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山西省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解析

山西省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解析少府之任蜀州》《饮酒》《游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送东阳马生序》。
C.“人,应该赶快生活”出自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虚度光阴,要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D.“好事情”是鲁滨孙在食人部落冲突中救起的“野人”,是一个勤劳、聪明、知恩图报、向往文明生活的被殖民者形象。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作家与作品的了解和名着阅读的情况。
A项中“短篇小说集”应改为“散文集”,B项中《饮酒》应排在首位,D项中“好事情”应改为“星期五”。
5.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3)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4)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5)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7)写出一个有关“友情”的古诗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名篇名句默写的题,,其中有记忆性背诵,理解性背诵;含古文背诵,现代诗背诵;还有开放性背诵默写。
需做好三点:1.理解并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34首古诗词;2.理解并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16篇文言文中的名句;3.记忆忆要求背诵的现代诗。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 (4)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内容为表现友情的诗句即可)第二部分阅读(一)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
一个“ ”字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使人触目惊心;一个“ ”字,写出城空人稀,草木茂密凄凉,令人满目凄然。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

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近日,随着山西省中考的举行,中考语文试题也陆续被披露,其中不乏一些思维启发和综合运用的难点,下面就来一一剖析。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分为A、B、C三篇,题目涉及人物、情节、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其中,2019年的A篇讲的是鲁迅的《药》;B篇为人故事类的《黄羊与母羊》;C篇为文化类的《三国女将之新野孟获》。
参考答案:A篇:1-5 BCACCB篇:6-10 BACCBC篇:11-15 CACBB二、短文改错短文改错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是一道常见的题型,也是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重点。
2021年的短文改错包括两篇文章,一篇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另一篇文章则是“家书”,此题要求学生首先完整地复制一遍所给的文本,并在书写时留出足够的空白。
然后,根据课文中的语句,用铅笔在适当的位置进行修改。
参考答案:夜雨寄北第一行:雨–>风第二行:燕–>雁;先–>昔第三行:故–>昔;边草–>边城(或者城变)第四行:客梦–>客心第五行:回–>却;闻–>听家书第一行:建一个吃点鸡–>建一个吃点儿的鸡第二行:最近老了些–>最近有些老了第三行:还是很想过去的–>还是不习惯现在的第四行:母亲请假–>母亲请了假第五行:去小芳家–>去小芳家玩三、作文作文是中考语文的重头戏,本次的作文要求学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议论文,要求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本次作文考察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内容上的清晰明了,逻辑严谨等多个方面来评判。
参考答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我认为,这是每个人在社交场合里应该注重实践的一个原则。
“说人话”指的是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使用对方无法理解的专业术语或难度较高的语言。
而“说鬼话”则代表了在与其他人交流时,要考虑到对方的价值观念、习惯和身份,不要使用冷嘲热讽、诽谤或其他不当之语。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iàng)魁梧(wú)恬不知耻(tián)B. 滑稽(jī)蜷缩(juǎn)毋庸置疑(wù)C. 馄饨(tún)楷书(kǎi)骇人听闻(hài)D. 翌日(lì)饶恕(shù)随声附和(hè)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便捷,城市管理也将更加智能化。
B. 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 一篇有关中国诗词的论文,参考了《文化中国》《唐诗鉴赏》《中华活页文选》等文献资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D. 通过“智慧课堂”的建设,使太原市教育云平台的应用得到了普及,教学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活字印刷术在韩国得到了传承,它在历史上曾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B. 中国文学巨匠钱钟书先生在谈到杜甫诗的炼字时,曾不无感慨地说:“琢字成珠,有若鸿蒙初辟,每句话都像一颗颗明珠般闪耀。
”C. 秋后的田野上一片萧瑟,那些曾经娇艳欲滴的花儿都凋零了,只有疏菊还在朵朵开放,与松柏为伍,与天地为邻。
D.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诸葛亮不仅以他的智谋名扬天下,更以他的信义赢得了四海。
4、下列名著中,写到人物张飞的一项是()A. 《水浒传》B. 《红楼梦》C. 《三国演义》D. 《西游记》5、学校举办“传统文化节”,邀请你参加并撰写一篇宣传稿,以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
请结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撰写,字数不超过150字。
①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宗旨是什么?②本次活动将展示哪些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③参与本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中考山西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山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读·书(12分)1.亲爱的同学,富有哲思的语言可以帮你成为智慧的人。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从三句话中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句,将其内容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2.优美深情的语言可以让你变成温暖的人。
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燕然未勒归无计”;《木兰诗》中,木兰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的诗句是“,,”。
(2)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
二、读·思(38分)(一)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为此,学校举办了以“回首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回首·让青春与信仰同向】回首百年征程传承信仰力量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信仰之光熠熠生辉。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冲锋在前,担当在前,奉献在前,只为让中国拥有“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只为让后代享受人类应有的一切幸福..。
无论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把青春乃至生命献给祖国和人民,赓续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让青春与信仰同向。
这是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3.上文是小明同学为本次活动写的开场白。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加点的词“光明”“幸福”词性相同。
B.文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朗读时应铿锵有力。
D.上文最后一句话的主干是“这是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活动二:坚定·让青春与信念同行】4.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精神营养,可以使你成为拥有信念的人。
2023山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山西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亲爱的同学,让我们在阅读材料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活动中展现语文的素养;让文化的灯火照亮前进的征程,让文化的力量启迪进取的心。
一、读·书(12分)【书法笔墨浓淡里的博雅气韵】1、三晋碑林院荟萃了数量众多的明清文化名家楹联,下图的两个七言联碑便出自于此。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碑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A.字体端正秀美,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劝勉之词。
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
C.字体灵动飘逸,以竹、兰比喻君子高尚纯粹节操和品格。
D.字体蚕头雁尾,表达了读书证验古今,弹琴调和心性的人生乐事。
甲:()乙:()【诗文盛世花香中的大美中国】2、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
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这是欣欣向荣中国。
小文:“,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中国。
小美:“岸芷汀兰,”,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
小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
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
小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
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的人间奇景。
小慧:用心体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
二、读·思(38分)(一)为弘扬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分享选文·缅怀革命先烈】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在太行山上,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后应山西民众请求,左权的牺牲地山西“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山西中考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2021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X2021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一、读·书(12分)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 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答案解析】略【试题解答】试题剖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临摹, 注意做到正确, 流利美观。
平常练字过程中, 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 力争写一首美丽的钢笔字。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书写时, 注意“师”的写法) (字的大小要适度, 太大了有饱胀之感, 太小了又太小气, 所以大小要安排恰当)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功底层级为识记A。
2.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 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 停杯投箸不能食, 。
(《行路难》李白)(2) ,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3)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白居易)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李商隐) (5) ?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 (6) 不义富且贵, 。
(《论语》 12章)(7) , 再而衰, 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8) 善哉, 善哉, , 。
(《列子》一则)(9)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井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 思接千载, 最后一句感叹道: “。
”【答案解析】(1) 拔剑四顾心茫然(2) 九万里风鹏正举(3) 心忧炭贱愿天寒(4) 蜡炬成灰泪始干(5) 俗子胸襟谁识我? (6) 于我如浮云(7) 一鼓作气(8) 子之听夫志, 想象犹吾心也。
(9)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试题解答】试题剖析: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功底。
(1) 至(8) 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 难度相对较小, 只要平日注意积累, 一般不会出错, 默写时注意。
小题1注意“茫然”的写法。
小题2注意“鹏”的写法。
小题3注意“炭贱”的写法。
小题5注意“胸襟”的写法。
山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一、读·书(12分)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
(《行路难》李白)(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李清照)(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白居易)(4)春蚕到死丝方尽, 。
(《无题》李商隐)(5)?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6)不义富且贵, 。
(《论语》12章)(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8)善哉,善哉,,。
(《列子》一则)(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井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二、读·思(38分)(一)3。
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2分)A。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 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D. 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4. 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
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
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5。
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
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 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 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
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C。
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
山西省2023年语文中考真题及参考答案

山西省2023年语文中考真题亲爱的同学。
让我们在阅读材料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实践活动中展现语文的素养;让文化的灯火照亮前进的征程,让文化的力量启迪进取的心。
一读,书(12分)【书法笔塞浓淡里的博雅气韵】三晋碑林院荟萃了数量众多的明清文化名家楹联,左侧的两个七言联碑便出自于此。
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碑分别选出最恰当的评价。
(2分)A.字体端正秀美,是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劝勉之词。
B.字体龙飞凤舞,赞扬了不怕困难、努力拼搏的精神。
C.字体灵动飘逸,以竹、兰比喻君子高尚纯粹的节操和品格。
D.字体蚕头雁尾,表达了读书证验古今,弹琴调和心性的人生乐事。
【诗文盛世花香中的大美中国】2.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借花传情的诗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课堂上,九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主题“花开盛世.大美中国”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幸福的看花人。
小宇:“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这是欣欣向荣的中国。
小文:“___________,秋容如拭”,这是明净如洗的中国。
小美:岸芷汀兰,_______”,春天的中国花草相映,生机盎然。
小欣:“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日的中国似有春花满枝,壮美浪漫。
主持人:盛世中国,我们都是有爱的护花人。
小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我们用挚爱守护高洁。
小智:“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我们用奉献守护初心。
小启:用爱守护“芳草鲜美,_________”的人间奇景。
小慧:用心体验“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情。
二、读·思(38分)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力量”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选文·缅怀革命先烈】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在太行山上,年仅37岁,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牺牲的最高将领将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X2016年省中考语文试题一、读·书(12分)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临摹,注意做到正确,流利美观。
平时练字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力争写一首漂亮的钢笔字。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书写时,注意“师”的写法)(字的大小要适度,太大了有饱胀之感,太小了又太小气,所以大小要安排恰当)【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
(《行路难》白)(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清照)(3)可怜身上衣正单,。
(《卖炭翁》白居易)[来源:学科网ZXXK](4)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商隐)(5)?英雄末路当磨折。
(《满江红》秋瑾)[来源:学科网](6)不义富且贵,。
(《论语》12章)(7),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刿论战》(8)善哉,善哉,,。
(《列子》一则)(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井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答案】(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9)生子当如仲谋。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
(1)至(8)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小题1注意“茫然”的写法。
小题2注意“鹏”的写法。
小题3注意“炭贱”的写法。
小题5注意“胸襟”的写法。
(9)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句子。
小题9注意“仲谋”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读·思(38分)(一)3. 雁翔同学有手机对联并归类的好习惯。
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
()(2分)A. 大力可能通纸背,尖豪仍觉吐花香B.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C. 紫玉池中含雨露,笺上走龙蛇D. 贮水养来青玉案,和烟磨成紫云溪【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联的容的理解,解答时需要仔细睞会对联的涵。
A. C. D都是有关书法的对联.“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这是一副劝勉联,对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 下列读图信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涵。
C. 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 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了解。
先读懂材料,明确汉字的演变及其特点,调动积累即可得出答案。
汉字大部分为形声字,根据形旁可以推断字的意义。
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识记文化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任务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
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 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
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
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
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 侯建,做得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技艺高超。
长得黑瘦轻捷,人唤“通臂猿”。
他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E. 龚旺,外号“花项虎”,浑身刺有虎斑,脖子上刺着虎头,在马上会使飞枪。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容:①作者:、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容:主要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的是黑旋风逵。
故C项错误。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材料,完成第6-7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立,是赫赫有名的清华“书神”。
立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从一个主题入手,或谈谈读书所得,或谈谈阅读技巧,最后还要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
《在千山万水间枕典席文》《经典的力量》《碎片化阅读时代的碎与读》……这些都是立写在每一个“百本大关”的感悟和总结。
从大一结束时制定读书计划开始,转眼已是历史系博士二年级的他完成了第十七个一百本读书计划,仔细算一下,相当于一年读二百多本书,平均三天读两本。
这样的速度,恐怕绝大多数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更别提长期的坚持的坚持了。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
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蓝色的运动上衣,鼓鼓囊囊的旧书包,梳不平的头发,略微有些胖,笑眯眯的。
当他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
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本书,没想到上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三百本的目标,一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一开始他按照中文大学的大学生必读书单看了几本,很快就发现,人不可能按照书单一本一本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刷到某个成就而读书,读书时顺其自然的,一本接一本。
如果你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可以找到相关的书来看,还可以找书中提到过的其他书来看,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6.立成为“书神”,不仅因为阅读量大,还因为有他自己的读书方法。
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最深?请把它写下来。
[来源:学科网ZXXK]答:7. 许多人惊叹于“书神”立的阅读速度之快,但也有人对这种阅读速度有不同的看法。
请联系下面任意一则或几则材料,谈谈你的思考。
(不少于50字)材料:材料一:读书方法通常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
材料二:比起读书形式和阅读数量,实在的容和深入的思考更重要。
材料三:好读书,不求甚解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注释】①不求甚解: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必再一字一句上下功夫。
答: [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6.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7.示例1:不论哪种读书方法,都会有所收获,只要你深入到书本实在的容中去,有自己深入的思考,就会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示例2:有的书需要精读,通过研读容和进行深入的思考来获得它的精髓;有的书可以略读,把握大意领会要旨;还有的书只需浏览,从中捕捉有用信息。
示例3:读书的关键是确有所得,不是一味只求都得快、读得多,与阅读数量相比,读书质量的高低才是判断阅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示例4:读书可以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享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
读大量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各种类型的书,随时随地地读书,这样终有所获。
【解析】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立读书的方法有:每读完一百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每一个“百本大全”的感悟和总结);为这一百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的最佳榜单;制定读书计划;读书顺其自然,一本接一本;如果对某一本书感兴趣,就找相关的书来看,或者找书中提到的其他书来看,形成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自己搜罗好书的方式。
任选一点即可。
【考点定位】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材料一可知,读书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要深入的阅读,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8.古诗文诵读,首先是读准字音。
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得一项是()(3分)A.乡( 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 w éi)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B.阡( 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潜)C.征蓬( pén)出汉塞(sè).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D.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 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出师表》诸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征蓬( péng)汉塞(sài)【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粘”,粘住。
(《孟子·鱼我所欲也》)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
(《三峡》)C.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楼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重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帖”通“贴”,意为:戴上。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O.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周敦颐)(它)中间贯通,外形笔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一则) [来源:学科网ZXXK]只有通过学习才会知道这样做不值得,教师才能知道困难。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与中书书》弘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