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基本程序修订稿
道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审批

道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审批
简介
文档旨在介绍道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审批的相关内容。
1. 建设程序
道路工程建设需要经历以下程序:
1. 立项阶段:确定建设需求与目标,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规划阶段:编制道路工程规划方案,进行环境评估。
3. 设计阶段:进行工程设计,包括路线设计、结构设计等。
4. 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施工图设计、材料准备等。
5. 施工阶段: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道路施工。
6. 竣工验收阶段:对道路工程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7. 投入使用阶段:道路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2. 项目审批
道路工程项目审批需要遵守一定的程序:
1. 提出申请:申请人将道路工程项目纳入审批范围,并提供相关资料。
2. 审查资料:审查机构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工程规划、设计图纸、环境评估报告等。
3. 审批程序:根据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项目审批程序,包括初审、复审等。
4. 审批决策:根据审批程序和评估结果,做出审批决策,同意或拒绝项目。
5. 发放批复:对通过审批的项目发放批复文件,明确项目条件和要求。
结论
本文档简要介绍了道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与项目审批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程序和要求。
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政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与处理。
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农村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一、项目立项1.1 项目审批: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需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立项。
审批机构应根据规划、需求和资金等因素审核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2 编制规划:项目立项后,应编制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路线选择、桥梁隧道、路基路面等要素的设计。
1.3 资金筹集:项目规划设计完成后,需寻求资金支持,包括政府拨款、银行贷款、社会资金等各种渠道。
1.4 立项报批:完成项目规划设计和资金筹集后,需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立项报告,经批准后正式开始项目实施。
二、设计施工2.1 设计标准:农村公路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道路几何设计、路基土方工程、路面铺设等各项工程要求。
2.2 施工组织: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2.3 施工质量: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杜绝违章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4 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5 环境保护: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污染。
三、监理和验收3.1 监理单位:农村公路工程建设需设立独立的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
3.2 监理要求:监理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过程进行抽检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3 工程验收: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需经过验收才能投入使用。
验收应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组成,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
3.4 问题处理:如验收发现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应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3.5 质量保证: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施工单位需对工程实施质量保修,保障工程质量。
四、后期管理4.1 养护管理: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完成后,需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保障公路设施的长期使用和维护。
4.2 管理责任:相关部门需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农村道路项目管理制度范本

农村道路项目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保障道路建设质量,提高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前期规划、设计编制、项目审批、施工管理、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行使管理权限,加强监督管理,促进项目有序进行。
第四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可行设计、保障质量、节约成本的原则,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
第五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应注重生态环保,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第六条各级农村道路建设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项目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保证项目的合规和规范进行。
第七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管理应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项目前期管理第八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包括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编制等工作。
第九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产业结构、交通需求等因素,科学安排道路建设项目的发展布局,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
第十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应当全面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如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第十一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设计编制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按照科学、规范的设计流程进行,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完善,符合实际需要。
第十二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应逐级报批,保证项目的合规进行,确保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十三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应充分征求相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第十四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应做好项目资金的筹措工作,保证项目的资金保障,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第三章项目实施管理第十五条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管理包括项目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发布稿)

前言
本标准按照JTG A04—2013《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志厚 刘永才 张发春 吴华金 赵光曾 徐冬云 甘英 李忠海 郭绍成 李春晓
杨光友 韩世华 王承格 李德宏 翟红丽 赵剑 庄凌云 李铁洪 陈孔令 杨泽龙 雷华 张东辉 陈加洪 何福道。
2014 年第 8 号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发布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53/T 2002—2014)的公告
现发布《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53/T 2002—2014),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原发布的《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D/T B01—2009)同时废止。
1. 农村公路应确保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合理选用建设标准,提升路网服务水 平。
2. 农村公路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保证质量、注重 安全”的原则。
3. 农村公路改造,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排水及交通安 全设施,增强通行能力,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4. 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建设相结合,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求。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 53/ T2002—2014
代替 JTD/T01—2009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14 - 11 - 10 发布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1 实施 发布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公
告
0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控制要素 ........................................................4 4 路线 ............................................................6 5 路基路面 .......................................................12 6 桥涵 ...........................................................20 7 隧道 ...........................................................24 8 路线交叉 .......................................................26 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0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附录 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33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5、2018年5月至2018年6月编制组对第一稿规程文本进行了集体讨论审查,并根据内部审查意见完成了第一次全面修改,形成第二稿文本。2018年7月,安徽省公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第二稿文本进行了审查,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规程编制组结合专家组审查意见,就下步修改方向和落实专家组修改建议进行了讨论确定,随后,规程编制组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形成第三稿文本,并对第三稿文本组织进行了逐条讨论,至2018年8月中旬完成了规程全部内容的讨论定稿,并同步完成了内容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1、填补了安徽省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处治方面的技术空白;
2、为安徽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基层管理与技术人员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为具体养护方案的制定、病害处治技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农村公路的施工标准化建设;
3、有利于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农村公路的养护维修成本,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公路工程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最终形成我国农村公路的病害防护与治理体系奠定良好基础。
2015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应“以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绿色环保、安全耐久为原则,建立健全适应本地特点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体系。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十三五”重点任务中指出应“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标准。”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提出“推进养护规范化”,“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养护作业标准化框架体系,建立健全养护技术标准、规程和技术指南”等发展目标与任务。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15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科学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官,到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目标。2017年1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的《安徽省“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要求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的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2017年3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建立适应各区域特点的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体系,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
公路建设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公路建设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公路建设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和安排,以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公路建设各分项工程的一般施工顺序,以供参考。
1. 环境影响评价与前期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展公路建设之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估公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与测量、设计方案制定等。
2. 土地征用与清理:公路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居民进行土地征用的谈判和协商,并对占用土地进行清理和平整,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的第一步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基层处理、边坡土方开挖与处理等。
这些工程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对于公路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4. 路基工程施工:路基工程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包括填方和挖方作业。
填方工程是将土方填充至路基设计高程的过程,而挖方工程则是为了满足设计路堑或路基深度而进行的土方开挖。
这些工程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 路面工程施工:路面工程是公路建设的重点部分,包括路面基层、中层和面层的施工。
在路面基层施工时,需要确保基层平整、排水良好;中层施工则需要控制材料性质和厚度;面层施工则需要保证路面平整、耐磨、不易损坏。
6. 路面附属设施安装:在路面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路面附属设施的安装工作,包括交通标志、路灯、护栏等。
这些设施的安装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公路的安全和通行顺畅。
7.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如果公路工程需要跨越河流、山谷或者穿越山区,就需要进行桥梁或隧道的建设。
这些工程的施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8. 排水工程施工:公路建设需要进行排水工程的施工,包括排水沟、涵洞、管道等。
这些工程的施工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和降雨量进行合理布局,以保证公路在雨水天气中的排水能力。
9. 绿化与美化工程施工:为了提高公路的环境质量和美观度,需要进行绿化与美化工程的施工。
2024年区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实施方案

2024年区农村公路改建工程实施方案如下:一、项目背景区农村公路建设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步发展,现有的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亟需进行改建和完善。
二、工程范围本次改建工程主要包括XX村、XX村、XX村等农村公路的改建和扩建,总计约XX公里。
改建后的公路将适应当地交通需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三、工程内容1. 进行道路路面的重新铺设,确保路面平整、耐磨、耐久,并提升路面的承载能力;2. 对路基进行加固,确保公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3. 安装路灯和交通标志,提升夜间行车的安全性;4. 配套建设排水设施,确保道路在雨季能够顺畅排水,防止积水影响交通通行;5. 完善道路边坡和护栏,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四、工程进展1. 制定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分阶段、分任务开展改建工程;2.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3. 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改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工程预算根据工程范围和内容,初步估算本次改建工程的总投资约为XX万元,具体金额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工程效果1. 提升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便利当地居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2. 改善当地农村的交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3. 增强农村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七、工程保障1. 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2.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工作,避免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3. 做好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确保改建工程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以上就是2024年区农村公路改建工程的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更大的改善。
农村修乡村公路新标准

农村修乡村公路新标准一、道路建设标准1.路线走向:应符合乡村规划,保证连接性和交通便利。
2.道路宽度:四级公路宜为4.5米至7.5米,五级公路宜为3米至6米。
3.平曲线半径:四级公路应不小于15米,五级公路应不小于10米。
4.纵坡:四级公路不大于9%,五级公路不大于6%。
二、路基路面宽度1.路基宽度:四级公路应不小于6.5米,五级公路应不小于4.5米。
2.路面宽度:四级公路宜为4米至6.5米,五级公路宜为3米至4.5米。
三、路面材料及结构1.路面材料:可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等材料。
2.路面结构:应包括基层、面层等结构层。
四、道路安全设施1.标志:应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如警告、禁令、指示等。
2.标线:应设置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等。
3.安全设施:应设置护栏、标牌、警示灯等。
五、道路排水设施1.排水系统:应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
2.排水设施:应采用符合规定的材料,确保排水畅通。
六、道路养护及管理1.养护措施:应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保持路况良好。
2.管理措施:应制定道路管理制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七、道路绿化及景观1.绿化措施:可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花草等,美化环境。
2.景观设计:可根据当地特色设计景观节点,提升道路观赏性。
八、道路与村庄连接1.连接方式:应合理规划道路与村庄的连接方式,方便村民出行。
2.交通组织:应优化交通组织设计,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九、道路建设时序与规模1.时序安排:应根据乡村经济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道路建设时序。
2.规模确定:应根据村庄人口数量、交通量等因素确定道路建设规模。
十、其他相关要求1.环保要求: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成本控制:应合理控制道路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3.技术标准:应遵循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道路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原始资料记录)
↓
↓
企业自检、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施工总结算
↓
质量检测、质量鉴定
(由市局质监站出具)
↓
交工验收
(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
↓
农村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农村公路建设基本程序
计划编报和审批
(区局编制计划报市局审批)
↓
↓
↓
↓
↓
↓↓工程招投标来自(县道、二级以上公路、大中桥单独进行,其他公路建设项目可统一组织进行。)
↓
↓
质量、安全监督申请
(向市质量监督站提出申请,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编报施工许可证和施工组织设计
(县道、二级以上公路、大中桥建设项目,报市局规划科审批,其他建设项目报区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