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防止煤矿矿井超通风能力生产,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建立全省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正常机制,根据《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以及《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具有完整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组织、指导全省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各州(市)、县(市、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内煤矿矿井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
第二章核定要求第四条煤矿企业应当按照《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规定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煤矿矿井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可以委托经过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备案的核定机构进行。
第五条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范围:(一)正常生产矿井;(二)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矿井的正常生产系统;(三)竣工验收前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矿井。
第六条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生产矿井“六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工作资格证)齐全且合法有效;(二)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三)矿井采用机械通风,运转风机和备用风机应具备同等能力;(四)煤矿企业提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新安装的通风机应当提交试运转报告)、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报告和矿井反风演习报告;(五)安全检测仪器、仪表齐全,性能可靠;(六)局部通风机的安装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七)矿井瓦斯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状况发生变化的,煤矿企业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委托核定机构重新核定矿井通风能力,接受委托的核定机构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通风能力核定,向煤矿企业提交通风能力核定报告书:(一)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或者改变一翼通风系统的;(二)更换矿井主要通风机,对主要通风机技术改造,主要通风机更换了叶片、电动机和改变了动叶、导叶角度的;(三)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的;(四)矿井瓦斯等级发生变化或瓦斯赋存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五)矿井实施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六)其他通风条件发生变化的。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1. 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煤矿通风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的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对于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的相关内容。
2. 标准概述2.1 标准名称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6-2008)2.2 标准内容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了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方法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设备配置要求;•通风系统的核定原则;•通风系统的核定步骤和计算方法;•核定结果的评定标准。
2.3 标准适用范围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包括煤矿井下和地面的通风系统。
3. 核定原则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3.1 安全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核定必须以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为前提,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满足煤矿生产和工作人员生活的需求。
3.2 经济性原则通风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3 灵活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煤矿生产的变化和调整。
3.4 可行性原则通风系统的核定结果必须是可行的,能够通过相关设备和技术手段实现。
4. 核定步骤和计算方法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规定了通风系统核定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4.1 核定前准备工作核定前需要对煤矿的主要参数进行收集和分析,包括煤层的气体含量、温度、压力等数据,煤矿的产量和工作人员数量等情况。
4.2 定压风机选择根据煤矿的通风需求,选择合适的定压风机,并确定其基础参数,如风量、风压等。
4.3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配置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设计和配置通风系统,包括主风机、辅助风机、风道和风门等设备的选型和布置。
4.4 核定计算根据煤矿的通风系统设计和参数,进行核定计算,确定通风系统的核定结果。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是煤矿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和运行对于保障矿井内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对其通风能力进行核定,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管理和维护。
首先,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需要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确保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其次,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应当综合考虑矿井的地质条件、采煤工艺、瓦斯涌出量、矿井深度等因素。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必须充分考虑到矿井内部的气体分布情况,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氧气的供应充足,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发生。
另外,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还需要考虑到矿井内的人员和设备运行的需求。
通风系统必须能够有效地排除矿井内的有害气体,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通风系统还需要为矿井内的设备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最后,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
矿井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通风设备和管道等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通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煤矿通风能力的核定标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管理和运行。
只有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才能保障煤矿内的安全生产和工人的健康。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及优化对策

矿井通风是保障井下人员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好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工作环境和井下人员的安全。
为此,对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是风道平衡法和烟气差压法。
风道平衡法适用于简单的通风系统,通过测量风道入口和出口的风量来确定整个系统的通风量。
而烟气差压法则是通过测量矿井内外压力差,计算出通风系统的风量以及管路阻力和风机性能等参数。
其次,矿井通风能力的优化对策也很关键。
其中,在制定通风方案时要注重全面考虑井下工作环境、湿度、气温等因素,确保矿井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其次,针对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例如,通过在风道中安装风闸、阻流板等器件,可以有效调节通风系统中的风量和压力等参数,从而达到优化通风的目的。
再次,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和优化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通风系统中的各种参数、阻力和风机性能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对通风系统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持续的稳定运行,保障井下人员的安全。
此外,在通风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中,也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加强通风系统的科技创新,研发新型的通风技术和设备,提高通风水平和效率;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专业的通风技术人才,提高通风系统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和生产。
综上所述,矿井通风能力的核定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和多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通风系统的监测、维护和改进,不断提升通风水平和效率,达到保障井下人员安全和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方法二:由里向外核算法(产量30万吨/年以上矿井)
(2)掘进工作面的需要风量 ①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掘 100 q掘 K掘通
式中:
Q掘——单个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绝对涌
出量,m3/min;
K掘通——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正常生产条件下,
方法二:由里向外核算法(产量30万吨/年以上矿井)
③按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和炸药量计算需要 风量: 每人供风≮4m3/min:
Q掘≥4N (m3/min)
每千克炸药供风≮25 m3/min:
Q掘≥25A (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Kg。
方法二:由里向外核算法(产量30万吨/年以上矿井)
Q库=4V/60=0.07V (m3/min)
式中:
Q库—— 井下爆炸材料库需要风量,m3/min; V——井下爆炸材料库的体积,m3。
井下充电室,应按其回风流中氢气浓度小于0.5%计算 风量。
机电硐室需要风量应根据不同硐室内设备的降温要求 进行配风。
选取硐室风量,须保证机电硐室温度不超过30℃,其 它硐室温度不超过26℃。
(1)矿井通风动力的验证。按照矿井主要通风机 的实际特性曲线对通风能力进行验证,主要通风 机实际运行工况点应处于安全、稳定、可靠、合 理的范围内。
(2)可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验证矿井通风能力的企 业,在进行通风能力核定中,可按下限选取有关系 数。通风网络解算时,要对矿井所有巷道进行阻力 测定,利用矿井通风阻力测定的结果对矿井通风 网络进行解算,验证通风阻力与主要通风机性能 是否匹配,能否满足安全生产实际需要。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3. 主风机和辅助风机的风量:根据矿井的深度、坡度和通风系统的布置等因素,确定主风 机和辅助风机的风量要求。
4. 风流分配和平衡:根据矿井的布局和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通风系统中各个风流分支的风 量分配和平衡要求。
5. 通风系统的风速和风压:根据矿井的特点和工作面的需要,确定通风系统中的风速和风 压要求,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舒适度。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国家和具体的煤矿情况而有所不同 。煤矿管理部门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煤矿的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面的安全。
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制定的 通风系统能力核定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
1. 煤矿通风系统的总风量:根据矿井的规模、产量和工作面数量等因素,确定煤矿通风系 统的总风量要求。
2. 工作面风量:根据煤矿工作面的长度、宽度、采煤机数量和工作面人数等因素,确定每 个工作面所需的通风风量。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

煤矿矿井通风能力合理核定新方法1、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合法生产矿井。
2、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矿井有两个以上通风系统时,应按照每一个通风系统分别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矿井的通风能力为每一通风系统通风能力之和。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采用总体核算法或由里向外核算法计算。
1) 总体核算法,该方法适用于产量在30万t/a 以下矿井(1) 公式一 (较适用于低瓦斯矿井):P =Q ×350/(q ×k ×104)(万t/a) (2-8) 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 ;q ——平均日产一吨煤需要的风量,m 3/t ;K ——矿井通风系数。
取1.3~1.5,取值范围不得低于此取值范围,并结合当地煤炭企业实际情况恰当选取确保瓦斯不超限的系数。
进行q 计算时,首先应对上年度供风量的安全、合理、经济性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价,对上年度生产能力安排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评价,对串联和瓦斯超限等因素掩盖的吨煤供风量不足要加以修正,q 计算应考虑近三年来的变化,取其合理值。
(2) 公式二(较适用于高瓦斯、突出矿井和有冲击地压的矿井):43500.092610Q P q K ´=´å相 (2-9)式中 P ——通风能力,万t/a ;Q ——矿井总进风量,m 3/min;0.0926——总回风巷按瓦斯浓度不超0.75%核算为单位分钟的常数;K å——综合系数,K K K K K =å瓦漏备产,K å取值见表2-2。
q 相——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 3/t ;在通风能力核定时,当矿井有瓦斯抽放时,q相应扣除矿井永久抽放系统所抽的瓦斯量。
q 相取值不小于10,小于10时按10计算。
扣减瓦斯抽放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 与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风排瓦斯量无关的抽放量不得扣减(如封闭已开采完的采区进行瓦斯抽放作为瓦斯利用补充源等);② 未计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计算范围的瓦斯抽放量不得扣除;③ 扣除部分的瓦斯抽放量取当年平均值;④ 如本年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本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本年未进行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取上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2024年度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一、概述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中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之一、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矿工的工作环境、生产效率和安全。
为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我单位对2024年度的通风能力进行了核定分析和报告,以下是相关情况的汇报。
二、核定范围本次核定范围为我单位所负责的矿井通风系统,包括矿井主井、采掘工作面、巷道和井下通风设备等部分。
三、核定依据本次核定依据为国家颁布的《矿山通风规程》和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图纸。
四、核定结果根据通风规程和通风系统设计图纸,以及我单位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传感器数据记录,对矿井通风系统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
核定结果如下:1.通风系统总风量:根据矿井进出口风量差值计算,矿井通风系统总风量在2024年度平均为XXX立方米/秒。
2.所在工作面通风量:根据工作面矿风量计和迎风壁风量计的数据计算,工作面通风量在2024年度平均为XXX立方米/秒。
3.通风系统风速:根据风速传感器记录的数据,通风系统风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平均为XXX米/秒。
4.风压分布情况:根据风压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通风系统设计图纸,核定了各部分通风系统的风压分布情况,并进行了修正和调整。
5.系统运行可靠性:通过对通风系统各部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记录,核定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五、问题和建议在核定过程中,我单位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改善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1.部分巷道通风不畅:根据传感器数据和巡检反馈,部分巷道的通风效果不如预期。
建议对相关巷道进行清理和改造,以提高通风效果。
2.部分风口损坏:根据通风系统设计图纸和传感器数据,发现部分风口存在损坏和堵塞的情况。
建议及时维修和更换相关设备,以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3.部分通风设备老化: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巡检记录,发现部分通风设备已经超过预期的使用寿命,存在故障隐患。
建议对这些设备进行替换或维修,以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六、总结通风系统的核定是矿山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能力核定一、矿井通风概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新、老副井两个井筒进风,老副井净直径4.5米,新副井净直径6.0米;上、下组煤两座风井回风,上组煤风井直径3米,垂深87.54米,下组煤风井直径4米,垂深83米。
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矿井采用两个进风井(老、新副井)进风,两个回风井(上、下组煤风井)回风;老副井主要服务于上组煤-120m水平的六采区、-400m水平的八采区,新副井主要服务于下组煤-280m水平的西三、西四、东三采区及-480m水平延深的西五采区,上、下组煤分别有独立的回风系统,故矿井上、下组煤通风系统相对独立;矿井各采区内无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无角联通风线路,进回风线路干、支清晰,通风网络合理、稳定。
2009年8月矿井总进风量7983m3/min,总排风量8376m3/min,计算需要风量7573m3/min,矿井有效风量7335m3/min,有效风量率87.6%;其中:上组煤总进风2440m3/min,总排风量2558m3/min,有效风量2233m3/min,计算需要风量2342m3/min;下组煤总进风量5543m3/min,总排风量5818m3/min,有效风量5102m3/min,计算需要风量5231m3/min。
矿井分三个水平开采,第一水平为-120m水平(现生产水平),第二水平为-280m水平(现生产水平);为提高矿井提升及抗灾能力,矿井于1997年进行了技术改造,矿内施工一座新副井(立井),井底标高为-280m,第三水平为-480m水平,即矿井下组煤主要延深水平,现正在开拓施工。
矿井及生产采区实现了分区通风,无风量不足的生产作业地点,2009年8月全矿井共有生产采区6个,其中:上组煤2个生产采区(1个生产,1个准备),布置有1个采煤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5个机电硐室, 1个井下爆炸材料库,1个其它工作地点;下组煤6个采区(3个生产,2个准备,1个开拓),布置有2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8个掘进工作面,5个机电硐室,1个井下爆炸材料库,3个其它工作地点。
历年瓦斯鉴定均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2009年鉴定结果为:矿井CH4绝对涌出量为1.05m3/min,CH4相对涌出量为0.47m3/t,CO2绝对涌出量为20.73m3/min,CO2相对涌出量为9.18m3/t。
上组煤(单电机,双风叶)风井主、备通风机型号均为2K56-3№18型,配套电机型号JSQ148-6,额定功率310kW,风机叶片安装角35(南)°~45°(北);下组煤原有风机及配套电机于上组煤相同,2008年矿井对下组煤风机进行了更换,现下组煤(双电机,双风叶)主、备通风机均为BDK-8-№24型,配套电机型号为YBF560S1-8,额定功率为2×250kW,风机叶片安装角25°(靠反风道侧)~30°(靠电机侧);上组煤风井采用反风道反风,下组煤风井采用风机反转反风。
曹庄煤矿于2009年4月,由山东省煤碳技术服务公司对矿井上、下组煤主通风机进行了扇风机性能鉴定,4台风机均具有良好的运转性能,符合稳定性运转的条件,其运转工况点均在稳定工作区。
2009年5月委托山东省煤碳技术服务公司进行了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矿井负压上组煤为1421Pa,下组煤为1715Pa。
矿井通风等积孔为4.12m2,其中:上组煤为1.34m2,下组煤为2.78m2;矿井通风最大流程上组煤为4420m,下组煤为6450m;全矿井同时最多工作人数880人。
截止2007年底,矿井累计探明资源储量11200.1万t,保有资源储量6854.8万t,基础储量4491.1万t,资源量2363.7万t,可采储量2250.4万t。
矿井2008年生产原煤115万吨,矿井设计能力为60万吨,经改扩建后核定生产能力为120万吨。
二、矿井需要风量计算(一)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原则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AQ 1056—2008 要求:对矿井需要风量进行计算, 2009年8月全矿井共布置有4个采煤工作面, 14个掘进作工作面,13个机电硐室,2个井下爆炸材料库,4个其它工作地点。
(二)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全矿井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为:∑Q cf=Q cf1+Q cf2+Q cf3+Q cf4=403+323+229.3+229.3=1184.6(m3/min)单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的计算公式为:Q cf =60×70%×V cf×S cf×K ch×K cl式中:V 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温度从表 4中选取,m/s,S 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m;K 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具体取值见表 2;K 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具体取值见表 3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表表2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表表3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表表4据此,每个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如下:一、 31200煤柱工作面需要风量(1)、基本参数(2)、计算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
①、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Q cf =60×70%×V cf×S cf×K ch×K cl=60×0.7×1.0×8.72×1.1×1.0=403(m3/min)式中:V 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温度从表 4中选取,1.0m/s,S 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8.72m2;K 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1.1,具体取值见表 2;K 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1.0,具体取值见表 3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②、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需要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回采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1.0%的要求计算:Q cf=67×q CC×K CC=67×0.77×1.5=115.5(m3/min)q C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K CC —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5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
③、炸药量计算需要风量:Q cf≥10 A cf=10×2.45=24.5(m3/min)式中:A cf—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2.45kg;10—每千克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
④、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验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4m3/min:Q cf≥4N cf (m3/min)式中:N cf—工作面最多人数按交接班期间计算,2 N cf=25×2;依上式计算得:Q cf=4×50=200(m3/min)取以上计算结果中最大值,31200煤柱工作面需要风量为403m3/min。
⑶、按风速进行验算:a) 验算最小风量Q cf≥60×0.25ScbS cb =l cb×h cf×70%=4.65 ×2.4 ×0.7=7.8 m2403>60×0.25×7.8=117b) 验算最大风量Q cf≤60×4.0ScsS cs= l cs×h cf×70%=3.65 ×2.4 ×0.7=6.1 m2403<60×4.0×6.1=1464式中:S 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有效断面积,m2;l cb—采煤工作面最大控顶距, m;h cf—采煤工作面实际采高, m;S cs—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积,m2;l cs—采煤工作面最小控顶距, m;0.25—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小风速,m/s;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4.0—采煤工作面允许的最大风速,m/s;经过计算及验算后,确定31200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为403m3/min。
二、8600煤柱工作面需要风量计算(1)、基本参数(2)、计算每个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应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和爆破后的有害气体产生量以及工作面气温、风速和人数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
①、低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确定需要风量:Q cf =60×70%×V cf×S cf×K ch×K cl=60×0.7×1.0×7.7×1.0×1.0=323(m3/min)式中:V cf——采煤工作面的风速,按采煤工作面进风流的温度从表 4中选取,1.0m/s,S cf——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按最大和最小控顶有效断面的平均值计算,7.7m2;K ch——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1.0,具体取值见表 2;K cl——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1.0,具体取值见表 3 ;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为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②、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需要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回采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1.0%的要求计算:Q cf=67×q CC×K CC=67×0.86×1.5=86.4(m3/min)q C C——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m3/min K C C—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5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1.5%的换算系数。
③、炸药量计算需要风量:Q cf≥10 A cf=10×3.6=36(m3/min)式中:A cf—采煤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3.6kg;10—每千克二、三级煤矿许用炸药需风量,m3/min。
④、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验算需要风量:每人供风≮4m3/min:Q cf≥4N cf (m3/min)式中:N cf—工作面最多人数按交接班期间计算,2 N cf=25×2;依上式计算得:Q cf=4×50=200(m3/min)取以上计算结果中最大值,8600煤柱工作面需要风量为323m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