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防火分区(标准版)

合集下载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划分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划分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划分建筑物防火分区是指将建筑物按照防火要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阻止火势蔓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防火分区的划分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高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分区合理、科学。

下面将介绍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和具体要求。

1.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划分原则(1)防火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进行划分,不同用途的区域应分开设置。

例如,住宅区、商业区、办公区等应分别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

(2)防火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进行划分,功能相似的区域可以划分为同一分区。

例如,厨房、餐厅等功能相似的区域可以划分为同一防火分区。

(3)防火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的火灾风险进行划分,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应设置为独立的防火分区。

例如,易燃易爆区域、电气设备区等应设立独立的防火分区。

2.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具体要求(1)防火分区之间应设置防火墙或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蔓延。

防火墙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时间,通常为1-2小时。

(2)防火分区之间的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防火等级应符合防火墙的要求。

防火门窗应保持良好的密封性,确保火势不能通过门窗蔓延。

(3)防火分区之间的通道应设置防火门,防止火势沿通道扩散。

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

(4)防火分区内的隔墙应具备一定的耐火时间,通常为0.5-1小时。

隔墙应采用防火砖、防火板等材料进行搭建,确保其耐火性能。

(5)防火分区内的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电缆进行布设,电缆的防火等级应符合防火要求。

电气线路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线路老化引发火灾。

(6)防火分区内的消防设施应齐全,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疏散指示标志等。

消防设施的位置应明确标识,方便人员使用。

(7)防火分区内的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疏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通道内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8)防火分区内的防火门应保持关闭状态,不得长时间开启。

防火门的密封性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防火效果。

两个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

两个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

两个防火分区的划分标准
在建筑物中,防火分区的划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防止火势的蔓延,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

以下是两个防火分区划分的基本标准:
1. 每个楼层应划分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应在每个楼层划分,这是为了防止火势在不同楼层之间蔓延。

防火分区的划分可以借助防火墙、防火卷帘等设施来实现。

2. 防火分区面积应符合规范要求
不同场所的防火分区面积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的每个防火分区最大面积不应大于2500平方米。

对于仓库,则不应大于6000平方米。

3. 防火分隔设施应按规范设置
防火墙、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设施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并应具备自动关闭功能。

防火卷帘应能在火灾发生时自动降落,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

4. 防火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如果防火分区需要跨越其他防火分区,应使用防火门或防火卷帘等设施进行隔离,以确保火势不会蔓延到其他区域。

5. 疏散通道、楼梯间不应被划分在防火分区内
疏散通道和楼梯间是人员逃生的主要通道,因此不应被划分在防火分区内。

这些区域应保持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快速撤离。

6. 消防设施应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物内应设置符合规范的消防设施,如消火栓、灭火器、喷淋系统等。

这些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火灾发生时能正常运行。

7. 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应采取独立的防火分隔措施,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以降低火灾风险。

消防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消防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
防火墙:不少于4.00h(高层民用建筑为3.00h)耐火极 限的非燃烧体墙壁。防火墙要求:
(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 上。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 应高出非燃烧体层面不小于40cm,高出燃烧体或难 燃烧体层面不小于 50cm。
(2)防火墙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 窗端面为燃烧体时,应预设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
– ④中庭每层回廊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划分水平防火分区时还必须结合建筑物的平面形状、使 用功能及人流、货流情况妥善确定防火分隔物的具体位 置。
二、竖向防火分区
– 在建筑物垂直方向,用耐火性能较好楼板及墙壁(含上下连通 的竖向井道井壁及外墙壁)等防火分隔物划分出的防火空间。
– 控制火灾:一个特定垂直高度范围内,对建筑物(高层建筑) 应划分竖向防火分区。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互连通的 走马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跨层窗等开口部位 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对待。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时, 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到2000m2。当地 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时,应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 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
–③应设置防排烟设施。防排烟设施的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执行。
10.2 防火分隔物
一、防火分隔物的种类
– 为了保证建筑物防火安全,防止火势由外部向内部,或 由内部向外部,或在内部之间蔓延,用防火墙、防火门、 楼板等构件,把建筑空间分隔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控 制火势,给扑救火灾创造良好条件。这种具有阻止火势 蔓延,能把整个建筑空间划分成若干较小防火空间的建 筑构件称为防火分隔物。
(2)难燃烧体防火门

防火分区的概念

防火分区的概念

防火分区的概念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它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控制火灾蔓延、保障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重要措施。

防火分区的划分主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和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确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不同类型的建筑应有不同的防火分区,具体如下:
1. 民用建筑:一般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防火分区不应超过2500 平方米,三级不应超过1200 平方米,四级不应超过600 平方米;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防火分区不应超过500 平方米。

2. 工业建筑:根据火灾危险性分类和建筑物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也有所不同,例如甲类厂房的防火分区不应大于250 平方米,乙类厂房不应大于300 平方米,丙类厂房不应大于500 平方米等。

防火分区的划分应合理,不应跨越楼层。

当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部位,如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应按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考虑。

此外,还应注意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或其他防火分隔设施的设置,以确保防火分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总之,防火分区是建筑防火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灾蔓延,保障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顺利进行。

在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和管
理。

防火分区划分标准

防火分区划分标准

防火分区划分标准防火分区划分是指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火灾危险性,将建筑物内部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控制火灾的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防火分区划分标准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分区划分,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本文将围绕防火分区划分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是确定防火分区划分标准的重要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应当根据其结构和用途划分成不同的防火分区,例如住宅区、办公区、娱乐区等,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对不同区域进行疏散和救援。

同时,建筑物的结构也应当符合相应的防火要求,例如设置防火墙、防火门等设施,以确保分区的相对独立性。

其次,火灾危险性是确定防火分区划分标准的重要考量因素。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物内部的火灾危险性不同,应当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例如,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域应当与其他区域相互隔离,设置专门的防火设施,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蔓延的速度。

因此,在确定防火分区划分标准时,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另外,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火分区划分标准还应当考虑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密集程度和疏散通道的设置。

人员密集区域应当划分成相对独立的防火分区,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人员,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同时,应当合理设置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设施,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最后,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标准还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应当符合相应的要求,例如防火分区的面积、设置防火墙的要求、防火门的设置等。

因此,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分区划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划分标准是确保建筑物防火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确定防火分区划分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用途、火灾危险性、人员密集程度和疏散通道等因素,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
16 、
10. 1. 1 、 10. l. 2 、 10. 1. 5 、 10. 1. 6 、 10. 1. 8 、 10. 1. 10 (1 、 2 )、 10. 2. 1 、 10. 2.4 、 10. 3. 1 、 10. 3.
2 、 10.
3.
3 、 11.
0.
3 、 11.
0.
4 、 1 1.
火规范)修订项目计划的函》(建标[2009] 94 号),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
有关单位,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 年版〉的基础上,经整合修订而成。
旨”
本规范在修订过程中,遵循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刀的捎
2结~唱9来自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和问题,请径寄公

.
安部捕防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 70 号,邮政编码: 100054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和
组织公安部天津、四川硝防研究所作出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
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刘建华黄晓家李向东张凤新宋孝春寇九贵郑铁一 主要审查人:方汝清张耀泽赵惶刘跃红张树平张福麟何任飞金鸿祥王庆生 吴华潘一平苏丹夏卫平江刚党杰郭景范珑杨西伟 胡小援朱冬青龙卫国黄小坤

"
'
.~
'';l'
5
目次
l 总贝ti ......…
2 术语、符号... ~ •...•..•. ' .•••......•.•..••........••.. ' ..…..............................................................‘.......…....................,, .. 2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分隔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与分隔

特殊场所的防火分隔
总结词
特殊场所如医院、学校、养老院等,由于其特殊的使用 功能,需要更加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
详细描述
特殊场所如医院、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且多为弱 势群体,因此对防火安全的要求更高。这些场所需要采 取更加严格的防火分隔措施,如设置耐火极限更高的防 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设施,同时要确保消防设备的 完备和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此外,这些场所还需要制 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消防意识 和自救能力。
05
CATALOGUE
防火分区与分隔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的应用
高温耐火材料
随着建筑材料的进步,未来将有更多高温耐火材料应用于防火分区与分隔,提高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新型阻燃剂
阻燃剂是防火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有更多高效、环保的阻燃剂被研发和 应用,提高防火材料的性能。
智能化防火系统
智能烟雾探测系统
利用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时监测建筑 物内的烟雾浓度,及时发现火源并报警 。
VS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消防设备的远程控 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火灾应对效率。
绿色建筑防火设计
被动防火设计
利用建筑布局、材料选择等方式,降低火灾 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设置防火隔带等。
主动防火设计
防火涂料可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两 类,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 合适的类型。
04
CATALOGUE
防火分区与分隔的案例分析
大型商业建筑的防火分区
总结词
大型商业建筑由于其体量和功能的复杂性,防火分区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大型商业建筑如购物中心、百货大楼等,通常包含多个楼层和不同功能区域。为了防止火势迅速蔓延,需要根据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救援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通常通过防火墙、防火门 、防火窗等设施来实现,同时要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疏散通道的畅通无阻。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原则和要求

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原则和要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建筑物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场所。

然而,火灾的威胁始终存在,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火灾的蔓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筑物防火分区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火分区是指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分隔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在一定时间内将建筑物分隔成若干个区域,以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

合理设置防火分区,可以将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一、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防火分区设置的首要原则。

防火分区的划分应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的蔓延,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这就要求防火分区的分隔设施具有足够的耐火性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

2、功能性原则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对防火分区的设置也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人员密集,货物众多,防火分区的面积应相对较小,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疏散人员和控制火势。

而在工业建筑中,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合理划分防火分区,既能满足生产需求,又能保障消防安全。

3、经济性原则在设置防火分区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过于严格的防火分区划分可能会增加建筑成本,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效益。

因此,需要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优化防火分区的设置,达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4、一致性原则防火分区的设置应与建筑物的整体防火设计相一致。

包括建筑结构的防火性能、消防设施的配置、疏散通道的设计等。

只有各个部分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防火体系。

二、建筑物防火分区设置的要求1、防火分隔设施的要求防火墙是防火分区中常用的分隔设施,应采用不燃烧体材料建造,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规定的时间。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且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物的防火分区(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建筑物的防火分区(标准版)一、防火分区的概念所谓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在建筑物内采用划分防火分区这一措施,可以在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时,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防火分区,按照防止火灾向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其二是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

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

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

防火分区应用防火墙分隔。

如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加冷却水幕或闭式喷水系统,或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分隔。

二、防火分区的划分从防火的角度看,防火分区划分得越小,越有利于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但如果划分得过小,则势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这样做显然是行不通的。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重要性、火灾危险性、建筑物高度、消防扑救能力以及火灾蔓延的速度等因素。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均对建筑的防火分区面积作了规定,在设计、审核和检查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严格执行。

(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面积是以建筑面积计算的。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如有困难时,可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3小时以上)、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加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火水幕带分隔。

防火墙上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并应能自行关闭。

2.建筑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3.3.1.1增加1倍。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1倍计算。

3.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表3.3.1.1的规定。

但多层建筑的中庭,当房间、走道与中庭相通的开口部位,设有可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处设有乙级防火门或卷帘;中庭每层回廊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封闭屋盖设有自动排烟设施时,中庭上下各层的建筑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4.地下室、半地下室发生火灾时,人员不易疏散,消防人员扑救困难,故对其防火分区面积应控制得严一些,规定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其面积不应超过500平方米。

(二)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厂房每个防火分区面积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应符合表3.3.1.2的要求。

多层厂房表中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系指每层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在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甲类厂房除外)如面积超过表3.3.1.2中的规定的数值,设置防火墙有困难时,可用防火卷帘或防火水幕带等进行分隔。

2.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及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麻纺厂除外),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表3.3.1.2中的规定增加50%,但上述厂房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均应设防火墙分隔。

3.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表3.3.1.2的规定增加1.5倍。

4.甲、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按表3.3.1.2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占地面积不限。

局部增设时,增加面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三)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在进行防火分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其上开设门窗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2.独立建造的硝酸铵库房、电石库房、聚乙烯库房、尿素库房、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其建筑面积可按表3.3.1.3的规定增加1倍,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库房,其建筑面积可按表3.3.1.3及上述“2”的规定增加1倍。

4.在同一座库房或同一个防火墙间内如储存数种火灾危险性不同的物品时,其库房或隔间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四)高层厂房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厂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

甲类厂房不能设在高层厂房内。

高层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

2.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面积可按表3.3.1.4的规定增加1倍;丁、戊类厂房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限。

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五)高层库房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库房是指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库房。

甲、乙类物品及丙类可燃液体不应储存在高层库房内。

高层库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高层库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建筑面积可按表3.3.1.5增加1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六)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高层建筑的特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

在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分隔物除防火墙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防火卷帘和防火水幕带等。

2.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表3.3.1.6增加1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倍计算。

3.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4.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500平方米,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1倍。

5.高层建筑内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传送带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之和不应超过表3.3.1.6的规定。

当上下开口部位设有防火卷帘或水幕等分隔设施时,其面积可不叠加计算。

6.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分区面积时,应采取本节中有关中庭防火分隔的措施。

7.设在变形逢处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

8.设置防火墙有困难的场所,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隔,当采用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小于3h;当采用不以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卷帘两侧应设独立的闭式自动喷水系统保护,系统喷水延续时间不应小于3h。

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5L/S.M,喷头间距应为2m至2.5m,喷头距卷帘的垂直距离宜为0.5m。

9.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乍动、手动和机械控制的功能。

三、玻璃幕墙、中庭及特殊部位和房间的防火分隔(一)玻璃幕墙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构件,以其自重轻、光亮、明快、挺拨、美观、装饰艺术效果好等优点,自70-80年代以来,被大量地应用在高层建筑之中。

1.玻璃幕墙的火灾危险性玻璃幕墙是由金属构件和玻璃板组成的建筑外墙面围护结构,分明框、半明框和隐框玻璃幕墙三种。

构成玻璃幕墙的材料主要有:钢、铝合金、玻璃、不锈钢和粘接密封剂。

玻璃幕墙多采用全封闭式,幕墙上的玻璃常采用热反射玻璃、钢化玻璃等。

这些玻璃强度高,但耐火性能差,因此,一旦建筑物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危险性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一旦发生火灾,室内温度便急剧上升,用作幕墙的玻璃在火灾初期由于温度应力的作用即会炸裂破碎,导致火灾由建筑物外部向上蔓延。

一般幕墙玻璃在2500C左右即会炸裂、脱落,使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成为火势向上蔓延的重要途径。

(2)垂直的玻璃幕墙与水平楼板之间的缝隙,是火灾发生时烟火扩散的途径。

由于建筑构造的要求,在幕墙和楼板之间留有较大的缝隙,若对其没有进行密封或密封不好,烟火就会由此向上扩散,造成蔓延。

2.玻璃幕墙的防火分隔措施为了防止建筑发生火灾时通过玻璃幕墙造成大面积蔓延,在设置玻璃幕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有窗间墙、窗槛墙(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其墙体的填充材料应用岩棉、矿棉、玻璃棉、硅酸铝棉等不燃烧材料。

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封底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如B1级的泡沫塑料等。

(2)无窗间墙、窗槛墙(窗下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

(3)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二)中庭的防火分隔中庭是在建筑内部贯通上下楼层,并营造出具有室外自然环境美的室内共享空间。

它是以大型建筑内部上下楼层贯通的大空间为核心而创造的一种特殊建筑形式,中庭的高度不等,有的与建筑物同高,有的则在建筑物的上部或下部,由于中庭是上下贯通的大空间,所以给防火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1.中庭的火灾危险性(1)火势蔓延迅速、烟气扩散快。

中庭一旦失火,火势和烟气可以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

中庭空间形似烟囱,因此易产生烟囱效应,若在中庭下层发生火灾,烟气便会十分容易地进入中庭空间;若在中庭上层发生火灾,中庭空间的烟火不能向外排出时,就会向建筑物中其他空间扩散;并进而迅速导致整个建筑物全部起火。

(2)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大。

中庭起火,涉及到多个楼层,极易形成立体火灾,由于烟火蔓延、人员疏散与灭火战斗相互交会,人员众多,易造成现场混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