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合集下载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图4-7 永磁直流伺服电动机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工作原理:假设是单三拍通电工作方式。 (1)A 相通电时,定子A 相的五个小齿和转子对 齐。此时,B 相和 A 相空间差120,含 1 120/9 = 13 齿 3 2 A 相和 C 相差240,含240/ 9 = 26 个 3 齿。所以,A 相的转子、定子的五个小齿对 齐时,B 相、C 相不能对齐,B相的转子、 定子相差 1/3 个齿(3),C相的转子、定 子相差2/3个齿(6)。
mz2 k
式中:n —转速(r/min); f —控制脉冲频率,即每秒输入步进电动机的脉冲数; 由上式可知:工作台移动的速度由指令脉冲的频率所控制。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特点:
(1)来一个脉冲,转一个步距角。
(2)控制脉冲频率,可控制电机转速。
(3)改变脉冲顺序,改变方向。
种类:
有励磁式和反应式两种。两种的区别在于励磁式步进电机的转 子上有励磁线圈,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上没有励磁线圈。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计算机数控系统 机床 I/O 电路和装置 操作面板 键盘 输入输出 设备 机 床
PLC
计算机 数 装 控 置
主轴伺服单元
主轴驱动装置
进给伺服单元 测量装置
进给驱动装置
主进辅 运给助 传控 动 动制 机机机 构构构
数控机床的组成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360o s mz2 k
第4章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
每个步距角对应工作台一个位移值,这个位移值称为脉 冲当量。 因此,只要控制指令脉冲的数量即可控制工作台移动的 位移量。步距角越小,它所达到的位置精度越高,因此实际 使用的步进电动机一般都有较小的步距角。 步进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n 60 f

第五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第五章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机可能在过载的条件下工作,这就要求电动机有较强的抗过 载能力。通常要求在数分钟内过载4~6倍而不损坏。
(7)惯性匹配 移动部件加速和降速时都有较大的惯量,由于要求系统
的快速响应性能好,因而电动机的惯量要与移动部件的惯量 匹配。通常要求电动机的惯量不小于移动部件惯量。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5.2 位置控制
D/A 转换器
伺服放大器
伺服 电动机
Pf 反馈脉冲
位置检测
脉冲处理
图 5-2 脉冲比较伺服系统结构框图
工作台
光栅或光 电编码器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1) 由计算机数控制装置提供指令的脉冲。 (2) 反映机床工作台实际位置的位置检测器。 (3) 完成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相比较的比较器。 (4) 将比较器输出数字信号转变成伺服电动机模拟控制 信号的数/模转换器。 (5) 执行元件(伺服电动机)。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1)指令脉冲PC=0,这时反馈脉冲Pf=0,则Pe=0,则伺
服电动机的速度给定为零,工作台继续保持静止不动。
(2)现有正向指令PC+=2,可逆计数器加2,在工作台尚 未移动之前,反馈脉冲Pf+=0,可逆计数器输出Pe=Pc+-Pf+=2
-0=2,经转换,速度指令为正,伺服电动机正转,工作台 正向进给。
CP A9 ≥1
CP
RC
+Vcc B
A A10 RD Q +Vcc
A3
DS
A4
Q CP
≥1
A7
DS
CPQ
A8 ≥1
RC
+Vcc BQ
A A11 RD +Vcc
D Q7 A12

数控技术 第七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系统

数控技术   第七章  数控机床的进给伺服系统

三 步进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2) 双电压功率放大电路 优点:功耗低,改善了脉冲 优点:功耗低, 前沿。 前沿。 缺点:高低压衔接处电流波 缺点: 形呈凹形, 形呈凹形,使步进电机 输出转矩降低, 输出转矩降低,适用于 大功率和高频工作的步 进电机。 进电机。
三 步进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方法
(3) 斩波恒流功放电路 优点: 优点:1)R3较小(小 R3较小( 较小 于兆欧) 于兆欧)使整个 系统功耗下降, 系统功耗下降, 效率提高。 效率提高。 2)主回路不串 电阻, 电阻,电流上升 快,即反应快。 即反应快。 3)由于取样绕 组的反馈作用, 组的反馈作用, 绕组电流可以恒定在确定的数值上, 绕组电流可以恒定在确定的数值上,从而保证在很大频率范 围内,步进电机能输出恒定的转矩。 围内,步进电机能输出恒定的转矩。
二 数控机床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1 高精度 一般要求定位精度为0.01~0.001mm; ; 一般要求定位精度为 高档设备的定位精度要求达到0.1um以上。 以上。 高档设备的定位精度要求达到 以上 2 快速响应 3 调速范围宽 调速范围指的是 max/nmin 。 调速范围宽:调速范围指的是 调速范围指的是:n 进给伺服系统:一般要求 进给伺服系统 一般要求0~30m/min,有的已达到 一般要求 ,有的已达到240m/min 主轴伺服系统:要求 主轴伺服系统 要求1:100~1:1000恒转矩调速 要求 恒转矩调速 1:10以上的恒功率调速 以上的恒功率调速
一 直流伺服电动机调速原理
7-30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二 直流电动机的PWM调速原理 直流电动机的 调速原理
7-24 脉宽调制示意图 脉宽调制示意图
Ud =
τ
T
U = δ T U δ T 称为导通率

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接线及参数设定

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接线及参数设定

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接线及参数设定数控系统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机电信号控制机床动作的系统,其中伺服驱动器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接线及参数设定的相关内容。

一、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接线1.电源接线:伺服驱动器需要接入适配的电源,以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

通常有三种常用的电源接线方式:单相220V接线、三相380V接线、单相220V与三相380V混合接线。

-单相220V接线:适用于功率较小的伺服驱动器。

通常需要连接L、N和G三根导线,L为火线,N为零线,G为地线。

-三相380V接线:适用于功率较大的伺服驱动器。

通常需要连接主线和辅助线。

主线有三根导线:R、S、T分别为三相电的火线,辅助线为PE 线,用于连接设备的接地线。

-单相220V与三相380V混合接线:适用于一些特殊场合,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接线。

2.控制信号接线:伺服驱动器需要接收数控系统发出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机床的动作。

通常有以下几个常用的控制信号接线方式:-脉冲信号接线:通常需要连接PUL+、PUL-、DIR+和DIR-四个接口。

PUL+为脉冲信号正极,PUL-为脉冲信号负极,DIR+为方向信号正极,DIR-为方向信号负极。

-使能信号接线:通常需要连接ENA+和ENA-两个接口。

ENA+为使能信号正极,ENA-为使能信号负极,当ENA+处于高电平时,伺服驱动器处于使能状态。

-报警信号接线:通常需要连接ALM+和ALM-两个接口。

当伺服驱动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会产生报警信号,通过连接报警信号接口,可以及时响应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数控系统伺服驱动器参数设定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定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机床加工需求,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1.速度参数设定: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最大速度等参数的设定。

通过合理设定速度参数,可以控制机床的加工速度,以满足不同工件加工的需求。

2.位置参数设定:包括回零速度、回零位置、绝对位置、相对位置等参数的设定。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按用途和功能分为进给驱动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按控制原理和有无检测反馈环节分为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和半闭环伺服系统;按使用的执行元件分为电液伺服系统和电气伺服系统。

1.按用途和功能分:(1)进给驱动系统:是用于数控机床工作台坐标或刀架坐标的控制系统,控制机床各坐标轴的切削进给运动,并提供切削过程所需的力矩。

主要关心其力矩大小、调速范围大小、调节精度高低、动态响应的快速性。

进给驱动系统一般包括速度控制环和位置控制环。

(2)主轴驱动系统:用于控制机床主轴的旋转运动,为机床主轴提供驱动功率和所需的切削力。

主要关心其是否有足够的功率、宽的恒功率调节范围及速度调节范围;它只是一个速度控制系统。

2.按使用的执行元件分:(1)电液伺服系统其伺服驱动装置是电液脉冲马达和电液伺服马达。

其优点是在低速下可以得到很高的输出力矩,刚性好,时间常数小、反应快和速度平稳;其缺点是液压系统需要供油系统,体积大、噪声、漏油等。

(2)电气伺服系统其伺服驱动装置伺服电机(如步进电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等)。

其优点是操作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其中,1)直流伺服系统其进给运动系统采用大惯量宽调速永磁直流伺服电机和中小惯量直流伺服电机;主运动系统采用他激直流伺服电机。

其优点是调速性能好;其缺点是有电刷,速度不高。

2)交流伺服系统其进给运动系统采用交流感应异步伺服电机(一般用于主轴伺服系统)和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一般用于进给伺服系统)。

优点是结构简单、不需维护、适合于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动态响应好、转速高和容量大。

3.按控制原理分(1)开环伺服系统系统中没有位置测量装置,信号流是单向的(数控装置→进给系统),故系统稳定性好。

开环伺服系统的特点:1. 一般以功率步进电机作为伺服驱动元件。

2. 无位置反馈,精度相对闭环系统来讲不高,机床运动精度主要取决于伺服驱动电机和机械传动机构的性能和精度。

步进电机步距误差,齿轮副、丝杠螺母副的传动误差都会反映在零件上,影响零件的精度。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
不同的含义。数组说明的方括号中给出的是某一维的长度;而 数组元素中的下标是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标识。 数组是一种构造类型的数据。一维数组可以看作是由一维数 组嵌套而构成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二维数组
6.2.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一维数组初始化也是在类型说明时给各下标变量赋以初值。 一维数组可按行分段赋值,也可按行连续赋值。
6.2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
4、根据结构分类 步进电机可制成轴向分相式和径向分相式,轴向分相式
又称多段式,径向分相式又称单段式。单段反应式步进电机, 是目前步进电机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结构形式。还有一种反应 式步进电机是按轴向分相的,这种步进电机也称为多段反应 式步进电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
下一页 返回
6.2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
6.2.1步进电机的分类
1、根据相数分类 步进电机有二、四、五、六相等几种,相数越多,步距
角越小,而且采用多相通电,可以提高步进电机的输出转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
2、根据力矩产生的原理分类 分为反应式和永磁反应式(也称混合式)两类。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定子有多相磁极,其上有励磁绕组, 而转子无绕组,用软磁材料制成,由被励磁的定子绕组产生 反应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永磁反应式步进电机的定子结构与 反应式相似,但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或有励磁绕组、由电磁 力矩实现步进运行,这样可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减少定子 绕组的电流。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
1、三相三拍工作方式 在图6-2中,设A相通电,A相绕组的磁力线为保持磁阻
最小,给转子施加电磁力矩,使磁极A与相邻转子的1、3齿 对齐;接下来若B相通电,A相断电,磁极B又将距它最近的 2、4齿吸引过来与之对齐,使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 下一步C相通电,B相断电,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驱动系统.ppt

数控机床进给伺服驱动系统.ppt

• 脉冲、数汾字比较伺服系统
• 经相位比较伺服系统
• 碎 幅值比较伺服系统
•增 全数字伺服系统
第二节 步进伺服驱动厂控制

在数机控机床中使用的伺服电脆动机有
步进电动机、直黍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遁
电动机和直线电动机等卧。步进伺服驱动系
统的甥执行元件是步进电机。
步进电蔼动机一般用于开环伺服殊系统中, 没有位置反馈训环节,位置控制精度由舰步进电 动机和进给链来决定。

曲线2—实际的借移
正补偿脉冲 B 动(有螺距的误差)
误差

曲线3—补偿前的误
沛差曲线

O
补偿脉冲
曲线4—补偿后的误
图5-16 螺距误差补偿原理
差曲线
曲线 1 - 理想的移动(没有螺距的误差)曲线 2 - 实际的移动(有螺距的误差)
第三节 闭环伺服控制先原理与系统
闭环控制的特点:坏工作可靠,抗干扰性强砍,精度高,但增加 了位翁置检测、反馈、比较等盼环节,结构复杂,调试嗜困难。
– 实现方法:
• 安俩置两个补偿杆 • 按照螺範距误差在补偿杆上设置疡挡块 • 工作台移动时行力程开关与挡块接触
时进行补偿。
第二节 步进伺服驱动明控制
机床运动
1 2
0.01 mm l
O
误差
3
O
脉冲数
1
2
0
脉冲数
-1
-2
微动开关 A
补偿杆 A
补偿杆 B
B
曲线1—理想的移动
(叼没有螺距误差)
负补偿脉冲 A
第五章 数控机床的进俺给伺服系统
第一节 概述讹
一、定义:
伴 进给伺服系统(吏Feed Servo硅 System)——毙以移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其应用要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其应用要求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其应用要求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又称为位置随动系统,简称为伺服系统。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是把数控信息转化为机床进给运动的执行机构,在许多自动化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种类繁多、技术原理各具特色,这对其应用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就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及其应用要求做简单介绍。

一、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按其用途和功能分为进给驱动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按其控制原理和有无位置检测反馈环节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按驱动执行元件的动作原理分为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和电气伺服驱动系统。

电气伺服驱动系统又分为直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1.进给驱动与主轴驱动进给驱动是用于数控机床工作台或刀架坐标的控制系统,控制机床各坐标轴的切削进给运动,并提供切削过程所需的转矩。

主轴驱动控制机床主轴的旋转运动,为机床主轴提供驱动功率和所需的切削力。

一般地,对于进给驱动系统,主要关心它的转矩大小、调节范围的大小和调节精度的高低,以及动态响应速度的快慢。

对于主轴驱动系统,主要关心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功率、宽的恒功率调节范围及速度调节范围。

2.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按有无位置反馈分两种基本的控制结构,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如图5--1所示。

由此形成位置开环控制系统和位置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又可根据位置检测装置在机床上安装的位置不同,进一步分为半闭环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和全闭环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若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的工作台上,构成的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为全闭环控制系统;若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丝杠上,构成的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则为半闭环控制系统。

现代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多采用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常用于经济型数控或老设备的改造。

3.直流伺服驱动与交流伺服驱动70年代和80年代初,数控机床多采用直流伺服驱动。

直流大惯量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宽调速性能,输出转矩大,过载能力强,而且,由于电机惯性与机床传动部件的惯量相当,构成闭环后易于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5—1概述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是指以机床移动部件(如工作台、动力头等,本书仅以工作台为例)的位置和速度作为控制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拖动系统。

在数控机床上,伺服驱动系统接收来自插补装置或插补软件生成的进给脉冲指令,经过一定的信号变换及电压、功率放大,将其转化为机床工作台相对于切削刀具的运动。

目前,这主要通过对交、直流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等进给驱动元件的控制来实现。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作为一种实现切削刀具与工件间运动的进给驱动和执行机构,是数控机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控机床的性能,如数控机床的最高移动速度、跟踪精度、定位精度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取决于伺服驱动系统性能的优劣。

因此,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伺服驱动系统,一直是现代数控机床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

一、伺服驱动系统的性能对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有下列几点:(1) 进给速度范围要大。

不仅要满足低速切削进给的要求,如5min mm,还要能满足高速进给的要求,如10000mm min。

(2) 位移精度要高。

伺服系统的位移精度是指指令脉冲要求机床工作台进给的位移量和该指令脉冲经伺服系统转化为工作台实际位移量之间的符合程度。

两者误差愈小,伺服系统的位移精度愈高。

目前,高精度的数控机床伺服系统位移精度可达到在全程范围内5μ±m。

通常,插补器或计算机的插补软件每发出一个进给脉冲指令,伺服系统将其转化为一个相应的机床工作台位移量,我们称此位移量为机床的脉冲当量。

一般机床的脉冲当量为0.01~0.005 mm脉冲,高精度的CNC机床其脉冲当量可达0.001 mm脉冲。

脉冲当量越小,机床的位移精度越高。

(3) 跟随误差要小。

即伺服系统的速度响应要快。

(4) 伺服系统的工作稳定性要好。

要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进给速度均匀、平稳,从而使得能够加工出粗糙度低的零件。

二、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5-1所示。

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按有无反馈检测单元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类型(见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分类),这两种类型的伺服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完全相同。

但不管是哪种类型,执行元件及其驱动控制单元都必不可少。

驱动控制单元的作用是将进给指令转化为驱动执行元件所需要的信号形式,执行元件则将该信号转化为相应的机械位移。

图5-1 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开环伺服驱动系统由驱动控制单元、执行元件和机床组成。

通常,执行元件选用步进电机。

执行元件对系统的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闭环伺服驱动系统由执行元件、驱动控制单元、机床,以及反馈检测单元、比较控制环节组成。

反馈检测单元将工作台的实际位置检测后反馈给比较控制环节,比较控制环节将指令信号和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两者的差值作为伺服系统的跟随误差经驱动控制单元,驱动和控制执行元件带动工作台运动。

在CNC系统中,由于计算机的引入,比较控制环节的功能由软件完成,从而导致系统结构的一些改变,但基本上还是由执行元件、反馈检测单元、比较控制环节、驱动控制单元和机床组成。

三、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分类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按其用途和功能分为进给驱动系统和主轴驱动系统;按其控制原理和有无位置检测反馈环节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按驱动执行元件的动作原理分为电液伺服驱动系统和电气伺服驱动系统。

电气伺服驱动系统又分为直流伺服驱动系统和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1.进给驱动与主轴驱动进给驱动是用于数控机床工作台或刀架坐标的控制系统,控制机床各坐标轴的切削进给运动,并提供切削过程所需的转矩。

主轴驱动控制机床主轴的旋转运动,为机床主轴提供驱动功率和所需的切削力。

一般地,对于进给驱动系统,主要关心它的转矩大小、调节范围的大小和调节精度的高低,以及动态响应速度的快慢。

对于主轴驱动系统,主要关心其是否具有足够的功率、宽的恒功率调节范围及速度调节范围。

2.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按有无位置反馈分两种基本的控制结构,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如图5--1所示。

由此形成位置开环控制系统和位置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又可根据位置检测装置在机床上安装的位置不同,进一步分为半闭环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和全闭环伺服驱动控制系统。

若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的工作台上,构成的伺服驱动控制系统为全闭环控制系统;若位置检测装置安装在机床丝杠上,构成的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则为半闭环控制系统。

现代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多采用闭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常用于经济型数控或老设备的改造。

3.直流伺服驱动与交流伺服驱动70年代和80年代初,数控机床多采用直流伺服驱动。

直流大惯量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宽调速性能,输出转矩大,过载能力强,而且,由于电机惯性与机床传动部件的惯量相当,构成闭环后易于调整。

而直流中小惯量伺服电机及其大功率晶体管脉宽调制驱动装置,比较适应数控机床对频繁启动、制动,以及快速定位、切削的要求。

但直流电机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电刷和机械换向器,这限制了它向大容量、高电压、高速度方向的发展,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进入80年代,在电机控制领域交流电机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大举进入电气传动调速控制的各个领域。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最大优点是交流电机容易维修,制造简单,易于向大容量、高速度方向发展,适合于在较恶劣的环境中使用。

同时,从减少伺服驱动系统外形尺寸和提高可靠性角度来看,采用交流电机比直流电机将更合理§5—2 开环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步进式伺服驱动系统是典型的开环控制系统。

在此系统中,执行元件是步进电机。

它受驱动控制线路的控制,将代表进给脉冲的电平信号直接变换为具有一定方向、大小和速度的机械转角位移,并通过齿轮和丝杠带动工作台移动。

由于该系统没有反馈检测环节,它的精度较差,速度也受到步进电机性能的限制。

但它的结构和控制简单、容易调整,故在速度和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一、步进电机的种类、结构及工作原理1.步进电机的种类步进电机的分类方式很多,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产生力矩的原理、按输出力矩的大小以及按定子和转子的数量进行分类等。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将步进电机分为多种类型,如表5--1所示。

表5-1 步进电机的分类分类方式具体类型按力矩产生的原理(1)反应式:转子无绕组,由被激磁的定子绕组产生反应力矩实现步进运行(2)激磁式:定、转子均有激磁绕组(或转子用永久磁钢),由电磁力矩实现步进运行按输出力矩大小(1)伺服式:输出力矩在百分之几之几至十分之几(N·m)只能驱动较小的负载,要与液压扭矩放大器配用,才能驱动机床工作台等较大的负载(2)功率式:输出力矩在5-50 N·m以上,可以直接驱动机床工作台等较大的负载按定子数(1)单定子式(2)双定子式(3)三定子式(4)多定子式按各相绕组分布(1)径向分布式:电机各相按圆周依次排列(2)轴向分布式:电机各相按轴向依次排列2.步进电机的结构目前,我国使用的步进电机多为反应式步进电机。

在反应式步进电机中,有轴向分相和径向分相两种,如表5--1所述。

图5--2是一典型的单定子、径向分相、反应式伺服步进电机的结构原理图。

它与普通电机一样,分为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其中定子又分为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

定子铁心由电工钢片叠压而成,其形状如图中所示。

定子绕组是绕置在定子铁心6个均匀分布的齿上的线圈,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两个齿上的线圈串联在一起,构成一相控制绕组。

图5--2所示的步进电机可构成三相控制绕组,故也称三相步进电机。

若任一相绕组通电,便形成一组定子磁极,其方向即图中所示的NS极。

在定子的每个磁极上,即定子铁心上的每个齿上又开了5个小齿,齿槽等宽,齿间夹角为9°,转子上没有绕组,只有均匀分布的40个小齿,齿槽也是等宽的,齿间夹角也是9°,与磁极上的小齿一致。

此外,三相定子磁极上的小齿在空间位置上依次13齿距,如图5--3所示。

当A相磁极上的小齿与转子上的小齿对齐时,B 错开13齿距角,C相磁极齿超前(或滞后)转子相磁极上的齿刚好超前(或滞后)转子齿23齿距角。

齿图5-2 单定子径向分相反应式伺服步进电机结构原理图点击进入动画观看步电机工作原理图5-3 步进电机的齿距图5--4是一个五定子、轴向分相、反应式伺服步进电机的结构原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步进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在轴向分为五段,每一段都形成独立的一相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和转子,图5--5所示的是其中的一段。

各段定子铁心形如内齿轮,由硅钢片叠成。

转子形如外齿轮,也由硅钢片制成。

各段定子上的齿在圆周方15齿距,其转子齿彼此不错位。

当设置在定子铁心环向均匀分布,彼此之间错开形槽内的定子绕组通电时,形成一相环形绕组,构成图中所示的磁力线。

除上面介绍的两种形式的反应式步进电机之外,常见的步进电机还有永磁式步进电机和永磁反应式步进电机,它们的结构虽不相同,但工作原理相同。

3.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电磁铁的作用原理。

图5--6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应式步进电机,下面以它为例来说明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图5--6(a)中,当A相绕组通以直流电流时,根据电磁学原理,便会在AA方向上产生一磁场,在磁场电磁力的作用下,吸引转子,使转子的齿与定子AA磁极上的齿对齐。

若A相断电,B相通电,这时新的磁场其电磁力又吸引转子的两极与BB磁极齿对齐,转子沿顺时针转过60°。

通常,步进电机绕组的通断电状态每改变一次,其转子转过的角度α称为步距角。

因此,图5--6(a)所示步进电机的步距角α等于60°。

如果控制线路不停地按A→B→C→A…的顺序控制步进电机绕组的通断电,步进电机的转子便不停地顺时针转动。

若通电顺序改为A→C→B→A…,同理,步进电机的转子将逆时针不停地转动。

图5-4 五定子径向分相反应式伺服步进电机结构原理图磁回路转子定子硅钢片图5-5 一段定子、转子及磁回路上面所述的这种通电方式称为三相三拍。

还有一种三相六拍的通电方式,它的通电顺序是:顺时针为A → AB → B → BC → C → CA → A …;逆时针为A →AC → C→ CB → B → BA →A…。

若以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工作,当A相通电转为A和B同时通电时,转子的磁极将同时受到A相绕组产生的磁场和B相绕组产生的磁场的共同吸引,转子的磁极只好停在A和B两相磁极之间,这时它的步距角α等于30°。

当由A和B两相同时通电转为B相通电时,转子磁极再沿顺时针旋转30°,与B相磁极对齐。

其余依此类推。

采用三相六拍通电方式,可使步距角α缩小一半。

图5—6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图点击进入动画观看步进电机工作原理(a)(b) 图5--6(b)中的步进电机,定子仍是A ,B ,C 三相,每相两极,但转子不是两个磁极而是四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