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汉字文化大赛题库

汉字文化大赛题库

题库一、汉字1.光绪:guāng xù皇帝名2.甲胄:jiǎzhòu 盔甲衣胄3.梧桐:wútong 植物,一种树4.秋毫无犯:qiūháo wúfàn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5.间歇:jiàn xiē动作、变化等隔一定时间就停息一会儿;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6.味同嚼蜡:wèi tóng jiáo là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7.陡峭:dǒu qiào 山势高而陡峻8.荷尔蒙:héěr méng 激素的旧称9.雾凇:wùsōng 天气现象10.颠茄:diān qié一种植物11.熨帖:yǜtiē舒服的12.猢狲:húsūn 猴子的别称13.图们江:túmén jiāng 我国一条江的名称14.恃才傲物:shìcái ào wù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

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15.腭裂:èliè医学名词16.秃鹫:tūjiù大型猛禽名17.癞蛤蟆:lài hámá就是蟾蜍18.惴惴不安:zhuìzhuìbùān 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19.髋关节:kuān guān jié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20.繁文缛节:fán wén rùjié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21.咋舌:zéshé咬舌,形容吃惊、害怕,说不出话或不敢说话22.裘皮:qiúpí羊、兔、狐、貂等动物的皮经过带毛鞣制而成的革23.沟壑:gōu hè溪谷,山涧24.日臻完善:rìzhēn wán shàn 指一天天逐步达到完美的境地25.恽代英:yùn dài yīng 人物名26.矫揉造作:jiǎo róu zào zuò矫:使弯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

2024年书法文化知识竞赛测试题题库及答案.pptx

2024年书法文化知识竞赛测试题题库及答案.pptx

A.人名B.地点C.年份D.季节 .清代梁崛《评书帖》说:“晋尚韵,唐尚(),宋尚意,元明尚态。” A.神B.形C.法D.朴 .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与下面哪个历史事件相关?() A.永嘉之乱B.七国之乱 C.安史之乱D.三藩之乱 .元代书法思潮的主流是书法的全面复古,即向魏晋传统回归,向()回归。 A.钟张笔法B.篆籀笔法 C.二王笔法D.永字八法 .以卜成语与书法无关的是()。 A.池水尽墨B.入木三分 C.颜筋柳骨D.凿壁借光 .西泠印社位于()。 A.陕西西安B.湖北武汉
2024年书法文化知识竞赛测试题题库及答 案
2024年书法文化知识竞赛测试题题库 一、书体常识题 .汉代的代表性书体是()。 A.小篆B.楷书C.隶书D.草书 .秦代统•六国后的书体是()。 A.小篆氏楷书C.隶书D.草书 .篆书不包括()。 A.小篆B.甲骨文C.金文D.章草 .草书不包括()。 A小草B.大草A章草A潦草 .以下作品不是楷书的是?()。 A.《曹娥碑》B.《汲黯传》 C.《草堂十志》D.《峰山碑》 .以下作品不是隶书的是?().
C.王羲之D.赵孟^ .钟繇是哪个朝代的书法家?() A.三国B.秦代C.西汉D.唐朝 .下面不是王能之别称的是()。 A.王右军B.王逸少 C.王会稽D.王将军 .()早年苦于无钱买纸,却靠种植万株芭传练字,终于成为一代名家。 A.怀素B.张旭A颜真卿D.王羲之 .颜筋柳骨的“颜”和“柳”分别指颜真卿和()。 A.柳永B.柳宗元C,柳如是D.柳公权 .合称“颠张醉素”的是哪两位唐朝书法家?()。 A.张继怀素B.张旭怀素 C.张若虚怀素D.张芝怀素 .虞世南是()朝的书法家。
A秦B.汉C.宋A唐 .唐太宗李世民对东晋大书法家()推崇备至,为其写了传记。 A.钟繇B.张芝C.卫夫人D.王羲之 .“初唐四家”包括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和()。 A.虞世南B.赵孟?慎C.文徵明D.王宠 .米芾是北宋著名书画家,人称米襄阳、米南宫、米海岳。襄阳在今天()省。 A.陕西B.湖南C.湖北D.河南 .很多古代书法家有自己的爱好,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尤其喜欢()0 A.写经换鹅B.书蕉C.拜石D.抚琴 .()与苏轼亦师亦友,他称苏轼的字“石压蛤蟆”,苏轼称他的字“树梢挂蛇”。 A黄庭坚B.秦观A晁补之A张耒 .提出“北碑南帖论”是清代书法家()o A.何绍基B.阮元C.伊秉绶D.傅山 .“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是清代的两位书法家。“浓墨宰相”指的是刘墉,“淡墨探花”指的是()。

2024年度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2024年度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2024年度最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填空题(100题)1.兆赫:是波动频率单位之一。

2.翁同龢: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

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

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3.罗敷:指古代美女名。

4.斑驳陆离: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

形容色彩繁杂。

5.扼腕: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

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

6.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

7.珉玉:似玉的美石。

珉与玉,喻好坏,贵贱。

8.颢气:清新洁白盛大之气。

9.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10.浑天仪:一种天文仪器,是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的。

11.饸饹:用饸饹床子把和好的荞麦面、高粱面等轧成的长条,煮着吃。

12.臭鼬:生活在中北美洲的一种杂食哺乳动物。

能放出很臭的气味,故名。

13.排闼::指推门或撞开门。

例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4.瘰疬:病,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由于结核杆菌侵入淋巴结而引起,症状是局部发生硬块,溃烂后经常流脓,不易愈合。

15.探囊取物:伸手到袋子里取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16.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

比喻积少成多。

18.沉痼::长久而难治的病,比喻难以改掉的坏习惯。

例句:皮日休《奉酬鲁望惜春见寄》:十五日中春日好,可怜沉痼冷如灰。

19.籼米:是我国出产最多的一种稻米,以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为主要产区。

20.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21.凑份子:也称随份子、凑份子。

婚姻礼俗。

22.揶揄:嘲笑;讥讽。

例句:蔡元培《工学互助团的大希望》:文学家、美术家的著作往往受同时人的揶揄非笑,直到死后几十年几百年才受人崇拜。

汉字小达人之中文自修杯:历届真题集(第二至第七届)

汉字小达人之中文自修杯:历届真题集(第二至第七届)

汉字小达人之中文自修杯:历届真题集(第二至第七届)简介本文档是关于汉字小达人中文自修杯历届真题集的介绍。

包括第二届到第七届的真题内容,总计800字以上。

第二届真题- 题目1:请写出“喜”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 题目2:将下列汉字按照笔画的先后顺序排列:心、石、山、皮、青、木。

- 题目3:请写出汉字“天”的甲骨文形状,并解释其演变过程。

第三届真题- 题目1:请将下列词语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苹果、橘子、桃子、葡萄。

- 题目2:请写出汉字“水”的繁体字形状,并解释其演变过程。

- 题目3:请写出“悦”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第四届真题- 题目1:请将下列成语的正确拼音填写在括号内:( )乐观其成、( )金石之交、( )京瓷。

- 题目2:请写出“福”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 题目3:请写出“忆”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第五届真题- 题目1:请写出“心”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 题目2:请将下列词语按照笔画的先后顺序排列:太阳、月亮、星星、雨、风。

- 题目3:请写出“静”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第六届真题- 题目1:请写出“山”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 题目2:请将下列成语的正确拼音填写在括号内:( )相见恨晚、( )笑逐颜开、( )魂不守舍。

- 题目3:请写出汉字“月”的甲骨文形状,并解释其演变过程。

第七届真题- 题目1:请写出“木”字的偏旁部首和组成部分,并解释其意义。

- 题目2:请将下列词语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香蕉、梨子、柿子、草莓。

- 题目3:请写出汉字“人”的繁体字形状,并解释其演变过程。

以上是汉字小达人中文自修杯历届真题集的简要介绍。

汉字小达人精选真题:中文自修杯第二至第七届

汉字小达人精选真题:中文自修杯第二至第七届

汉字小达人精选真题:中文自修杯第二至第七届引言中文自修杯是一项旨在提升学生中文素养和汉字书写能力的全国性比赛。

自成立以来,该比赛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

本文档将为您提供第二至第七届比赛的精选真题,帮助您更好地备战此项赛事。

第二届中文自修杯真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校验(jiào yàn)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C.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D. 没落(mò luò)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泥沙俱下B. 风起云涌C. 波澜壮阔D. 草木皆兵二、填空题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_____的《_____》。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第三届中文自修杯真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pò bù jí dài)B.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C. 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D. 字正腔圆(zì zhèng qiāng yuán)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亡羊补牢B. 临渊羡鱼C. 掩耳盗铃D. 杯弓蛇影二、填空题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这句话出自_____的《_____》。

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

第四届中文自修杯真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煸炒(fàn bō)B. 青睐(qīng lài)C. ['kè', 'shí']D. ['yóu', 'xī']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掩耳盗铃D. 杯弓蛇影二、填空题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021年全国汉字知识竞赛卷及答案K卷

2021年全国汉字知识竞赛卷及答案K卷

中文文化知识竞赛卷单位:(注明省市)姓名:(正楷)电话:邮编:邮箱:满分108分,本卷得分()一、综合填空(39分)1. 西周时期,中文教学已被列入学制。

《周礼》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中“六艺”即是“礼、乐、射、御、书、数”,并详细析解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3. “玉”作偏旁也可以省掉“丶”写成“王”。

“珠、璞、瑕、璀、璨、理、琢、闰、玩、珏、班、汪、弄”这些字都具有“王”这个部件,其中与玉无关而是表达其她意思字是(汪闰)。

4.“彗”是个手(彐)持扫帚会意字,本义即是扫帚。

彗星是绕着太阳旋转一种天体,普通在背着太阳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尾巴,因此,彗星又称(扫帚)星。

5.“翰”是形声字,本义指锦鸡,故用羽表义,倝作声旁,“倝”读音为( gan )。

古人曾用羽毛作笔,故指笔,词语如翰墨、挥翰;由笔泛指文章、书信等,词语如文翰、翰林等。

6.“斡”本义是指舀取酒水瓢把,因此用斗表义。

手持瓢把舀取酒水时常随着着翻转动作,故引申指运转、旋转,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句。

当代语词中调解双方争端使其关系正常运转起来可称之为(斡旋)。

7 . 煮饭时放水太多,烧开后水会潽(pū)出来,此时就要bì( 滗)去某些米汤,再盖好锅盖焖一会就熟了。

8. 在“比、多、公、支、豆、从、吉”中属于象形字是(豆)。

9. 在“杜、材、相、桃、枯、柿、桂”中属于会意字是(相)。

10. 在“花、芹、苗、苇、莓、菜、芳”中属于会意字是(苗)。

11.“彡”在“彭、衫、彰、影、彩、彪、须”中充任声旁字是(衫)。

12.“示”在“社、祈、祷、视、神、祥、禄”中充任声旁字是(视)。

13.“刂”在“刚、刺、到、刽、剜、割、剔”中充任声旁字是(到)。

14. 在括号里写出下面繁体字简体:畫(画)、書(书)、晝(昼)盡(尽)15. “泉(水)、州(川)、训(川)、邕(巛)、災(巛)、巢(巛)巟()、侃()、泰(氺)、隶(氺)、派()”——依照括号里部件判断,与水流无关字是(巢)和(隶)。

(完整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说明:竞赛时间为4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4分)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于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3、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A、团圆美好B、年年有余C、更岁交子D、五福临门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B )A、《礼记》B 《中庸》C、《周易》D、《春秋》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C )A、黑龙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B、白居易《长恨歌》C、李煜《虞美人》D、李商隐《无题》7、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A )A、西林寺B、东林寺C、庐山D、龙虎山8、孔子是哪国人( B )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A、韩愈B、欧阳修C、曾巩D、柳永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B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11、七月七日长生殿,( C )A、夜深无人私语时B、相逢何必曾相识C、夜半无人私语时D、相见时难别亦难12、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B )A、女性身份的象征B、约束女性的行为C、装扮作用D、表示女性已婚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C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14、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15、“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 )A、拒绝收礼B、劝人投案C、替人投案D、向人发誓16、“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A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B )A、东海B、西域C、南国D、中原18、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A、文姬归汉B、霸王别姬C、苏武牧羊D、楚汉相争19、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20、七夕节,中国人通常吃什么?(B )A、蒿饼B、巧果C、汤圆D、竹筒饭21、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B)A 、8 B、10 C、12 D 、1422、“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A )A、《红楼梦》B、《陈涉世家》C、《烈女传》D、《三国志》2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24、长城的长度为( A )A、6300公里B、6000公里C、6800公里D、5500公里25、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宋朝26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B、武当山C、九华山D、峨眉山27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60岁B、100岁以上 C 、80---100岁D 、70岁28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传说故事的是:(D )A、《牛郎织女》B、《孟江女》C、《白蛇传》D、《山海经》29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B )A 、西施B、杨贵妃C、貂禅D、王昭君30、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参考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参考答案:B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参考答案:B3、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

A.泰山B.华山C.恒山D.嵩山参考答案:D4、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参考答案:A5、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南昌B.开封C.西安D.洛阳参考答案:A6、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十个B.十二个C.十六个D.十八个参考答案:A7、“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参考答案:B8、孔子是哪国人?()A.秦国B.鲁国C.卫国D.宋国参考答案:B9、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A.嵇康B.阮籍C.山涛D.王勃参考答案:D10、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A.岳麓书院B.嵩阳书院C.集贤书院D.白鹿洞书院参考答案:C11、下列传统节日中,()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清明节参考答案:D12、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一书。

A.《尚书》B.《论语》C.《周易》D.《孟子》参考答案:C1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D.深夜参考答案:C14、“豆蔻”是指女子()岁。

A.十二岁B.十三岁C.十五岁D.十六岁参考答案:B1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航海活动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参考答案:D16、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沉鱼”指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第二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卷单位:(注明省市)姓名:电话:邮编:邮箱(或QQ):满分108分,本卷得分()一、综合判断填空题(28分)1. 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设置了( 540 )个部首,到了清代的《康熙字典》收字( 47035。

另说加上古文字49030)个,部首减至214个。

现代常用字一般为3500个。

2. 《说文解字》之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文”,一是“解字”。

在这里,“文”与“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是指(独体)字,“字”是指(合体)字。

为了称说方便,人们又常常把《说文解字》简说成《说文》。

3. 商周及春秋战国时锲刻在青铜铸造的钟鼎等彝器上的古汉字是(“金文” 或说“钟鼎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时“书同文”的汉字字体是(小篆)。

4.在汉字的“六书”中有“四体二用”之说,“四体”指四种基本的造字法,即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指两种用字法,即是(假借、专注)。

▲异体字就是一字多体;繁简字就是一字两体,一繁一简;古今字就是先后产生的、义同形异的字,产生在前为古字,产生在后为今字。

辨别下面每一对字的类别:6.在“北—背、然—燃、队—坠、止—趾、益—溢、惭—慙、景—影、匡—筐” 中,不属于“古今字”的是(惭—慙)。

7.在“醫—医、鄉—乡、和—咊、聲—声、東—东、寧—宁、廣—广、鄧——邓” 中,不属于“繁简字”的是(和—咊)。

▲“反切法”是古代的一种拼音方法,就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方法是取上字的声母和下字的韵母及声调进行拼读。

如“鼐”,是“奴代切”,也就是取上字“奴”的声母“n”,下字“代”的韵母及声调“ài”,拼读成“nài”。

8. 黏,女廉切——取上字“女”的声母(n),再取下字“廉”的韵母及声调(ián),拼读成(nián )。

9. 糶,他吊切——取上字“他”的声母( t ),再取下字“吊”的韵母及声调(iào),拼读成(tiào )。

▲“省声”是形声字声旁为构形美观而省掉某些部件。

如“豪”《说文》表述为“豕形,高省声”。

意为“豪”是用“豕”作形旁,“高”作声旁,但“高”与“豕”上下叠合字形太长显得不美观,竖行排列时甚至容易误读成“高豕”两个字,为使其形成方块形状,于是声旁字“高”省掉下面的“口”嵌入“豕”就组成了“豪”。

辨析下面省声的形声字:10. 恬,(忄)形,(甜)省声。

12. 珊,(玉)形,(删)省声▲“亦声”就是会意兼形声字。

如“婚”字,《说文》表述为“从女从昏,昏亦声”。

婚嫁自然从“女”,古时嫁娶拜堂多在黄昏之时,所以又从“昏”旁,这是会意造字法。

但是“昏”又表示读音兼任声旁,因而“婚”字就具有会意兼形声的特点。

13. 在“劲、请、湖、伙、态、问”中,属于“亦声字”的是(伙)。

用《说文》的表述即是:(从人从火,火亦声)▲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属于造字法,假借和转注属于用字法。

14在“各、肉、毛、从、古、上、寸、切”中,属于象形字的是(肉、毛)。

15在“本、禾、女、鸟、亦、牛、身、水”中,属于指事字的是(本、亦)。

16在“暮、基、罩、顶、寇、箱、突、旗”中,属于会意字的是(寇、突)。

17在“盗、寒、弄、江、筋、连、兼、闻”中,属于形声字的是(江、闻)。

▲形声字的声旁由于时代的变化读音也会有所改变,但大多数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声符与本字仍保留着“同音关系”(声韵母相同,甚至声韵调都相同,如“湖”本字读hú,声旁字“胡”也读hú)、双声关系(声符与本字韵母不同但声母相同)、叠韵关系(声符与本字声母不同但韵母相同)。

18.形声字“清、恐、煤、锤、精、魔”声旁与本字属于同音关系的是(清、锤)19.形声字“骂、湖、魔、效、请、煤”声旁与本字属于双声关系的是(魔、煤)20.形声字“铲、悲、效、证、辽、疯”声旁与本字属于叠韵关系的是(悲、效)21. 古人有名有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与人交往一般自称名,以表谦卑,称人则称字,以表尊重。

下面是孔子当年到洛阳拜老子为师时的一段对话,请填进恰当的称谓。

孔子见了老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吧。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啦。

”22.古人一车驾四马就造出了“驷”字,一车驾三马就造出(骖)字,一车驾双马就造出(骈)字。

23.“混凝土”就是人工造成的石头,于是人们就把“人、工、石”三个字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字,这个字就是(砼),读音为(tóng )。

24.人们在煮稀饭或牛奶时,火烧得太大液体就会溢流出来,看到这种情景人们常常会喊道“pū出来了”,这个“pū”用汉字写出来就是(潽)。

24.一种玩具两头小,中间大。

人们就根据它“两头小,中间大”的特征造了一个会意字(尜),这个字的读音为“gá” .25—26. 一个十,汉字可以写成“十”,读音为“shi ”,“二十”用一个汉字来写是“廿”,读音为niàn , “三十”用一个汉字来写是“卅”,读音为(sà )“四十”写成一个汉字就是(卌),读音为(xì)。

“两百”写成一个汉字就是(皕),读音为(bì )。

27. 唐代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而自造了一个字作为她的名字,这个字是(瞾),字义同“照”,从造字角度看颇有创意,但并没有流传下来。

28.“美”和“美”,在印刷字体上前一个是(楷)体,后一个是(宋)体,前者最长一横是第七画,后者最长一横是第五画。

学生书写应该以(楷)体为标准字体。

二、正误判断题(18分)1. 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一般为独体字,会意、形声则是合体字。

(∨ )2.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其中,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属于古文字,楷书以后的字体属于今文字。

(× )3. 在封建社会里,从文字上也可以看到许多对妇女歧视或含有侮辱女性痕迹的字,例如“妨、婪、嫌、奸、嫉、婪、嫌、妒、妄、佞”等。

就连“偷”和“懒”也曾写成“媮”,和“嬾”,解放后才把这两个字改了过来。

(∨ )4.形声字的形符是表义的,一般是一形一义。

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化和楷化,一些形符字出现了一形多义的现象。

如“须”的“彡”表示须发,“彭”中的“彡”表示声响,“影”的“彡”表示光影,彪”中的“彡”表示花纹。

(∨ )5. “月”在合体字的左旁(如:肚、肠、肥、肿、胀、腻等)以及下部(如:背、肯、育、肩等)是“肉”的变形,与人体有关。

在左旁不是表示肉而是表示月亮的只有“朦胧”等少数的几个字。

(∨ )6. “育”字的上部不是“云”,而是“子”的倒写,本义是妇女生育,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所以“育”有个“肉”(月)字底,孩子出生时头先出,所以用“子”的倒写来表示。

表示“倒子”的字还有“弃”。

(∨ )7.“”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里归于“刀”部。

实际上“”除了在“赖”(形声字,贝形,剌声。

“剌”字的立刀旁在“赖”字中变形为“”)极少数的字里表示刀外,在大多情况下与刀无关。

如在“负、危、色、急”等字里“”是“人”的变写,可称之为“折人头”;在“角、鱼、龟、兔、象”等字中“”则分别表示兽角(角),动物头部(鱼、龟、兔),长鼻(象)等。

(∨ )8. “丘”古文字像山丘形,丘作姓氏渊源久远。

在封建时代,凡触犯“国讳”和“圣讳”的文字都要无条件回避。

因为“丘”是至圣先师孔子(孔丘)的大名,姓氏中的“丘”触犯了“圣讳”,所以,宋代时则规定采用“缺笔避讳法”,写“丘”要缺少第四笔。

到了清代,尤其是到了清世宗时,为避“圣讳”,要求姓“丘”的都要加上“阝”写成“邱”。

“五四运动”在“打倒孔家店”的新思潮下,一些姓邱的文人学士才宣泄了满腔积愤,去掉右“阝”恢复了“丘”姓,也有些人右阝挂久了,且不明来历,所以依然照挂下去。

(∨ )9.“债券”的“券” 用刀字底表义是因为古时契据刻写于竹木,用刀一剖为二,各持一半,以便还债时相合验证。

“契”字上的“丰”就是用“刀”在竹木上刻写的数据文字,所以“契”也与“券”一样都是凭信之物。

契据一分为二即为一副,后把能一分为二且又能合二而一的物件量词称之“副”,如:一副对联、一副眼镜、一副手套等。

(∨ )10.杭州西子湖畔岳王庙是千百年来世人朝拜景仰抗金英雄岳飞的圣地,庙堂里牌匾纵横,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岳坟照壁上题写的“盡忠報國”(尽忠报国)四个擘窝大字,这雄伟壮烈的四个字给人们以肃然起敬的激励和触及心灵的震撼。

遗憾的是明朝书法家洪珠书写时将“國”内里“或”字右上一点不慎漏写了,这样的错字真是一错千年啊!(× )11. 形状如环,但有缺口的珮玉叫“玦”,“玦”又与“绝”音同,所以古代又借“玦”表示决断或绝别。

《史记》中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以“玦”示意项羽要当机立断与刘邦“绝”,不留遗患。

(∨ )12. 现代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是我国的王选。

(∨ )三、选择题(把正确表述题的字母填写在括号里)(30分)1.“手”作偏旁有多种变形。

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B )打(扌)、采(爫)、教(攵)、敲(攴)、毁(殳)、取(又)、舞(舛)秉(彐)、尊(寸)、有()、弄(廾)、祭()、举()、各(夂)A上面的字括号内的偏旁都是表示手或与手的动作有关。

B上面的字除“各(夂)、舞(舛)”外,其余括号内偏旁都表示手或手的动作有关。

C上面字中除“尊(寸)、有()”外,其余括号内偏旁都表示手或手的动作有关。

2.“口”是嘴巴,但在一些字中表示其它物体。

下面字中“口”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否,会意字,从口,从不。

口是嘴巴,口说不,自然是否定。

B合,上部是锅盖,下部“口”是锅的象形(古文字是圆形)。

盖子盖住锅头正合适。

C向,古文字外框像房屋形,内中的“口”是窗户的象形。

本义是朝北的窗,《诗经·豳风·七月》有“塞向墐户”句。

由朝北的窗户引申出朝向、方向等。

D舍,象形字,是房屋的侧视形,上是屋顶,下部的“口”是嘴,表示屋内有人住。

3.下面关于“罒”这一偏旁的表述错误的是( C)。

A“蔑,德,蜀”三字的“罒”是“目”的横置,俗称“横目”,与人的眼睛有关。

B“罗、罩、署”三字的“罒”是“网”的变写,俗称“网四头”,与网有关。

C“罪、罢、罚”三字的“罒”就是数字“四”,俗称“四字头”,与次数有关。

意为“事不过三”,超过四次就有罪,就会受到惩罚,就会被罢免。

4.用《说文解字》查字必须按“文字学部首”来确定。

下面表述错误的是(A )A“险、阻、阵”等字的“阝”与人的左耳有关,所以要查(耳)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