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4.摄相师黄师傅在给某毕业班的同学照完集体照后,应部分同学的要求,给他们再照一些个人照片,则他应该怎样操作相机才能满足这些同学的要求?
5.春天来了,小强同学在拍摄户外优美的风景时,恰好有一只苍蝇停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洗出来的相片上会有苍蝇的像吗?
6.汽车经过学校门口时,被学校的摄像头抓拍到两张照片,我们将前后两张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像变大了,则在被拍照时,汽车正校门(选填“靠近”或“远离”)。
无论是成实像还是成虚像,像的大小变化总是与像距的变化一致
总结完这些规律后,你是不是觉得像有点“调皮”呢?它好象在跟踪物体一样,跟物体竭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3.光线经过透镜折射规律
1)在透镜的折射光路的两条光线中,若有一条光线与透镜的主轴有关(平行),则另一条光线一定与透镜的焦点有关,反之亦然。
2)物体射到透镜上所有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最终都会聚在像上。
3)通过光因:晶状体变厚或玻璃体变长
晶状体变厚会导致晶状体折光能力变强,物体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②解决近视眼患者看清物体的方法:
A.配戴凹透镜以减弱晶状体的折光能力,使像重新成在视网膜上。
B.让眼睛靠近被观察的物体,这样物体射到眼睛的光发散程度更大,增大了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的难度,从而使物体所成的像向后移动,重新落在视网膜上.
7.小强在用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小山时,他看到的应该是小山成(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这个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当他用放大镜近距离欣赏邮票时,他觉得放大镜对邮票的放大倍数不够,则他应该让放大镜离邮票稍稍一些(选填“远”或“近”)。
5.正确看待照相机与眼睛的“调焦”
照相机:调相距
眼睛:调焦距
二.常见题型及其解法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实 的,则这像一定是 像。若成的是正立的 虚 像,则此像一定是放大的 像。
4.若有一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在凸透镜另一侧30cm处
的光屏上显示出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 15cm 焦距是 。
5. 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凸透镜成像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U>2f U=2f f<U<2f U=f U<f 像的特点 物像位置 像的性质 异 侧 倒立.缩小 实 像 异 侧 实 像 倒立.等大 倒立.放大 异 侧 实 像 不成像 正立.放大 同 侧 虚 像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二、透镜成像作图3
3、透镜成像各区域的特点
综合练习题目:
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当物距为 25cm
时,这时成的是 倒立、缩小、的 实 像;如果物 距为20cm,则会成 倒立、 等大、的实像 ;如果 物距为16cm,则会成 倒立、 放大、的 实 像;如 果物距为8cm,则会成 正立 、 放大、的 虚 像。
3.有一个物体经过某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倒立
的地方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现将一个物体放在离此凸 透镜8厘米的主光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实像 (D)等大的实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
D.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
6.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
沿主光轴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C ) A B C D 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离凸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离凸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

6.51常见的光学仪器总结

6.51常见的光学仪器总结

教学课题第五节常见的光学仪器总结备课组成员:齐军飞史彦君主备成员:严海雷授课地点授课老师授课时间【知识要点】1、透镜的种类及几个名词(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有关透镜的几个名词:①光心O:透镜的中心;②主光轴: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③焦点F: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对称;平行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两侧各有一个且对称。

④焦距f: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2、三条特殊光线(1)凸透镜(见图3-1):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会聚于焦点;②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被凸透镜折射之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凹透镜(见图3-2):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被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正对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射出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③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图3-1)(图3-2)3、测定凸透镜焦点的方法:让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然后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4、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在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见图3-3),用刻度尺测出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

(2)实验过程:①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②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中央,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像距),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情况,测出物距和像距;③调节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常见的光学仪器仪 复习

常见的光学仪器仪 复习

3.下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4.下图的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是:
7.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当物体在主轴 上距焦距为2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 8.关于照相机和幻灯机成像性质,下列 哪种说法正确 ( ) A、照像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幻 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像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 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照像机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幻 灯机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虚像 放大镜
6.__像可以用光屏承接,__像不能用光 屏承接。凸透镜所成实像是__立的,且与物 在透镜的___侧;所成虚像总是_____(填 “放大”或“缩小”),且与物在透镜的__ 侧,当物距大于焦距时,若物距减小,则像 距_____、像_____。 放电影时,银幕上是___像;从玻璃金 鱼缸侧面看里面的鱼,看到的是鱼的__像; 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是___像;阳光透过浓密 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圆形光斑,这是__像。 照相机成像时,像比物体___;投影机 成像时,像比物体___;放大镜成像时,像比
18.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 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 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 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 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 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
开放性试题 1.请将下列的“镜子”分类. 穿衣镜、近视镜、潜望镜、放大镜、 远视镜、内窥镜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眼睛和眼镜
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八年级物理《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复习梳理详解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复习梳理详解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复习梳理详解汇总一: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凸透镜:(会聚作用)凹透镜:(发散作用)1、过心不变1、过心不变2、过焦平行2、延长线过焦,平行于主光轴3、平行过焦3、平行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焦点: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会形成一个最小的最亮的光斑,斑点就是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成像原理:光的折射)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

目的: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蜡烛燃烧变短,像会偏上。

调节方法:1、光屏向上移2、蜡烛像上移3、透镜向下移遮住透镜,像的性质不变,但会变暗,进入透镜的光线会变少。

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1、蜡烛在一倍焦距处2、蜡烛在一倍焦距内3、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光屏上出现像时,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依然可以出现清晰地像。

或者物距和像距互换:只移动透镜,使原来的像距等于现在的物距,原来的物距等于像距。

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原理:折射光路是可逆的)**物与像的最小距离,当物距等于像距时,距离最小等于4f。

当蜡烛大于二倍焦距时,蜡烛移动的距离(速度)大于光屏移动的距离(速度)当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蜡烛移动的距离(速度)小于光屏移动的距离(速度)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成实像时)同左同右移动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注意:放大镜:靠近透镜,像变小。

远离透镜,像变大。

三: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近前凹,远后凸近视眼,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变强,焦距变短远视眼,晶状体变薄,对光线的偏折能力变弱,焦距变长四:显微镜望远镜目镜功能相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物镜:(显微镜):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望远镜):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第六章运动和力(力、弹力,力的测量、重力)一: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定义力产生的条件:1、两个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2、作用(推、拉、挤、压、吸引、排斥)注:与接触和不接触没有关系分类:接触力(弹力摩擦力)非接触力(重力)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常第六章见的光学仪器复习提纲

常第六章见的光学仪器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凸透镜1) 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 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 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 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 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 成像规律及应用:① U>2f 时,f v V v 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 U=2f 时,V=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 2f>U>f 时,V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 U=f 时,不成想5) U v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规律简化总结:①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③ 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④ 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均相同。

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哟!总结完这些规律后,你是不是觉得像有点“调 跟物体竭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2 •光学仪器的操作1) 照相机的操作:① 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 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② 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 ,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 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

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 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2) 幻灯机的操作:① 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 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 屏幕的距离。

应用:照相机 应用:测凸透镜的焦距 应用:幻灯机,投影仪应用:放大镜 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 ”呢?它好象在跟踪物体一样,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物理八上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

物理八上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复习

【课后作业】
1.发光体从距凸透镜很远的地方向焦点移近时,
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清晰的像,则像距和像的大
小的变化是: ( )
A.像距变大,像变大
B.像距不变,像变大
C.像距变小,像变小
D.像距变大,像变小
2.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
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常见光学仪器的调节,
视力的矫正。
【知识回顾】
一、透镜
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
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
是 透镜。
2.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3.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
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
A.5°
B.15°
C.3°
D.30°
【知识回顾】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球的构造:
2.眼睛和照相机的类似之处:
3.正常眼的远点是
,近点是
明视距离

4.(1)近视眼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矫正:
特点:
(2)远视眼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 作用相当于:( ) A.一个放大镜 B.投影仪的镜头 C.照相机镜头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 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 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 成(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8.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 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 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 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 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 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 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1、叫做凸透镜,它的光学符号是,它对平行光线具有作用;叫做凹透镜,它的光学符号是,它对平行光线具有作用。

2、透镜的基本概念有:①主轴;②光心;③焦点(F),对凸透镜来讲,它是的会聚点,对凹透镜来讲,它是的会聚点,并且这是一个焦点;④焦距(f),叫做焦距。

3、凸透镜有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个虚焦点。

小明要用小灯泡和透镜制作一个平行光源,他应该选择透镜,小灯泡应放在所选透镜处。

4、“削冰取火”是把冰块削成,根据其对光线有作用,而达到取火的目的。

5、凸透镜光路作图的规则有:(1);(2)。

6、凹透镜光路作图的规则有:(1);(2)。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凸透镜、光屏、蜡烛在光具座上安装的合理顺序应是、、,除此以外还应使它们的中心所处的高度要。

(2)在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为了得到不同的像,应调节和之间的距离;为了得到清晰的实像,应调节和之间的距离。

(3)已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①若要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的范围里,这时的像将出现在的范围里,移动光屏在屏上找到所要求的像(填“能”或“不能”);②若要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处,这时的像将出现在处,移动光屏在屏上找到所要求的像(填“能”或“不能”);③若要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的范围里,这时的像将出现在的范围里,移动光屏在屏上找到所要求的像(填“能”或“不能”);④若要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应放在离凸透镜的范围里,移动光屏在屏上找到所要求的像(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

(4)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及其特点(填写下表)对以上结论再加以概括可得:当物距焦距时,生成倒立实像,且像与物左右、上下;当物距焦距时,生成正立虚像,且像与物左右、上下。

(5)你会应用上面结论吗?①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物体距凸透镜10cm时,成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成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40cm时,成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物理《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知识点归纳
一、透镜及其实例
1: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2、基本概念:
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3、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4、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5、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结构角度: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对光的作用角度: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成像的角度: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6、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作用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放大镜要靠近物体。

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火柴
2:注意事项: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又叫“三心等高”,目的是为了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3:
4:能够画出物体处在不同区间所成像的光路图。

(作业本画过)
注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三、眼睛与眼镜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瞳孔相当于光圈;眼睑相当于快门。

2.近视眼与矫正: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过长,因此远处某点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与矫正: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过短,因此近处某点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从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需戴凸透镜调节;
4.正常眼睛近点是10cm;远点是无限远;明视距离是25cm。

近视眼近点变短,远视眼变长。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2、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3、视角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4、望远镜的物镜比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

5、天文望远镜还常用凹面镜作物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