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情介绍

合集下载

江苏省省情

江苏省省情

江苏省省情自然地理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

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

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

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

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

低山丘陵面积占14%,集中分布在西南和北部。

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江苏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13-16ºC,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自然资源全省耕地面积7353万亩,占全国的3.97%,人均占有耕地0.99亩。

沿海滩涂890多万亩,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水资源江苏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降雨年径流深在150-400毫米之间。

本省地处江淮沂沭泗五大河流上游,长江横穿本省南部,江水系本省最可靠的水资源。

境内有太湖、洪泽湖、高宝湖、骆马湖、微山湖等大中型湖泊,以及大运河、淮沭河、串场河、盐河、通榆运河、灌溉总渠和通扬运河等各支河,河渠纵横,水网稠密。

本省平原地区广泛分布着深厚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下水源丰富。

全省地下水总量对农灌具有开采意义的是徐淮浅层水约29.57亿立方米/年,供垦区及海涂开发,人畜饮用的沿海深层地下水5.85亿立方米/年。

矿产资源本省地跨华北地和扬子准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粘土类、建材和稀有金属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已探明储量的65种,其中建材、粘土等34种单矿储量列全国前十位,铌钽矿、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8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第一位。

生物资源本省野生动物资源为数较少,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约有850多种,尚有可利用和开发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600多种。

水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南邻浙江、上海,西接安徽,北部与山东、苏北平原相接。

江苏省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自然地貌。

下面将从江苏的位置、地貌、气候和水资源等几个方面介绍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1. 位置江苏地处华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是连接中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重要枢纽,也是它与南通、镇江、宿迁等城市相对的。

江苏位于长江下游,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经过江苏的北部,为江苏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2. 地貌江苏地势较为平坦,主要由江、淮两个平原组成。

江南平原位于长江以南,是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淮北平原位于淮河以北,地势相对较高,气候相对干燥,主要以农业为主。

江苏还拥有一些丘陵地带,如南京市的紫金山,苏州市的太湖山,这些地区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3. 气候江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平均气温在27℃左右,冬季平均气温在4℃左右。

降雨集中在夏季,降水量较多,主要受到东南季风和太平洋气旋的影响。

同时,江苏还常常受到台风的侵袭,给江苏的农业和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水资源江苏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有许多湖泊和水系。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位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湖泊保护区。

另外,江苏还有松花江、秦淮河、长江等重要的河流和运河,这些水系不仅为江苏的农业灌溉提供了水源,也对江苏的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苏的地理特点影响了江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江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江苏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同时,江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风景名胜,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总之,江苏是一个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自然地貌。

它的位置、地貌、气候和水资源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和特色性。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长江下游、太湖之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江苏的一些地理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片富饶的土地。

一、地理位置江苏位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东临黄海、东海,南界浙江,西连安徽,北邻山东。

东西长约683公里,南北宽约595公里,总面积为102,600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二、地势和地貌江苏的地势主要呈南低北高的趋势,地貌主要分为五大地形:东部沿海平原、中部沿江平原、西部沿淮平原、北部苏锡常盆地和南部丘陵地带。

其中,沿海平原和沿江平原为江苏两大主要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三、水系和湖泊江苏拥有众多水系和湖泊,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淮河。

长江自南向北穿越江苏,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水路交通优势。

淮河则位于江苏西部,是江苏与安徽的分界线。

此外,江苏还有太湖、洪泽湖、骆马湖等湖泊,它们为江苏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气候特点江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江苏年平均气温14-17摄氏度,降水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约1000-1200毫米。

五、自然资源江苏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农田资源。

江苏的土壤肥沃,农作物种类繁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

江苏还拥有大量的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煤炭等。

六、人文景观江苏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

南京是江苏省会,有明代建造的紫金山、中山陵等著名景点;苏州是江苏的文化名城,有拙政园、盘门景区等古典园林;扬州有个“皮影戏之乡”的美誉;无锡以太湖风景区和灵山胜境闻名;南通、常州、镇江等城市也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总之,江苏是中国的文化古都,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景观。

希望这些地理知识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江苏这片烟雨江南。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江苏位于中国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东临黄海,东南濒临上海,南接浙江,西南与安徽相连,西北邻山东。

二、面积和人口江苏总面积为102,600平方千米,人口约为8,600万人。

这使得江苏成为中国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

三、地形地貌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平缓。

全省主要地貌类型有平原、河谷、丘陵和湖泊。

其中,长江和淮河是江苏两大重要河流,贯穿全境。

江苏的主要山脉有洪泽湖山脉、大别山脉和六合山脉等。

洪泽湖山脉位于江苏中部,是一个低矮的丘陵地带。

大别山脉是江苏与安徽的分界山脉,北起淮安,南至宿迁。

六合山脉位于南京市境内,是南京市的主要山脉。

四、气候特点江苏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交汇区。

全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降水量约为800-1200毫米。

五、主要城市江苏有很多重要的城市,其中苏州、南京和无锡是最知名的。

1. 苏州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

苏州坐落在太湖和长江之间,以其古典园林和水乡风光而闻名于世。

苏州还是中国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 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也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例如明孝陵、夫子庙和中山陵。

南京也是中国重要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

3. 无锡无锡位于太湖之滨,素有“鱼米之乡”和“太湖明珠”的美誉。

无锡以其美丽的太湖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

无锡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许多著名的企业和产业园区。

六、重要景点除了以上主要城市,江苏还有许多其他著名景点值得一游。

1. 金陵之宝——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象征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陵墓之一。

江苏省情

江苏省情

江苏:
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洪泽湖。

连云港云台山玉女峰是全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江苏省位于亚洲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

沿海滩涂占全国1/4,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江苏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本省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

太湖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首。

镇江中泠泉称“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泉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憨泉称“天下第三泉”。

茅山是我国东南道教中心,有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

南通狼山是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

陶都宜兴号称“洞天世界”。

苏州拙政园、留园跻身全国四大名园。

南京明孝陵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江苏时事政治手册及省情汇总

江苏时事政治手册及省情汇总

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最新版)时事政治手册目录第一部分江苏省省情精选版第二部分时政精选版第三部分时政真题第四部分时政模拟题第一部分省情精选版第一节省情概况一。

基本概述1.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

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省名为“江宁府”与“苏州府”合称之简称。

2.2013年,江苏常住人口达7939.49万人,居中国第5位。

江苏13市GDP全部进入中国前100名,3.江苏人均GDP达到12047美元,居中国各省首位。

4.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

5.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

6.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

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

7.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8.江苏与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各省第一。

江苏省外文名称下辖地区:1副省级市、12地级市、23县级市、21县著名景点:中山陵、云龙湖、恐龙园、太湖、苏州园林、花果山、洪泽湖湿地等机场:禄口机场、观音机场、硕放机场等方言:江淮官话、吴语、中原官话气候条件: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型气候火车站:南京南站、徐州东站、苏州站等省会:南京行政区划截至2014年,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21个县,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

江苏在中国的位置1.地跨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

江苏概况导游词(热门24篇)

江苏概况导游词(热门24篇)

江苏概况导游词(热门24篇)导游词。

欢迎大家阅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

此外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也曾将数百首歌颂扬州风光的诗歌留给了后人。

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游客们: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

扬州是苏北重镇之一,江淮地区水陆交通枢纽。

辖广陵、郊区2区,仪征、高邮、江都3市和邗江、宝应2县。

全市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总人口439万,其中市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境内的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市、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

仪征市、邗江县和扬州市郊区的北部为丘陵。

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

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等。

扬州有2480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

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楚怀王十年(公元前319年),楚国打败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

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始。

秦汉之际,因广陵县城靠近长江,为一县之都会,所以,又更名为江都。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

隋代统一中国后,才改称扬州,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扬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扬州的繁华,使身在北方的隋场帝杨广不胜向往,他在夜间也“吾梦扬州好”。

于是他征调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挖了南起临安(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并在扬州蜀冈、雷塘一带大建宫殿、苑囿。

三次由洛阳乘龙舟南游扬州,使当时的扬州成为拥有50万人口的重要商港。

唐时,扬州商业的繁荣,在全国范围内居第一位,超过四川,有“扬一蜀二”之说,“雄富冠天下”之誉。

这时的扬州还成为国际贸易港口,东南亚及西亚诸国的商船都来到扬州进行贸易。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关于江苏的地理知识点江苏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界杭州湾,西接安徽,北邻山东。

江苏省是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是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江苏省下辖13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地。

下面将为你介绍江苏的地理知识点。

一、位置和地理特点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南界杭州湾,西接安徽,北邻山东,总面积102600平方公里。

江苏省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的趋势,东南部多山丘和丘陵,西北部多平原和盆地。

江苏河流众多,最长的是长江,还有淮河、苏北运河等。

二、地形和地貌特点江苏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丘陵、平原、盆地和湖泊等地貌类型。

江苏的丘陵主要分布在南京、镇江、扬州等地,地势相对较高。

平原主要位于苏南地区,比如苏州、无锡等地,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盆地主要有徐州盆地和淮阴盆地,地势较低,盛产煤炭。

江苏还有一些湖泊,最大的是洪泽湖和骆马湖。

三、气候特点江苏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秋温暖宜人。

江苏年平均气温在14℃左右,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由于江苏地势复杂,气候差异也比较明显,北部地区较南部更寒冷。

四、山川湖泊江苏的山脉相对较低,主要有南京紫金山、镇江茅山等。

江苏境内湖泊众多,除了洪泽湖和骆马湖外,还有太湖、洞庭湖等。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水域广阔,素有“江南明珠”之称。

五、经济发展江苏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江苏的制造业以汽车、电子、纺织、化工等行业为主,其中苏州和无锡被誉为“中国制造业之都”。

此外,江苏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

六、人文地理江苏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资源。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苏州的园林、扬州的瘦西湖、常州的天宁寺等文化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江苏还是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知名高校坐落于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况
江苏,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二府之首字,简称“苏”。

省会城市为南京。

江苏傍江临海,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11%,全省常住人口7549.5万人。

连绵近1000公里的海岸线拥抱着约980万亩的黄金滩涂。

江苏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江苏历史悠久。

这里是中国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

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

3000多年前,江苏青铜器的冶炼和锻造,已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

公元3~6世纪,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7~10世纪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有所谓“天下大计,仰于东南”的说法,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

公元14~17世纪中叶以后,苏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为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祥地。

19世纪末叶,缫丝、纺织、面粉、采煤等近代工业,在无锡、南通、苏州、常州、徐州等地陆续兴起。

此后,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一直名列前茅。

江苏人文荟萃。

以著名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王安石为代表的历代诗人,在江苏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这里还产生过众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书画家顾恺之、龚开、米芾、唐寅、边寿民、郑板桥、龚贤,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诗人柳亚子、当代作家苏童、黄蓓佳、范小青、毕飞宇。

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周信芳、江其虎等。

以刘田依(刘田一)、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亚明、言恭达、汤永、宋文治、傅抱石、钱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刘继青、肖娴为代表的书画艺术大师享誉世界;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更有“百戏之本”的称誉;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淮阴年画、淮阴剪纸、扬州漆器、扬州玉器、南通风筝、宜兴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苏州和扬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工艺精品。

江苏省正式建制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现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连云港、徐州、盐城、淮阴、泰州、宿迁13个省辖市,下辖52个县和县级市,54个市辖区。

江苏境内山明水秀,名胜众多。

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均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省内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13座,包括六朝古都南京、人间天堂苏州。

江苏文化体育事业成就斐然。

拥有20多种地方戏剧和15个地方曲种。

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别具一格。

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31个,文化馆115个,公共图书馆101个,档案馆170个。

有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博物馆91个。

其中,南京小红花艺术团被誉为“娃娃天使”;南京图书馆为中国第三大公共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文物藏品数量居全国第三;设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量中华民国时期的历史档案。

全省基本上实现了省、市、县、乡广播电视联网和村村通有线电视。

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2775个,其中医院、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3333个,遍布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村)。

江苏,一个朝气蓬勃的省份,提出了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规划。

争取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到2020年左右,全省总体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省份。

二、历史沿革
1368年,改原江浙行省北部为京师(直隶省),直隶于中央,辖境为今苏皖沪;应天府(今南京)为中心。

1645年,改南京(南直隶省)为江南省,辖境不变,省会江宁府(由应天府改得,今南京)。

1667年,江南省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省,领江宁等8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苏沪两地,省会苏州府;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省,领安庆等7府,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安徽,省会寄治江苏省江宁府(今南京)。

1760年,江苏省设江宁布政使司,领江宁、扬州、徐州、淮安4府,名义上属江苏省,但设立江宁巡抚。

1853年,太平军改江宁府为天京;1864年,改天京为江宁府。

1912年1月,改江宁府为南京府;4月,江苏省会由苏州迁至南京。

1927年6月,设南京特别市,江苏省省会仍寄治南京。

11月,设上海特别市。

1949年5月,改南京特别市为南京市。

三、地理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

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

全省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4,居全国第24位。

2004年末全省人口7432.5万人,占全国的5.7%。

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五位(列河南、山东、四川、广东之后),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32人,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四、气候
江苏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3℃~16℃,春季升温西部快于东部,东西相差4~7天;秋季降温中部慢于北部,南北相差3~6天。

全年日照时数(绝对日照)平均为2000~2600小时,大于等于0℃的日照时数平均为1800~2240小时;日照百分率(相对日照)介于48%~59%之间。

全省各地日照时数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各占全年的29.0%~32.8%、20.1~21.3%。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江苏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但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全省年蒸发量为900~1050毫米。

全省年平均风速为3.5米/秒,江苏灾害气象主要有干旱、雨涝、热带风暴(台风)、霜冻、冰雹等。

五、交通
江苏跨江滨海,交通十分便利,投资环境得天独厚。

境内两条黄金水道长江和大运河十字交错,是著名的“舟楫之乡”。

海岸线绵延954公里,沿海和沿江开放港口众多。

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000公里,密度全国第一,长
江天堑正在变为通途,两岸交往日益便利。

铁路方面,现有京沪、宁芜、陇海三条干线,南京、徐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全省有8个省辖市建有航空港,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已开通多条国际航线。

六、人文教育
江苏历史上名人辈出,灿若繁星。

明清两朝全国212个状元中江苏就出了66个,约占1/3。

近现代科技、文化名人有华罗庚、周培源、茅以升、柳亚子、朱自清、叶圣陶、徐悲鸿、梅兰芳等。

江苏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省会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江苏科教基础雄厚,人才资源丰富,体现为“两多一高”: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现有普通高校105所,在校学生91.3万人,均居全国第一。

江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0%,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二是高层次人才多,全省现有两院院士8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800余人,均列全国第三。

三是全民受教育程度高,199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高中阶段入学率达79%,苏南地区已普及12年教育。

七、名胜
江苏省处于长江下游,长江以南地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苏的名胜数不胜数。

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明朝等建都的历史名城,素有虎踞龙盘之称。

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其中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遗产。

无锡郊区的梅村是吴姓人家的发源地,许多吴氏后代到这里寻根祭祖。

著名公园锡惠公园中的寄畅园和著名音乐家华彦钧的墓地也在无锡。

惠山泥人是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

苏州,春秋时为吴国都城,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

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水乡城市,与杭州齐名,并称“苏杭”。

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我国宋、元、明、清建造的园林艺术精华,苏州古典园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扬州,春秋吴王夫差开始在这里筑“邗城”,隋朝开凿大运河以后,更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塞,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是历史上闻名的商业城市和中外友好往来的港口。

有唐城遗址、史公祠、平山堂、个园等文物古迹。

徐州,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

自古兵家必争,是有名的军事战略要地。

镇江,春秋时称朱方、谷阳,秦称丹徒,三国时孙权筑京城后称京口,北宋始称镇江,为府治。

沿长江有著名的京口三山,金山有金山寺;慈寿塔、“天下第一泉”等;焦山有定慧寺和“瘗鹤铭”等著名碑刻;北固山有甘露寺及宋铸铁塔等,南朝梁武帝称之为“天下第一江山”。

常熟,商末称勾吴,西晋建诲虞县,南朝梁时称常熟,自唐以后为县治所在。

古城布局独特,城内有琴川河,西北隅有虞山伸人,人称“十里青山半人城”。

现虞山上保存有明代城墙遗迹,城内街道基本保持明、清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