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nymy转喻
转喻VS提喻

转喻和提喻的区别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 修辞手法都属于关系类修辞,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
目前国内有关英语修辞的教科书中就常将这两种修辞手法混为一谈,使老师和学生对此模糊不清。
其实,如果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弄清,就不难区分了。
下面就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做些比较。
1.转喻的定义与用法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
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转喻通常用下列几种方式指代。
(1)根据人名或商品品牌名:Uncle Sam(山姆大叔)——Americans 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人/美国政府)John Bull(约翰牛)——the English nation or a typical Englishman(英国/地道英国人)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He went in debt jus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他为了玉邻里攀比而负债。
(Joneses :neighbors 用“琼斯家”指代“邻里”)(2)根据实物名称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 她最终嫁给了有钱人。
(a rich man用“钱”指代“有钱人”)I live near an airport and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 night and day.我住在飞机场附近,日夜可听到过往的飞机声。
(the noise made by passing planes用“过往的飞机”指代“噪音”)(3)根据动植物名称The big apple(大苹果)——New York city(纽约市)Russian bear(俄国熊)——Russians or the Russian government(俄国/俄国政府)British lion(英国狮)——England or the English government(英国/英国政府)The flower of the nation was sent off to war.该国的壮小伙子都被送去打仗了。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
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
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
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
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
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
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
他喜欢喝酒。
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
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
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
换喻和转喻的区别

Some mute inglorious Milton here may rest.某个沉默的、 无名诗人也许在此长眠。(antonomasia——用米尔顿代诗 人)
转喻(metonymy)与换称 (antonomasia)的比较:
metonymy与antonomasia共同之处是它们 都可以用人名或地名来借代人物或事物;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metonymy中的借代物 与被借代物之间通常具有等同关系或密切 相关的联系,而antonomasia通常是利用人 的头衔、绰号,或利用历史上的名人、名 胜以及小说、典故中的典型人物的特点来 借代。并且,它通常是用专有名词指代普 通名词。
换喻和转喻的区别
转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 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 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 是在“联想”。 例如: 1.The kettle boils.壶水开。(用the kettle壶,表示 the water in the kettle 壶水) 2.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 瓶子,表示wine酒) 3.Grey hairs should be respected.老人应受到尊重。(用 grey hairs白发,表示 old people老人) 4.I am reading Lu Hsun.我在读鲁迅的作品。(用Lu Hsun鲁迅,表示Lu Hsun's works鲁迅的作品)
Antonomasia (换喻)
Antonomasia(换称、代称 )一词源于希腊语 ,其意义为 naminginstead就是借用一个具有某些家喻户晓的特点的 专有名称,来代换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普通名称;或者,借用一 个能体现某一专有名称的特征的普通名称,来代换该专有名 称. Antonomasia主要有两种借代模式,其代体的主要渊源是西 方宗教、历史和文学,换称与转喻十分相近,但又有所不同.恰 当地使用换称,能达到多种修辞效果. For example, Solomon(所罗门) for a wise man. Judas(犹大) for a traitor.
转喻法提喻法和换称等的例句和区别

转喻法(metonymy)提喻法(synecdoche) 和换称(antonomasia)讲解及举例对比分析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 换称(antonomasia)这三种修辞手法都属于关系类修辞,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
目前国有关英语修辞的教科书中就常将这三种修辞手法混为一谈,使老师和学生对此模糊不清。
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弄清,就不难区分了。
下面就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做些比较。
1.转喻的定义与用法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
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转喻通常用下列几种方式指代。
(1)根据人名或商品品牌名:Uncle Sam(山姆大叔)——Americans or the Americangovernment(美国人/美国政府)John Bull(约翰牛)——the English nation or a typical Englishman(英国/地道英国人)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He went in debt jus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他为了玉邻里攀比而负债。
(Joneses :neighbors用“琼斯家”指代“邻里”)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 我们驾驶一辆福特牌小轿车到海德公园去。
(Ford :a car whose make is Ford 用品牌名指代实物)(2)根据实物名称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 她最终嫁给了有钱人。
(a rich man用“钱”指代“有钱人”)I live near an airport and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 night and day.我住在飞机场附近,日夜可听到过往的飞机声。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转喻探究
隐喻和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语言中的意义构建过程。
它们是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实现的。
下面将分别对隐喻和转喻进行探究。
1. 隐喻(Metaphor)
隐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来构建意义。
在隐喻中,一个概念(称为隐喻源)用于理解另一个概念(称为隐喻目标),从而为目标概念赋予某种新的意义。
隐喻在语言中经常使用,有助于表达抽象的或难以言说的概念。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时间是金钱”这个隐喻来描述时间的重要性。
在这个隐喻中,时间被映射为金钱,表达出时间的珍贵和需要节省的意义。
通过隐喻的使用,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时间的价值,并用金钱相关的概念来描述时间的使用和管理。
2. 转喻(Metonymy)
转喻是指通过将一个概念映射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来构建意义。
在转喻中,概念的转换是基于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转喻可以通过将一个概念的某个方面或属性与另一个概念联系起来来实现。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白领”来代指从事脑力劳动的办公室职员。
在这个转喻中,白领这个词与白色衬衫相关联,而这种衣着风格又与办公室工作紧密相关。
因此,通过将衬衫作为办公室工作的代表,我们可以使用“白领”这个词来描述办公室职员。
隐喻和转喻在认知语言学中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语言的构建方式,还能揭示出人类对于概念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转变的过程。
通过研究隐喻和转喻,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英语中的借代

英语中的借代借代是英语中除明喻和隐喻以外最常用的修辞格。
它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使人联想起与之密切联系的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手段能使语言生动活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恰当地使用借代还能起到幽默、含蓄和讽刺作用。
英语的借代可分为转喻、提喻和换称三类。
一、转喻(Metonymy)英语转喻是用一种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种事物的名称的方式。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以容器代替内容:1)The kettle is boiling. Shall I snake tea? (壶烧开了,彻茶吗?) 句中用壶来代替壶中的水。
2 ) The coat would be beyond his miserable pocket (他那点儿少得可怜的钱买不起那件大衣)句中用衣袋来代替衣袋中的钱。
2.以工具代替行为者:1) They are said to be the best pens of the day. (据说他们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句中用笔代替作家。
2)"We1l, Mr. Weller,"says the gentleman, "You are a very good whip, and can do what you like with your horses, we know. "(Charles Dickens) (“是啊,韦勒先生”,那位绅士说,“你是个出色的鞭杆子,能够任意指挥你的马,我们是知道的。
)句中用鞭杆子代替车把式.3.以作者名称代替其作品名称:①The captain had fallen in possession of a complete Shakespeare.(Jack London)(船长得到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句中用莎士比亚代替莎士比亚作品。
② But you have not seen my Corots. They are in the music room. (Oscar wilde )可是你还没有看见我收藏的科罗特的风景画,它们挂在我的音乐室里。
转喻和移旧的区别并举例子说明

转喻和移旧的区别并举例子说明摘要:转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是英语修辞中很难被学生掌握和区分的两种修辞形式。
它们看似相似,实质不同。
本文先分别阐明转喻和提喻的特点,然后通过比较指出两者的不同之处,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指导。
转喻(metonymy)和提喻(synecdoche)是英语修辞中很常见的两种修辞方式。
它们的使用使得语言变得更加简洁而有趣。
可两者的区分对于英语语言欣赏的初学者来说则是满头雾水。
其实两者的区分并不难,他们有部分相似但更多的是不同。
以下本文从什么是转喻和提喻,以及它们的表现方式讲起,最后再对比区分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转喻转喻是在提及事物时不用其本身的名字称呼而是用与它密切相连的概念来替代它的一种英语修辞格。
它着重的是事物本身的特点或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
转喻主要有以下表现方式:1.身体部位来替代它的相关功能。
(1)He has a good ear for music.(ear指代欣赏音乐的能力)(2)He has a sharp tongue.(tongue指代所说的话)2.某人的名字来指代他的作品或风格。
(1)Have you ever read Jack London?(Jack London指代他的作品)(2)Do you like Dickens?(Dickens指代他的典型风格)3.地名指代它的地方产品或在此处所发生的事件。
(1)He was behind the arras. arras.(指代这个法国小镇的产品)(2)He met this Waterloo.(Waterloo指代重大失败)4.用所在地指代政府、单位或企业。
Kremlin(克里姆林)——俄罗斯政府,Fleet Street(舰队街)——英国的新闻界,Hollywood(好莱坞)——美国的电影制造业。
对于用容器来指代容器内物体的修辞,学者们存在着争议,本人认为它更接近于转喻修辞格,因为它正是利用了两者之间的一种联想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构成上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metonymy转喻》课件

例子
“龙头”代指“旅游产业”,“金银岛” 代指“香港”等。
应用
常用于文学作品、广告文案等, 以起到意境烘托和修辞渲染的效 果。
分类:经验关系Metonymy
定义
通过实际经验或者做事过程来 代替其他更抽象的事物。
例子
“打滑板”代表一系列青少年文化 现象,“看电影”代表一切从娱乐 到人生等级的体验。
应用
3
实际应用
“活色生香”的品牌宣传、美食app推广等。
实例解析:“在座的各位”
词汇解析
“在座”代指“在场”,“各位”代指“每一位”,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场的每一个人”。
应用场景
常用于演讲、公开场合,Leabharlann 到拉近与听众距离并增加互动的目的。
实际应用
“在座的各位”是许多政治家、领导人和群众演说的必需语句,再次突出了转喻的重要性。
转喻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活, 增强表达者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来源
转喻最早起源于诗歌,现已广泛 应用于文学、艺术、广告、演讲 等领域。
转喻与隐喻的区别
1
定义
转喻是用一个著名代替另一个特定的事物,而隐喻则是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来表示其中 一个。
2
方式
转喻强调的是代替,隐喻强调的是比较,所以言简意赅的转喻更容易被理解。
实例解析:“波士顿夜景”
词汇解析
“波士顿夜景”指的是波士顿在夜 晚的美丽景色和风景线,这里 把一个城市夜景当作一个独立 的事物来表示。
应用场景
常用于旅游、摄影、地产等领 域,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实际应用
波士顿夜景照片在Instagram上 和旅游网站中广泛使用,激发 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结论
1 意义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s away caused the neighbors to raise their eyebrows.
17
g1. a clear sign the object, the person
21. He chose the gun instead of the cap and gown.
22. The senate approved David Suitor’s appointment to the bench of the Federal Supreme Court.
15
f1.body parts sense, behavior or ability
5
Examples
crown — king or queen bottle — alcoholic drinks sword — war and destruction the press — newspaper, reporters the camp — the troops
6
a. a person’s name his works
9
c1. a place’s name its products, events
8. This overcoat is made of cashmere. 9. Let’s have a bottle of champagne. 10. Would you care for a cup of
Longjing?
10
c2. a place’s name its products, events
11. He was behind the arras. 12. He met his Waterloo.
11
d1. container the substance or content
13. He has undoubtedly the best stable in the country.
13
e1. tool the person, thing or position
19.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20. The farmer gave up the plough.
14
e2. tool the person, thing or position
they are looking for a Jaguar.
8
b2. trade mark the products
6. Joanne burned Player after Player in her nervousness. (cigarettes)
7. Kleenex, he thought, Squibb’s, razor blades? (toilet paper; pills)
Metonymy
转喻, 换喻
1
三碗不过岗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2
What is metonymy?
“It is a figurative use of language, involving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14. The kettle is boiling. 15. Sliced peaches and cream is my
favorite dish.
12
d2. container the substance or content
16. The stove is burning. 17. This film-star has a large wardrobe. 18. The hall applauded.
30. Our eleven has won the game. 31. The crown should not yield to the
miter. 32. He carried off the palm by sheer
perseverance.
19
h1. specific things abstract things
3
What is metonymy?
The ground of the substitution in metonymy is association, not similarity like in metaphor.
4
Examples
crown — bottle — sword — the press — the camp —
23. Every school needs a head. 24. English is his mother tongue. 25. Give every man thine ear,6
f2.body parts sense, behavior or ability
28. Those blue eyes, big noses, and yellow hair walked into the office.
29. His elder sister went on the stage, the younger one has taken the veil.
18
g2. a clear sign the object or the person
1. Have you ever read Jack London? 2. Will you play me some Chopin? 3. We are all the admirers of Lu Xun.
7
b1. trade mark the products
4. 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 5. But after that the police will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