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中国绿色米都一建三江

合集下载

我的家乡--建三江

我的家乡--建三江

•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隔黑龙江、乌 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与富锦、同江、抚 远、饶河、友谊等市县相邻,素有“小三 江”之称。拥有勤得利、东安2个码头,毗 邻富锦、同江、饶河、抚远4个国家级一类 陆路口岸,福前铁路、前抚铁路、佳抚公 路横贯,建虎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发达, 通讯便捷。有洪河、挠力河等4个国家级和 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00多万亩沼泽湿地。 总控制面积1.23万平方公里,耕地572万亩, 尚有可垦荒地300万亩,林地196万亩,牧 草地70万亩,水面76万亩。年平均无霜期 120天。
• 区域内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 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林、 牧、副、渔、工业及边境贸易的优越条件。 辖区内农场集中,布局合理,土地连片, 区域完整,与周围市县无交叉,铁路贯通, 公路纵横,电力联网,机械配套,程控电 话、计算机、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覆盖全 局,城镇建设日趋完善,是开放型、多功 能、社会化、现代化,既有农垦特色,又 有城镇风貌的新型垦区。
• 建三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 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同 江、富锦、抚远、饶河两市两县相邻,系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 带。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黑龙 江省垦区面积的22%。
• 国境线长达230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硬资源 和软资源一样富集发达,水源充足、交通 方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 商、运、建、服及边境贸易的巨大优势和 独特条件,富有发展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绿 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因地处祖 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 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发建设,现 在建三江分局已拥有七星农场、创业农场、 前进农场、洪河农场、前锋农场、二道河 农场、前哨农场、八五九农场、胜利农场、 红卫农场、勤得利农场、大兴农场、浓江 农场、鸭绿河农场、青龙山农场共15个大 中型国有农场,346个农业生产队,11个直 属企业,各类企业261个。总人口20万人, 其中职工7.4万人,科技人员1.2万人。现 有资产总额31.3亿元,所有者权益4.3亿元。 1997年粮食总产量35.5亿斤,实现利润 7387万元,农业总产值29.9亿元,现已形 成稳定的年生产粮豆30亿斤的生产能力。

我的家乡建三江作文

我的家乡建三江作文

我的家乡建三江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三江平原,那是一个富饶的地方。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基地,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稻田。

这里是我国三大粮田之一,每年收获的粮食有一半是从这里运出,我们中国人吃的大米就是产自这里。

我们建三江被誉为“鱼米之乡”,这里物产丰富。

有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甜菜等多种农作物。

其中建三江红心柚非常有名,它不仅产量高,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博物馆——大田作物博物馆。

馆内收藏了各种大豆标本,有东北最古老的大豆品种“寒光”;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大豆标本“野火号”;有我国最早种植大豆和记录大豆栽培技术的“中华第一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让人叹为观止,从这些展品中我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和伟大。

三江平原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建三江!
—— 1 —1 —。

建三江,我要为你歌唱

建三江,我要为你歌唱

【演讲稿】建三江,我要为你歌唱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演讲。

我叫王虹宇,来自红卫农场小学。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建三江,我要为你歌唱》。

“蓝天是白云的家,森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美丽的建三江就是我的家。

”我一直生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真切的感受着她的脉搏呼吸,经历着她的崛起腾飞。

从小就听长辈们说建三江的事,说建三江的山,说建三江的水,说建三江的人,那些美丽动人的故事,秀丽绝伦的山水,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爱上了这块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一切。

今天我想在这里高声表达我对家乡满心的爱。

我爱你——美丽而又神奇的建三江!听长辈们说过关于建三江的民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那是原始而丰饶的建三江。

如今,我们的建三江,水泥马路宽宽广广,楼房林立绿树成行,街上,车辆如梭,行人如流,商城里门庭若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瑕接。

新农村建设更是如火如荼,小城镇建设浓妆艳抹,它火了建三江垦区的城镇化,它热了北大荒人的精气神,它沸腾了农场人的好日子。

更振奋人心的是孩子们上学不交费了,校园变成了花园和乐园.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师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勤奋的耕耘,享用着高科技产品,畅想着家乡的变化,憧憬着家乡的未来,时刻准备着为家乡的崛起而奋斗。

我爱我的家乡,爱她广阔的平原,爱她碧绿的稻田,爱她黝黑的土地,爱她的稻谷飘香。

我的爱已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乘着理想的东风,飞向未来。

你看,那万里稻花飘香,那馨香已飘出三江平原,飘向全国。

那晶莹的米粒,香甜的味道,象征着三江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做为一个三江人,我怎能不骄傲自豪呢?“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我想,在祖国这个万紫千红的大花园里,我的家乡——建三江,或许只是一朵娇艳的小花,但我们所有的三江儿女都深深地眷恋着你,热爱着你。

啊,建三江,我可爱的家乡,你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哺育着我们生生不息!你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代代魂灵!让我们为你梳妆,为你歌唱。

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

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况发表时间:2011-10-24T10:50:59.7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7月下供稿作者:刘震威[导读] 随着建三江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建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米都”。

刘震威(绥化学院旅游与资源管理系,黑龙江绥化 152061)中图分类号:S71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37摘要:随着建三江的不断发展,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建三江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米都”。

大量游客来此旅游,游客们除了关注建三江的绿色农业旅游景点外,更多的游客是冲着三江境内的几大自然保护区而来。

本文针对建三江三大自然保护区的概况进行分析,以便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关键词:建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引言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处于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总面积1.23万平方公里。

具有“地球之肾”美誉的湿地有40多万公顷,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挠力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为出名,而且这三个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也较为典型,本次研究主要以这三个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介绍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自然概况。

一、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之处,地跨同江市与抚远县两个行政区域,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其东为建三江前锋农场,西为建三江洪河农场,北以浓江防洪堤为界,南面与建三江鸭绿河农场接壤,地理坐标为E133°34′38″~133°46′29″,N47°42′18″~47°52′00″,其东西宽约17公里,南北长约19公里,总面积25161.8公顷,其核心区面积为7000公顷。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1984年1月11日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1月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

我的家乡北大荒建三江800字作文六年级级

我的家乡北大荒建三江800字作文六年级级

我的家乡北大荒建三江800字作文六年级级我是在东北的建三江—北大荒长大的,在那儿整整生活了九个春秋。

我虽不是土生土长的北大荒人,但它就是我的故乡,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它。

我的故乡!虽然我离开了你,可我一直都在怀念着你那美丽的自然风光,怀念着生活在那里的勤劳、勇敢的人们。

每当提到北大荒,就会引起我美好的回忆。

北方的春天来得晚,每年四月下旬,春天才迈着姗姗的脚步来到北大荒。

柔和的春风一吹,土地被它吹得松软了。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落起了青雨,它像绢丝一般,又细又轻,与其说是雨,还不如说是一团湿流流的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响,轻柔地滋润着久别的大地。

第一场春雨过后满山遍野篓时就绿了起来,仿佛披上了一层绿纱巾。

燕子飞来飞去,正忙着在屋檐下筑窝,柳枝开始抽条了。

这一切,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于是紧锣密鼓的春耕开始了。

广阔的田野上,白天黑夜地响彻着拖拉机春雷般的轰呜,划破了北大荒的寂静的上空。

机群过后,大片大片的土地成垄成行,人们在地里撒下了种子,同时也撒下了一年的希望。

又是几场春风,几场透雨,把山坡上的许多花儿都催开了,也唤醒了沉睡在地下的种子。

它们从土壤中露出头来,贪婪地呼吸着外面清新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还记得那个冬天,小雪花飘飘悠悠,纷纷扬扬,像银一样洁白,从天而降,落到地上,落到树上,落到行人的身上、脸上。

后来雪下得特别大,山里许多动物没有吃的,实在是饿急眼了,竟下山到住户人家去找吃的,连一向“谨慎”的狐狸都下了山。

记得那天早晨,有两只抱子跨过我家的栅栏,跳进院子里来了,胆大的要算是野鸡了,它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住户人家寻食,赶都赶不走。

我时常用自己家种的玉米喂它们,有时候,还可以用手摸摸它们那漂亮的羽毛和比公鸡还漂亮的尾巴。

但等到雪消后,它们就不再来了。

北大荒建三江,多么迷人的故乡啊!然而这毕竟是三年前的北大荒了。

如今它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象不出来。

但我坚信,经过人们的建设,北大荒一定比以前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了!。

建三江分享

建三江分享

姓名:丁浩然
学校班级:局直7.3 年龄:13岁 戴镜前:
右眼:近视600度 左眼:近视550度 在建三江永康戴镜三个月后:
右眼:近视525度 左眼:近视475度 总结:双眼近视共降150度
六、建三江永康“五心”
1、信心 对产品效果有信心、对员工有信心、对市场有信心。我们给 孩子带来的是一双清晰的眼睛。
4、四个月过后开始降度明星大赛,联合各农场加盟商一起宣传,一场大赛销 售额过十万。不足之处是由于建三江属农业地区,10月份正是农忙期,到场 家长没有达到预期。
5、目前正紧跟总部步伐,筹划降度大赛。
捐赠现场图片
降度明星现场图片
五、建三江店经营效果及带动地区
三江永康5月1日试营业,至 今5个月,现已有9家加盟店, 200名孩子配戴了降度镜,举办 了一场捐赠大会、一场降度明 星大赛,总营业额 140 万元。 由于在当地已有一定的影响力 ,带动身边朋友加盟了桦南、 抚远、宝泉岭、富锦、宝清、 河北三合市、西安省级市、密 山、红兴隆、北京丰台区,还 有几个地方预备加盟,如依兰 、山东昌乐县、巴彦、北京昌 平区等。


















红 卫 农 场
八 五 九 农 场
店 内 促 单 收 款
勤 得 利 农 场
前员 进工 农培 场训
前员 哨 工库 农 培管 场训



















我的家乡中国绿色米都一建三江

我的家乡中国绿色米都一建三江

我的家乡中国绿色米都一建三江,她座落在三江平原上。

蜿蜒的松花江,碧绿的乌苏里江,滔滔的黑龙江,唱着情歌流过平原,穿过森林,越过山岗,在三江平原汇合后流入海洋。

这里是千古荒原,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北大荒。

是我前辈们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开垦的地方。

这里是祖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这里是盛名的中华大粮仓……春天,漫山的野花遍布山岗,清清的泉水在森林里流淌,丹顶鹤,大天鸱在万顷湿地上空飞翔,一望无际的稻田沐浴着阳光,插秧机在水田里奔忙,年轻的阿姨在机上插秧,那飘动的红粉色纱巾,遮住了她含笑的脸庞……盛夏,水稻扬花.大豆授粉,玉米用红缨盖住羞红的脸颊,散发着浓浓的清香。

在星光下,月光里,我静静地倾听庄稼拔节的声响:荷莲站在水里,我和妈妈拍照留下童年的乐章……秋天红叶遮住山岗,五彩的叠峰让人畅想。

秋霜涂染了稻海金黄,微风吹动稻海的波浪,稻农开着小车在海岸上张望,那幸福的目光投向茫茫稻海的远方。

当成群的收割机在金海里奔忙,拉粮的汽车灯光把夜空照亮。

年青的司机顶着月光,把金黄的稻谷拉进晒场,稻田边,公路旁,粮堆连着粮堆。

呈现了中华粮仓的风光,我爬上高高的粮堆,笑眯眯的告诉妈妈:“我要抓下太阳……”冬天,大雪飞扬北国大地-派银光,你看稻田里的红房还是把幸福守望,冰封的大地,家家户户都在买粮,装粮的“炮车”扒谷机早就取代了人贯肩扛。

若大的散粮车排成一行。

售粮的老板娘炖着鱼,闷着鸡笑盈盈的招待司机进屋品尝……公路上,拉粮的汽车日夜奔忙;粮库外望不到边的送粮大车,在昼夜的排队等待进库卸粮。

库内卸粮的装卸工人满脸挂着白霜,让粮堆一个劲地向天猛长……当喜庆的花炮在天空炸响,红灯高悬,银花开在树上。

醉了稻农,醉了我的家乡一建三江。

大街上自驾的私车胜过出租车,年轻的叔叔挽着新娘,在商场里选购衣裳,乐坏了老板娘.不停地介绍新装。

虽说冬季寒冷冰霜,可喜庆过年的气氛溢满三江。

当飞雪告别了红梅,当雁群要向北方飞翔。

我的家乡呵,早己支起了秧棚,象雪莲花一样,在冰雪地里到处开放。

绿色米都——建三江

绿色米都——建三江

绿色米都——建三江建三江——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区黑龙江省建三江分局(乌苏里江企业集团)地处三江平原东部,国土面积12350平方公里,全境三江环绕,幅员辽阔,土肥水美,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业及边贸旅游业的优越条件.建三江分局现有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307个生产队,总人口22万,耕地600万亩。

建三江分局内有230公里长的界江,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并拥有勤得利、东安等两个江岸码头,毗邻富锦、饶河、同江、抚远等4个大型口岸。

建三江是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生产的高油高蛋白大豆远销世界各地,有机大豆、小粒豆、红小豆、白芸豆等深受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客商青睐。

建三江牌绿色大米、龙奇牌有机大米、青绿米、湿地莹光香米销往上海、北京、温州、珠江三角洲和中国台湾地区及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优质小麦出口东南亚国家,乌苏里江长乐牌挂面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

建三江大豆色拉油获得黑龙江省“十大名牌”称号,史氏鲟鱼销往国内各地市场,尤其是远销中国台湾地区。

建三江加快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绿色有机食品的出口创汇。

乌苏里江米业、乌苏里江绒山羊、建三江油脂、乌苏里江食品、黑龙江鲟鱼、特色畜产品养殖、经济作物种植、饲草种植蒸蒸日上,蓬勃兴旺。

全局绿色无公害食品种植面积达600万亩,A级和AA级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120多万亩。

2001年7月,联合国工业发展****批准该区建立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2001年9月黑龙江******批准成立建三江绿色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三江有亚洲最大规模的粮库等5个国家大型粮食储备库。

建三江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400多万亩沼泽地得到有效保护,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草丰美,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是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中国绿色米都一建三江,她座落在三江平原上。

蜿蜒的松花江,碧绿的乌苏里江,滔滔的黑龙江,唱着情歌流过平原,穿过森林,越过山岗,在三江平原汇合后流入海洋。

这里是千古荒原,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北大荒。

是我前辈们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开垦的地方。

这里是祖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这里是盛名的中华大粮仓……春天,漫山的野花遍布山岗,清清的泉水在森林里流淌,丹顶鹤,大天鸱在万顷湿地上空飞翔,一望无际的稻田沐浴着阳光,插秧机在水田里奔忙,年轻的阿姨在机上插秧,那飘动的红粉色纱巾,遮住了她含笑的脸庞……盛夏,水稻扬花.大豆授粉,玉米用红缨盖住羞红的脸颊,散发着浓浓的清香。

在星光下,月光里,我静静地倾听庄稼拔节的声响:荷莲站在水里,我和妈妈拍照留下童年的乐章……秋天红叶遮住山岗,五彩的叠峰让人畅想。

秋霜涂染了稻海金黄,微风吹动稻海的波浪,稻农开着小车在海岸上张望,那幸福的目光投向茫茫稻海的远方。

当成群的收割机在金海里奔忙,拉粮的汽车灯光把夜空照亮。

年青的司机顶着月光,把金黄的稻谷拉进晒场,稻田边,公路旁,粮堆连着粮堆。

呈现了中华粮仓的风光,我爬上高高的粮堆,笑眯眯的告诉妈妈:“我要抓下太阳……”冬天,大雪飞扬北国大地-派银光,你看稻田里的红房还是把幸福守望,冰封的大地,家家户户都在买粮,装粮的“炮车”扒谷机早就取代了人贯肩扛。

若大的散粮车排成一行。

售粮的老板娘炖着鱼,闷着鸡笑盈盈的招待司机进屋品尝……公路上,拉粮的汽车日夜奔忙;粮库外望不到边的送粮大车,在昼夜的排队等待进库卸粮。

库内卸粮的装卸工人满脸挂着白霜,让粮堆一个劲地向天猛长……当喜庆的花炮在天空炸响,红灯高悬,银花开在树上。

醉了稻农,醉了我的家乡一建三江。

大街上自驾的私车胜过出租车,年轻的叔叔挽着新娘,在商场里选购衣裳,乐坏了老板娘.不停地介绍新装。

虽说冬季寒冷冰霜,可喜庆过年的气氛溢满三江。

当飞雪告别了红梅,当雁群要向北方飞翔。

我的家乡呵,早己支起了秧棚,象雪莲花一样,在冰雪地里到处开放。

棚内绿绿的秧苗,把春盼望……我爱家乡,更爱农垦人,因他一代又一代高擎着战天斗地的大旗,书写着北大荒的乐章,筑起了中华粮仓的辉煌!我爱中国绿色米都一建三江,她象一颗绿色的星光,在祖国星河里闪闪发光……童年的梦涨满了鸿雁回归的翅膀春的气息润泽出你如诗如画的风光茫茫无际的沼泽蕴育着旖旎的河流时空之门编织出你水草连天的模样鸟语鹤鸣游腊肯? 碧波荡漾云蒸霞蔚绿草茵茵翠甸流丹毛水苏的花香和小叶樟的青春浓郁着远方幽深的岛状林交杂出一派浩淼的芦苇荡远远地就这样被你的炽热波及和汹涌无数次泛舟荡漾去触摸你粼粼的肌肤多少渴望与探寻的触须拂向你奇趣纵横的迷径多么想紧紧融入你古老灵魂的根系让万年不逝的你成为我心中永久圣洁的天堂追寻着前赴后继的足迹摇曳着一个无悔的梦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片广阔的沃土,她神奇而辽阔。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可现在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却是:如今的哈尔滨正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整齐有序的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宽阔洁净的中央大街,美丽幽雅的太阳岛公园,鳞次栉比的超级市场,还有一处处市民锻炼、休闲的社区广场……每当夜幕降临,花灯初上的哈尔滨更是流光溢彩,满目辉煌。

一盏盏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一座座欧式建筑,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人们生活在这样环境中,自然心旷神怡,其乐融融,让家乡人们自豪的是为了加快城市的建设步伐,哈尔滨正在修建地铁。

“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北大荒人的歌北大荒,现代农业的基地。

八五四北大荒的明珠。

素有“北大荒”明珠的八五四农场就坐落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完达山南麓,地处虎林市和宝清县境内,场部设在哈东铁路与虎八公路交会处的迎春镇。

站在八五四北山生态公园眺望远方,你会感觉到视野特别的开阔,大地一片灿烂,天高地远,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一场盛宴,心随天地翔,灵魂都跟着你的视觉唱起歌:“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曾经的亘古荒原,现在的“北大仓”。

夏日,麦海翻金,稻花飘香,大型机械遍布田间,大机械、大农业的宏伟与壮观让人惊叹……勤劳勇敢的八五四人用青春和生命,在祖国东北的荒原上建设起机械化农场和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瑰宝——北大荒精神的一座熔炉。

把这片从未真正地被垦植过的蛮荒之地,竟然神奇般地变成了闻名于世的农场。

八五四农场幅员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国家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这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溪水潺潺,峰峦叠嶂,空气清沌,风光旖旎,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各种植物种类繁多,有松、椴、柞、桦、水曲柳等树木;有山参、北芪、五味子等野果生中药;有薇菜、蕨菜、松籽等山菜野果。

在巍峨苍茫的群山中繁衍生息着珍贵的飞禽走兽,有貂、獭、狍子、熊、鹿、獐等野生动物,有雁、鸳、鹭、雉、鸠等野生鸟类百余种。

这里四季风光各异,景色宜人。

春天峰岭鹅黄,山花万点,相映成趣;入夏、山水雍容,稻淑同碧,生机盎然;金秋、霜田粮山,层林尽染;隆冬、粮海雪原,银装束裹,领略风骚,独具魅力,为美丽的八五四增添了灵性和神韵。

冬日的八五四你会看到,一个冰天雪地的银色世界。

冬天里的积雪,晶莹明亮。

站在高处朝远处望去,一面是极目无垠的原野。

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像一床巨大无朋的棉被,给那些柔弱的草木植物无限的温暖。

另一面是起伏千重的山峦林海,氤氲雾中,树枝上的霜挂,像无数支海底珊瑚,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树叶托着的积雪,仿佛是一簇簇烂漫绽放的梨花,把大自然装扮的格外秀丽。

当鹅毛般的雪片铺天盖地的横扫时,凛冽的狂风呼啸着卷起滚滚浮雪,如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奔腾着;似漫天的银龙,狂歌着,劲舞着。

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

这壮观奇景使人不禁想起伟人毛泽东那不朽的伟大诗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春天的八五四你会看到,冰天雪地的银色世界,在宁静中忽然变换,春日里的北大荒,风吹雪融,草木复苏、树木发出嫩叶,小草长出新芽,小鸟们来到这里,寻建一处温馨的家。

田岭鹅黄,山花万点,相映成趣;给了这个遥远的世界了生气。

远处传来一阵阵车辆与各种农机的响声,和人们忙碌的吆喝声。

远处公路上奔流的车辆,化作浓浓的热浪,扑在脸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靠勤劳与智慧,无畏寒冷和困难,踏着早春的步伐开始一年的耕作。

积雪渐渐融化,雪水渗入到那黑油油的肥沃土壤中去。

随着天气逐渐升温,成吨预选好的种子伴随着人们辛勤劳动的汗水,撒播到万亩良田中去。

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也都随着相继播下春天的种子。

入夏的八五四、山水雍容,林波同碧,生机盎然;风和日丽,是那样的清爽怡人。

河边、田间地头开满了五颜六色、品种繁多的鲜花。

有品种各异的白花;有多彩的“菊花”;有蓝、紫色的兰花;还有可以用来做菜吃的形状如牵牛花一般的黄花;大道旁火红野百合花。

蔚蓝色的天空,令我想往。

这里的景色秀美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和清新的芳香,在这个季节,各样的鸟类也会分批地飞到这里,有白毛红嘴黄爪的“玉鸟”;有羽毛色彩斑斓头顶有一红点的“红点鸟”;在这里你会看到由南往北成群的大雁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在那蓝天下的白云衬托下,飞翔在你的头上,集聚在远处的河畔,生息繁殖。

这里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

人常说“江南风光美如画”我却道“北疆景色胜江南”。

金风送爽,玉露惊秋,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金秋、霜田粮山,层林尽染;一望无垠的麦田,在微风中掀起层层金色的麦浪,青纱帐里的苞米,像老人一样长着的胡须,露着笑脸儿,沉甸甸的稻穗像狼尾巴一样的上下摇动;已经结荚的大豆以饱满的姿态,等待着人们开镰收割……。

联合收割机马达轰鸣,一车车的劳动果实被收回到场院上,千万吨粮食又被送往祖国四面八方的城市和乡镇。

这是大自然对勤劳人民的最好回报,过去的“北大荒”如今的“北大仓”。

这里曾是一块经沉睡了数千百年的“荒凉土地”,这里又是一块被开垦的,拥有无限宝藏的风水宝地。

这里有老一辈拓荒人含辛茹苦走过的脚印,又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一代“屯垦戍边”知青社会实践的足迹。

他们品尝了苦乐人生,经受了从身体到意志的种种磨炼。

如今在这里,有我们新一代农垦人,像一粒粒旺盛的种子,播撒在这美好的肥沃的土地上,从冬到春,从夏到秋,在丰收的季节里成熟。

如今带着深厚的情感,我们工作在北大荒,我们把青春和那份赤诚的感情与热血永远的留给了她。

我爱你,北大荒!那记载我许多青春时光,我爱你八五四,那是我成长的地方。

前辈为你抛洒热血,吾辈为你书写篇章。

我们永远不会忘,这里孕育着农垦儿女未来梦想。

初秋寅时的东方,冉冉升起了太阳,在地平线半露着,害羞的模样。

它跃然心头,照亮了我整个宇宙。

一丝光线挤进了我紧闭的阁窗,揉抚着我的脸,那睡意正浓的脸。

我从梦中苏醒,感受着爽朗与温暖,似掬一捧甘泉,撩拨着追根的琴弦,高山流水的淡雅,相拥着梅竹菊兰,点缀着我的空间,这些许凌乱的港湾。

我打开窗,卷起帘,纵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典。

微风夹杂着花香,把北大荒特有的气息吹进了我的天堂。

我爱你,黑土地的豪放,涟漪起伏的稻浪,娇嫩的金黄,丰收的希望。

我爱你,北大荒的素养,生我育我的故乡。

情那么深广,爱那么沉重,我一点点珍藏,原来,我的生命如此静容,幸福比云霞红。

“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

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

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

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这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歌。

怀着对拓荒先驱的敬仰,怀着对无数英烈的感恩,怀着对家乡热土的眷恋,此刻,我要向天承诺:如果明朝我逝去,我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我作为北大荒的第二代,半个世纪的成长过程是在父辈们艰苦创业、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和教育下度过的,父辈们质朴的情怀、慷慨的气度、坚毅的品格和无私的精神在我乃至我的后辈心底里扎根、行为上彰显、作风上弘扬、甚至是血液里流淌,真的,我敢说,北大荒的后代,骨子里就带着北大荒人的那股子“劲儿”。

每当一提起“北大荒”这三个字,每当一谈到自己是北大荒人,心中就漾起一种说不清的自豪。

这自豪或许来源于“军号响,红旗扬,千古荒原第一犁,拉出一轮红太阳”那种豪迈;或许来源于“天苍苍,地茫茫,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那种自信;或许来源于“十万官兵今何在,无名花开遍原野上”那种敬仰;或许来源于“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那种眷恋;或许来源于“美丽北大荒,塞外鱼米香,富饶北大荒,中华大粮仓”那种骄傲……总之,我为父辈把我生在北大荒感到荣幸,我为自己把一生献给北大荒感到欣慰,我为给北大荒养育了第三代感到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