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数学文化赏析》mooc答案

合集下载

慕课数学文化欣赏

慕课数学文化欣赏

华中农业大学数学文化欣赏在我们模糊的记忆里,数学是残缺的公式和零乱的图形,是课堂的催眠曲;然而,当您走进“数学文化欣赏”慕课,您会看到诸如2016=168+168+ 168+168+168+168+168+168+168+168+168+168,祝您12个月一路发,等等那些幽默风趣还带有浪漫色彩的数学世界,改变您对数学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艺术殿堂!课程概述“数学文化欣赏”是面向所有专业大学生(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和社会公众开放的素质教育通识课。

“数学素质”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数学文化欣赏》旨在为学生学完《大学数学》课程后,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目的是让当代大学生懂得数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工具和语言、同时它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而对于一个大学生,这种精神和思维方式不仅是十分基本的,而且是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的,选学数学文化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是数学类课程,但在注重其知识性、科学性的同时,也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在各种有趣味的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共同探索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课程组织教学的思路是:第一,以贯彻素质教育为准绳,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第二,通过大量的数学史料和数学家轶事等,介绍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第三,根据需要适当的介绍数学知识,但不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对涉及的数学知识深浅适当,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以保证各专业学生都能听清听懂并有所收获;第四,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欣赏数学文化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最终达到开阔眼界,热爱数学。

本课程先后被评为学校研究性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课程,2013年获得校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联合)。

证书要求总评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85分至100分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数学文化赏析

数学文化赏析

数学之魂
数学的对象:数与形式,万物之本。 数,可以表达事物规模,也可以表达事物的次序,万象共有; 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形态,万物共存。 数与形两者相互联系,对立统一。 数学中研究数量关系或数的部分属于代数学范畴;研究空间
形式或形的部分属于几何学范畴;研究两者联系或数形关系 的部分属于分析学范畴。 代数学中,数量关系、顺序关系占主导,培养计算与逻辑思 维能力;几何学中,位置关系、结构形式占主导,培养直觉 能力和洞察力;分析学中,量变关系、瞬间变化与整体变化 关系占主导,函数为对象,极限为工具,培养周密的逻辑思 维能力和建模能力。
数学之趣
数字黑洞:某些数字组成的数字串,经过一定的 变换 规则后,都要列一例外走向这一数字串。
自恋性黑洞153
对一个给定的数,求其各位数字的立方和,得到 一个新数,这个过程 称为立方和变换。
1的立方+5的立方+3的立方=153
神奇的1089
任意取一个三位数(个位 与百位 不能相等)A, 把该数倒序排列成另一个数B,将两数相减得到 一个三位数M= ∣ A-B ∣(不足三位时前面补0) , 将M倒序排列成另一个数N,计算M+N=?1089
这句话比较通俗, 颇为深刻; 2.一个国家科学的进步,可以用他消耗的数字
来度量。 这句话比较高雅,也非常精彩!
数学文化赏析
数学对人类生存、生活以及社会进步、科技发 展有重要影响;
数学源于实践,追求永恒,强调本质,关注共 性,识方圆曲直,判正负盈亏,时时为人解难。 数学思想深刻,方法巧妙,内容广阔,形式优 美,析万物之理,解万象之迷,处处引人入胜。
发现数学结论依靠归纳、类比等合情推理;确 定数学结论则依靠演绎推理。
以数学的推理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可靠的,不会 被证伪。

数学文化网课新版答案

数学文化网课新版答案

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一)12002年,为中国少年数学论坛活动题词“数学好玩”的是(D)。

A、邓东皋B、钱学森C、齐民友D、陈省身2“数学文化”一词最早进入官方文件,是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C)。

A、《小学数学课程标准》B、《初中数学课程标准》C、《高中数学课程标准》D、《大学数学课程标准》3数学的研究对象是从众多物质形态种抽象出来的人脑的产物,这是它与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共同点。

()正确答案:×4广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他们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答案:×数学文化(二)11998年以后,教育部的专业目录里规定了数学学科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C)。

A、统计学B、数理统计学C、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D、数学史与数学文化2数学目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要上升至思维模式的高度,还需学者们的探索。

()正确答案:×3数学素养的通俗说法,是指在经过数学学习后,将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

()正确答案:√数学文化(三)1“数学文化”课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以教授数学系统知识及其应用为目的。

()正确答案:×2反证法是解决数学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正确答案:√数学文化(四)1“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最后是被谁解决的?(B)A、阿基米德B、欧拉C、高斯D、笛卡尔2在解决“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时,数学家先做的第一步是(D)。

A、分析B、概括C、推理D、抽象3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这句话出自(C)。

A、阿基米德B、欧拉C、恩格斯D、马克思4从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可以看出,他是不支持数学定义中的“哲学说”的。

()正确答案:×5罗素关于数学概念的描述,是从数学的公理体系角度而言的。

()正确答案:√数学文化(六)1一堆20粒的谷粒,甲乙两个人轮流抓,每次可以抓一粒到五粒,规定谁抓到最后一把谁赢。

数学文化十讲MOOC第四讲答案

数学文化十讲MOOC第四讲答案

数学文化十讲MOOC第四讲答案1、单选题:本讲中介绍了解决“关于自然数的问题”的四个步骤,以下哪一个不在其中:选项:A: 问题一般化B: 问题特殊化C: 查阅资料D: 猜测规律答案: 【查阅资料】2、单选题:“抓三堆”游戏中,如果你面临的是4粒、5粒、7粒的局势,又要求你从7粒的那堆中抓,那么,正确的抓法是抓几粒?选项:A: 1粒B: 2粒C: 3粒D: 6粒答案: 【6粒】3、单选题:一堆200粒的谷粒,甲乙两人轮流抓,每人每次最多可抓5粒,也可以抓1粒、2粒、3粒、4粒,但不能不抓。

甲先抓,乙后抓,规定谁抓到最后一把谁赢。

问:甲应该如何抓才能赢?选项:A: 1粒B: 2粒C: 3粒D: 4粒答案: 【2粒】4、单选题:“抓三堆”游戏中,如果你面临的是4粒、5粒、8粒的局势,又要求你从8粒的那堆中抓,那么,正确的抓法是抓几粒?选项:A: 1粒B: 2粒C: 3粒D: 7粒答案: 【7粒】5、单选题:一堆125粒的谷粒,甲乙两人轮流抓,每人每次最多可抓5粒,也可以抓1粒、2粒、3粒、4粒,但不能不抓。

甲先抓,乙后抓,规定谁抓到最后一把谁赢。

问:甲应该如何抓才能赢?选项:A: 2粒B: 3粒C: 4粒D: 5粒答案: 【5粒】6、单选题:“数学文化十讲”各讲测验题的截止时间将统一设置在选项:A: 周一的23时30分B: 周五的23时30分C: 周六的23时30分D: 周日的23时30分答案: 【周日的23时30分】7、多选题:“数学文化十讲”的教材选项:A: 是顾沛编写的《数学文化》B: 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文化》C: 在网上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都可以买到D: 是顾沛编写的《数学文化赏析》答案: 【是顾沛编写的《数学文化》;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文化》;在网上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读者服务部都可以买到】8、多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选项:A: “数学文化课”网站http://222.30.48.142/sxwh/中有各讲的PPT B: 本课程将介绍微积分的基本内容C: 看本课程教学视频的同时应该记笔记D: 教学视频中没听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回放重学答案: 【“数学文化课”网站http://222.30.48.142/sxwh/中有各讲的PPT;看本课程教学视频的同时应该记笔记;教学视频中没听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回放重学】第二讲数学的魅力第二讲测验题1、单选题:多面体的欧拉公式是:选项:A: V–F + E = 2B: V–F–E = 2C: V + F–E = 2D: V + F–E = 1答案: 【V + F–E = 2】2、单选题:蒲丰投针的故事反映了数学不同分支间的选项:A: 独立性B: 统一性C: 相容性D: 区别性答案: 【统一性】3、多选题:证明存在性命题的方法有:选项:A: 构造性证明法B: 纯存在性证明法C: 连续性证明法D: 离散性证明法答案: 【构造性证明法;纯存在性证明法】4、多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选项:A: 367个人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是相同的B: 365个人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是相同的C: 天津市南开区至少有两个人头发根数一样多D: 南开大学至少有两个人头发根数一样多答案: 【367个人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是相同的;天津市南开区至少有两个人头发根数一样多】5、多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选项:A: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B: 正七边形的内角和是180度C: 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度D: 正七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答案: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度;正七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6、多选题:地图着色时,为了使任意两个具有公共边界的区域颜色不同,用几种颜色就可以做到?选项:A: 三种颜色就可以做到B: 四种颜色就可以做到C: 五种颜色就可以做到D: 六种颜色就可以做到答案: 【四种颜色就可以做到;五种颜色就可以做到;六种颜色就可以做到】7、多选题:“一个联通的点线图可以一笔画”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项:A: 点线图中的奇结点为2个或者0个B: 点线图中的奇结点为2个、1个或者0个C: 点线图中的奇结点不多于2个D: 点线图中的奇结点为2个答案: 【点线图中的奇结点为2个或者0个;点线图中的奇结点不多于2个】8、多选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选项:A: 欧拉是瑞士数学家B: 欧拉是法国数学家C: 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上发表关于“七桥问题”的论文D: 欧拉在法国科学院上发表关于“七桥问题”的论文答案: 【欧拉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在彼得堡科学院上发表关于“七桥问题”的论文】第三讲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第三讲测验题1、单选题:“兔子问题”中第8个月的兔子对数是选项:A: 21B: 13C: 23D: 11答案: 【21】2、单选题:本讲中关于兔子问题的第三点规律是选项:A: 每个月的大兔子对数,等于前两个月的大兔子对数之和B: 每个月的小兔子对数,等于上个月的大兔子对数C: 每个月的大兔子对数,等于上个月的小兔子对数D: 每个月的小兔子对数,等于前三个月的小兔子对数之和答案: 【每个月的大兔子对数,等于前两个月的大兔子对数之和】3、单选题:下面的哪个数是黄金比的近似数?选项:A: 0.618B: 0.518C: 0.615D: 0.614答案: 【0.618】4、单选题:斐波那契的《算盘书》出现在哪一年?选项:A: 1202年B: 1302年C: 1402年D: 1102年答案: 【1202年】5、单选题:每一条线段有几个黄金分割点?选项:A: 2个B: 1个C: 3个D: 4个答案: 【2个】6、多选题:斐波那契数列的来源是:选项:A: 兔子问题B: 向日葵问题C: 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算盘书》D: 1202年法国数学家斐波那契的《算盘书》答案: 【兔子问题;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算盘书》】7、多选题:下面,哪些是事实?选项:A: 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在全国推广优选法B: 20世纪60年代陈景润在全国推广优选法C: 华罗庚先生去世前的最后一场报告讲的是优选法D: 华罗庚先生去世前的最后一场报告讲的是数论答案: 【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在全国推广优选法; 华罗庚先生去世前的最后一场报告讲的是优选法】。

网络课【尔雅】数学文化(答案)

网络课【尔雅】数学文化(答案)

001在我国数学文化最早是哪一年提出的?•A、1990。

0•B、1992.0•C、2005.0•D、2008.0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数学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A、1986.0•B、1990.0•C、1974。

0•D、1996。

0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3数学文化这门课2002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数学是和其他的自然学科在同一个层次上的科学.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数学的研究可以用到不同的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对数学文化中文化一词的界定,更倾向于广义的解释。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何时首推建立32个“国家大学生素质文化教育基地”•A、1997年•B、1998年•C、1999年•D、2000年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1数学素养不包括()•A、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B、控制问题中的因素•C、有条理地理性思考•D、解决问题时的逻辑能力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企业招考员工的题和数学推理往往有关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数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一个人工作的成效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一种素质(素养)。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专业“数学素养”有几点?()•A、五点•B、两点•C、四点•D、三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1数学文化主要是关于()的课程。

•A、数学知识•B、数学理论•C、数学应用•D、数学思想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2一般数学课程试以()为线索组织教材。

•A、数学问题•B、知识系统•C、数学方法•D、数学思路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3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数学文化课与高等数学课程没有什么区别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学习数学文化课程只需要学习高中的课程即可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有几个步骤•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7数学文化课的用到的数学基础知识只有初等数学。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数学文化(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数学文化(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1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数学文化(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以下不属于数学文化的狭义意思的是()A.数学思想B.数学精神C.数学方法D.数学教育2.属于对称关系的是()A.父子B.照哈哈镜C.比赛循环赛D.比赛淘汰制3.四色猜想最先提出的是()A.阿佩尔B.摩尔根C.古德里D.哈密顿4.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的差别()A.更加全面B.更加深刻C.更加本质D.以上全部是5.以下不属于数学文化的侠义意思的是()A.数学精神B.数学方法C.数学教育D.数学思想6.“优选法”又称为“0.618法”。

()A.错误B.正确7.卢卡斯数列是斐波那契数列的推广。

()A.错误B.正确8.无限半群若满足消去律则一定是群。

()A.错误B.正确9.斐波那契数列的发明者,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

()A.错误B.正确10.可以完全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不包括()A.正方形B.正三角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11.4个平面最多把空间分为几部分()A.15B.14C.13D.1212.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的数是()A.自然数B.正整数C.有理数D.无理数13.解析几何是代数和几何相结合的产物。

()A.错误B.正确14.首先提出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的人是()A.爱因斯坦B.哥德尔C.伽罗瓦D.伯奈斯15.数学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

()A.正确B.错误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有限级数一定有“和”。

()A.错误B.正确2.上海陆家明发现的元朝玉桂,过去只有印度才有这种“完全幻方”,这个玉桂发现时间()A.1996年B.1986年C.1982年D.1976年3.下列不属于开设数学文化课,学生收获的是()A.了解数学思想B.提高数学能力C.学会以数学的方式思维观察世界D.都不对4.证明了代数数集和有理数集的可数性的人是()A.牛顿B.柯西C.康托D.拉格朗日5.“大多数植物的花,其花瓣数都恰是斐波那契数”几时给出真正满意的解释()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6.黄金分割点特点的是()A.数值是0.618B.大段/全段小段/大段C.任何直线有两个分割点D.以上全正确7.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证明的人是()A.杨辉B.刘徽C.赵爽D.秦九韶8.数学文化课中作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不包括()A.数学问题B.数学典故C.数学方法D.数学的知识系统9.第一个提出了集合“势”的概念的人是()A.康托B.笛卡尔C.克莱因D.哥德尔10.舞台报幕者最佳站位是正中央。

慕课数学文化欣赏

慕课数学文化欣赏

华中农业大学数学文化欣赏在我们模糊的记忆里,数学是残缺的公式和零乱的图形,是课堂的催眠曲;然而,当您走进“数学文化欣赏”慕课,您会看到诸如2016=168+168+ 168+168+168+168+168+168+168+168+168+168,祝您12个月一路发,等等那些幽默风趣还带有浪漫色彩的数学世界,改变您对数学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的艺术殿堂!课程概述“数学文化欣赏”是面向所有专业大学生(本、专科生及研究生)和社会公众开放的素质教育通识课。

“数学素质”是高等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数学文化欣赏》旨在为学生学完《大学数学》课程后,进一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目的是让当代大学生懂得数学不仅仅是科学的工具和语言、同时它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

而对于一个大学生,这种精神和思维方式不仅是十分基本的,而且是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的,选学数学文化欣赏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是数学类课程,但在注重其知识性、科学性的同时,也注重趣味性和应用性;在各种有趣味的情境中,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共同探索的氛围下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课程组织教学的思路是:第一,以贯彻素质教育为准绳,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第二,通过大量的数学史料和数学家轶事等,介绍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第三,根据需要适当的介绍数学知识,但不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对涉及的数学知识深浅适当,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以保证各专业学生都能听清听懂并有所收获;第四,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欣赏数学文化的同时了解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最终达到开阔眼界,热爱数学。

本课程先后被评为学校研究性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课程,2013年获得校精品视频公开课;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联合)。

证书要求总评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85分至100分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

(完整版)《数学文化赏析》mooc答案

(完整版)《数学文化赏析》mooc答案

(完整版)《数学⽂化赏析》mooc答案第⼀章⼀、多选题(共100.00 分)1.以下关于数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 B)。

A.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B.数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科学C.数学研究事物的物质属性D.数学只是研究数的科学2.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A B C)。

A.数与形是数学科学的两⼤柱⽯;B.数与形是万物共性和本质;C.数与形是⼀个事物的两个侧⾯,⼆者有密切联系;D.数与形是不同的事物,也没有关系。

3.下列运动或变换中,属于拓扑变换的有(A C)。

A.橡⽪筋拉伸;B.电风扇旋转;C.纸张折叠;D.投影。

4.以下各选项属于数学的特点的有(A C D)。

A.概念的抽象性;B.公式的简洁性;C.推理的严密性;D.结论的确定性。

5.以下选项中,属于数学关注的内容的部分有(A B C D)。

A.⼀种对象的内在性质;B.不同对象的联系;C.多种对象的共性;D.⼀组对象的变化规律。

6.数学中概念或定义的形成主要是(A B C)的结果。

A.分类;B.抓本质;C.抓共性;D.推理。

7.按照结构数学的观点,以下对象属于代数结构的有(A C)。

A.加法运算;B.⽐较⼤⼩;C.乘⽅运算;D.数轴。

8.以下关于公理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 B D)。

A.公理之间应该相容;B.公理之间应该独⽴;C.公理需要证明;D.公理是数学理论正确性的前提。

9.以下推理形式中,属于合情推理的有(A B D)。

A.归纳;B.类⽐;C.演绎;D.联想。

10.以下关于归纳推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D)。

A.归纳推理是从个体认识群体的推理;B.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般的推理;C.归纳推理是从⼀个个体认识另⼀个个体的推理;D.归纳推理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11.以下关于类⽐推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C D )。

A.类⽐推理是发散性思维;B.类⽐推理是从⼀般到特殊的推理;C.类⽐推理是从⼀个个体认识另⼀个个体的推理;D.类⽐推理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一、多选题(共100.00 分)1.以下关于数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 B)。

A.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B.数学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科学C.数学研究事物的物质属性D.数学只是研究数的科学2.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A B C)。

A.数与形是数学科学的两大柱石;B.数与形是万物共性和本质;C.数与形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二者有密切联系;D.数与形是不同的事物,也没有关系。

3.下列运动或变换中,属于拓扑变换的有(A C)。

A.橡皮筋拉伸;B.电风扇旋转;C.纸张折叠;D.投影。

4.以下各选项属于数学的特点的有(A C D)。

A.概念的抽象性;B.公式的简洁性;C.推理的严密性;D.结论的确定性。

5.以下选项中,属于数学关注的内容的部分有(A B C D)。

A.一种对象的内在性质;B.不同对象的联系;C.多种对象的共性;D.一组对象的变化规律。

6.数学中概念或定义的形成主要是(A B C)的结果。

A.分类;B.抓本质;C.抓共性;D.推理。

7.按照结构数学的观点,以下对象属于代数结构的有(A C)。

A.加法运算;B.比较大小;C.乘方运算;D.数轴。

8.以下关于公理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 B D)。

A.公理之间应该相容;B.公理之间应该独立;C.公理需要证明;D.公理是数学理论正确性的前提。

9.以下推理形式中,属于合情推理的有(A B D)。

A.归纳;B.类比;C.演绎;D.联想。

10.以下关于归纳推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D)。

A.归纳推理是从个体认识群体的推理;B.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C.归纳推理是从一个个体认识另一个个体的推理;D.归纳推理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11.以下关于类比推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C D )。

A.类比推理是发散性思维;B.类比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C.类比推理是从一个个体认识另一个个体的推理;D.类比推理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12.以下关于演绎推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

A.演绎推理是收敛性思维;B.演绎推理可以从少数已知事实出发,导出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C.演绎推理能够保证数学命题的正确性,使数学立于不败之地;D.演绎推理可以使人类的认识范围从有限走向无限。

第二章一、多选题(共100.00分)1.以下选项中属于数学功能的有(A B C D)A.实用B.教育C.语言D.文化2.以下哪些现象说明数学具有语言功能?A BA.用方程描述社会现象B.用符号表示数和运算C.逻辑推理D.五线谱3.数学被广泛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两条最根本原因包括(A C)A.数学的对象是万物之本B.数学概念的抽象性C.数学方法与结论的可靠性D.数学结论的确定性4.与自然语言相比,数学语言具有以下优点(A C D)A.不会产生歧义B.表达生动C.表达简洁、清晰D.内涵丰富5.把数学看做一种文化,原因在于(A B C)A.数学是人类创造并传承下来的智力成就B.数学深入到人类社会各个角落C.数学影响人类思维,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法则D.数学是一门课程6.以下内容属于数学文化的知识性成分的有(A B D)A.勾股定理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C.演绎推理D.圆周率7.以下内容属于数学文化的观念性成分的有(A C D)A.演绎推理B.余弦定理C.数学哲学D.理性精神8.以下关于科学素质的描述,正确的有(A B D)A.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B.科学素质的核心是数学素质C.科学素质追求人生、社会和心灵的和谐D.科学素质追求真9.以下各项属于数学素质内涵的有(A B C D)A.数学意识B.数学语言C.数学技能D.数学思维10.数学思维的特点有(A B C D)A.抽象性B.逻辑性C.创造性D.形式化11.有一件衣服,给定10升水和适量洗涤剂,以下三种用水方式分别进行洗涤与甩干(1)10升水一次用完;(2)把10升水分为5、5升,洗一遍、清一遍;(3)把10升水分为4、3、3升,洗一遍、清两遍。

以下判断正确的有(A B D)A.第(3)种洗法最干净B.(2)比(1)干净C.第(2)种洗法最干净D.(3)比(2)干净12.关于数学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以下描述正确的有(A B C D)A.数学是科学的语言B.数学是科学之母C.数学是科学之仆D.数学孕育科学,也推动科学第三章一、单选题(共40.00分)1.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数学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其中17世纪发展起来的数学属于(B)阶段。

A.初等数学和古代数学B.变量数学C.近代数学D.现代数学2.变量数学时期的起点与标志分别是(B)。

A.集合与结构B.解析几何与微积分C.微积分与数学分析D.解析几何与向量几何3.解析几何是什么年代由哪国、哪位数学家建立的?BA.法国、牛顿B法国、笛卡尔C.英国、欧几里得D.希腊、欧几里得4.以下各科中,属于随机数学的一个是(B)A.微积分学B.概率统计C.复变函数D.微分方程二、多选题(共60.00分)1.变量数学的特点有(A B)A.实现了数形结合B.可以研究运动C.出现了非欧几何D.可以研究随机现象2.微积分是由(A B)在17世纪建立的。

A.牛顿B.莱布尼茨C.笛卡尔D.柯西3.初等代数学研究方程的(A B C)问题。

A.解(根)的存在性B.解(根)的个数C.解(根)的结构D.解(根)的变化4.关于代数多项式方程,以下论断正确的有(B D)。

A.任何多项式方程在实数范围内都有解B.任何多项式方程在复数范围内都有解C.任何多项式方程在复数范围内都有求根公式D.五次及五次以上的多项式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没有求根公式5.近代数学的特点有(A B C)A.几何非欧化B.代数抽象化C.分析严密化D.几何代数化6.以下关于数学学科发展的因素,正确的有(A B C D)A.实用因素B.科学因素C.哲学因素D.美学因素第四章一、单选题(共30.00分)1.在“柏拉图学园”有人问柏拉图:学几何能有啥用啊?柏拉图给他一个钱币,然后把他赶出了柏拉图学园。

这说明(A)A.柏拉图认为学习几何不是为了实用B.柏拉图钱多C.柏拉图认为几何学没有用D.问的人很穷2.甲乙双方约定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轮至少数2个数,最多数3个数,以最终数到30的人为输。

甲选择以下何种策略可以必胜?BA.先手,先数2个数B.先手,先数3个数C.后手,数2个数D.后手,根据先手数的数量再决定自己数的数量3.甲乙双方约定从1开始,轮流报数,每人每轮至少数1个数,最多数3个数,以最终数到100的人为赢。

甲选择以下何种策略可以必胜?DA.先手,先数1个数B.先手,先数2个数C.先数3个数D.后手,根据先手数的数量再决定自己数的数量二、多选题(共70.00分)1.数学归纳法属于(B C)A.合情推理B.演绎推理C.收敛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2.反证法属于(B C)A.合情推理B.演绎推理C.收敛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3.类比推理属于(A D)A.合情推理B.演绎推理C.收敛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4.对于三角形的各种角来讲,以下结论正确的有(A B C)A.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B.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度C.“外角和等于360度”比“内角和等于180度”更反映问题本质D.“内角和等于180度”比“外角和等于360度”更反映问题本质5.地面上摆放若干堆石子,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取石子,每人每次只能在其中一堆中取走1颗或2颗石子,以取到最后一颗石子者为胜。

甲提取后留给对方哪个局面可以保证自己必胜?A B C DA.只留一堆,留下39颗石子B.留下两堆,分别为8颗和14颗C.留下三堆,分别有6、10、13颗D.留下四堆,分别为7、10、11、14颗6.地面上摆放若干堆石子,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取石子,每人每次可以在其中一堆中取走任意多颗石子,以取到最后一颗石子者为胜。

甲提取后留给对方哪个局面可以保证自己必胜?B C DA.只留一堆,多于1颗石子B.留下两堆,石子数相同C.留下三堆,分别有1、100、101颗D.留下三堆,分别为3、5、6颗7.地面上摆放若干堆石子,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取石子,每人每次可以在其中一堆中取走任意多颗石子,以取到最后一颗石子者为胜。

甲提取后留给对方哪个局面可以保证自己必胜?C DA.只留一堆,多于1颗石子B.留下两堆,石子数不相同C.留下三堆,分别有4、9、13颗D.留下三堆,分别为1、8、9颗第五章.一、单选题(共20.00分)1.平面上任意网络图形,其顶点数v,连接顶点的线段数e,与其围出的区域数f关系满足(A)A.f - e + v = 1B.f - e + v = 2C.没有确定关系D.关系依赖于具体的区域数2.任何空间多面体,其顶点数v,连接顶点的线段数e,与其围出的区域数f关系满足(B)A.f - e + v =1B.f - e + v =2C.没有确定关系D.关系依赖于具体的区域数二、多选题(共40.00分)1.数学理论的建立,以自明的事实为基础,以演绎推理为保障。

这说明(A C D)A.数学理论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所有的数学结论都是推证出来的C.演绎推理是数学结论确立的主要手段D.数学理论的出发点是公理系统2.关于对称性,以下说法合理的有(A B C)A.对称性就是图形在某种运动或变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B.对称性代表着稳定与均衡C.对称性是数学美的一种重要特征D.对称就是上下或者左右一样3.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及大小可以由(A C D)来确定.A.三条边B.三个内角C.两边及夹角D.一边及两侧角4.如果用同一种标准的正多边形铺设地板,以下哪种地板适合使用?A B D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三、判断题(共40.00分)1.任何一张准确绘制的中国地图,把它放在中国某一块地面上,一定有一个点正好与该点所代表的点一致.正确2.给出数列的前5项,可以唯一确定数列的通项.错误3.随机现象没有任何规律性。

错误4.在任何一种聚会中,一定有两个人,他们在场的朋友数一样多。

正确第六章一、单选题(共20.00分)1.随便写出两个你喜欢的正整数写出两个自然数m和n,以此作为一个数列的前两项,之后,后一项为前两项之和,如果,第11项是1000,则第12项是(C)。

A.1616B.1617C.1618D.20192.假定银行活期存款年利率为100%,那么一元存款,按年结息每年本息和为2元;按半年结息每年本息和为2.25元,按天结息每年本息和为(B)A.小于2.5B.小于2.8C.介于2.8与3之间D.大于3二、多选题(共60.00分)1.数学美的和谐性源自于(A C D)A.数学关注共性B.数学关注本质C.数学关注规律D.数学关注联系2.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郎洛伊丝关于合成照片的美丽程度实验结果显示(B C D)A.人群中两个最美的人脸合成的照片最美B.照片的美丽程度随着合成人数的增多而增高C.幼儿与成人对美的判断是基本一致的D.人们视觉中人脸的美是一种常模或平均状态3.数学美的特征包括(A C D)A.简洁性B.不变性C.和谐性D.奇异性4.以下关于圆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D)A.圆周率是无理数B.圆周率是超越数C.圆周率可以表示为分数D.圆周率可以计算椭圆的面积5.以下关于圆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B D)A.圆周率可以通过所有自然数表达出来B.圆周率可以通过所有奇数表达出来C.圆周率可以通过有限多个自然数表达出来D.圆周率不是任何整系数多项式的根6.以下对象与黄金分割有关的是(A B C)A.黄金矩形B.黄金三角形C.五角星D.圆形三、判断题(共20.00分)1.两个多项式相等要求它们在实数集上每点的函数值都相等,因此无法通过若干个点处二者函数值是否相等来判断这两个多项式是否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