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概况

合集下载

最新关于河南濮阳市的介绍

最新关于河南濮阳市的介绍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 濮阳市近年来大力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 、公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2. 为了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濮阳市正在积极推进公共交通系 统的建设,如地铁、公交等。
3. 濮阳市还重视环保和节能,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和智能城市建 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感谢观看!
最新关于河南濮阳市的介绍
目 录
一、濮阳市概况 二、濮阳市旅游资源 三、濮阳市产业发展 四、濮阳市社会民生
一、濮阳市概况
1. 地理位置与环境
02
01
1. 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 省中部,紧邻河北省和山 东省,地理位置优越,交 通便利。
2. 濮阳市地处华北平原,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 分明,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长。
实基础。
3. 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3. 濮阳市注重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
3
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濮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1
2. 濮阳市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 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助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1. 濮阳市近年来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技 创新成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产业园区建设
1. 濮阳市产业园
区建设取得了显著
成效,吸引了众多
国内外知名企业入
1 驻,为当地经济发
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 濮阳市产业园区
3. 濮阳市产业园区
规划科学、布局合理
注重产业升级和技术
,为企业提供了良好
创新,推动产业结构
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
优化,为濮阳市经济
2
3 持,助力企业快速成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区域。

濮阳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主要包括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旅游业等方面。

濮阳县的农业是其最基本的优势特色产业。

该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适宜农业发展。

温暖的气候和充足的降水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濮阳县的农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和蔬菜等为主,其中小麦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未来,濮阳县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濮阳县还可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在农业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农副产品,如谷物、蔬菜、水果、畜产品等。

这些原材料可以加工成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如食品、饲料、农产品深加工等。

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增添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

濮阳县可以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濮阳县可以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是当前国家和地方都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濮阳县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濮阳县还可以发展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发电等。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濮阳县还可以发展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和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濮阳县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纤维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等新材料产业。

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品牌,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濮阳县还可以发展旅游业。

濮阳县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太行山、云梦山、墨子公园等。

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岳飞庙、黄石公园、东湖渔游区等。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丰富资源禀赋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濮阳县也不断探索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本文将针对濮阳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濮阳县地处豫北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濮阳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也为濮阳县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濮阳县还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矿产资源,为其发展重工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产业布局特色1. 农业产业农业生产一直是濮阳县的传统支柱产业。

当前,濮阳县正致力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濮阳县注重发展优质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同时也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如水果、蔬菜、林果等。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 煤炭产业濮阳县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

煤炭产业一直是濮阳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濮阳县注重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煤炭企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3. 钢铁产业濮阳县也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

钢铁产业是濮阳县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濮阳县将加大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提高钢铁产业的环保水平和生产效率,打造钢铁产业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4. 文化旅游产业濮阳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商代遗址、关庙山等,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濮阳县正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三、发展重点与措施濮阳县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濮阳介绍-濮阳简介PPT(经典版)

濮阳介绍-濮阳简介PPT(经典版)

濮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 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曾出土距 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形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辖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 范县、台前县和华龙区5县1区,设有1个国家级经 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张氏烧鸡
经十几年的研制开发,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选 料精良,干香味佳,冷热适口,肉质鲜嫩,热 烂脱骨,南北适口,老幼皆宜。深受广大消费 者的青睐,为餐桌宴席和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南乐灌肠
以猪肠,猪血为主料,加葱、姜、花椒粉等佐 料,灌制而成。南乐县传统风味之一,全县各 地均有出售。
吃法多种多样,旧日古庙会上常有简灶煎炸灌 肠出售,老年人赶会多食之,以为口福。
濮城滑脊汤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的特色小吃。濮城滑 脊汤味道美,再加上原料普通,做法简单,在 乡村自然深受欢迎。濮城滑脊汤属濮城名吃之 一、以汤香味美为特点。
李记猪蹄
李记猪蹄色泽鲜艳、熟烂离骨、香气诱人、口 味上乘,具有滋补保健、美容养颜之功效,是 当地及周边地区招待宾朋、探亲、访友的最佳 食品,令消费者百吃不厌,赞不绝口。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濮阳城市概况
别 名:帝丘、澶州、东郡、楚丘;下辖地区:5县1区;面 积:4188平方公里;人 口: 360.94万;地区生产总值:1581.49亿元。
2、城市概况
濮阳
河南的东北门户,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 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也是中原油田所在地。先 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
3、旅游景点
仓颉陵
在河南省濮阳市梁村乡吴村西侧,与仓颉庙西 东相望,是一个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 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古文化遗存。陵前翁仲,石 狮俱存,并建有石坊,上书“仓颉”二字。仓颉, 史皇氏,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十八公里吴 馍

濮阳概况

濮阳概况

石油→→东濮凹陷

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含石油气盆地的南部, 是受区域性应力拉张作用所形成的新生代盐 湖断陷盆地,南宽北窄,形如帚状,面积约 5300km2,东濮凹陷东南部的黄河南地区, 北西均以黄河为界,南邻兰考凸起,东以兰 聊断裂为界,勘探面积为1400km2,经过20 多年的勘探,已发现了白庙、桥口和马厂油 气田,找到了多套含油层系。

中华第一龙
戚城文物景区
乡间一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庄杂技 清丰柳子戏 南乐目连戏 范县四平调、罗卷戏 濮阳县大弦戏、大平调
杂技之乡——濮阳东北庄
东北庄——中国杂 技南故里
图为:东北庄绝活 之一——蹬技表 演
濮阳现代崛起—— 地质地形
濮阳的地质构造属于东北地台(我国大地构 造中的一级构造单位),其辖区位于东濮凹 陷之上(地质地形),该凹陷形成过程中有 利于油气的生成与储存,因此濮阳多产石油。 现在濮阳是随着中原油田的发展而兴建的一 座石油化工城市。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2班 许敬敬
我的家乡——濮阳
简介 地理环境 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现代崛起

濮阳概况:


濮阳位于河南东北部, 地势平坦,政治上共有 五县两区:濮阳县,清 丰县,范县,台前县, 南乐县,华龙区 ,高新 区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 明。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 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 都,故有帝都之誉。 著名景点:戚城遗址、 仓颉庙、学堂岗圣庙等。


濮阳的历史沿革:



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 (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 而没)之阳而得名。 据专家说,6000年前濮阳已进入 “父系社会”,并成为中华龙文化的 发祥地,因此濮阳命名为“中华龙 乡” 。 濮阳有大弦戏、大平调、状元红酒、 舜帝传说等非物质文化2年5月28日,濮阳作为 石油化工城市,濮阳市在城 市建立与经济开展方面双面 定位,才干确坚持续急速推 进,为华夏经济区奠基坚决 根底 .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河南省重要的县域经济中心之一。

濮阳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拥有优势特色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

濮阳县的优势特色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四个方面。

在农业方面,濮阳县具有较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种植业。

濮阳县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豆类和油料等为主,同时还有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等农产品的种植。

濮阳县的农产品质量好、品种多,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大。

在工业方面,濮阳县具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是河南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濮阳县的工业主要以煤炭、化工、建材、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为主。

濮阳县的煤炭工业具有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是濮阳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旅游业方面,濮阳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

濮阳县的历史文化名人众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濮阳县还拥有丹江口水库和濮阳湖等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发展旅游业是濮阳县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濮阳县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是河南省重要的服务业中心。

濮阳县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金融、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信息技术等。

濮阳县的服务业发展潜力大,是濮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需要合理规划,注重产业的协调发展和互补性。

农业产业主要集中在县域中部和南部地区,工业产业主要发展在县域北部和东部地区,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发展在县城和沿河地区。

濮阳县的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和农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要加大工业产业的调整升级力度,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强煤炭工业的环保治理,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提升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加强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的建设和开发。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是河南省的重要县域之一。

濮阳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在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方面,濮阳县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发展:第一,农业产业。

濮阳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产条件,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区域。

发展农业产业是濮阳县的优势和特色。

濮阳县应该加大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二,工业产业。

濮阳县具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潜力。

濮阳县应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濮阳县还应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引进外资和外部资源,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旅游产业。

濮阳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景点,是河南省内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濮阳县应该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和开发力度,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

通过打造旅游品牌和推广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创新产业。

濮阳县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优秀的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

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园区和科技孵化器,提供一流的创业环境和孵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推动创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濮阳县应该注重产业的集聚和配套发展,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和服务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濮阳县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濮阳县在优势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发展重点方面,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条件和资源禀赋,加大对农业、工业、旅游和创新等产业的发展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

濮阳县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重点濮阳县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和河南省的产业升级,濮阳县将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加强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区域布局濮阳县的区域布局将以优势产业为主导,分为三个重点区域。

1.丹江口经济开发区丹江口经济开发区位于濮阳县城东南方向,距离市区仅3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

该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为制造业,建设现代工业园区,吸引外资和内资企业入驻,提高区域产业集聚能力。

2.华龙山生态园华龙山生态园位于濮阳县南部,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也是濮阳县的生态旅游胜地。

该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为旅游业和林业,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和林业示范基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3.濮阳现代农业园区濮阳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濮阳县北部,占地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濮阳县的农业产业园区。

该区域的重点发展产业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优势特色产业濮阳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旅游业三个方面。

1.农业濮阳县是河南省的粮食产区和农业大县,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良的农业基础设施。

县政府将继续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乡村振兴。

濮阳县的农业优势特色包括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苹果、葡萄等果树和饲养牛羊等畜牧业。

2.制造业濮阳县的制造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建材制造等领域。

县政府将优化制造业布局,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企业和品牌。

濮阳县的制造业优势特色包括链条、机床等机械制造和保温材料、塑料制品等建材制造。

3.旅游业濮阳县是中原经济区著名的红旗渠旅游胜地,还有丹江口、华龙山、朝歌等著名景点。

县政府将继续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景区设施,推动旅游业发展。

濮阳县的旅游业优势特色包括红旗渠革命纪念馆、朝歌古城遗址、河洛文化博物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濮阳县概况
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

东及东南部与山东省鄄城、菏泽牡丹区、东明隔河相望;东和东北部与范县及山东省莘县毗邻;北部与濮阳市华龙区、清丰县相连,西和西南部与内黄县、滑县、长垣县交界。

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4°52′-115°25′,北纬35°20′-35°50′。

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75万亩。

辖8镇12乡,1005个行政村,人口108.6万人。

共有汉、回、壮、满、朝鲜等25个民族。

濮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全年日照指数百分率为58%,太阳辐射总量为118.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3.4℃,稳定通过0℃的平均天数294天,年均无霜期208天,年均降水量626.4毫米。

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晴和日照多,冬季干旱雨雪少。

濮阳县地势比较平坦,地面海拔48米至58米之间,东南高西北低,黄河河床高于堤外。

濮阳县的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位于东濮凹陷之上,该凹陷在形成过程中,在古生界基岩上,形成了一套巨厚的以下第三系为主的中、新生界陆相沙泥岩地层,是油气生成与储存的有利地区,已探明濮阳一带油气蕴藏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546亿立方米,中原油田70%的原油、90%的天然气产于濮阳县。

岩盐储量达1400亿吨,纯度高、易开采,开发建设盐化工项目潜力巨大。

濮阳县土地肥沃,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濮阳县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土层深厚,熟化程度高,适合栽种多种农作物,是国家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的重要生产地。

濮阳县水肥草美,是发展养殖业的理想地区,养殖的家畜家禽有牛、马、羊、猪、兔、鸡、鸭、鹅,以猪、羊、鸡、兔最多。

濮阳县历史悠久,上古时代称帝丘,夏为昆吾国,战国时称濮阳,为卫国都城;秦置濮阳县,西晋时为濮阳国,唐改澶水县,宋、明时为开州;民国初复称濮阳。

濮阳县又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礼记》中就有“桑间濮上”的记载;三皇五帝中舜帝生于濮阳,颛顼、帝喾均建都于此,素有帝舜故里、颛顼遗都之称;据专家考证,濮阳还是中华张姓的祖根起源地。

1987年,在县城西水坡出土了距今6400多年的蚌塑龙型图案,轰动中外考古界,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因此被誉为“中华龙乡”。

先后成功举办世界张氏宗亲第二届国际恳亲大会、世舜联第十九届国际大会和2010年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

濮阳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张氏始祖张挥、政治家商鞅、军事家吴起、贤人柳下惠、思想家吕不韦、直臣汲黯、元作曲家宫天挺等都是出生在濮阳的显赫英杰。

目前,境内帝舜故里-瑕丘、记载宋代“澶渊之盟”的“契丹出境碑”及御井、国家第六批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元代唐兀公碑遗址、明代建筑“中心阁(俗称四牌楼)”、“八都坊”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濮阳县地处河南省东北部的黄河之滨,位于中原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衔接点,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距郑州、济南两个国际机场均在200公里左右。

106国道、大(大庆)广(广洲)高速、濮(阳)鹤(壁)高速穿境而过,县、乡、村公路网络通车里程达1700多公里。

正在建设的山西中南部铁路横贯濮阳县全境,东连京九、西接京广大动脉。

另外,濮阳县为推动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从改善医疗设施、健全医疗网络入手,建成县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乡有卫生院、村有卫生所的三级医疗保健网及“120”急救网,做到群众小病不出村,住院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急病有车免费接送。

濮阳县治水历史悠久,黄河治理源远流长,汉武帝堵复瓠子河,宋朝高超治黄,明朝开凿广济渠(今金堤河)等治水壮举,无不凝聚着历代濮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近年来,濮阳县以治水兴农、富民强县为目标,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为载体,先后组织实施了国家粮食基地、抗旱除涝、护滩工程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中央农资综合补贴扶持小农水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

全县
“十一五”期间,累计清挖各级沟渠7972条(次),长9604.13千米,完成土方4064.25万立方米;新建维修各类建筑物2962座,打配机井3268眼,解决19.57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完成水利总投入45950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80万亩,达到111.4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19.43万亩,达到96.8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4.33万亩,达到39.74万亩;机井保有量达到14620眼。

渠村、南小堤、王称固三个引黄灌区配套完善,沟、渠、井、站布局合理,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农田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水利事业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县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866913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923957万元,增长98.7%;人均GDP由2006年的8143元,增加到2010年的17708元,增长95.9%,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87.1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财政收入由2006年的2533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1618万元,增幅60.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3005元增加到2010年的5324元,增长77.2%。

濮阳县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县等称号,连续十二次蝉联省“红旗渠精神杯”竞赛奖杯,连续四年夺取市“龙乡精神杯”竞赛奖杯,被河南省确定为全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
1、南小堤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先后投资6062万元,衬砌南小堤输水渠21.79公里,建各类建筑物128座,重建管理所3处,硬化堤顶道路2.5公里,年节水8000多万方。

2、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先后投资4277万元,清挖疏浚渠道264千米,衬砌渠道170千米,新打机井14眼,新建改建各类建筑物576座,新建维修提灌站17座,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8万亩,新增节水面积1.6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50万公斤。

3、中央农资综合补贴扶持小农水建设项目:投资1662万元,开挖疏浚斗农渠长83.4千米,衬砌斗农渠82.6千米,新建维修各类建筑物460座,新打机井308眼,增恢复灌溉面积2.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5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40万公斤。

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先后投资7863万元,建集中供水工程7处,单村供水工程26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2处,解决了168个村庄19.5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5、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沟渠清淤工程):计划清挖沟渠492条,长131.99万米,土方554.84万方,改善灌溉面积74.64万亩。

二○一一年九月十八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