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D 忘本分.”从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子
①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②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③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④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在这场关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时间最长,抗击
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了解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历史事件; 2.了解张自忠、左权等的英雄事迹; 3.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 4.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广州、武汉后,调整侵华方针。对国 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重点巩固已有占领 区,集中兵力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领导机关、确 立毛泽东思想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国民政府正
宝山姚子青,四行仓库谢晋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面战场

四大会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这首童谣反映了中
A 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抗战时期,一位父亲送给参军的儿子一面“死”字旗, 旗上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 分.本欲服役,乃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 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共22张PPT)

正面战场:张自忠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全民族 坚持抗战
敌后战场:左权
学生、妇女、工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
战略 反攻
军事上: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配合
②敌后战场的反攻
①中共七大的召开 政治上: ②《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9月2日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
原因:①②③ 意义:①②③
①晋察冀、晋绥、晋冀豫、 (1)抗日根据地 山东、苏南、陕甘宁边区. ②延安. 军事上:人民游击战 (2)巩固措施: 政治上: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上: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3)主要战役:
平型关大捷:时间、人物、意义。 百团大战: 时间、人物、目标、意义. (4) ①使根据地成为Fra bibliotek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
根据地 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建立的 ②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 影响: 战争的整体
4、历史意义: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
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 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 了重要基础。
材料一: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
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 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 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 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 国完全隔离。
中共“七大”会场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4年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日本也节节败退,陷入 困境。中国敌后战场也开始了局部反攻。
表现
(1)美国: 8.6-8.9向日本投放了2枚原子弹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品课件

日本侵 华原因
日本因素(称霸是主因)、中国因素、国际因素
过程
局部 侵华 阶段
时间 1931-1935 1935-1937
日本方面情况
挑起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国。 (一·二八事变)
中国方面重要情况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 地.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 北五省。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 矛盾
长驱直入 的原因
全面 侵华 阶段
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1937.8—11
国民政府正
宝山姚子青,四行仓库谢晋元,粉碎了日军三个月
面战场

四大会 太原会战(平型关)1937.9—11
日 民全

八路军,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族 统 一 战 线
民 族 抗 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徐州会战(台儿庄)1938.1—5正面战场最大
1945年4月,延安
1
主要内容
(1)总结了党领导民主革 2 命的经验,制定了党的政
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
(2)选举产生中央领导
(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 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
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

央主席。
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 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 民主主义的中国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年初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
结果: 丧师失地
中共敌 后战场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 日根据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36张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36张PPT)-课件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无关的是( A )
A.中国人民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与民主 B.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 民族解放战争
2.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 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 高。
【抗日战争启示录】
抚今追昔,我们从抗战中获得 了哪些启示?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及影响 2、坚持全民抗战 二、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内容 2、意义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国际国内形势 2、日本投降:时间、台湾回归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 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 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靳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 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 十四年艰苦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 历史性胜利。
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政府对日宣 战。当时在东北聚集了日本关东军24个师团、12个旅 团共70余万人,伪“满”“蒙” 军8个师、12个旅约 20余万人,飞机五六百架,坦克160多辆,火炮5 000 门。
8月8日夜,苏军越过国境向关东军进攻。当时苏军出动了80个 陆军师团,5000余架飞机,500余艘军舰,5 500余辆坦克及各 种战车,26 000多门火炮,陆海空总兵力共150多万人。由于在 各方面战线上苏军都占绝对优势,以及关东军对苏军的进攻估 计不足,缺乏准备,指挥混乱,所以,从一开始,日军即陷入 被动。苏军进展顺利,经6天作战,至8月14日,西线集团已越 过大兴安岭,进入东北平原;东线集团已进入牡丹江平原;北 线集团达到佳木斯附近。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远眺图是利用心理学 空间知觉原理,在一张二维 空间平面上,强烈显示出三 维空间的向远延伸的立体图 形,远视和视力良好的人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情况下引 起的视力疲劳,可以通过此 种方法获得一定的缓解。
请问:你知道日本投降的“羞辱五分钟〞是 发生在中国的什么战争中吗?这场战争取胜的 原因有哪些?此后中国的命运又将如何?…… 学习完本课,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
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 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 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蒋干〞“苏武〞“ 毛遂〞“共工〞。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Hale Waihona Puke 远眺图使用说明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屈原——指日本屈服于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蒋干——蒋介石政府正面战场组织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 毛遂——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党、国民党、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哪一个谜底最符合谜面?试联系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谈谈选择 此谜底的理由。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1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1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 令张自忠枣宜会战牺牲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 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活跃于冀中平原的抗日武装——回民支队
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 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斗争的关键 时刻,为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争取光明的 前途,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 由、 民主、 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 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日本加紧进攻敌 后抗日根据地;加 强对占领区的军事 统治和经济掠夺。
汪精卫在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仪式上

中共坚持抗战,
恩 来
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 为
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皖 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事
打破日、伪军的封锁。变


南泥湾啊烂泥湾,荒 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 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 。狼豹黄羊山鸡窜,一片 荒凉少人烟。
抗战精神

教学目标:

一 、 知 识 与 能力

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 市争取 斗争的 常用方 式;了 解市民 阶级的 形成过 程;了 解大学 的兴起 、大学 自治及 其开设 的主要 课程等 。

二 、 过 程 与 方法

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 学习掌 握从图 片与史 料中汲 取有效 历史信 息;树 立史由 证来、 论从史 出的史 学思想 意识。

讲授新课:

一 、 自 由 和 自治的 城市

1、城市的兴起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42第一段和P43第一段 ,找出 西欧城 市重新 兴起的 时间、 原因、 地点, 并归纳 其根本 原因。 (时间 2分钟 ,学生 展示自 学成果 )

历史人教五·四学制版(部编)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公开课(1)

历史人教五·四学制版(部编)中国历史第三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公开课(1)

大别山地处武汉和南京 正中间,控制住大别山 就意味着西可取武汉; 东可取南京,可谓整个 长江中下游地区唾手可 得。


武汉
南京
战略防御
解放战争分阶段
1946.6——1947.6
战略反攻
1947.6——1948.9
战略决战
1948.9——1949.1
“关门打狗” 战东北
辽 北 长春 吉 林
辽沈战役
徐州 碾庄
陈官庄
河南 双堆集
安 徽
江 苏
“兵临城下”
取平津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新保安
指挥员:聂荣臻
北平
罗荣桓
林彪
天津
作用: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傅作义
为什么要和平解放北平?
时间
解放区域 歼敌人数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9月—11月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东北全境(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B
A.人民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同国民党主力决战
B.人民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华东与东北解放军合力进行了淮海战役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47万
52万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长江以北的中原和 华东地区
55万
三大战役慨况表
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 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共27张PPT)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成功自学(目标已明确,高效来自学)
• (1)阅读课本P104——P105,完成下列填空,并在课本上进行标注。
• 全民坚持抗战:亲日派________公开叛国,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
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
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________________。在
三、战略反攻与日本投降
1.背景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 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 困境。
第六单元
2.表现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②。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 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 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系军发起进攻。 ③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冠的最后一战》声明,号 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 侵略者。
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华侨文艺界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丌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4.战争结果: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②③
6.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成功测学(效果好不好,检测才知道)
• 基础题(实验班+精英班)
D •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张自忠,1937-1940年先后参与徐 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等。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左权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请尝试着猜一下!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屈原 —— 指日本
蒋干——蒋介石政
屈服于美国投下的 府 府正面战场组织
两颗原子弹。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红军
出兵东北,一举 击溃日本关东军。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毛遂——毛泽东领
导的抗日武装坚持 敌后抗战的结果。
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 掠夺。
汪精卫在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仪式上
周 恩 来 为 皖 南 事 变
挽 表明中共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 词 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打 击倒退势力后,又 在各敌后抗日根据 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自己动手,丰衣足 食,打破了日伪军 的封锁。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3年9月,意大利法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杀
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 长崎各投一枚原子弹。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 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2.全民族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
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二.中共七大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1945年4月 地点 陕西延安
主要 内容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 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毛泽东思想:
•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 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中国七大胜利召开的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全民坚持抗战
1.打击倒退势力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 来后,日本的侵华政
策有哪些变化?
日本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 行政治诱降,付之以军
致导
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
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 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
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进攻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日 军发动进攻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1945年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 寇的最后一战》声 明。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 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 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 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 偏向。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 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 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 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 ‘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 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 “屈原”、“苏武”、“蒋干”、“毛 遂”、“共工”。
八路 军解 放山 海关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 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归祖国怀抱。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 “密苏里”号举行。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朱德作军事讲话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 “团结的大会,胜利
的大会”?
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 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民主革命的 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中 国 七 大 代 表 们 步 入 会 场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中 国 七 大 会 场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 令何应钦递呈降书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部编版《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课件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