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3-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1.根据所提供的语境,扩展下面的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随着春节的临近,街头的“年味”越来越浓。
你看,答:解析:句中“你看”一词提示我们,下文应该进行情景的描写。
可选择“年味”较浓的几种代表性的事物来进行描绘。
修辞手法可以考虑用比喻和排比,因为这两者较易操作,表达效果也较好。
答案:红红的灯笼挂起来了,喜庆的对联贴起来了,欢乐的锣鼓敲起来了,它们是年的信使,把春节就要来到的信息广为传递。
2.以“村庄”“灯火”“皓月”“酒香”等词为线索进行扩写,形成一则短文。
要求:以描写为主,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具有画面感;不超过50字。
答:50解析:找出四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构思成一幅画面。
作答时,还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村庄的夜幕蓝得透明,点缀着一轮圆圆的皓月和一片眨着眼睛的星星,家家透出昏黄的灯火,飘散着淡淡的酒香和菜香。
3.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改写。
梅花绝句(之三)陆游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请围绕本诗的意境和情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要求:①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②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答:解析:通读全诗,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诗中的意境,组成一段文字。
答案:(示例)深冬,大地已是冰天雪地,那如刀般割人的朔风却肆虐着,鹅毛般的大雪仍在纷纷扬扬地飘落着。
风刀雪剑的凌厉中,万物低下曾经昂然的头颅,病恹恹地无精打采。
有的树枝甚至被摧残得缺胳膊少腿,惨白的断口也仿佛在控诉风雪蹂躏的罪行。
可是那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却能以凛然正气对抗那风雪的疯狂打击。
你看,严寒吞噬得了无数娇美的花朵,却吞噬不了哪怕是一枝独放的梅花;风刀摧残得了曾经苍翠的绿叶,却摧残不了那枝繁叶茂的梅叶;雪剑打击得了万物以往怒放的盎然生机,却打击不了那最高洁坚韧的梅的精神。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仿写句子教案

(2)为使上下文分句主语保持一致,做到语意连贯,语势流畅。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
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判断句。如:
①建筑质量挺好。(肯定句)
②建筑质量不好。(否定句)
否定句有单重和双重两种形式。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表达的语气比一般的肯定句更强烈,更加肯定。如:
2、下面句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请在它的前面或后面的横线上加一句话,使该句意思变得明确。
,他正在看病,走不开 。
3、把下图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说明的方式,扩展成三句话。
教学过程三种方式的示意图:
教师 教师 教师
↓ ↓↑ ↑ ←
学生 学生 学生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4、将下列成语分别扩展为复句,不得改变愿意。
先礼后兵 :
高考链接
【例1】(2003年北京卷)
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答:
[点睛]这道题,一要选用给定的句式(若只因为… …就……,无异于……);二要注意类比修辞,评论另一物;三要内容前后贯通。
2.按照要求,请你帮王丽同学写一个句子。
语文老师上课时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一天,老师给我们讲对偶的修辞手法,老师说:“我出上句‘交友须带三分侠气’,请王丽同学对下句。”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一、扩展语句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的概念,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3)进行扩展语句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语句的掌握程度。
二、压缩语段1. 教学目标了解压缩语段的概念,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2. 教学内容(1)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与意义(2)介绍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3)进行压缩语段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缩语段的掌握程度。
三、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方法(2)进行综合训练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扩展与压缩的综合训练的掌握程度。
四、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 教学内容(1)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3. 教学过程(1)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策略与方法(2)进行策略与应用的练习与指导4.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

高考语文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案第一章:扩展语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的定义与作用。
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添枝加叶、深入挖掘、合理想象。
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
1.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扩展语句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扩展。
第二章:压缩语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压缩语段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概括能力。
2.2 教学内容压缩语段的定义与作用。
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2.3 教学步骤讲解压缩语段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压缩语段的常见方法。
学生进行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压缩。
第三章: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技巧。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于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
3.2 教学内容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先压缩后扩展,或先扩展后压缩。
结合实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实战演练。
3.3 教学步骤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举例讲解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方法。
学生进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结合实战演练,教师点评指导。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完成一篇结合了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的练习文章,要求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结合。
第四章:高考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题型解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相应技巧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近年高考中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题型。
讲解针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
专题06 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2016年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原卷版)

【高频考点解读】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本考点介绍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的能力层级为E 级,是高考试题中对考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1)“设置情境,给定句子,限定要求”的命题特点决定它采用主观题型,设题形式丰富多样,每一种题型根据材料的特点和题干的要求又有所变化。
(2)大多与其他考点,如仿句,修辞,简明、连贯、得体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有的还与应用文或其他小作文写作综合考查。
(3)扩展语句试题虽然在每年的高考卷中偶有涉及,但此类题目答案的灵活性又决定了它的考查频率在低位徘徊。
(4)压缩语段的考查题型是主观题,题型较固定,如说明性语段侧重考查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议论性语段侧重考查论点和论据,新闻侧重考查新闻标题等内容。
(5)概括提炼语段信息,常与其他考点结合考查,如给新闻拟写标题、导语,在考查压缩能力的同时,实际上也考查了简明、连贯、得体及新闻的有关知识。
(6)考题的语言材料多取自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突出地域特色和重大事件。
【热点题型】题型一句意丰富型例1、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分秘籍】就是提供一句简单的话语,要求我们为它增加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的成分,使它变得生动具体,血肉丰满。
这种形式主要通过增加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附加成分进行扩展。
1.仔细研读原句,把握扩展的基点。
扩展基点即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
例如题点中“异常寒冷”,就是这样一个基点。
2.明确答题要求,把握扩展方向。
扩展语句要仔细读题干的“提示和要求”,领会扩展的目的,充分考虑语境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制约,明确语句明示或暗示的具有可能性的扩展方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扩展语句压缩语段Word版含解析3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模拟精选题根据高考命题大数据软件关于高考考点概率的分析,重点关注第1、5、8、10、15、17 题。
1.(2016 河·南六市二次联考 )扩展下面的语句,使其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
80字左右。
田野被小溪划成方块,填满了农民的希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本题,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选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对小溪、方块进行描绘渲染,突出其特点,从而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田野的景象。
答案举目远眺,只见无数条小溪,像丝带一般,把一望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方块。
方块里,红一片,黄一片,白一片,整个田野如同一张偌大的彩色地图,填满了农民的希望。
2.(2015 天·水一中高三入学考试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不超过 70 字 )竹子北风冰天雪地从容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四个词语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即赞美竹子的优秀品格,因此,扩写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反问也很容易和“抒情性”这一要求相融合,而排比是考生常用的修辞手法。
正确选用修辞手法,结合所给词语写一段赞美竹子的抒情性文字即可。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3-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纲展示][真题试做]1.(2014·山东高考)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大纲全国卷)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3·辽宁高考)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
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
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
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
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
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
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1·天津高考)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纲展示命题探究基础点:扩展语句考查的是考生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它同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紧密相连。
在扩展语句时要求做到想象合理、语言生动,并能够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考查角度如下:连缀成句、句意丰富型、续写补写型、理解鉴赏型等。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信息筛选、提炼、整合、概括能力。
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的主要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常见考查角度如下:新闻语段的压缩、下定义、提取关键词、概括语意要点等。
重难点:1.理解鉴赏型扩展。
2.概括语意要点类压缩。
考查形式1 扩展语句命题法1 连缀成句型连缀成句型扩展就是命题者提供一组看似没有联系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这些词语包含在内。
这类题目一般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还有的对修辞手法有一定的要求。
典例 1 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80字左右)秋雨庭院树叶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淅淅沥沥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病恹恹的美人,院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解析] 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
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
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可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
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合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解题法 1 连缀成句型扩写技巧---------------------------(1)审清题目要求,尤其要注意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它们多是得分点,也常成为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纲展示][真题试做]1.(2014·山东高考)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 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大纲全国卷)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3·辽宁高考)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
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
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
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
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
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
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011·天津高考)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
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
给力雷人粉丝妙趣横生山重水复美不胜收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导图】【核对反思】1.【解析】本题是压缩语段题。
这段话一共三个句子,第一句交代共青团中央发起的一项活动及其要求,第二句是介绍活动开展的情况,第三句是总结这次活动的意义。
概括起来就是团中央发起了网络活动;广大青年积极响应;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除此之外,本题还需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示例: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响应,为网络注入了正能量。
2.【解析】根据题目要求,将内容按性质的不同分类。
所给6句话要求分为两类,综合分析这6句话,①②⑤强调的是应聘者应具备的能力素质,③④⑥说的是具体的工作任务,也即岗位职责。
【答案】第一类:③④⑥命名:岗位职责第二类:①②⑤命名:任职要求3.【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语段的主要信息。
首先对材料划分层次,找出关键信息即可:第一句话说的是一些网友号召节约粮食,第二句话说的是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第三句话到这一段的结束说的是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宣传。
【答案】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4.【解析】连词成段,要充分展开联想,创设一种情景,语意完整,合乎情理,符合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辣妈点点雷人模仿秀相当给力,嘉宾毕福剑的评点妙趣横生,搞笑功力有增无减,令众多现场粉丝捧腹连连。
考点一扩展语句考向一情景阐发型这种类型的扩写一般是给出一个中心词或几个情景信息词,并设定一个情景,然后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要求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将所构思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
[典例剖析](2014·江西高考)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片段作文(微作文)写作的能力,涉及句式、修辞手法、结构安排和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完成此题应注意: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或说明性的文字;二是落实题目中的每项要求。
【答案】(示例)期待已久的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这时候,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观赏漫天绽放的烟花了。
远处已经传来一声声巨响,我们还等什么呢?赶快到户外融入梦幻般的世界吧!看啊,一支支烟花喷向夜空,在空中缤纷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使整个夜空流光溢彩,使大地上的万物绚丽夺目。
“嗵!”地面上又升起一个通体发光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似仙女玉手播撒的片片花瓣,似从天而降的粒粒明珠,似漫天飞舞的只只蝴蝶,它们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美不胜收。
“嗵!嗵!”瞧,那边升起了“天女散花”;看,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那么多烟花争先恐后地蹿上夜空,天空中顿时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这是多么热闹绚烂的除夕![方法归纳]情景阐发“三步走”第一步:审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题目的要求,尤其要逐点分析那些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些往往是答题过程中的易漏点和得分点。
第二步:探究情景设定探究情景设定的具体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寻找扩展点,进而搜集语言材料,依据特点组织答案。
第三步:检查分析组织的答案,看是否符合显性和隐性要求所谓“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限制扩展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所谓“隐性要求”,是指题干中没有明确指出,而隐含在所提供的具体语境中的要求,如体现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表现什么样的情、景、理等。
这是考生容易忽视的地方。
[对型训练]1.以“秋天·思乡”为背景,以“色彩”为重点,扩展一段话,要求字数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种类型的扩展,关键在于对扩展要求中所蕴含的隐蔽信息的捕捉、挖掘,题目中明确的信息有:①“秋天·思乡”决定语段的抒情氛围;②“色彩”明确了描述的对象的特征;③运用的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答案】(示例)①一枚枚火红的枫叶,向人们宣告着秋的到来。
异乡的秋,让我想起家的温暖。
那橙黄的色彩,就像妈妈做的可口的饭菜般醇香。
抬头看,蓝蓝的天空没有一朵白云,显得空旷旷的,就像我那漂泊的心找不到家的温暖。
一阵阵秋风吹过,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落下来。
或许我就是那黄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离根很远的地方。
可又有谁知道,我对“根”那绵绵无尽的思念呢?②秋天到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花草树木脱去了浓浓的青装,换上了深黄色的外套。
在路旁,一片片叶子被秋风无情地扫落,落叶给大地铺上一层黄色的地毯。
此时,我心里有点惆怅,这惆怅道出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惆怅表露了一个游子对亲人的思念,我不禁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歌声伴着落叶在风中飘荡。
2.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感情”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第一次独立远行车站上我感情情景二:在课堂上老师突然点明表扬我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要采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增加描写性的内容,并且要强化细节性特征。
【答案】(示例)情景一:第一次独立远行,在陌生的车站上,我的感情如涌动的潮汐,翻滚不停;如猛烈的骤雨,下个不停;如漫天的飞雪,飘个不停。
情景二:在课堂上,老师突然点名表扬思想正在开小差的我,我的感情如骤起的波澜,是高兴,是惭愧,还是内疚?道不清,说不明。
考向二联词成句型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发挥合理想象,揣摩词语之间的联系,创设一种情境写一段情景交融的话,或阐发一种哲理。
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有的要求有明确的重点,还有的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
[典例剖析](2012·浙江高考)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
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解析】本题以组词成句的形式考查扩展语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首先确定扩展的中心对象是“银杏树”,然后,把其他的几个词语糅合进以“银杏树”为描写对象的句子中。
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描写性,不要写成议论性质或说明性质的文字;二是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三是注意字数上的限制。
【答案】(示例)曾经在春夏时节欢唱、摇曳的银杏树在初冬疾风骤雨的侵袭下,枝叶凋零,如同干瘪的老妇人。
[方法归纳]联词扩展“三步走”第一步:审清题目,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明确题干中的具体要求,包括陈述对象、感情倾向、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及字数限制等。
如例题题干中的“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
第二步:探究特点,分析关系考生要明确词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来寻找解题的突破点,进而组织语言,完善答案。
如例题中的四个词语“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首先,应该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初冬”时节,“银杏树”这一陈述对象,经受了“疾风骤雨”的洗礼(情景)后“凋零”(事件的行为结果)。
其次,“银杏树”是设置情境中的描述主体,也是扩写的重点。
第三步:检查分析,完善答案考生组织出答案后,还要检查一下题目中的要求是否都一一落实,有无遗漏的地方。
如例题,组织出答案后,要检查一下答案是否落实了题干中运用描写性的文字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要求,字数是否符合要求等。
[对型训练]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