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的炮制方法及功能主治

合集下载

阑尾炎的特效草——地耳草

阑尾炎的特效草——地耳草

阑尾炎的特效草——地耳草
地耳草又名田基黄、田头一支香等。

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高0.5至一尺,茎方,基部近处生细根,叶小对生,卵形或阔卵形,长不到半寸。

正面直脉明显,有透光的细点,两叶基部互相接近。

花小,黄色,生于枝梢。

果长圆形,成熟时开裂为三瓣。

5至6月开花。

生于田坎和山野较湿润的地方。

全草入药,5至7月采收,洗净、晒干、切断、备用。

【性味功能】甘苦平。

清热解毒,利尿,活血,消肿。

【主治用法】
1、阑尾炎:用二两地耳草和二两白花蛇舌草煮水当茶喝有特效。

2、急慢性肝炎、肝区疼痛:用一两煎服。

3、跌打损伤:用鲜草加酒糟捣烂外敷。

4、疮疖疔痈:用鲜草加冬瓜糖捣烂外敷。

5、虫蛇咬伤: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农村这草叫“地耳草”,对于肝炎有很好的效果,见到记得采摘

农村这草叫“地耳草”,对于肝炎有很好的效果,见到记得采摘

农村这草叫“地耳草”,对于肝炎有很好的效果,见到记得采摘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下,不健康和不规律的生活似乎是现代人的常态。

众所周知,一旦人们生活不规律,吃不健康的食物,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至,而肝炎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小编将向你介绍一种可以调治传染性肝炎的植物。

它是“地耳草”,有些地方也叫它们田基黄、香草、雀舌草等一些名字。

“地耳草”是一种常见的杂草,是藤黄科的一种植物。

这是一年生植物,大部分是在夏天和秋天收获,晒干后用作药物。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南,也分布在山东和辽宁比较潮湿的地方。

当然,这种杂草不仅分布在中国,还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其他国家。

地耳草有很多细根,呈须状分布,它的茎很细,叶子分布均匀,它的叶子现卵状,叶子光滑开黄色的小花。

虽然“地耳草”是一种“野草”,但它的药用价值很高,所以我们遇到它时应该珍惜它。

其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可以调治肝炎、传染性肝炎、急慢性肝炎等一些用途。

还可以用于清热解毒,对于毒蛇咬伤都有很好的效果。

而且它还具有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用于调治跌打损伤、扭伤等一些问题。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人们发现它含有抗高血压和抗癌成分。

因此,大多数人用它的提取物作为药物来获得它最有益的成分。

它可以外用或内服,新鲜或干燥。

这真是一种罕见的“杂草”。

这种珍贵植物的价格其实并不是很高,但其提取物的价格相对较高。

毕竟,作为调治肝炎的重要药物,它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这种药遇到时必须要珍惜,不一定会在什么时候能用得上它们。

如果你在野外看到它们,用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

你们那边有这种草吗?你们叫它们什么名字呢?欢迎留言,我们一起沟通探讨。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地耳草的简介地耳草(Scientific Name: Lycopodium clavatum L.),是一种常见的地被植物,又称为地松草、地满草、藓麻草等。

它生长在草地、林下、山坡等湿润的环境中,全草可入药,是传统中药常用的草药之一。

地耳草在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应用,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

地耳草的主要功能地耳草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清热解毒:地耳草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疮疡肿毒、疮疖溃烂等。

2.活血止痛:地耳草可促进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活血止痛作用。

在中医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等症状。

3.祛湿化痰:地耳草也可被用于祛湿化痰。

湿邪易阻滞人体经络,导致气滞血瘀,使用地耳草能够活络祛湿、化痰止咳。

4.补益肾脏:土耳草具有一定的补益肾脏的功能,可以用于治疗一些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遗精等。

5.抗菌消炎:地耳草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地耳草的主治地耳草的主要治疗病症和不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皮肤病治疗:地耳草可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病。

2.呼吸系统疾病:地耳草可治疗支气管炎、肺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3.伤口溃烂:地耳草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消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治疗伤口溃烂、疮疖溃烂等病症。

4.肾虚病症:由于地耳草具有补益肾脏的功能,因此可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一些病症。

5.肌肉骨骼疾病:地耳草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等肌肉骨骼疾病症状。

地耳草的用量地耳草使用时需要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用量。

一般情况下,使用地耳草时可以采用以下的用量参考:1.鲜草用量:每次用15-30克鲜草。

2.干草用量:每次用量为3-10克,可煎汤服用。

3.粉末用量:每次用量为1-3克,可冲服。

4.外用用量:适量,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涂擦或外敷。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地耳草时,应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且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此野草是天然的“止咳药”,用它泡水喝,润肺止咳,还可降血压!

此野草是天然的“止咳药”,用它泡水喝,润肺止咳,还可降血压!

此野草是天然的“止咳药”,用它泡水喝,润肺止咳,还可降
血压!
展开全文
此野草是天然的“止咳药”,用它泡水喝,润肺止咳,还可降血压!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常见的野草,叫地耳草,它不仅仅只是一种野草,还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草药,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编就详细给大家介绍下它的药用价值。

【地耳草的药用价值】
1、地耳草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作用,像平常运动不小心受伤
崴到脚,可以把地耳草捣碎,敷在肿痛的地方,一天敷个几次,一周基本上就可以消肿了。

2、地耳草还有降压、抗炎的功效,它含有的田基黄苷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肝炎,而其中的黄酮则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3、立秋后,天气转凉,这个时候最容易生病了,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这个时候不妨用地耳草泡水喝,有不错的润肺止咳的功效,还可以有效预防治疗感冒咳嗽。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田基黄、水石榴、雀舌草、蛇喳口、合掌草、一条香、金锁匙、光明草、观音莲、雷公箭、七层塔、耳挖草。

〔来源〕为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

〔成分〕全草显内脂,香豆精,酚类,蒽醌,鞣质,黄酮甙,氨基酸及糖类反应。

又谓含维生素A样物质及维生素B1和B2等。

〔作用〕一、历代经验1.清热利湿:地耳草有清热利湿退黄作用。

《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渗湿利水”。

用治湿温症及清热黄疸有效。

2.消肿解毒:地耳草有消痈肿瘀肿及解毒疗疮作用。

《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分类草药性》:“解一切蛇虫毒,清火,止泻痢,刀伤用良”。

《福建民间中草药》:“活血,破瘀,消肿,解毒”。

二、近代研究1.利胆及改善肝功作用:临床观察田基黄注射液有促进黄疸型肝炎之黄疸消退作用,并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的有效率达96.8%〔1〕。

2.抑菌作用:地耳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猪霍乱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

3.对平滑肌的影响:地耳草对离体兔肠低浓度可见节律性收缩增强,高浓度时出现痉挛性收缩。

对离体蟾蜍心脏,低浓度时心脏显先兴奋后抑制,高浓度时心脏出现纤维性颤动而停止。

此外,对麻醉狗稍有降低血压作用〔2〕。

〔性味〕苦、平。

归肝、胆经。

〔功效〕利湿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黄疸、症积,泻痢,目赤,咽喉肿痛,小儿惊风,肠痈,肺痈,乳痈,疮疖,湿疹,蛇咬伤,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1.黄疸胁痛:如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及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也可用治慢性迁延型肝炎,症见黄疸、胁痛、肝肿大等,单用有效(30~60克煎服)。

近年制成《田基黄注射液》。

也可配旱莲草、葫芦茶、香附子、马兰、金钱草等。

方例《舒肝片》。

2.湿温发热:湿温症发热不退,头重身困,舌苔白腻、脉濡缓。

近用治伤寒及副伤寒。

单用煎服,也可入复方中用。

野生草药妙用:它叫地耳草又称“田基黄”你知道它的用处吗?

野生草药妙用:它叫地耳草又称“田基黄”你知道它的用处吗?

野生草药妙用:它叫地耳草又称“田基黄”你知道它的用处
吗?
地耳草又称田基黄(因为它常生长于田基边而得名),分布于辽宁、山东至长江以南各省区,长在海拔2800米以下的田边、沟边、草地等湿润的地方。

在两广地区的人们多称它为田基黄。

在乡村的中草药医生常用它来内服治疗口疮,目赤肿痛等症状。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了,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快餐填饱肚子。

而快餐的加工方法通常以爆炒油炸为主,长期食用的人们欠而欠之在体形成热毒堆积而引发各种疾病,此时人们迫不得已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来调解身体。

年轻人都是喜欢选择穿心莲片,牛黄解毒丸之类的药物。

然而乡村的人们更喜欢用食物疗法,通过中草药来调养身体平衡。

因为他们深信我国几千年的中医养生智慧,所以
地耳草成为乡村人们用清热解毒的草药之一。

地耳草究竟有何奥妙呢?且看下面分解。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解毒:地耳草能起到解毒的作用,可以将它用于恶疮、肿毒和被毒蛇咬伤。

治疗湿疹:用水煎制后清洗湿疹的部位,能明显好转。

利湿退黄:能缓解黄疸、痢疾和热淋等病症。

活血散瘀:可以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的肿痛。

1、解毒
地耳草能起到解毒的作用,在出现疮疖肿毒或被毒蛇咬伤后,可以将它用水煎服,解毒效果很好,可以将它用于恶疮、肿毒和被毒蛇咬伤等。

2、治疗湿疹取适量的地耳草,用水煎制后清洗湿疹的部位,湿疹能明显好转。

3、利湿退黄它具有利湿退黄的功效,能缓解黄疸、痢疾和热淋等病症,尤其是缓解湿热黄疸的症状,效果十分显著,还可以用于慢性肝炎和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4、活血散瘀
地耳草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以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的肿痛,可以将它煎制服用也可以捣碎后外敷。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地耳草简介地耳草,又称白骨石、牛奶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地耳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地耳草苷和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医学价值。

在传统中医中,地耳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作用和功能主治如下。

地耳草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抗炎作用地耳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因此,地耳草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牙龈炎、皮肤炎症、消化道炎症等。

2. 抗菌作用地耳草含有多种有效抗菌物质,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作用。

地耳草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中耳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3. 利尿作用地耳草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的排泄量,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地耳草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和尿路感染等症状。

4. 抗氧化作用地耳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损害。

地耳草可以用于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

5. 抗肿瘤作用地耳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癌症。

地耳草还可以缓解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6. 抗过敏作用地耳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鼻炎、皮炎和过敏性哮喘等。

7. 保护肝脏作用地耳草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肝脏损伤和促进肝细胞的再生。

地耳草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8. 调节血糖作用地耳草可以调节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地耳草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代谢。

如何使用地耳草地耳草可以作为中药使用或食用植物。

以下是一些使用地耳草的常见方法:•中药煎剂:将适量的地耳草放入水中煎煮,过滤后可饮用。

剂量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决定。

•口服制剂:地耳草也可以制成口服制剂,如胶囊、颗粒或丸剂。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服用。

•外用药物:地耳草可以用于制作外用药物,如洗剂、膏药、喷雾剂等,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感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耳草的炮制方法及功能主治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

治传染性肝炎,泻痢,小儿惊风,疳积,喉蛾,肠痈,疖肿,蛇咬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
②《质问本草》:"涂火毒,消阳症结疽。

"
③《分类草药性》:"解一切蛇虫毒,清火,止泄泻,刀伤用良。

"
④《岭南采药录》:"去硝黄火毒,敷虾箝疮,理跌打、蛇伤。

"
⑤《福建民间草药》:"活血,破瘀,消肿,解毒。

"
⑥《南宁市药物志》:"清内热,治眼疾。

"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消肿止痛。

治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区疼痛,阑尾炎,疔肿痈疽,毒蛇咬伤,跌打扭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