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

合集下载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试行)校行发【2012】2号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根据学术期刊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已有实践经验,特制定《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术期刊类别(一)人文社会科学1、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刊行的正规报刊”(简称“公开刊物”,以下同),分为以下四类:(1)权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2)重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0%的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3)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刊物:上述两类刊物之外的其他CSSCI来源刊物(含扩展版);(4)其他公开刊物:上述三类刊物之外的其他公开刊物。

2、二次文摘刊物根据二次文摘在计算刊物影响时的权重比例,将“四大文摘”分成三类:《新华文摘》详摘视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视为重要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视为CSSCI 来源刊物。

3、SSCI源期刊、A&HCI源期刊在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源期刊、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源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同)检索,被SSCI、A&HCI收录的,视为权威刊物;未被收录的视为重要刊物。

4、国际会议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被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简称ISSHP)、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简称EI)收录的,视为CSSCI来源刊物。

最新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最新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最新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安徽史学保险研究北方论丛北方文物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北京商学院学报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北京图书馆馆刊比较教育研究财金贸易财经科学财经论丛财经问题研究财经研究财贸经济财贸研究财政研究城市金融论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船山学刊辞书研究大学图书馆学报当代财经当代法学当代韩国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当代青年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当代思潮当代外国文学当代文坛当代亚太当代语言学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档案与历史德国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东北亚论坛东疆学刊东南文化东南学术东欧中亚研究东岳论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国际商务)敦煌学辑刊敦煌研究发展研究法律科学法律适用法商研究法学法学家法学评论法学研究法学杂志法制与社会发展方言佛教文化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福建论坛·经社版福建论坛·文史哲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复旦学报·社科版改革改革与战略甘肃理论学刊甘肃社会科学港澳经济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高校理论战线高校图书馆工作古汉语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广东社会科学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广西民族研究广西社会科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贵州财经学院学报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贵州民族研究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贵州文史丛刊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论坛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商务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社会科学国外文学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汉语学习汉字文化和平与发展河北法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河北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河南社会科学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黑龙江民族研究丛刊黑龙江社会科学红楼梦学刊宏观经济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湖北社会科学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南教育学院学报湖南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湘论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华夏考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华中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回族研究会计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师范学院学报暨南学报·哲社版江海学刊江汉考古江汉论坛江淮论坛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教学与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教育与经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今日东欧中亚金融经济金融理论与实践金融研究近代史研究晋阳学刊经济·社会:内蒙古社会科学经济社会版经济导刊经济改革经济界经济经纬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理论与实践经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问题经济问题探索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纵横开发研究开放时代抗日战争研究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科学·经济·社会科学管理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空军政治学院学报孔子研究拉丁美洲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理论探讨理论与改革理论学刊理论月刊历史档案历史研究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林业经济问题岭南学刊鲁迅研究月刊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毛泽东思想论坛毛泽东思想研究美国研究美术美术史论美术研究美苑民国春秋民国档案民间文学论坛民俗研究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民族研究民族语文明清小说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南方人口南京大学学报·哲人社版南京经济学院学报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南京政治学院学报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学报·哲社版南亚研究南亚研究季刊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宁夏社会科学农业经济问题欧洲蒲松龄研究齐鲁学刊青海社会科学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青年探索青年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清史研究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求是求是学刊求索人才开放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文杂志日本学刊日本研究软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山东经济山东社会经济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商丘师专学报商业经济与管理商业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上海高教研究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家社会科学论坛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社会学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生产力研究史林史学集刊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世界汉语教学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世界历史世界民族世界宗教文化世界宗教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思想战线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四川图书馆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台湾研究台湾研究集刊探索探索与争鸣天府新论天津社会科学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投资研究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图书与情报外国法译评外国教育研究外国教育资料外国经济与管理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外国中小学研究外交学院学报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研究未来与发展文史哲文物文物季刊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学理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西北人口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西北史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西域研究戏曲艺术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现代法学现代国际关系现代情报现代日本经济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现代外语现代哲学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消费经济小说评论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心理学动态新东方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新疆社会经济新视野新文学史料新闻与传播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行政法学研究修辞学习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学海学术交流学术界学术论坛学术探索学术研究学术月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亚太经济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语文建设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语言与翻译云梦学刊云南财贸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云南社会科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战略与管理哲学动态哲学研究哲学译丛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浙江金融浙江社会科学浙江师大学报浙江学刊证券市场导报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政法论坛政治学研究政治与法律知识产权中共党史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国比较文学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地方志中国典籍与文化中国法学中国翻译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管理科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监狱学刊中国教育学刊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中国历史地理丛刊中国流通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人才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软科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物价中国戏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信息导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语文中国哲学史中国宗教中华文化论坛中南财经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外法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原文物中州学刊周易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宗教学研究。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

中大社科〔2008〕10号关于印发《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08年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2004年,学校制订了《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修订原则》(见中大社科〔2004〕4号),各年度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按照此原则进行自然调整。

目前,《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已成为学校社科处、人事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评价文科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随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发展,原有重要期刊目录原则的某些条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

社科处在广泛征集校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08年版),经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08年版)一、凡收录进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以下简称:重要期刊目录)中的刊物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含连续性出版物)。

二、根据期刊出版地域及语言,将期刊分为三类:境内期刊、境外外文期刊、境外中文期刊。

三、根据期刊的影响,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分为三个级别:“一类重要期刊”、“二类重要期刊”、“三类重要期刊”。

四、“一类重要期刊”的认定原则:(1)对于境外外文期刊,凡被SSCI、A&HCI、SCI之一收录的期刊均为“一类重要期刊”;(2)对于境外中文期刊,由各文科院(系)学术委员会确定,并报社科处提交校文科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3)对于境内期刊,保持现有25种期刊不变。

详见重要期刊目录。

五、“二类重要期刊”的认定原则:(1)对于境外外文期刊,凡被EI、ISSHP、ISTP之一收录的期刊均为“二类重要期刊”;(2)对于境外中文期刊,由各文科院(系)学术委员会确定,并报社科处提交校文科学术委员会讨论确定;(3)对于境内期刊,《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同为“二类重要期刊”(要求发表的论文在3000字以上),除此之外,其他均要求属于CSSCI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2015年1月版)

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2015年1月版)

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一、境内中文期刊(554种)二、境外外文期刊1、凡被SSCI、SCI之一收录的期刊,并进入所在学科领域Q1、Q2区(即期刊影响因子所在学科领域排名前50%,若在不同学科领域以最高排名为准)作为“一类重要期刊”;2、3、4、三、境外中文期刊1、境外中文期刊的类别认定,请见《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2011年版)》(中大社科[2011]10号)文件。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办法
学术期刊分类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
1. 学科分类:按照学科领域对期刊进行分类,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侧重于期刊所涉及的研究领域。

2. 主题分类:按照期刊主要研究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例如医学期刊、教育期刊、经
济期刊等。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期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进行划分。

3. 影响因子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分类,一般使用影响因子作为衡量标准。

影响因子是根据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4. 国际标准分类:按照国际标准类目进行分类,例如国际标准期刊编号(ISSN)的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国际或行业标准对期刊进行分类。

5. 学术评价分类:按照学术评价机构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例如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文
献研究中心(CAS)和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等机构的期刊分类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术期刊分类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应用
价值。

研究者在选择期刊投稿、查找相关文献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
分类方法。

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目录

人文社科类核心期刊目录

人文经济地理 1. 旅游学刊 2. 城市规划 3. 经济地理
(3 种 )
环境科学 (2 种 ) 1. 中国人口 · 资源与环境 2. 资源科学
高等综合性社会科学学 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清华大学学
报( 6 种)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 北京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
教育学( 2 种)
1 、教育研究
2 、高等教育研究
心理学( 2 种)
1 、心理学报
2 、心理科学
新闻与传播学( 2 种)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国际新闻界
图书、情报与文献学( 2 种)1 、中国图书馆学报
2 、情报学报
体育学( 2 种)
1 、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
统计学( 2 种)
1 、统计研究
文杂志 15. 东南学术 16. 河北学刊 17. 学术界 18.
学习与探索 19. 思想战线 20. 北京社会科学 21. 江
汉论坛 22. 社会科学辑刊 23. 中州学刊 24. 福建论
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三类期刊( 334 种):
学科 马克思主义 (6 种 )
哲学 (5 种 ) 宗教学 (1 种 ) 历史学 (16 种 )
报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管理科学 6. 管理工
程学报 7. 中国行政管理 8.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9. 预测 10. 管理评论
经济学 (20 种 ) 1. 国际经济评论 2. 经济科学 3. 中国农村观察 4.
世界经济文汇 5. 经济学动态 6.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7. 农业经济问题 8. 财经研究 9. 国际金融研究 10.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

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引导广大教师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科学研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根据学术期刊动态发展规律以及已有实践经验,特制定《湖南师范大学学术期刊分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术期刊类别(一)人文社会科学1、中文学术期刊中文学术期刊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刊行的正规报刊”(简称“公开刊物”,以下同),分为以下四类:(1)权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的刊物,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求是》;(2)重要刊物:原则上应是每个一级学科排名前50%的刊物,以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理论版(3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3)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来源刊物:上述两类刊物之外的其他CSSCI来源刊物(含扩展版);(4)其他公开刊物:上述三类刊物之外的其他公开刊物。

2、二次文摘刊物根据二次文摘在计算刊物影响时的权重比例,将“四大文摘”分成三类:《新华文摘》详摘视为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摘视为重要刊物;《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详摘视为CSSCI来源刊物。

3、SSCI源期刊、A&HCI源期刊在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源期刊、A&HCI(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简称A&HCI)源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同)检索,被SSCI、A&HCI收录的,视为权威刊物;未被收录的视为重要刊物。

4、国际会议论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学术论文,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被ISSHP (Index to 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简称ISSHP)、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简称EI)收录的,视为CSSCI来源刊物。

期刊分类标准

期刊分类标准

期刊分类标准期刊是学术交流和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而期刊的分类标准则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期刊的分类标准。

首先,从期刊的学科分类来看,期刊可以根据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进行分类。

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分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不同学科的期刊;社会科学领域的期刊可以分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期刊。

这种分类标准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提高论文被接受的机会。

其次,从期刊的影响因子来看,期刊可以分为高影响因子期刊和低影响因子期刊。

影响因子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高影响因子期刊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可以提高论文的曝光度和被引用率。

因此,选择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论文可以提升论文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从期刊的出版周期来看,期刊可以分为周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和年刊等不同类型。

不同出版周期的期刊适合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一些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发表,可以选择出版周期较短的期刊;而一些研究成果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观察,可以选择出版周期较长的期刊。

最后,从期刊的国际化程度来看,期刊可以分为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

国际期刊往往具有更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更高的国际学术认可度,可以提升论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选择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论文的国际影响力。

综上所述,期刊的分类标准涉及到学科分类、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和国际化程度等多个方面。

在选择期刊发表论文时,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特点,综合考虑这些分类标准,选择最适合的期刊,以提高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分类原则
一、凡收录进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中的刊物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含连续性出版物)。

二、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以CSSCI收录的刊物为基准,并自然地随CSSCI收录刊物的调整而调整。

三、对于少数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但未被收录进CSSCI的学术刊物和连续性出版物,经学院论证、校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可以收录为B类重要期刊。

四、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分为“A类重要期刊”、“B类重要期刊”、“C类重要期刊”及“D类学术期刊”。

五、“A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定:
(一)A类一级
1、凡被SSCI、A&HCI收录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学校认定为A类一级;
2、分类依据:教育部已将人文社会学科成果评价体系前移,被SSCI、A&HCI收录论文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文科科研水平高底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显示一所高校国际化及与国际接轨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A类二级(23种)
1、按CSSCI的学科分类(以国标分类为基础)即: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含国际问题、台港澳问题)、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教育学、体育学、统计学、心理学、综合性社科、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科学、港台澳地区及海外等26个文科学科,并根据学校现有学科设置,拟选定所属一级学科的全国性、权威性综合性期刊23种,认定为A类二级;
2、分类依据:该23种刊物是学界及高校公认的一级学科中最具代表性的顶尖刊物,也是反映学校文科整体学术水平及各一、二级学科最具显示度的学术刊物。

例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法学研究等等。

(三)A类三级(31种)
1、属二级学科的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31种刊物,认定为A类三级;
2、分类依据:一是主要考虑到目前B类期刊范围过大,水平差别也过大。

比如《经济学动态》与《经济问题》、《开放时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在水平和质量上的差别,将他们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则不利于学者的学术发展和学科的建设。

二是高校之间文科整体科研实力的比较、博士点的申报、省级、国家重点学科的申报以及教师个人的学术成长和发展,除上述23种期刊之外,每个二级学科大多有一种最好的专业期刊,该刊物也是该学科学术水平的重要显现;例如:金融学科的“金融研究”、世界史学科的“世界历史”、旅游管理学科的“旅游学刊” 等等。

六、“B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定(483种):
1、凡未被CSSCI收录的期刊,原则上不列入“B类重要期刊”。

2、ISSHP收录的论文(全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的论文(3000字以上),“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的论文(3000字以上),等同为在“B类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分类依据如下:
(1)教育部已将CS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论文被引次数,越来越多地被用以评价学校文科整体学术水平、评价人才、机构和成果以及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实力的重要依据;
(2)各大网站对高校进行排名时,其中打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被CS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次数。

特别是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中,采用的仅是CSSCI统计标准;另在统计“211工程”建设成效、申报各级重点学科、博士点时,文科统计的是CSSCI的数量。

上述所有统计口径,均弃用北图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七、“C类重要期刊”目录的认订(198种):
1、未被CSSCI收录,但属于原“B类重要期刊”收录的公开刊物,经学院及学科的同意,可以列为“C类重要期刊”。

2、少数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但按以上原则未被收录的学术期刊和连续性出版物。

3、经筛选后的北图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部分学术性刊物。

4、本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子版刊物。

其理由如下:
该类期刊对学校文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学科建设进步以及教师个人的学术发展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却是青年教师的重要学术平台,可为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提供较好的软环境。

该类刊物主要是以北图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刊物为基础,剔除其中已列入A、B类期刊,以及学术性不强、影响因子非常低的部分刊物,同时依据各学院、系所、中心及教师个人提交的各类建议和意见进行充分论证后增减的部分刊物。

八、“D类学术期刊”目录的认订
D类学术期刊三种,均为我校主办的刊物,目的是培养这些刊物早日成为其上一级刊物。

九、凡在境外中文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否列为“重要期刊”由各院系组织评审,报社科处组织专家认定。

社科处
二OO六年六月二十日
附件2:
暨南大学职称评定论文级别分类表(理工医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