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炼制主要有分馏(物理变化)、裂化(化学变化)和裂解(化学变化)等;
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煤的干馏(化学变化)、气化(化学变化)和液化(化学变化)。
2、金属冶炼的方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常见的还原剂有:H2、CO、C、Al
3、海水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海水提取Br2、I2、NaCl等。
4、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 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 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1、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O 2Li 2O 2Na+O 2Na 2O 2 2Na+2H 2O = 2NaOH+H 2↑2K+2H 2O = 2KOH+H 2↑2R+2H 2O =2ROH+H 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点燃 点燃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B r2反常)(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H2=2HXF2Cl2Br2I2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HF最稳定)(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NaBr+Cl2=2NaCl+Br2氧化性:Cl2________Br2;还原性:Cl-_____Br-2NaI+Cl2=2NaCl+I2氧化性:Cl2_______I2;还原性:Cl-_____I-2NaI+Br2=2NaBr+I2氧化性:Br2_______I2;还原性:Br-______I-结论:F2F-Cl2Cl-Br2Br-I2I-单质的氧化性:从下到上依次增强(F2氧化性最强),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I-还原性最强)结论: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人教课标版必修2化学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总结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存在的形态:(1)游离态:极少数的不活泼金属(金、铂等)以游离态存在(单质的形式) (2)化合态: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铝以铝土矿形式存在,铁以铁矿石形式存在。
2.金属的冶炼:金属冶炼是工业上将金属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生产过程。
(1)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冶炼的方法不同。
①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活动顺序中,Hg 及 H g 以后)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2HgO2Hg+O 2↑2Ag 2O△4Ag+O 2↑②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Zn-------Cu), 通常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 (C 、CO 、H 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Fe 2O 3+3COWO 3 + 3H 2高温高温2Fe + CO 2↑W +3H 2OZnO + C 高温Zn + CO ↑Fe 2O 3+2AlCr 2O 3+2Al高温高温2Fe + Al 2O 3(铝热反应)2Cr+ Al 2O 3(铝热反应)3.铝热反应(1)操作:①把两张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 (内层滤纸底部剪一小孔,用水湿润)架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置一盛沙子的蒸发皿。
②将 5g 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 2g 铝粉均匀混合后放入纸漏斗中,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中间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
③用燃着的小木 条点燃镁条,观察现象。
Cu2Cu + SO 2( 火法炼铜 )Fe + CuSO 4 === FeSO 4 +Cu 2S + O 2(2)现象:①镁条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引起混合物剧烈燃烧,发光发热。
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待熔融物冷却后, 除去外层熔渣(Al 2O 3),可以发现落下的是铁珠。
(3)反应:Fe 2O 3+2Al 高温2Fe+Al 2O 3(铝热反应)(4)铝热剂及应用:①铝热剂:铝粉与某些金属(比铝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完整word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文档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依照横行:电子层数同样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加从左到右排列纵行:最外层电子数同样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加从上向下排列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 1、 2、 3 周期〕周期: 7 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长周期〔第4、 5、6、 7 周期〕主族 7 个:Ⅰ A- ⅦA族: 16 个〔共 18 个纵行〕副族 7 个: IB- Ⅶ B过渡元素第Ⅷ族 1 个〔 3 个纵行〕零族〔 1 个〕稀有气体元素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同样,都为 1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失态〕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 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点燃Li 2O2Na点燃Na2O2 + O2+ O22 Na+2HO =2NaOH + H ↑2K+2HO =2KOH + H2↑2222R+2H2O = 2ROH+H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 1 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响越来越简单②与水反响越来越强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以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 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因此从 Li 到 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同样,都为 7 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递变性: 〔从F 2 到I 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2〕密度逐渐增大; 〔B r 2 失态〕〔3〕单质的熔、沸点高升3、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响:X2 +H 2= 2HXF 2 Cl 2 Br 2 I 2卤素单质与 H 2 的强烈程度:依次增强 ;生成的氢化物的牢固性:依次增强〔HF 最牢固〕〔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响- -2NaBr +Cl 2 =2NaCl + Br 2氧化性:22; 复原性: Cl _____BrCl ________Br2NaI +Cl 2 = 2NaCl + I 2氧化性: Cl 2_______I 2;- -复原性: Cl _____I--2NaI +Br 2 = 2NaBr + I 222;复原性: Br ______I氧化性: Br _______I结论:F 2F - Cl 2 Cl - Br 2Br -I 2I -单质的氧化性:从下到上依次增强〔F 2 氧化性最强〕 ,对于阴离子的复原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I -复原性最强〕结论: 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以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主族7个:ⅠA - 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 B - Ⅶ 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重要关系: 例1.主族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除氢) ( )A .一定是8个B .一定是2个C .一定是18个D .是2个、8个或18个例2.若某ⅡB 族元素原子序数为x ,那么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位于 ( )A .ⅢB 族 B .ⅢA 族C .ⅠB 族D .ⅠA 族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_____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2.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与氧气反应: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 与水反应: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4.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小结: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_____,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_____,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_______,即金属性逐渐_______。
点燃 点燃例3.关于碱金属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B.依Li、Na、K、Rb、Cs,单质熔沸点升高,密度增大C.随核电荷数递增,氢氧化物碱性增强D.随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还原性增强例4.关于钠和钾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钾原子失电子比钠原子容易B.钾离子氧化性比钠离子强C.钾与水反应比钠剧烈D.KOH碱性比NaOH强(二)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________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2)密度逐渐增大;(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X2 +H2=2 HX卤素单质与H2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2NaBr +Cl2=2NaCl + Br2氧化性:Cl2________Br2;还原性:Cl-_____Br-2NaI +Cl2=2NaCl + I2氧化性:Cl2_______I2;还原性:Cl-_____I-2NaI +Br2=2NaBr + I2氧化性:Br2_______I2;还原性:Br-______I-结论: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对于阴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例5.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a、d两瓶气体混合后强光照射下发生爆炸,a、b两瓶气体相混,瓶壁上出现红棕色液滴,则a、b、c、d四瓶中气体应是()A.Cl2、HBr、HCl、H2B.Cl2、HCl、HBr、H2C.H2、HBr、HCl、Cl2D.H2、HCl、HBr、Cl2例6.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及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砹是有色固体B.非金属性:At>IC.HAt非常稳定D.I2可以At从At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2NaCl
(熔融)电═解 .
2Na
+
Cl2
↑
练习: 写出电解MgCl2、Al2O3的化学方程式
MgCl2 电═解 Mg + Cl2↑
(熔融)
═电解
2Al2O3 冰晶石 4Al +3O2↑
(熔融)
.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冶炼方法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快冶炼速有阅多读少课金种本属方88活法页动,内性分容顺别,序是找什出么金?属 K C适a 用Na于M金g A属l Z活n F动e 顺Sn序Pb表(H中) C的u哪Hg些A金g Pt Au
属?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二 、 金属冶炼的方法的选择 (1)热分解法
(2)热还原法
(3)电解法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常用的还原剂有: 活泼金属、CO、H2、C(焦炭)
.
铝热反应
.
反应现象:剧烈反应,发出强 光,纸漏斗被烧穿,沙子上落 有黑色铁珠。
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注意: 镁条、氯酸钾的作用:引燃剂
.
用铝 热 反
{应 焊接钢轨
的
应 冶炼(高熔点的金属)
.
请写出MnO2、Cr2O3、分别与Al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 甲苯
.
提高汽油的质量
☆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为了获得更多的轻质油
1)对石油进行裂化和裂 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或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周期表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依据横行: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排列 2、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5、6、7周期) 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 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1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化学性质(1)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2)递变性:①与氧气反应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点燃 点燃 过渡元素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 到Cs ),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 到Cs 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览
本文总结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化学实验
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实验室安全及实验记录等方面内容。
第二章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
详细介绍了化学计量的概念、相关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化学平衡等方面知识。
第三章化学周期表
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等方面内容。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构型
详细介绍了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理及分子构型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气体状态
介绍了气体的基本概念、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混合等内容。
第六章溶液
介绍了溶解度、浓度等概念以及溶液常数等相关知识。
第七章化学热力学
详细介绍了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方面内容。
第八章化学平衡
介绍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等内容。
第九章酸碱理论
详细介绍了酸碱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伦敦方程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
第十章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
介绍了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材料加工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方面知识。
第十一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
介绍了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相关应用方面知识。
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
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氮、卤素有机化合物等方面内容。
第十三章高分子化合物
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分类等知识。
总结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备考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祥一中高一化学 系列之知识清单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Au)、铂(Pt)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 +n (化合态)
0(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 (熔融) 电解
2Na +Cl 2↑ MgCl 2(熔融) 电解
Mg +Cl 2↑ 2Al 2O 3(熔融) 电解
4Al +3O 2↑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 2O 3+3CO 高温
2Fe +3CO 2↑ WO 3+3H 2 高温 W +3H 2O ZnO +C 高温
Zn +CO ↑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 、H 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
Fe 2O 3+2Al 高温
2Fe +Al 2O 3(铝热反应) Cr 2O 3+2Al 高温
2Cr +Al 2O 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 △
+O 2↑ 2Ag 2O △
+O 2↑
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 、Na 、K 、Mg 、Ca 、S 、C 、F 、B 、Br 、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常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在传统海水制盐工业基础上制取镁、钾、溴及其化合物。
2、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蒸馏法的原理是把水加热到水的沸点,液态水变为水蒸气与海水中的盐分离,水蒸气冷凝得淡水。
3、海水提溴
浓缩海水 溴单质 氢溴酸 溴单质
有关反应方程式:①2NaBr +Cl 2=Br 2+2NaCl ②Br 2+SO 2+2H 2O =2HBr +H 2SO 4
③2HBr +Cl 2=2HCl +Br 2
4、海带提碘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I -的形式存在,提取时用适当的氧化剂将其氧化成I 2,再萃取出来。
证明海带中含
有碘,实验方法:(1)用剪刀剪碎海带,用酒精湿润,放入坩锅中。
(2)灼烧海带至完全生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移到小烧杯中,加蒸馏水,搅拌、煮沸、过滤。
(4)在滤液中滴加稀H 2SO 4及H 2O 2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证明含碘的现象: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2I -+H 2O 2+2H +=I 2+2H 2O
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一、煤和石油
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①煤的干馏是指将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使其分解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煤干馏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苯主要来自于煤的干馏。
②煤的气化是将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s)+H 2O(g)=CO(g)+H 2(g)条件是高温
③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先气化生成CO 和H2,然后催化合成甲醇CH 3OH 。
3、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4、石油的加工:(1)获得基本化工原料①石油的分馏,利用沸点的高低进行分离。
②催化裂化、裂解,产品为乙烯、丙烯、甲烷。
③催化重整,链状烃转换成环状烃。
(2)生产合成材料:①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②两类反应: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二、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①大气污染物:颗粒物(粉尘)、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氮的氧化物(NO 和NO 2)、CO 、碳氢化合物,以及氟氯代烷等。
②大气污染的防治: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布局;调整能源结构;运用各种防治污染的技术;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充分利用环境自净能力等。
(2)水污染。
①水污染物:重金属(Ba 2+、Pb 2+等)、酸、碱、盐等无机物,耗氧物质,石油和难降解的有机
物,洗涤剂等。
②水污染的防治方法:控制、减少污水的任意排放。
(3)土壤污染。
①土壤污染物: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化肥、农药、大气沉降物、牲畜排泄物、生物残体。
②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控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即没有副反应,不生成副产物,更不能产生废弃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100%。
开发绿色反应,提高原子利用率
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其定义可表示为:
原子利用率 == 得物质的质量化学方程式中按计量所期望产品的质量
× 100%
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3、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 2和NO x 。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 2F 2)和NO x 。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 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