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薏苡

合集下载

茯苓薏米水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薏米水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薏米水的功效与作用茯苓薏米水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养生饮品,由茯苓和薏米熬制而成。

茯苓又名Fu Ling,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拥有多种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薏米又名薏苡仁,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利湿、利水消肿的功能。

茯苓薏米水作为一种中药汤水,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显著的益处。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薏米水的功效与作用。

第一章茯苓薏米水的制作与用途茯苓薏米水的制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将茯苓和薏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炖,煮至茯苓和薏米变软烂即可。

制作出来的茯苓薏米水味道清淡可口,口感糯软。

茯苓薏米水可以作为日常的养生美容饮品,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第二章茯苓薏米水的功效与作用茯苓薏米水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健脾利湿:茯苓可以补脾胃、利湿,有助于消化吸收。

薏米则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道的吸收功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问题。

茯苓薏米水可以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利用能力,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2. 利水消肿:茯苓和薏米都具有利水的功效,可以帮助人体排尿,减轻体内的水肿症状。

茯苓薏米水可以通利尿道,促进水分的代谢和排出,对于水肿、尿频、尿黄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3. 改善睡眠:茯苓被广泛用于治疗失眠、多梦等问题,具有安神定魄的作用。

茯苓薏米水可以舒缓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使人精神焕发。

4. 降低血脂:茯苓和薏米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血脂、调节血压。

茯苓薏米水可以帮助人体分解脂肪、调节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 美容养颜:茯苓被誉为“内服美容圣品”,可以提高皮肤的光泽度、均匀肤色,减少色斑和皱纹。

茯苓薏米水具有清热解毒、排毒养颜的作用,可以使皮肤更加细腻光滑,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

6. 补益精气:茯苓具有补益精气、健脑益智的作用,可以提升人体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茯苓薏米水可以改善脑力衰退、提高注意力集中度,对于学生和脑力劳动者非常适合。

通腑中药——精选推荐

通腑中药——精选推荐

通腑中药第五章通腑中药通腑法即为八法之下法,一般选用攻下药物、苦寒清热、利水通淋等药物,以攻逐里实积滞的一种治疗方法。

主要目的是通导大便、祛邪退热、荡涤积滞、保存律液、通瘀破结。

使邪能速排体外,使之无碍体内气血循环。

常用中药包括:泻热攻下之生大黄、芒硝、虎杖、番泻叶等;润肠缓下之郁李仁、火麻仁、冬瓜仁、蜂蜜;增液通便之玄参、生地黄、麦冬、玉竹、生何首乌;攻下逐水之大戟、甘遂、芫花;利水通淋可调压力渣油泵之车前子、滑石、泽泻等。

详细介绍如下:大黄【功能主治】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熟大黄泻下力缓,用于泻下通便时,宜后下,且生用。

芒硝【别名】硫酸钠,芒硝【外文名】Sodium Sulfate ZYB可调压渣油泵-铸钢【性味与归经】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搅拌站渣油泵【适应症】1.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

2.3000型沥青拌合楼重油泵CE证书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

3.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

4.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

5.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可调式渣油齿轮泵【用法及用量】6 -15克,不入煎剂,以药汁或开水溶化后服。

外用适量,包敷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ZYB重油煤焦油专用泵厚朴性味:苦;辛;性温归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能: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ZYB重油煤焦油专用泵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薏苡的产地和分布地区

薏苡的产地和分布地区

薏苡的产地和分布地区
薏苡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也叫药玉米、石粟子、苡米等。

薏苡仁的主要产地是湖北蕲春、湖南、福建、贵州等省,其中以蕲春四流山村为原产地的薏苡最为出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一、薏苡的产地分布
薏苡的产地主要为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其中以蕲春四流山村为原产地的最为出名。

国际上,薏苡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与太平洋岛屿,世界的热带、亚热带、非洲、美洲的热湿地带均有种植或逸生。

二、薏苡的产地环境
薏苡喜温和潮湿气候,忌高温闷热,不耐寒,忌干旱,尤以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要求土壤湿润,气温15℃时开始出苗,高于25℃且
相对湿度80%-90%以上时,幼苗生长迅速。

薏苡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30℃,发芽率为85%左右,种子寿命为2-3年,多生于湿润的屋旁、池塘、河沟、山谷、溪涧或易受涝的农田等地方,海拔200-2000米处常见,野生或栽培。

三、中国薏苡之乡
2012年7月20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贵州省兴仁县“中国薏仁米之乡”的称号。

2014年10月14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福建省宁化县“中国薏米之乡”的称号。

薏苡

薏苡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除肠虫。用它煮汁至烂后很香,可以打蛔虫,很有效。也能用它来堕胎,以及治疗心急腹胀,胸胁痛,只需将它锉破后煮成浓汁服下三升即可。将它捣成汁和酒服用,能治黄疸。
茎:茎秆直立,株高100-200厘米,最高达250厘米左右。茎秆圆形,基部有茎节16-17节。基部茎节的腋芽均能产生分孽,植株一般有分孽3-5个,最多可达10-13个,基部分孽成穗率很高。第6叶以后为无效分孽。主茎与分孽的上部叶腋中可产生分枝,主茎分枝有5-12个,基部的分枝能产生花序,开花结实。
①《草图经》:“为饮香,益中空膈。”
②《琐碎录》:"暑月煎饮,暖胃,益气血。"
【功 效】: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能。温中散寒、补益气血。
【主 治】:治胃寒疼痛、气血虚弱。
【性味归经】:甘、温脾、胃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注解】
薏米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薏苡属多年生植物,茎直立,叶披针形,它的子实卵形,白色或灰白色。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薏米大多种于山地,武夷山地区就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古代人把薏米看做自然之珍品,用来祭祀,现代人把薏米视为营养丰富的盛夏消暑佳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叶:薏苡该叶着生在茎的节上,呈互生排列,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 从部宽心形,叶鞘抱茎,主茎有叶片16片左右,叶片扁平宽大,中部叶长25-40厘米,宽2-4. 5厘米,叶两面光滑边缘粗糙。叶脉平行,中脉白色粗厚明显,叶舌短,长约1毫米。叶龄是重要的生育指标,一般主茎第4叶时开始分孽,第6 - 8叶时为分孽盛期。第9-10叶时穗部开始分化,生育中心转向生殖生长。春播薏苡l0片以前,每出一叶平均为5-5.6天,第10叶以后平均3天左右。全叶可分叶鞘、叶片、叶舌三部分。

薏苡加工方法

薏苡加工方法

薏苡加工方法
薏苡,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呀!你可别小瞧了它,它能变成好多好东西呢!
咱先说说薏苡怎么收吧!等薏苡的植株开始变黄,薏苡穗上的果实也变得饱满坚硬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收获啦。

就好像秋天到了,果子都熟透了,你不摘它它都要自己掉下来啦!这时候,把薏苡整株割下来,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让那些果实变得更干燥。

接下来就是加工啦!把晒好的薏苡穗拿过来,用手或者小木棍轻轻敲打,那些薏苡粒就会像调皮的小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出来啦。

这感觉就像你摇晃一棵结满果子的树,果子噼里啪啦往下掉,多有意思呀!然后呢,把这些薏苡粒收集起来,用筛子筛一筛,把杂质和不饱满的去掉,留下的可都是精华呀!
你知道吗,薏苡可以直接煮着吃呢!就像煮豆子一样,煮出来软软糯糯的,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哎呀,那味道,可别提多好了!或者把它磨成粉,做成各种糕点,那口感,啧啧,绝对让你吃了还想吃。

还能把薏苡用来泡茶喝呀!想象一下,在一个悠闲的下午,泡上一杯薏苡茶,闻着那淡淡的香气,品着那微微的甘甜,多惬意呀!这可比那些外面买的饮料健康多了呢!
咱再说说薏苡还有啥别的用处。

它还可以入药呢!听说对一些身体的小毛病有很好的效果。

这薏苡可真是个宝呀,浑身都是用处。

你说,这么好的东西,咱能不好好利用吗?咱可得把薏苡加工得好好的,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别浪费了这大自然的馈赠呀!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把薏苡加工得美美的,让我们的生活也因为薏苡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你还在等什么呢?赶紧去试试吧!反正我是觉得,薏苡这东西,真的太有意思啦!。

薏苡仁

薏苡仁

薏苡仁(《本经》)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均系栽培。

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

原植物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或阴湿山谷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耐肥,各类土壤均可生长。

味甘淡,性凉。

归脾、胃、肺经。

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临床用名有苡仁、炒薏苡仁。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

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名医别录》:无毒。

主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拾遗》:主不饥,温气,轻身。

煮汁饮之,主消渴,煞蛔虫,根煮服堕胎。

《药性论》:能治热风,筋脉挛急,能令人食。

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

昔马援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开宝本草》:味甘,微寒,无毒。

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图经》:苡仁,心肺之药多用之。

故范汪治肺痈,仲景治风湿、胸痹,并有方法。

《济生方》治肺损咯血,以熟猪肺切,蘸苡仁末,空心食之。

薏苡补肺,猪肺引经也。

赵君猷言屡用有效。

《本草衍义》:《本经》云:微寒,主筋急拘挛。

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大筋受热,则缩而短,缩短故挛急不伸。

此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仁。

若《素问》言因寒则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

凡用之须倍于他药。

此物力势和缓,须倍加用,即见效。

盖受寒即止能使人筋急;受热,故使人筋挛。

若但热而不曾受,又亦能使人筋缓。

受湿则又引长无力。

《汤液本草》:气微寒,味甘,无毒。

《本草》云: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其根能下三虫。

仲景治风湿燥痛,日晡所剧者,与麻黄杏子薏苡仁汤。

《本草衍义补遗》:寒则筋急,热则筋缩。

急因于坚强,缩因于短促。

若受湿则弛,弛因于宽而长。

然寒与湿未尝不挟热,三者皆因于湿热。

外湿非内湿,有以启之,不能成病。

故湿之病,因湿面为多,而鱼与肉,继以成之者,甘滑、陈久、烧炙、辛香、干硬,皆致湿之因,宜戒哉。

丹溪先生详矣,又若《素问》言,因寒则筋急,不可更用此也。

薏苡的产地分布

薏苡的产地分布

土壤
薏苡适合生长在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避免在低洼地块种 植。
播种
适期播种,一般春季 或夏季进行,保持适 宜的播种深度和密度 。
施肥
合理施肥,以有机肥 为主,适量添加氮、 磷、钾等化学肥料。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 防治,及时采取措施 控制病虫害的扩散。
薏苡的产业分布现状
生产区域
薏苡主要生产区域包括中国的 南方地区、东南亚以及拉丁美
薏苡的植物特征
• 薏苡的茎直立,高约1-1.5米。它具有大的叶子,长可达30厘米,宽可达15厘米。叶鞘具翅。圆锥花序大而疏松,呈塔形, 长达30厘米,分枝轮生,腋生。小穗成熟后为紫红色,卵圆形或圆柱形,长约1厘米。颖果成熟时为灰黑色或为黄白色,长 约为5毫米,宽约为3毫米。
薏苡的地理分布
• 薏苡原产于亚洲热带的广大地区,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 等地都有分布。它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植物,可以在多种气 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 海南等地,薏苡被广泛种植并作为食物和药物使用。
洲等地区。
产业规模
薏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全 球薏苡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呈现增长 趋势。
产业链结构
薏苡产业链包括种植、加工、销售 等环节,其中加工环节较为薄弱, 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薏苡的产业发展趋势
品种选育
绿色生产
加强薏苡品种的选育和改良,培育适应不 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推广生态种植、有机栽培等绿色生产方式 ,提高薏苡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
贵州
薏苡的主要产区之一,分布范 围广泛,产量较高。
广西
薏苡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分 布在百色、南宁、桂林等地。
湖南
薏苡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分 布在常德、张家界、邵阳等地 。

薏 苡 仁(《本经》)

薏 苡 仁(《本经》)

薏苡仁(《本经》)薏苡仁(《本经》)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均系栽培。

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等地。

原植物生于屋旁、荒野、河边、或阴湿山谷中。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耐肥,各类土壤均可生长。

味甘淡,性凉。

归脾、胃、肺经。

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临床用名有苡仁、炒薏苡仁。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苦,微寒。

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名医别录》:无毒。

主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拾遗》:主不饥,温气,轻身。

煮汁饮之,主消渴,煞蛔虫,根煮服堕胎。

《药性论》:能治热风,筋脉挛急,能令人食。

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

昔马援煎服之,破五溪毒肿。

《开宝本草》:味甘,微寒,无毒。

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图经》:苡仁,心肺之药多用之。

故范汪治肺痈,仲景治风湿、胸痹,并有方法。

《济生方》治肺损咯血,以熟猪肺切,蘸苡仁末,空心食之。

薏苡补肺,猪肺引经也。

赵君猷言屡用有效。

《本草衍义》:《本经》云:微寒,主筋急拘挛。

拘挛有两等,《素问》注中,大筋受热,则缩而短,缩短故挛急不伸。

此是因热而拘挛也,故可用薏苡仁。

若《素问》言因寒则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

凡用之须倍于他药。

此物力势和缓,须倍加用,即见效。

盖受寒即止能使人筋急;受热,故使人筋挛。

若但热而不曾受,又亦能使人筋缓。

受湿则又引长无力。

《汤液本草》:气微寒,味甘,无毒。

《本草》云: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

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其根能下三虫。

仲景治风湿燥痛,日晡所剧者,与麻黄杏子薏苡仁汤。

《本草衍义补遗》:寒则筋急,热则筋缩。

急因于坚强,缩因于短促。

若受湿则弛,弛因于宽而长。

然寒与湿未尝不挟热,三者皆因于湿热。

外湿非内湿,有以启之,不能成病。

故湿之病,因湿面为多,而鱼与肉,继以成之者,甘滑、陈久、烧炙、辛香、干硬,皆致湿之因,宜戒哉。

丹溪先生详矣,又若《素问》言,因寒则筋急,不可更用此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第三节 薏苡的栽培技术
Logo
栽培要点
• • • • •
一、 品种选择及提纯复壮 二、选地整地 三、繁殖方法 四、田间管理 五 病虫害防治
Logo
• • • • • •
一、 品种选择及提纯复壮 薏苡是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间易串粉而混杂退化 。 不同品种间应相距400~500 m隔离种植,避免串粉。 二、选地整地 各类土壤均能种植薏苡,耐盐碱和潮湿。 薏苡黑穗病较重,因此不宜连作,前茬以豆科、十字 花科及根茎类作物为宜,以豆茬最好 。 • 前作收获后应及时耕翻,耕深20~25 cm。结合耕 翻施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翻耕后整平耙细,作畦 或作垄。
Logo
• 播种时间: • 春播:早春4月中下旬(长江流域),在冬
闲地和绿肥田中播种,其生育期较长,产量 较高。 • 夏播:在油菜或大、小麦收获以后播种,因 生育期较短,植株比较矮小,可适当增加密 度。 一般以株行距10cm×20 cm、田间 基本苗在每公顷37.5万株左右为宜。
Logo
四、田间管理
Logo
4.3抽穗开花
• 雄小穗开花先于雌小穗3~4 d。 • 雄小穗从抽出到开花,需7~11d,每一雄小
穗的花期持续3~7 d。
Logo
5.果实与种子
外面的总 苞坚硬, 呈卵圆形, 淡褐色。 有光泽。 带壳果千 粒重 86.5g
种皮红色,种仁卵形,背 面为椭圆形,腹面中央有 沟,内部胚和胚乳为白色、 糯性,有黏牙之感。
120d ; • 2.中熟种。生育期150~160d ; • 3.晚熟种。又称高秆种,产于福建省,生 育期210~230d 。
Logo
第二节 薏苡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Logo
一、薏苡的生育特性
• 薏苡(Coix lacryma-jobi L.)属禾本 • • • • • •
科薏苡属(Coix)宿根性多年生或一年生 草本植物,多数为一年生。 薏苡的一生分为以下5个生育期: 播种出苗期 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灌浆期
16。主要决定实粒数和千粒重,是决定高 产稳产的第二个关键时期。
Logo
二、薏苡的形态特征
• 1.根 • 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 . • 初生根为胚生长形成的根,4条(1条胚根和3条种
根。初生根陆续生出许多侧根,形成密集的初生根 系. • 次生根为薏苡下部节上长出的不定根 .次生根层数 一般为6~9层,地下有4~7层,地上有2~3层 . • 第1层次生根是从在薏苡鞘叶节上产生的(称鞘叶 节根)。鞘叶节根多为8条,其他各节均为2~4条。 次生根的长度自下而上逐层缩短,根的粗度自下而 上逐层增粗。
Logo
四、薏苡的类型
• 我国栽培的薏苡一般分为薏苡和川谷两个种。 • 薏苡的总苞(果壳)较薄,易破碎,果形卵圆,
米质糯性,出仁率60%左右。 • 川谷的总苞珐琅质,壳厚坚硬,不易破碎,果 形蒜头形(扁圆形),米质粳性,出仁率30 %左右 。
Logo
• 以薏苡栽培较多,熟期不同,可分为3类。 • 1.早熟种。又称矮秆种,生育期110~
Logo
• 包括黑龙江、吉林、 辽宁、内蒙古、宁夏
等。 • 本区属寒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薏苡生育 期间降水量与生育期需水量相一致,光照充 足,但有效积温不足,无霜期短,薏苡产量 稳而不高 。
Logo
• 2. 黄淮海平原薏苡区 • 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包括河南、山东全省,河
北省的中南部,江苏、安徽省北部。温度较高, 无霜期较长,日照、降水量均较充足,适宜于 薏苡种植,而且产量稳而高。 • 3. 西南山地丘陵薏苡区 • 属亚热带的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包括四川、云 南、贵州全省 。生长前期可刈割l~2次作饲草 用,后期留种收子粒用。 唯阴天过多(一般在 200 d左右),日照不足,是本区薏苡种植的 主要不利因素 。
Logo
薏苡具有下列5种药效:
• • • •
促进新陈代谢 抗癌 镇痛 利尿
Logo
Hale Waihona Puke 3 护肤品及工艺品原料 • 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对消除粉刺、雀斑、 老年斑、妊娠斑、皮肤粗糙等都有良好的疗 效。 • 川谷球形果实中部有条腹沟,因此极易用细 绳穿成门帘、手镯、项链等饰物 .
二、意苡的分布及生产概况
Logo
• 4.南方薏苡区 • 属热带、亚热带的湿润气候。包括海南、广
东、广西、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区 。气 温高,无霜期长,适宜于薏苡生长的有效温 度日数在250d以上。年降水量多,一般均 在1000 mm以上。 • 5. 西北内陆薏苡区 •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包括甘肃省 河西走廊和新疆全区。薏苡种植面积很少 。 日照充足,生长期短,薏苡生长期间的水分 不能满足,需靠灌溉。
Logo
三、繁殖方法
• 1 种子处理 • 浸种:种子经60℃温水浸泡10~15 min,
捞出后包好沉压在1%~2%的生石灰水中, 浸泡48 h;也可在1:1:100倍的波尔多 液浸泡24~48 h。 • 拌种:用50%多菌灵、80%粉锈宁、50 %托布津等农药,按种子重量的0.4%~ 0.5%进行拌种 。
Logo
• 1.播种出苗期 • 气温15℃以上时,7~14d就可出苗 。 • 当种子吸水达自身干重的50%~70%时即
开始萌发。种子在4~6℃时开始吸水膨大, 35℃吸水最快,40℃以上反而减慢。
Logo
• 2.苗期 (4月下旬至6月初) • 历时约40 d,叶龄为1~8叶。 • 此期生长点为半圆形,不断分化出叶原基,
25~30℃,最高温度为35~40℃ 。其他生育期以 日均温不超过26℃为宜 • 2.水分 • 湿生 ,干旱条件不利于其生长,尤其在孕穗到灌浆 阶段,水分不足可使产量大幅度降低。
Logo
• • • •
3.光照 喜光作物,充足的阳光有利于薏苡的生长 。 4.矿质养分 喜肥、耐肥 。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和抽穗开花期是 薏苡需肥关键期 。 • 幼穗分化盛期适量施肥对促进穗的分化、增加粒数、 有利。 • 抽穗开花期追施磷钾肥对果实灌浆、营养物质的积 累、 增加粒重甚为有利。
种子的发育
• 授粉后2d左右,雌蕊柱头即萎蔫,5 d后子房
迅速膨大,13 d后胚已形成,胚乳开始充实, 20d后颖果壳由绿转黄,子粒充实完毕。30 d 后果实颖壳变褐色.子粒成熟。 • 成熟的薏苡果实易脱落,应注意及时采收。
Logo
三、薏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温度 • 喜温 发芽的最低温度为9~l0℃,最适宜温度为
雄花穗从硬苞 内穿出,长约 3cm,纺锤形, 穗轴多节,有 1~3个小穗, 每小穗具2花, 一花无柄,每 花具3枚雄蕊。
4.2 幼穗分化
• 分化过程:从顶芽生长锥伸长到花粉形成,一
般可分成枝梗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 期、花粉形成期等4个时期 。 • 分化顺序:同一株中主茎先分化,分蘖后分化; 同一茎上先顶芽,后腋芽,自上而下地进行穗 分化。 • 第9片叶出现时,主茎生长点开始幼穗分化, 12片叶左右,植株进入穗分化盛期,此期是追 肥效应最大的时期。 • 穗肥的施用,一般应掌握在主茎11~12叶期 时进行 。
Logo
• 4.孕穗期 • 6月下旬。历时8~10d,叶龄11-15。 • 此期以生殖生长为主。主茎顶花序进入性器官
分化时期,历经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和 花粉形成等阶段。平均每天要增加20个花序。 • 此期是水肥需要的临界期。促使多分化花序、 提高结实率、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

Logo
• 5.抽穗灌浆期 • 7月初至9月中旬。历时60~70d ,叶龄
Logo
薏苡叶龄与生长发育进程的关系
• 4片真叶展开后开始进入分蘖期 • 6~8片真叶进入分蘖盛期 • 9~10片叶时,小穗开始分化,这时分蘖速
度减慢直至停止 。10片叶以后形成的分蘖 多为无效分蘖 。 • 12片叶左右,植株进入穗分化盛期,可见 到4个左右的外露节。 • 主茎第16片叶抽出时抽穗。
Logo
• • • • • • •
• 1 定苗间苗 • 2~3片真叶时间苗,5-7片真叶定苗,保持株
• • • •
距10~15 cm 。定苗后使田间密度保持在每 公顷22.5万~30万株 。 2 中耕除草 第1次: 苗高7 cm左右,结合间苗; 第2次:苗高15-20cm时,结合定苗; 第3次:苗高30 cm左右,结合施肥、培土。
Logo
3.施肥
• 3.1 基肥 • 每公顷加入1500~2250 kg鸡鸭干粪、1 • • • •
500 kg饼肥、225kg过磷酸钙。 3.2 追肥 苗肥(第1次追肥):在叶龄为6~8叶时,每 公顷追施硫酸铵150 kg左右。 穗肥(第2次追肥):在叶龄为10~11叶时, 一般每公顷要追施150~225 kg硫酸铵和 225 kg过磷酸钙、150 kg钾肥 。 粒肥(第3次追肥):在基本齐穗之后(1416叶),每公顷追施150 kg硫铵。
Logo
• 2 播种 • 播种方式: • 条播:早熟种按行距30~40 cm开沟,中晚熟
种按行距40~50cm开沟,沟深均为3~7 cm ,每公顷播种量为45~60kg ; • 穴播:早熟种按株行距20 cm×30 cm开穴, 中熟种按20cm×40 cm开穴,晚熟种按 20cm×50 cm开穴,每穴播种4~5粒,播种 量为每公顷37.5-52.5kg.
Logo
3.叶
• 叶互生,披针形, 如玉米叶,但叶 较小,叶脉较厚。 • 叶顶端尖,叶基 部宽心形,基部 呈鞘抱茎,叶脉 平行,两面光滑, 边缘粗糙。 • 叶的生长对温度 很敏感。
4花
• 4.1花序和花 • 总状花序。花单性, 雌雄同株 ,雌花穗 位于花序下部,包 围于卵圆形的硬质 总苞中,内有3朵小 花,2枚退化,1枚 结实。 • 雌蕊具花柱,柱头 分离为二,呈羽毛 状,伸出苞片。
• 薏苡主产地有贵州、广西、海南、云南等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