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乐园八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精品)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聿”字。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三、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道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看老师写题目。
(师板书课题)2、谁来读诗题?认读“聿”字。
齐读诗题,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3、提到陆游,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代的()诗人。
之前,我们积累过他写的哪些诗?还记得吗?选一首背一背,好吗?希望你的背诵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陆游作这首诗的心情、愿望。
(生背诵)4、那么陆游想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1、自己先将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读懂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指名多位读。
3、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共享。
全班交流。
4、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生质疑。
5、理解了诗意,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6、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我想问一问同学们,陆游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告诉他的儿子这些呢?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学生想象,发言。
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
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
(1)指名说(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22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学会九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4、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安排:四课时1、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疏通重难点字词,文章分段,重讲闰土外貌。
2、详讲“看瓜刺猹”。
略讲“雪地捕鸟”“潮汛看鱼”“海边拾贝”,总结闰土的人物形象。
3、分析文章重点,(语句,事件),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最后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4、开展辩论活动。
(你想做闰土还是“我”)。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他啊?生:想!那好,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他是谁,也不告诉你们他长什么模样,我们先来看一首关于他的诗,看看你们从中能不能读出他是谁,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师展示幻灯片)少年闰土项戴银圈手持叉,少年英雄夜看瓜。
英姿勃发真飒爽,好像当年小飞侠。
(生读后自由发表观点,师通过提示学生得到文题,并板书。
)2、我们刚刚通过一首诗很模糊的了解了闰土,那下面我们来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师展示幻灯片,“月下刺猹”图,配字)。
师诵读:“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们对他有什么印象?(非常勇敢,机智,可爱、、、、、、)。
那大家来和他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二、新课初讲4、大家要不要全面的来了解这位朋友呢?你们已经预习课文了,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同时划出不认识的和不理解的词语。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3.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11、《花脸》1课时2、《我爱篮球》2课时3、《自行车》2课时古诗诵读《题临安邸》1课时语文乐园(一)3课时1、花脸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原因。
比如小闺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欢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3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②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花脸的特点吗?好大:从哪些关键词语读出来?雄俊地吊起,突出的绿包头,很长的胡须。
好特别:从哪些关键词语读出来?凛然不可侵犯的庄严之气,咄咄逼人③识脸谱,掌握关羽脸谱的特点(看PPT)陈寿《三国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④指导感情朗读。
师:除了关公花脸的样子吸引我外,还有什么原因值得我喜欢它?2)了解关公此人。
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鄂教版第八册《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训练目的一、本次“语文乐园”包括“我来试试”“探究与发觉”“口语交际”“习作”四部分。
二、“我来试试”的内容是读一读、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背一背。
读一读中,训练同学的发音又快又准。
三、习作。
课时量:4课时训练过程第一课时一、我来试试1、读一读,想一想。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一些用词,是特别精妙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
(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岩)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
(峡)名词,往往成为笔下生动的借代,想一想,这几个名词,除了说明事物,还能代表什么。
2、读一读。
说一说绕口令,联系快速正确的吐词。
3、写一写,背一背。
先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
熟悉自己就是进步。
胜利时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败是不要把自己看成矮子。
这几个句子,你从中看出有什么含义么?那么,你能从中找到缘由么?对,要自信,有不要盲目的自信。
要虚心,也不能一味的贬低自己。
4、读一读锦囊妙计这是依据三国演义的故事转变的。
主要将诸葛亮识破周瑜的阴谋,相反,用三个锦囊,分别让刘备在三种状况下照办,最终大获全胜的事情。
读完短文,先引导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鼓舞同学读原著,说出那三个锦囊。
其次课时二、探究与发觉提示语1、在对话中,我们时常说XX说,xx说道也就是说,说话是有提示语的。
2、介绍提示语的作用。
3、介绍提示语的不同位置。
4、练习写提示语。
三、口语交际好伴侣1、说一说你的好伴侣。
2、好伴侣都在一块儿干什么。
3、好伴侣之间有冲突么?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状况。
4、同学之间演一演,可后,他们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四、习作一次特殊的活动1、先回顾一下,这学期都开展了那些活动。
把他们制成表格。
2、表格留意几个不能缺少的内容。
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与的人、精彩的一幕。
3、把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件写下来。
【K12学习】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2少年闰土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导入新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少年闰土》。
随机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组织分段朗读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启发质疑。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引发思考,启发谈话初识闰土,了解特点提出思考问题,并出示重点理解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疑问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组织学生做游戏随着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课的学习全班齐读课题。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读圈画,质疑。
完成练习:连线其间只知道无端稀奇-素不知道如此如许从来不知道希奇其中单知道无缘无故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思考:“我”和闰土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思考并回答: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0、思考并回答: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1、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2少年闰土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谈话交流,导入新课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少年闰土》。
随机板书课题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组织分段朗读课文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启发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4、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5、引发思考,启发谈话初识闰土,了解特点、提出思考问题,并出示重点理解的句子(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3、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疑问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3、组织学生做游戏、随着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课的学习2、全班齐读课题。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自读圈画,5、质疑。
(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全班交流解决)6、完成练习:连线其间只知道无端稀奇-素不知道如此如许从来不知道希奇其中单知道无缘无故7、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8、思考:“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第一章人之初第一课读后感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主旨意义。
2.认识到人的本质是善良的。
3.掌握如何写好读后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步骤1.让学生读一遍课文,理解大意。
2.逐段讲解课文,让学生掌握词语和句子结构。
3.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考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4.带领学生梳理读后感的写作结构。
5.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此节课程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人性初衷,并且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对于某些理解较差的学生,课程难度过大,需要适当调整课程难度。
第二章昆虫的世界第三课比喻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的基本含义。
2.熟悉生动具体的比喻词的用法。
3.带领学生运用比喻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步骤1.讲解并举例说明比喻的基本概念和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比喻词,理解比喻的修辞效果。
3.讲解比喻中注意事项和技巧,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4.学生通过举例练习,自主进行比喻创作。
5.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每个小组的比喻创作。
教学反思比喻是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它的背后却有很多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停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课程模式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意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中华名族食物文化第四课孔府家宴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习俗。
2.熟悉和掌握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掌握如何用汉字搭配成语言表达文化内涵。
教学步骤1.讲解中国古代贵族的生活习俗,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中文汉字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3.引导学生发掘并总结汉字的构造规律,培养对汉字的敏感性。
4.以《孔府家宴》中出现的词语为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用汉字搭配成语言表达文化内涵的方式。
5.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搭配巧妙的汉字造词,表达出各种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教学反思对于中华名族食物文化这一主题,学生很容易想到关于菜系和食材等方面的知识。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单元教学重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1、《花脸》 1课时2、《我爱篮球》 2课时3、《自行车》 2课时古诗诵读《题临安邸》 1课时语文乐园(一) 3课时1、花脸一、学习目标: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1、导入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什么是花脸?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
花脸是俗称。
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原因。
比如小闺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欢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过渡语:同学们,看来花脸的魅力真是不小,吸引着作者。
不过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有一个花脸是他最最喜欢的,是哪个花脸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2、课文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关公花脸?⑤师:同学们,哪个花脸让作者最喜欢呢?(关公花脸)这个关公花脸什么样子啊?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乐园八鄂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在高度赞美某些作品或事物,表达由此产的愉悦感受。
2、培养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和生活的积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阅读时,在眼前出现画面,变“话”为“画”。
3、对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有更进一步了解,并有所积累,从而受到教育和熏陶。
教学重难点:
积累名言和词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话”为“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下面的词语。
1、在布置预习时,让学生通过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
2、引导学生用相反意思的词语(不一定就是反义词),或创设的语言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
3、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造句,运用词语。
参考:
妙笔生花:通常用来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匠心独运: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匠心,工巧的心思。
跌宕起伏:音调抑扬顿挫或文章富于变化。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
后来比喻见解、议论深刻。
百读不厌: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回味无穷: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
拍案叫绝:形容特别赞赏,用手拍着桌子,情不自禁地叫好。
绝,罕见、极好。
二、读一读,你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
1、自由读这三句话,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互动: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3、全班交流。
4、带着体会品读句子。
5、指导学生在学过的课文中找找类似的句子,加深认识。
6、小结。
激励学生多思考,勤积累,善运用。
第二课时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指名朗读名言,读准字音,读出语气。
2、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讨论、交流读了这两句的感受。
4、在熟读的基础上强化记忆。
同桌互背互评。
5、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6、教师指导学生抄名言,注意把字写名言,注意行款整齐。
7、课后搜集鲁迅的格言警句。
四、读一读。
1、你读过哪些名人传记?
2、自由阅读短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老师的提示,自主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提示:阅读名人传记时,你应该注意些什么?
4、组织交流,互为补充。
5、联系以前读过的名人传记,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