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

第三篇:省情省况第一章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省情试题

山东省情试题山东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
山东省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深受游客的喜爱。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山东省的情况。
一、山东省的位置和地理特点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南濒渤海、北临黄海,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接壤。
由于地处临海地区,山东省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和港口城市,如青岛、威海、烟台等。
此外,山东的内陆地区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如泰山、孔庙、曲阜等。
二、山东省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山东省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曲阜,这里有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此外,山东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名胜,如济南的千佛山、青岛的八大关等,这些景点都吸引着众多游客。
三、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山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产量居全国前列。
在工业方面,山东省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和重工业基础,例如钢铁、化工和机械制造等。
此外,山东省还拥有发达的港口和海洋产业,对外贸易非常活跃。
四、山东省的风俗和民俗文化山东省有着独特的风俗和民俗文化。
例如,山东的舞狮、舞龙等表演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吸引着许多游客和观众。
此外,山东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人们在这些节日里会进行特定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充分展示了山东的民俗文化。
总结:山东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份,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山东省的经济发展也相当迅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占据重要的地位。
此外,山东省独特的风俗和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亮点。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东省会继续展现出光彩璀璨的一面,吸引更多人前往探索和欣赏。
山东省情介绍

山东省情介绍山东省情介绍各位团友,欢迎来到山东。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很高兴为大家提供服务。
首先,我把山东省情给大家介绍一下。
1.地理位置山东位省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是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
山东省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6%,拥有3024千米的海岸线。
山东东连大海,西接陆地,分半岛和内陆两部分。
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和渤海之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望,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
西部内陆从北到南与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省接壤。
2.行政区划和人口山东有17个地级市,140个县市区,其中49个在市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
山东有9300多万人口。
济南是省会,青岛是著名的海滨城市。
3.气候山东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春秋短暂,年均温在11~14摄氏度,年均降雨量在550-95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因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天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冬春干旱,对农业影响极大。
4.历史山东是中国古老文化的发源地。
沂源人化石证明山东是4、5千年前人类的摇篮。
山东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在相对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基础上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度的过程。
山东是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境内的齐国、鲁国是两个发达的诸侯国。
因为如此,山东被称作“齐鲁大地”,“ 鲁”是山东的别称。
5.历史人物山东享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直到今天一大批历史人物仍然具有重大的影响。
儒教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在世界有深刻的影响。
著名的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是一部杰出的著作,在国内外军事界、商业界应用广泛。
著名的哲学家孟子、墨子,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家和巧匠鲁班,神医扁鹊,战略家诸葛亮,词作家李清照、辛弃疾以及小说家蒲松龄都因杰出的贡献被历史所铭记。
6.旅游资源山东旅游资源丰富,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大量的景点。
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泰山,世界文化遗产、曲阜的孔庙、孔府和孔林,齐国故都临淄,国际啤酒城青岛,国际葡萄酒城烟台,天尽头荣成,泉城济南,黄河入海口奇观,仙山之祖昆嵛山,有美丽传说的峄山,因著名小说《水浒传》而闻名的梁山,都是游客的理想目的地。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第一篇:山东省情省况山东省省情1、山东省地处中国的哪部分?答: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面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西部和南部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2、山东省陆地总面积多少?人口多少?答:山东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到2006年底总人口9309万人。
3、山东的海岸线全长多少?居全国第几位?答: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4、说说山东名称的由来和她的简称的由来?答: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明朝设山东布政使司(又称行省),至清朝正式称山东省。
山东简称鲁,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山东省简称鲁,也称齐鲁。
5、纵贯山东境内的有中国哪两大铁路干线?答: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使山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直通列车。
6、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多少处?以哪些港为枢纽港?答: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25处,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枢纽港。
7、山东省矿产资源有多少种?探明储量的有多少种?答:山东省的矿产资源有128种,探明储量的有74种。
8、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什么?请具体介绍一下。
答: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黄金海岸线”和“山水圣人线”。
“黄金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宛若四颗明珠、交相辉映;“山水圣人线”由一山(泰山)一水(泉城)一圣人(曲阜)组成。
9、鲁菜分哪三个子菜系?它们的各自代表菜是什么?答:鲁菜分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三个子菜系。
济南菜代表菜有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宫爆鸡丁等;胶东菜有全鱼宴、鱼翅席、海参席等。
10、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什么时候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和潍坊国际风筝节分别在每年的什么时候举办?答: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
山东省情省况之自然地理

山东省情省况之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省省情概括

山东省省情概括几乎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1)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
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
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绣针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仅次广东省,全国第二。
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6%,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海洋大省。
山东省省情省况汇总

山东省情省况-社会事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山东,民风淳朴,笃实尚学,宽厚守信,社会安定祥和,文化科学繁荣兴盛。
(一)科技教育山东省拥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111所高校,中等职业学校782所,技工学校257所,普通中学4039所,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山东有住鲁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3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万人。
省级科研机构97所,农业技术、海洋科学等方面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
2008年共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330项,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8年专利申请量6万件,授权量为2.7万件。
(二)医疗卫生全省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拥有卫生机构7.5万所,其中医院1324所,卫生院1760所,诊所1万所,村卫生室5.8万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8所,妇幼保健机构150所。
病床29.2万张。
全省执业医师15.1万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73家,服务人口覆盖率86.8%。
1127所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项目全部建成。
(三)社会保障2008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60.8万人、1266.2万人、864.1万人、865万人和638万人。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237.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月人均养老金1214.8元。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全面展开,参保居民58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由上年14个扩大到40个,参保农民29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7.0%。
普遍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四)人居环境山东山清水秀,民风纯朴,主要城市公共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及休闲娱乐设施齐全。
威海市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日照市获“2009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概况第一篇:山东省情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山东半岛伸入渤海与黄海之间,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与辽东半岛相对,庙岛群岛纵列其间,是渤海与黄海之自然分界线,拱卫天津和中国首都北京。
西部内陆,西北与河北接壤,西南与河南交界,南与安徽、江苏毗邻。
全省东西最长距离700公里,南北420公里,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山东地势中部山地突起,东部丘陵起伏和缓,西南、西北低洼平坦。
全省呈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居中部,为全省最高点,海拔1545米。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内陆最低处。
境内地型以平原丘陵为主。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全省3024公里,占全国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最大的是庙岛群岛中的南长山岛,面积12平方公里。
山东水系比较发达,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主要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大汶河、小清河、沂河、沭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水、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京杭大运河在境内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公里。
南四湖,通称微山湖,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海岸全长3024公里,占全国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第二位。
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刮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全省年平均气温11℃—14℃;年平均降水量550—950毫米,冬季一般有140—150天,夏季72—108天,春秋各50—70天。
土地资源山东省土地广袤,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
2000年底有耕地660.74万公顷。
土地的类型及分布。
山东土壤大体可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水稻土等六大类型。
林业资源山东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林木的区系组成是以华北林木区系为主体,同时又掺杂了一定数量的南方、北方及国外林木成分,因此树种资源比较丰富,生态特性也较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省情省况第一章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
北五湖自北而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以东平湖最大,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蓄水总量40亿立方米。
此外,还有麻大湖、白云湖、青沙湖等。
【海岸海域】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
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4%,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
全省海洋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近海海域中,有天然港湾20余处,共有海岛589个,海岛总面积约101.79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约572.78公里。
【气候】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
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
年平均气温11℃~14℃,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
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
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1.(2014山东)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有著名的“南四湖”。
下列不属于“南四湖”的是:A.微山湖B.昭阳湖C.东平湖D.南阳湖解析:南四湖位于济宁市微山县境内,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串连湖泊的总称,因在济宁以南而得名,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
湖面狭长,中部较窄,南北长约126公里,东西宽约5~25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
但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他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
故正确答案为C。
2.下列关于山东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东省最大的湖泊是东平湖B.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D.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解析: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他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邻接江苏省徐州市,现属微山县管辖,是山东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
故本题答案选A。
3.济宁市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渔业基地,主要淡水渔业基地是A.京杭运河B.洸府河C.南四湖D.泗河解析:南四湖,是山东第一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
该湖属浅水富营养型源泊,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鱼、虾、苇、莲等多种水生动植物,是山东省最重要的淡水鱼业基地,故本题选C。
4.下列关于山东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山东省最大的湖泊是东平湖B.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D.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解析: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的总称(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他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邻接江苏省徐州市,现属微山县管辖,是山东省第一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
故本题答案选A。
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一大半岛,位于山东省东北部,背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东部与朝鲜隔海相望,为中国北部外贸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下列城市属于山东半岛的是()。
A.莱芜B.威海C.青岛D.烟台解析: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
界划以寿光羊口镇小清河口和日照岚山口与岚山头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口两点连线以东的部分。
胶东半岛是其一部分。
半岛三面临海,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东部与韩国隔海相望。
重要的城市有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第二章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省土地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人均土地面积0.16公顷。
【矿产资源】山东省现已发现147种矿产资源,查明资源储量的有85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地热等能源矿产7种;金、铁、铜、铝、锌等金属矿产25种;石墨、石膏、滑石、金刚石、蓝宝石等非金属矿产50种;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水气矿产3种。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储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全国保有资源总量统计,列全国前5位的有44种,列全国前10位的有75种,以非金属矿产居多。
其中,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资源有金、铪、自然硫、石膏等9种;列全国第2位的有菱镁矿、金刚石、石榴子石、玉石、透辉石、建筑用辉石岩等10种;列第3位的有钛(金红石)、锆、片云母等12种。
【水资源】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
全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
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黄河高村站1951~2007年资料)为359.5亿立方米,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
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每年可为山东省调引长江水13.53亿立方米,可有效缓解山东省水资源短缺矛盾,构筑起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现代骨干水网,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和山东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
全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
【海洋资源】山东海洋资源得天独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
近海栖息和洄游的鱼虾类达260多种,鱼类资源有79种,隶属于13目39科70属。
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28种,占鱼类数的35.4%;一般经济鱼类41种,占51.9%;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10种,占12.7%。
经济价值较高、有一定产量的虾蟹类近20种,浅海滩涂贝类百种以上,经济价值较高的有20多种。
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有藻类131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近50种,其中,海带、裙带菜、石花菜为重要的养殖品种。
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山东还有可供养殖的内陆水域面积26.7万公顷,淡水植物40多种,淡水鱼虾类70多种,其中主要经济鱼虾类20多种。
【动植物资源】山东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余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645种。
树木600多种,分属74种209属,以北温带针、阔叶树种为主。
各种果树90种,分属16科34属,山东因此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
中药材8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
山东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素有“粮棉油之库,水果水产之乡”之称。
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麻类产量都很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陆栖野生脊椎动物500种,其中,兽类73种,鸟类406种(含亚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10种。
陆栖无脊椎动物特别是昆虫,种类繁多,居全国同类物种之首。
在山东境内的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71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16种。
第三章行政区划【区划沿革】山东,最初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主要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至金代设置山东东、西二路,“山东”始作为政区名称。
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本省的专名。
山东行政区划溯源,与全国一样,大致萌芽于夏代。
夏商时期,今山东地域范围的“方国”,文献上记载的有130多国。
其中,夏后氏后国和夏世侯伯之国13个,商氏后国和商氏侯伯之国15个,东夷族氏族部落演进为国者100多个。
西周沿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对原商王朝统治的广大地区实行“封邦建国”。
今山东地区的封国主要有:太公吕尚(姜子牙)受封的齐国和周公旦受封、其子伯禽代受封的鲁国。
山东被称为“齐鲁之邦”或简称“鲁”,即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