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习题解答

第5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习题参考答案1.(1) BUFF DB 240 DUP(?)(2) xx DB “BYTE”,”WORD”2.:0000H,则内存分配如下:V AR1V AR2V AR3V AR4V AR53.(1) 段的类型:段的类型有4种,分别是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和附加段。
(2) 段的定义:定义段使用伪指令SEGMENT/ENDS来定义的。
即:段名SEGMENT [定位类型] [组合类型] […类别‟]……段名ENDS(3) 选项的作用和含义:定位类型:告诉汇编程序如何确定逻辑段的边界在存储器的位置,共有4种。
①BYTE:表示逻辑段从字节的边界开始,即本段的起始地址紧接前一段。
②WORD:表示逻辑段从字的边界开始,即本段的起始地址必须是偶数。
③PARA:表示逻辑段从节的边界开始,即本段的起始地址后4位为0。
④PAGE:表示逻辑段从节的边界开始,即本段的起始地址后8位为0。
组合类型:告诉汇编程序当装入存储器时各个逻辑段如何进行组合,共有6种。
①不组合:如果缺省,则不组合。
② PUBLIC:对于不同逻辑段只要有相同段名就把他们集中成一段装入内存。
③ STACK:同PUBLIC相同,但仅限于堆栈段。
④ COMMON:对于不同逻辑段若有相同的段名,则都从同一地址装入。
⑤ MENORY:表示在几个逻辑段连接时,本段定位在地址最高的地方。
⑥ AT 表达式:表示以表达式的值来定位段地址。
‘类别’:在连接时决定各逻辑段的装入顺序。
4. 假设程序中有4个不同类型的段,则名为initprogram宏指令的宏定义如下:initprogram MACRO csname,dsname,esname,ssnameASSUME CS:csname,DS:dsname,ES:esname,SS:ssnameSTART: MOV AX,dsnameMOV DS,AXMOV AX,esnameMOV ES,AXMOV AX,ssnameMOV SS,AXENDM5.假设需传送的数据块为字节数据块,则名为Datastranaction宏指令的宏定义如下:Datastranaction MACRO buffer1,buffer2,lengthLEA SI,buffer1LEA DI,buffer2MOV CX,lengthCLDREP MOVSBENDM6.有效地指令为:(2)、(5)、(9)无效的指令为:(1) 数据类型不一致(3) 两个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器操作数(4) CS不能作为目的操作数(6) 不能用两个变址寄存器作有效地址分量(7) 一个操作数不能是两个变量名的表达式(8) 基址和变址只能相加不能相减(10) 目的操作数不能是立即数(11) 在有效地址中不能减基址或变址严格地说:(9)也不对,因为没有指出存储器的数据类型,即操作数类型不明确。
数字逻辑-习题以及习题答案

AD
F的卡诺图
ACD
G的卡诺图
根据F和G的卡诺图,得到:F G
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教研室 陈进制作
第3章习题 3.4 在数字电路中,晶体三极管一般工作在什么状态?
答:在数字电路中,晶体三极管一般工作在饱和导通状态 或者截止状态。
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教研室 陈进制作
第3章习题
111110
1100110
⊕ ⊕⊕⊕ ⊕
10 000 1
⊕ ⊕⊕⊕ ⊕⊕
10 101 01
⑵ (1100110)2 = 64+32+4+2 = (102)10 = (0001 0000 0010)8421码
(1100110)2 =( 101?0101 )格雷码
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教研室 陈进制作
第2章习题
2.2 用逻辑代数的公理、定理和规则证明下列表达式:
⑴ AB AC AB AC
⑵ AB AB AB AB 1
⑶ AABC ABC ABC ABC
证⑴:AB AC
AB AC
A B A C
AA AC BA BC
证⑶:AABC
A A B C
AB AC
第1章习题 1.3 数字逻辑电路可分为哪两种类型?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数字逻辑电路可分为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两 种类型。 主要区别:组合逻辑电路无记忆功能, 时序逻辑电路有记忆功能。
湖南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教研室 陈进制作
第1章习题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
第2章习题 2.8 ⑴ ②求出最简或-与表达式。
两次取反法
圈0,求F 最简与或式。
数字信号处理,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与上机题5.1 已知序列12()(),0 1 , ()()()nx n a u n a x n u n u n N =<<=--,分别求它们的自相关函数,并证明二者都是偶对称的实序列。
解:111()()()()()nn mx n n r m x n x n m a u n au n m ∞∞-=-∞=-∞=-=-∑∑当0m ≥时,122()1mmnx n ma r m aaa∞-===-∑ 当0m <时,122()1m mnx n a r m aaa -∞-===-∑ 所以,12()1mx ar m a =-2 ()()()()N x n u n u n N R n =--=22210121()()()()()1,0 =1,00, =()(1)x NN n n N mn N n m N r m x n x n m Rn R n m N m N m N m m Nm N m R m N ∞∞=-∞=-∞--=-=-=-=-⎧=--<<⎪⎪⎪⎪=-≤<⎨⎪⎪⎪⎪⎩-+-∑∑∑∑其他从1()x r m 和2()x r m 的表达式可以看出二者都是偶对称的实序列。
5.2 设()e()nTx n u n -=,T 为采样间隔。
求()x n 的自相关函数()x r m 。
解:解:()()()()e()e ()nTn m T x n n r m x n x n m u n u n m ∞∞---=-∞=-∞=-=-∑∑用5.1题计算1()x r m 的相同方法可得2e()1e m Tx Tr m --=-5.3 已知12()sin(2)sin(2)s s x n A f nT B f nT ππ=+,其中12,,,A B f f 均为常数。
求()x n 的自相关函数()x r m 。
解:解:()x n 可表为)()()(n v n u n x +=的形式,其中)2sin()(11s nT f A n u π=,=)(n v 22sin(2)s A f nT π,)(),(n v n u 的周期分别为 s T f N 111=,sT f N 221=,()x n 的周期N 则是21,N N 的最小公倍数。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5-1传输线长度为1m ,当信号频率分别为975MHz 和6MHz 时,传输线分别是长线还是短线?答:1) 频率为975MHz 时,信号的波长为0.3077m<1m ,传输线是长线;2) 频率为6MHz 时,信号的波长为50m>1m ,传输线是短线;5-2已知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75Ω,其终端接负载阻抗Z L =25+j50Ω,计算终端反射系数2Γ。
答:217550257550250L 0L 2+-=++-+=+-=Γj j j j Z Z Z Z5-3 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 0=100Ω,负载阻抗Z L =75-j68Ω,试求距离终端为λ/8和λ/4处的输入阻抗。
答:1006850687568257568250L 0L 2+-=++-+=+-=Γj j j j Z Z Z Z100685068)(100685068100685068822'228/++=-+-=+-=Γ=Γ--j j j j j e j j e j z j λλπβλ 100686850)1(100685068100685068422'224/+-=-+-=+-=Γ=Γ--j jj j e j j ej z j λλπβλL 02L 075681002568756810017568Z Z j jZ Z j j-----Γ===+-+-222'8/82256825682568()175681756817568j j z j j j ee j j j j πλβλλ-------Γ=Γ==-=---0256811(8)1756825682000013617568(/8)10010025681(8)175682568150117568in j j j j j Z Z j j j j λλλ-++Γ-+---====--Γ--+-- 222'4/42256825682568(1)175681756817568j j z j j j ee j j jπλβλλ------+Γ=Γ==-=---0256811(4)1756825682000017568(/4)10010025681(4)175682568150136117568in j j j j Z Z j j j j j λλλ+++Γ-++-====+-Γ------5-4设无耗线终端接负载阻抗L L j X Z Z +=0,其实部0Z 为传输线特性阻抗,试证明:负载的归一化电抗L ~X 与驻波系数ρ的关系为ρρ1~L -=X 。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C B D A A 6-10 C A C C C 11-15 D A B D A 16-20 B C D D D21-25 B B B B三、多项选择1. BCD2. ACDE3. ADE4. ABCDE5. ABDE6. BCDE7. AD8. ABCE9. ABCDE 10. ACDE11. ACE 12. ABCDE 13. ACDE 14. AB 15.ABC16. ACE 17. ABC 18.ABCDE四、判断题1-5 ××××√6-10 ×√×××11-15 √√×××16-20×√√×√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 C C AD 6-10 C B D D B 11-15 A A C C D 16-18 A D A三、多项选择1. A B C D2. A B C DE3. ABCDE4. ABCD5. ABCDE6. ABCDE7. ABCD8. ADE9. ACDE 10. ACE四、判断题1-5 ×√××× 6-8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CBBB 6-10 ADBCD 11-15 DBBAC 16-21 DDABAB三、多项选择1. ABCE2. AD3. BCDE4. BDE5. BE6. CD7. BCDE8. ABCDE9. BDE 10. ABDE11. BCE 12. ABCE 13. ABCDE 14. ACE四、判断题1-5 √××√√ 6-10 ×√××× 11-15 ××××× 16-17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选1-5DCCAD 6-10AAABA 11-15DDCCB 15-20A ABBD三、多选1-5BCDE/CD / ABDE /ABCE /ABCDE 6-10ABCD/ ABCDE/ ABDE/CD/AC11-15ABCDE /ABCE/ACD/ABC/ABCD16-20ABCE/ABE/ABCDE/ABCDE/BCDE四、判断题1-5 错错错错错6-10对对错对对11-15对对对错对16-18错错对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CCBB 6-10 ADDCD 11-15 CCBCD 16-20 ACDCC 21-25 CDBAC 26-30 DABBD 31-35 ABCAB 36-40 DACAB 41-45 CDAAC 46-48 AAD三、多项选择1. ABC2. ABD3. BCE4. AC5. BC6. BCE7. DE8. ADE9. ABCD 10. ABCD11. ABD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BC16. AB 17. ABCD 18. AC 19. AD 20. BCD21. CD 22. CD 23. AB四、判断题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26-30 ×√××× 31-35 ×√××× 36-40 √×√√√ 41-45 ××√√√ 46-47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选1-5DCCAD 6-10AAABA 11-15DDCCB 15-20A ABBD四、多选1-5BCDE/CD / ABDE /ABCE /ABCDE 6-10ABCD/ ABCDE/ ABDE/CD/AC11-15ABCDE /ABCE/ACD/ABC/ABCD16-20ABCE/ABE/ABCDE/ABCDE/BCDE五、判断题1-5 错错错错错6-10对对错对对11-15对对对错对16-18错错对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BCDCA 6-10 BBDDD 11-15 CADCC三、多项选择1. ABCDE2. CDE3. ABCDE4. ABCDE5. BCE6. BDE7. ABCE8. BCE9. ABC 10. ABDE11. ABCDE 12. ABD 13. ABCD四、判断题1-10√××√××√×√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内部欺诈(未经授权交易导致资金损失)案例2:失职违规案例3:核心雇员流失案例4:违反用工发六、简答题答案略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CDCCB 6-10 DCDAB 11-15 CADAA 16-20 DACCC三、多项选择1. ACE2. ABE3. ABCE4. ADE5. ABE6. ABCD7. ABCDE8.ABCD9. ABCD 10. ABC四、判断题1-11××√××√××√√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BDDD 6-10 AABBD 11-16 CCDDAB三、多项选择1. ABCD2. ABCD3. AC4. BCD5. ABCD6. ABCDE7. ACD8. ABCDE9. ABCDE 10. ABCDE四、判断题1-5 ×√××√ 6-10 √×√×× 11-14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BBCB 6-10 CCBDA三、多项选择1. CD2. ADE3. AC4. BCDE5. CDE6.ABC7. ACE8. ABC9. ACDE 10.ABC四、判断题1-5×××√×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选题1-5DABCB 6-10DABDC 11-15DBAAB 16-20DCCAA三、多选题1-5ABD/ACD/AC/ABC/ACD 6-10 ABCD/ABD/ABCDE/ABCDE/ABCDE11-15ABCDE/ABCDE/ABCD/ABCDE/ABCDE16-20ACD/ ABCDE/ABCDE/ ACE/ADE四、1-5对错错对对6-10对错对对错11-15对对对对错16-20对错对错对。
《保险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一、单选1-5ABCDD 6-10 ACCAD二、多选1ABC2 AD3ACD4AB5CD6ABCD7ABCD8ABC9ABCD10ABCD三、判断题对对对对错对错错错错第二章保险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A5.D6.B7.A8.A9.B 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 10.CD第三章保险产生与发展一、单选题CBBAC BABBB二、多选题CD BCDE ABCD ACDE ABCDE ABCDE ABD AD AB AB三、判断题X√X√√XXX√X第四章保险合同一、单选题DABDB BDCAA二、多选题ACD BD AB BC AC ABCD BD ABCD AD ABD三、判断题√XX√√√X√√√第五章保险的基本原则答案一、单选A B D D B B D B C A二、多选CD ACD ABC ACD BCD ABC AD AD BCD ABCD第六章一、单选1-5CBABB 6-10CCDDB二、多选1BC2ABCD3BD4BCD5ABD6ABCD7AB8AD9BC10BCD11AB12ABC第七章人身保险一、单选题ABABC DCCBD二、多选题ABCD AB ABC BC ABCD ABCD ABC AB ABCE ABD三、判断题XXX√X XX√√√第八章一、单选题1-5BDCBD 6-10AADBA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5ABC6ABCD7ABCD8AB9ABCD10ACD第十章一、单选1-5CCCDB 6-10ABCAD二、多选1ABCD2ABCD3ABC4ABC5AB6ABCD7ABCD8ABC9ABC10ABCD。
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5章答案

N01=GNi+G(F-1)kToW=10*10 +10(2-1)10 =2*10
S01=Gsi=10*10 =10
SNR01=
N02=
S02=
SNR02=
TA=1450K=5*To
(SNR)input=
(b)
N01=GNi+G(F-1)kToW=10*5*10 +10(2-1)10 =5*10 +10 =6*10
解: ;
直径为0.598m
5.4.一个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为50Ω,增益为60dB,带宽为10kHz。若一个50Ω、290K的电阻接至输入端,输出均方根噪声电压为100μV。试求放大器的有效噪声温度。
解:
5.5.某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为4dB,带宽500kHz,输入阻抗50Ω。试计算当接收机连接至一个50Ω、290K的信号源时,保证输出SNR=1的输入信号电压。
300
(b)
(c) 对 贡献是 。由(a)得知, 至少等于7, 的贡献是 = 。那么即使 等于 K,它对 的贡献也将小于 。
(d)这个例子里, 在 低于230K时缓慢下降,在 高于290K是迅速增大,因此考虑选择 的取值范围为230~290K。
5.13.一个接收机由前置放大器接上多级放大器组成。参考前置放大器的输出,合成有效温度为1000K。
(b)求噪声改善后,输出SNR的改善。
(c)若源温度 为6000K,重复(b)。
(d)若源温度 为15K,重复(b)。
(e)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加以解释。
解:(a)Fcomp=F1+ =1.259+ =1.559
Fcomp=1.93dB;改善 4.1dB
《MySQL数据库原理、设计与应用》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一、填空题1.逗号或,2. 33.FLOOR(3+RAND()*(11-3+1))或FLOOR(3+RAND()*9)4.NULL5.ON DUPLICATE KEY二、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对三、选择题1. D2. B3. D4. A5. C四、简答题1.请简述DELETE与TRUNCA TE的区别。
答:①实现方式不同:TRUNCATE本质上先执行删除(DROP)数据表的操作,然后再根据有效的表结构文件(.frm)重新创建数据表的方式来实现数据清空操作。
而DELETE语句则是逐条的删除数据表中保存的记录。
②执行效率不同:在针对大型数据表(如千万级的数据记录)时,TRUNCATE清空数据的实现方式,决定了它比DELETE语句删除数据的方式执行效率更高。
③对AUTO_INCREMENT的字段影响不同,TRUNCATE清空数据后,再次向表中添加数据,自动增长字段会从默认的初始值重新开始,而使用DELETE语句删除表中的记录时,则不影响自动增长值。
④删除数据的范围不同:TRUNCATE语句只能用于清空表中的所有记录,而DELETE语句可通过WHERE指定删除满足条件的部分记录。
⑤返回值含义不同:TRUNCATE操作的返回值一般是无意义的,而DELETE语句则会返回符合条件被删除的记录数。
⑥所属SQL语言的不同组成部分:DELETE语句属于DML数据操作语句,而TRUNCA TE通常被认为是DDL数据定义语句。
2.请简述WHERE与HA VING之间的区别。
1答:①WHERE操作是从数据表中获取数据,用于将数据从磁盘存储到内存中,而HA VING是对已存放到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②HA VING位于GROUP BY子句后,而WHERE位于GROUP BY 子句之前。
③HA VING关键字后可以跟聚合函数,而WHERE则不可以。
通常情况下,HA VING关键字与GROUPBY一起使用,对分组后的结果进行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数据库完整性
一、选择题
1.完整性检查和控制的防范对象(AC ),防止它们进入数据库。
安全性控制的防范对象是(BD),防止他们对数据库数据的存取。
A. 不合语义的数据
B. 非法用户
C. 不正确的数据
D. 非法操作
2.下述SQL语言中的权限,哪一个允许用户定义新关系时,引用其他关系的主码作为外码(C )。
A. INSERT
B. DELETE
C. REFERENCES
D. SELECT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
答: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的安全性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一定的联系。
前者是为了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的数据,防止错误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即所谓垃圾进垃圾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所造成的无效操作和错误结果。
后者是保护数据库防止恶意的破坏和非法的存取。
也就是说,安全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完整性措施的防范对象是不合语义的数据。
3.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哪些功能?
答:DBMS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
1). 定义功能,即提供定义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机制。
2). 检查功能,即检查用户发出的操作请求是否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
3). 违约反应:如果发现用户的操作请求使数据违背了完整性约束条件,则采取一定的动作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RDBMS在实现参照完整性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RDBMS在实现参照完整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外码是否可以接受空值
2)删除被参照关系的元组时的考虑,这时系统可能采取的作法有三种:(a)级联删除(CASCADES);
(b)受限删除(RESTRICTED);
(c)置空值删除(NULLIFIES)
3)在参照关系中插入元组时的问题,这时系统可能采取的作法有:
(a)受限插入
(b)递归插入
4)修改关系中主码的问题
一般是不能用UPDATE语句修改关系主码的。
如果需要修改主码值,只能先删除该元组,然后再把具有新主码值的元组插入到关系中。
如果允许修改主码,首先要保证主码的唯一性和非空,否则拒绝修改。
然后要区分是参照关系还是被参照关系。
5. 假设有下面两个关系模式: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务,工资,部门号),其中职工号为主码;
部门(部门号,名称,经理名,电话),其中部门号为主码;
用SQL语言定义这两个关系模式,要求在模式中完成以下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定义:
定义每个模式的主码;定义参照完整性;定义职工年龄不得超过60岁。
答
CREATE TABLE DEPT
(Deptno NUMBER(2),
Deptname VARCHAR(10),
Manager VARCHAR(10),
PhoneNumber Char(12),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Deptno));
CREATE TABLE EMP
(Empno NUMBER(4),
Ename VARCHAR(10),
Age NUMBER(2)CONSTRAINT C1 CHECK(Age<=60),
Job VARCHAR(9),
Sal NUMBER(7,2),
Deptno NUMBER(2),
CONSTRAINT FK_DEPTNO FOREIGN KEY(Deptno)REFERENCES
DEPT(Deptno));
6.关系系统中,当操作违反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时,一般是如何分别进行处理的?
答:
对于违反实体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的操作一般都采用拒绝执行的方式进行处理。
而对于违反参照完整性的操作,并不都是简单地拒绝执行,有时要根据应用语义执行一些附加的操作,以保证数据库的正确性。
具体的处理可以参见上面第5题或《概论》10.2中相应部分。
三、编程题
已知学生选课数据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名、年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
1.创建触发器T_1,功能是当向数据表学生添加记录时,显示学生的信息。
create trigger T_1 on 学生
after insert
as select * from 学生
insert into 学生values('3001','李四','男','计本10')
2.创建触发器T_2,功能是当向数据表班级添加、修改和删除记录时,显示学生的信息。
create trigger T_2 on 学生
after insert,update,delete
as select * from 学生
3.创建触发器T_3,功能是当修改班级班号,同步更新学生表student和courseteacher的班号。
create trigger T_3 on class
for update
as
BEGIN
UPDATE student
SET class_id=(SELECT class_id FROM inserted)
WHERE class_id IN(SELECT class_id FROM deleted)
UPDATE courseteacher
SET class_id=(SELECT class_id FROM inserted)
WHERE class_id IN(SELECT class_id FROM deleted)
END
--测试触发器
--注意:此题修改班级号受到外键约束,导致不能修改班级号。
因此测试触发器时,需去掉外键。
(创建了此触发器,如需其发挥同步更新的作用,也须去掉外键约束。
)
update class
set class_id='0501'
where depar_id='0507'
4.创建触发器T_4,功能是当删除学生表的记录时,同步删除选课表中的选课信息。
create trigger T_4 on 学生
after delete
as
declare @xh char(10)
select @xh=学号from deleted
delete from 选课where 学号=@xh
delete from 学生where 学号='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