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共31页文档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GB50846-2012—宣贯培训

各国纷纷出台宽带发展战略或计划 美国、欧盟、韩国、日本……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宣贯培训
4
总述——背景介绍
我国现状——机遇与挑战
“最后一公里” 建设难点
上网速度慢、下载 流量低等问题
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兴技术发展
需求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互联网用户数量最多的国家 2012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75亿户,FTTH
工信部(信部规(2005)330号)《关于加强对电信管道和和驻地网建设管理等有关
问题的通知》
民用建筑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应当将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
范围内的电信管道等电信设施,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
验收。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住宅目光概纤到算户,通信并设由施工建程设规范项宣目贯培出训资人负责投资。
(一)依据与原因: 属于强制性标准管理规定中“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 和“ 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范围,其目的在于“将通信设施作为住宅建筑的基础设施,保障 通信设施的工程质量,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物权法》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 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 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宣贯培训
16
总则——强制性条文
1.0.7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
通信设施,必须与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同步建设。
1.0.3 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通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通信建筑工程的重要依据,它为工程的设计、建设和维护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介绍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引言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快速发展,维护通信行业的基础设施而制定的。
设计规范包含了通信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标准,旨在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基本原则1. 结构稳定性:通信建筑工程设计应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承受风力、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安全性:设计中应考虑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包括防雷、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3. 环境适应性:通信建筑工程应考虑环境的因素,如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确保设计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
4. 经济合理性: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关系,尽量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设计要求1. 建筑布局:根据通信设备的布置要求,合理设计建筑的内部布局,确保通信设备之间的间距和通风条件的满足。
2. 结构设计: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建筑结构形式,根据通信设备负荷和地理条件,确定建筑的承重能力和结构安全系数。
3. 建筑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的抗风、抗震和耐久性。
4. 电气设计:根据通信设备的功率需求,合理设计建筑的电气系统,包括供电、接地、照明等,确保电气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5. 防雷设计:根据通信设备的需求和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设计防雷措施,包括引雷、接地、避雷针等,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6. 环境保护设计:设计中应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噪音、废气、废水等的处理和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四、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充分了解工程需求和技术要求,确保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和规范要求。
2. 优化设计方案,充分考虑结构、材料和工艺的可行性,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经济性。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FTTH通信设建设规范解读

配线箱占用空间要求表
项目
占有空间尺寸 (mm)高×宽×深
配线箱(72芯) 450×450×200
配线箱(144芯) 750×550×300 家居配线箱 450×350×150
备注
设于单元或 楼层
设于单元或 楼层
设于住户内
电信间面积要求表
1个配线 面积 尺寸 区住户数 (m2) (m)
备注
4个宽600×深
用户接入点位置如下图所示:
低层、多层、中高 层住宅建筑组
配线区内多栋建筑共
用一个电信间。
图中,当住宅区只有
一个配线区,将用户 接入点设于设备间;
当住宅区用户光缆总
容量小于144芯,也 可将用户接入点设置 在某单元的首层公共 楼道处,采用墙体壁 龛安装的共用配线箱 完成配线
15
基本规定-用户接入点设置
电信业务
配线光缆 经营者N
O D
F
架
交换局侧 用户侧
用户光缆
基本规定-工程界面
缆线
用户接入点交换局侧以外的配线设备及配线光缆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建设 用户接入点用户侧以内配线设备、用户光缆及户内家居配线箱、终端盒、信 息插座、用户线缆(包括铜缆部分)由住宅建设方负责建设。
工程界面2:用户接入点
层。 多栋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楼宜每一个配线区设一个电信间,电信
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 住宅建筑单元的楼道处或弱电竖井内应预留配线设备的安装空间。 应在住户内预留家居配线箱安装空间。 设备间、电信间等安装场所的使用面积应满足一个配线区内或建筑物
内配线设备所需的安装空间与面积。
基本规定-配置原则 电信间设备间设置
家居配线箱作为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预算定额》讲义

章节介绍
第五节 敷设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建筑物内线缆承载设施的安装分为:明布方式、暗敷方式。 管路的敷设只根据敷设管路的材质进行区分,不区分布放方式。 明布方式分为:无支撑物式(墙体预埋、钉固式)、有支撑物式(吊装、支撑、垂直)。 梯架、托盘:指用于承载线缆的开放式桥架。 槽盒:用于将导线电缆等缆线全部包围起来,且带有可移动盖子和底座组成的密封外壳。 即线槽、槽道。 建筑物内安装光缆承载设施中包含支撑物的安装内容。 “光纤到户国标”中要求:导管直线敷设每30m处,应加装过路盒;导管弯曲敷设时,其 路由长度应小于15m,且该段内不得有S弯。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路盒。
主要内容包括:施工测量与挖、填管道沟及人孔坑,铺设通信管道,砌筑人(手)孔,管 道防护工程及其他,敷设建筑物内配线管网。 施工测量:指管道工程施工测量,只按建筑物外路由长度计算,建筑物内施工测量的工作 量均包含在各施工项目中,不单独计列。 增加机械开挖路面、管道沟以及人(手)孔坑的相关子目。 “开挖管道沟及人(手)孔坑”工程量的计算。
修订。
目录
编制背景&依据
适用范围
工程界面划分
章节划分
章节介绍 概、预算编制
工程界面划分
工程界面划分
工程界面划分
小结
小区内管道工程的分工以衔接人(手)孔为分界点。
小区内光缆工程的分工以用户接入点为分界点。
小区内衔接人手孔到用户接入点之间,由电信业务经营者各自在住 宅建设方建好的管道中敷设自己的光缆。
业务网络接口 (SNI)
用户网络接口 (UNI)
电话机 局 端 设 备 用 户 端 设 备 计算机-1 计算机-n 用户驻地网-1 用户驻地网-n
核心网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605-2023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 residential destr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1总则为了适应都市建设与信息网络旳发展,增进都市住宅中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综合业务通信网络建设,满足居民对通信业务旳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防止反复建设,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新建住宅地下通信管道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旳设计,以及既有住宅建筑通信设施旳改、扩建工程设计。
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建设应纳入小区综合管线规划,并与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旳通信管道连通。
通信设施工程设计应符合住宅区和住宅建筑旳性质、功能、规模、环境条件旳规定。
地下通信管道旳管孔数,电信间、设备间预留旳房屋面积,通信业务接入点处设置旳配线模块,配线箱、机柜等容量应满足至少2家电信业务经营者通信业务接入旳需要。
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应与住宅建筑建设同步进行。
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有关技术原则旳定型产品。
未经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机构鉴定合格旳设备及重要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通信设施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原则旳规定。
2术语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communications fecilities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residential building 指建筑规划用地红线内旳住宅区地下通信管道、住宅建筑内旳通信管线、配线设备以及用于安装通信设备旳场地。
通信管道communication pipeline 通信光缆与电缆旳一种敷设通道。
由管道、人(手)孔、室外引上管和建筑物引入管等构成。
主干管道trunk pipeline 由建筑物设备间至交接设备之间旳线缆管道。
配线管道wining pipeline 由交接设备至建筑物内配线设备之间旳线缆管道。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GB 50846-2012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5日实施日期:2013年04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6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846-2012,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1.0.4、1.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2月25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补充计划的通知》(建标标函[2012]123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贯彻国家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针政策,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用户光缆敷设要求、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传输指标、设备间及电信间选址与工艺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配套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修订)报批稿DBJ50-056-20xx条文说明1总则 (36)3基本规定 (37)4场地及环境 (38)5通信通道系统建设 (39)6通信线缆建设 (40)7通信设备安装 (41)8性能测试 (43)1.0.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
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3基本规定3.0.1基于重庆市目前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发展状况,并结合通信运营商对于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及业务开展原则,参与建设的各方应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别及最终用户的实际情况,选择入户光纤的数量。
3.0.2~3.0.3本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城市建设和村镇、集镇建设应当配套设置电信设施。
建筑物内的电信管线和配线设施以及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的电信管道,应当纳入建设项目的设计文件,并随建设项目同时施工与验收。
所需经费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提出,对我市通信运营商和住宅建设方分别负责投资建设的部分予以详细明确,进行分工界面划分,以便有效整合小区内的通信资源,统一地下管网建设,美化小区环境。
4场地及环境4.1.9应根据用户规模及分布等因素合理设置设备间、电信间,在满足住宅建筑用户通信需求的同时,避免空间浪费。
电信间面积应能满足光缆配线设备的安装操作需求。
2000户以上的小区,考虑通信运营商OLT下沉需求,超过4000户的大型小区,应根据小区规模与建筑布局合理配置多个设备间。
4.2.5本标准考虑雷击的能量巨大,设备间、电信间的相关电源系统应设三级防雷,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
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要进行CLASS-I的防雷。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试行)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2015-04前言本办法是在住建部《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的基础上,由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
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驻地网内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城市信息化发展目标,为三网融合奠定基础,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本着节约资源、合作共赢、服务用户的指导原则,现组织编写了《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以规范和指导新建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
根据GB 50846-2012的要求,本实施细则针对基于PON的光纤到户模式组网,办法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写字楼、大市场等通信设施建设,以下简称驻地网。
主编单位: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目录一、总则 01.1 强制性条文 01.2 一般性条文 0二、术语 02.1 电信设施共建基本术语 02.2 FTTH光纤到户基本术语 (1)三、工程界面及建设原则 (2)3.1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分工界面 (2)3.2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原则 (3)四、驻地网通信共建设计要求 (4)4.1 FTTH光纤到户组网方案 (4)4.2 地下通信管道方案 (5)4.3 设备间设计要求 (6)五、驻地网通信共建施工及验收要求 (7)5.1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8)5.2 光缆工程施工及验收 (9)5.3 设备间施工及验收 (11)六、其他要求 (11)参考标准名录 (12)附录一机房光总配线架MODF技术标准 (13)附录二共享型光配线箱技术标准 (15)附录三光分纤箱技术标准 (16)附录四家居配线箱技术标准 (17)附录五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技术标准 (18)一、总则1.1 强制性条文(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