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合集下载

ca199正常值参考范围

ca199正常值参考范围

ca199正常值参考范围ca199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癌症的诊断和评估。

ca199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是指在健康人群中,血液中ca199的浓度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个范围是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和统计数据得出的。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ca199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并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ca199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

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有所不同。

此外,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ca199的浓度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此外,身体状况也会对ca199的正常范围产生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人患有肝炎、胆囊疾病等疾病,可能会导致ca199的浓度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ca199的正常范围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能作为诊断肿瘤的唯一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病人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因此,即使ca199的浓度超出了正常范围,也不意味着一定患有肿瘤,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做出最终的诊断。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ca199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肿瘤都会升高。

它主要用于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诊断。

对于其他类型的肿瘤,ca199的升高并不具备明确的意义。

因此,在进行ca199检测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来进行综合判断。

总的来说,ca199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是一个有益的指标,可以作为肿瘤的一个辅助诊断依据。

然而,在进行ca199检测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且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病情来进行综合判断。

最终的诊断还需要医生的专业意见和临床经验。

常见肿瘤标志物意义

常见肿瘤标志物意义

常见肿瘤标记物意义:1、甲胎蛋白(AFP)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成人血循环中含量极微<20μg/L。

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

血清AFP>400μg/L持续4周,或200~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AFP浓度可有不同程度升高,其水平常<300ug/L。

生殖胚胎性肿瘤(睾丸癌,畸胎瘤)可见AFP含量升高。

2、癌胚抗原(CEA)癌胚抗原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属于广谱性肿瘤标志物。

血清CEA正常参考值<5μg/L。

CEA在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依次为结肠癌(70%)、胃癌(60%)、胰腺癌(55%)、肺癌(50%)、乳腺癌(40%)、卵巢癌(30%)、子宫癌(30%)。

部分良性疾病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肺病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CEA水平升高,但升高程度和阳性率较低。

CEA属于粘附分子,是多种肿瘤转移复发的重要标志。

3、癌抗原125(CA125)CA125存在于上皮卵巢癌组织和病人血清中,是研究最多的卵巢癌标记物,在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CA125对卵巢上皮癌的敏感性可达约70%。

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宫体癌、子宫内膜癌、胰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也有一定的阳性率。

良性妇科病(盆腔炎、卵巢囊肿等)和早期妊娠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清CA125含量升高。

4、癌抗原15-3(CA15-3)CA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

对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

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

5、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与胃肠道癌相关的糖类抗原,通常分布于正常胎儿胰腺、胆囊、肝、肠及正常成年人胰腺、胆管上皮等处。

肿瘤标志物检测人人可做吗?几类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人人可做吗?几类高危人群建议定期检查

1肿瘤标志物是什么?肿瘤标志物是化学类物质,能够提示人体是否存在肿瘤,并作为判断肿瘤细胞分化、细胞功能的重要依据,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

一般仅仅容易在胚胎组织中易于发现,正常成年人的组织中一般不会发现。

肿瘤标志物检查是提示恶性肿瘤发生、消退和复发的重要指标,但是并不能盲目将肿瘤标志物和癌细胞情况等量齐观,还是需要做其他辅助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检测并不能理解成常规体检,也有较大概率错过肿瘤的最佳治疗时机。

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癌症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症状,常规体检涉及的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项目,无法提示患者体内是否有肿瘤,因此对早期确定癌症用处不大。

这也是广大人群应重视肿瘤标志物的关键所在。

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一定代表受检者患癌症吗?反之,肿瘤标志物水平一切正常,就能代表受检者可以高枕无忧吗?其实这个问题,当前临床尚无定论。

考虑到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能存在一定误差,而且并不能作为提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产物。

当前临床诊断癌症的金标准为病理诊断,就是将组织细胞取下,检查肿瘤的良恶性。

但是病理诊断需要为患者做穿刺手术,且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手术,加上病理诊断出结果耗时较长,因此病理诊断最好作为辅助诊断手段,还是应当以肿瘤标志物检测为主,进而提示是否有必要做病理诊断。

2 哪些因素会影响血液与体液中肿瘤标志物浓度?第一,肿瘤大小或肿瘤细胞数目会影响肿瘤标志物浓度,肿瘤体积越大,细胞含量越多,肿瘤标志物就会越多。

第二,肿瘤细胞合成与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越快,则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系统中的肿瘤标志物含量就会越多,进而令肿瘤标志物浓度直线上升。

第三,肿瘤组织血液供应如果难以保证,则血液循环中肿瘤标志物难以达到更高浓度。

第四,肿瘤细胞如果有坏死表现,就会有大量肿瘤标志物被释放到循环系统,增加肿瘤局部与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

第五,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如果较差,则会增加肿瘤的恶性程度,越晚期就会越增加肿瘤标志物含量。

第六,肿瘤细胞如果不表达,就不会携带肿瘤标志物,体液或血液中就难以获得检测结果。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所产生或分泌并释放到血液、细胞、体液中,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包括特异性标志物和广谱性标志物。

能用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定量地检测。

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以及癌基因产物等。

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一般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消退、复发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不产生或产生极微。

因此,通常通过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水平测定,可以获得有关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评判预后以及预报复发等方面的信息。

肿瘤抗原可以是肿瘤标志物,但肿瘤标志物不一定是肿瘤抗原。

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异常物质就叫抗原,简单地说,抗原都是些不好的物质,它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和抗体结合能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外来抗原进入人体后,人体立刻会产生相应抗体,并与这些抗原斗争,抗体与抗原的斗争就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免疫反应。

理想中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特征①灵敏度高,能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肿瘤;②特异性好,仅肿瘤患者阳性,能对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③能对肿瘤进行定位,具有器官特异性;④与病情严重程度?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⑤能监测肿瘤治疗效果和肿瘤的复发;⑥能预测肿瘤的预后。

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能完全满足上述要求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并不是只在肺癌患者中检测到这些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不能根据这些标志物的变化来确诊是肺癌或者某一种癌症甚至都不能确定是癌症,确诊还需要我们的细胞学诊断依据。

肺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正常参考值:血清<5ug/L。

临床意义:①血清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②CEA连续随访检测,一般情况下,病情好转时血清CEA浓度下降,病情恶化时升高。

③肠道憩室炎、直肠息肉、结肠炎、肝硬化、肝炎和肺部疾病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阳性的百分率较低。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19/47
全球最高端52环64层PET/CT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20/47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21/47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22/47
PET/CT主要作用
肿瘤早期诊疗(高端体检)、良恶性病变判别、指导正确治疗。恶性肿瘤分期和再分期, 改变治疗方案。寻找肿瘤原发灶治疗疗效监测(监测肿瘤细胞活力)预后判断(生存率、分化程度)心血管疾病(心肌活性检测)神经系统疾病(老年痴呆诊疗和病情评定)
部分肿瘤标志物解释
**医科大学第一从属医院核医学科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1/47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指示体内肿瘤存在并反应其一定生物学特征生化物质。经过测定其存在或含量,对于 肿瘤可辅助诊疗、分析病情、指导疗效、监测术后复发或转移及判断预后含有极大意义。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TM能对肿瘤有百分之百特异性,多数项目缺乏定位诊疗价值,而一些良性疾病也能够出现不一样程度阳性反应,即使是恶性肿瘤本身也可因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种种原因而出现一过性或阶段性阴性反应。当前一致推荐: 动态追踪观察+多项TM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这是早期发觉肿瘤诊断阳性率最正确办法。
体检指标解读部分肿瘤标志物的解释
14/47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正常参考值: 成人< 1.1ng/ml ,正常妊娠>3.3ng/ml临床意义: 诊疗绒癌, 且连续测定其含量可反应癌细胞生长和退化状态。诊疗睾丸肿瘤: 与AFP联合检测已成为诊疗睾丸肿瘤与判断疗效常规指标。滋养体肿瘤疗效观察,早期发觉复发和转移。诊疗早孕、早期宫外孕、葡萄胎、羊膜早破;监测先兆流产。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肿瘤标志物临床意义

改善:TM浓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50%
显效: TM浓度下降至临界值以下
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数目;
01
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肿瘤标志物的速度;
02
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好坏;
03
肿瘤细胞是否有坏死和坏死的程度;
04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和肿瘤的分期;
05
肿瘤细胞是否表志物在体内的降解和排泄速度。
若AFP及胆红素同时明显升高,病人存活期很短
在我国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高于正常值。凡AFP>500μg/L持续1个月或AFP>200μg/L持续2好个月,应高度怀疑肝癌,同时应有医学影像学好的证据参与诊断
甲胎蛋白(AFP) 参考值:<10.9ng/ml 6~5.2%的胆管上皮癌、84%以上的肝母细胞癌和70%左右的生殖性畸胎瘤及较少比例的胰腺癌、肺癌、肾癌和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AFP低浓度的异常升高。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肝炎病人,10%升高,水平<50μg/L;肝硬化病人,30%升高,水平<500μg/L;
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参考值:<35U/ml
1
2
3
4
5
6
乳腺癌相关抗原(CA15-3)参考值:<25U/ml
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 肺癌、胃肠癌、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3也可升高,应予以鉴别,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4
因此,在工作中要尽量使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仪器和同一厂家的试剂盒进行测定。

异常凝血酶原的参考值

异常凝血酶原的参考值

异常凝血酶原的参考值
异常凝血酶原(DCP)是一种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参考值范围通常在 0-40 mAU/mL。

需要注意的是,异常凝血酶原的参考值范围可能因不同的检测方法、实验室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解读异常凝血酶原的检测结果时,应参考所使用的检测方法和实验室提供的正常参考范围。

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肝癌。

其他疾病,如肝硬化、肝炎、转移性肝癌等,也可能导致异常凝血酶原水平的升高。

因此,如果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升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如果你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肿瘤标志物检验

肿瘤标志物检验一、糖类抗原125 检验1.英文或缩写:Cancer Antigen 125,CA-125。

2.标本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置普通试管送检。

3.正常参考值:0-35 U/ml。

4.临床意义:CA-125 属肿瘤标志物,正常人的卵巢上皮表面不表达CA-125,但在上皮来源的非粘液性卵巢肿瘤CA-125 表达率很高,并可在血清中检测到。

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腺癌)阳性率可达80%以上。

除可见于卵巢癌患者外,还可见于子宫颈癌、乳腺癌,阳性率约为83%,而子宫颈磷状细胞癌阳性率仅为7.1%,子宫内膜癌CA-125升高的阳性率约为48%。

胃肠道癌和其他非妇科恶性肿瘤阳性率约为22%。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腹水也可见CA-125 升高。

CA-125 升高也可见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如女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颈炎及子宫肌瘤等。

轻度升高可见于妊娠早期和其它良性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道疾病、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病等。

明显升高也可见于肝硬化、肝炎。

5.注意事项:尽管CA-125 是非特异的指标,不能作为直接诊断肿瘤的依据,却是迄今为止用于监测卵巢癌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疾病发展的重要指标,有资料表明,CA-125 的浓度与瘤体大小有直接关系。

CA-125 也可作为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治疗有效,CA-125 水平下降;若肿瘤复发,CA-125 可先于临床指征几个月升高。

有时术后CA-125 浓度恢复至正常也不能排除有残余肿瘤存在的可能性。

二、糖类抗原15-3 检验1.英文或缩写:Cancer Antigen 15-3,CA15-3。

2.标本采集:空腹静脉血2ml,置普通试管送检。

3.正常参考值:0-31.3 U/ml。

4.临床意义:CA15-3 的抗原决定簇存在于一种称为MAM-6 的糖蛋白分子上,该种抗原属于唾液酸化的糖蛋白亚类,又称多态性上皮粘蛋白(PEM),正常情况下,PEM 只存在于腺体细胞腔的分泌物中,不出现在血循环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肿瘤标志物参考值
甲胎蛋白AFP: (0 --- 7.2 ng/ml)
癌胚抗原CEA: (0 --- 4.6 ng/ml)
糖类抗原CA72-4: (0 ---- 5.3 U/ ml)
糖类抗原CA15-3: (0 --- 30. 0 U/ ml)
糖类抗原CA19-9: (0 --- 37.0 U/ ml)
糖类抗原CA125: (0 --- 35.0 U/ ml)
糖类抗原CA50: (0 --- 24.0 U/ ml)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0 ---- 4.0 ng/ml)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 fpsA/tpsA > 0.1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0 ------ 15.2 ug/ l)
细胞角质素片断CrFRA21-1: (0.1--- 3.3 ng/ml)
SCC鳞癌相关抗原:0-2 ng/ml
肺癌抗原LT-A:阴性
铁蛋白FER: (13.0-400.0 ng/ml)
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33.88-70.57 U/ml
组织多肽抗原(TPA):<55U/L
β2微球蛋白(β2M):血清<24mg/L,尿<160ug/L。

常用肿瘤标志物的分类和用途
word
编辑版.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其正确性,临床常选择以下组合:
肿瘤标志物组合肿瘤 CA199 、AFP原发性肝癌
CA50 、CA199、CEA 胃癌、CA724CEA 、、CA199胰腺癌、胆囊癌 CA242 CA50 CA199、CA724CEA、结直肠癌、卵巢癌 CA125、铁蛋白乳腺癌、铁蛋白CA153、CA125 前列腺癌F-PSA PSA 、word
编辑
版.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word
编辑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