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doc

2019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doc

2019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参见教材P44。

2.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性决定的;B.革命性决定的;C.实践性决定的;D.阶级性决定的【答案】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参见教材P54。

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的;B.多样的;C.可知的;D.变化的【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参见教材P70。

4. 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基本特点,这表明实践是()。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答案】B【解析】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参见教材P68。

5. 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A.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B.不能正确认识的;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D.可以认为改变的【答案】A【解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实现的。

参见教材P92。

6.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A.人脑是意识的唯一源泉;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答案】C【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主要在于它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

参见教材P94。

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解析】)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_毙考题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_毙考题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考研政治复习要注意结合做题来巩固,尤其是马原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哲学观点也比较难理解。

下面毙考题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结合相关知识点记忆: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2多项选择题1.有人说我们现在的状况是哲学贫困,经济繁荣,黑格尔在19世纪初感叹哲学在德国的衰落时,曾作了一个形象而又深刻的比喻: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一样。

这是因为A.哲学是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B.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学上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3.黑格尔认为,万事万物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对此三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A.都属于唯心主义B.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D.都属于机械唯物主义答案解析1.【答案】BCD【考点】哲学的涵义【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全部科学的普遍性、共性、抽象和一般,所以BCD正确。

A错把哲学当做科学,将共性与个性混同、普遍性与特殊性混同、抽象与具体混同、一般与个别混同,故不选。

2.【答案】AB【考点】哲学基本问题【解析】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属于世界观,其根本对立是世界观的对立。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正确答案:A本题注解: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它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彻底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同时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摒弃了他理论中的形而上学的杂志,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27.简述真理与价值对立统一关系?正确答案:(1)真理与价值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者使人愉快的属性。

(2)真理与价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统一的一面,表现在:第一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改造世界,以实践的成果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28.货币的本质及职能。

正确答案:(1)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职能:①价值尺度职能,即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②流通手段职能,即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③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毙考题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毙考题

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4考研政治复习要注意结合做题来巩固,尤其是马原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哲学观点也比较难理解。

下而毙考题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槪论试题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结合相关知识点记忆: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4多项选择题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这句话以高度的科学抽象和深刻的哲学槪括,规定了哲学的物质范畴。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C不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同物质本身混为一谈D.物质都是人们感官可以直接感觉的2.中国古代哲学家王船山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一致的有A.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B.天不变道也不变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3•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4•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有一个所谓的飞矢不动理论。

他认为飞行的箭是静止不动的。

英道理是:箭在飞行的某一时刻,必泄是处在某一位置上,它不能同时占有两个位置;因此,箭在这一个时刻应当是静止的。

可是,箭在这一个时刻静止在这个位置上,另一个时刻静止在别的位置上,于是整个过程皆由这样一系列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不能构成运动,静止的总和当然还是静止。

所以说飞行的箭是不动的。

芝诺的错误在于A.不懂得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性矛盾统一B.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C.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5•所谓,一学习就不开心了,一不开心就不学习了,一不学习就开心了,一开心一天就过去了。

就像一首歌唱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段话表明时间具有A相对性B有限性C不可逆性D—维性6.长期以来,人们把欧几里得几何学看作是揭示空间特性的绝对貞•理的体系。

2019马原考研真题word版本

2019马原考研真题word版本

2019马原考研真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站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沿,他们的一生都在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奋斗。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A.共产主义者同盟 B.正义者同盟C.工人国际D.共产国际【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接受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的邀请,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其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正义者同盟是马克思、恩格斯加入之前的组织,它的本质是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而不是一个政党。

选项C工人国际,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选项D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由列宁于1919~1943年创建并领导,它的建立晚于共产主义者同盟。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橘逾淮为枳”说明了A.事物的发展变化,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参考答案】A【选项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的变化发展。

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是适应了它所处环境的产物。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A。

【错项辨析】选项B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这一个论断的核心在于中介,但是在题目之中找不到能够充当中介作用的成分。

“橘逾淮为枳”是比较了橘与枳这两个事物的不同,两者之间不存在中介。

选项C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间的一个网结,这句话是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普遍联系的意思,但是“橘逾淮为枳”主要凸显的是橘与枳之间的区别,而不是它们之间的联系。

选项D.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过程,这句论断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橘逾淮为枳”的材料中并未涉及橘与枳的变化过程。

3.马克思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20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20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

A.科学性决定的 B.革命性决定的C.实践性决定的 D.阶级性决定的3.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的 B.多样的C.可知的 D.变化的4.自觉能动性是实践的一个基本特点,这表明实践是()。

A.主体纯粹的思维活动 B.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主体感性的物质活动 D.主体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5.与自然规律相比,社会规律是()。

A.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B.不能正确认识的C.盲目自发地起作用的 D.可以认为改变的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说的是()。

A.人脑是意识的唯一源泉 B.意识不具有客观性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意识不具有主观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真理是因人而异的 B.有用的就是真理C.真理是凝固不变的 D.真理是有价值的9.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是必须坚持()。

全国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9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答案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C)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区分(C)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D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标准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A认真阅读原著B积极参加实践C深入调查研究D理论联系实际4.有的哲学家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

这种观点属于(D)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主观唯心主义D相对主义诡辩论5.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意识本质的是(B)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人脑的主观创造D意识是人脑在外部刺激下产生的生理变化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A物质性B变化性C规律性D包容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是(B)A物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D人们头脑中自生的观念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C)A对立统一的观点B辩证否定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D内容决定形式的观点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A不可知论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10.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蔬菜同白菜、韭菜、菠菜、油菜等的关系是(A)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11.下列选项中,体现适度原则的是(A)A过犹不及,适可而止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它脱离多数人的觉悟程度,不能被多数人接受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见微知著,防微杜渐1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B)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C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根本目的是(D)A解释各种自然现象B揭示各种事物的本质C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进程D指导实践改造世界15.感觉、知觉、表象是(B)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政治制度18.“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观点属于(C)A自然进化论B历史宿命论C历史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19.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B)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方式D商品的交换方式2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C)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21.错误的意识之所以错误,主要是由于(D)A它是纯粹的主观臆想,其内容与社会存在无关B它落后于社会现实,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D它是对社会存在虚幻的、歪曲的反映22.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标准是(B)A人的发展状况B生产关系的性质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生产的技术条件2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B)A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C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4.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D)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5.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





准考
证号码



线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A 卷√B 卷)科目代码:610 考试时间: 小时 3小时 满分 150 分 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简答题(共 5小题,每小题10 分,共 50 分) 1、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价值 4、哲学的本质和作用 5、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 二、论述题(共5小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1、阐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2、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3、为什么说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4、阐述本质与现象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把握这一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5、阐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卷参考答案要点
一、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实践的本质和作用?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其地位和作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实现分化和统一;实践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答: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价值
答: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

主体及其需要和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两大根据,实践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

4、哲学的本质和作用?
答: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让人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5、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二、论述题(共5小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1、阐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答: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含义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凡是在性质和形式上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和发展方向的上层建筑,就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否则就意味着这种上层建筑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只有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才能形成正面效应,否则就会出现阻碍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情况,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绝不会让这种不适合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的。

同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样,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依据,是制定自己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

自觉地把握这两个规律,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2、什么是辩证思维方法?如何理解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答: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就是通过在思维中辩证运用演绎和归纳方法,通过辩证的分析和综合,实现思维由抽象向具体的过渡,并且使这种过渡达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

它的意义就在于使思维的辩证本性在概念的矛盾推演中逐渐展开和逐渐深入,从而使人们达到对客观世界、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其所具有的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是其价值的体现,同时,辩证思维方法还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产生的方法论前提。

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就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包括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当然也就谈不上改造世界。

因为,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对于深化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世界进行积极的改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为什么说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答: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个人价值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能够给予个人的东西是人们自己创造和贡献出来的,而且贡献要大于索取,社会才能发展,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价值,个人只有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求得个人的发展,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4、.阐述本质与现象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把握这一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答: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其次,现象多变易逝,而本质相对稳定;再次,现象是表面的、外露的,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

本质与现象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本质总是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自己的存在;现象是从特定的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和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

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和统一,产生了科学认识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两者的对立统一是客观辩证法,把这种辩证法运用于人的认识过程,就要求人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去空谈事物的本质,也不能停留在事物的本质上,而要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5、.阐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答:矛盾的普遍性有两方面意义,即共时态无处不在、历时态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这种“互相联结”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表现在:其一,共性是不同事物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是不同事物中独自具有的东西;其二,个性总是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个性影响并制约着共性;其三,在一定条件下,共性与个性相互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