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验收内容
脚手架验收记录范文

脚手架验收记录范文一、验收目的为了确保脚手架的设计、搭建、使用等环节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进行脚手架的验收,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工程安全进行。
二、验收内容1.脚手架设计文件验收前,对脚手架的设计文件进行复核,包括设计图纸、计算书、报批文件等,确认设计文件符合规定,并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
2.脚手架搭建(1)脚手架的基础安全检查脚手架基础的牢固性,是否规范、稳固,是否存在松散、塌陷等问题。
(2)脚手架的搭建过程检查脚手架的搭建过程是否规范、合理,确定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脚手架构件的质量和使用情况检查脚手架使用的构件的质量以及使用情况,包括立杆、水平杆、斜杆、连接件等,确认其材料符合标准,并且不存在明显的破损、变形等问题。
3.脚手架使用与维护(1)脚手架的使用者培训检查脚手架使用者是否经过培训,了解脚手架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2)脚手架在使用中的安全措施检查脚手架使用中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包括工作平台的固定、扶手、防护网、安全带等的使用情况。
(3)脚手架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检查脚手架是否进行了定期的检查与维护,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脚手架拆除(1)脚手架拆除过程检查脚手架拆除过程是否规范,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保证拆除安全。
(2)脚手架拆除后的安全状况检查脚手架拆除后的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对原有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三、验收结果经过对脚手架的设计、搭建、使用与维护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核实,确定脚手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即验收合格。
如发现问题或存在不合格的情况,则通知相关责任方进行整改,并在整改完成后进行复验。
四、验收记录1.验收人员记录参与脚手架验收的人员姓名和职务,包括设计师、工程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员等。
2.验收时间和地点记录脚手架验收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3.验收过程和结果详细记录脚手架的验收过程和结果,包括设计文件复核情况、搭建过程检查情况、使用与维护情况等内容。
脚手架验收验什么?10项内容逐一对照

脚手架验收验什么?10项内容逐一对照!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施工而搭建的工作平台和作业通道。
近年来全国脚手架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基本是: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应付了事,施工人员违规施工,检查、验收及挂牌执行不到位。
当前,各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脚手架问题仍然比比皆是,安全隐患一触即发,管理人员务必要对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够重视,“严把验收关”尤为重要什么时候要做脚手架验收?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大、中型脚手架第一步大横杆搭设完成后。
3)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4)作业面上施加荷载前。
5)达到设计高度后(结构施工每层脚手架作一次验收)。
6)遇有六级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
8)拆除前。
脚手架验收的10项内容①地基与基础②排水沟③垫板及底托④扫地杆⑤主体⑥脚手板⑦连墙件⑧剪刀撑⑨上下措施⑩架体防坠落措施1地基与基础➤验收内容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是否已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夯实。
3)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平整。
4)脚手架地基与基础里是否积水。
错误示例正确示例2排水沟➤验收内容1)脚手架搭设场地杂物清除、平整,并使排水通畅。
2)排水沟的设置距离应距脚手架最外排的立杆大于500mm。
3)排水沟的宽度在200mm~350mm之间,深度在150mm~300mm之间。
4)水沟的端部应设置集水井一座(600mm×600mm×1200mm)来保证水沟里的水及时排出。
错误示例正确示例3垫板及底托➤验收内容1)脚手架垫板、底托的验收是根据脚手架高度及承载来定的。
2)24m以下脚手架的垫板规格是(宽度大于200mm、厚度大于50mm、长度不宜小于2垮)、保证每根立杆必须摆放在垫板中间部位、垫板面积不得小于0.15㎡。
3)24m以上承载脚手架的底部垫板的厚度必须经过严格计算。
满堂脚手架验收标准

满堂脚手架验收标准
满堂脚手架的验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2.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
3. 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高度在2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4. 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5. 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
此外,对于满堂脚手架的验收,还有如下要点:
1. 地基与基础: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是否已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 排水沟:验收时需要检查排水沟是否畅通,排水沟深度和宽度是否符合要求。
3. 垫板及底托:验收时需要检查垫板及底托是否平稳、无晃动,是否满足承载要求。
4. 扫地杆:验收时需要检查扫地杆是否按要求设置,是否牢固可靠。
5. 主体:验收时需要检查主体结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有明显的变形或损坏。
6. 脚手板:验收时需要检查脚手板是否平整、无损坏,是否满足承载要求。
7. 连墙件:验收时需要检查连墙件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满足承载要求。
8. 剪刀撑:验收时需要检查剪刀撑是否按要求设置,是否牢固可靠。
9. 上下措施:验收时需要检查上下措施是否完善、安全可靠。
10. 架体防坠落措施:验收时需要检查架体防坠落措施是否完善、安全可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规范文件。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暂时结构,用于支撑工人、材料和设备,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标准。
二、脚手架检查1. 脚手架搭建前检查在搭建脚手架之前,需要对工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规划,确保脚手架的搭建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搭建前的检查事项:- 确保施工地点的地面平整、坚实,并无障碍物。
- 检查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并进行质量检查。
- 检查脚手架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的检查脚手架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检查,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搭建过程中的检查事项:- 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加固措施。
- 检查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和斜杆是否坚固连接,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
- 检查脚手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3. 脚手架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脚手架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以下是使用前的检查事项:- 检查脚手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和变形。
-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紧固,无松动和脱落。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扶手、脚踏板等。
三、脚手架验收1. 脚手架搭建完成后的验收在脚手架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验收的主要内容:- 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扶手、脚踏板等。
2. 脚手架使用期间的定期检查在脚手架使用期间,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以下是定期检查的事项:- 检查脚手架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和变形。
-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紧固,无松动和脱落。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3. 脚手架拆除后的验收在脚手架拆除后,需要进行最后一次验收,以确保拆除过程安全无误。
脚手架验收的10项内容

脚手架验收的10项内容①地基与基础②排水沟③垫板及底托④扫地杆⑤主体⑥脚手板⑦连墙件⑧剪刀撑⑨上下措施⑩架体防坠落措施1地基与基础➤验收内容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是否已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夯实。
3)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平整。
4)脚手架地基与基础里是否积水。
➤错误示例➤正确示例2排水沟➤验收内容1)脚手架搭设场地杂物清除、平整,并使排水通畅。
2)排水沟的设置距离应距脚手架最外排的立杆大于500mm。
3)排水沟的宽度在200mm~350mm之间,深度在150mm~300mm之间。
4)水沟的端部应设置集水井一座(600mm×600mm×1200mm)来保证水沟里的水及时排出。
➤错误示例➤正确示例3垫板及底托➤验收内容1)脚手架垫板、底托的验收是根据脚手架高度及承载来定的。
2)24m以下脚手架的垫板规格是(宽度大于200mm、厚度大于50mm、长度不宜小于2垮)、保证每根立杆必须摆放在垫板中间部位、垫板面积不得小于0.15㎡。
3)24m以上承载脚手架的底部垫板的厚度必须经过严格计算。
4)脚手架底托必须摆放在垫板中心部位。
5)脚手架底托宽度不得小于100mm厚度不得小于5mm。
➤错误示例➤正确示例4扫地杆➤验收内容1)扫地杆必须与立杆连接,不得扫地杆与扫地杆之间连接。
2)扫地杆水平高差不得大于1m,距边坡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3)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4)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错误示例未设置扫地杆横向扫地杆未和立杆固定➤正确示例5主体➤验收内容1)脚手架主体验收是根据施工需要经过计算,如安装普通脚手架立杆间距必须小于2m,纵向水平杆间距必须小于1.8m,竖向水平杆间距必须小于2m。
建筑承载的脚手架必须按照计算要求验收。
2)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的表8.2.4中数据执行。
脚手架检查验收记录

脚手架检查验收记录
一、背景介绍
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上使用的一种临时性结构,用于提供工人在高空作业时的支撑和安全保护。
在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和验收。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检查验收的相关内容。
二、检查验收的目的
脚手架检查验收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检查和验收,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脚手架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建筑工地的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三、脚手架检查验收的内容
1. 脚手架的基础检查
包括检查脚手架的地基是否牢固,是否满足承重要求,是否有明显的沉降或变形等情况。
2. 脚手架的结构检查
检查脚手架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各部件是否牢固连接,是否有松动或断裂等情况。
3. 脚手架的平整度检查
检查脚手架横向和纵向的平整度,防止出现倾斜和不平整的情况。
4. 脚手架的通道检查
检查脚手架通道是否畅通,无障碍物堵塞,保证工人进出安全顺畅。
5. 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检查
检查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工作需求,防止超载造成安全事故。
6. 脚手架的围护安全检查
检查脚手架的围护设施是否完善,例如安全网、护栏等。
7. 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检查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如防护网、安全带等。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工地中常见的设备,用于提供工人在高处施工的支撑和安全保护。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对其进行检查与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项目、验收标准以及记录要求,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二、脚手架检查项目1. 基础检查1.1 检查脚手架基础是否坚固,无松动、下沉等现象。
1.2 检查脚手架基础地面是否平整、坚实,无沉陷、裂缝等情况。
2. 站杆检查2.1 检查站杆是否稳固,无松动、倾斜等现象。
2.2 检查站杆连接件是否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2.3 检查站杆与地面接触部份是否有防滑措施。
3. 横杆检查3.1 检查横杆连接件是否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3.2 检查横杆与站杆连接部位是否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3.3 检查横杆与脚手板连接部位是否稳固,无松动、脱落等情况。
4. 脚手板检查4.1 检查脚手板是否完整,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4.2 检查脚手板与横杆连接部位是否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4.3 检查脚手板表面是否平整、无滑倒危(wei)险。
5. 安全设施检查5.1 检查脚手架周边是否设置了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5.2 检查脚手架是否设置了安全网或者防护栏杆,以防止人员坠落。
三、脚手架验收标准1. 基础验收1.1 脚手架基础应坚固、平整,无明显下沉、松动等情况。
1.2 脚手架基础地面应坚实,无沉陷、裂缝等缺陷。
2. 站杆验收2.1 站杆应稳固,无倾斜、松动等现象。
2.2 站杆连接件应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2.3 站杆与地面接触部份应设置防滑措施。
3. 横杆验收3.1 横杆连接件应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3.2 横杆与站杆连接部位应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3.3 横杆与脚手板连接部位应稳固,无松动、脱落等情况。
4. 脚手板验收4.1 脚手板应完整,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4.2 脚手板与横杆连接部位应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支撑和搭建施工人员工作平台。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与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二、脚手架检查1.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脚手架检查之前,应确保检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设备。
检查前应子细阅读脚手架搭建图纸、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范。
2. 检查内容(1)脚手架结构:检查脚手架的整体结构,包括立杆、横杆、斜杆、连接件等是否坚固、完整,无松动、变形或者破损现象。
(2)脚手架基础: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地面是否平整、坚实,并检查是否设置了适当的承重支撑。
(3)脚手架搭建: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包括横杆、斜杆的间距、连接件的使用等。
(4)脚手架防护:检查脚手架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安全网、脚手板、扶手、栏杆等是否完整、坚固,并检查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安全警示标识。
(5)脚手架通道:检查脚手架的通道是否畅通,是否设置了适当的防滑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行。
3. 检查记录对于每次脚手架检查,应制作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
三、脚手架验收1.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脚手架验收之前,应确保验收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配备必要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验收前应子细阅读脚手架搭建图纸、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范。
2. 验收内容(1)脚手架结构:验收脚手架的整体结构,包括立杆、横杆、斜杆、连接件等是否坚固、完整,无松动、变形或者破损现象。
(2)脚手架基础:验收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地面是否平整、坚实,并验收是否设置了适当的承重支撑。
(3)脚手架搭建:验收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包括横杆、斜杆的间距、连接件的使用等。
(4)脚手架防护:验收脚手架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安全网、脚手板、扶手、栏杆等是否完整、坚固,并验收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安全警示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是为保证高处作业安全、顺利进行
施工而搭建的工作平台和作业通道。
近年来脚手架事故频发,究其原因基本是: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应付了事,施工人员违规施工,检查、验收及挂牌执
行不到位。
当前,各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脚手架问题仍然比比皆是,安
全隐患一触即发,管理人员务必要对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引起足够重视,“严把
验收关”尤为重要。
什么时候要做脚手架验收?
脚手架在下列阶段应进行验收:
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大、中型脚手架第一步大横杆搭设完成后。
3)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4)作业面上施加荷载前。
5)达到设计高度后(结构施工每层脚手架作一次验收)。
6)遇有六级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
8)拆除前。
脚手架验收的10项内容
①地基与基础②排水沟③垫板及底托
④扫地杆⑤主体⑥脚手板⑦连墙件
⑧剪刀撑⑨上下措施⑩架体防坠落措施
1地基与基础
➤验收内容
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是否已根据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夯实。
3)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是否平整。
4)脚手架地基与基础里是否积水。
2排水沟
➤验收内容
1)脚手架搭设场地杂物清除、平整,并使排水通畅。
2)排水沟的设置距离应距脚手架最外排的立杆大于500mm。
3)排水沟的宽度在200mm~350mm之间,深度在150mm~300mm之间。
4)水沟的端部应设置集水井一座(600mm×600mm×1200mm)来保证水沟里的水及时排出。
3垫板及底托
➤验收内容
1)脚手架垫板、底托的验收是根据脚手架高度及承载来定的。
2)24m以下脚手架的垫板规格是(宽度大于200mm、厚度大于50mm、长度不宜小于2垮)、保证每根立杆必须摆放在垫板中间部位、垫板面积不得小于0.15㎡。
3)24m以上承载脚手架的底部垫板的厚度必须经过严格计算。
4)脚手架底托必须摆放在垫板中心部位。
5)脚手架底托宽度不得小于100mm厚度不得小于5mm。
4扫地杆
➤验收内容
1)扫地杆必须与立杆连接,不得扫地杆与扫地杆之间连接。
2)扫地杆水平高差不得大于1m,距边坡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3)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4)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5主体
➤验收内容
1)脚手架主体验收是根据施工需要经过计算,如安装普通脚手架立杆间距必须小于2m,纵向水平杆间距必须小于1.8m,竖向水平杆间距必须小于2m。
建筑承载的脚手架必须按照计算要求验收。
2)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JGJ130-2011中的表8.2.4中数据执行。
3)脚手架立杆接长时除顶层顶部可以使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使用对接扣件连接脚手架架体的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
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
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双立杆脚手架中,副立杆高度不得低于3步,钢
管长度不应小于6m。
4)脚手架小横杆应设置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点处,必须与立杆使用直角扣件连接,当在操作层时,应在两节点中间再加一根小横杆,以承受和传递脚手板上
的荷载,小横杆固定必须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在架体搭设过程中扣件必须合理使用,不得代用和错用扣件,带裂纹的扣件绝不得使用在架体中。
6脚手板
➤验收内容
1)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完成脚手板铺设必须满铺脚手板对接必须正确,在架子拐弯处,脚手板应交错搭接,并且必须绑牢,不平处用木块垫平钉牢。
2)作业层的脚手板应铺平、铺满挤严、绑扎牢固,离开墙面120—150mm端部
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得大于200mm,横向水平杆的间距应根据脚手架的使用情况
搭设,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也可采用搭接铺设。
3)当使用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的一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另一端应插入墙内,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8cm。
5)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cm~15cm。
6)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
对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
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
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
度不应小于100mm。
7连墙件
➤验收内容
1)连墙件设置种类有两种:刚性连墙件和柔性连墙件,施工现场宜采用刚性连墙件。
高度小于24m的脚手架,需3步3跨设置连墙件,高度在24m至50m之间的脚手架需2步3跨设置连墙件。
2)连墙件应从脚手架体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
3)连墙件应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4)连墙件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距形布置。
5)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
6)脚手架架体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也可采用脚手管、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并在两头设置防滑措施。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7)脚手架架体高度在24m以上的单、双排脚手架必须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8)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应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可靠连接。
9)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结构。
10)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
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度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分开拆除。
11)脚手架架体高度在40m以上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8剪刀撑
➤验收内容
1)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
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
面上,各设计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2)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3)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9上下措施
➤验收内容
1)脚手架上下措施有两类:挂设爬梯和搭设“之”形步道或斜步道。
2)爬梯挂设必须由低到高连续垂直的设置,每垂直约3m必须固定一次,顶部
挂钩使用8#铅丝绑扎牢固。
3)上下步道必须同脚手架高度一起搭设,人行步道宽度不得小于1m,坡度1:3,运料步道宽度不小于1.5m,坡度1:6。
防滑条间距200~300mm,防滑条高
度约20-30mm。
10架体防坠落措施
➤验收内容
1)施工脚手架如需要挂设安全网,检查安全网必须平整、牢固、齐全。
2)建筑施工脚手架外侧必须设有密目网,密目网必须平整,齐全。
3)在脚手架垂直高度每10m需设置防坠落措施,在架体外侧要及时设置密目网。
内侧安全网铺设时必须要拉紧,安全网固定绳必须环绕绑扎的固定可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