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20050527

合集下载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培训资料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培训资料

慢性病管理培训资料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为了做好慢性病患者医疗卫生管理服务工作,将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纳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内容,由于村卫生室医生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并受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新医疗政策,指导村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慢性病管理防治工作,切实提高慢性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针对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便民的检测筛查服务,对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工作,因此而开展本次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培训工作.一、项目目标:1、指导辖区内居民控制血压、血糖水平,对明确诊断者进行登记规范管理。

2、掌握个体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情况建立健康档案,规范管理。

3、在中心卫生院的指导下,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康复指导服务。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及诊断明确患者。

三、服务内容:筛查、建档、规范管理、随访指导治疗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康复技术知识服务。

培训内容一、慢性疾病的种类:1、高血压病;2、糖尿病;二、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服务的种类:1、原发性高血压; 2、糖尿病;高血压病管理(原发性高血压)一、血压形成的因素:心脏因素、血管因素、血管内容物的因素。

二、高血压病的诊断1、规范血压的测量: 血压测量规范化,血压计的选择要求,医疗常用的汞柱台式血压计,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被测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并取坐位,测压时安静,肢体放松,袖带大小合适紧缚右上臂,肘弯上2。

5CM处,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明显搏动处,上臂和血压计放置应与心脏同一水平,听诊以柯氏音第Ⅰ时相为收缩压(SBP)。

以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为舒张压(DBP),12岁以下儿童、孕妇、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调音)做为舒张压(DBP)记录。

两次血压测量间隔时间1—2分钟,每次测得值不同时,取平均值记录,水银柱血压计计数以偶数,读数精确到2mmHg.使用水银计血压计则以显示的血压读数为准。

慢性病管理培训讲义(完整版)(精)

慢性病管理培训讲义(完整版)(精)

生活习惯筛查
针对吸烟、饮酒、缺乏运 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 进行筛查。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低风险
高风险
无慢性病家族史,生活习惯良好,生 物标志物检测正常。
有明确的慢性病病史或严重的不良生 活习惯,生物标志物检测明显异常。
中风险
有慢性病家族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生 物标志物检测轻度异常。
生活方式干预与健
03
生物标志物检测
利用血液、尿液等生物样 本,检测与慢性病相关的 生物标志物,如血糖、血 脂等。
健康体检
通过全面的身体检查,发 现潜在的慢性病风险。
高危人群筛查策略
年龄性别筛查
根据慢性病发病年龄特点 ,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人 群进行筛查。
家族史筛查
对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 病进行筛查,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
限制饮酒教育
告知过量饮酒对肝脏、 心血管等系统的损害, 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 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 超过15克。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
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 要性,包括合理饮食、 充足睡眠、保持心理健 康等。
心理干预与情绪管
04

心理压力对慢性病的影响
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 。
性病并发症的风险。
定期筛查
02
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病,制定相应的筛查方案,及早发现并干
预潜在并发症。
个性化管理计划
0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计划,包括药
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并发症处理流程和方法
紧急处理
专科治疗
对于突发的严重并发症,如心肌梗塞、脑 卒中等,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拨打 急救电话、心肺复苏等措施。

慢性疾病培训知识讲座课件

慢性疾病培训知识讲座课件

糖尿病
总结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 症。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治 疗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或胰 岛素等。
冠心病
总结词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
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慢性疾病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 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疾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 群,但近年来发病年龄呈现年 轻化趋势。
慢性疾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 、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慢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 早期筛查和干预等。
详细描述
冠心病患者通常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形成,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冠心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 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哮喘
总结词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常表现为喘息、咳嗽等症状。
详细描述
哮喘患者的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过敏,导致气道痉挛、肿胀和黏液分泌增多。哮喘的治疗包括避免过敏原、使用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以及哮喘管理计划等。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社区管理可以为慢性疾病患者提供持续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帮 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
有效的社区管理可以减少慢性疾病患者住院和急诊的次数,降低治 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社区慢性疾病的支持服务
1 2 3

培训资料--常见慢性病的防治

培训资料--常见慢性病的防治

快速老龄 化
10.33% 13.26%
2000年 2010年
生活方式快速转 变
16
出行方式改变
17
劳作方式改变
18
就餐方式改变
19
购买方式改变
2020
生活方式改变!
2121
膳食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22
中国成人食盐摄入频数构成 (%)
农 村城 市合来自计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1991
2002
2010
粗率,15岁及以上
调整,18岁及以上
来源: 全国高血压流调,2002营养与健康调查,2010慢病监测
7
糖尿病患病率增长
患病率(%)
10 9 8 7 6 5 4 3 2 1 0.8 0 1980
9.7
2.95
4.01
4.76
6.07
1989
1994
1996
2002
2010
8
2004、2007、2010年18-69岁成人肥胖率(%)
1993年慢病经济
负担根据该年度
主要慢性病的直
接经济负担进行
估计。
13
社会危害 ➢危害人群健康 发病率高,病死率不断上升;病程长
(终身), 并发症及残疾(失能) ➢ 心理创伤和家庭压力 患者焦虑、失望、抑郁;“久
病床前无孝子” ➢经济负担加重,发展滞后 医疗费快速增长,生活负
担增加。拖垮国家医疗体系,国家经济制动(刹车) 效应
14
慢性病的决定因素
“基因给枪上膛,是生
遗传 活方式扣动了扳机”
影响因素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决 定生活方式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资料

慢性病防治知识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在安静休息时血压增高,收缩压高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并伴有一定的临床症状。

1、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实行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自我料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1)安排好既有规律又富有活力的生活;(2)自我控制精神情绪;(3)适量运动,健身强体;(4)少吃盐,合理饮食与营养;(5)患病者严格执行医嘱,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二、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症状是心绞痛。

1、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长期的血压升高,血液里脂肪含量增高,血糖高,经常吸烟,长期精神紧张、容易冲动,体型肥胖,缺少体力活动等。

2、如何预防冠心病?(1)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2)合理饮食,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3)坚持体育锻炼,适量运动。

(4)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

(5)要治疗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可能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三、脑卒中是怎么回事?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俗名中风,系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部动脉本身的病变所致;一类为出血性中风,如人们熟悉的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1、脑卒中有哪些先兆?(1)突然头晕;(2)肢麻、面麻和舌发麻;(3)说话吐字不清,流口涎;(4)突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或无力,有的出现肢体抽筋或跳动;(5)头痛程度突然加重;(6)原因不明的跌跤;(7)精神状态发生变化;(8)全身无力伴出汗;(9)恶心、呕吐伴呃逆;(10)嗜睡,整天想睡觉,但呼之就醒;(11)一时性视物不清。

2、如何预防中风?(1)凡中老年患有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有中风家族史者,都属于中风的易患对象,应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2)长期控制和治疗高血压;(3)消除导致中风的种种因素;(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

慢病防治工作培训

慢病防治工作培训
性病综合防治
总结词
整合资源,全面推进社区慢病防治工 作
详细描述
整合社区医疗资源,建立慢性病防治 网络,开展社区慢性病筛查、登记、 随访等工作,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 慢病防治服务,全面推进社区慢病防 治工作。
05
慢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国际慢病防治经验与启示
1 2 3
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机制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失明和认 知障碍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戒烟限酒等;定期检测血压,早发现、早治疗;遵循医生 指导,坚持长期规律用药。
糖尿病防治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 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系统损 害。
慢病防治的长期性与社会参与
建立长期、持续的慢病防治机制
将慢病防治作为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不断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确保慢病防治工作 的可持续性。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慢病防治
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慢病防治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 慢病防治工作格局。
提高公众对慢病防治的认识和参与度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慢病防治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 全社会共同参与慢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脑卒中是指急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 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可导致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定期检测血脂、血压等 指标,早发现、早治疗;遵循医生指导,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同时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过 度劳累和紧张。

慢性疾病培训知识讲座课件ppt

慢性疾病培训知识讲座课件ppt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获得情感 支持和鼓励。
康复锻炼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有氧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提 高心肺提高身体柔韧性和 平衡能力。
力量训练
针对肌肉力量的训练,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 ,减轻关节负担。
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 ,避免过度劳累和损伤。
慢性疾病的营养支持与饮食调理
均衡营养
控制热量摄入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需求。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活动量,合理控制热量 摄入,避免肥胖和营养不良。
饮食调理
营养补充与药物治疗的协同作用
分类
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癌症等。
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高发病率
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低龄化
慢性疾病的发病年龄逐渐 降低,年轻人患病率增加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慢性疾 病发病率和类型存在差异 。
慢性疾病的危害与影响
健康损害
慢性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认知管理
了解所患慢性疾病的病因、治 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
认知水平。
情绪调节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 态,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 绪的影响。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 累。
药物治疗
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使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04
选择依据
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慢性疾病的类型进行,同时需考 虑患者的意愿和配合程度。

慢性病的防治培训资料

慢性病的防治培训资料

慢性病的防治慢性病的防治定义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

一旦防治不及,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慢性病的危害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国家规定的慢性病有35种.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2015年)报告》,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作了回顾总结。

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6%,此前为85%,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

慢性病发生的原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在生活方式中,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烟草使用和有害使用酒精是慢性病的四大危险因素。

如何预防慢性病1.在我国,80%以上的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40%以上的肿瘤都是可以预防的。

体能消耗过少,包括体育锻炼过少和日常活动的减少是慢性病发生的首要因素。

坚持体育锻炼对预防慢性病有很大作用,体育锻炼的四个基本原则:周密计划,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人而异。

根据中国人的体质,成年人每周至少要锻炼三次,且平均每天半小时以上。

最佳的锻炼时间是下午4~5时左右,其次为晚间饭后2~3小时。

锻炼的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快走、慢跑、游泳等耐力型运动和器械、哑铃、拉力器等力量型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华嘉小学健康促进学校
教职员工
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2005年5月
姓名:
一、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

二、目前,危害我国人群的三大慢性病是什么?、
、。

三、健康的完整概念是。

四、与艾滋病病素养感染者共用修脚、纹身、理发等工具也
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对吗?。

五、防治肿瘤的最好方法是多吃保健食品,对吗?。

六、长期吸烟有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对吗?。

七、寒冷天气比温暖天气心绞痛更容易发作,对吗?。

八、有冠心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得太饱,对吗?。

九、有冠心病的人也可以做些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最安全最
可靠的锻炼方式是什么?。

十、计划免疫的“四苗”是麻疹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
疫苗和白百破疫苗。

其中麻疹疫苗预防卡介苗
预防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白百破疫
苗预防、、。

十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