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
山东省省情和山东省农业基本情况简介

山东省省情简介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攸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区位】山东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
人口9475万,辖17个市、140个县(市、区)。
山东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接广袤的中原腹地,南连江浙沪,北通京津塘,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气候】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11—14℃,平均降水量680—950毫米。
【资源】海洋资源。
山东海岸线长3345公里,沿海滩涂面积3000平方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卤水资源丰富,鱼虾蟹贝藻等600余种,产量居全国前列。
矿产资源。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基地。
在已发现的150种矿产中,石油、煤炭、黄金、石膏、石墨、石灰岩等55种储量居全国前列。
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油田,兖矿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山东农业发达,工业体系完备,国民经济位于全国前列,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生物资源。
山东省生物种类繁多,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旅游资源。
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自然保护区7处、森林公园36处、地质公园6处。
全省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9个、旅游景区900余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458家(其中,5A级景区6家,新增3家;4A级景区109家,新增34家。
)、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23个、旅游星级饭店912家、旅行社1816家、旅游星级餐馆273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0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5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
其中,入境旅游收入21.6亿美元,增长22.1%;国内旅游收入2915.8亿元,增长25.1%。
接待游客总人数3.5亿人次,增长21.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66.8万人次,增长18.3%。
山东公务员考试应知应会常识: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省况(一)一、山东概况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
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
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
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
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
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
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二.行政区划1949至2008年底,全省划分为17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140个(市辖区49个、县级市31个、县60个),乡镇级单位1941个,其中,街道办事处423个,乡295个,镇1223个。
山东省情省况汇总

山东省情省况汇总自然地理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114°47.5′~122°42.3′之间。
4省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0.7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122.6公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海岸海域】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1/6。
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海洋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 589个,海岛总面积约101.79平方公里,海岛岸线572.78公里。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雨热11℃~14℃,全省气温地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公基-山东省情

理论攻坚—山东省情 1第一章山东地理概况一、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省会为济南市。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 4 省接壤。
东西长 721.03 千米,南北长 437.28 千米,全省陆域面积 15.58 万平方千米。
二、地形地貌( 一) 地形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
(二) 地貌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台地等基本地貌类型。
境内平原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三、河流湖泊( 一) 河流山东省水系比较发达,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
(二) 湖泊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
北五湖包括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
四、海岸海域( 一) 海岸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大陆海岸线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至鲁、苏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全长约 3345 千米,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 1/6。
(二) 海域全省海洋面积 15.96 万平方千米,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 37%。
近海海域中分散着众多岛屿,其中最大的是南长山岛。
五、气候( 一) 气候类型山东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二) 气温和降水全省年平均气温基本遵循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规律,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总体来看,年平均降水量南多北少。
降水季节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于夏季。
六、海洋资源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中国对虾、扇贝、皱纹盘鲍、刺参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七、植物资源境内有各种果树约90 种,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
(完整版)山东省情省况汇总

第三篇:省情省况第一章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省情简略版

【总况】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攸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山东是著名的沿海省份,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接广袤的中原腹地,南连江浙沪,北通京津塘,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全境南北最长420多千米,东西最宽约700多千米。
近海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
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十九位。
地处我国东部南北交通要道,京沪京九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西部内陆,胶济、荷兖与兖石横贯东西,兰烟铁路穿行于半岛中部。
常住人口9684.87万人,省辖17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48个市辖区,60个县。
2、(地质地貌)山东地势总体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
东部及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北部及西部是坦荡的平原。
3、(气候、河流、湖泊)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在11-14摄氏度,年降水量在550-950毫米,山东省河流比较发达。
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或独流入海著名的河流有黄河、沂河、徒骇河、京杭大运河。
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南阳、独山、昭阳、微山、还有东平湖。
4、(海岸线)山东省大陆海岸线长3024.4千米,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6,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
5、(资源)水产资源相当丰富,对虾、海胆、刺身、扇贝、鲍鱼等海珍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油气资源储量丰富,省内已建有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是全国第二大产油省,原油产量占全国1/3.鲁西地区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最为丰富。
金矿则主要分布在东部。
【历史人文】1、(经济)山东省立足于统筹整合,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基于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休闲度假魅力。
在提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形象口号的基础上,山东省旅游界进一步凝练并创建了好客山东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突出竞争优势的地域旅游品牌。
2、(历史)现在所说的山东是因位于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第一篇:山东省情省况山东省省情1、山东省地处中国的哪部分?答: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面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西部和南部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2、山东省陆地总面积多少?人口多少?答:山东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到2006年底总人口9309万人。
3、山东的海岸线全长多少?居全国第几位?答: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4、说说山东名称的由来和她的简称的由来?答: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明朝设山东布政使司(又称行省),至清朝正式称山东省。
山东简称鲁,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山东省简称鲁,也称齐鲁。
5、纵贯山东境内的有中国哪两大铁路干线?答: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使山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直通列车。
6、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多少处?以哪些港为枢纽港?答: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25处,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枢纽港。
7、山东省矿产资源有多少种?探明储量的有多少种?答:山东省的矿产资源有128种,探明储量的有74种。
8、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什么?请具体介绍一下。
答: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黄金海岸线”和“山水圣人线”。
“黄金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宛若四颗明珠、交相辉映;“山水圣人线”由一山(泰山)一水(泉城)一圣人(曲阜)组成。
9、鲁菜分哪三个子菜系?它们的各自代表菜是什么?答:鲁菜分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三个子菜系。
济南菜代表菜有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宫爆鸡丁等;胶东菜有全鱼宴、鱼翅席、海参席等。
10、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什么时候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和潍坊国际风筝节分别在每年的什么时候举办?答: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
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黄河下游,渤海、黄海之滨,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
山东省历史悠久,古为齐、鲁两国之地,因此又有“齐鲁大地”之称,简称“鲁”。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首先,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特点。
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在冬季,山东受蒙古高压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则受夏季风影响,气温高、湿度大。
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1-14度之间,雨热同期。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山东省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10多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山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胜利油田,其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中国前列。
另外,山东的煤炭储量也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济宁、临沂、枣庄等地区。
山东省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此外,山东省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泰山、三孔、趵突泉、蓬莱阁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山东省的经济实力也非常强大。
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中,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产业是山东的支柱产业。
同时,山东的农业也十分发达,是中国的主要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山东省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山东省的交通也非常便捷。
山东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网络完善。
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接了全省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同时,山东的铁路网也很发达,包括京沪铁路、胶济铁路等多条干线铁路。
此外,山东省还有多个民用机场和港口,如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等,可以提供便捷的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乎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1)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
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
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绣针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仅次广东省,全国第二。
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海洋大省。
自北向南依次有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日照共七个滨海地级市。
庙岛群岛屹立在渤海海峡,是黄海与渤海的分界处,扼海峡咽喉,是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
山东海岸大都由地壳断裂上升或海积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处的岸线由黄河携带的泥沙冲击而成,此地多滩涂,成三角至岚山头,以曲折的岩岸位置,间杂沙质海滩岸线。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
近海海域中,散布着299个岛屿,总面积147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
(2)山东的土地、植物、动物、水利与矿产资源山东省简称鲁,位于黄河下游,太行山以东,黄海、渤海之滨,省会济南。
辖济南、青岛等17地级市,章丘等31县级市和61县。
面积1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9079。
沿海有岛屿290多个。
地形以平原丘为主,可分鲁西北平原、鲁中南山地丘陵、胶东低山丘陵、胶莱平原等四部分。
主要河流黄河、大运河,湖泊有微山湖、昭阳湖等。
绝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以矿产和海洋资源占优势。
煤、石油、黄金等储量较大,石油以胜利油田为重要产地。
海盐资源和沿海湖区鸟类资源极为丰富。
工业较发达,以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
机械工业中济南机床、青岛铁路机车、家用电器、烟台钟表等产品驰名全国。
食品中啤酒、花生油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优势。
是我国农业发达省份,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花生、水果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薯类、棉花等居全国前列。
温带水果和浅海滩涂殖的对虾、贝类、海带均闻名于世。
山东别称齐鲁,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子、孟子的故乡,又有山、泉、湖、海等众多旅游资源;曲阜、聊城、临淄等6个城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山、崂山、胶东半岛海滨等3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处,并辟有黄河口、崂山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长岛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沂蒙山区有解放时期孟良崮战役遗址,枣庄市有台山庄抗日战争纪念馆。
特产海鲜和温带果品,德州扒鸡、青岛啤酒、即墨老酒、潍坊风筝、淄博陶瓷等享誉全国,鲁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3)山东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山东省文物古迹众多,山川风光秀丽,构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线。
全省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07处,其中国家级27处,省级379处,拥有历史文化名城14座,其中国家级6座。
有馆藏文物60多万件。
世人誉为“中华民族之魂”、“五岳之尊”的泰山,以其雄浑博大的气势和丰富灿烂的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清单。
在孔子故乡曲阜市,由古代供奉祭祀孔子的孔庙、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生活的孔府和世界规模最大、保存年代最久的人造园林-孔子家族墓地孔林组成的“三孔”,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山东省拥有“泉城” 济南、“齐国故都”淄博、“人间仙境”蓬莱、“世界风筝都”潍坊、“道教圣地”崂山和昆嵛山、“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首座国家级卫生城”威海等著名的旅游胜地。
另外,还有灵岩寺、梁山水泊遗址、菏泽牡丹园、黄河入海奇观、微山湖十万亩荷花、德州苏禄王墓、枣庄万亩石榴园、古运河等旅游名胜。
(4)齐鲁史源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可以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
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滕县北辛文化遗址,距今也有七千年左右。
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都是在山东首先发现的。
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
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前期的五次迁都,有三次在山东境内。
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
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姜尚于齐,封周公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
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仪之邦"。
齐、鲁作为周王朝的两大支柱,经济、文化取得更快发展,对以后山东地方历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生产关系逐步发生变革,齐、鲁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因此,山东地区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相对早一些。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表明在鲁国已出现封建生产关系的萌芽。
公元前481年,齐国的田常杀齐简公"专齐之政",齐国成为当时中国最早出现的一个封建大国。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齐是最后被灭的一个诸侯国。
自此以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山东地区虽有时也曾为割据势力所盘踞,但总的来说,则是属于历代封建皇朝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山东地区就以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著称于世。
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西上,运往关中地区。
西汉时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户390万,占全国当时人口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
后来虽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但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
隋初,山东各州县遍置粮仓,户口占全国总户数的2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每年要将山东几百万石粟米漕运至关中。
开元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
绢一匹,钱二百;到了唐后期,虽经战乱,但山东农业生产仍在发展,"田畴大辟,库仓充积"。
宋金元时期,山东地区承受的封建剥削尤重,并不断遭受外来的侵扰和野蛮统治,经济处于滞退状态。
元代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
明初,"多是无人之地",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山东耕地面积达到7240万余亩,为北宋时期的倍,居全国第三位。
清康熙年间又增至9000余万亩,这大概是鸦片战争以前山东耕地的最高数字。
山东的冶铁业起源很早,春秋初年,齐国已使用铁制农具。
西汉时,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8处,山东就有18处。
唐朝的兖州是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
北宋时莱芜铁冶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
明朝初年,山东年产铁315万余斤,居全国第三位。
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宋时登、莱二州产金,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90%。
明初,济南、青州、莱州三府岁采铅32万余斤。
清朝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最著名的是峄县煤矿,乾嘉时期,北运京师、奉天,动辄数百万石。
山东的纺织手工业举世闻名,战国时期,齐国即号称"冠带衣履天下"。
临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汉代三大纺织中心。
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等地。
因此,当时山东地区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之一。
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是驰名全国的纺织品。
宋代在青州设立织锦院,专门织造高级纺织品。
宋神宗时,在山东"和买"绢帛,每年达30万匹左右。
明清时期,济南、济宁、临清等城市都有较发达的纺织手工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东经济也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近代山东经济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
近代山东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顽固地保存着,土地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封建势力盘剥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洋货在山东的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
农民日趋贫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
在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机器局;在枣庄、淄川、平度等地有煤、铅、金等矿业生产;在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蛋粉厂等轻工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山东民族工业曾一度得到发展。
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
侵略者力图使侵占区经济殖民地化,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
他们重点掠夺山东的"二白二黑",即食盐、棉花和煤、铁。
对战火余存的工业,他们采取"军事管理"、"中日合办"等手段加以夺取,迫使大部分民营工业陷于绝境。
在农村他们强占土地,征调劳工,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