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优秀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测试题
4年级1单元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

4年级1单元上册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论语》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刻舟求剑C. 庖丁解牛D. 井底之蛙4. 下列哪个朝代不属于唐代以前的朝代?A. 汉B. 唐C. 宋D. 明5. 下列哪个节日与屈原有关?A. 中秋节B. 端午节C. 重阳节D. 清明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3. 诗歌按音节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4.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
()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孟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2. “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
3. “______,不亦乐乎?”出自《论语》。
4. “______,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
5. “______,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左传》。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简述“文房四宝”指的是什么。
3. 请简述“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4. 请简述“五言绝句”的特点。
5. 请简述“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哪些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比喻”的修辞手法。
2. 请举例说明“对偶”的修辞手法。
3. 请举例说明“排比”的修辞手法。
4. 请举例说明“夸张”的修辞手法。
5. 请举例说明“设问”的修辞手法。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2.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根据下列词语,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故事:月亮、河流、老人、孩子、鱼。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C. 寓教于乐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
这“三表”是本、原、用。
A. 对B. 错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 始皇暴毙B. 边患日重C. 仁义不施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
A. 司马相如B. 司马徽C. 司马懿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 明代心学学风B. 宋代理学学风C. 唐代诗学学风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
AA. 对B. 错9A. 对B. 错10、“”这一概A. 韩愈B.C.A.西学B.心学C.A.B.C.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 《尔雅》B. 《康熙字典》C. 《永乐大典》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
AA. 对B. 错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 文理贯通B. 古今贯通C. 中外贯通第四章单元测试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
AA. 对B. 错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B.C.“礼”、“A. 对B. 错A. 对B. 错A.B.C.A. 孤僻B. 自觉C. 谨慎“A. 朱熹B. 左丘明C. 杨振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
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AA. 对B. 错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
BA. 对B. 错:修身、修心第五章单元测试宗教一词产生于先秦时期,在华夏民族部落形成时,由宗族演变而来。
BA. 对B. 错道教则是教人舍伪归真,自利利他。
BA. 对B. 错佛教则是教人舍伪归真,自利利他。
山大版四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第一单元

山大版四年级传统文化复习题第一单元一、填空题。
1. 中国的国花是_________。
答案:丁香花2. 著名的中国节日春节是农历的第_________天。
答案:一3. 中秋节是在农历的_________月。
答案:八月4. 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是_________式。
答案:古代5.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_________术。
答案:印刷二、选择题。
1. 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以下哪个的创造?A. 电器B. 交通工具C. 科学技术D. 文化遗产答案:D. 文化遗产2. 下列哪一件事情不是中国人春节时会做的?A. 守岁B. 贴春联C. 点燃鞭炮D. 穿上红色的衣服答案:A. 守岁3. 在中国古代,文化人喜欢把自己的诗、文作品写在哪种纸上?A. 玻璃B. 砖瓦C. 布料D. 纸张答案:D. 纸张4. 以下哪个京剧角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A. 蜡烛B. 皇帝C. 国家D. 地球答案:B. 皇帝5. 在中国农历的每个月都有一个特定的节日,这个节日叫做月_________。
A. 分B. 月C. 音D. 节答案:D. 节三、判断题。
1. 中国的国花是梅花。
答案:错误2. 中秋节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
答案:错误3. 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通常包含四合院。
答案:正确4. 布料是古代中国文化人最常用的纸质材料。
答案:错误5. 京剧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流传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
1. 请简单介绍一下指南针的作用和用途。
答案:指南针是一种用来确定方向的工具,它能够指示出地球上北极的方向。
在古代中国,指南针是航海家必备的工具,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判断船舶的航向,确保航行的安全。
2.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这个节日象征着团圆和丰收,人们会和家人一起观赏明亮的月亮,并吃月饼、赏月、放孔明灯等。
这个节日是表达家庭团圆、热爱家庭的重要时间,也是人们传统情感的体现。
2023-2024学年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1)课文《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蔺相如“相”指的是廉颇()1.(2)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指的是纸、笔、墨、砚()1.(3)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苏州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1.(4)“一个巴掌拍不响”与“孤掌难鸣”意思相同()【答案】(1)×【解析】(1)错误《将相和》中“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答案】(2)√【解析】(2)正确“文房四宝”指的是纸、笔、墨、砚【答案】(3)×【解析】(3)错误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答案】(4)√【解析】(4)正确“孤掌难鸣”指一个巴掌拍不响也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2.抄写请将李白的古诗《赠汪伦》抄写在横线上(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 ﹣﹣李白诗【解析】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3.在正确的读音或字下打“√”\underset\cdot翩翩起舞(piān biān)加bèi(倍陪部)\underset\cdot恼怒(lǎo nǎo)zǔ力(助祖阻)丁\underset\cdot零(líng níng)流tǎng(躺淌趟)\underset\cdot执行(chí zhí)山diān(巅巍颠)\underset\cdot差异(chā chà)diāo饰(绸雕叼)\underset\cdot纵横(zòng zhòng) biàn论(辩瓣辨)小军的飞机\underset\cdot模(mú mó)型和我的一模(mú mò)一样我们要zūn(尊遵)守学校纪律zūn(尊遵)敬老师【答案】piān 倍nǎo 阻líng淌zhí巅chā雕zòng辩mómú遵·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所学课文生字中易读错字的读音以及选择正确的字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确定正确的读音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每个音节的声调差 chà错误话说差了chā不同不同之点差别chāi派遣去做事差遣模 mó仿效模仿 mú模样瓣组成花冠的各片辩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辨分别分析明察倍等于原数的两个加倍部全体中的一份部分陪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陪伴尊地位或辈分高尊长遵沿着依照按照遵守4. shāo wēi gē da dǐ yùzhǎn dīng jié tiě()()()()péng pài kāng kǎi líng lìwēi fēng lǐn lǐn()()()()【答案】稍微, 疙瘩, 抵御, 斩钉截铁, 澎湃, 慷慨, 伶俐, 威风凛凛【解析】“shāo wēi”写作“稍微” “gē da”写作“疙瘩” “dǐ yù”写作“抵御” “zhǎn ding jié tiě”写作“斩钉截铁” “péng pài”写作“澎湃” “kāng kǎi”写作“慷慨” “lingli”写作“伶俐” “wēi fēng lǐn lǐn”写作“威风凛凛”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5.(1)“两个小东西”指________和________5.(2)“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是因为________5.(3)它们的腿的四周有好几圈黑色的圆环由此可以想象________5.(4)把这段话用“∥”分成两层这两层之间是________关系5.(5)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是__________【答案】(1)1.苍蝇蜘蛛【解析】【答案】(2)琥珀是透明的【解析】【答案】(3)他们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的样子【解析】【答案】(4)在那块透明……黑色的圆环Ⅱ从那块琥珀……苍蝇和蜘蛛了【解析】【答案】(5)据此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解析】6.(1)在文章第⑤段的“□”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6.(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①诈谋百出 ________②气急败坏 ________6.(3)如果复述这个故事你会选择下列哪一项的故事情节?()6.(4)文章第④段中“蟹这一激可把狐狸气坏了……”一句中的“这”指的是 ________ 第⑤段中“蟹心生一计……不知是蟹之计……”两句中的“计”指的都是 ________6.(5)读了文章我知道题目中“傲狐辱蟹”的意思是 ________ 可事情的结果却是________6.(6)读故事结尾想想狐狸听了蟹的话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想象狐狸的神态、动作、语言续编故事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答案】笑吟吟地说“你真与我赛跑吗?你跑的时候总把你那美丽的尾巴高高竖起犹如风帆一般你使了帆自然就跑得快了你敢让我绑住你的尾巴吗?”【解析】考查了对标点符号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提示语在前说后用冒号、引号引号里是三句话两个问句句末用问号一个陈述句句末用句号停顿用逗号【答案】狐狸有很多奸诈的计谋 ,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文中形容狐狸十分恼怒【解析】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①诈谋百出狐狸有很多奸诈的计谋②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文中形容狐狸十分恼怒【答案】A【解析】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理解我会选择“嘲笑蟹﹣激狐狸﹣蟹生计﹣羞狐狸”这一故事情节【答案】蟹说狐狸白白身大力强其实也不过如此而且以挑衅的语气要和狐狸赛跑, 用激将法钳住狐狸尾巴和狐狸赛跑【解析】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指的是蟹说狐狸白白身大力强其实也不过如此而且以挑衅的语气要和狐狸赛跑第⑤段中“蟹心生一计……不知是蟹之计……”两句中的“计”指的都是用激将法钳住狐狸尾巴和狐狸赛跑【答案】高傲自大的狐狸羞辱螃蟹, 狐狸被蟹羞辱【解析】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题目中“傲狐辱蟹”的意思是高傲自大的狐狸羞辱螃蟹可事情的结果却是狐狸被蟹羞辱【答案】狐狸沮丧地低下了头自言自语道“都怪我太过高傲想着羞辱别人反倒被羞辱了……”说完垂头丧气地拖着步子走了【解析】考查了思维拓展结合内容展开想象例狐狸沮丧地低下了头自言自语道“都怪我太过高傲想着羞辱别人反倒被羞辱了……”说完垂头丧气地拖着步子走了7.(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7.(2)选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指的是________ 文中把“这个问题”比作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7.(3)联系全文说说周恩来为什么会做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________【答案】沉重拯救响亮【解析】考查了选词填空的能力慎重谨慎认真沉重分量重程度深结合语境选“沉重”拯救意思是指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挽救从危险中救回来结合语境选“拯救” 响亮(声音)宏大明亮光线充足结合语境选“响亮”【答案】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 一团烈火,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周恩来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情怀【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前一句“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可知“这个问题”是什么文中将这个问题比作“一团烈火”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写出了周恩来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情怀【答案】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解析】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对全文的阅读及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可知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三、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片热烈的欢呼(缩句)________8.(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________8.(3)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母亲(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8.(4)《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8.(5)关爱是一缕春风能吹散心中的愁云(仿写句子)关爱是________ 能________【答案】心情融成欢呼【解析】考查了缩句可去掉修饰语“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一片热烈的”【答案】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盲姑娘听的【解析】考查了改写转述句去掉双引号冒号改为逗号“我”改为“他” “这”改为“那”【答案】没有一个孩子不爱自己的母亲【解析】考查了改写双重否定句“每一个孩子都”改为“没有一个孩子不”【答案】考查了修改病句成分多余去掉“写的”【解析】考查了修改病句成分多余去掉“写的”【答案】一片暖阳, 驱散心中的阴霾【解析】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把“关爱”比作“春风”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仿写句要用比喻的修辞9.综合实践一身边的小事班级举行美食节各人都带来了好多美食老师宣布开始后有几个同学一下把大家都爱吃的抢光了这时你想对抢吃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答案】你们不应该这样做大家带来的美食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而不是自私的将自己喜欢的吃完不让他人品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根据语境围绕着自己在生活中的看法来写即可如班级举行美食节各人都带来了好多美食老师宣布开始后有几个同学一下把大家都爱吃的抢光了此时可以围绕着秩序、活动规则、老师的指令以及不能过于自私等方面来写言之有理即可10.口语交际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不过现在许多小学生迷恋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视力?【答案】1、合理用眼有必要的休息时间 2、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 3、在柔和的光线下学习 4、多参加体育运动 5、认真做眼保健操【解析】。
四年级传统文化试卷

五常市雅臣小学校传统文化(四年级)试题
把诗句补充完整(每题5分,共50分)、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丰年足客留鸡豚。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秦时明月汉时关,。
6、渭城朝雨浥轻尘,。
7、劝君更尽一杯酒,。
8、故人具鸡黍,。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最能表达李白对朋友依依不舍得诗句是哪两句:
,。
二、识别诗句题:在方框文字中找出一句诗句并写在横线上三、连线题:把相对应的诗句连起来
天苍苍,野茫茫,欲饮琵琶马上催。
葡萄美酒夜光杯,风吹草低见牛羊。
儿童相见不相识,但闻人语响。
空山不见人,笑问客从何处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四、看图并根据提示写诗
提示:柳树诗人:贺知章。
《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论语》(十三则)测试题一、填空1.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3.子贡问为仁。
子曰:“。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孔子曰:“能行五者行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6.“四书”是指《》、《》、《》、《》。
7.《论语》是一部记述及其弟子言行的家经典著作。
二、成语积累1.解释“割鸡焉用宰牛刀”2.请写出我们学过的《论语》中成语三个。
三、简析下列问题1.“以德报怨”是道家思想,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你赞同哪一种抱怨方式?为什么?2.什么是君子呢?结合所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人生不可无友,交友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呢?4.人生须有快乐,人们对于快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自己的快乐观呢?5.《诗礼传家》讲了“庭训”的来历。
后来,“庭训”专指父亲的教诲。
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有时也泛指家庭教育。
中国人自古注重庭训家教,你读过知道哪些关于庭训家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6.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五个方面你那一方面做得最好?有什么样的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案:一、略二、1.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后喻不必小题大做或大材小用。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诲人不倦、不亦乐乎、择善而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1.略2.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凡是有建设性的语言,不管是什么人的,都应当采用。
3.明辨益友与损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告诫我们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正直的朋友,帮助你成就仁德,宽厚忠实的朋友你的依靠,见闻广博的朋友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明辨是非。
四年级上册语文和传统文化试卷 (1)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试卷经过了一学期的努力,你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现在就请你在这张试卷上摘取你的丰硕的果实吧!不管你的果实是甜还是苦,都不要灰心,只要努力了你就是优秀的!一、读拼音,写词句。
(8分)píbèi shǒu juàn jiàn kāng xīshēng()()()()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8分)知()知()()出()没所()无()运()帷()三、我会选词填空。
(4分)气势气魄1、这样()雄伟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宏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发现发明1、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这是科学家们的新()。
2、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句子直通车。
(10分)(1)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
2分他怎能不值得我尊敬呢?___________________(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列两个句子合起来。
2分我们要取得好成绩。
我们必须要勤奋刻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读书是非常有益的。
你能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一句话,至少用上两个拟声词。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同学们都知道老师的工作是崇高、美好的,请你也用一句名言或诗句来赞美敬爱的老师。
2分五、课内知识填空:(4分)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课文《》,有以童话为主题的课文《》这些课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当你在校园里看见一个同学正准备把手中的纸屑扔到地上时,你会用上面哪一句名言来提醒那个同学,请写下来:积累运用。
六、把出自同一首诗的两句用线连起来(4分)纸上得来终觉浅一夜征人尽望乡梨花淡白柳深青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知何处吹芦管疑是民间疾苦声衙斋卧听萧萧竹柳絮飞时花满城七、我阅读,我快乐。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了,请你帮明明整理一下顺序吧。“ , 。 ,钱塘
奇观天下传。”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C )。 ①潮头怒吼贯江面 ②山崩地裂水墙现 ③闷雷滚动出白线
A. ①②③ C. ③②①
B. ③①② D. ②①③
8. 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情景之美。下面是几位同
学对课文中描写的画面的讨论,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材料二:白水洋游览示意图
材料三: 双龙桥:白水洋的上洋有一座桥名为双龙桥,双龙桥两墩
三孔,桥面距水面有三层楼高。站在桥上可以观赏白水洋 “窗含千秋白水,百泊十里水街”的奇观。
冲浪滑道:由于水流长期冲击,白水洋中洋下游形成了一条 近百米长的天然冲浪滑道,游客只要仰面躺在滑道上,就可 以凭借溪水的冲力向下游滑去。
会来到现场观看,shàshí( 霎时 ),人们欢呼雀跃起来。
二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16分)
A. 昂.首(áng)薄.雾(bó)
B. 稻穗.(suì)汩.汩(gǔ)
C. 田埂.(gěng)芦苇.(wěi)
D. 归巢.(cáo) 半明半昧.(wèi)
B. 白水洋 D. 鸳鸯溪
13. 小福对双龙桥、冲浪滑道和栖仙洞很感兴趣,他应选择的 路线是( D )。(3分) A. 观景台—双龙桥—情人竹松林—栖仙洞—隐逸亭 B. 齐天大圣洞—八仙桌—冲浪滑道—双龙桥—栖仙洞 C. 双龙桥—怡然亭—冲浪滑道—纱帽岩—一手遮天 D. 蟠桃献瑞—双龙桥—冲浪滑道—一手遮天—栖仙洞
儿童享受全免票;身高在1.2米至1.5米(含1.5米)的儿童或6周岁 以上至18周岁(含18周岁)的未成年人(凭身份证或学生证)、全日 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在校学生(凭相关证件)享受半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友谊出版社
四年级优秀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流传很广的一部蒙学诗歌选本。
该书所选诗歌多是______时期的名家名篇。
2、人们常常提到的“三百千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在明清以来流传很广,是人们学习古代诗歌的基础教材。
3、__________是最好的老师,__________更是学习的动力。
4、把谷米煮到糜烂就成了_______。
古代居丧有________的礼俗,荒岁施赈济贫也多用_______。
5、为了便于记忆,劳动人民又创造出《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___________,夏满芒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寒霜降,______________小大寒。
”
6、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_________最得意的学生。
他好学、乐学,最终成为孔门____________之冠、_____________之首,后世称他为“__________”。
二、选择。
(10分)
1、“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
”节选自()的《乐学歌》。
A、王艮
B、苏轼
C、颜回
D、范仲淹
2、()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又是好学、乐学的榜样。
A、周敦颐
B、孔子
C、颜回
D、怀素
3、人们将()视为讲学的场所。
A、杏坛
B、梨园
C、陋巷
D、私塾
4、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11月30日
B、10月30日
C、9月30 日
D、8月30日
5、唐代大书法家(),身处贫穷却坚持学习、练字,终成大家。
A、怀素
B、翁森
C、程颢
D、子路
6、()名臣范仲淹少年时家境贫寒,却非常乐于学习,后来终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A、唐代
B、清代
C、北宋
D、明代
7、给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下句:
(1)读书之乐乐无穷,()。
(2)读书之乐乐陶陶,()。
(3)读书之乐何处寻,()。
(4)读书之乐乐何如,()。
A、绿满窗前草不除
B、瑶琴一曲来薰风
C、数点梅花天地心
D、起弄明月霜天高
三、连线。
(5分)
孔子划粥断齑
范仲淹吟风弄月
周敦颐杏坛乐读
颜回四时读书乐
翁森陋巷井
四、补全诗句。
(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花随柳过前川。
2、乐是学,_________________。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