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大纲物理

合集下载

山东高考大纲

山东高考大纲

语文:考查六种能力作文一个错别字扣1分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其中基础等级E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发展等级E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特别指出的是,作文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均为必做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必做题为必考内容,共132分。

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9分,作文共60分。

选做题为选考内容,共18分。

本题给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个文本,并分别在文后设置18分的试题。

考生任选其中一个文本阅读,并完成所选文本后的题目。

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8分。

数学(文史类) 注重数学素养考查鼓励多角度思考命题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考生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山东高考物理天体知识点

山东高考物理天体知识点

山东高考物理天体知识点物理是高考科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物理中的天体知识点在山东高考中占据了一定比例。

本文将从天体运动、天体系统、天体结构以及天体观测等方面,介绍山东高考物理中的天体知识点。

一、天体运动天体运动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其他星球的运动。

在山东高考物理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以自身轴线为中心,在自转周期内完成一周运动。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和对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方法。

2. 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学生需要掌握地球公转的周期、轨道形状等相关知识。

3. 星球运动:学生需要了解其他星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如火星、木星等行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

二、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是指由天体组成的一个系统,其中包括太阳系等。

在山东高考物理中,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天体系统的知识点:1. 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和绕太阳运动的各种天体组成的系统。

学生需要了解太阳系的结构、各个行星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2. 星系:星系是由大量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组成的一个系统。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星系和其特点,如螺旋星系、椭圆星系等。

三、天体结构天体结构是指天体内部和外部的组成和特点。

在山东高考物理中,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天体结构的知识点:1. 星球结构:学生需要了解星球的内部结构,包括恒星的核心、辐射区和对流区等。

2. 星云结构:学生需要了解星云的组成和特点,了解恒星的形成过程和演化规律。

四、天体观测天体观测是指利用望远镜等仪器观测天体的现象和特征。

在山东高考物理中,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天体观测的知识点:1. 望远镜:学生需要了解望远镜的种类、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通过望远镜观测天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 天体观测方法:学生需要了解通过天文观测手段,如恒星观测、行星观测等,研究天体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在山东高考物理中,天体知识点是一个必考内容。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椭圆形轨道B. 白炽灯产生的光是单色光C. 科学的本质是事实、规律和原理的总结D. 电流越大,电阻越小正确答案:C解析: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总结的一种认识方式,其本质是通过事实、规律和原理的总结来揭示客观规律。

2. 以下哪个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A. 电流强度B. 力C. 频率D. 质量正确答案:D解析: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它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特性的度量。

3. 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地面上的人投影的长度等于人的身高。

如果一个人的身高为1.8米,将人与其投影的长度比作为1:x,那么x的值等于多少?A. 0.5B. 1C. 1.8D. 2正确答案:B解析:当太阳高度角为90°时,人的投影长度等于人的身高,即1:1。

4. 以下哪个材料是良导体?A. 纯水B. 玻璃C. 铜D. 木材正确答案:C解析:铜是一种良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5. 物理学中,功率的SI单位是什么?A. 瓦特B. 牛顿C. 库仑D. 焦耳正确答案:A解析: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W),表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第二部分:解答题1. 钟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钟摆的周期与以下因素有关:•钟摆长度:周期与钟摆长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即周期越长,钟摆长度越长;•重力加速度:周期与重力加速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周期越长,重力加速度越小。

2. 请简要说明电流的定义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携带能量的方式,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的数量。

电流的定义可以用公式I=Q/t表示,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量,t表示时间。

在电路中,电流是电荷流动的方式,它在电路中发挥着多个重要的作用:•供应能量:电流通过电路提供能量,驱动电子设备的运行;•产生磁场:电流在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形成电磁铁、电磁感应等现象;•控制电路:电流可以被控制,根据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开关的状态和电路元件的工作状态。

2024年山东省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山东卷物理一、单选题1.2024年是中国航天大年,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等已陆续飞天,部分航天器装载了具有抗干扰性强的核电池。

已知9038Sr 衰变为9039Y 的半衰期约为29年;23894Pu 衰变为23492U 的半衰期约87年。

现用相同数目的9038Sr 和23894Pu 各做一块核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038Sr 衰变为9039Y 时产生α粒子B .23894Pu 衰变为23492U 时产生β粒子C .50年后,剩余的9038Sr 数目大于23894Pu 的数目D .87年后,剩余的9038Sr 数目小于23894Pu 的数目2.如图所示,国产人形机器人“天工”能平稳通过斜坡。

若它可以在倾角不大于30°的斜坡上稳定地站立和行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它的脚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能小于( )A .12B C D 3.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木板,其下端与斜面上A 点距离为L 。

木板由静止释放,若木板长度L ,通过A 点的时间间隔为1t ∆;若木板长度为2L ,通过A 点的时间间隔为2t ∆。

21:t t ∆∆为( )A .1):1)B .:1)C .1):1)++D .:1)4.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a 与待测滚珠b 、c 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

若待测滚珠与标准滚珠的直径相等为合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滚珠b 、c 均合格B .滚珠b 、c 均不合格C .滚珠b 合格,滚珠c 不合格D .滚珠b 不合格,滚珠c 合格5.“鹊桥二号”中继星环绕月球运行,其24小时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 。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 ,则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可表示为( )A B C .33r a D .33a r6.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 →b 过程是等压过程,b →c 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c →a 过程是等温过程。

山东新高考物理考试考纲

山东新高考物理考试考纲

山东新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物理1质点的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物理2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3-1电场电路磁场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表2必考内容范围及要求力学主题内容要求说明质点的直线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ⅠⅡⅡ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形变、弹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标量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ⅠⅠⅠⅡⅡⅡⅠ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超重和失重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离心现象ⅡⅡⅠⅡⅠ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机械能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ⅡⅡⅡ碰撞与动量守恒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ⅡⅠ只限于一维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ⅡⅡⅠⅠ电学主题内容要求说明电场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静电现象的解释点电荷库仑定律静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示波管ⅠⅠⅠⅡⅠⅡⅠⅠⅡⅡⅡⅠ常见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ⅠⅠ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的串联、并联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ⅡⅠⅠⅡⅡⅠ律电功率、焦耳定律磁场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公式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ⅠⅠⅠⅡⅠⅡⅡⅠ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涡流ⅠⅠⅡⅡⅠ交变电流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ⅠⅠⅡⅠ原子与原子核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ⅠⅠ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射线的危害和防护ⅠⅠⅠⅠⅠⅠ波粒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ⅠⅠ二象性单位制和实验主题内容要求说明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例如小时、分、升、电子伏特Ⅰ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表3选考内容范围及要求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

2023年山东省新高考物理试卷 (解析版)

2023年山东省新高考物理试卷 (解析版)

2023年山东省新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2023•山东)“梦天号”实验舱携带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对的冷原子钟组发射升空,对提升我国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所示为某原子钟工作的四能级体系,原子吸收频率为ν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Ⅰ跃迁至激发态能级Ⅱ,然后自发辐射出频率为ν1的光子,跃迁到钟跃迁的上能级2,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跃迁到钟跃迁的下能级1,实现受激辐射,发出钟激光,最后辐射出频率为ν3的光子回到基态。

该原子钟产生的钟激光的频率ν2为( )A.ν0+ν1+ν3B.ν0+ν1﹣ν3C.ν0﹣ν1+ν3D.ν0﹣ν1﹣ν3【答案】D【解答】解:原子吸收频率为ν0的光子从基态能级Ⅰ跃迁至激发态能级Ⅱ,吸收的能量为hν0;自发辐射出频率为ν1的光子,跃迁到钟跃迁的上能级2,释放的能量为hν1;在一定条件下可跃迁到钟跃迁的下能级1,释放的能量为hν2;辐射出频率为ν3的光子回到基态,释放的能量为hν3;由能量守恒定律得:hν0=hν1+hν2+hν3则该原子钟产生的钟激光的频率为ν2=ν0﹣ν1﹣ν3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分)(2023•山东)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托盘。

托盘上叠放若干相同的盘子,取走一个盘子,稳定后余下的正好升高补平。

已知单个盘子的质量为300g,相邻两盘间距1.0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10N/m B.100N/m C.200N/m D.300N/m【答案】B【解答】解:单个盘子的质量为m=300g=0.3kg,移走一个盘子,弹簧形变量发生变化,形变量的变化量为Δx=1.0cm=0.01m,盘子的总重力减小ΔG=mg=0.3×10N=3N,由平衡条件得,弹簧的弹力减小了3N,则有3kΔx=ΔG,代入数据解得:k=100N/m,故B正确,ACD错误。

解读山东省2020年高考方案理科综合 物理学科 新课标 人教版

解读山东省2020年高考方案理科综合 物理学科 新课标 人教版

解读山东省2020年高考方案理科综合物理学科2020年度高考将是我省高中推行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山东省2020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已出台,方案明确考试将由我省自主命题,拟采用3+X+1模式,各科考试时间、分值、试卷结构以及考查范围也都已明确。

现对高考方案中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一、理科综合中物理的考试范围1、必考内容: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选修模块:选修3-1、选修3-22、选考内容:选修模块:选修3-3、选修3-4、选修3-5;二、分析新高考方案中物理试题的要求与近几年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1)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它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人们对运动合理的关系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新课程物理必修1的主干知识。

(2)用能量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注重从不同侧面考察了运用能量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物理必修2的主干知识。

2、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特别注意了学科内部的综合考查。

3、突出了学科内的综合(1)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加速与偏转,从运动和力的角度及能量角度进行分析。

新课程物理选修3—1的主干知识。

(2)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新课程物理选修3—2的主干知识。

这些重点知识内容,是学科内综合的生长点。

4、坚持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叙述并设问,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解决。

5、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

试题的立意与定位新颖,一方面可以引导在教学和复习中要重视实验的操作,另一方面是要求实验的教学与复习,特别是验证性实验,不能只是简单的按课本的要求进行重复性的操作,更应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6、坚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024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重点讲解

2024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重点讲解

2024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重点讲解一、力学部分1. 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牛顿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作用在其上的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之比。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多个力合成的结果,可以用合力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

分解力是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合力,可以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

4. 动力学:-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

-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冲量和动量变化率的关系: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5. 平衡力学:- 静力平衡:物体在没有加速度的情况下保持平衡,力的合力和合力矩均为零。

- 动力平衡:物体在没有加速度的情况下保持平衡,力的合力为零,合力矩不为零。

二、热学部分1. 温度与热量: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2. 热能守恒定律:- 封闭系统内热量的守恒:封闭系统内热量的增加等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减去物体所放出的热量。

- 热平衡状态:当两个物体之间没有热交换时,称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 理想气体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当压强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4. 热传递:-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传递,遵循热传导定律。

-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遵循牛顿冷却定律。

-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气或真空传递,遵循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5. 相变:- 相变的条件:物质温度和压强达到特定值时,物质会发生相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大纲发布(物理)
物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 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 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 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 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 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 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
1。

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 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 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

必考和选考的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 和表3。

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 和表3 中用数字Ⅰ、Ⅱ标出。

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 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2018全国高考物理考试大纲解读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

按照以往经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

那即将参加2018年高考的山东考生该如何规划接下来的复习与冲刺呢?下面,听听山东省实验中学名师对《考试大纲》的权威解读。

物理:2018高考理综物理考纲的解读
解读人: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张颂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这也是在全国卷经历了两年的调整后对稳定要求的回归。

所以在试题的结构上基本保持现有格局不变,即8个选择、2个实验题(其中力学实验1个、电学实验1个)、计算题2个、选考题二选一。

在备考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考试总纲中描述的对学生下列几个能力的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力。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
1、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
山东考生要想在理综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考试的功能和作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定位备考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各种
能力,以尽快适应全国卷新颖、灵活紧密联系实际和生活的特点。

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

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

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

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

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依据教材,立足教材。

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3、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

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
(1)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

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2)规范化做题。

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3)及时改错。

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

(4)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总之,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基础、突出关键,关注热点,这样能够使我们在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