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的未来

合集下载

利用PODOTEK HD足底应力仪系统分析足迹步法特征的初步探索

利用PODOTEK HD足底应力仪系统分析足迹步法特征的初步探索

利用PODOTEK HD足底应力仪系统分析足迹步法特征的初步探索马瑞羚;李浩【摘要】文章研究采用PODOTEK HD足底应力仪的传感系统采集不同人行走留下的足迹信息以及通过配套软件FREESTEP进行足迹特征的数据识别、提取与分析,以提高步幅、步态特征的利用价值.实验表明在足迹检验中,PODOTEK HD足底应力仪的传感系统的应用将会为从主观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向科学表达、准确分析模式的跨越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期刊名称】《江苏科技信息》【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PODOTEKHD足底应力仪系统;步法特征;足迹分析【作者】马瑞羚;李浩【作者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步法追踪技术从六七十年代在全国普及,至八十年代达到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检验方法、检验“流派”,足迹检验技术成为各地公安刑侦部门崇拜甚至是盲从的破案技法。

但由于检验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错案,足迹的作用受到了怀疑。

目前,除了足迹形象检验鉴定书,其他均不能作为法庭证据使用,只能作为破案过程阶段的一种鉴别技术。

但是足迹是犯罪现场必然会遗留的痕迹,只不过形成条件有好有差。

足迹检验的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识别和解读足迹特征的技术手段不够完善,因此不断挖掘先进的科学方法是继承传统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不是忽视甚至摈弃足迹检验。

足底压力信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步态识别、步态分析、体育科学、运动生物力学等诸多领域。

研究表明,足底压力信息可以发掘异常步态,判断疾病现状,并对疾病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随着技术的成熟,利用柔性力敏传感器获取足底压力信息已经成为现实。

传感器测量足底压力具有直观、方便、准确的特点,而且能够实时获取足底压力信息。

国外在柔性力敏传感器的制造方面起步较早,著名的厂商包括:德国的NOVEL、比利时的RSSAN、美国的TEKSCAN和SPI。

足迹检验技术发展与变化趋势

足迹检验技术发展与变化趋势

2024年5月 辽 宁 警 察 学 院 学 报 May 2024 第3期 (总第145期)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COLLEGE No. 3 (Ser. No. 145)26足迹检验技术发展与变化趋势王文君(山东警察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系, 山东 济南 250200)摘 要:足迹检验技术是物证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及变化趋势在传统痕迹物证检验技术中颇具代表性。

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证据科学性要求的提高,足迹检验技术呈现出显现与提取技术由粗糙向精细、检验与分析技术由主观向客观、鉴定方法与理论由绝对向概率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为了促进物证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提升技术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主观性障碍、建立基于统计学原理的证据评价体系推动鉴定标准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足迹检验技术;足迹特征;足迹鉴定中图分类号: D6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727(2024)03-0026-09收稿日期:2024-01-06作者简介:王文君(1994—),女,山东淄博人,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痕迹检验。

一、引 言物证技术是公安机关现场勘查以及分析过程中,为了发现和识别物证、记录和提取物证、检验和鉴定物证所利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包含了痕迹检验技术、笔迹和伪造文书检验技术、化学物证技术和生物物证技术等[1]多个分支学科,在发现、揭露、证实以及预防犯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物证技术的多个分支学科之中,足迹检验技术的应用由来已久,其诞生之初便是为案件侦查与诉讼服务,经过长期以来的实战经验总结,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立的应用体系。

犯罪形势和犯罪手段的变化、审判过程中证据科学性标准的提高,都对足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变化趋势在以形态类痕迹物证为检验对象的物证技术中极具代表意义。

从足迹的发现与提取技术、分析与检验技术以及足迹鉴定理论三方面,梳理足迹检验技术发展趋势,可为物证技术其他分支学科拓宽思路。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静态步态识别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静态步态识别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足底压力分布的静态步态识别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日常的步态行走情况。

而步态识别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更科学、全面、系统地分析自己的步态情况,发现并纠正问题,达到预防或治疗步态异常的目的。

足底压力是评估和分析步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足底压力分布的不同反映了人体在行走过程中不同地点的负荷情况,可以帮助医生、运动员、教练员等在评估运动能力、训练进度、康复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步态特征和变化。

二、研究意义静态步态识别是一项应用广泛、前景较好的研究方向。

利用足底压力分布进行静态步态识别可直观地反映出不同人在站立状态下脚内外侧、前后及整个足底所承受的负荷,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步态特征。

此外,通过对静态步态的分析,可以探究出影响步态的控制因素,为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一定的问题线索。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旨在通过足底压力的检测和分析,设计出静态步态识别系统,实现对步态的全面、准确的识别和分析。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集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建立样本数据库。

2.设计静态步态识别算法,通过对足底压力感应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识别不同个体的步态信息。

3.通过实验对步态识别算法进行验证和评估,以提高步态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研究和探讨不同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理解步态形成的机理。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对足底压力感应器以及静态步态识别算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调研,了解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方向。

2.采集并分析足底压力感觉器的数据,建立样本库。

3.设计合适的静态步态识别算法,建立识别模型,并进行优化测试。

4.收集实验数据,通过评价指标对步态识别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

5.探究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为未来的步态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五、预期成果1.静态步态识别算法,该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不同个体的步态信息,提高整个分类算法的准确性。

2.数据库,收集和整理静态步态数据,建立较为完备的静态步态数据库,为步态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定量评价

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定量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sing Footsca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on calcaneus fractures.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6 to September 2006, 64 patients with fresh unilateral closed calcaneus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2 patients underwent minimally invasiv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improved compressing plate and screw, including 28 males and 4 females aged 20-53 years old (average 36.7 years old); the course of disease was 3-14 days; there were 19 cases of type II, 11 of type III, and 2 of type IV according to Sanders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 The control group: 32 patients underwent internal fixation of standard AO plate via L-shaped incision, including 29 males and 3 females aged 18-56 years old (average 37.1 years old); the course of disease was 4-15 days; there were 18 cases of type II, 11 of type III and 23 of type IV according to Sanders fracture classification system.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ed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P > 0.05). At 1 and 2 years after operation, dynamic plantar pressure was measured using Footscan system, Maryland foot scores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No infection, cuticular border necrosis, and sural nerve distal end injury occur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ereas in the control group, 3 patients suffered from cuticular border necrosis and recovered after dressing, and 1 patient had sural nerve distal end injury with decreased sensation in local skin. At 1 and 2 years after oper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jured foot and the normal foot in terms of impulse, instep index, motion range of subtalar joint,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footplate pressure center, and calcaneal width when patients stood on both feet (P < 0.05), wherea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noted between the injured foot and the normal foot in terms of the above parameters (P > 0.05).

步态分析在康复中的应用

步态分析在康复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一个人的足底压力和步态会像血压、体温那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变特征。

步态分析技术在康复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可进行康复训练前后的足底压力对比测试,评价康复训练的效果;也可用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的数据与曲线鉴别、评定肢体伤残的程度,为制定整体的康复计划提供客观依据等等。

步态分析在康复中的应用1、足底压力(PlantarPressure)与步态分析(GaitAnalysis):步态分析是利用力学的概念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对人体的行走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足底压力是人体在静止站立或者动态行走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足底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的一个地面的反作用力。

足底压力测定是步态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和衡量异常足底应力分布和步态的基础,它对运动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功能及疗效评定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足底压力分布能反映下肢乃至全身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对足底压力的研究可揭示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特征,即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学特性。

当下肢功能及足内结构轻微变化时,都将改变足底压力负荷的分配,因此研究人体不同状态下(正常人与病人之间、站立和步态之间)的足底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进一步分析并获得人体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和生理、病理学参数,从而可以与病史、其他检查联合使用对人体健康程度进行诊断。

2、步态分析在临床医疗领域的应用:步态分析技术提供定量的功能评估,该技术是重要的定量检查与分析的手段,从而改变了沿用已久的定性分析和直观描述,可揭示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特征,即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学特性。

它已逐渐成为临床生物力学研究与足部康复评定的重要手段,为足疾的功能康复、疗效评定和手术后效果鉴定提供客观评价。

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临床医疗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测量技术也不断的发展成熟,指标也逐步丰富,测量的精度也随之提高。

可穿戴式足底压力监测系统的应用及进展

可穿戴式足底压力监测系统的应用及进展

可穿戴式足底压力监测系统的应用及进展程翔1,郭瑞2,伍晓明2,潘钰1(1. 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 北京 102218;2.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北京 102218)摘 要 可穿戴式足底压力监测系统(WFPMS )是近年来热门的足底压力分析手段。

本研究重点介绍了目前WFPMS 的常见类型及在其医疗健康、人体生物力学、日常生活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可穿戴式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应用展望。

关键词 足底压力;可穿戴系统;人工智能;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 R443+.8 TP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7721(2024)02-0143-05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wearable foot pressure monitor systemCHENG Xiang 1, GUO Rui 2, WU Xiaoming 2, PAN Yu 1(1.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 Tsinghua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 Beijing 102218, China; 2. School of Integrated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2218, China)Abstract WFPMS (Wearable Foot Pressure Monitor System) is a popular method to analyze foot pressur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mon types of WFPM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human biomechanics, daily life monitoring and other field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limitations of WFPM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possible clinical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earable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re prospect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Foot Pressure; Wearable Syste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linical 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22-06-10 录用日期:2023-07-08Received Date: 2022-06-10 Accepted Date: 2023-07-08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22-2Z-2242);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科研计划(12020B7049) Foundation Item: Capital Medical Development Research Fund(2022-2Z-2242); Precision Medicine Research Program of Tsinghua University(12020B7049)通讯作者:潘钰,Email:**************.cnCorresponding Author: PAN Yu, Email: **************.cn引用格式:程翔,郭瑞,伍晓明,等. 可穿戴式足底压力监测系统的应用及进展[J].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2024,5(2):143-147.Citation: CHENG X, GUO R, WU X M, et al. Application and progress of wearable foot pressure monitor system[J]. Chinese Journal of Robotic Surgery, 2024, 5(2): 143-147.足底压力分析是步态分析中的动力学分析部分,研究的是行走或站立过程中重力或动能通过足底表面作用于接触面而产生的相对作用力。

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1. 内容描述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随着微电子学、纳米技术和MEMS(微机电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性能、低功耗、高精度的传感器被应用于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中。

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足底压力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智能手机或其他设备上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足底压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足部健康建议,如调整步态、改善姿势等。

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出潜在的足部健康问题和风险因素,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产品设计与制造: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的设计和制造也在不断创新。

除了传统的布料鞋垫外,还有许多新型材料和技术被应用于智能鞋垫中,如硅胶、泡沫塑料、磁疗等。

一些企业还在尝试将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入到智能鞋垫中,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功能和体验。

应用领域拓展:随着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拓展。

除了传统的运动鞋垫、办公椅垫等场景外,这种智能鞋垫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康复、军事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价值。

政策与标准制定:为了规范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市场的发展,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如欧盟的《医疗器械指令》、美国的《FDA关于足底压力监测器的规定》等。

这些政策和标准对于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足部健康问题。

足部疼痛、骨骼疾病、关节病变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何有效地保护足部健康,减轻足部疲劳,提高运动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足底压力监测技术逐渐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足底压力监测智能鞋垫是一种结合了传感器技术和智能算法的鞋垫产品,通过对足底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和足部保护方案。

足底压力测试实验报告

足底压力测试实验报告

足底压力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足底压力测试,探究不同鞋垫对于足底压力的影响,并为人们选择合适的鞋垫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足底压力测试是通过测量脚底受力情况,来评估鞋垫对于足部支撑和舒适性的影响。

测试仪器通常采用压力敏感电子传感器,将脚底受力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确保测试仪器正常工作,选择合适的鞋垫。

2. 测试者脱去鞋袜,将裸露的脚放置在测试仪器上。

3. 让测试者在测试仪器上行走数步,以产生足底受力。

4. 记录测试结果,并更换不同种类的鞋垫重复以上步骤。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鞋垫对于足底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在普通平板地面上行走时,使用硅胶鞋垫可以有效减少脚跟和前脚掌的压力,而使用泡沫鞋垫则相对较为平均。

此外,在不同地形和行走方式下,鞋垫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种类的鞋垫对于足底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 选择合适的鞋垫可以有效减少足部疲劳和受伤风险。

3. 足底压力测试是评估鞋垫舒适性和支撑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测试者应该保持放松状态,避免用力踩踏测试仪器。

2. 测试环境应该保持平稳和安静,避免干扰测试结果。

3. 测试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鞋垫,并进行多次测试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七、实验应用足底压力测试在运动医学、运动训练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运动训练中,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为运动员提供个性化的鞋垫选择建议;在医学领域中,足底压力测试可以用于评估和治疗足部疾病。

八、实验展望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足底压力测试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加先进的测试仪器和算法,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的鞋垫选择建议,并在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研究技术现状 对人体足底压力步态分析的研究,已由过去的直接观察、 经验观察和定性分析发展到运用机电一体化和图像方法进行分 布测量和定量分析。由过去的单一方法到当前的多种方法相配 合,虽然原理近似,由于传感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的巨大进 步,使得采样速度越来越快,数据量越来越大,精度和准确度 越来越高,数据处理及时,研究更方便,价值更实用。
目录
1、研究现状 2、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在实践中的应用 3、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的未来
2、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在实践中的应用
2、1 体育训练的应用 目前,在体育训练领域中,大多数研究者都是通过足底压力测试仪 对某些项目运动员在做技术动作时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Morlock&Nigg指出,运动员足部之足底压力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技巧,改 善鞋袜也可降低足部损伤。 Claire JeanneLouise Sneyers等指出扁平足和弓形足在足部的压力分布情 形,与正常足不同,在跑步时容易受到伤害;Claire等指出弓形足、正 常足和扁平足,若足部各区如足压分布均匀,可以降低运动伤害,而足 压平均的定义为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的范围越小越好;Mary指出足底压 力测量显示,如在足部某一部位,承受过大压力时,即易产生过渡使用 伤害。
2、3 工业方面应用 G.Brizuela等对足球鞋的鞋底生物力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指出鞋 底有15和14凸起的,在提高成绩和预防受伤方面,不如13凸起的效果 好;M.J.Mueller等对糖尿病和截肢患者穿着六种不同鞋子的效果进 行了研究,指出了能够降低峰值压力的鞋具;Shorten将足底压力分布 数据应用于运动鞋设计中去;Yamada初步对鞋和鞋垫材料降低糖尿病 人足底压力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Nyska对鞋对足底压力的效果进行了 研究;McPoil则对行走时鞋垫材料足底受力和压力的影响效果进行了 研究。 足底压力测量是当今运动鞋设计领域的支撑技术,因为对于各种功 能鞋和运动鞋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往往要求这些鞋具有特殊功能、并穿 着舒适且具有保护作用。
足底压力步态、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在实践中的应用 3、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的未来
1、研究现状
1章,经过筛选共保留了62篇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分类归 纳发现,其中有关运动训练和医学方面的研究占绝大多数,研究运动训 练的文章有26篇,研究医学的文章有14篇,其他研究文章分别为研究鞋 的舒适性和用于刑事技术的文章,以及对足底压力测试系统的设计等的 一些文章。在运动训练的研究文章中,通过足底压力测试对很多运动项 目进行了研究,如三级跳远、铅球、跳高、跑步、竞走、拉丁舞、速滑、 武术、轮滑、篮球、射击、乒乓球等项目。对医学的研究主要是在糖尿 病和骨科临床中的应用。在工业方面主要是应用于舒适鞋的设计生产。 别的还有用于刑事侦破技术中的步态分析研究,以及一些步态分析仪的 研究设计等。通过文章的发表时间来看,利用步态分析仪进行研究逐年 递增。不言而喻,足底压力步态分析仪的未来。
拉丁舞 彭晓倩等人对拉丁舞运动中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表 明,左脚足底压强曲线呈一个波峰, 右脚足底压强曲线 出现两个峰值,足底压强在出步瞬间和最后延伸阶段压 强最大,右脚足底压强值高于左脚, 足内侧承受最大压 力, 足外侧和足跟区承受较小的力, 应加强前足内侧跖 骨区的力量练习, 防止受伤。
铅球 冯遵鹏等人对优秀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时脚底压力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实验 结果显示:1)右脚第一峰值(1.52倍体重)大于左脚第一峰值(I.26倍体重),右脚第二峰 值(1.04倍体重)很不明显,提示右脚在着地时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动作的顺畅衔接中起 着重要作用。2)最后用力阶段,身体旋转和蹬伸主要是以前脚掌为轴,前脚掌肌肉力量强 弱,对运动员投掷铅球的技术动作连贯性、稳定性以及成绩有一定作用。建议在运动训练 中,有目的地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加强足部小肌群和踝关节稳定性的练习。
糖尿病
影响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增高的因素有神经病变、关节活动度、足畸形、 胼胝等。在了解糖尿病病人足底压力参数及分布的基础上.正确地测量病人的 足底压力,并且针对影响足底压力增高的因素采取措施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对糖尿病足的防治具有临床意义。
肥胖 目前国内外对正常人群和患者足底压力的研究较多,而对肥胖人群的 足底压力特征研究较少,随着肥胖已日渐成为一个影响人体健康的普遍问 题,以及人们对应用足底压力分析步态重要性认识的逐步加深,探索肥胖 人群足底其他参数的特征研究必将是今后步态分析的热点之一。
篮球 齐春燕等人对篮球运动员跳投足底压力的研究表明, 跳投蹬地阶段足底压力中心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移动,且变 化比较均匀,波动比较小。建立篮球运动员跳投过程中足 底压力曲线模型,可以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跳投训练。
乒乓球 曲峰等人对乒乓球运动典型动作的足底压 力分析表明,随着专项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专项 运动鞋的防伤能力和功能表现力的要求越来越 高,对不同专项动作中足踝部的生物力学特征 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1、2、2 国内设备 国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研制了几套系统:1986年上海第九人民医 院研制的S9—1型微机化的步态测试系统 ;1990年北京军区总医院研制 的IGI一3型综合步态测试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研制的测定人体重心轨迹 和关节载荷谱的计算机评定系统;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研制的TK一2型 三维测力系统;1997年王军等研制的动态式足底压应力测试系统;2000 年韦启航等研制的足底压力测量系统;2002年袁刚等研制的足底压力分 布系统。目前,研究足底压力的测试系统,根据其测量基本原理,可大 致分为以下几类:足印技术、直接形象化技术、力板测试技术、多负载 单元测试技术和压力鞋与鞋垫测试技术。
帕金森 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随着人口的老龄 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帕金森病可导致严重的平衡不稳的强迫步 态。患者在步行时的重心放在足的前部,行走中无正常足跟步。
脑性瘫痪 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步行时,其动态平衡能力较正常儿童下降,此能 有效地在足底压力式步态分析评定中反映,并以客观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 图表数据表达。
速滑 林嘉、陈小平对我国优秀速滑运动员 蹬冰单步周期足底压力的研究发现,膝角 120度位置处的爆发力为速滑的主要用力特 征,这为速滑的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武术 费兰兰等人对武术套路中平衡动作的足底压力 研究表明,足底平均压强在足跟区最高,足中区压 强最低,脚底受力面积是决定运动员能否长时间保 持平衡的因素之一。这也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探讨提 高动作质量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为武术套路向“高、 难、美、新”方向发展提出建议。
2、2 临床医学应用
Jarmo R、Perttunen等对严重胫骨骨折,伴有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手术后步态对称性进行 了评估。S.Meyring等对偏瘫病人的足底压力进行了测试,并与正常人对比,探讨了评 价偏瘫病人步态的客观、量化及可再现的标准。Alice等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中的足底 压力进行了对比测试,探讨了足底压力分布情形。Julie E.等对糖尿病人的足底压力和 剪应力进行了分析,指出糖尿病人的峰值足底压力和剪应力出现在同一区域,但并不是 同时出现,二者有一时间差。G.Gra—vante等利用气压测力台,对肥胖的年轻人和相应 正常人的足底压力进行了对比测量,指出虽然压力中心并未因肥胖而改变,但肥胖病人 的接触面积和足底压力大大升高。Antonella等使用F—ScanMat系统对严重的糖尿病人的 足底压力进行了对比测量,除足底压力升高可以预测糖尿病人的足部神经性溃疡,还发 现了足底压力前后比例的升高可以预测脚的溃疡。AM Dowling等通过青春期前期的13名 肥胖儿童与13名正常儿童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肥胖对足结构和足底压力分布进行了探讨。 C.Giacomozzi等对糖尿病人的足底压力进行了测试,并通过体重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消 除了体重对结果的影响。张伟等对拇外翻病人进行了静、动态足底压力测定,并对单侧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人的动态足底压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3、1 医学与康复领域的未来 目前国外已经将足底压力分析技术应用于人工关节手术前后的 功能和疗效评定、躯干和下肢疾病的检查、为假肢和人工关节提供 数据、康复训练的分析和评价、糖尿病的早期预测和治疗等项目中。 足底压力测量作为当今先进的技术,对研究足部的结构、功能以及 足部疾病预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随着科技进步,足底压力步态分 析仪也将在医学与康复领域大展宏图。
跳高 毛旭江等人对我国女子优秀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足底压力特征分析,研 究结果显示:起跳过程足底总压强变化呈双峰型;单个传感器上最大压强出 现在外侧足跟区的后外侧;各区最大压强大小排列顺序:内、外侧足跟、中 间跖骨压强较大,内侧足弓、大拇趾区受到的压强较小;中间跖骨区累计压 强最大,内侧足弓区累计压强最小。
轮滑 马国东对速度轮滑双蹬技术足底压力分布及传递 特征研究表明,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是影响速度轮滑 双蹬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足底压力传递特征体现 了不同的技术动作,从而形成不同的运动效果,在快 速滑行中双蹬技术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射击 张秀丽等人对国家优秀射击运动员的平衡稳 定性的研究发现,由足底压力反映出的单位面积 的轨迹长度,能更有效地反映运动员的平衡稳定 性。
3、2 制鞋工业的未来
每个人的足部情况都是不同的,最简单的就是脚的形状、大小都不同,足型 有高足弓、正常足、低足弓之分,每个人在运动时的步态更是截然不同,脚的运 动情况会对身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需要脚来长时间支撑的项目,在运动过 程中,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旋转,正常范围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而足的过度 翻转会通过下肢运动链传导引起踝关节、胫骨、膝关节、髋关节、腰的损伤。据 研究报道,足部健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很多疾病的产生都与不合理的足部运 动状态有关,而不合适的鞋又是造成足部运动状态畸变的直接原因,因此鞋的舒适 性成为制鞋的焦点;另外,在竞技体育中,鞋对运动成绩的影响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从而研制专业的运动鞋变得尤其重要。对于运动员来说,通过足底压力分析设计 并制作一双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鞋,不仅可以在运动中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减 缓疲劳状况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出现,使运 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较高的水平。现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已经成为众多顶 级品牌在核心技术研发、专业鞋研发、技术营销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全球几 大权威运动鞋研发试验室都经常使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进行产品设计评价。 各种功能鞋和运动鞋在国内外有着很大的消费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