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新进展

合集下载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肺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国际检 验 医学 杂志 20 08年 1 1月第 2 卷 第 1 期 9 1
It a n JLbMe, oe br 08V 1 9N .1 dN vm e

肺 癌 肿瘤标 志物 的研 究进 展
杨上 英 综述 曾颖平 审校
【 要 】 随着 肿 瘤 发 生 发 展 分 子 机 制 的不 断 研 究 , 因诊 断将 会 越 来 越 多 地 应 用 在 肺 癌 的 肿 瘤 摘 基
例 , 肺 癌 肿瘤 标 志 物 的研 究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对 【 关键 词】 肺 肿 瘤 ; 肿 瘤 标 记 , 物 学 ; 基 因 ; 诊 断 生 中 图分 类 号 : 7 04 ; 74 2 R 3 .3 R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34 3(0 8 1—000 1 7—1020 ) 11 1 3
和应 用 价 值 。
基 因标 志 是 指 基 因 本 身 突 变 和 表 达 异 常 , 反 映 癌 前 启 动 能 阶段 的变 化 。 因此 , 过检 测 肿 瘤 特 异 基 因标 志 进 行 肿 瘤 基 因 通 诊 断 , 于 肿瘤 早 期 发 现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可 在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对 并 出 现 以前 进 行 预警 诊 断 。
B r s等 学 者 也 认 为 联 合 检 测 C f 11 N E 和 C A, 以 al i 6 yr 2 、 S a E 可
提高诊断的敏感 性 , 预 后相 关 , 有重 要 的临床应 用价 值 。 与 具 0rme e k等 学 者 认 为肺 癌 患者 的某 些 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异 常 升
有 较 大 的 实 用价 值 。现 将 以 上 几 种 肿 瘤 标 志 物 在 肺 癌 中 的研

胰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胰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生国塞厦医蕴!堂笙!旦筮兰鲞箜垫捆£蝤堕墅丛型:△蛆!坚:Y生:兰,盟!:丝
CEA是大肠癌细胞产生的肿瘤标志物,位于肿瘤细胞的表 面,尤其在大肠癌患者血清、尿及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但 是,CEA不是大肠癌最特异的抗原,也不能早期诊断大肠癌, 只有肿瘤侵犯血管或淋巴管后才引起血中CEA值升高,血中 阳性率63.9%M J。研究证实,术后CEA水平不降或降后再回 升,对癌残留、转移、复发有诊断意义。对术前CEA不高患 者,在术中行胆囊穿刺抽取胆汁行CEA测定,大肠癌肝转移 时胆汁中CEA水平大于血清中.4.7—259倍p1,有助检出<1 mill的肝转移灶口
3.2
・23பைடு நூலகம்・
直径大于3 nlm的肝转移灶均有肝动脉供血和非门静脉供 血。因此,肝动脉灌注化疗局部只留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可 能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手段,对于患者预后有利。但是,化疗期 间同样可能出现药物性肝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肝外 复发。 4.3大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使无法 切除的肝转移变成可以手术切除,使原先可以切除的病灶缩 小而保证足够的切缘,同时也可能消除肝内的微小病灶。多 个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奥沙利铂联合5.Fu在大肠癌肝转 移中有效率明显提高旧J。因此,术前新辅助化疗使得更多的 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能够通过新辅助化疗获得再次手术治愈的 机会。 5展望 大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率甚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 率,传统全身化疗预防术后肝转移的的效果不明显。近年来 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以及局部治疗给肝转移患者带来一丝希 望,但是伴随而来的副反应以及毒作用仍然存在,因此还需要 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years
of
experience.JHepatobiliary
Pancre%t・
[8]Martin D,CarterM,FongY.Metastatic Liver Tumors.seⅡIina髓in Surgical Oncology,2000,19:177-188.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世界各国人口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常见的癌症,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新病例发生。

而不幸的是,许多患者往往在癌症已经发展到晚期时才被确诊,这时候癌症所造成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新进展。

一、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DNA是一种能够在患者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的肿瘤相关DNA片段。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ctDNA可以用于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最近的研究发现,ctDNA 的检测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是指从原发肿瘤中脱落的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而进入到体循环中的细胞。

CTC的检测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外周血样本中的肿瘤细胞进行计数和分析,从而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C的检测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对预后不良的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三、转录组学标志物转录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在一定生长或发育状态下所有基因转录产物的总和,可以全面了解细胞在分子水平上的表达情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转录组学分析可以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分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结直肠癌组织样本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可以发现一些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更早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

四、微生物组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血清可溶性钙粘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血清可溶性钙粘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第l4卷第4期华夏医学Vol.l4No.4Z00l年7月ACTA MEDICINAE SINICA Jul: :::::::::::::::::::::::::::::::::::::::::::::::::::::::::::::::::::.Z00l 血清可溶性钙粘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黄华艺综述9查锡良审校(广西民族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心实验室\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9广西南宁53000l)摘要2上皮型钙粘蛋白是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和传导分子9它在组织形态发生\胚胎发育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G作为细胞间粘附分子上皮型钙粘蛋白是通过控制细胞转移来实现其功能的G最近的研究提示2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上皮型钙粘蛋白的功能失调有关9而且9临床上血清可溶性上皮型钙粘蛋白与肿瘤的分级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关系G本文就这种新的标志物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G关键词2钙粘蛋白;肿瘤;标志物;血清中图分类号2R36l+.3文献标识码2A文章编号2l008-Z409(Z00l)04-055Z-03Advance Of Study On Serum SOluble Epithelial Cadherin as an New Marker Of TumOr/HUANG Hua-yi//The Center Of Experiment9The HOspital Of NatiOnal natiOnality Of Guangxi9Nanning53000lAbstract2Epithelial cadherin is an importa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and cell signal transduction molecule9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issue morphologic formation9embryogeny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ell fate.E-cadherin as a cell adhesion molecule is fulfilled by controlling cell migration.Recent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umoriginesis and develop-ment was related to E-cadherin malfunction.More recent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an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soluble E-cadherin and tumor prognosis.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dvance of study on E-cadherin in tumor diag-nosis9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tic estimation.Key wOrds2epithelial cadherin;cell adhesion molecule;signal transduction;tumor钙粘蛋白(Cadherin9Cad)是一个大家族9可分为多种亚家族9其中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9E-Cad)存在于上皮细胞9参与细胞粘附和信号转导过程G可溶性钙粘蛋白(Solu-ble E-Cadherin9sE-Cad)是存在于血液\细胞培养液中的片断G现就E-Cad与肿瘤的关系及其sE-Cad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Gl E-Cad的分子基础Cad是一个超家族9可以分为6个基因家族2@经典Cad I类2如E-9N-9P-9R-Cad;@经典Cad I类2Cad6-l Z;桥粒中的Cad2desmogleins9desmocollins;@短胞浆结构域或无胞浆结构域类2L I9T-Cad;@前Cad9Drosophila fat肿瘤抑制基因9dachsous基因;@ret原癌基因G已知它们是一组钙依赖的跨膜糖蛋白9是细胞的粘附分子G至今为止9研究得最多的是E-Cad9它存在于上皮细胞膜上9是细胞-细胞9细胞-基质间的一种重要粘附分子G近来还发现9E-Cad的胞内肽段还与一组称为连环蛋白(Catenin9Cat)的细胞骨架蛋白结合9参与细胞粘附\信号转导\组织形态发生和胚胎发育等过程G E-Cad分子量为l Z0k Da9细胞内先合成一个l35k Da的E-Cad前体9然后经过加工9包括在C-末端加上糖基后形成l Z0k Da的成熟E-Cad9并被传输到细胞表面9细胞间通过E-Cad的Ca+嗜同作用而粘附起来G在细胞表面9E-Cad的转换速率是很快的9大约只需5h G E-Cad基因含l6个外显子G其胞外部分含5个重复的结构域9每个结构域含一个由组氨酸-精氨酸-缬氨酸(H istidine-Arginine-Valine9H AV)组成的基元或称模体(motif)9其长度约为l l0个氨基酸G人E-Cad在染色体的定位是l6G Z l.l G过去认为9Cad只能与同类细胞上同类Cad结合9但现在认为9一些不同Cad成员之间也能互相结合G其中desmogleins和desmocollins是细胞间桥粒粘附的关键分子G 在细胞内9E-Cad的C-末端与B-Cat或Y-Cat(pla k oglobin)以及p l Z0ctn结合形成粘着结合体(Adherensi unctions9AJs)9B-Cat或Y-Cat又通过-Cat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合9因此9细胞外信号可从E-Cad传到细胞骨架上GZ E-Cad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实验发现9E-Cad是细胞间产生接触抑制和凋亡的介导者和控制因子G已发现E-Cad的表达程度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肿瘤临床分级呈负相关G研究发现9具有侵袭性但缺乏E-Cad的肿瘤细胞转染E-Cad基因后9其侵袭性丧失G许多癌组织中均出现E-Cad的表达缺失或基因突变9同时其细胞内结合伙伴的基因突变也破Z55复旦大学医学院卫生部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教研室G坏E-Cad的功能而导致癌变发生O E-Cad能与淋巴细胞样增强因子-1(LEF-1)竞争结合B-Cat,使后者不能转位到细胞核,启动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转录(目前认为B-Cat是一种癌基因)O 过去认为,大肠癌发生时,先是APC基因突变,然后是E-Cad,但最近发现,大肠癌组织中APC~E-Cad~B-Cat基因都是突变的,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同时发生OAJS的磷酸化使E-Cad的功能丧失O虽然有报道,磷酸化似乎并不发生在E-Cad而发生于B-Cat~Y-Cat和p120tn上,但都会影响E-Cad的功能O均一表达E-Cad的 DC 细胞无侵袭行为,同样带有侵袭癌细胞的淋巴结表达E-Cad后侵袭行为也消失O肿瘤细胞在体外重新培养后,E-Cad重新表达,细胞也失去侵袭性O E-Cad介导的细胞内粘附功能的丧失与肿瘤发生有关,如失去接触抑制功能,逃避控制信号,使细胞无限度的分裂增殖,也使癌细胞脱离原位向远处转移O一般来说,在分化较好的癌组织,E-Cad着色很强,侵袭和转移也少,而分化度较差的癌组织则相反,后者倾向于侵袭和向远处转移O有人发现,在侵袭前病灶,E-Cad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降低或消失[1,2]O E-Cad除介导细胞粘附以外,还参与跨膜信号转导过程,通过胞内的结合伙伴Cat而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O如今发现,大部分人上皮癌发生过程中都出现E-Cad粘附功能丧失,如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皮肤癌~肾癌和肺癌O显然,引起E-Cad功能丧失有不同机制,如E-Cad基因缺失或突变失活O如已发现,家族性E-Cad 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O此外,染色质重排~高度甲基化和失去转录因子而抑制E-Cad启动子活性等也与癌细胞的侵袭行为有关O而有时高度甲基化是其中主要机制,如有人报道83%甲状腺癌出现E-Cad启动子高度甲基化[3]O在一些情况下,细胞结合部位的E-Cad表达下降与肿瘤临床分级明显相关,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种预后标志O有实验证明,在恶性细胞,在重建细胞内粘着连接体后,比如过度表达E-Cad,可使恶性上皮细胞向良性转变(侵袭行为降低或消失)O那么,到底是E-Cad介导的细胞粘附功能丧失而引起肿瘤细胞侵袭行为还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去分化的一个结果呢Perl 等[4]发现,胰腺B-细胞在从分化好到侵袭性癌的转变中,E-Cad的表达丧失O胰腺B-细胞癌变过程中,如果E-Cad持续表达的话,那么肿瘤的发生停留在腺瘤阶段O相反,缺乏E-Cad 表达的细胞,早期便出现侵袭和转移O这个实验说明,E-Cad 介导的细胞-细胞粘附是腺瘤到癌发展的一个限速步骤O 如今,E-Cad已被确定为一种新的抑癌因子O3SE-Cad与肿瘤的关系SE-Cad分子量约为80~84kDa,这个片段的E-Cad首先由DamSky等于1983年在人乳腺癌细胞 CF-7无血清培养液中发现Oatayama等[5]首先发现癌症患者血清中也有这个片段出现并且较正常人水平高,并提出这种指标可用于患者预后监测,且推测该片段在血中出现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存在蛋白降解作用的结果O患者血清SE-Cad水平测定(ELISA法)平均值为(3.80 2.36)Mg/ml,正常人为(1.99 0.50)Mg/ml,22例胃癌患者平均值为(3.51 1.78)Mg/ml,11例肝癌患者平均值为(5.55 3.11)Mg/ml,明显高于26例糖尿病平均值(2.331.58)Mg/ml(P<0.001)O在所观察的54例癌症患者中53.7%出现血清SE-Cad升高OGofuku等[6]对81例胃癌患者血清SE-Cad进行了观察,患者组SE-Ca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7352310ng/ml对2515 744ng/ml),67%患者出现高浓度的SE-Cad O这个比例比其它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高O但血清高SE-Cad与临床病理因素间无关联O胃癌术后血清SE-Cad水平下降,因此可作为一项肿瘤标志物进行观察O但Velikova等[7]对45例治疗前胃癌患者进行血清SE-Cad测定,结果发现SE-Cad无明显升高OGriffithS等[8]对40例膀胱癌(28例浅表性,12例浸润性癌)血清SE-Cad浓度进行测定,原发性肿瘤的病理切片还进行E-Cad的表达检测O结果是患者组血清SE-Ca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血清SE-Cad浓度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O血清SE-Cad与异常E-Cad在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O而在对另一组25例膀胱癌进行观察时发现,G2/G3期肿瘤血清SE-Cad明显高于G1期肿瘤(16.37和13.03对9.49Mg/ml,P=0.0164),但肿瘤临床分级与术前SE-Cad浓度无关O术前~术中和术后浓度也无明显变化[9]O 有人测定卵巢癌囊腔和血清SE-Cad的含量用于判断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O结果发现,囊腔液中SE-Cad明显升高,而血清中的SE-Cad无明显变化O因此认为,血清SE-Cad和其它粘附分子对卵巢癌无诊断价值,而囊腔液或许可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鉴别的一个指标[10]O同样对55例卵巢癌患者血清SE-Cad进行观察,结果是患者血清SE-Cad浓度虽比31例良性肿瘤患者高(444~ 26092ng/ml对1548~12668ng/ml),但无统计学意义O而36例临床为I~V级的患者血清SE-Cad明显高于对照组(444 ~26092ng/ml,P=0.039)O而SE-Cad与临床病理结果~化疗药物敏感性以及存活率无关系,认为血清SE-Cad对卵巢癌不能提供有用的治疗依据[11]OCioffi等[12]对79例肺癌(I~V级)~9例乳腺癌~23例各种良性肿瘤和20例健康人血清SE-Cad进行测定O结果发现, SE-Cad的特异性为90%,对肺鳞癌~小细胞肺癌和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6.6%~47.6%和43.7%O作者认为,血清SE-Cad 是一个良好的肿瘤标志物O Ahmed等[13]对71例患前列腺癌~ 30例良性肿瘤~20例健康的埃及人进行血清SE-Cad测定,发现SE-Cad的灵敏度不如前列腺相关抗原(PSA)高(分别为59%和83%),而特异性却一样均为96.6%O如果两者结合,则灵敏度可达90%,同时,血清SE-Cad浓度与GleaSon分数相关O提示血清SE-Cad是前列腺癌的一个良好的诊断指标,尤其在与PSA联合检测时O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血清SE-Cad升高不明显[14]O4结语与展望E-Cad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粘附分子和信号转导分子,参与组织形态发生~胚胎发育和细胞命运过程,其作为细胞粘附分子的功能是控制细胞移动O各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E-Cad和其胞内结合伙伴-Cat基因突变~功能改变或丧失,表现为胞膜表达减少或消失,癌细胞侵袭性和转移3554期黄华艺:血清可溶性钙粘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14卷能力增加0但其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0自从发现血清中存在sE-Cad后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已有一些资料报道血清sE-Cad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试图探讨其作为一种新的肿瘤诊断标志和治疗效果~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0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临床观察尚少,结果和观点也未一致,尚需进行大量研究0[参考文献][1]Valizadeh A,Karayiannakis AJ,el-~ariry I,et al.Expressionof E-cadherin-associated molecules(O-,B-,and7-catenin and pl20)in colorectal polyps[J].Am J Pathol,1997,150:1977-1984.[2]Bailey T,Biddlestone L,Shepherd N,et al.Altered cadherinand catenin complexes in the Barrett s Esophagus-Dysplasia-Adenocarcinoma seguence-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dedifferentiation[J].Am J Pathol,1998,152:135-144. [3]Graff JR,Greenberg VE,~erman JG,et al.E-cadherin expres-sion is silenced by DNA hypermethylation in human breast and prostate carcinomas[J].Cancer Res,1998,58:2063-2066. [4]Perl AK,Wilgenbus P,Dahl U,et al.A causal role for E-cad-herin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denoma to carcinoma[J].Nature, 1998,392:190-193.[5]Katayama M,~irai S,Kamihagi K,et al.Soluble E-cadherinfragments increased in circulation of cancer patients[J].Br J Cancer,1994,69:580-585.[6]Gofuku J,Shiozaki~,Doki Y,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solu-ble E-cadherin as a disease marker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Br J Cancer,1998,78:1095-1101.[7]Velikova G,Banks RE,Gearing A,et al.Circulating solubleadhesion molecules E-cadherin,E-selectin,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J].Br J Cancer,1997,76:1398-1404.[8]Griffiths TR,Brotherick I,Bishop RI,et al.Cell adhesionmolecules in bladder cancer:soluble serum E-cadherin corre-lates With predictors of recurrence[J].Br J Cancer,1996,74:579-584.[9]Durkan GC,Brotherick I,Mellon JK.The impact of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 on serum levels of sol-uble E-cadherin[J].BJU Int,1999,83:424-428.[10]Darai E,Bringuier AF,Walker-Combrouze F,et al.Solubleadhesion molecules in serum and cyst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cystic tumours of the ovary[J].~um Reprod,1998,13:2831-2835.[11]Gadducci A,Ferdeghini M,Cosio S,et al.Preoperative serumE-cadherin assay in patients With pvarian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1999,19(1B):769-772.[12]Cioffi M,Gazzerro P,Finizio BD,et al.Serum-soluble E-cad-herin fragments in lung cancer[J].Tumori,1999,85:32-34.[13]Ahmed MI,Abd-Elmotelib F,Farag RM,et al.Evaluation ofsome tissue and serum biomarkers in prostatic carcinoma a-mong Egyptian males[J].Clin Biochem,1999,32:439-445.[14]Velikova G,Banks RE,Gearing A,et al.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cancer[J].Br J Cancer,1998,77:1857-1863.(收稿日期:2001-02-16)[责任编辑高莉丽]4期华夏医学14卷血清可溶性钙粘蛋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作者:黄华艺, 查锡良作者单位:黄华艺(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 查锡良(复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刊名:华夏医学英文刊名:ACTA MEDICINAE SINICA年,卷(期):2001,14(4)被引用次数:1次1.Valizadeh A;Karayiannakis AJ;el-Hariry I Expression of E-cadherin-associated molecules(α-, β-,and γ-catenin and pl20) in colorectal polyps 19972.Bailey T;Biddlestone L;Shepherd N Altered cadherin and catenin complexes in the Barrett's esophagus-dysplasia-adenocarcinoma sequence: correlation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dedifferentiation[外文期刊] 19983.Graff JR;Greenberg VE;Herman JG E-cadherin expression is silenced by DNA hypermethylation in human breast and prostate carcinomas 19984.Perl AK;Wilgenbus P;Dahl U A causal role for E-cadherin in the transition from adenoma to carcinoma[外文期刊] 19985.Katayama M;Hirai S;Kamihagi K Soluble E-cadherin fragments increased in circul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19946.Gofuku J;Shiozaki H;Doki Y Characterization of soluble E-cadherin as a disease marker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19987.Velikova G;Banks RE;Gearing A Circulating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E-cadherin, E-select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and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VCAM-1)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19978.Griffiths TR;Brotherick I;Bishop RI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bladder cancer:soluble serum E-cadherin correlates with predictors of recurrence 19969.Durkan GC;Brotherick I;Mellon JK The impact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ur on serum levels of soluble E-cadherin[外文期刊] 1999(4)10.Darai E;Bringuier AF;Walker-Combrouze F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n serum and cyst fluid from patients with cystic tumours of the ovary[外文期刊] 199811.Gadducci A;Ferdeghini M;Cosio S Preoperative serum E-cadherin assay in patients with pvarian carcinoma 1999(01)12.Cioffi M;Gazzerro P;Finizio BD Serum-soluble E-cadherin fragments in lung cancer[外文期刊] 199913.Ahmed MI;Abd-Elmotelib F;Farag RM Evaluation of some tissue and serum biomarkers in prostatic carcinoma among Egyptian males 199914.Velikova G;Banks RE;Gearing A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19981.农少云.梁娟英乳腺癌患者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期刊论文]-华中医学杂志 2004(1)。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1. 引言1.1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应用中的研究新进展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近年来,随着肿瘤标志物领域的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些新型的肿瘤标志物逐渐被应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如循环肿瘤细胞、肿瘤DNA等。

这些新型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更加灵敏、准确,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研究还表明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这些新的研究进展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希望和机遇,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指明了方向。

2. 正文2.1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及作用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血清、组织等样本中可以检测到的一类特异性分子或细胞,其含量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情况密切相关。

肿瘤标志物的作用主要包括辅助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肿瘤的存在、了解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评估肿瘤的预后以及监测治疗效果等。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标志物检测、组织标志物检测、尿液标志物检测等多种途径。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等。

这些标志物的变化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肿瘤标志物的定义及作用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2.2 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肺癌肿瘤标志物新进展

肺癌肿瘤标志物新进展
N S C L C为 8 4 . 8 %、 8 0 . 8 %, S C L C为 6 6 . 7 %、 7 5 % 。9
低, 所 以提高肺癌患者 的早期诊断水平 , 对患者的治
疗 和预后 监测 具 有重 要作 用 。
例h n R N P A 2 / B 1高表 达患 者 最 初 未 明确 诊 断 , 随访 2年后 才 发现 , 有 7人 发展 为 肺癌 ¨ 。L u等 也 发
( T u m o r Ma r k e r ) 。现 阐述近 些年 发现 的 T M。

关 。肺癌 患者 的痰液 中也 存 在 H n R N P A 2 / B 1表 达 , 阳性 率 为 7 4 %, 远 高 于痰 细胞 学 ( 1 5 %) 和 胸部 x线 ( 4 2 %) 检查 , 但特异性稍差 ( 7 0 %) 。H n R N P A 2 / B 1

异质 性 细胞 核核 糖 蛋 白 A 2 / B 1 ( Hn R N P A 2 /
B 1 ) 1 9 8 3年 Mu l s h i n e等 首 次 报 道 了一 种 I g G 2 b K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6 6 6 3 . 2 0 1 5 . 0 5 . 0 4 7
N S C L C细胞 中均 有 表达 的蛋 白 , 且 这种 蛋 白与肺 癌
平均每 年 上 升 约 4 . 5 %, 与3 O年 前 相 比上 升 了
4 6 5 % 。其 发病 率也 居 高不 下 , 目前 我 国肺 癌 发病 率 每 年增 长 2 6 . 9 %, 已成为 非 常 严 峻 的社 会 问 题 。据 不 全 统计 , 约7 0 %甚 至 以上肺 癌 患 者 在其 发 现 时 已 属中、 晚期 , 失 去 了手 术 的机 会 , 晚期 5年 生 存 率 较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端粒酶的作用机制
端粒酶通过延长端粒序列来增加染色体稳定性,从而维持细胞寿命。在正常细胞中,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 ,端粒序列逐渐缩短,当端粒缩短至一定程度时,细胞进入复制停滞期或凋亡。而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表 达水平较高,能够维持端粒序列的长度,使肿瘤细胞逃避正常的细胞衰老和死亡过程。
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
端粒酶活性可以预测肿瘤的预后,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参 考。
04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 前景和挑战
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总结词
提高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是 关键的挑战之一。这需要深入研究端粒酶的生物学机 制和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表达调控机制,以发现更特 异和敏感的检测方法。
详细描述
目前,已经有一些基于端粒酶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 ,如端粒酶活性检测、端粒酶RNA检测等。但是,这 些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 一些非肿瘤疾病或良性疾病中也可能出现端粒酶活性 升高的情况,这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干扰。因此,开 发出更特异和敏感的检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 研究进展》
2023-10-29
目 录
• 端粒酶概述 • 端粒酶的检测方法 •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应用 •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前景和挑战
01
端粒酶概述
端粒酶的生物学作用
端粒酶的组成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其中RNA为模板,提供端粒重复序列,蛋白质为催化酶,促进端粒 DNA合成。
端粒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端粒酶的发现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了端粒酶,并认识到其在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寿命中的重要作用。
端粒酶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

肿瘤标志物检测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肿瘤标志物检测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

肿瘤标志物检测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分析一、引言在现代医学中,癌症是一个极为严重的疾病,而且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癌症也一直是医学界无法解决的难题之一。

但是,在尽全力治疗癌症的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望更好地帮助患者。

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研究作为一种癌症检测手段,是一项备受关注的医学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定义出发,对该领域的新进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定义肿瘤标志物检测,顾名思义就是用特定的方法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细胞、血清、尿液、组织等生理或病理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或多种分子。

肿瘤标志物检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其方便、无创、及时和准确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筛选和诊断癌症。

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监测等多种应用价值。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研究的新进展(一)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确定了许多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

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指导治疗和判断疗效。

但是,现有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足之处,如缺乏特异性、敏感性不高、存在差异性、不同肿瘤类型之间有交叉反应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因此,在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中,针对现有标志物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推动现有标志物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并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价值与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肿瘤循环细胞的研究进展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循环细胞(CTCs)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CTCs是从原发灶中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它们不同于白细胞,不会死亡和消失。

检测CTCs可以识别出肿瘤的存在、确定肿瘤的类型、预测肿瘤的转移和再发风险、评价治疗效果等,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肝癌相关标志物
2、甲胎蛋白异质体: AFP 是一种单链糖蛋白,根据其与小扁豆凝集素的亲和力从 低到高依次分为AFP-L1、AFP-L2 和AFP-L3。
AFP-L1 主要见于良性肝病,AFP-L2 主要由卵黄囊产生并 多见于孕妇,而AFP-L3 主要来源于肝癌细胞,也被称为甲 胎蛋白异质体。
12
✓ 多种恶性肿瘤(卵巢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中存在 HER-2/neu 基因的异常扩增,与预后不良有关。
✓ HER-2/neu 靶向抗体Herceptin 针对HER-2/neu 高表达的 乳腺癌治疗已得以使用并取得良好疗效。
16
MicroRNAs (miRNAs)
✓ quantitative stem-loop RT-PCR method . ✓ MiR-122 in seru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9
✓ Heat shock protein 60 (HSP)as a potential serum marker for colorectal cancer.
✓ BMI-1 Autoantibody (自身抗体)as a New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Cervical Carcinoma.
13
其他肝癌相关标志物
✓ GP73 是Kladney 等在研究成 人巨细胞性肝炎病原学首次 发现的存在于高尔基体的一 种II 型跨膜糖蛋白。
✓ 在正常肝脏组织,GP73 主要 表达于汇管区的胆管上皮细 胞,在肝细胞则无表达或表 达很少。但在肝脏疾病中, 其在肝细胞及血清中的含量 增加。
14
3、高尔基体蛋白 ----GP73
3、高尔基体蛋白----GP73
15
血清HER-2/neu蛋白
✓ 癌基因HER-2/neu, 在正常情况下处于非激活状态, 与其特 异性配体结合后可调节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增殖。当HER2/neu 受到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后, 其结构或表达失控而被 激活, 转而具有肿瘤转化活性, 可促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HCC (hepatic cell cancer)patients than healthy controls . ✓ miR-126 and miR-183 may serve as potential serum biomarkers for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 4、血清S100β蛋白也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 断和预后判断。
3
异常糖链蛋白 ------- TAP
❖ 正常细胞恶变(肿瘤发生)时,细胞膜表面 的聚糖结构发生变化(最常见的是N-链聚糖 分支的增加),产生多种异常糖链糖蛋白, 可释放到体液中。因此,通过检测体液中是 否存在异常糖链糖蛋白及其含量多少,可为 肿瘤发生、发展的判别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
组织多肽抗原 ----- 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
❖组织多肽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TPA) 由细胞角质蛋白8、18、19组成,可直接反应 细胞增殖、分化和肿瘤浸润程度。
❖ 肺癌TPA增高,阳性率同CYFRA21-1约61%。
肿瘤标志物新进展
1
S100
❖ S100蛋白属于钙结合蛋白家族,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 统中,S100主要有神经胶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相对分子 量为21000,基因定位于1q21,包含α和β亚基,形成 S100αα、S100αβ、S100ββ三种组合。S100αβ和 S100ββ常被统称为S100β。
2
其他肝癌相关标志物
2、甲胎蛋白异质体
✓ 建议1:AFP-L3 检测适用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及肝癌 患者病程、疗效等的动态监测。
✓ 建议2:对于低水平AFP 人群,AFP-L3 可辅助预测、诊断PLC。 ✓ 建议3: AFP-L3 有助于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 建议4:AFP-L3 可作为独立标志物监测PLC 的预后及复发。 ✓ 建议5:具有HBV 感染背景的PLC 具有更高的AFP 水平及AFP-L3%阳性率。 ✓ 建议6:HCC 较ICC 具有更高的AFP-L3% 阳性率。
10
其他肝癌相关标志物
1、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 肝细胞癌时,由于癌细胞对凝血酶原前体 的合成发生异常,凝血酶原前体羧化不足,从而生成大量的异常凝血酶原, 是反映肝细胞癌的一种标志物。在肝癌中阳性率达90%以上。同时检测AFP 和PIVKA-II能将低AFP型肝癌的诊断率由48%提高到68%。
5
相关抗原 ------MMP,V---- 血管生成
6
胃蛋白酶原
❖PGI和PGⅡ分别由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 。 ❖ 参考范围: ❖PG I 1.9-210 ug/L :胃体粘膜功能指标。 ❖PGII 1.0-60ug/L:炎症指标。 ❖PG I/ PG II (PGR) 异常提示萎缩和胃癌风险。
7
核基质蛋白22 Nuclear Matrix Protein-22 ,NMP-22
✓ 细胞核骨架组成成分,与细胞内DNA复制, RNA合成,基因表达调控、激素结合。
✓ 膀胱癌细胞凋亡释放NMP-22入尿液标本, 阳性率75%,浸润性膀胱癌阳性率100%。
8
前列腺癌抗原3 ------PCA3
✓ 是一种前列腺癌特异基因表达产物。 ✓ 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筛查的标记物。 ✓ 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超过PSA,仅次于前列腺活检。
S100-临床意义
❖ 1、用于脑部肿瘤\黑色素瘤及放射治疗导致脑损伤的辅助 诊断。
❖ 2、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100β蛋白显著升高常见于缺血性或 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
❖ 3、心血管手术期由于脑缺血缺氧导致神经胶质细胞坏死 后S100β蛋白的释放和血脑屏障受破坏后通透性的增高, 导致血清和脑脊液中的S100β蛋白明显升高。
17
PET/CT
❖ PET/CT目前是全球最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堪 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 PET/CT将CT与PET融为一体,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 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 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