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燃烧器雾化方式简介

合集下载

雾化喷油原理

雾化喷油原理

雾化喷油原理
雾化喷油是一种将液体燃料通过流速增加和液体分散来形成细小颗粒,以方便燃烧的技术。

这种喷油原理适用于各种燃烧系统,包括汽车发动机、燃气轮机和工业炉等。

雾化喷油的原理基于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

首先,液体燃料通过高压泵被喷射器喷出,并进入腔体。

然后,在高压作用下,燃料在一条细小的喷孔中形成高速涡流。

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喷孔中的液体被分散成细小颗粒。

接下来,由于燃料颗粒的速度和方向不同,它们会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碰撞和混合。

这种碰撞使燃料颗粒进一步细分并形成更小的颗粒。

同时,周围的空气也被燃料颗粒包围和填充,形成一个均匀混合的燃料-空气云雾。

最后,这个燃料-空气云雾被引入燃烧室或燃烧区域。

在点火
的作用下,燃料开始燃烧,并释放出热能。

由于燃料颗粒细小且均匀,燃烧反应更加彻底和高效。

此外,颗粒细化还增加了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总的来说,雾化喷油通过将液体燃料分散成细小颗粒,实现了更好的燃料-空气混合和燃烧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尾气排放和节约能源。

它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燃烧系统中,为汽车工业和能源领域带来了重要的创新和进步。

常用燃油燃烧器概述

常用燃油燃烧器概述
柴油的燃烧方式与重油燃烧方式相类似。 有高速调温烧嘴、脉冲烧嘴等,但主要应用在 陶瓷工业。
Y型轻质柴油高速烧嘴
二、燃油烧嘴的特点
燃油燃烧器具有雾化效果好,点火方便,燃烧完 全,火焰稳定,刚性强,不结焦,不堵塞,使用寿命长等特 点。可烧轻油,重柴油,重油,渣油,焦油,沥青,奥利油 等液态燃料。液雾颗粒(SMD<40微米),尺寸分布 均匀(尺寸分布指数N>2)。
三、燃烧器结构图
谢谢!
燃油雾化效果基本不受燃油粘度的影响。喷嘴 的油孔尺寸和气孔尺寸均较大,不易堵塞,结焦。雾 化耗气少,能耗低。火焰长度,火焰锥角及火焰形状 可按用户要求设计。火焰刚度强,火焰喷射速度高。 实现重渣油冷态直接点火燃烧。流量调节幅度达到 1:4以上。燃烧完全,燃烧重渣油的平均节油率在 8%以上,燃烧柴油的平均节油率在4%以上(相对老 式燃烧器)。
• • • • • • •
德国索5型外混式烧嘴; 英国莱德劳公司GT/CPA油枪; 英国玻璃工业公司WTPU型伸入式烧嘴; 美国欧文斯公司G系列外混式烧嘴;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LXQ型喷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热动力研究所BHB型喷枪。
2、轻质柴油烧嘴
一、燃油烧嘴的类型
燃油燃烧器也称为:燃油烧嘴(Burner),或 油枪(Oil Lance)。
1、重油烧嘴
玻璃池窑常用的重油烧嘴主要有以下类型: 玻璃池窑常用的重油烧嘴主要有以下类型: 主要 类型
• 国内自行设计的高压内混式(扁平火焰)GNB系列重油 烧嘴;
• 美国天时燃烧技术公司WGD型水冷重油烧嘴; • 美国天时燃烧技术公司双脉冲流烧嘴;
常用燃油燃烧器概述
无机非0703班 梁爽 34号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法分为两种: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法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雾化特性.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雾化特性.

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雾化特性本文总结了燃油燃烧器的应用现状,指明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原理,设计了实验所用的超声波燃油燃烧器,并对其进行了冷态雾化实验和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通过冷态雾化实验,分析了雾化空气压力、油压、气液比和油温(粘度)对雾化粒径和雾化角的影响。

实验表明: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对重油和渣油均有良好的雾化效果,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均随着雾化气压的增大而减小,雾化气压越大,减小趋势越小;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均随着油压的增大而增大,油压越大,增大趋势越小;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均随着气液比的增大而减小,存在一最佳气液比,达到此气液比后,再增大气液比,雾化粒径和雾化角变化不明显;重油和渣油的雾化粒径随着油温的增大而减小,重油温度到达90℃时,雾化粒径能降到30?m以下。

在冷态雾化实验的基础上,本文为所研究的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设计了相应的配风器,配风器设计为轴向可动叶轮配风器。

通过拉杆,改变叶轮的位置,当叶轮向外拉时,部分空气可由叶轮外的环形间隙进入燃烧室,前后移动叶轮,可以改变旋流风与直流风的比例,从而可以调节二次空气的旋流强度。

在冷态雾化实验和所设计配风器的基础上,本文又进行了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二次空气的旋流强度对空气流场及雾化液滴分布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二次空气的旋流强度越大,对液滴的作用越强烈,二次空气与雾化液滴的混合越充分。

通过对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冷态雾化实验和冷态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的研究,发现该燃油燃烧器对劣质燃料有很好的雾化效果。

本文对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设计出适合工业应用的流体动力式超声波燃油燃烧器提供了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同主题文章[1].黄翔,李刚,颜苏芊. 流体动力式空调喷水室理论及靶式撞击流喷嘴的实验研究' [J]. 暖通空调. 2004.(12)[2].武俊梅,黄翔,邹平辉,苏光辉. 人工神经网络在流体动力式喷水室热工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J]. 流体机械. 2000.(02)[3].黄翔,颜苏芊,武俊梅,殷清海,狄育慧,李刚. 流体动力式空调喷水室的理论与热工性能实验研究' [J]. 制冷学报. 2002.(03)[4].黄翔,颜苏芋,李刚,卢迅,许世刚. 撞击流技术与空调流体动力式喷水室的研究' [J].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2.(04)[5].黄翔,武俊梅,邹平辉,卢迅. 流体动力式空调喷水室的实验研究' [J]. 暖通空调. 2000.(01)[6].徐小宁. 高效低耗水煤浆制备技术'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5.(06)[7].王祝堂. 节油5~15%的超声乳化节油器' [J]. 有色冶金节能.1994.(02)[8].苑金生. 国外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设备新进展' [J]. 中国建材装备. 1998.(01)[9].王贵昌. 燃油掺水节能控制' [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1983.(02)[10].黄翔,武俊梅,狄育慧. 两种新型空调设备的开发' [J]. 棉纺织技术. 2000.(12)【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热能工程; 超声波; 雾化; 燃油燃烧器; 配风器; 数值模拟【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北京工业大学;热能工程;王景甫;王建勋;。

燃油的喷射和雾化介绍.ppt

燃油的喷射和雾化介绍.ppt

1、油束的形成与油束特性
•油束的形成
• 油束特性 – 雾化质量
• 雾化细度(油束中油粒的平均直径d) • 雾化均匀度(油粒中各种油粒直径的百分数X0)
–几何形状
•油束射程L(油束在燃烧室中的贯穿距离) •油束锥角β(油束外缘之间的夹角,表示油束的扩 散程度)
•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异常喷射,引 起燃烧恶化,造成喷油设备元件 的损坏。
三、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1 供油规律和喷油规律
• 喷油泵单位凸轮轴转角(或 单位时间)的供油量(称供 油速率)dgp/dφ(或dgp/dt) 随凸轮轴转角φ(或时间t) 变化的规律称供油规律, 又称几何供油规律。
•喷油器单位凸轮轴转角 (单位时间)的喷油量(称 喷油速率)dgn/dφ (或dgn/dt)随凸轮轴转角φ (或时间t)变化的规律称 喷油规律。
2 喷油规律的影响因素
1)凸轮形线和有效工作段
3
2)柱塞直径与喷孔直径
3)高压油管尺寸
4)柴油机负荷与转速
四、异常喷射及其消除方法
正常喷射 1 二次喷射 2 断续喷射 3 不稳定喷射 4 滴漏
正常喷射
燃油喷射系统正常喷射的特点是: 对应柴油机每一工作循环的喷射过程中,喷油 器针阀只启闭一次,针阀升程曲线基本呈梯形, 高压油管中的剩余压力束喷油器针阀落座后又第二次开启
形成再次喷射的现象称二次喷射,又称重复喷射。
•危害
• 原因: 喷油器喷孔部分堵塞;出油阀减压作用减弱;高压油管长度 和内径变大或刚性变小;喷油器启阀压力过低;高转速大负 荷工况等
• 防止二次喷射措施: (1)选用较小长度和内径的高压油管; (2) (3) (4)增大出油阀弹簧刚度; (5)适当提高喷油器启阀压力。

30万大卡空气压力雾化二段火燃油燃烧机说明书

30万大卡空气压力雾化二段火燃油燃烧机说明书
河北瑄瑄科技有限公司
30万大卡空气压力雾化二段火燃油燃烧机说明书
ZXOQM-80Q-30R空气压力雾化二段火燃油燃烧机采用二段火控制方式, 雾化方式为空气压力雾化,燃烧器发热量最大可达30万大卡。利用二段火燃烧控制方式,精确的空燃配比,具有停电、燃气压力低、空气压力低等保护功能。配有专用离子检测模块,离子电流火焰探测器,实现安全,高效,可靠燃烧,无安全隐患。
6.所有零部件均易于拆卸、清洗、修理和更换;
7.全程使用空气压力雾化,液体雾化的更完全,燃烧更充分,相对于机械压力雾化节能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
结构特点:
1钢管线提高整机寿命;
4.带有固定装置和钢制火焰盘的可滑动燃烧头;
5.ZXOQM-80Q-30R通过调节燃油电磁阀的通断以及风门的流量,达到精确地空燃配比,使燃烧器更高效,更节能,更安全。
主要适用于:各种工业锅炉、烘干炉,窑炉、淬火炉、蒸汽炉、热水炉、开水炉、烤炉、取暖炉、导热油炉等锅炉。
技术及性能特征:
1.二段火运行;
2.能适应任何类型的燃烧室;
3.精确的配风比,保证燃料的稳定,高效燃烧;
4.创新的稳焰筒设计实现燃料充分混合及火焰整体稳定;
5.超强抗腐蚀能力,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安全可靠,噪音小;
基本参数:
型号
ZXOQM-80Q-30R
发热量
15-30万大卡
燃烧炮筒长度
300mm
控制方式
二段火运行
电机功率
0.55KW
电源(V)
220V
重量
30KG
外形尺寸
长740mm,宽640mm,高350mm
燃料
所有液体燃料
点火方式
电子点火
火焰检测方式
离子针和紫外线双检测

叙说传统经典的燃油雾化理论

叙说传统经典的燃油雾化理论
在一般内燃机车发动机传统经典的燃烧理论中,燃油雾化是一道很重要的程序;根据“单位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的道理,要想燃料在发动机的气缸里快速燃烧与充分燃烧,给发动机所供应的燃油都必须是颗粒度很小的油雾;所以发动机化油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雾化燃油。在柴油机等用不上化油器的地方,采用的多是燃油泵与喷咀,用高压喷射的方式来达到雾化燃油的效果。
根据笔者多年玩车的试验来看,燃油雾化燃烧还不是理想燃烧的最高境界;理想燃烧的最高境地应该是“汽化燃烧”,就是类似于液化汽那样的燃烧。汽化后的燃料有着最好的点火性能与燃烧效果,为此笔者在改进发动机供油系统的道路上,在极力提高燃油雾化程度的同时,也没忘了想方设法去提高燃油的油膜挥发效应,为发动机的节油与环保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众所周知:发动机在热机时比较节油,化油器的调整与冷机时也大不一样,但许多摩托车主为了发动机冷机启动时的可靠性,还不得不把化油器调节到比较费油的冷车状况,这对于发动机在98%的热机运转状态来说,比较浪费燃油与污染环境。这种冷热机的状况,在摩托车化油器中可以临时用“加浓”的办法来解决,但“加浓”给出的燃油一般颗粒极大,这时的摩托车在油耗上还是有点浪费。
如今笔者试图趁胜追击,试探汽化燃烧理论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如果成功,希望能消除满大街公交车上柴油机冒出的黑烟,同时能大大提高柴油机的燃油效率。因为柴油的挥发性能比汽油差得多,这里还有许多不好办的地方,需要设计与采用某些特别的机构来解决这类问题。如果能研制出超高压一体化的电喷咀来当然最好;如果因私人设备差做不出来,估计又将有好几年的折腾与探索。。。
其实燃油汽化对玩车人来说并不陌生,二冲程发动机曲轴箱内的旋转气流,对箱体内壁上的油膜就有着很强的挥发汽化作用;四冲程发动机的缸内环流技术,其作用之一也是为了使燃油充分挥发汽化。近年来笔者研制成功的“涡流喉管”与“涡流蓄能器”,则更是利用了旋转气流的作用,将大颗粒燃油沉淀--挥发,使燃油充分汽化,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以达到节油环保与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的目的。

第三节燃油雾化机理(可编辑)

第三节燃油雾化机理(可编辑)

第三节燃油雾化机理雾化机理很复杂,主要是油滴受外界空气动力和液体燃料内力表面张力和粘性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力的作用促使油滴扭曲变形,在紊流作用下,凸出部分会脱离油滴主体,分裂成小油滴。

内力作用是力图阻止扭曲变形,使其保持完整性。

因此,当外力超过内力作用时,油滴分裂,一直分裂到各油滴内力与外力达到平衡为止。

雾化颗粒细度表示喷雾液滴粗细的程度,采用平均滴径概念。

常用的平均粒径有: 1 索太尔 Sauter 平均直径 SMD 2 质量中间直径 MMD 1)索太尔平均直径(SMD 最大直径:是指R 5%所对应的液滴的尺寸。

试验表明,最大滴径约为中间直径的两倍。

1 燃料与空气不易均匀混合时,?取大一些,这样便于吸入空气,改善颗粒细度。

2 对小型燃烧室,雾化角不宜过大 500~800 雾化角过大油滴会穿出湍流最强的空气区域而造成混合不良,以至增加燃烧不完全损失,降低燃烧效率;会因燃油喷射到燃烧室壁面上造成结焦或积灰。

雾化角过小燃油液滴不能有效分布到整个燃烧室空间;与空气的不良混合,局部空气系数过大(中心易产生缺氧,形成热分解);燃烧温度下降,着火困难,燃烧不良。

雾化后的液滴颗粒尺寸的均匀程度。

液滴间尺寸差别越小,雾化颗粒均匀度越好。

均匀度差:大液滴数目较多,对燃烧不利;均匀度过好:大部分液滴直径集中在某一区域,使燃烧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变差。

流量密度分布(燃料的分布特性) * * 混气燃烧前三个物理过程:喷雾、蒸发、掺混 1 雾状油珠愈细、表面积愈大,愈容易蒸发。

2 雾化得细,形成所需要的混气分布的时间和距离变短 a. 直径为1mm的煤油珠在空气中约需1s烧完, b. 直径为0.1mm,则要0.01s 烧完, c. s烧完, d. 直径缩小为原来的1/20,而时间却缩短为1/400。

第三节燃油雾化机理雾化液体燃料的原因雾化定义增加液滴的比表面积,加快蒸发速率,增强与氧气的混合,强化液体燃料燃烧靠外界作用(雾化器)将连续的液流破碎成雾状的油液滴群的过程雾化目的燃烧速率取决于蒸发速率?蒸发表面积?减小滴径?雾化一、液体燃料的雾化方法:直流式喷嘴离心式喷嘴气动式喷嘴旋转式喷嘴撞击式喷嘴二、雾化机理当液体的流速极低或者相当高时,在气体中或者其它液体中将会形成液滴,即出现所谓的液体雾化液体由喷嘴流出形成液柱或液膜。

动力工程师:燃油雾化.

动力工程师:燃油雾化.

动力工程师:燃油雾化
火力发电厂锅炉的点火油枪及助燃油枪,一般采用机械压力式雾化油枪和“Y”型蒸汽-机械雾化油枪。

目前,随着雾化的发展和国内电厂节油、节能意识的增强,一种新型的雾化方式——气泡雾化技术逐渐得到了推广使用。

液体燃料雾化要克服液体的两种阻力:一种为粘性力,一种为表面张力。

传统的压力式雾化、机械雾化以及气动雾化靠液柱或液膜与周围介质(如空气、蒸汽、压缩空气等)的剧裂撞击、剪切、旋转来雾化,其实质是靠克服液体的粘性来雾化的,气泡雾化技术油枪主要靠气泡爆破来雾化,气泡的形成可以是压缩空气、蒸汽或其它压力的气体如氮气、氦气等,由于气泡的爆破主要靠克服液体的表面张力,因而气泡雾化技术油枪的雾化机理与传统油枪的雾化机理产生了本质的变化。

目前燃料油(如柴油、重油、渣油、焦油、奥里油等)的粘度与水相比均较大,而其表面张力与水相比差不多,因此气泡雾化技术油枪的雾化机理特别适用于电厂燃煤锅炉的点火、助燃、低负荷稳燃以及燃油锅炉的主燃油枪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油粒粒径小于 100μm, 细而均匀,低负荷时油粒 变化不大; 15-45° 可用于各种油品粘度 56~72 mm / s 火焰形状容易控制, 火焰狭长; 1:6~1:10 不用油泵或用低压油泵 结构简单,无堵塞,运行 噪音大; 蒸汽压力 0.3-1.2MPa 高压空气:0.3~0.7MPa 喷油量的 5~8%(Kg) 用于小型或四角布置的 大型锅炉,可用于正压或 微正压锅炉;
2
转杯雾化式 油随高速转杯的旋转,在 离心力作用下雾化;
蒸汽/高压空气雾化式 利用高速蒸汽/高压空气 冲击油流,使油雾化;
低压空气雾化式 利用喷射的空气使油雾 化;
油粒粒径为 100 到 200μ m,粗细均匀,低负荷时 油粒变细 50-80° 可用于油品粘度 11~42 mm / s 火焰形状不随负荷变化, 易于控制; 1:6~1:8 不用油泵或用低压油泵 旋转部件制造要求高,无 堵塞,运行噪音较小; 转速 3000—5000r/min ―― 用 于 小 型或前 墙以及两 侧布置的大型锅炉,不宜 用于正压或微正压锅炉;
压力雾化式 高压油通过切向槽和旋 雾化原理 流室时产生强烈旋转,再 经喷孔雾化; 油粒粒径为 20 到 200μ 雾化细度 m,粗细不均匀,低负荷 时油粒变粗; 雾化角 适用油种 70-120° 可用于油品粘度 11~27 mm / s 燃烧特性 火炬形状随负荷变化, 火焰短粗; 简单压力式 1:2 回油压力式 1:4 2~5MPa,需高压油泵 雾化片制造维修要求高, 易堵塞,运行噪音较小; ――
光腳漢整理 QQ 11143999
燃油燃烧器的雾化方式简介
一. 分类 燃油燃烧器按照其部件燃油雾化器(或称油喷嘴)的型式分类如下: 简单压力式 压力式 回油压力式 1.1 机械雾化式 转杯式 蒸汽式(蒸汽压力 0.3~1.2MPa) 1.2 介质雾化式 高压空气式(空气压力 0.3~0.7MPa) 低压空气式(空气压力 3~10KPa) 二. 常用燃油雾化器特性表:
调节比 进口油压 结构特点
雾化介质参数
பைடு நூலகம்
雾化介质用量
―― 用于小型或前墙以及两
适用范围
侧布置的大型锅炉,用于 正压或微正压锅炉;
(摘自《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手册》第 88~89 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油粒粒径小于 100μm, 细而均匀, 低负荷时油粒 变化不大; 25-45° 不宜用于残渣油,粘度 ~35 mm2/ s 火焰形状容易控制, 火焰较短; 1:5 不用油泵或用低压油泵 结构简单,无堵塞,运行 有噪音; 低压空气:3~10KPa 理 论 空 气 量 的 75 % ~ 100% 只用于小型锅炉不宜用 于正压或微正压锅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