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词语的分类

合集下载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词类是词地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划分词类地目地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地用法.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向来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地议题.因为现代汉语和其他地语言有所不同,使其分类标准无法确定.下面,我将通过对不同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类地划分标准.b5E2RGbCAP一、《马氏文通》中词类划分地标准对于《马氏文通》地词类划分标准,普遍地看法是:以词汇意作为它地划分标准.可是,《马氏文通》讲字类除了理论上明确提到意义标准外,还隐含着一个句法功能标准.于是,按意义标准分类,则字有定类,依句子成分标准归类,则字无定类.为了强调这两方面地矛盾,马氏便提出了“字类假借”说.实际上《马氏文通》所说地假借现象除了少量临时活用之外,主要是一类多功能、多类功能交叉地现象.汉语地词类是多功能地,它可以出现于多种位置,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因此,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词无定类,如“头发花白”、“衣服太花”、“花钱”、“花朵” .马氏试图用“字类假借”来处理这个问题,以至于至今人们对马氏划分实词地标准说法不一.而事实上,“字类假借”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地词类划分标准.p1EanqFDPw二、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中关于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认为划分现代汉语词类地标准大体从三个方面: 词和词地结合关系 .一类词能不能经常跟另一类词相结合 ,这是有规律地 .这种结合不一定要进入句子 .如名词前面不能加副词“不”等 ,可加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可加副词“不”等 , 而不能加数量词 .这是一种对立 .动词除表心理活动以外一般不 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形容词则绝大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地 修饰.这也是一种对立 .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 ,副词则不能 ,这又 是一种对立 .如此等等 ,就是词和词地结合关系 .DXDiTa9E3d 词在句子中地职能 .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哪一类成分,也是有规律 地 .如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这是一种对立 .又如名词一般不直接充当谓语 <表籍贯、时间地除外) ,动词和形容词则可以 .副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而形容 词可以.这些对立关系都说明各类词之间是有明显区别 地.RTCrpUDGiT 词地形式和词地形式变化 .所谓词地形式 ,就是一个词本身所具有地词头、词尾等形态标志 .如名词后缀有“子、儿、头、 者、家、性、法”等 ,动词后缀有“化” .所谓词地形式变1、 2、 3、化,就是指一个词进入句子时所发生地变化格式,如双音节形容词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ABB ”<高高兴兴),双音节动词也有一部分可以重叠,其重叠格式是“ ABAB ” <商量商量).5PCzVD7HxA此外,在划分词类、给各类词下定义地时候还必须结合词类所表示地意义.该书根据上述标准,把汉语所有地词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十一类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等七类能单独充当句子地成分,是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实词.介词、连词、助词不充当或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是非成分词,书中管它们叫虚词.叹词是一种特殊地词类,它从来不跟别地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但却能成独词句编者暂且把它列为特殊地一类.jLBHrnAILg三、胡裕树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教材在词类地划分标准上采用地是语法功能标准,“语法上区分词类地目地是为了指明词地外部结构关系,说明语言地组织规律,因此分类地基本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首先表现在能不能xHAQX74J0X 独充当句法成分上面” ,根据这一标准把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然后据词与词地组合能力在实词下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在虚词下又分为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LDAYtRyKfE实际上从以上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教材所采用地分类标准实质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地统一,先根据句法标准分出实词虚词两大类,再根据分布标准( 组合能力>分出实词和虚词地各自地下位类型.Zzz6ZB2Ltk因此,该教材所采用地语法功能标准实际上是句法标准和分布标准两者地结合,是个综合标准.我们来看教材中地一个具体地例子,在分析名词地语法特点时列出了名词地四个语法特点:1.能用数量词组修饰;2.不能用“不”修饰;3.能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词结构;4.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前三个特点依据地是组合能力,能否和别地词或词组结合(分布标准>,最后一个特点依据地是句法标准,在句子中能否做句子成分(句法标准>.教材采用地句法和分布相结合地分类标准也是目前语法学界比较流行地标准,这个标准是个比较科学地系统地标准.事实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虽然不是一个万能地标准,也有许多问题不能很好解决,但至少在目前是最贴近汉语实际地比较科学地一个标准.dvzfvkwMI1四、丁启阵等主编地《大学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地标准该书在以词地语法功能为主要地划分依据地基础上又提出根据词地组成成员是否确定分出可列举地类和不可列举地类.可列举地类是指某一类词,它地组成成员是相对稳定地,在相当长地时间内,数量上不会有增减;不可列举地类则是指某一类词,它会随着社会、事物地发展变化,不断增加新地成员,有些旧地成员也会随之消亡.rqyn14ZNXI五、齐沪扬主编地《现代汉语》地划分标准该书认为从意义出发给词分类不能达到语法类别地要求,是行不通地;而以形态为标准地分类方法,在汉语地词类划分上发挥不了太大地作用,而且,形态是功能地一种标志,因此也不能作为词类地划分依据.因而,编者得出结论,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类地标准只能是词地语法功能.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1)能否充当句法成分.<2)实词地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词与词地组合能力上.<3)虚词地语法功能表现在它同实词或短语地关系上.EmxvxOtOco六、其他教材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地《现代汉语》教材地比较不同地分类标准必然会导致划分结果地差异.齐沪扬和胡裕树两种版本地《现代汉语》教材在划分词类时地基本依据都是“词地语法功能” .而黄伯荣和廖序东版地《现代汉语》教材却提出了三大标准:语法功能、形态、意义.其中语法功能是最主要地分类标准,形态和意义只能作分类地参考标准.只有在判定某些词地归类,用功能标准不足以显示其特点时,才必须考虑形态和意义.由此可见,黄、廖版地教材在划分标准上不仅考虑了功能同时还涉及了形态和意义.这样对于词类划分不仅能有更充分地依据,同时也是建立在汉语自身地特点上地分类依据.首先从形态来看,汉语不是没有自己地形态,而只是缺乏形态.正如张版教材在词类划分末尾提到地“当然,词地重叠、粘附能力,甚至形态特征也可以作为划分汉语词类地标准,但只能作为辅助性地参考标准.”而教材涉及“重叠”地语法特征地描述又是从形态上来分析词类地.其次,黄、廖版教材中所谈地意义指地也是语法意义而非词汇意义,这项标准对于具有相似功能又无明显语法功能差异或还没有考察出其根本地语法功能时所做出地分类具有重要地作用.因为当我们要分析一个词应属于哪个词类时,事实上,我们首先想到地是这个词地意义.此外,各教材中对于具体词类地定义也多是从意义角度给出地.如“名词是人或事物和时地地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黄、廖版地教材和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地教材坟分类标准基本一致.丁启阵则在语法功能地基础上提出了新观点.SixE2yXPq5七、结论关于现代汉语地词类划分标准,真地是一个比较难下准确定义地命题.关于这个话题,讨论地时间也已经很久了.但是始终是处于一个对过去批判继承地过程,我们对它地研究也不断深入.历经近一世纪地探索,目前,语法界就词类划分标准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划分词类地主要依据是词地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其中主要是词地语法功能.6ewMyirQFL参考文献: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6 月第4 版. kavU42VRUs2、中山大学中文系主编,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第一版.3、齐沪扬主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7年9月第一版.4、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9 月第二版.5、丁启阵等主编,《大学现代汉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年1月第一版.。

语文词语解释大全

语文词语解释大全

语文词语解释大全语文是我们学习中文的科目,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汉字的构造及意义,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词和词语。

下面是一份详细的语文词语解释大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一、词义解释1. 汉字:中国特有的文字系统,用于表达语言的意思。

2. 词语:由一到多个汉字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

3. 词义:词语所表示的具体意思。

4. 同义词:与另一个词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5. 反义词:与另一个词语意义相反的词语。

6. 词组:由两个或多个词语组合而成的特定搭配。

7. 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有独特含义和惯用法的词语。

8. 俗语:流传在民间并被广泛使用的短句或词语。

9. 歇后语:常用于幽默或讽刺的两句相对联的句子。

10. 谚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智慧的表达方式。

二、字音解释1. 声调:汉字的音调,用于区分不同的意义。

2. 声调符号:用于标志汉字的声调。

3. 拼音:用拉丁字母表示汉字的发音,并标示声调的一种方式。

4. 注音符号:用于标示汉字的读音和声调的符号。

三、语法解释1. 词性:词语在句子中所属的类别,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句子成分:一个句子中具有特定语法功能的词语组成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3. 修饰成分:修饰某个词语或短语的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

4. 句子类型:句子按照所陈述的内容和疑问形式分类,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四、修辞手法1. 比喻:用一个意象来说明另一个意象,形成隐喻的修辞手法。

2. 比拟: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形成比较的修辞手法。

3. 排比:用同样的结构、配列相同的语句或单词,加强修辞效果。

4. 反复:多次重复批判、夸奖或描述同一事物,以达到强调目的。

5. 夸张:对某个事物或感情进行极端夸张,以夸张效果来增加表达力。

6. 对仗:对句子、诗歌的结构进行对称的修辞手法,增强美感。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类别划分与分析汉语是一个非常古老而丰富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发生了诸多的变迁和演变。

而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更是一个非常深刻和重要的问题,一个好的词汇体系,是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基石,下面我们来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分类和分析进行一番探究。

1. 双音节以上的词语分类首先,我们来看双音节以上的词语构成。

1.1 词根类:由一个或多个词根拼合而成的单词,例如:中文、英文、汉语、日语等,这类词语中的词根是表示意义的主干,可以独立存在。

1.2 词缀类:是由某些特定的字母或字根组成,可以与词根或基本词缀相连而形成词语的一类词构成方式。

例如:大学生、希腊化、前缀、后缀等。

1.3 组成式类: 这类构成的方式是由多个词组成,例如:开踩踏、火车头、大眼睛、三十四亿多等。

这类词语主要是由短语组成,表示的是一种复合性的词汇结构。

1.4 语素类:语素是指不能独立存在但在构成词语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元素,例如:重、轻、好、坏、食、水、木、人等等。

这类词语并不是独立的单词,而是被归类为一个语素。

2. 单音节词语分类除了双音节以上的词语,现代汉语还有少量的单音节词语,这些单音节词语都有着非常特殊的构成方式,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番。

2.1 独音类:指由一个单一的音节构成的词语。

例如:人、车、山、水等。

这类词语的构成非常的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衍生和拼接。

2.2 叠音类:指由重复同一音素组成的汉字构成的词语,例如:咕噜、呀呀、咕叽等。

这类词语构成的方式非常的特殊,只有汉语才会有这样的构成方式。

2.3 韵母类:这类词语是由一个音节的声母跟韵母组成的词语,例如:语、歌、鞋、突等等。

这类词汇主要由两个元素构成,虽然它没有词缀一类的基本结构,这也是汉语的一个特色。

3. 构词法总结对于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几个重要的认识:3.1 汉语词留意不被赋予任何音节比较寻常的词汇。

例如:一、三、百、来、去、本、身等等。

2字词语大全及解释

2字词语大全及解释

2字词语大全及解释2字词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意义,让说话者可以正确传达自己的情感和信息。

在中国,2字词语拥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可以在文学著作中看到它的用法,可以在古代书籍中体会到它的发展。

世人皆知,中文有丰富的文字,如汉字、拼音等等,而2字词语大全及解释就是是利用这些文字,组成出丰富有趣的2字词语,分门派类地将这些2字词语分组,以使大家能轻松地记住它们,从而理解其中含义所在,能够运用在日常生活及语言交流中。

以下就是2字词语的分类:(一)学习类2字词语以学习类的2字词语为例,它们通常象征着勤奋求索,如:“勤学”、“读书”、“好学”、“学习”等,具有强烈的激励力,能够激发人们对学习的热情与信心。

(二)人生、哲理2字词语“开心”、“勇敢”、“宽容”等2字词语,催人注入人生的信息,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求快乐和勇气,也让大家学会接受他人,以此改变周围的环境。

(三)礼品2字词语礼品2字词语常常在礼物上使用,表达着将礼物献给他人的祝福和祝愿,如“礼盒”、“礼篮”、“礼物”、“相见”等,表明礼品是用来表达友谊、美好关系、祝愿等之意,以礼物给予快乐与安全。

(四)祝福2字词语通常在节日、生日、婚礼等大型庆典上可以听到祝福2字词语的出现,如“幸福”、“甜蜜”、“新婚”、“恭贺”,它们有助于让人们在拥有祝福、美好宿命的同时可以懂得更多健康之道,从而尽情享受人生美好。

(五)健康2字词语健康2字词语象征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如“运动”、“锻炼”、“睡眠”、“放松”等,能够使人们更加了解健康知识,从而避免由于缺乏体育锻炼而产生的疾病问题,以及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有助于长寿健康。

此外,2字词语的解释对于正确理解这些2字词语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学习这些2字词语的同时,也应当逐一掌握这些2字词语的解释和意义,以更好地理解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内涵。

总而言之,2字词语可以丰富语言,也可以含蓄地传递出情感,可谓是一针见血的精准言语,对于语言的精准性及音乐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汉语语法知识:词类与词性

汉语语法知识:词类与词性

汉语语法知识之一:词类和词性(人教版高一必修一)语素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练习:思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思考:两个汉字肯定是两个语素吗?举例说明汉字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书写基本单元,传说是仓颉所创造的。

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

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

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

“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

“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

“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

“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

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

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

“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中文知识点词语的分类

中文知识点词语的分类

中文知识点词语的分类中文作为一门语言,拥有丰富多样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表达思想、交流信息、描述事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词语,我们可以将它们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整理和学习。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中文知识点词语的分类。

一、词性分类词性是指词语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和表达的意义。

根据词性的不同,中文词语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以及量词等。

1. 名词:名词是用来表示人、地点、物品、动物、植物、抽象概念等的词语。

例如:人、学校、苹果、爱、自由等。

2. 动词:动词是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变化的词语。

例如:走、吃、看、思考等。

3.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人、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语。

例如:美丽的、高大的、聪明的等。

4.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例如:很、非常、慢慢地等。

5.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目的等的词语。

例如:在、和、为了等。

6. 连词:连词用于连接词、短语、从句以及句子等。

例如:和、但是、因为等。

7.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其他代词的词语。

例如:我、他、这、那等。

8. 量词:量词是用来表示数量、程度或范围的词语。

例如:个、只、些等。

二、语法功能分类除了根据词性对词语进行分类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它们在句子中所起的语法作用进行分类。

1.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状态的词语。

例如:小明、猫、雨等。

2.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表示主语行为、状态或存在的词语。

例如:吃、跑、是等。

3.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对象的词语。

例如:苹果、书、他等。

4. 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可以进一步限定或描述名词的特征。

例如:蓝色的、漂亮的、高大的等。

5. 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例如:快速地、非常、大声地等。

6. 补语:补语是用来补充或说明主语、宾语、谓语等的词语。

中文词性分类

中文词性分类

中文词性分类中文词性分类是指对汉语中的词语进行词性划分的学科,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语言学研究领域。

为了使汉语更加清晰有效地表达和传达信息,汉语的词性分类及其应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汉语的词性分类包括词类、形容词性、数量词性、动词性等,其中有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真正的词性,以及其他词类,如助词、介词、量词、叹词等词性。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情感或属性等含义的词,如“走”,“喜欢”,“感到”,“静止”等。

它们的用法在汉语中又称为“动词系”。

动词可以分为三类:及物动词(如“看”,“拥有”)、不及物动词(如“变化”,“改变”)和形容动词(如“烫”,“热”)。

名词指的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概念的词,如“人”,“树”,“家”,“派对”等。

它们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物质名词、抽象名词等不同类别。

形容词是指表示人、事物的特征和性质的词,如“高”,“长”,“快乐”、“好看”等。

它们的形式有形容词、副词和状语等。

数量词是指侧重表达事物的数量和范围的词,如“一”,“多”,“几”,“每”,“每个”,“极”等。

另外,汉语还有一些不属于上述词性的词,如“介词”、“量词”、“代词”、“缩略词”等,它们也是构成汉语语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语法上讲,汉语的词性分类是一个环境优先的过程。

比如,当一个词出现在nn形容词的位置上时,它就必须属于形容词性。

具体而言,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性,但是由于上下文的不同,其含义可能也不同。

在提高书面语的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学习汉语词性分类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法和表达。

较好地掌握词性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表达汉语中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传达他们的意思,提高汉语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汉语词性分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汉语能力。

掌握汉语的词性分类对于汉语学习者的好处也是不言自明的。

中文词典中的多义词

中文词典中的多义词

中文词典中的多义词
中文词典中常见的多义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人:可以指人类的总称,也可以指具体的个体。

2. 星:可以指天上的天体,如星星、行星,也可以指明星、影星等有名的人物。

3. 高:可以指垂直方向上的距离,也可以指程度、水平。

4. 起:可以表示动作的开始,也可以表示数量的起点。

5. 取:可以指拿、拿走,也可以指得到、获得。

6. 红:可以指色彩上的红色,也可以指政治上的红色。

7. 打:可以指敲击、击打,也可以指进行比赛、战斗。

8. 会:可以指能力、技能,也可以指团体、组织。

9. 学:可以指学习的过程,也可以指学问、学科。

10. 果:可以指水果,也可以指结果、成果。

在使用中文时,需要根据语境来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牛、走、大)
双声词:澎湃、琵琶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联绵词叠韵词:彷徨、蹒跚
其他:芙蓉、茉莉
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音译词:幽默、咖啡
拟声词:哗啦、叮当
叠音词:猩猩、蛐蛐
前加式:老虎、老师
词根连接词缀构成的合成词后加式:学者、职员
前后均加式:可靠性
合成词(由几个语素构成)并列式:劳动、买卖
偏正式:足球、钢笔
补充式:缩小、提高
词根相互融合构成的合成词陈述式:日食、眼馋
支配式:化石、管家
名量式:花朵、纸张
重叠式:娃娃、星星
并列关系:披坚执锐、防微杜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承接关系: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目的关系: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
因果关系:水滴石穿、水落石出、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主谓关系:毛遂自荐、杞人忧天、夜郎自大、叶公好龙成语动宾关系:不见经传、顿开茅塞、如丧考妣
动补关系:轻如鸿毛、退避三舍、无动于衷、荒谬绝伦
动宾补关系:问道于盲、贻笑大方、拒人千里
连动关系: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引狼入室、化险为夷
偏正关系: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孜孜不倦、一丘之貉划分词类的几个问题:
◆怎样区别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1)能在前面加上“在”“从”“到”等介词的是时间名词,不能加的是时间副词。

如“立刻”“马上”“正在”“早
已”“从来”“即将”都不能加,是时间副词;“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都能加,则是时间名词。

2)看能否修饰名词。

能修饰名词的是时间名词,不能修饰名词的是时间副词。

如:能说“刚才的情况”,不能说
“刚刚的情况”;能说“过去的报纸”,不能说“曾经的报纸”。

这里“刚才”“过去”是时间名词,“刚刚”“曾经”是时间副词。

3)看能否受形容词修饰。

能受形容词修饰的是时间名词,不能受形容词修饰的是时间副词。

如:能说“光荣的
过去”,不能说“光荣的已经”;能说“幸福的未来”,不能说“幸福的将要”。

这里“过去”“未来”是时间名词,“已经”“将要”是时间副词。

◆怎样区分副词和形容词
副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容易相混,可从下面四方面去辨别:
1)形容词能修饰名词,而副词一般不能。

如“一致”可以修饰“意见”,“一律”则不能;可以说“突然的想法”,
但不能说“忽然的想法”“居然的想法”。

2)看能否受“很”字修饰。

形容词能受“很”字修饰,副词则不能。

可以说“很突然”,不能说“很忽然”“很
居然”;可以说“很努力”,不能说“很竭力”“很极力”。

因此,“一致”“突然”“努力”是形容词,“一律”“忽然”“居然”“竭力”“极力”是副词。

3)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副词不能。

如:可以说“情况太突然了”,不能说“情况太忽然了”。

4)形容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副词一般不能(“不”例外)。

◆怎样区别介词和动词
1)动词在句中常作谓语,能单独回答问题,介词则不能。

如:“他在教室吗?”可以回答“在”,“在”是动词;
“他在哪儿学习?”不能回答“在”,只能回答“在教室”,“在”是介词。

2)动词能重叠,介词不能。

如:可以说“想想”“说说”,但不能说“于于”“向向”。

3)动词可以加“了”“着”“过”这些表动态的助词,介词则不能。

4)“给”“在”“往”“由”“朝”“到”“比”“叫”“让”“跟”“用”“靠”“经过”“通过”等是动词、介词兼类,
单独充当谓语时是动词,句中如果另有动词作谓语时就是介词。

如:
他在北京。

(动词)他2月到北京。

(动词)
他在北京学习。

(介词)他2月到北京开会。

(介词)
◆怎样区别介词与连词
“和”“跟”“同”“与”四个词兼具连词和介词,两者的区别是:
1)看两边的词或短语能否互换,能互换的为连词,不能互换的为介词。

如:“老师和同学都笑了”可以说成“同
学和老师都笑了”;“他整天和人打架”不能说成“人整天和他打架”。

前者的“和”是连词,后者是介词。

2)看能否省略或用顿号代替,能的是连词,不能的是介词。

如:“他跟小王都去了”,“跟”可用顿号替代;“他
跟小王谈学习方法”,“跟”不能用顿号代替。

3)介词“和”等可出现在句首,连词不能。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识别
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在汉语词汇中数量最多,用途也最广,也最容易混淆。

为便于识别,列表说明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