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
高中地理-气旋与反气旋

低压(气旋)
受热
空间示意图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 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 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空 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 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 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 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 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台风, 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 殊形式。
• 1.气旋(低气压)
• 1>中心气压低---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 a.北半球逆时针. • b.南半球顺时针. • 2>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 如:我国夏秋季节的台风.
什么叫反气旋?
南半球的反气旋
反气旋的天气状况
• 2. 反气旋(高气压)
• 1>中心气压高---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 • A.北半球顺时针. • B.南半球逆时针. • 2>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 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和冬季的干冷风.
课题: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源自 气旋与反气旋第三节 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 -----气旋与反气旋
低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 做低气压。
高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 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 做高气压。
提问?
北半球低气压的气流是怎样流动的?
北半球的气旋
南半球的气旋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气旋是同一高度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
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从气压场的角度看,气旋又是低气压,因而又称为低压。
反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叫反气旋。
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供参考复习!气旋、反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中心气压值来表示。
气旋中心气压越低,气旋越强,反之越弱;反气旋中心气压越高,反气旋越强。
地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70~1010hPa之间。
地面反气旋气压一般在1020~1030hPa之间。
就平均情况而言,温带气旋与反气旋的强度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冬季比夏季强。
海上温带气旋比陆地强,反气旋则陆地比海上强,这与海陆的热力作用不同有关。
1.气旋、反气旋的分类(1)气旋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大,而且是带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所在。
无锋面气旋又可分为两类①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当其中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台风或飓风;②局地性气旋:由于地形作用或下垫面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形低压或热低压,这类气旋基本上不移动,一般不会带来云雨天气。
(2)反气旋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
冬半年强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24小时内降温超过10℃的寒潮天气。
出现在副热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
副热带高压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期的东西进退。
2.温带气旋的源地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如果以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来统计,可以发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布,如图4.15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径的统计图。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20: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

2024年高考地理微主题突破20:气旋、反气旋和锋面气旋【知识梳理】一、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从高压伸展出来的狭长区域为B高压脊。
(2)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从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A低压槽。
2.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由中心流向四周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我国典型实例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中下游7、8月的伏旱天气,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移动。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暖锋N锋前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课堂例题】(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
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A. ①③④B. ①③⑤C. ②③④D. ②④⑤2. 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A. 寒流的范围更广B. 离岸流规模更大C. 暖流的势力更强D. 沿岸上升流更盛【答案】1. A 2. C【解析】第1题,从图中超强气旋总频率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大西洋中超强气旋频率最高的位置出现在60°N—70°N之间。
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点

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点气旋(cyclone)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一、气旋与反气旋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2.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二、气旋反气旋与高压低压的区别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气旋和反气旋是针对气流状况而言高压和低压是针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三、气旋与反气旋判定方法左右手定则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西风,西部吃偏北风。
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吃偏南风。
例如:下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某处的气压状况。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分析此时ABCD处的风向。
四、反气旋与天气典型实例:夏季: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反气旋与天气—寒潮寒潮:当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
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寒潮的危害:降温:农作物遭受冻害,秋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中断,交通运输受阻五、气旋与天气典型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气旋与天气—台风台风(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提升课件: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

问题:低压槽处为什么容易形成锋面?
暖锋
冷锋
锋面气旋动态图
课堂小结 1.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四个手指代表水平运动方向 拇指代表垂直运动方向
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反气旋相反。
气旋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反气旋相反。
2.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常见的空间关系
反气旋
阴雨
暖锋
冷锋
气旋
阴雨
实例1:夏威夷高压
西太平洋副高(夏威夷高压分裂而成)
副高与我国天气
锋面雨带 副热带高压
副高与我国天气
锋面雨带 副热带高压
实例2:亚洲高压(蒙古高压)
1月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1. 概念:实际上,在陆地上 空运行的气旋,受到地面起 伏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封闭 的等压线并不呈现为圆形。 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 方(低压槽),常形成锋面。 也就是说,气旋常常与锋面 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系统。
冷气团 (纬度较高)
暖气团 (纬度较低)
赤道 A B C
D
巩固练习 1.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地中,目前在 冷气团控制下的是 AD ,在暖气团 控制下的是 BC 。 (2)此时A、C两地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A: 偏北风 C: 西南风 (3)A、B、C、D四地中,目前最可能 发生降水的是 AD 。 (4)未来一段时间内,B、D两地的天气 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未来一段时间内,B地会受冷 锋影响,出现大风、阴天、降 温、降雨或降雪天气。 D地暖锋过后,处在单一暖气 团控制下,气温上升,气压下 降,天气转暖。
问题:低压槽处为什么容易形成锋面?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
1. 概念:实际上,在陆地上 空运行的气旋,受到地面起 伏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封闭 的等压线并不呈现为圆形。 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 方(低压槽),常形成锋面。 也就是说,气旋常常与锋面 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系统。
高中地理气旋反气旋

A.a<c
B.b>d
C.c=d
D.d>c
暖锋出现于锋面气旋的前 方,c为低气压的中心,d 地气压高于c地。
方法技巧
气旋与反气旋
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大拇指 向上,表示气旋中心;大拇指向下,表示 反气旋中心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大拇 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大拇指向下,表 示反气旋中心
图解难点
技 能
锋面气旋的判断与绘制
解读图表
图解难点
(1)确定高压、低压中心 (2)确定高压脊、低压槽 (3)确定冷暖锋 (4)分析天气特征
( C)
低压槽
考 点 二
疑难剖析
气旋与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1.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成(北半球)
风向
图解难点
北半球 南半球
考 点 二
疑难剖析
气旋与反气旋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特征比较
2.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北半球)
3.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图解难点
考 点 二
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 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 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 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 为风向。东侧:_东__南__风;西侧;_西__北__ 风;南侧:_西__南__风;北侧:_东__北__风。
低 槽
高 低
脊 槽 脊
高
技 能
锋面气旋的判断与绘制
方法技巧
1.判断锋面类型
锋面OA是冷锋;锋面OB为暖锋。
2.判断天气状况
气旋的前方(A)是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 水天气;气旋后方(B) 冷锋云系和降 水天气;气旋中部(C)是晴朗天气。
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点

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点推荐文章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知识点最新热度:2022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_高考化学备考技巧热度: 2022高考化学知识点材料热度: 2022高考化学知识点考点热度: 2022高考化学知识点梳理热度:气旋(cyclone)是指北(南)半球,大气中水平气流呈逆(顺)时针旋转的大型涡旋。
在同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低,又称低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考地理气旋的知识一、气旋与反气旋1.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2.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二、气旋反气旋与高压低压的区别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气旋和反气旋是针对气流状况而言高压和低压是针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三、气旋与反气旋判定方法左右手定则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西风,西部吃偏北风。
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吃偏南风。
例如:下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某处的气压状况。
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大气运动的影响,分析此时ABCD处的风向。
四、反气旋与天气典型实例:夏季: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反气旋与天气—寒潮寒潮:当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
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寒潮的危害:降温:农作物遭受冻害,秋春季危害最大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大雪、冻雨:通信、输电线中断,交通运输受阻五、气旋与天气典型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气旋与天气—台风台风(Typhoon),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全]高中地理(气旋、反气旋、风力、风向、锋面气旋)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气旋、反气旋、风力、风向、锋面气旋)考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f42ac30d0d233d4b04e698b.png)
高中地理(气旋、反气旋、风力、风向、锋面气旋)考点详解•1、气旋、反气旋气旋与反气旋,是两种相反的天气系统,它们的天气、风向分别为:(1)气旋气旋为低气压中心,周围的空气向气旋中心涌入。
①天气: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的过程中,冷凝形成降水;②风向:在水平方向上,气流涌向气旋中心,并发生偏转(北右南左),因此表现出的旋转方向为【北逆南顺】。
(2)反气旋反气旋为高气压中心,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
①天气:在垂直方向上,盛行下降气流,天气晴朗;②风向: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并发生偏转(北右南左),因此表现出的旋转方向为【北顺南逆】。
图1 气旋与反气旋的区别•2、风力、风向根据气压的高低、等高线的稠密与稀疏,可以判断风力、风向。
具体的步骤如下:①画出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蓝色箭头),即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②画出风向。
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右南左),在北半球向右偏转(红色箭头),即为风向;③写出风向。
风吹来的方向,即为风向;④确定风力。
等压线越稠密,风力越大。
图2 风力、风向的判断例题图3 例题答案:B、B、D精讲精析:(1)判断甲地的风向。
①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②从图中可以看出,L为低压中心,甲地西北侧的等压线为1000hPa,东南侧的等压线为(1005-1000)÷2=1002.5hPa,因此南侧气压高,因此初始风向由东南,指向西北,即为东南风;③该地为我国某地区,即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因此风向在东南风的基础上,向右偏转,即为偏南风。
(2)分析暴雨的时间。
①当甲地被低气压L控制时,会出现暴雨天气;②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cm,实地100km,因此可以估算出从L到甲地,大约1cm 多一些,因此距离为100多千米;③风向由L向东移动,速度为每天200km,则移动100km需要半天,即为12小时左右。
因此为6:00+12h=18:00左右,因此选项B最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气旋是同一高度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在北半球。
气旋范围内的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其旋转方向为顺时针。
从气压场的角度看,气旋又是低气压,因而又称为低压。
反之,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尺度涡旋叫反气旋。
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供参考复习!气旋、反气旋的强度一般用其中心气压值来表示。
气旋中心气压越低,气旋越强,反之越弱;反气旋中心气压越高,反气旋越强。
地面气旋的中心气压值一般在970~1010hPa之间。
地面反气旋气压一般在1020~1030hPa之间。
就平均情况而言,温带气旋与反气旋的强度随季节有所变化,一般冬季比夏季强。
海上温带气旋比陆地强,反气旋则陆地比海上强,这与海陆的热力作用不同有关。
1.气旋、反气旋的分类(1)气旋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可分为温带气旋和热带气旋两大类;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锋面气旋和无锋面气旋。
气旋中有锋面的气旋叫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温压场是不对称的,移动性大,而且是带来云和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本节讨论的重点所在。
无锋面气旋又可分为两类①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当其中风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称为台风或飓风;②局地性气旋:由于地形作用或下垫面加热作用而产生的地形低压或热低压,这类气旋基本上不移动,一般不会带来云雨天气。
(2)反气旋根据其形成和活动的主要地理区域分为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按其热力结构可分为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
活动于中高纬度大陆近地面层的反气旋多属冷性反气旋,习惯上又称冷高压。
冬半年强大的冷高压南下,可造成24小时内降温超过10℃的寒潮天气。
出现在副热带地区的副热带高压多属暖性反气旋。
副热带高压较少移动,但有季节性的南北位移和中、短期的东西进退。
2.温带气旋的源地气旋源地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温带地区。
如果以在一定面积中气旋生成的频数来统计,可以发现气旋发生频数在水平空间上有明显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分布,如图4.15给出了1月和7月北半球地面气旋频率及主要路径的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北半球气旋源地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1)1月和7月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有两个气旋最大频率中心,这就是半永久的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所在地。
亚洲、北美大陆北部及沿海的气旋分别向这两个频率中心移动。
比较图中1月与7月的情况可以看到冬季气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夏季,同时东亚气旋路径夏季比冬季偏北。
(2)气旋的源地分布基本上与纬圈平行,呈东西向,在洋面上,特别在太平洋上,纬圈向的气旋源地尤其明显。
(3)巨大山地的背风坡一侧及其以东地区。
北美的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亚洲青藏高原的东面,都是气旋主要的发生地。
(4)海湾以及内陆湖泊,在冬季温度较高,很容易有气旋生成。
地中海中的意大利半岛的两侧,黑海、里海、北美的五大湖区等都是著名的气旋源地。
对东亚气旋发生情况的统计表明,无论冬夏东亚气旋在30~35N和45~50N两个地带中生成的频数最高,而这两个地带中前者与长江淮河流域的纬度相当,称南方气旋。
后者则相当于我国的北部边疆,称为北方气旋。
夏半年北方气旋发生的频数比冬半年多;而南方气旋则是冬半年发生的频数大于夏半年;冬半年这两个地带中气旋发生的百分比接近,而夏半年北方气旋发生的百分比明显比南方气旋大得多。
这种南北、冬夏气旋发生频数的不同与行星锋区由冬季到夏季,从南到北的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在太行山背风侧的华北平原,日本海和巴尔喀什湖附近是气旋发生频数较多的地区。
而110E以西、40N以南,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大部分地区并无气旋发生。
这是因为当对流层中下层西风经过青藏高原时,分为两支,北支在40N 以北甘肃一带形成高压或贝加尔湖高压脊。
南支西风经高原南侧形成孟加拉湾低槽,槽前西南气流向北侵袭我国。
两支气流在110E以东汇合,四川盆地成为高原东侧的死水区,故这一带没有地面气旋生成。
但在南支气流的北侧,我国的西南地区,低层常形成一个个低涡,即西南涡,西南涡东移到110E以东时,成为诱导地面气旋生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流层低层、高原北边缘有时接连出现由西往东偏南方向移动的闭合小高压,其直径约为几百到一千公里。
通常把这种高压称为兰州高压。
这些高压是形成江淮切变线的天气系统之一。
江淮切变线经常伴有地面静止锋,在条件合适时亦可能有地面气旋波生成。
3.温带气旋的经典模型如图4.16就是J.Bjerknes(1919)提出并经他和Solberg(1921,1926)稍加修改过的气旋基本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温带气旋形成于一条锋面上,在这里相邻两气团之间绝大部分温度对比集中形成一条狭窄的过渡层,按天气图尺度来看,实际上相当于一条温度或密度的不连续线。
如图4.16所示的气旋模式中,气旋表现为波状,暖区介于暖锋和冷锋之间,根据云和降水的观测,Bjerknes和Solberg 发现,暖锋云系与倾斜的锋面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如图4.16中的垂直剖面图。
在暖锋上面,暖湿空气沿着倾斜的锋面爬升,并形成大片云层。
在冷锋上空,高层冷空气运动比低层锋面移动快,从剖面图上看,空气有沿锋面向下运动的分量,结果锋面过境后不久,天空转晴。
但地面冷锋处或地面冷锋前不远处,由于锋面对低层湿空气的抬升,而形成一条狭窄的降水带。
图4.16仅仅描述了温带气旋在其发展中期某个时刻的结构,实际大气中气旋的发生发展要有一个从生成到消亡的生命史过程,挪威学派的经典概念模式认为在气旋发生阶段,可以把它看成是具有气旋性切变的准静止锋上的一个小扰动,如图4.17a、b。
初始小扰动一旦发生,暖空气稍稍上升到冷空气上面,波峰附近的气压就开始下降。
在初始扰动发生以后,气压分布有利于在波峰附近形成一个气旋环流。
这种环流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图4.17c),是在波峰后面有一个从冷空气吹向暖空气的分量,而在波峰前面有一个从暖空气吹向冷空气的分量。
冷锋向前行进和暖锋向东撤退,使整个锋面波大致沿着摩擦层以上的暖区气流方向前进。
随着初始扰动的振幅逐渐增大,同时气旋中心的气压不断降低,周围的环流增强。
而且可以看到冷锋一般比暖锋移动得更快。
最后冷锋追上暖锋,暖空气完全从地面抬升到高空。
这种过程称为锢囚,所形成的锋称为锢囚锋(如图4.17d)。
在锢囚锋的两边,冷气团性质可以有所不同。
气旋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时(如图4.17e),冷锋追上暖锋的地方(即锢囚锋)离气旋中心越来越远,锢囚的范围扩大,气旋的范围也变大,并转变成对流层下部的一个大冷涡,但暖空气仍然在其上空。
最后气旋大体上成为一个正压涡旋,这时它丧失了锋的特性,并且由于摩擦作用,气旋逐渐消散,整个过程完结。
这个概念模型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它说明在气旋发生发展过程中能量的转换问题。
在锢囚过程期间,最初范围很大的暖空气区域逐渐减小范围,并被入侵的冷空气所替代。
在气旋中心附近,整个大气的中心是降低了,所以位能减小,但同时气旋系统的动能却增加了。
J.Bjerknes和Solberg认为这种能量转换作用适合于气旋发生的过程。
他们说,只有存在一定的气团温度对比(锋面)的条件下,气旋的动能才能增加,在气旋变成完全锢囚的最后阶段,气旋不再发展,这被认为是由于气旋中心附近气团温度对比已经减弱,没有了有效位能的缘故。
在这个阶段所有的暖空气都已经被抬升上去了,冷空气下沉并在低层扩展到气旋所占的整个区域。
由于我们不能把气旋完全作为一个动力学和热力学的闭合系统,所以气旋发展中的能量过程实际要复杂得多。
4.锋面气旋天气锋面气旋的天气可以看成是以气旋的空气运动特征为背景的气团天气与锋面天气的综合。
锋面气旋在对流层的中下层主要是辐合上升气流占优势,因此对应着云雨天气。
但由于上升气流的强度和锋面结构的不同,以及组成气旋的冷、暖空气随季节和地区的差异,锋面气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很大的差异。
要给出锋面气旋在各种情况下的具体天气特征,确实是很难做到的。
流型基本相同的天气系统可以有差异很大的天气分布。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通过概念模型把云、降水分布与各种环流系统联系起来,为预报提供一个大致轮廓,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具体因素,如考虑地形的影响、下垫面的特征、季节的变化、气团的稳定性、水汽的多寡等等,加以修正。
下面是锋面气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天气模式(如图4.18):(1)初生阶段在锋面气旋的初生阶段,一般强度较弱,上升运动不强,云和降水等坏天气区域不大。
在暖锋前会形成云雨和连续性降水,能见度恶劣。
云层厚的地方在气旋波顶附近。
当大气层结不稳定时,暖锋上还可以出现阵性降水。
在冷锋后,云和降水带通常比暖锋前要窄一些。
(2)发展阶段在锋面气旋发展阶段,气旋区域内的风速普遍增大,气旋前部有暖锋天气特征,云系向前伸展很远,靠近气旋中心处云区最宽;离中心越远,云区越窄。
气旋后部具有冷锋后冷气团的天气特征。
但夏季冷气团中常有对流云发生。
靠近气旋中心的一段冷锋移动较快,锋前及地面锋线附近为对流云及阵性降水。
远离气旋中心的一段冷锋一般处于高空槽后,移动缓慢,锋后云雨区较宽。
在气旋的暖区部分,其天气特点主要取决于暖区气团的性质:如果是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由于空气干燥,一般无降水,至多只有一些薄的云层;如果是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水汽充沛,则在层结稳定时出现层云或雾,层结不稳定时易有对流性天气发展。
在发展强的气旋中,暖区可出现偏南大风,冷锋后的冷区则可能出现西北大风,在干燥季节,伴随大风会出现风沙,能见度变坏。
(3)锢囚阶段当锋面气旋发展到锢囚阶段时,地面风速很大,辐合上升气流加强,在水汽充沛时,云和降水范围扩大,降水强度加剧,而云系比较对称地分布在锢囚锋两侧。
(4)衰亡阶段当气旋进入衰亡阶段后,云和降水开始减弱,云底抬高。
以后随着气旋趋于减弱消失,云和降水也随着逐渐消失。
以上讨论的仅是气旋天气的大尺度特征。
60年代以来,随着雷达、卫星观测的增多,人们发现气旋的天气远不是那么简单,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云和降水具有中尺度结构,降水呈多带分布。
Hobbs等根据处于气旋不同部位的特征,把雨带分为六类:①暖锋雨带;②暖区雨带;③宽冷锋雨带;④窄冷锋雨带;⑤锋前冷雨带;⑥锋后雨带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气旋和反气旋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考地理必背请继续关注高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