝的支持下,罗马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超级大国。
不幸的是,区域自治政策的掌控不力以及腐败的问题导致了罗马衰落。
罗马的统治者们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往往会削弱他们的权力,然而,这些措施常常会导致局势更加恶化。
总的来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他们的政治制度对现代政治甚至是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三大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让· 布丹的主权理论
主权是国家的主要标志,是对公民和臣民 的不受法律限止的最高权力。主权是指对 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外具有独立平 等的权力。 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的性质。
第四章 17世纪欧洲大陆的政治 思想
胡果· 格老秀斯(Hugo Grotius , 1583—1645)
荷兰人,近代西方资 产阶级思想先驱,国 际法学创始人。其名 著《战争与和平的权 利》(1625年)不仅 是重要的国际法著作, 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 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 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 开创性著作。
•
阿奎那对政体的分类
正义政体 ——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 非正义政体 ——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但丁· 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 , 1265—1321年)
.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 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 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 开端的历史人物。他 的文学名著《神曲》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 山之作,但他的政治 思想基本上属于中世 纪的范畴。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
• 人的双重本质:人是由肉体和灵魂同时构成的 ↓ • 人类社会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城: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城——即社会,是一个有序的人的群体) ↓ • 双城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以不同的“爱”为基础 • 双城在现实生活中混在一起,只有在末日审判的时候才会 分开
第二章 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
马基雅维利的统治方法(统治术)
• 宁可做令人惧怕的君主而不是受人敬爱的君主
• 君王必须同时扮演狮子与狐狸的角色
• 马基雅维里是西方第一个关注统治术的思想家, 充分体现了他的目的/手段论,即“以目的说明手 段正确的政治无道德论”。但其本质是一个爱国 主义者。
Is it better to be loved than feared, or the reverse? The answer is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be both, bu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join them together, it is much safer for a prince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if he is to fail in one of the two┉ Nevertheless, the wise prince makes himself feared in such a way that, if he does not gain love, he escapes hatred; this he will always achieve if he refrains from the property of his citizens and his subjects and from their women. --------Machiavelli, The Prince, pp62-63
西方政治思想史

导论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西方政治思想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几个阶段。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罗马是一个讲求实际的民族,在政治理论上基本接受了希腊的思想,主要是柏拉图和斯多葛派的思想。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是从《圣经》中或基督教的历史上寻找依据。
(3)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也是近现代思想的主流。
这种政治观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应然”、“实然”和“将然”。
①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权力政治观发展的“应然”阶段,这阶段提出各种取代封建社会的符合理性要求的理想制度。
每个思想家设想的政治体的像是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提出了民主和法治的主张。
②19世纪直到20世纪前期,是权力政治观发展的“实然”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这时在政治思想上明显出现了分野和对立。
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开始摆脱了“理想”,面对现实,从理性主义转向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无产阶级,业已逐步由自在的阶段变为自为的阶段。
③当代西方是权力政治观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和“将然”并存的阶段。
二战后,世界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西方政治思想更是派别林立,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把一切都归结为现代化所造成的。
第一章1、《荷马史诗》大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历史地位:《荷马史诗》是记载希腊人原始政治观念萌芽的最早的文献资料。
主要内容:史诗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伊利亚特》,讲述的是迈锡尼文明末期发生的特洛伊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其二是《奥德赛》,描写特洛伊战争中的英雄、伊萨卡的巴西琉斯(王)奥德赛归家途中的经历。
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的共和制度比较

古代希腊民主与罗马的共和制度比较古希腊民主与罗马共和制度比较古希腊和罗马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古典文明之一,它们的政治制度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其中,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罗马的共和制度是极富代表性的两种制度类型,两种制度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本文将对古希腊民主与罗马共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一、政治实践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会议,这是一个所有公民都能够参与的集会,集会的成员共同商议国家事务和政策,对议案进行表决。
除此之外,古希腊还有财政和国防两个方面的专业部门,通过竞选产生相应的官员负责管理。
罗马共和制度则是建立在两大机构之上——元老院和民众大会。
元老院由国家最有声望的成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公共政策和管理国家事务。
民众大会则是所有有资格成为公民的人的集会,对议案进行讨论和表决。
此外,罗马还有两个发起人民投票选举的官员——议员和执政官。
二、权力分配在古希腊民主制度中,政权的核心是群众,所有的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力,最终权力掌握在公民会议中。
政治权力的分配是平等的,权利的获取基于公民的资格和资产,并以随机选举的方式产生管理者。
而在罗马共和制度中,元老院、民众大会和官员都有不同的政治权力。
元老院拥有最高的政治权力和咨询权力,官员则拥有执行政策和处理紧急事务的权利,民众大会则拥有一定的表决权。
三、法律体系古希腊民主制度下的法律体系主要是通过公民法院来实施。
公民法院由公民随机选举的陪审员组成,由他们来决定刑事和民事案件的裁决。
公民在法律之下地位平等,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进行辩护。
在罗马共和制度中,法律体系主要是指由执政官主持的政治法庭。
政治法庭主要是通过应用罗马法来进行裁决的。
执政官被授权处理犯罪行为和民事诉讼问题。
此外,所有的事务都遵守正式立法程序。
四、文化与价值观古希腊民主制度下的文化和价值观主要是自由、平等、理性和启蒙的思想体系。
重视公民的言论自由、人身保护,寻求平等的机会和对世界的理性探索,强调启蒙的思想和教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与思想

古希腊、罗马(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1.政治上:古代雅典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2.经济上: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3.法律上: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思想上: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
(1)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有独立自主和小国寡民的特点。
(2)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
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3)罗马法中的“公法”与“私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一般都分为公法与私法两种类型。
公法指的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而私法指的是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
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而万民法则侧重于私法建设。
在私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最基本的法律原则。
政治文明雅典发展历程奠基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顶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直接民主、法律至上、权力制约评价积极(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2)民主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局限雅典民主基础狭窄;直接民主过于泛滥,造成雅典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罗马演变过程形成(1)早期罗马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贵族随意解释法律(2)公元前5世纪制定《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阶段特征基本框架基本概念考点整合重点理解(1)公元前5世纪中国儒家思想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历史原因:①异同点:a.相同点: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都强调道德的作用。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4】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人文思想(含答案)

第4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人文思想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
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古代希腊、罗马。
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还是古罗马的法律以及哲人们以“人”为中心来解读世界的智慧,都给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财富。
2.关注三方面考点(1)古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民主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民主局限:有限民主、直接民主、泛滥民主。
(2)古罗马: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
两大影响因素:平民的斗争、帝国的扩张。
(3)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发展是一个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的过程,古希腊智者学派以“人”的眼光考察一切,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强调知识作用,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
排查纠错1.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其中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2.小国寡民是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其政体类型主要有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等。
(√)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4.陶片放逐法的实质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5.雅典民主制度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6.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广大平民的民主政治。
(×)点拨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层的民主。
7.雅典民主仅仅是对成年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人、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8.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
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区, 100 多个城邦。
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
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
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
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掌握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概括为三方面: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
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
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
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
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握重点思想家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自然哲学家。
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
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
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出发点和思想来源。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同时代的人,他与智者一起,推动了希腊哲学研究兴趣的转向,即由自然转向人和社会。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
他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
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名言。
总之,他的思想代表了希腊城邦高度发达的政治成就。
柏拉图他的主要政治思想如下三个方面:一、理想的国家在《理想国》著作中,他开始转向对城邦正义的探讨。
在他那里,正义的城邦国即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
他认为,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也是理想国社会政治结构的突出特征。
二、理想的国家他认为理想国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就是哲学家执政治国,也是他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他认为哲学家执政就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他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利。
三、他的政体思想他认为,正义的政体、惟一正确的政体是贤人政体。
在理想王国中,由哲学家执政的政体就是贤人政体。
他把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不当政体分为四种类型: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
他对政体类型的划分考虑了执政人数的因素,但他更重视每种政体的内在精神和原则。
他对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进行了猛烈批判。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思想和政体理论重点掌握: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及影响(他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是古希腊政治的集大成者,希腊城邦思想的总结者。
)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成就如下:一、他创立了政治学学科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并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他的城邦思想1、在探讨城邦的起源时,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题:“人类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他说,人按本性必须过城邦生活,只有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2、他提出,城邦是自然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结果在与家庭与村社的比较中,城邦的本质显现出来。
3、他论述了城邦的本质和性质。
他把城邦比成有机的政体,个人是城邦的有机组成部分。
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4、他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的本质决定了城邦的本质。
只有享受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三、他的政体思想他为完整的政体理论奠定了基础。
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政体理论,提出了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
其一是政府的标准,其二是掌握城邦最高统治权的人数的多寡。
他具体分析了政体变革的原因及其防止的办法。
同时,他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应体现最基本的民主原则。
在他看来,城邦是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
他提出,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政治思想充分体现了古希腊城邦高度的政治文明,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多葛派的政治哲学重点掌握:斯多葛派的历史地位(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
)重点掌握:斯多葛派的主要政治思想:一、自然法思想斯多葛派在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的理论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
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
他们人文,人也必须受那种弥漫于宇宙之中的普遍法则的支配,构成自然秩序中和谐的一部分。
这个支配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
他们奠定在西方思想历史上的自然法传统。
二、平等思想平等思想的提出,是斯多葛派注重人的内心生活,把人的精神特征置于首位的结果。
所有的人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是神的儿女。
他们认为,由于所有的人本性相同,精神平等,共同受自然法的支配,因此,人类就构成了一个情同手足的整体,一个世界国家。
平等思想的重要意义:斯多葛派的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它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尺度衡量了人的价值。
西塞罗的共和国和自然法观念重点掌握:西塞罗的生平(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重点掌握其主要政治思想:一、共和国思想1、他重新对国家进行了定义。
他说:“国家是人民的事业”。
即国家属于人民,为人民所有。
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把国家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从此成为人民集体的事务或共同财产,所以被称为“共和国”。
2、在他的国家概念中,他还特别强调法律的作用。
他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没有共同遵守的法律,就没有国家。
3、他推崇混合政体。
他对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都持批评态度。
而由三种单一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的“平衡的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
这种政体既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又具有稳定性。
二、自然法观念在西塞罗看来,自然法先于成文法而存在,它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
自然法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
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是判断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
评价:总之,西塞罗的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他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奥古斯丁的双城论重点掌握:奥古斯丁的生平及历史地位(教父学的最高权威)一、神学思想1、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
2、他宣扬人的“原罪”和“恩典”理论,并把这套理论应用于现实,把一切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罪恶都说成是上帝对人惩罚。
二、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理论1、双城论是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他区分了“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他提出,两种不同的爱创造了两座城,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造成了地上之城,由爱上帝发展到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
依照他的理论,两个城在现实生活中是混合在一起的。
2、他指出,世俗国家是上帝实现自己拯救计划的工具。
与世俗国家相比,他赋予教会以更高的地位。
两个城的成员在最高的爱上是对立的,但对于许多低等级和终结的善,他们的爱是共同的。
这使两个城的公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可以达成一致。
这样就构成了共同体的一套价值体系,社会正是这个共享受的中间价值领域。
评价:总之,他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来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将政治哲学有机地融合于神学体系中。
他的神学思想,他系统论述的基督教国家理论,以及他依据双城论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威望。
政治生活的自然起源论(自然法思想)在古希腊,由于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的繁荣,民主制的发达,使雅典成为古希腊的中心,在那里形成了系统的古代政治学说,开创了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
自由主义政治观作为西方典型的政治观是适应西方社会历史善、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产物。
特别是它整合、协调了西方社会的各种关系,催化、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资产阶级就是不断利用它维护了自己的政治统治。
二战后,资产阶级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巩固和发展反思了法西斯主义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危害,以及为迎接社会主义阵营的挑战,自由主义内部产生了不同的派别。
部分自由主义者继续坚持新自由主义的理念,另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则以主义的正宗继承人自居,坚持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反对国家干预与福利国家。
二战后,西方各国掌权者基本老师新自由主义流派。
他们加强了政府干预推动了经济发展,开始了福利国家建设,确实达到了一定的繁荣和进步。
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欧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制度受到严重危机。
这时,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美国的里根则明确地以新古典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作为执政纳执掌了政权。
后来又经过调整,到美国克林顿和布莱尔时称为“第三条道路”。
这实际是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融合起来的既发挥市场作用,又充分利用政府力量的一种折中物。
古希腊罗马为后代提供了各种政治思想的萌芽。
思想家们对正义、国家、民主、法治等重要而基本的政治学概念所作的规定,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乐于构建理论体系的做法,都深远地影响到欧洲中、近代乃至近现代的政治思想面貌。
古希腊罗马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且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政治观、观察政治的独特视角和解释政治的基本立足点。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发轫是一种离人事较远的神命政治观,以荷马史诗和赫西俄德的诗为代表。
神命政治观从人的命运由神决定这一基点出发,理解政治人物的行为及国家的兴衰。
从中反映出在文明初期人对自身特性的探寻兴趣,也显露出人对自身力量认识的不足。
这一点在荷马史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接替神命政治观的是张扬人自身更改力量的自然政治观,以赫拉克利特等一批哲学家的政治思想为代表。
自然政治观为人们观察政治现象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立足点。
这一视角的学理意义十分深远。
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绵延2000多年的自然法思想就是这种政治观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