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家乡”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含答案)

初中语文  综合性学习(含答案)

专题07 综合性学习【课标与考情导航】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5.本考点主要包括:(1)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③心愿表述;④主题访谈;⑤话题辩论;⑥景点介绍等。

(2)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等。

(3)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等。

(4)活动参与类:①拟活动方案或计划;②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③解决问题的建议等。

还有多种类型融为一体的,在设置的情境或活动中去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推理、总结概括、观察理解、联想想像、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

【中考题型全国视野】【典例展示】例1(2019吉林卷)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是()A.耳顺年体健身康花甲岁神清气朗B.花甲岁神清气朗耳顺年体健身康C.庆古稀福如东海贺生辰寿比南山D.贺生辰寿比南山庆古稀福如东海(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

(注意说话时的称呼、语气等,不超过25字)【答案】(1)B (2)示例一:叔叔,酒驾是违法的,就不要开车了。

示例二:叔叔,酒后开车很危险。

我给您叫个代驾,好吗?【解析】(1)“耳顺”“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对联特点:仄起平收。

(2)本题考查劝说词的拟写能力。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

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2)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答案】(1)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占少数。

)(2)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它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

阅读会让你的人生活在丰富里,终身受益不尽,让你获得一种持久的力量。

“阅读的力量”是具体而深刻的。

它让我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升华,拓展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给我们成长的力量。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表述的内容,可知最后一句要介绍的是《见字如面》收看观众的情况,“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说明观看者众多,那么“而”要表现的则是出人意料的结果,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见,收看者大多为年轻人,将这一主要信息用简洁、准确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2)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内容,围绕着“阅读”这一中心,表述出阅读给人的不同作用即可。

如:阅读能净化人的心灵,让人具有抗争恶俗的力量等。

故答案为:⑴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占少数。

);⑵真正的阅读,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不受环境的制约,它完全凭借心灵的需求来加以把持。

“乡土风情”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doc

“乡土风情”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doc

“乡土风情”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千年古棠,物华天宝。

班级举行“乡土风情”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名称品味】5.近日,“新六合八景”评选出炉,分别为金牛寻芳、灵岩访石、滁河灯影、长芦钟声、平山凝翠、芝岭含秋、石柱擎天、文庙怀古。

有人认为,其中有两个景点名称从用语上看和其它景点不一致,请你把它找出来,填写在横线上。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联拾趣】6.有人撰写了一幅对联赞美家乡六合,其中下联有两处字迹已经模糊,请你对照上联把下联补写完整。

(2分)上联:盘古辟地,惟留千百石柱擎六合下联:女娲_______,独赠亿万玛瑙_____雄州【图标解说】7.下图是第十届中国南京“《茉莉花》・雨花石文化旅游节”图标,请用简要的语言向游客介绍它。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5.滁河灯影长芦钟声(2分)6.补天缀图案,以六合特有的《茉莉花》与雨花石作为代表,展示六合的旅游文化资源。

(3分)“乡镇计划生育汇报”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我镇共有41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4.76万人,已婚育龄妇女9202人,现有计划生育协会组织47个,协会会员3600多人。

近年来,镇村计生协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服务职能,组织和发动广大理事、会员积极带头,主动参与,为全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贡献。

语文综合读写题目及参考答案

语文综合读写题目及参考答案

语文综合读写题目及参考答案语文综合读写题目及参考答案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台热播,引起很大的反响。

中国饮食文化再一次引起大家的关注,现在,学校要开展“赏美食,品文化”的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赏美食,对对联请你为《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写一副对联,已有上联,请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对出下联。

(2分)物美介廉烹调精做营养高酒水菜肴花色齐全风味好上联:劝烹膳食色全香怡味道好下联:活动二:赏美食,巧命名中国菜往往菜肴形象来命名,寄托着美好的祝福。

比如:我们平时吃的炒玉米粒这盘菜就称为金玉满堂,请你认真观察右图,根据菜的拼盘形状,给它取个表达祝福的.名字,并说说你取名的理由。

(提示:盘子纯白色)(3分)菜名:理由:活动三:赏美食,探究竟根据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2分)材料一:中国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要考虑其品种国、产地、季节、生长期等特点,以新鲜肥嫩、质料优良为佳。

厨师对此要了如指掌。

材料二:孔雀开屏这道菜,是用鸭肉、火腿、猪舌、鹌鹑蛋、蟹蚶肉、黄瓜等十五种原料,经过二十二道精细刀技和拼摆工序才完成的。

材料三:厨师要熟悉各种原料的耐热程度,熟练控制用火时间,善于掌握传热物体(油、水、气)的性能。

不宁根据原料的老嫩程度、水分多少、形态大小、整碎磨薄等,确定下锅的次序,加以灵活运用,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要嫩就嫩,要稣就稣,要烂就烂。

材料四:中国菜,厨师常常把原料加工成多种形态和多样花色,镂空成美丽的图案花纹。

刀技和拼摆手法相结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拼成艺术性强的花式拼盘。

探究结论:活动四:赏美食,现情景请你展开想象,将下面诗中的情景描写出来。

(3分)端阳节,正为嘴头忙。

香粽剥开三面绿,浓茶斟得一杯黄。

两碟白洋糖。

参考答案:活动一(2分):精做菜肴物美价廉营养高活动二(3分):示例:五子登科,拼盘中有五个相似的人形,他们共同为了同一个目标,故称“五子登科”。

福建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福建初三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简称《舌尖2》)在全国吃货们的翘首以待下终于被端上央视的餐桌,泉州美食润饼□萝卜饭《舌尖2》首集《脚步》。

润饼,俗称“春卷”,是泉州清明食俗,是衔接精神世界与世俗生活的;萝卜饭,有着家乡的古早味,尽解离乡游子相思苦。

隔着屏幕我们仿佛能尝到润饼的醇美,能闻到萝卜饭的清香。

咱厝美食肯定引得国人都流口水。

《舌尖2》将出场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高度融合中国美食和传统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1】在横线上写出“咱厝”中“厝”字的拼音。

【2】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3】文段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A.亮相载体 B.出席载体 C.亮相媒体【4】请把文段中划线句子改成反问句。

2.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

为了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增强家乡自豪感,学校以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开展了旅游资源调查活动。

请你根据大家搜集的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2013年8月26日,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泉州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打动了评审专家,从10个初审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城市,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

【材料二】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在介绍泉州时,显示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古代东方第一大港。

随后视频大字幕标题《泉州:古代东方第一大港》显示在左下角,泉州古城楼、洛阳桥、起航的福船、灵山圣墓、摩尼教石刻、开元寺的飞天、梨园戏、提线木偶戏、泉州南音、南建筑、弘一法师的真迹、飞天城雕,逐一在画面上显现。

【1】根据材料一,探究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的原因。

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②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diàn下来了,沉diàn在最嫩最小的花包里。

③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不住笑)________绽开似的。

④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想摘一朵,凑上去。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划线的字注音。

diàn________________沉________最嫩绽开(2)将第②句中的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

(3)根据所给的意思,在第③句横线处填上一个成语。

(4)调整第④句的语序。

【答案】(1)淀;nèn;zhàn(2)“包”改为“苞”。

(3)忍俊不禁(4)“凑上去”和“想摘一朵”互换位置。

【解析】【分析】(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把溶液中不易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

注意据义定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嫩”:初生而柔弱;幼稚,不老练。

读“nèn”,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花苞”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

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

根据成语含义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

如忍不住笑的意思可概括为“忍俊不禁”这一成语。

(4)“我想摘一朵,凑上去”显然是语序不当。

注意其先后顺序。

改为“我凑上去,想摘一朵”即可。

故答案为:⑴淀; nèn ; zhàn⑵ “包”改为“苞”。

“回顾初中三年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回顾初中三年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回顾初中三年来,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了《水浒》、《朝花夕拾》、《骆驼样子》、《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其中不少的插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从以上列举的五都名著中选出了两幅插图,请根据下面这两幅插图,回答其后的问题。

图一图二(1)根据图中内容给插图拟一个小标题(限1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任选一幅插图,简要分析图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插图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鲁达怒打郑屠;插图二:阿长与《山海经》或长妈妈和迅哥儿轶事。

(2)(选作一题,与下面示例意思接近亦可)插图一写的是鲁提辖(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或除暴安良)的故事。

表现了鲁提辖(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

插图二写阿长买来《山海经》的故事。

表现了阿长关心人和帮助人的善良性格。

“会合”和“汇合”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会合”和“汇合”的区别附练习与答案区别: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练习:1.请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A. 汇合B. 会合幸运的是,先返回的三架水上飞机在___点发现了“E-11”号潜艇。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他们在这里___然后从后面楼梯间下来(2)它也是一具传达讯息的机器,把千百万不同个人的知识和行动___在一起。

(3)三角洲由沉积累积而成,这些沉积物形成于某些河流与静水体___处的附近。

A. 会合汇合汇合B. 汇合会合汇合C.汇合汇合会合参考答案:1. B2. A。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综合题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校园里总能传出郎朗读书声,全市中小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里,感受着中华经典美文的艺术魁力,经典诵读活动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经典美文演绎得淋漓尽致,为创建和谐校园再添亮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我爱古诗词,不仅仅因为她是汉语最美丽的珍珠,更因为她带给我无数瑰丽的梦想。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觉“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解析】【分析】(1)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导语是:广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要抓住主要的关键词: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故可以概括为: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2)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

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

结合“(动词)……,在……中,(动词)……”的句式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⑴广州市中小学开展“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⑵登临上齐鲁秀美的泰山,在日出的辉煌中,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气魄【点评】⑴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

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练习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朦胧中一个个虚点,茸毛与脉络那样纤细,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________下的痕迹,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幼儿微弱的呼吸,它胆(qiè)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wán)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

(选自刘湛秋《绿叶》)(1)划线字“调”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diàoB.tiáo(2)填入文中“________”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B.留(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ièwán胆________________强【答案】(1)B(2)B(3)怯;顽【解析】【分析】(1)“调色板”: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时用以调和颜色的平板形画具。

“调”:调和。

读“tiáo”。

注意据义定音。

所以选B。

(2)留下:把东西搁下;停留下来。

流下:水从上往下流。

这里支配的宾语是“痕迹”,自然选“留下”。

所以选B。

(3)“怯”“顽”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故答案为:(1)B;(2)B;(3)怯;顽【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读音的辨析能力。

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通过理解词语可以判断多音字的语境义,进一步确定多音字的具体读音即可。

(2)本题考查对同音字的理解辨析能力。

同音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所以可以在理解字义、词义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答案。

(3)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拼写能力。

先读一读音节,再读一读词语,看是什么意思,然后根据平时的积累就能先到字形是怎么写的。

注意形声字的偏旁与形声字的意义有关,可以据此辨析字形。

2.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你的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doc

“你的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
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你的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或山水风光?也许是著名的经典,也许只是一处宁静秀美的山谷,但都会令我们流连忘返。

⑴请你为该景点写一段导游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针对一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请你为保护旅游景点设计一条警示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古都西安参观游览,西安自古帝王都,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不但有着圈里的象征,也有着浪漫爱情的典故现在就让我们把眼光放在1000多年前,去领略一下当时的风采,去看看那个被誉为第二个都城的皇家园林――华清池。

(答案不唯一)
⑵示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带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家乡”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
识大全-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

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l)【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

(2分)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

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

(2分)
__________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

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

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

(2分)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酥饼②面条③油条(任选两则,如果三则都做,按顺序改前两则;每小题1分)
(2)…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答案(本题在答案的第八页)…
(3)示例一:长寿面――细细长长,软而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示例二: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

示例三:粽子――翠绿的粽叶,软糯的滋味,蕴含着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

(内容贴切1分,语言表达得体1分)
【考点直击】本题属综合性学习,综合考查学生的实践探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路点拨】第(l)题要抓住“家乡常见食品”这一范围思考;第(2)题要关注表达方式:描写或是说明;第(3)题要围绕“家乡美食”,调动生活积累来回答。

【方法归类】平时要多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多积累,针对题目要求思考和表达。

“舌尖上的水磨年糕”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
础知识大全-
近日,学校开展“舌尖上的水磨年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一下任务。

【材料一】宁波习俗过年要谢年祭祖,年糕是祭祀供品之一。

所以,做年糕是家家户户忙年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年糕做成以后,主人从第一笼米粉中,先摘三团,置于高处,或放在长凳上,点上香烛,此谓祭天地,又称“新年新势头,头蒸供菩萨”。

随后主人又从第二笼的米粉中摘三团,放入自家的祠堂或祖宗像前,此谓尊祖宗。

第三笼米粉出笼后,所有米粉做成年糕团,由主妇挨家挨户分送,寓意四平八稳、邻里和睦。

【材料二】宁波水磨年糕的味道历来为人所赞颂。

1995年版的《宁波市志》就有记载:“宁波年糕柔滑细腻,久浸不糊,昔以梁湖米年糕、水底清年糕著称,今以慈城年糕较佳。

”从台湾回慈城镇探亲的孔先生吃了他妹妹的炒年糕后,大加赞赏:“好吃,好吃!爽滑不黏,柔韧适口。

”近几年,浙江宁波慈城镇多次获得“中国年糕之乡”称号。

【材料三】前几年,有人将慈城年糕遥寄天津的冯骥才时,这位宁波游子欣然写下:“家乡年糕,糕香情浓,令我感动与心醉。

”2012年5月中旬,宁波水磨年糕被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
中国》搬上荧屏,宁波观众的心弦都被触动了。

人们忆起“小时候家里做年糕的情景,好怀念”。

许多观众甚至“看的时候泪流满面”。

宁波水磨年糕搬上荧屏,精准地击中了很多人心底潜藏的那份乡愁。

1.校报要为“宁波水磨年糕”出一个专辑,根据示例给【材料三】设计小标题。

【材料一】乡风浓郁【材料二】乡味醇美【材料三】
2.请你再列举一种能体现宁波特色的美食,并简单概括特点。

3.读【材料二】划线内容,请向家乡人民发一条微博表示祝贺。

【答案】1.乡情绵长(乡愁浮动)
2.示例1:宁波汤团,香甜滑糯
3.祝贺家乡再次荣获“中国年糕之乡”的称号。

相信家乡的年糕会越来越美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