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心理评估与诊断方法•心理干预与治疗途径目•校园资源及利用建议•家庭支持与社会关注力量录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01心理健康定义与标准心理健康定义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标准包括认知能力、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个性特征、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具体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等。
03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和满足感,促进身心健康。
01促进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02预防心理疾病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减少心理问题的危害。
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性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个人因素等。
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为显著。
现状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人际关系障碍等多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生活,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02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焦虑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常常伴有身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
焦虑情绪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
抑郁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为主要表现,伴有兴趣缺乏、活力丧失、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
抑郁情绪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问题。
情绪调节障碍包括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之间的剧烈波动,以及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情绪反应。
自卑、自闭等个性问题自卑表现为对自己能力、价值等方面的低估,常常导致大学生在社交、学习和职业发展中遇到困难。
自闭倾向于独处,避免社交活动,可能导致社交技能缺失和人际关系疏远。
偏执、强迫等性格倾向表现为固执己见、难以适应他人观点,或者过分追求完美、注重细节等。
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课件(PPT76张)

• 独立性差也是造成心理问题一个主要原因。 • 现在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一切都 由父母打理,一旦离开家门,生活的种种问 题突然摆在他们面前,一时找不到解决的途 径。 • 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极 有可能引起心理障碍。
• 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 产生心理障碍一个重要因素。 •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 有些学生自身定位不准,感到无助、迷茫,对自 己失望,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许多学生直至毕业,仍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想从事什么职业,能够从事什么职业。 • 有的学生害怕走出校园,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怕 受到挫折。
三、自杀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状态
• 1、自杀者的性格特征 • 日本松原达哉认为,从自杀者的性格看,多 有内向、孤独、容易陷入焦虑与绝望感中、 偏执、过分认真、责任感过强、缺乏兴趣爱 好、情绪不稳定、心情多变等特征。 • 而这些性格特征常常与偏颇的父母教养态度、 复杂的家庭关系有关。
• 2、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 也理解不了自己,谁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 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绝望, 想以死来解脱困境。
•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 (如中断与 他人的交往,或危险行为增加)
•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 抑郁的表现
抑郁症的症状评估指标
• • • • • • 情绪低落,早晨明显 负性认知堆积,觉得失败、愧疚、无望 行为一反常态,哭泣、易怒、退缩、混乱 无法入睡或睡眠过多,精神不振 食欲改变,肠胃功能紊乱,体力不支 强迫性地产生“死”的念头,怕自己失去自制力
(2)应当扮好心理危机“处理过程参与者”的角 色
• 危机干预是应急性事件,责任大、强度大、时间 紧。辅导员在扮演“处理过程参与者”时,必须 具备三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心理危机往往 涉及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辅 导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 • 当面对一个自杀或急性紊乱者,在学生家长没有 到来之前,需要辅导员陪伴在学生左右,防范危 机事件的发生。还要有细心和耐心。危机事件的 发现、干预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 处理的事情比较棘手,要求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
常见心理问题ppt课件

.
28
苛求完美
表现
1.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 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 状况。
.
29
2.他们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现,对自己 “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甚至把人人都会 出现的,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都看成是自己 “不完美”的表现,总对自己不满意,从而严 重地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自信心。
经历,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
们的亲人或朋友,即便是媒体上的
公众人物也逃不掉,抑郁症离我们 真的很近。——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范肖冬博士
抑郁症面临的最严重危害就是自杀。据统计,抑 郁症的自杀率为15%-20%,而出现自杀想法及 自杀行为的患者,可以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其自 杀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30倍。
.
心 理 问 题
重 心 理 问 题
边 缘 状 神经症 况
精神 疾病
由现实因素引 刺激事件强 起,时间短, 烈,反应剧 问题局限,未 烈,内容泛 泛化;无人格 化,伴躯体 与思维障碍; 化症状,症 社会功能良好。 状持续2个
月以上,半 年以下。
常见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PPT课件

心理障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如病因、症状表现、诊 断标准等。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
焦虑症
表现为过度担心、紧张不安、 恐惧等情绪,常常伴随躯体症 状,如失眠、胸闷、呼吸急促
等。
抑郁症
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 丧失、自我价值感降低等,严 重时可出现自杀念头。
人际关系障碍
表现为难以与人相处、沟通, 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影响正 常的人际交往。
如果学校和医院无法满足需求,大学 生还可以选择私人心理咨询机构进行 咨询和治疗。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1
02
03
04
增强沟通能力
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增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
建立支持系统
与家人、朋友和同学建立良好 的关系,形成一个支持和帮助
的网络。
培养社交技巧
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参加社交 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和
总结词
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我评价 低
详细描述
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沮 丧,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和乐趣, 自我评价低,感到无助和绝望。
影响
长期抑郁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工作 效率低下、身体健康问题等,甚至 可能导致自杀。
强迫症的表现与影响
01
02
03
总结词
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无 法自控
详细描述
强迫症患者常常反复出现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无 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导致焦虑和痛苦。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参与感兴趣的活动,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 福感,缓解心理压力。
大学生心理ppt课件

积极心态培养及压力缓解策略
积极心态培养
关注积极的事物和经历,培养乐观、自信、坚韧 等积极心态。
压力缓解策略
学会管理和减轻压力,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寻求社会支持、进行适当的休闲活动等。
心理援助资源利用
了解并合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心理援助资源, 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
04 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护方法
帮助大学生分析自身兴趣、特长、 价值观等,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
方向。
指导大学生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 方案,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 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求职技巧提升和面试准备策略
介绍求职过程中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如简历撰写、求职信写作、网络求职等。 讲解面试流程和面试技巧,包括面试前的准备、面试中的表现和面试后的跟进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CHAPTER
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估
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定义、标准和评估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 理状况。
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详细阐述了焦虑、抑郁、压力等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和应对 策略,提供了实用的心理自助技巧。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介绍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专 业心理服务的途径和效果。
焦虑情绪表现及影响 紧张不安、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 退等
3
调节方法 制定合理学习计划、学会放松技巧、寻求帮助与 支持等
人际交往障碍及沟通技巧提升
人际交往障碍表现
社交恐惧、沟通不畅、孤 独感等
沟通技巧重要性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 个人魅力等
提升方法
学习倾听与表达技巧、参 加社交活动实践、寻求心 理咨询辅导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1415 Nhomakorabea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环境和地位的变化会引起失落感 (二)与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有关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学习的不适应导致压力不断增大 1.学习方法与方式的改变产生的不适应 2.学习、考试产生的焦虑心理 3.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四)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导致孤独和压抑 (五)经济负担的沉重压力带来的失衡感 (六)就业择业的压力带来心理困惑 (七)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29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个性因素 (二)学校原因 (三)社会原因 (四)家庭原因 (五)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30
3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PPT课件

定神衰性性性性性
的经弱神神神神神
神症
经经经经经
经
症症症症症
症
12
神经症的流行病学(1)
国外资料
•在正常居民中终生患病率为 23~131‰ , 女 性 高 于 男 性 ; 女性患病率为27~163‰, 男 性为18~79‰。
• 发达国家调查,在综合医院门 诊病人中略高于1/3的是躯体疾 病 , 1/3 是 心 身 疾 病 , 其 余 近 1/3是心理疾病,尤其是神经症。
17
2.1.1 患病情况
• OCD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9%~2.5%,年 患病率约为1.1%~1.8%。此病大多于青 春期前后或成年早期起病,也有些病例 起病年龄更早,2/3的患者在25岁以前 出现症状,35岁以后首发症状者不足 15%;男女比例基本接近。
2.1.2 临床分类
– 强迫观念(思维)-----强迫行为。
36
抑郁性神经症
• 特点: 1、持续存在的抑郁心境
2、与患者的处境和经历不成比例
3、病前的精神创伤常盘踞在脑中,
常伴焦虑 • 临床表现:1、兴趣减少;
2、希望减少; 3、精力减少; 4、自信心降低。
提示:防止泛化,不要把有抑郁情绪
的都诊断为抑郁症
37
抑郁性神经症与抑郁症的区别
•
原因
实验室检查
年
龄
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 神经症为一组没有任何可证实的 器质性病理基础的精神障碍,患 者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 使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妨碍。 病人对现实社会的检验能力没有 损害,能够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 此而深感痛苦。
10
定义和概念(2)——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起病常于精神应激有关,并以患者 素质、人格特征为其发病的基础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24页PPT

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
• 个体学业期望过高 • 自尊心强 •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恰当的估计 • 渴望学业成功而又担心学业失败 • 受表面的学业动机的趋使 • 学习强度过大 ,引起心理疲劳
学习动机过强的调试
• 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质,制订恰当的学业目 标与学业期望,调整成就动机,与此同时, 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好高骛远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保持旺 盛的精力
• 选择理想的学习环境,减少与学习无关的 活动,并进行适当的自我监控。
考试焦虑的表现
• 情绪上表现出担忧、焦虑、烦躁不安 • 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看书效率低,思
维僵化
• 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手足无措 • 身体上表现为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睡眠不好等。
• 知识掌握与复习准备。如果复习准备不足,对考试没把握, 自然会产生考试焦虑
• 对考试外在价值的过分重视,考试成绩与大学生学业荣誉 如奖学金,政治前途如入党,学业前途如研究生保送等密 切相关
考试焦虑的调试
• 充分的复习准备: 80%的人考试焦虑是由复 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牢固掌握知识 是克服考试焦虑的根本途径
考试焦虑的主观原因
• 个性气质特点。那些敏感、易焦虑、过于内向、缺乏安全 感和自信心、做事追求完美的学生在考试中容易出现考试 焦虑。
• 考试经验。大学生多数在中学时代都有考试成功的经验, 而进入大学后,偶然的考试失败会加剧这部分学生的考试 焦虑,将过去考试成功归于题目容易、运气好,而将大学 的考试失败归结为自己不聪明、能力差、就会对自己失去 信心,因而面临考试就会紧张焦虑
严重的还会出现具有高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在考前出现明显 的生理心理反应,如:过分担忧、恐惧、失眠健忘、食欲 减退、腹泻等症状;在临考时心慌气短、呼吸急促、手足 出汗、发抖、频频上厕所、思维浮浅、判断力下降、大脑 一片空白;个别学生在考场上出现视障碍,如:看不清题 目、看错题目、漏题丢题、动作僵硬、手不听使唤、出现 笔误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神衰性性性性性
的经弱神神神神神
神症
经经经经经
经
症症症症症
症
12
神经症的流行病学(1)
国外资料
•在正常居民中终生患病率为 23~131‰ , 女 性 高 于 男 性 ; 女性患病率为27~163‰, 男 性为18~79‰。
• 发达国家调查,在综合医院门 诊病人中略高于1/3的是躯体疾 病 , 1/3 是 心 身 疾 病 , 其 余 近 1/3是心理疾病,尤其是神经症。
• 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焦虑、烦恼、
恐怖、强迫和各种躯体不适等 • 患者保持相当的自知力,主动要
求治疗 • 人格保持相对的完整,社会现实
检验未受损害(癔症除外) • 病程多呈迁延性或发作性
11
神经症的分类(CCMD—Ⅲ—R)
• • • • • • • •
未其神疑抑强焦恐
特它经病郁迫虑怖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赵中
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简介对象的调查 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 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
南京各高校心理协会对在校生心理状况的调查 显示30%以上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大多集中在焦虑、 恐惧、孤立、抑郁、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 这些常被误解为思想品德有问题。
13
神经症的流行病学(2)
国内资料 • 2000,上海市社区中,神
经症患病率为28.72‰ • 2004,中山市神经症(均为
现患病例)的时点患病率为 29.7‰
14
神经症特点:
• 1、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 2、有自知力; • 3、现实检验能力没有损害; • 4、行为保持在社会所能接受的限度
21
2.2 焦虑症
• 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症状。主要分为惊恐 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 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躯体疾病的焦 虑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其他精神病理 状态如幻觉、妄想、强迫症、疑病症、 抑郁症、恐惧症等伴发的焦虑,不应诊 断为焦虑症。
22
• 2.2.1.1 特点 :首次发作却常常是自发产 生、缺乏明显诱因的。发作常突然发生, 在10分钟左右症状到达高峰。
18
2.1.2 .1 强迫观念(思维):
• 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最为常 见。表现为患者反复而持久地思考某些 并无实际意义的问题,可以是持久的观 念、思想、印象,也可以是冲动念头。 这些体验虽不是自愿产生,但仍属于患 者自己的意识。患者虽然力图摆脱,但 却摆脱不了,并因此而万分紧张苦恼、 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并出现躯体症状。
序
神经症及人格问题 106 22.5
1
恋爱问题
75
16.4
2
人际关系问题
65
13.4
3
学习问题
53
11.6
5
个人发展
49
10.7
4
家庭问题
26
5.7
6
经济问题
5
1.1
其他
53
11.6
6
严重心理异常与轻度心理异常的区别
•
严重
轻度
心理异常------心理异常
精神病性症状 重--------------------- 轻
4、持久的(一定程度上是慢性的): 否则,亲人亡故后的抑郁就… …
5、见于人口中的少数:否则,在情 绪上装得故作镇定就…
6、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做起源:
否则,脑部病变后的情绪改变就…
16
(二) 常见的神经症
2.1 强迫症
•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特点是:1)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 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 苦;2) 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 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3) 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 摆脱。
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 神经症为一组没有任何可证实的 器质性病理基础的精神障碍,患 者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 使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妨碍。 病人对现实社会的检验能力没有 损害,能够觉察到这种冲突并因 此而深感痛苦。
10
定义和概念(2)——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
起病常于精神应激有关,并以患者 素质、人格特征为其发病的基础
3
南京中医药大学
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我们从2001年开始对全校新生进行 心理普查,从10年心理普查结果看,
新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 由2004年的16%上升到2007年的20%。
4
我校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分析 我们将06-07学年第一学期 心理咨询的386人次咨询情 况分类
5
总计
% 结果排
内; • 5、人格没有瓦解; • 6、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分焦
虑、抑郁、恐怖症、强迫症。
15
1.2 神经症六要素
1、不愉快的(不好的评价):否则, 特别爱好运动就成了神经症;
2、情绪状态(直接涉及情绪活动): 否则,懒惰… …
3、广泛性的:表现为多种形式,而 不是对某单一刺激的反应,否则, 怕猫… …
社会适应 丧失--------------------- 部分丧失
人格改变
明显--------------------- 部分
自知力
没有--------------------- 有
主动求治
不会--------------------- 会
7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8
1、神 经 症
9
定义和概念(1)
17
2.1.1 患病情况
• OCD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9%~2.5%,年 患病率约为1.1%~1.8%。此病大多于青 春期前后或成年早期起病,也有些病例 起病年龄更早,2/3的患者在25岁以前 出现症状,35岁以后首发症状者不足 15%;男女比例基本接近。
2.1.2 临床分类
– 强迫观念(思维)-----强迫行为。
19
强迫观念(思维)可表现为以下情况:
• 强迫怀疑: 强迫回忆: 强迫性穷思极虑: 强迫对立思维: 强迫表象: 强迫恐惧:
20
2.1.2 .2 强迫行为:
• 强迫行为继发于强迫观念,可分为屈 从性强迫行为和对抗性或控制性强迫 行为。
• 强迫行为常见下面几种形式: • 强迫洗涤: • 强迫询问 • 强迫计数: • 强迫检查: • 强迫性仪式动作:(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