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 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1 磁现象 磁场 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知识梳理1.磁现象磁体:能吸引、、等物质的物体.磁极:磁体上吸引能力最的两个部位;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或,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或W.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W.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的现象.2.磁场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能使磁针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这种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的作用.3.磁感线定义: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极出发,回到磁体的极.4.地磁场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磁极: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附近.二、练习1.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银B.铁C.铝D.锌2.下列几种物质不能被磁化的是()A.碳钢B.铸铁C.铜棒D.镍片3.两根缝衣针甲和乙,当把甲针用细线悬挂后,再用乙针尖端接近甲针尖端时,发现甲针尖端向乙针尖端靠拢,由这个现象可以判断()A.甲针有磁性B.乙针有磁性C.两针都有磁性D.两针中至少有一根针有磁性4.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场是有方向的B.磁感线只是用来描述磁场的一些假想曲线C.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但它看不见,摸不着D.磁感线可以交叉5.如图中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A BC D6.在一个圆纸盒里藏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 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7.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甲、乙两端对应的磁极.8.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附近磁铁块的干扰C.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D.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两极是重合的9.请标出图中小磁针的N极.10.如图所示,其中能反映两根大头针被条形磁铁吸起时的真实情况的是()A.图甲B.图乙C.图丙D.图乙和图丙11.三根钢棒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棒有磁性,那么()A.A棒有磁性,C棒没有B.A棒一定没有磁性,而C棒有磁性C.A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D.C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没有磁性12.如图是研究磁体周围磁场时的铁屑分布情况图.实验时,a、b、c三个位置所对应的磁极可能是()A.N、N、NB.N、S、SC.N、N、SD.S、N、S13.磁体间力的作用是通过发生的.如图是用来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a点的磁场比b点的磁场(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填“P”或“Q”)处.14.在下面两图中标出磁体的N、S极.15.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为N 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16.被誉为“零高度飞行器”的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磁悬浮工程样车运行试验成功,填补了世界中速磁浮交通系统空白,磁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使车轮与轨道不接触,从而减小了力,提高车速.当今世界上的磁浮列车主要有两种“悬浮”形式:排斥式和吸力式,如图所示是某一磁浮列车工作原理的部分简化图,它属于式.参考答案: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知识梳理1.磁现象磁体:铁、钴、镍.磁极:强;南极或S极,北极或N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排斥,吸引.磁化:磁性.2.磁场定义:偏转.方向:北极.性质:磁力.3.磁感线定义:磁场.方向:N,S.4.地磁场磁极:北极,南极.二、练习1.B2.C3.D4.D5.A6.C7.解:8. C9.解:10.C11.C12.B13.磁场,弱,Q.14.解:15.C16.摩擦,吸力.。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全一册第20章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同步习题(解析版)

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单选题1.将缝衣针在一块磁体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左右,照图甲那样将缝衣针穿插在制好的泡沫塑料块上,再用涂上颜色的三角形套在缝衣针两端。
放在水面上时,会看到缝衣针停留在南北方向上。
针对该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缝衣针能够被磁化B.该实验说明磁体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C.该实验说明缝衣针是磁性材料D.该实验说明缝衣针是由铁制成的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小磁针放在某一空间,若小磁针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这个空间存在磁场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3. 如图所示,两个铁钉的一端被条形磁体的S极吸住,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A.相互排斥,如图甲,钉帽是S极B.相互吸引,如图丙,钉帽是S极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如图乙D.相互排斥,如图甲,钉帽是N极4.如图所示是三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用细线悬挂静止后的位置,由此可以判定()A.它们原来都是磁体B.它们原来都不是磁体C.至少有两个是磁体D.只能有两个不是磁体5.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和内部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B.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安培定则判定C.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不断反射来传递信息的6.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弱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7.小嫦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几个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B.条形磁体吸引小铁钉,小铁钉不吸引磁铁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相互作用了8.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
2019人教新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0.1 磁现象+磁场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20.1 磁现象磁场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条形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B.a处的磁场强弱与b处的磁场强弱相同C.置于a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左侧D.磁感线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一种模型2.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细铁屑,并将它放在条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可观察到细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细铁屑的分布形象地显示了磁场中磁感线的多少B.细铁屑的排列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C.磁场强弱的分布情况与细铁屑的多少有关D.将细铁屑连起来的线就是磁感线3.司南(早期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sháo),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说的是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柢)指向南方,如图所示。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司南只有一个磁极B.司南的长柄端指向地磁场的南极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D.司南的长柄端指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4.小红梳理反思了“磁场和磁感线”相关知识,她归纳整理如下,其中正确的有()①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②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③磁感线是铁屑组成的④地磁场的磁感线是从地球南极附近发出回到北极附近。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5.爱因斯坦曾说,在一个现代的物理学家看来,磁场和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如图所示的磁场与实际不相符的是()A.B.C.D.6.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提出了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可行的方案是()A.甲图中,将悬挂的铁棒转动一次,静止时指向南、北B.乙图中,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C.丙图中,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D.丁图中,将铁棒一端靠近验电器,验电器铝箔片没有张开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②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③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④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A.只有②和③B.只有①和②C.只有③和④D.只有①和④8.下列四个选项中,涂黑的一端表示小磁针的N极,将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小磁针静止不动时N极指向正确的是()A.A、B.B、C.C、D.D、9.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对应贡献错误的是()A.最早发现磁偏角的是中我国宋代学者沈括B.伽利略对摆的等时性的研究促进了钟表的研制C.牛顿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D.电子是汤姆生最先发现的,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9×10﹣16C10.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指南针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类。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含答案)

《磁现象磁场》同步1.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所吸引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2.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图所示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以判断( )A.甲是N极,乙是S极B.甲、乙都是N极C.甲、乙都是S极D.甲是S极,乙是N极3.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周围才有磁场B.磁感线是由铁屑组成的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D.在磁场中的某点,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4.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指向南极B.同一条磁感线上各点的磁场方向相同C.磁体周围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D.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磁感应线是不存在的,但它能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和方向5.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6.甲、乙为两个条形磁铁的两个磁极,根据图所示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可以判断( )A.甲是N极,乙是S极B.甲、乙都是N极C.甲、乙都是S极D.甲是S极,乙是N极7.(多选)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B.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C.磁场中的磁感线是确实存在的D.磁感线是由铁屑构成的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C.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D.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弱9.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10.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磁针在一根磁铁附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是N极B.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C.甲小磁针左端是S极,乙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D.甲小磁针左端是N极,乙小磁针左端是S极11.根据图中的电流方向,可知通电螺线管的______端是N极。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20.1磁现象 磁场 同步习题(含解析)

20.1磁现象磁场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
则()A.甲、乙磁极均为S极B.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C.A、B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这句话中“柢”和“南”分别指的是()A.指南针的南极,地理的南极B.指南针的北极,地磁的北极C.指南针的北极,地理的北极D.指南针的南极,地磁的南极3.如图所示,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的永磁体,是将稀土加其它金属一起进行熔化、冷却、破碎、烧结,再用强大的电流进行磁化而制成的。
由此可知永磁体()A.不耐高温B.磁性很弱C.没有经过电流磁场磁化D.经历熔化和凝固的过程4.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描述磁场正确的是()A.B.C.D.5.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它采用强静磁场和变化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
若携带金属物做磁共振成像,强静磁场会吸引铁质物品,变化磁场会使携带的金属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金属发热而灼伤病人,重则危及生命。
上述说明中,没有涉及的知识是()A.铁在磁场里会被磁化B.磁能生电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D.电流的热效应6.如图所示,小金同学将数枚一元硬币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漂亮的“硬币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硬币桥”上最外侧的硬币没有磁性B.“硬币桥”最中间的磁性最强C.两枚硬币的相邻部分是同名磁极D.“硬币桥”的搭建利用了磁化的原理7.在有机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细铁屑,并将它放在条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可观察到细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细铁屑的分布形象地显示了磁场中磁感线的多少B.细铁屑的排列形象地显示出磁场的分布C.磁场强弱的分布情况与细铁屑的多少有关D.将细铁屑连起来的线就是磁感线8.学习完电与磁的内容,小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如图左,他取一个橡胶圆环,用毛皮摩擦,使其带上负电,然后绕圆心在纸面内逆时针转动,在圆环的外部与内部有两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单元磁现象 磁场同步练习2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单元《磁现象磁场》同步练习2带答案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54分)1.现有甲、乙两根钢棒,当把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中部时,没有力的作用;而把乙的一端靠近甲的中部时,二者彼此吸引,那么()A.甲有磁性,乙无磁性B.甲无磁性,乙有磁性C.甲、乙均无磁性D.甲、乙均有磁性解析:关于磁铁,磁性最强的区域是磁极,假设钢棒有磁性,其磁性最强的区域是两头,中间几乎没有磁性.由于甲的一端与乙的中部不吸引,那么说明甲棒无磁性;乙的一端能吸引甲的中部,那么说明乙棒有磁性,故B正确.答案:B2.实验说明: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说明正确的选项是()A.硬币必然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必然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解析: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钢和镍都是磁性材料,放在磁场中能够被磁化取得磁性,因此能够被磁体吸引.答案:D3.以下关于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磁场和电场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B.磁场是为了说明磁极间彼此作用而人为规定的C.磁极与磁极之间是直接发生作用的D.磁场只有在磁极与磁极、磁极与电流发生作历时才产生解析:磁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体间的彼此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答案:A4.关于宇宙中天体的磁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宇宙中的许多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B.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C.指南针在任何天体上都能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工作D.指南针只有在磁场类似于地球磁场的天体上才能正常工作解析:不是所有的天体都具有与地球相似的磁场,指南针只能在磁场类似于地球磁场的天体上才能正常工作.答案:AD5.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指南针指示的“北”不是真正的北,二者有必然的不同B.地球两极与地磁两极不重合,地磁南极在地理南极周围,地磁北极在地理北极周围C.在任何星球上都能利用指南针进行方向判定D.我国是最先在航海上利用指南针的国家解析:因为磁偏角的存在,因此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周围,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周围,故A 正确,B错误;火星不像地球那样有一个全世界性的磁场,因此指南针不能在火星上工作,故C 错;据史书记载,我国是最先在航海上利用指南针的国家,故D正确.答案:AD6.如下图,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将弹簧测力计自左向右慢慢移动时,其示数()A.不变B.慢慢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磁体上各部位磁性强弱并非一样,实验证明,磁体两头(磁极)处的磁性最强,而中间的磁性最弱,因此铁球在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处受到的吸引力最大,在正中处受到的吸引力很小,故C正确.答案:C7.如下图,假设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地球的北极周围,那么小磁针的N极将()A.指北B.指南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解析:地磁场与条形磁体类似,其S极在地理北极周围.答案:D8.若是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觉,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能够移动,但可不能掉下来.原先,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棋子可不能掉落是因为() A.质量小,重力能够忽略不计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棋盘对它的吸引力与重力平稳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另一方面还受到空气的浮力解析:棋子受力如下图,磁性棋子受到棋盘的吸引力而对棋盘产生压力,棋盘对棋子有向外的弹力.重力使得棋子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棋子受到棋盘向上的静摩擦力,此力和重力平稳,使棋子可不能滑下来.由于空气浮力远小于重力,故可忽略不计.答案:B9.如下图,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时,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进程中,轻绳向上拉力F的大小为()A.F=MgB.Mg<F<(M+m)gC.F=(M+m)gD.F>(M+m)g解析:由于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场,对铁片B有吸引力而上升,因此这时吸引力必然大于铁片B所受的重力,故B向上加速运动,即铁片B处于超重状态.而A和C处于平稳状态,选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那么整个系统处于超重状态,因此F>(M+m)g,且在A、B 接触前F不断增大.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6分)10.(15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放在平板AB上,磁铁的N、S极如下图,开始时平板及磁铁皆处于水平位置,且静止不动.a.现将AB突然竖直向上平移(平板与磁铁之间始终接触),并使之停在A″B″处,结果发觉两个条形磁铁吸在了一路.b.若是将AB从原先位置突然竖直向下平移,并使之停在位置A′B′处,结果发觉两条形磁铁也吸在了一路.请回答以下问题:(1)开始时两磁铁静止不动,磁铁间的彼此作使劲是________力;右边磁铁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____.(2)在a进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上加速仍是减速?答:________.(3)在b进程中磁铁开始滑动时,平板正在向下加速仍是减速?答:________.解析: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要紧考查磁体间的彼此作用规律、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1)磁铁静止时,二者间的彼此吸引力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对右边的磁铁来讲,吸引力向左,静摩擦力向右.(2)当平板向上运动而两磁铁吸在一路时,说明摩擦力减小,磁铁所受支持力减小,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平板应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3)当平板向下运动而两磁铁吸在一路时,磁铁应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加速度仍向下,故是向下的加速运动.答案:(1)吸引右(2)减速(3)加速11.(15分)沿自由小磁针在地面静止的位置所作的垂直平面叫地磁子午面.当受其他磁场阻碍时,小磁针就会偏离原先所在的地磁子午面.这时,小磁针偏离地磁子午面的偏角大小反映什么?解析:小磁针偏离原先所在的地磁子午面是受到外加磁场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偏离地磁子午面的偏角大小就反映了所加外磁场的强弱.答案:反映了该处外加磁场的强弱12.(16分)若是小朋友误吞了金属类物品于腹腔内,如何把它掏出来呢?某同窗在学习了磁场以后,设计出了如此一个仪器,如下图.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将手控环内推,再拉出整条塑料管.(1)你能说出这种仪器的原理吗?(2)若是小朋友不慎吞下的是易拉罐拉环或一个回形针,哪一种物体能够用这种仪器掏出来?(3)若是把活动永磁铁换成电磁铁,你以为是不是更有效呢?解析:(1)当仪器顶部接触金属物品时,将手控环内推,其上的活动永磁铁使固铁磁化,固铁磁化后能吸引磁性金属物品,然后拉出整条塑料管,即可把这种金属物品掏出.(2)由于磁铁只能吸引铁磁性物体,而易拉罐拉环是铝合金材料,不是铁磁性物质,因此不能掏出;回形针是铁磁性物体,能够用此仪器掏出.(3)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能够随电流的转变而转变,若是是误吞了比较重的金属物品,可通过调剂电流大小使磁性增强,从而顺利把金属物品掏出来.故利用电磁铁应更有效一些.答案:观点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20.1+磁现象 磁场 同步练习试题 含详细答案

20.1 磁现象磁场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把一根有磁性的钢条锯成两截,则每一截有()A.1个磁极B.2个磁极C.3个磁极D.4个磁极2.关于判别钢锯条有无磁性的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A.将钢锯条悬挂起来,使它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若静止时总是南北指向,则钢锯条有磁性B.将钢锯条的一端去靠近条形磁铁的中央部分,若能吸住,则钢锯条有磁性C.将钢锯条靠近小磁针,若能吸引小磁针,则钢锯条有磁性D.将钢锯条靠近小磁针,若能相互排斥,则钢锯条有磁性3.用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沿同一方向摩擦一枚粗缝衣针若干次,使缝衣针磁化,如图甲。
然后把这枚缝衣针用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缝衣针磁化后,针尖部分是S极B.缝衣针停止运动后,针尖指向南方C.缝衣针停止运动后,针尖指向北方D.缝衣针停止运动后,针尖指向不确定4.电磁继电器里电磁铁的铁芯常用软铁而不用钢,这是因为()A.软铁能被磁化,而钢不能被磁化B.软铁易被磁化,而钢不易被磁化C.在磁化时,软铁具有的磁性比钢强D.磁化后,软铁的磁性易消失,而钢的磁性不易消失5.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下列表示磁体周围、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6.橡皮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现在有一种爱吞磁铁的橡皮泥,把高强磁铁放在旁边,磁铁会被慢慢吞噬(如图所示)。
磁铁会被吞噬的原因是()A.橡皮泥受到磁铁的压力B.橡皮泥有较强的粘连性C.高强磁铁具有动能D.橡皮泥中含有磁性物质7.如图所示,向左的箭头表示某一磁场的磁感线方向,则小磁针静止时北极应指向()A.左B.右C.上D.下8.一蛋糕盒里放有一条形磁铁,盒外均匀放有八个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条形磁铁在盒内摆放方向为()A.沿1﹣5连线位置,N极在5,S极在1B.沿2﹣6连线位置,N极在2,S极在6C.沿3﹣7连线位置,N极在3,S极在7D.沿4﹣8连线位置,N极在4,S极在89.在一根条形磁铁附近平行放置一根与磁铁形状完全相同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
初中物理九年级 磁现象 磁场习题及答案

1、为了判断一根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进行如下几组安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A.让钢棒靠近铁屑,铁屑被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B.用细线将钢捧吊起来.使它能在水平丽内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钢棒具有磁性C.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磁针相互排斥,则钢棒具有磁性D.让小磁针靠近钢棒,若钢棒与小磷针相互吸引,则钢棒具有磁性.2、用一根钢棒A端接近悬挂着的磁针的S极,磁针的S极被吸向钢棒,则( )A.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N极B.钢棒一定不具有磁性C.钢棒一定具有磁性,且A端为S极D.不能判断钢棒是否有磁性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B.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南北是因为受地磁场的作用C.磁体无论大小,都有2个磁极D.任何物体放到磁场中都会被磁化4、有关地磁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磁体B.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地磁场C.地磁场的N极在地球的北极附近D.地磁场的南、北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5、将一根铁钉靠近磁体,关于磁体和铁钉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体会吸引铁钉,但铁钉不会吸引磁体B.磁体吸引铁钉的力大于铁钉吸引磁体的力C.磁体本身就有吸引力,不管周围是否有铁钉存在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B.磁感线在磁体的外部从磁体N极出发,最后回到S极C.将条形磁铁分成若干段,每段磁体均有N、S极D.大头针被磁铁吸引的同时也被磁化成小磁体7、用一根不知有无磁性的铁棒的A端靠近一根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磁铁靠近铁棒,如图中甲所示,则可判断铁棒_____带有磁性(“一定”、“不一定”);若改将铁棒的B端靠近悬挂的条形磁铁的N极,磁铁远离铁棒,如图中乙所示,则可判断铁棒一定带有磁性,且A端为_____极(填“N”、“S”).8、A,B,C三根金属棒中有两根具有磁性的磁棒,另一根是铁棒,它们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_____棒是铁棒.9、有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磁性,要确定哪根磁棒有磁性,某同学用一根钢棒的一端去接触另一根钢棒的中间部分,如图所示,若两根棒互相吸引,可以断定_____钢棒有磁性,若两根钢棒互相不吸引,可以断定_____钢棒有磁性.10、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钢棒,用甲棒的一端靠近乙棒的中间,它们互相吸引,则( )A.甲棒有磁性,乙棒无磁性B.甲棒无磁性,乙棒有磁性C.甲、乙棒都有磁性D.甲棒有磁性,乙棒不一定有磁性1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A.能够产生磁感线B.能够吸引轻小物体C.能够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D.具有N、S极12、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铁或小磁针,静止后指南的磁极叫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指北的磁极叫_____,用字母_____表示.13、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画出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4、图1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_____极(选填“N”或“S”),若在1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2中的_____.15、如图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和磁铁的N、S极是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画出的,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6、磁体旁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所示,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磁体的N、S极.17、条形磁体旁的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所示.试标出条形磁体的N、S极和磁感线的方向.18、小娴不小心将甲、乙两磁铁棒各摔成两半,破裂情况如图所示.若将两磁铁棒按原状自然接合,则甲棒两半将互相_____,乙棒两半将互相_____.第16题第17题第18题19、小磁针放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它的N极所指的方向严格地说应是( )A.地磁的北极B.地磁的南极C.地理的北极D.地理的南极20、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_____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小磁针在地球表面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是_________的南极________的北极(填地理或地磁).2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利用指南针能辨别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_____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_____极所指的方向始终在地理的北极附近.22、下列物理现象与相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光的反射B.苹果落地一一重力作用C.花香四溢一一分子运动D.指南针指示方向一一地磁场作用23、在一个密闭的矩形盒子里放有2块条形磁铁,将一个小磁针放置到盒子的一端,当小磁针稳定不动时,盒子里条形磁铁的放置方式是( )A. B. C. D.24、如图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 )A.E点B.F点C.P点D.Q点25、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的下端为S极且正处于水平位置的大条形磁体N极的正上方,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和小磁针逐渐向右移至大条形磁体S极的正上方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是( )A.不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不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6、某同学研究磁极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他先将一块条形磁铁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保持静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a)所示;再将它逐渐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过程如图(b)、(c)、(d)所示.根据要求做出判断,写出结论.①请判断: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条形磁铁的下端为_____极.②比较图(b)、(c)、(d)三图,可得出结论:_____.第24题第25题第26题27、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磁体上方,有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部N极).小辉提着弹簧测力计向右缓慢移动,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小磁体下端,沿图示水平路线从A缓慢移到B.则图乙中能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位置变化的是( )A. B. C. D.28、两个钢棒靠近时相互吸引,那么( )A.两个都具有磁性B.只有一个有磁性C.至少一个有磁性D.没有具体说明,无法判断29、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指南针分为“水针”和“旱针”两类.在图所示装置中,条形磁铁左方的水盆中悬浮的“水针”和正上方悬挂的“旱针”在静止时其N极分别指向( )A.左,右B.右,左C.左,左D.右,右30、如图所示,在条形磁铁周围放置甲、乙、丙三个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乙C.甲、丙D.乙、丙31、根据图中小磁针的位置,标出甲、乙两条磁铁的N极和S极.答案:【1】D解:A、钢棒能吸引铁屑,说明钢棒具有磁体的性质: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即钢棒有磁性.故A能达到目的.B、磁体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当其自由静止时,要指向南北方向,即磁体的指向性.故B能达到目的.C、小磁针具有磁性,而相斥说明了钢棒也具有磁性,因为只有同名磁极才会相斥.故C能达到目的.D、小磁针靠近钢棒,即使钢棒没有磁性,小磁针也会吸引钢棒.所以不能确定钢棒是否具有磁性.故D不能达到目的.【2】D 【3】D 【4】C【5】D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对铁钉施力的同时,磁铁也受到了铁钉的吸引力,所以磁体会吸引铁钉,铁钉也会吸引磁体,所以A错误;B、磁铁和铁钉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磁体吸引铁钉的力等于铁钉吸引磁体的力,所以B错误;C、力时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所以C错误;D、因为ABC选项都错误,所以D正确.【6】BCD 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方便而人为假想的,它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7】不一定S【8】C解:因为A与B相互排斥,因此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A、B两根金属棒一定具有磁性,并且磁体可以吸引没有磁性的磁性材料,因此C一定为铁棒.【9】乙甲【10】D解: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位于磁体的两端,磁性最弱的部分在磁体的中间,这个位置几乎没有磁性.用甲的一端靠近乙的中间部分时,互相吸引,由此可以确定钢棒甲有磁性,不能确定乙磁性的有无.【11】C 【12】磁南极S磁北极N【13】B知道磁感线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并且要知道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解:A、图中磁感线方向正确,但小磁针的磁极指向反了,故该图错误;B、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都正确,故该图正确;C、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都不正确,故该图错误;D、图中磁感线方向不正确,小磁针的磁极指向正确,故该图错误;【14】N 甲【15】A解:∵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且磁感线在磁体外部是由N极出发回到S极;【16】解:小磁针N极向右,则说明该点磁感线向右,而外部磁感线由N极指向S极,故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答案如图:【17】【18】吸引排斥【19】B解:小磁针放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后,静止时其N极的指向与该点的地磁场磁感线方向一致,也就是在地理北极附近的地磁场南极;【20】 N 地磁地理【21】地N 【22】 A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23】B解: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S极指向上方,N极指向下边,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知,上边的磁铁右边应是N极,下边的磁铁的右边应是S极.【24】 A 【25】 C【26】N 在磁极不变的条件下,磁极间的距离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27】C解:条形磁体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挂着的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吸引力逐渐减小,而过了大磁体中点后,相互排斥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从A 端到B端是逐渐变小的.【28】C 【29】B 【30】B【31】解:由于小磁针的S极朝上,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甲的右端与乙的左端都是N极,另一端为S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同步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要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N极的
C.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2.以下描述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在如图所示的E、F、P、Q四点中,磁场最强的是( )
A.E点B.F点C.P点D.Q点
4.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能时,引入了“绝缘体”的概念,其中属于假想,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 )
A.原子B.磁感线C.参照物D.绝缘体
5.在下图中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磁体的N、S极和A点的磁感线方向。
6.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扬子江》一诗中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诗句,这里磁针石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它的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____方。
7.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
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着______。
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____(填“N”或“S”)极。
8.1954年,我国地质探矿队发现,在山东某一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地区的地磁场十分异常。
据此探矿队推测该地区地下可能蕴藏着( )
A.铜矿B.铁矿C.煤矿D.石油
9.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图中有关地磁体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
1---4 CCAB
5.
6. 地磁场南
7. 磁场S
8. B
9.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