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降水设计施工方案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书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市某区,总用地面积为XXX平方米,主要包括XXX、XXX、XXX等设施,用于集中收集、处理和利用雨水,达到减少城市雨洪泛滥、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二、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1. 施工单位:某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 监理单位:某市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三、工程内容1. 地面排水系统:包括建设雨水收集管道、排水井、箱涵等设施,用于收集地面雨水并进行处理。
2. 雨水利用系统:包括建设雨水储存设施、雨水利用管道、净化设备等,用于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用于城市绿化、冲洗等。
3. 绿化设施:包括建设绿地、花坛、草坪等绿化设施,用于美化城市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工程实施方案1. 前期准备在施工单位接到工程开工通知书后,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确定施工队伍、准备施工设备、购买施工材料、制定施工计划等。
2. 施工准备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计划,组织施工队伍进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挖掘、填土、测量等。
3. 混凝土结构施工本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排水井、箱涵等设施,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作。
4. 管道安装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雨水收集管道、雨水利用管道等管道的安装工作。
主要包括管道铺设、连接、固定等。
5. 雨水利用系统设施安装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进行雨水储存设施、雨水利用净化设备等设施的安装工作。
主要包括设施安装、连接、调试等。
6. 绿化施工在雨水工程设施安装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相关绿化施工工作。
主要包括植树、草坪铺设、花坛设置等。
7. 安全与环保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安全与环保要求,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保障施工安全,并做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
五、质量与验收1. 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并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记录。
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GB50345-2010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20094.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技术规范》JGJ120-20125.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116. 《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11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地区基坑降水工程2. 工程地点:某地区3. 工程规模:占地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基坑深度约为5米4. 施工单位: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 施工工期:90天三、降水工程特点分析与对策1. 降水目的: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位不超过基坑底面,防止基坑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
2. 工程特点分析:(1)地下水位较高,需进行降水工程;(2)基坑深度较大,降水效果需保证;(3)周边环境复杂,需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降水对策:(1)采用明沟加集水井降水;(2)设置降水井,进行深井降水;(3)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降水效果。
四、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责任,进行技术培训。
2. 材料准备:采购所需的降水设备、材料,如水泵、排水管道、集水井等。
3. 施工机械准备:准备挖掘机、吊车、搅拌车等施工机械。
五、降水井施工方法1. 施工前,对降水井位置进行测量,确保位置准确。
2. 挖掘井口,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3. 设置集水井,收集降水井中的地下水。
4. 连接排水管道,将集水井中的地下水排至指定地点。
六、监控量测1. 对降水井深度、降水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2. 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七、施工进度安排及资源配置1.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山东 工程降水 施工方案

山东工程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次工程降水施工位于山东省某区域,旨在通过合理的降水措施,确保该地区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目标是通过科学有效的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二、降水施工流程现场勘查与数据收集: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查,了解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水文情况等基础信息。
降水井设计与布置:根据勘查结果,设计合理的降水井布置方案。
施工准备:组织施工队伍,准备所需设备、材料,进行现场布置。
降水井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降水井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降水设备运行:安装降水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监测与调整:对降水效果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水方案。
工程验收:降水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三、施工设备选择根据工程需求,选择性能稳定、降水效果好的施工设备,确保降水工程的高效进行。
四、降水井设计与布置降水井的设计应遵循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降水要求等因素,布置应科学合理,确保降水效果。
五、施工安全措施现场安全: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设备安全: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六、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定期对降水效果进行监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七、环境影响评估在施工前,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了解施工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八、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降水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通过上述施工方案,我们将确保山东工程降水施工的高效、安全、稳定进行,为地区基础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降水井施工方案(原版)

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3)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5)4降水设计方案 (6)4.1降水井井身大样 (7)4.2降水井布置 (7)4.3集水坑布置 (8)4。
4施工技术措施 (9)4。
5降水井施工 (10)4.6抽水试验 (11)4。
7实验目的 (11)4。
8降水的运行 (12)4.9降水井点的监测 (13)4.10封井方案 (13)4.11填坑方案 (16)5施工部署 (17)5.1施工管理体系 (17)5。
2质量保证体系 (17)5。
3劳动力组织计划 (17)5.4机械设备计划 (17)6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18)5.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7。
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1)7.2质量控制措施 (21)7.3实施质量管理计划 (23)7.4质量控制程序 (26)8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28)8.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28)8。
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28)降水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一标段/二标段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设计施工图纸(2)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7)《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主要由一标段、二标段组成,由甘肃再就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编制实施现场降水措施。
一标段涵盖内容包括疏散指挥中心、物资库房A和物资库房B.建筑面积总面积为:7987.15㎡。
其中疏散指挥中心建筑面积为5313.13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15米,地上四层;物资库房A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308.05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2米,地上二层;物资库房B 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401.78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
施工降水方案范文

施工降水方案范文一、前期准备1.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包括地势、土质、地下水情况等,制定相应的降水方案。
2.分析施工区域的降雨概率和降雨量,了解降雨的频率和时段,为降水施工做出合理的安排。
二、施工区域排水系统建设1.根据勘测结果,设计并建设合理的施工区域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雨水回收系统等。
2.选择合适的排水泵站,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将施工区域内的积水排出。
3.设置合理的施工场地排水沟和渗水孔,保证雨水能够快速排除,避免场地积水对施工的影响。
三、施工过程中的降水管理1.做好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和利用工作,可以利用雨水灌溉施工现场的绿化景观,或者进行水资源利用。
2.设立合理的雨篷或者遮阳棚,为施工人员提供防雨遮阳的场所,保障工人的工作安全。
3.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防水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设备不受降水的影响。
4.根据降雨预警信息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施工的连续进行。
四、施工后期的排水处理1.控制施工区域的排水量,避免过多的水量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2.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通过雨水过滤和处理设备,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施工区域的洗扫、绿化等方面。
3.对排出的雨水进行处理,采用生物滤池、稻田微湿地等方式进行净化处理,保护周边环境的水质。
4.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修复故障,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安全措施1.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降雨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根据降雨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避免降雨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六、成本控制1.合理利用降水资源,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降低施工成本。
2.优化排水系统的设计,降低设备和材料的消耗,节省施工成本。
3.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避免不必要的修复和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总结:施工降水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施工特点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基坑降水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具体地点),基坑深度为(具体深度)米,基础形式为(具体形式),基坑开挖面积约为(具体面积)。
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为保障基坑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需进行基坑降水工程。
二、降水目的1. 降低地下水位,确保基坑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影响施工质量。
2. 防止基坑边坡失稳,确保施工安全。
3. 避免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确保基础质量。
三、降水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以下降水方法:1.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沿基坑四周设置明沟,将地下水引入集水井,通过水泵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
2. 轻型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轻型井点,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3. 喷射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喷射井点,通过喷射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4. 电渗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电渗井点,通过电渗作用,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5. 深井井点降水:在基坑四周设置深井井点,通过深井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四、降水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对基坑四周进行测量放线,确定降水井位置。
(2)材料设备:准备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水泵、电缆等设备。
(3)人员组织: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人员职责。
2. 降水井施工(1)轻型井点:沿基坑四周设置轻型井点,井点间距根据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为1-2米。
(2)喷射井点:沿基坑四周设置喷射井点,井点间距与轻型井点相同。
(3)电渗井点:沿基坑四周设置电渗井点,井点间距与轻型井点相同。
(4)深井井点:在基坑四周设置深井井点,井点间距根据地质条件确定。
3. 降水施工(1)明沟加集水井降水:在基坑四周开挖明沟,将地下水引入集水井,通过水泵将集水井中的水排出。
(2)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降水:启动水泵,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形成降水漏斗。
4. 降水效果监测(1)水位监测:定期监测井点处地下水位,确保地下水位下降至设计要求。
完整版)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完整版)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本工程地处于海河流域,地下水位较浅,常年处于饱和状态。
地下水水位深度为1.5m至3.5m,水位变化范围较小。
地下水水质为Ⅲ类地下水,水质较好。
在工程区域周边,有多条小型河流和排水渠道,需要考虑其对工程降水的影响。
2.4工程降水方案的必要性由于工程地处于地下水饱和带,开挖基坑后,将会遭遇大量的地下水涌入,对施工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降水方案,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2.5工程降水方案的目标本工程降水方案的目标是:在施工期间,控制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施工标准规定范围内,保证基坑内施工场地干燥,并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在勘探期间,场地的地下水位测得如下:初见水位埋深在0.60-1.40米之间,标高在0.54-1.43米之间;稳定水位埋深在0.50-1.20米之间,标高在0.64-1.63米之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在0.50-1.00米之间。
在天津地区,浅层水和深层水由北向南形成补给,在垂向上,下伏含水岩组接受上覆含水岩组的渗透补给。
浅层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类型,具有明显的丰枯水期变化,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径流缓慢,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和人工开采。
XXX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的第三章节描述了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项目部下设部室:工程安保部、技术质量部、经营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和综合办公室,并按照工程项目的专业和分工要求,分别设立基坑支护作业队、降水作业队。
项目经理负责确定项目管理的目标与方针,对承包自行完成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负总责;生产副经理负责全面组织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合理调配劳动力资源,负责项目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生产活动符合施工方案实施要求;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重要的分项施工方案。
项目部施工管理体系的特点和模式也在本章节中得到了明确。
3.管理准备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确立内部基础管理流程,制定岗位责任制,并积累各种资料。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本文档的编制依据为《建筑工程降水设计规范》(GB -2017)和相关技术标准。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概况2.1 基坑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一座多层地下停车场,基坑深度约20米,基坑周边建筑密集。
2.2 水文地质概况根据前期勘察,本工程地下水位深度约为5-8米,地下水层为砂砾层和砾石层。
2.3 地基土渗透性经过实验室测试,本工程地基土渗透性为中等,地下水渗透系数为0.5×10^-4m/s。
三、降水设计方案3.1 设计参数本工程设计降水量为50年一遇的暴雨降水量,设计降雨强度为100mm/h。
3.2 降水井平面布置降水井的平面布置应满足排水坡度要求,井距应控制在10-15米之间,且应避开地下管线和设备。
四、施工准备4.1 测量放线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测量放线工作,确保降水井的位置和高程准确无误。
4.2 施工用电、用水配置施工期间应保证充足的用电和用水供应,确保施工进展顺利。
4.3 打井机械及井点设备打井机械应具备足够的功率和稳定性,井点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4 抽水设备的型号抽水设备的型号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抽水效率和稳定性。
本工程基坑施工需要大量用电和用水,施工前应做好用电、用水的配置工作。
用电配置应符合国家电力部门的相关规定,用水配置应符合当地水务部门的相关规定。
同时,应制定用电、用水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期间用电、用水的安全、合理、经济使用。
施工设备及人员配备本工程基坑施工需要配备各种施工设备和专业人员,包括挖掘机、钢筋剪切机、钢筋弯曲机、混凝土搅拌机、砼泵车等,以及施工监理、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专业人员。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设备和人员配备方案,并按计划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人员,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安全防护措施基坑施工涉及到高空作业、深基坑开挖、土方运输等危险作业,必须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措施的责任人和执行标准,加强现场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工程地质条件 (1)3、水文地质条件 (1)二、编制依据 (2)三、降水设计、施工方案 (2)1、降水方法的选择 (2)2、降水设计 (2)3、降水运行 (4)4、降水动态观测 (4)5、降水井施工 (5)6、排水管铺设及供电系统安装 (6)7、降水井的后期处理 (7)8、注意事项 (7)9、降排水维护管理及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措施 (8)四、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及对策 (9)1、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9)2、降水影响计算 (9)3、对策 (11)五、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12)1、文明施工 (12)2、环境保护 (13)3、成品保护及监测 (14)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位于道里区友谊路与通江街十字路口十字路口东北角,现哈尔滨警备区办公楼北侧,,距松花江堤约50m。
交通便利,场地较平坦。
基坑占地基坑面积约94×31.2m2,基坑开挖深度为-6.8m。
勘察资料显示场地地下水位-3.3m,为了保证工程基础正常开挖,根据降水规范,地下水应降至基坑开挖底板下0.5-1.0m,即地下水位降至7.3-7.8m以下。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场区地层岩性组成如下:第(1)层;杂填土:0.00――――2.70m第(2)层;粉质粘土: 2.70――――5.80m第(3)层;细砂: 5.80――――11.30m第(4)层:中砂:11.30――――25.20m第(5)层;粉质粘土:25.20――――29.00m第(6)层;中砂:29.00――――30.50m第(7)层:粉质粘土与中砂互层:30.50――――35.30m第(8)层;粉质粘土:35.30――――40.30m第(9)层;全风化泥岩:40.30――――50.00m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貌单元为松花江河谷漫滩区,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含水层厚30 m,渗透系数25m/d,单井涌水量2000m3m3/d,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补给,以侧向迳流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地下水动态变化大,水量充足,分布稳定。
场地地下水与松花江水力联系密切,由于含水层渗透性和迳流条件好,因此形成互补的补给和排泄条件。
地下水位年变幅2-3m。
现地下水位埋深-3.30m。
主要赋存于细砂和中粗砂地层中,降水有效影响半径200m。
二、编制依据1、《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2、《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3、《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J/T0148—94)4、《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地质出版社);5、《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建筑工业出版社);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三、降水设计、施工方案1、降水方法的选择本工程为在粉质粘土和松散砂类地层中进行的深大基坑工程,降低地下水位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基坑开挖降水方法很多,有深井点降水,明排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根据本场地降水时间集中、水位降深及排水量较大的特点,明排和轻型井点的方法,都不能满足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干作业的要求,只有采用深井点降水方法,才能有效防止基坑底部土体隆起或突涌的发生,确保施工时基坑挖土和封底时的安全,不发生冒水冒砂,保证底板的稳定性,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降水设计(1)基坑涌水量采用下式计式中:K :含水层综合渗透系数,取经验值K=25m/dR :有效影响半径,R =200mH :含水层有效厚度H = 30m ())1(20R R Ln S S H K Q +-=π基S : 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设计值S=4.0mR 0:大井概化半径=36.31m计算得Q =9387.66m 3/d 即基坑日排水量至少为9387.66m 3/d 才能满足设计水位降深的要求。
(2)井数的确定按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前面的降水工程条件分析,拟采用深井点降水。
单井出水量、单井内水位降及基坑涌水量应满足如下条件:考虑地下水渗流对基坑地基土的影响,单井出水量不宜过大,即不超过30m 3/h ,单井内降深应以稍大于基坑内最大水位降为宜。
基坑降水运行时总排水量应大于计算的基坑排水量,Q =nQ >Q降水井数可按下式确定:N=1.1Q /Q式中: Q :单井出水量Q 单=30m 3/h ; Q :基坑排水量9387.66m 3/d ;n :降水井点数经计算当N=18.34≈18眼,基坑日总排水量为;Q =nQ =18×30m 3/h×24h =12960.0m 3/d ,即Q >Q =9387.664m 3/d ,满足上面1、2条件。
经以上验算,基坑挖深 6.8m 时,降水井数18眼,单井水量30m 3/h 。
基坑降水日排水量=12960.00m 3/d 。
即选用额定出水量30m 3/h 、扬程大于25m 的配套潜水泵。
(3)到达设计降深时间预测采用下式预测∑-=)(2i S u W kQ H S π 式中:S :计算点时间水位降m ;W S (u i )为第i 眼井的泰斯井函数;其他符号意义同上式。
经验算基坑中心点水位降达设计水位降时间约3天。
(4)降水井布置根据降水计算结果和相关工程经验,降水井布置方案如下:本降水工程采用环形方法布井,大部分井点布置在基坑外侧,部分降水井点布置在基坑边部(详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井间距约17.89m,井深18m。
排水方案采用分管单井排水方法,排入甲方指定的就近地点。
设计技术参数见下表。
降水施工设计技术参数3、降水运行(1)可采用分次降水,即边打井边洗井边抽水,用调整泵深来调整控制降水深度,以使水位缓缓平稳下降,避免因剧烈水位下降会增加沉降量,导致相邻建筑物损坏。
(2)严禁挖土机、吊车等设备撞击井管、排水管线、电缆等。
(3)井管口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掉入井内。
(4)降水井要保证昼夜连续运转,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
(5)降水结束需缓慢稳定抬升水位必具备两个条件:建筑物防水必须做好;建筑物荷载大于地下水上顶托力。
(6)基坑内的降水井停抽后把潜水泵取出,以便甲方采取措施,进行封井处理。
4、降水动态观测(1)受场地条件及经济条件限制不单独布设观测井点,可在降水井外侧设立观测井点或运行时选择代表性降水井定时关停,测得水位下降情况。
(2)降水运行开始即对地下水位进行全面的观测记录,以便随时获得水位降落信息。
降水运行时,做好水位观测记录,记录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及监理单位各一份,为了取得下降水位深度数据,可采用单井临时停泵的方法进行测量。
(3)根据观测记录,及时分析降水过程中不正常状况及产生原因,提出调整及补充措施,确保达到设计降水深度。
5、降水井施工(1)施工准备1)调查场地周围雨污水管线及雨污水井分布状况,布置排水管线和供电线路。
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详细制定施工中各种材料计划和供应计划。
(2)降水井结构根据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降水井井深为18m ,开终孔径φ550mm,下入井管为φ275mm双壁螺旋管。
(3)施工流向与施工流程准备工作→钻机进场→放线定位→挖泥浆坑→埋设钢护筒→钻进→终孔→下井管→填滤料→封井→洗井→合理安装排水管及电缆→下泵→抽水→记录。
(4)施工方法1)挖探井在拟施工降水井位人工挖探井直至见原状土,3m以上较浅的探井在确认无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后下入护筒,护筒外侧填粘土封隔好表层杂填土层,以防止钻井施工用水大量漏失及塌孔。
2)挖泥浆池根据场地条件在距降水井1.5m左右处挖泥浆坑,一般每口井用一个泥浆池。
3)凿井为确保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所有管井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成孔,井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井身应保持圆正垂直。
4)下管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
井管应平稳入孔,接头要接牢固,完整无隙,确保强度,以免脱落;过滤器包好井底布,缝隙清楚,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落下,不可强力下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
下好井管后,把井管居中固定。
5)填砾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砾料。
砾料应保持连续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
填砾料时,应随填随测砾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填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如遇蓬堵可用水冲。
填砾完成后在洗井过程中,如砾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砾料为φ3-7mm干净砾料。
6)洗井:要求至少1个台班,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砂,出水量大,井底沉砂不大于20cm。
7)封井:为了防止上部泥浆及降水直接渗入砾料内影响成井质量,等填砾结束20分钟后,上部填粘土。
8)合理安排排水及电缆电路:各井排水管和电缆应一齐铺设,排水要畅通无阻,就近排放,连接合理,采用分管方式排入甲方指定的畅通下水管道。
电缆应绝缘有一定抗拉、抗压强度。
9)水泵安装潜水泵及泵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2.0-2.5m处。
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水位继电制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10)抽降连网统一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
开始抽降时要间隔逐一启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
以及单井出水量、出水含砂量。
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6、排水管铺设及供电系统安装(1)采用分管排水方法,排入甲方指定的地点。
抽降前,在基坑外围埋设排水管。
(2)供电电缆敷设及配电系统安装降水井采用QS-30/26-5.5型潜水泵在所有泵全部开起的情况下降水用电总功率为110kW。
考虑到降水井数量较多、距离较远,应分别设立2个总电源。
线路途经地段一般采用架空明敷的方式。
控制系统所需各级配电箱均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并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配电箱。
各级配电箱均需编号,加安全护栏,悬挂警示牌,并做防雨措施。
当在降水期间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限制,造成对降水用水泵在井下的工作状况不能及时掌握时,需在一级配电箱上加装自动监控系统以实现对降水井总出水量、井内水位、降水用水泵电机功率等数据及时监控,从而做出及时调整。
为防止在降水期间发生意外停电事故,现场需有备用电源(如:发电机、二路供电系统),并配有自动切换装置。
1)电缆敷设路径如遇过路或穿越其它建筑物时,须穿厚度为2mm以上护电套管加以保护。
2)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
3)为保证降水工程连续运行,需备足25%用电设备备件,以便及时换修用电设备。
4)电力开关柜及动力配电箱要上锁,应做好防雨、防砸等防护工作,并须安装围栏,并在围栏不同方向悬挂警示标志,其放置地点要安全、平整,周围无杂物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