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4页)

合集下载

XXX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项目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及项目研究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法人及编制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主要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长江大桥的必要性1. 经济发展需求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长江两岸有着许多工业基地和城市群,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往来。

目前,长江两岸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靠船舶,其运力有限,对于货物和人员的运输能力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因此,建设一座长江大桥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2. 交通便利需求长江大桥的建设将有利于加速长江两岸的交通联通,减少交通运输时间和成本,便利群众的出行和物资运输。

3. 国家综合实力需求长江大桥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实力,增强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话语权,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长江大桥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江大桥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长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其水流湍急,水流量大,河床波动明显。

因此,长江大桥的建设将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

但是,我国在大桥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有着诸多成功案例。

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可行的。

2. 经济可行性长江大桥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包括桥梁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及设备投入等。

同时,长江大桥的建设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经济可行性方面,需要对长江大桥的建设成本、建成后的收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

经过综合考虑,长江大桥的经济可行性是较高的。

3. 环境可行性长江大桥的建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前需要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长江大桥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经过综合分析,长江大桥的环境可行性是有保障的。

4. 社会可行性长江大桥的建设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前需要对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意见进行广泛征求,以确定长江大桥建设的社会影响,制定合理的保护和补偿措施。

经过充分协商,长江大桥的社会可行性是有保障的。

大桥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

大桥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

大桥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大桥工程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评估该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大桥工程是一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它对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项目背景大桥工程位于XX省,连接了A市和B市,总长约XX公里。

目前,AB两市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陆路交通,道路拥堵严重,交通效率低下。

因此,建设一座大桥来改善交通状况成为迫切需求。

3. 技术可行性大桥工程要求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确保该桥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

根据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我们确定以下技术可行性方面需要重点考虑:•地质勘察:对桥梁建设地段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以了解地质条件和稳定性。

•结构设计:结合地质调查结果和负荷情况,设计合理的桥梁结构,确保其承受能力与使用要求相适应。

•施工技术: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

•防腐蚀技术:由于大桥建设在水上,防腐蚀技术是保证桥梁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需采用先进可靠的防腐蚀处理。

4. 社会经济可行性大桥工程的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通过对社会经济可行性的论证,可以评估该工程是否值得投资。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交通运输效益:建设大桥可以大幅提高AB两市之间的交通效率,减少货物运输成本,促进商业活动。

•区域发展:大桥的建设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机会:大桥建设和后续运营需要大量人员参与,将带来较多就业机会,促进地区居民就业。

•生态环境保护:大桥工程还应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5. 资金投资可行性评估大桥工程的资金投资可行性对于决策者来说非常重要。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投资回报率:通过估算建设和后续运营阶段的成本和收益,计算投资回报率,衡量工程的投资价值。

•资金筹措方式:考虑资金来源,例如政府资金、借款、私人投资等。

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我们进行的研究,我们对桥梁工程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加,建设一座桥梁既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决定进行一项桥梁工程可行性研究,以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

二、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估桥梁工程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相关信息,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四、技术可行性我们调查了施工场地的地质情况、水文条件以及交通状况等因素。

我们发现,当前技术水平已经能够满足建设一座桥梁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发现,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和环境保护政策支持桥梁的建设。

五、经济可行性我们进行了经济分析,包括成本估算和收益预测。

我们发现,该桥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低,并且预期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这主要归功于桥梁的交通便利性,能够促进当地的商业活动和旅游业发展。

六、社会可行性我们分析了该桥梁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发现,桥梁的建设将大大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交通成本,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此外,桥梁还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社会联系与经济发展。

七、结论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桥梁工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从技术、经济和社会角度考虑,该项目有望成功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此,我们建议继续推进该桥梁工程,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八、建议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确保桥梁的结构稳固可靠;2.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确保项目与当地政策的协调一致;3. 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与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九、参考文献[1] XX市桥梁工程规划报告[2] XX市交通局数据分析报告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该桥梁工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第三章交通量调查分析及预测第四章工程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第五章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第六章节能评价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八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第九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第十章实施方案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附图、附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背景根据湖南省“十一五”农村公路网规划,到2011年沧水铺镇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09公里,使全镇的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鱼形山水库,在沧水铺镇东边两公里处,位居319国道线上,东距长沙市52公里,西距益阳市25公里,它是60年代末,修建的一座中型水库,因背靠的青山,似一条昂首摆尾欲飞的鲤鱼,故水库以山形而冠名。

水库总面积有4200多亩,常年蓄水量为2500万立方,它先是沧水铺的银湖一片,后来配套修筑了各长十多公里的左右干渠,使“银湖展翅”,浇灌着镇上的十多亩干旱农田,为五乡农民带来了丰收和喜悦。

鱼形山大桥是从沧水铺镇高家滩到火把冲的三级公路的控制工程,该项目的建设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促进鱼形山旅游度假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的建设将对沧水铺农村公路网的完善,对拉动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旅游经济,改善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编制依据根据湖南省交通部201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评价方法(讨论稿)》、《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和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标准、规范、规程、定额等规定,我小组成员组织编制了本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研究过程及内容(一)编制过程我小组成员在确定项目研究主题后,立即成立了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组,制定了研究方案。

项目组组织人员赴现场对沿线情况和交通量进行了观察,对初拟的路线、桥位、控制点等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勘察;同时,调查了鱼形山水库及桥位处的工程地质、地貌、水利、水文、气象、筑路材料等方面资料;收集了项目影响区历年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和公路建设发展状况以及相关公路的交通量观测资料和道路技术状况,征询了当地群众的意见及建议。

某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概述XX省XX市位于XX平原西北边缘,成灌高速公路连接XX市区和XX市区,G213国道横贯XX市境东西,东南距XX市48km,辖17镇、2个乡,面积1208km2,总人口60万人,人口密度495人/km2。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原、水域面积大体为6:3:1。

XX 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XX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的城市功能为: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长江上游XX域生态屏障,西部重要休闲度假城市;川西能源、旅游开发的生活基地;XX平原经济圈生态保护屏障,水源涵养地,度假疗养基地。

XX市城区建设应着重突出“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亲山近水”的山水园林特色。

XX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XX市城市建设目标为:依托名堰,保护古城,展现丽水,完成山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塑。

初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新城格局。

城乡居民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善。

把XX市初步建成具有最佳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的XX经济强市和全国文化强市。

XX至XX市,经著名的XX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二江穿越XX市区,XX又称XX,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至青城大桥段城市道路规划为:XX右岸为沿江外河街;XX左岸为沿江XX路,XX路通过复兴街、康复路、观江街、青城路与中心城区相连;在康复路与XX 路交叉处修建跨XX的XX大桥连接右岸外河街,形成XXXXXX至青城大桥段城市交通网络。

我院于20XX年2月受XX兴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依据现有XXXX段地形测量资料、XXXXXX大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市城市防洪总体预案、紫坪铺水利枢纽调度运用计划,开展XX省XX市XXXX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

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

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

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编制依据 (5)1.3编制范围和内容 (5)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可行性 (7)2.1项目提出的背景 (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9)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9)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11)3.1项目选址 (11)3.2建设条件 (12)3.3地质灾害影响分析 (13)第四章总图和土建工程方案 (14)4.1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 (14)4.2工程建设方案 (16)第五章组织机构、实施保障和招标方案 (17)5.1组织机构 (17)5.2实施保障 (18)5.3项目招标方案 (18)第六章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管理 (19)6.1项目建设进度 (19)6.2工程施工与管理 (20)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1)7.1估算说明 (21)7.2投资估算 (22)7.3资金筹措 (23)第八章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分析 (23)8.1社会效益分析 (23)8.2国民经济评价 (24)第九章提出结论与建议 (25)9.1结论 (25)9.2建议 (26)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大桥工程。

1.1.2项目建设单位:****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1.1.3建设单位概况:***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为市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2008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

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至2012年12月总资产为127亿元。

集团下设七家公司分别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有限公司、****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集团作为****的投资公司,主要承担***市城市规划区55平方公里内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负责土地收储、征地拆迁、安置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等。

大桥可行性报告

大桥可行性报告

大桥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我市计划建设一座跨海大桥,连接市区与近郊地区,以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

本报告旨在分析该大桥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评估,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跨海大桥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连接市区A区和B区3. 主要目的:缓解交通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 预计总投资:XX亿元5. 预计建设周期:X年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 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地质勘测数据显示,该地区地质结构较为稳定,适宜建设大型桥梁工程,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风险。

2. 设计方案可行性针对海域的水深、潮汐等特点,设计方案采用XX悬索桥/XX斜拉桥等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3. 施工可行性考虑到海域施工条件复杂,需要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 投资回报预测根据初步测算,该大桥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区域通行效率,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预计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资金筹措除政府投资外,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途径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五、环境可行性分析1. 生态影响评估大桥建设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制定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减少环境破坏。

2. 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监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项目对环境的最小影响。

六、风险与对策1. 技术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地质灾害、施工技术难题等风险,需要制定科学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

2. 经济风险经济形势变化、投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可能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七、结论与建议综合上述分析,本报告认为该大桥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桥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24页)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第一章概述1.1历史背景和任务依据1.1.1历史背景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境内属溶蚀高原地貌,大部分乡镇都处在群山峻岭的石灰岩山区之中,尽管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交通落后,无法较好的加以开发利用,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乳源县仍属于广东省的特困县之一。

乳源的南水湖占地15公顷,距韶关火车站50公里,是广东的第三大水库,也是广东第二大人工湖,湖面宽达38平方公里,水质晶莹透碧,沿岸青山连绵,瑶寨竹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

在水库西北一个面积万亩的半岛上,建有中国南方第一个狩猎场,不远处,还有温泉别墅。

南水水库还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

乳源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改善南水水库周围的交通环境,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南水水库开辟为旅游度假胜地,在上级领导和沿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

某大桥是上述改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地形限制,原路线在某电站至某电站分厂之间的平面线形技术指标很低,绕行较多,行车条件极差。

某大桥的建设,将在提高路线技术标准、改善行车条件、缩短路线里程、节省行车时间、增加新的景观等方面发挥极好的作用。

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加速南水水库库区和某沿线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乳源县乃至韶关市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1.1.2任务依据乳源县交通局关于《编制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某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下称“委托书”)。

1.1.3编制依据1.交通部1988年6月颁布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及交通部1996年12月编制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2.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现行的规范、规程和指标定额等;3.项目影响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4.项目影响区城镇发展规划;5.项目沿线调查得到的地材分布及价格。

1.2研究范围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为某大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现状评价及发展环境2.交通分析及预测3.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4.建设条件及方案选择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工程实施方案1.3研究的主要结论1.3.1建设的必要性1.本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南水水库西畔某线覆盖区域的交通条件,将为这一区域的经济起飞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2.南水水库沿畔有大面积的水产养殖,有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力资源。

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助于加速南水水库库区和某沿线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成为乳源县乃至韶关市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3.本项目建成后,不但为广东省与内地之间的货物交流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一条新的交通通道,也将成为一条主要的军事战略公路。

4.本项目的建成,将成为进入南水水库库区的快速通道,有力地改善库区的交通运输及投资环境将极大的便利库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其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1.3.2交通分析和预测本项目远景交通量(建成后20年)预测结果为2609辆/日。

1.3.3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本项目采用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的技术标准。

大桥全长122米,桥宽8.5米,桥幅布置为2×3.75m+2×0.5m,设计荷载:公路-II级。

1.3.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推荐方案的投资估算总金额为550.7万元,平均每桥长米造价为4.51万元。

1.3.5问题与建议1.为保障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资金筹措力度。

2.某大桥跨越南水水库,水文情况比较复杂,为保证桥梁安全、经济,建议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加强水文、地质、地震以及风荷载等资料的调查和收集。

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发展环境2.1研究区域概况拟建的广东省某线乳源县某大桥(以下简称“本项目”)是广东省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线乳源县下冲至上围段改建工程北起下冲,经车干水、牛栏冲,在松岭背附近折向西南,经黎家水电站、某水电厂,并在某水电厂转向东北,再经某电站后向南,直至路线终点国道323线。

拟建项目所在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西郊、南岭山脉南麓,东邻曲江,南连英德,北靠乐昌,西北角与湖南省宜章县接壤,地处东经112°50’~113°20’、北纬24°23’~25°33’之间。

乳源县是广东省最北边的一个县市,历史悠久,境内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被誉为“粤北明珠”。

粤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主要的后花园。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和第三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

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曲仁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

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现全市有工业企业2.5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个,其中大型企业有20个,中型企业有47个,形成了以钢铁、采掘、有色金属冶炼、电力、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化工及森工为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

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19.2:46.8:34.0调整为17.5:49.5:33.0。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4亿元。

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亿元。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呈快速发展势头。

来韶游客人数连年高速增长,2004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5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5亿元。

利用外资对外经贸稳步增长。

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 3.72亿美元。

一大批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落户韶关并发展壮大。

粤北工业开发区、翁源官渡开发区、乳源民族经济工业园、始兴黄花园工业区等初具规模。

全市有“三资”企业1000多家。

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

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 3.1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色金属、家具、纺织、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以及优质大米、茶叶、香菇、蔬菜等农林产品。

境内的丹霞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分布区。

方圆280平方公里的形态各异的红色山群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红石公园”。

交通建设项目的提出及其规模和标准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即将实施的开发战略的目标和实施过程。

下面重点对乳源县的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价。

2.2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2.1广东省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一、社会经济状况2004年广东省人口达到8303.72万,居全国第三位,人口密度462人/平方公里。

全省现辖21个地级市,33个县级市,43个县和三个自治县。

广东省是全国的经济大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2004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33757.8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039.46亿元,居全国首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931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10502元/人)的1.84倍。

广东省工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形成了“轻型外向”的工业发展格局。

2004年三次产业构成7.8:55.4:36.8,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广东已成为工业大省。

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90年的418.98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571.33亿美元,年均增长16.5%。

旅游业是广东省一个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2004年旅游总收入、旅游创汇分别为1663.9亿元、53.8亿美元,稳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1。

表2-1 广东省历年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当年价,亿元年份1990 1995 1996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总人口(万人) 6246 6789 6897 7707 7783 7859 7954 8304 工农业总产值2503 10295 12109 18606 20632 23570 28928 33758 进出口额(美元) 419 1040 1100 1701 1765 2211 2836 3571 国内生产总值1559 5734 6519 9662 10648 11770 13450 16039 人均GDP(元) 2537 8495 9513 12885 13730 15050 16891 19316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中央赋予的政策优势,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向导,形成一个新兴轻纺、机电为主体的准现代化工业体系。

商贸、商旅、金融、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领先发展,经济实力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

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加强,这种带头作用将会更加明显。

从广东地区经济结构中了解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兼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发展战略的重点,就应该选择解决大量社会就业、高产值和附加值以及能改变人们生活的信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

以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作为广东社会经济的基础,以电子通讯制造业和信息加工业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重点。

通过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带动批零商贸服务业和其他流通渠道产业的发展,以电子通讯制造业和信息加工业作为加强广东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未来广东经济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大力培养不同产业融合渗透的优势产业群,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按照“分类指导、梯度推进、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方针,发挥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广东省东西两翼地区和粤北山区的发展步伐。

广东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2.2.1乳源县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一、社会经济状况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韶关市西部,西北角与湖南省交界。

1167年宋朝分乐昌、曲江地析乳源县。

1956年由乳源、乐昌、曲江3县析置韶边瑶族自治县,1959年撤销,与乳源县并入乐昌县,1963年设立乳源瑶族自治县。

2004年末,总人口20.1万人,面积2125.5平方公里,辖14镇、123个村(居)委会、1117个自然村,总人口20.1万人,其中大桥、红云、古母水、洛阳、大布、龙南6个石灰岩山区镇,人口7.7万人;瑶族聚居地必背、游溪、东坪、柳坑4个镇,人口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