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电气设计
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

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分析摘要:文章结合了学校建筑的电气照明设计、常用教学以及试验设备配电设计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一点浅薄的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注意事项引言:在现阶段,国家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并且加大了对其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在学校的建筑与基础设施方面,务必要保障合理、科学、安全。
本文便是根据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一、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点(一)电气照明设计1.普通照明设计相关的电气设计人员在对学校建筑进行普通照明设计时,应当注意一点,如果学校的教室中使用的吊顶风扇来纳凉,那么用于普通照明的灯具安装高度不能比吊顶风扇的叶片高,如果灯具的安装高度比吊顶风扇的叶片高,就会导致吊顶风扇在运行的时候,隔断灯具的供电线或者遮挡灯具的照明效果等情况出现。
在现阶段,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运用在了大部分的学校当中,相关的电气设计人员也应当考虑到这一点,将教室照明的控制开关设置成第一排所有的照明灯都拥有自己独立回路的开关,剩下的等按照一列为单位,设置相应的照明灯开关。
而教师的黑板灯可以设计使用具有不对称光强的黑板专用照明灯,这种灯光可以有效地规避教师因长时间直视黑板而产生的眩晕与反光。
黑板专用照明灯的安装位置应当与黑板处于平行状态,一般来说,其安装的位置应当与黑板的距离控制到零点七米到一米之间,高度应当在黑板最上方的零点一米到零点二米。
最后,还应当在黑板附近的位置上,设立一个黑板照明灯专属的控制开关,做到一个灯,一个控制开关。
1.应急照明设计相关的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应急照明设计的时候,应当将学校内部的不同结构与场所的疏密程度与相关的标准进行结合考量,然后再进行相关的设计。
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设计人员要根据学校建筑内部的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报告厅、演艺厅、多功能厅、图书馆、餐厅、信息大厅等地,以及水平疏散通道、宿舍等建筑面积大于2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场所,设置照明亮度不低于5.0Lx的应急照明设施。
教育建筑学校建筑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教育建筑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电气一、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11.《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3.《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DB33/1121-2016)1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15.各有关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上级批文16.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系统设计标准》DB33/1090-2013 17.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文件编制要点及示例(电气) 11CD008-4 18.《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绿色节能相关规范见第十二章绿色节能设计专篇中五、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措施设计依据。
二、设计范围1)供配电系统设计2)电力、照明设计3)建筑物的防雷及安全保护设计4)消防电气设计(见消防专篇)5)弱电系统设计三、供配电设计1.负荷等级及负荷计算本项目为中学,由教学楼、专业教学楼、行政楼、体育生活楼及图书馆组成,地上单体为多层建筑,地下室总建筑面积11136平方米,设置停车数为224个,属于I类停车库。
根据设计规范,消防水泵、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卷帘、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教学楼、专业教学楼、行政楼、体育生活楼及图书馆主要通道照明,备餐间照明,厨房主要设备用电等级为二级,其余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建筑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介绍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特点。
一、课程设计的目标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对建筑电气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二是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可以熟悉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气设计的基本流程,了解电气设备的选型与布置,并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电气设计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气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如电气图纸的阅读、电气设备的分类与选型等;二是电气负荷计算与配电系统设计,包括负荷计算方法、配电系统的设计原则、线路布置与安全保护措施等;三是照明系统设计,包括室内照明的设计原则、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布置、照明控制系统设计等;四是弱电系统设计,如消防报警系统、安防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的设计等。
三、课程设计的方法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的方法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验模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电气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引入仿真软件和设计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实践能力。
另外,开展团队合作的设计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设计的应用实例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的应用实例非常广泛。
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勘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电气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一个办公楼的电气系统设计中,学生可以学习负载计算、电缆规格的选择、配电板的布置等技术要点。
同时,还可以实践照明设计,选择适合的灯具和控制系统,提高室内照明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总之,建筑电气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具备解决建筑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中小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求

中小学校建筑电气设计要求1、中小学校应设置安全的供电设施和线路。
2、中小学校的供、配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小学校内建筑的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应设总配电装置和总电能计量装置。
总配电装置的位置宜深入或接近负荷中心,且便于进出线。
(2)中小学校内建筑的电梯、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应设电能计量装置并采取节电措施。
(3)各幢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置电源总切断装置和可靠的接地装置,各楼层应分别设置电源切断装置。
(4)中小学校的建筑应预留配电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配电设备位置。
(5)室内线路应采用暗线敷设。
(6)配电系统支路的划分应符合以下原则:1)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2)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置单独支路;3)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4)空调用电应设专用线路。
(7)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的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2个~3个教室为宜。
(8)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宜集中控制。
(9)采用视听教学器材的教学用房,照明灯具宜分组控制。
3、学校建筑应设置人工照明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疏散走道及楼梯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具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教室黑板应设专用黑板照明灯具,其最低维持平均照度应为5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最低均匀度宜为0.7。
黑板灯具不得对学生和教师产生直接眩光。
(3)教室应采用高效率灯具,不得采用裸灯。
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的距离不应低于1.70m。
灯管应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的方向布置。
(4)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合班教室,前排灯不应遮挡后排学生视线,并不应产生直接眩光。
4、教室照明光源宜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80的细管径稀土三基色荧光灯。
对识别颜色有较高要求的教室,宜采用显色指数Ra大于90的高显色性光源;有条件的学校,教室宜选用无眩光灯具。
5、中小学校照明在计算照度时,维护系数宜取0.8。
6、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电源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教室的前后墙应各设置一组电源插座;每组电源插座均应为220V二孔、三孔安全型插座。
学校建筑电气设计

学校建筑电气设计学校的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的要求,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的电气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基本要求根据学校规模大小,学校宜设配变电所。
学校内各建筑均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总配电箱电源引入处应设带隔离功能的电源总开关。
当为多层建筑时,除首层设电源总开关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配电装置的位置和构造,应注意安全可靠,并设有防止学生意外触电的措施。
室内宜采用暗线敷设。
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总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宜采用放射式供电。
根据教室的功能要求,可在教室内设独立的配电箱。
中小学教学楼配电箱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应上锁。
1.配电系统照明、插座支路的设计要求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三个教室为宜。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教室设有固定黑板时,应装设黑板照明。
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电源插座回路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普通教室及合班教室的前后墙上应各设置一组(二孔+三孔)电源插座。
校园内的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8m,若低于1.8m则必须采用安全型插座。
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
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桌上宜设置局部照明。
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在实验课桌上均应设局部照明。
化学实验室内应设排风扇以及机械排风的通风柜。
自然教室及教具仪器室应根据功能要求设置弱电电源插座。
史地教室讲桌应设电源插座,设置简易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其课桌宜安装局部照明。
美术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
书法教室内宜设电源插座。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学校电气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述
本工程为XXX中学校电气工程,总建筑面积为8000m2,由教学楼、体育馆、宿舍和后勤楼四部分组成。
二、系统分析
1.供电系统
本工程采用三相四线制,电压为220V,变压器容量为160KVA,额定电流为400A。
对电源线采用720mm2平衡线,采用灰色管道,对中低压回路采用四芯控制电缆,对高压照明采用石棉电缆,所有配电箱采用空气开关,具有过载、短路和漏电保护功能,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
2.照明系统
本工程采用LED灯照明系统,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方式,根据环境光照强度自动调整光强,节能效果显著,预计照明用电降低约30%;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设置多种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灯光调节。
3.电力配电系统
本工程采用空开柜配电系统,所有电缆均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品质电缆,接线端子采用低温型接线端子,有效保证电缆的质量安全,电缆接头采用拧紧接头的方式,有效防止漏电,所有空开柜以及终端电器均采用世界著名品牌,绝缘等级高、耐压强、安全可靠。
4.动力系统
本工程采用电机控制的动力系统,电动机采用变频技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
某城市地区教学楼电气设计方案图纸

某学校五层教学楼电气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建筑电气设计
学校的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的要求,并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的电气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30.7.1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规模大小,学校宜设配变电所。
学校内各建筑均应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
总配电箱电源引入处应设带隔离功能的电源总开关。
当为多层建筑时,除首层设电源总开关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配电装置的位置和构造,应注意安全可靠,并设有防止学生意外触电的措施。
室内宜采用暗线敷设。
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
总配电箱至各分配电箱宜采用放射式供电。
根据教室的功能要求,可在教室内设独立的配电箱。
中小学教学楼配电箱设置在安全的位置并应上锁。
1.配电系统照明、插座支路的设计要求
教学用房和非教学用房的照明线路应分设不同支路。
教学用房照明线路支路,控制范围不宜过大,以二、三个教室为宜。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
教室设有固定黑板时,应装设黑板照明。
教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电源插座回路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普通教室及合班教室的前后墙上应各设置一组(二孔+三孔)电源插座。
校园内的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8m,若低于1.8m则必须采用安全型插座。
各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设专用线路,电源侧应设有切断、保护措施的配电装置。
实验室电源插座宜设在实验桌上。
准备室应设置电源和安全接地措施。
物理实验室讲桌处应设三相380V电源插座,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桌上宜设置局
部照明。
化学、物理实验室应设直流电源线路和电源接线条件。
生物实验室的显微镜室,在实验课桌上均应设局部照明。
化学实验室内应设排风扇以及机械排风的通风柜。
自然教室及教具仪器室应根据功能要求设置弱电电源插座。
史地教室讲桌应设电源插座,设置简易天象仪的地理教室,其课桌宜安装局部照明。
美术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
书法教室内宜设电源插座。
琴房内应设电源插座,并应考虑室内音响和隔声设计。
舞蹈教室内宜设吸顶灯,并应设电源插座。
供盲人使用的课桌上应设安全型电源插座。
语言、计算机教室在学生课桌处设三个安全型电源插座,电脑教室三个电源插座的总容量不小于400W,语言教室总容量不小于150W。
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线槽配线。
语言教室和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性能及要求,设置电源及安全接地、工作接地。
装备电教设施的合班教室前后墙均应设电源插座。
教师办公室和教师休息室应设电源插座。
2.用电指标及负荷计算
中小学的用电指标可按12~20W/m2计算用电量,高等学校可按20~40W/m2计算用电量,当各教室内均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时,用电指标应增加25~35W/m2。
普通教室的一个插座可按100W计算,双管荧光灯具可按100W计算,各照明、插座回路的需要系数Kx可取0.7~0.9。
学校建筑的需要系数Kx可取0.6~0.7。
电能表可以分教室单独计量,以便评比和管理。
3.对照明设备及控制的要求
教室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期间授课与学习的场所,需要安静、明快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