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别

合集下载

历史原因的分析和认识

历史原因的分析和认识

历史原因的分析和认识资阳中学历史组欧质坤一、几种历史原因的分类认识我们在全面分析历史课文的过程中,涉及面广、内容繁杂、难度较高的就是对历史原因的分析和认识。

历史课文中有关历史原因的说法是五花八门的,我们依据原因的重要性、主客观性和社会特性等,可将其分为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内因与外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历史原因等几类。

1.根本原因与具体原因根据原因的重要性来分析区别,我们常有间接原因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等说法,其实它们并没有实质的不同,只是根据不同的需要或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而已。

一般来说,根本原因是指引起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必然因素,具体原因是指影响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因素。

要确定根本原因,就要看与该事件(或人物)相关的社会、国家、团体、阶级、个人等所在环境内部的根本矛盾,一般应从引起历史事件发生的重大方面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等,这些都不以事件(或人物)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根本原因是相对稳定的,具体原因则是多变的。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往往会出现相似相近的一幕(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例如,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这对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激化引起的必然结果;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这对根本社会矛盾决定的;殖民地独立运动的根本原因则是殖民地人民同殖民统治者的民族矛盾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根本矛盾决定的。

2.内因与外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内因称为主观原因,一般来讲,它同根本原因一样,都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它是指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因素,即人为的因素。

分析时应从历史事件的主体方面去考虑。

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学法指导

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学法指导

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的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 “根本原因”在语言表达较为抽象,分析时一般可从人类 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内因和外 因的关系、历史事件或政权的性质(或阶级本质)等方面 入手; “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 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 出正确结论。 有些“最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 同,其区别在于,“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 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的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
学法指导系列地位、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带 有必然性的客观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深层次 因素(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 本质等)的角度分析。
直接原因:指直接引起事件爆发的原因,常常是偶然事件, 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历史进和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主要原因: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 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关于历史事件中“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原因的解题技巧

关于历史事件中“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原因的解题技巧

关于历史事件中“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原因的解题技巧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必然性的,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及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有关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变化的根本原因就要从经济基础中去找。

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封建专制制度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发展C.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广泛开展 D.资产阶级经济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是指生产关系的变化,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可见正确答案是C。

例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B.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C.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居统治地位D.中国社会“物产丰盈”,不必借外洋货物以通有无我们知道,清政府的政策是有关上层建筑内容,决定它的当然是与其对应的经济基础。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正确答案C。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

这样,我们在判断文学、艺术、思想等社会意识的根本原因时,就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社会存在上找答案。

例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A.战争频繁B.新兴地主的产生 C.社会大剧变D.群雄并立的需要百家争鸣是说社会意识方面的问题,根本原因就要从社会存在中找,D也是社会意识,故先排除。

A与B、C都是社会存在,当时的社会的典型特点就是社会大剧变,A与B不够全面,故选C。

巧妙区别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资料

巧妙区别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资料

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有何区别一.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区别【方法指导】比如:1、一座木制房屋,突然来了大洪水,大洪水冲倒了这座木屋。

问曰:木屋倒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曰:大洪水冲它的。

问曰:木屋倒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曰:这种木制结构的小屋稳定性不是很强。

2、一座木制房屋,突然来了大卡车,大卡车冲倒了这座木屋。

问曰:木屋毁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曰:大卡车冲它的。

问曰:小屋毁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曰:这种木制结构的小屋稳定性不是很强。

3、一座木制房屋,年代久远,没有修葺,一天,它倒了。

问曰:木屋毁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曰:小木屋年代久远,腐坏了倒的。

问曰:小屋毁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曰:这种小屋是木制的,木制品有一定的易腐性。

(注:为了简化,上面的题目没有给出各种条件下小木屋倒了的各种原因。

)如果以上答案没有多大问题的话,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主要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中本质性的原因;应当指出的是有些“最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其区别在于,“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的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

2、根本原因在语言表达较为抽象,就以上的题目来看,有了相应的根本原因,这个小木屋迟早会倒掉,除非谁去改变小木屋的某些性质。

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出正确结论。

就以上的题目来看,没有这个主要原因,小木屋当时就不会倒。

3、主要原因可能是内因,也可能是外因。

根本原因一定是内因。

【例题释疑】考查“根本原因”的选择题,此类试题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解答。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建立、规模、发展、性质和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归根到底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发展的要求;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原因区分

历史原因区分

在我们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学生把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原因区分不清。

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如果对事件各种原因的内涵和分类理解不清的话,在分析原因时往往就会无从下手,或把各种原因混为一谈,使得做题的正确率非常低。

下面就历史事件原因的内涵及分类进行辩析和探讨,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事件原因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从事件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有不同的原因。

在日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历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必然性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及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我们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学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内容时,就可以发现它们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而原有的旧制度、老思想却阻碍其快速发展,即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换言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这些国家发生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又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这是从阶级本质上来分析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与根本原因相对应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

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别

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别

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别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别在历史选择题的应考过程中,最易出错的莫过于对设问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之类题目的分别了。

此类问题本就十分复杂:虽然概念不同,但其外延却有重合之处。

也即有些根本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有些直接原因也同是主要原因。

想要解决此类问题,一是要弄清基本概念,再是反复练习此类题目,之外别无他法。

一、直接原因:它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是指不经过任何中间事物或中间环节而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例1、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根据地的直接原因是:A、帮助红军反围剿的需要;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C、总书记向忠发叛变,临时中央在上海无法立足;D、为了推动根据地的建设;答案是C。

但此答案同是主要原因。

因为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都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注意力仍主要集中在城市,就他们对毛泽东在湘赣地区的做法而言,也并不完全认可,后来到根据地后,不但没能推动根据地的建设,反而给根据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例2、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是:A、“宋教仁案”;B、袁世凯专制独裁;C、袁世凯镇压国民党;D、袁世凯削弱革命军。

答案是C。

在此题中,A为“导火线”,B为根本原因。

如果不是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在先,而是“宋案”一发生国民党就起来反抗,那么直接原因就是“宋案”了。

二、主要原因:是指在各种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它既可以是经济因素,也可以是政治因素,也可以是其他方面。

例1:西晋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A、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B、南方战乱不断;C、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

此题答案为C。

例2、张择端能画出《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千古名画的主要原因是:A、当时绘画题材多;B、张择端有高超的画技;C、当时城市手工艺和商业的繁荣;-1-D、当时人民对这种风俗画的需求;答案为B。

绘画题材和风格是会受时代的局限,但能有如此宏篇佳构流传的却不是其他什么人,而只有张择端,这说明是他主观努力的结果。

历史事件基本要素释义及辨析

历史事件基本要素释义及辨析

历史事件基本要素释义及辨析作者:徐霖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09年第05期历史学科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而题目的设问其实就是构成历史事件的某些要素,如问“某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影响是什么?实质是什么?”等等。

所以,“教”与“学”都必须首先明了各要素的含义及其区别和联系,否则,既不能全面、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也不能在应试中理解题目的设问,也就不能正确、全面回答问题。

这里,笔者对此作一粗浅阐述,仅供师生在教学和解题时参考。

一、“为什么”类1.背景: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背景一般包含某事发生的原因、条件和目的等要素。

背景有时隐藏在“导语”甚至别的章节里,这就需要师生善于挖掘知识并使之融会贯通,不至于造成疏漏。

譬如必修一中“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中“梭伦改革”的背景一定要结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梭伦改革”的相关史实加以整合和理解。

2.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它有根本原因(根源)、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目的等之分,有时又可分为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国际原因、国内原因等,还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阶级、军事原因等。

3.根源:使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4.根本原因:导致事物发生、发展的最本质因素。

通常根源即根本原因,多表现为主观原因、经济原因(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或国家利益。

如“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根本因素是“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顺应了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美国敌视新中国的根本原因是维护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能简单地说成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5.主要原因: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主要原因未必就是根本原因,是否一致要看具体题目。

如“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这里的主要原因我们不表述为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重要原因

◎例如:唐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原因有:
⑴生产力:曲辕梨、筒车的创制,兴修水利,人 民勤劳。 ⑵生产关系:隋末农民战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 唐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 ⑶上层建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的 完善,政治清明,重视农业生产。 ⑷民族、对外关系: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政策,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发达。
2、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经济层面入手。
◆ 例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入手。
◆例如: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基础入手。
◆例如: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C、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D、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5、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 从社会存在入手。
★例如: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
★再如本原因从内因入手
辛亥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社会的性 质,根本原因是
A、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辛亥革命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资产阶 级软弱且有两面性
⒐以康、梁为首的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革命 性逊于法国启蒙思想,造成这种差异的根 本原因是 A 康、梁对法国启蒙思想的了解有限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低 C 康、梁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⒑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封建制度落后于英国资本 主义制度 B、中国封建君主专制落后于英国 的君主立宪制 C、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 世界发展潮流 D、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落 后于英国
6、分析近代中国重大革 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⑴主观:阶级局限或经验局限 ⑵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事件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的区别
在历史选择题的应考过程中,最易出错的莫过于对设问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之类题目的分别了。

此类问题本就十分复杂:虽然概念不同,但其外延却有重合之处。

也即有些根本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有些直接原因也同是主要原因。

想要解决此类问题,一是要弄清基本概念,再是反复练习此类题目,之外别无他法。

一、直接原因:它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是指不经过任何中间事物或中间环节而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例1、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根据地的直接原因是:
A、帮助红军反围剿的需要;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C、总书记向忠发叛变,临时中央在上海无法立足;
D、为了推动根据地的建设;
答案是C。

但此答案同是主要原因。

因为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都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注意力仍主要集中在城市,就他们对毛泽东在湘赣地区的做法而言,也并不完全认可,后来到根据地后,不但没能推动根据地的建设,反而给根据地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例2、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宋教仁案”;
B、袁世凯专制独裁;
C、袁世凯镇压国民党;
D、袁世凯削弱革命军。

答案是C。

在此题中,A为“导火线”,B为根本原因。

如果不是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在先,而是“宋案”一发生国民党就起来反抗,那么直接原因就是“宋案”了。

二、主要原因:是指在各种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它既可以是经济因素,也可以是政治因素,也可以是其他方面。

例1:西晋能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A、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南方战乱不断;
C、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北方少数民族的南迁。

此题答案为C。

例2、张择端能画出《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千古名画的主要原因是:
A、当时绘画题材多;
B、张择端有高超的画技;
C、当时城市手工艺和商业的繁荣;
D、当时人民对这种风俗画的需求;
答案为B。

绘画题材和风格是会受时代的局限,但能有如此宏篇佳构流传的却不是其他什么人,而只有张择端,这说明是他主观努力的结果。

此题的根本原因是C。

试想,如果没有当时的城市手工业、商业繁荣,他张择端有再高画技,又能画出如此内容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吗?
三、根本原因:是本质的,在众多历史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全局并带有必然性的原因。

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区别是,后者决定前者;前者是诸多现象的主要因素,可有多个;后者只有一个,但也可同时是主要原因。

例:1922年,日本归还中国山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长期斗争;
B、英美的压力;
C、“国联”的反对;
D、北洋军阀政府的力争。

答案是B。

在这里,A是根本原因,起决定作用的;但不是这个情境下的最重要的主要原因,因为以前中国人民的斗争并没达到此目标,这时达到了,主要是因为有了英美的帮助。

当然,如果可以多选,A也可成为主要原因之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