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情省况(整理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山东省情省况汇总

(完整版)山东省情省况汇总

第三篇:省情省况第一章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15.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4%。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0.7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122.6公里,东西宽5~22.8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省情简略版

山东省情简略版

【总况】山东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历史攸久,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誉。

【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山东是著名的沿海省份,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接广袤的中原腹地,南连江浙沪,北通京津塘,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全境南北最长420多千米,东西最宽约700多千米。

近海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土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

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十九位。

地处我国东部南北交通要道,京沪京九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西部内陆,胶济、荷兖与兖石横贯东西,兰烟铁路穿行于半岛中部。

常住人口9684.87万人,省辖17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48个市辖区,60个县。

2、(地质地貌)山东地势总体表现为中部高、四周低。

东部及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北部及西部是坦荡的平原。

3、(气候、河流、湖泊)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在11-14摄氏度,年降水量在550-950毫米,山东省河流比较发达。

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或独流入海著名的河流有黄河、沂河、徒骇河、京杭大运河。

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南阳、独山、昭阳、微山、还有东平湖。

4、(海岸线)山东省大陆海岸线长3024.4千米,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6,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

5、(资源)水产资源相当丰富,对虾、海胆、刺身、扇贝、鲍鱼等海珍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油气资源储量丰富,省内已建有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是全国第二大产油省,原油产量占全国1/3.鲁西地区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最为丰富。

金矿则主要分布在东部。

【历史人文】1、(经济)山东省立足于统筹整合,加快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基于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休闲度假魅力。

在提出文化圣地,度假天堂的形象口号的基础上,山东省旅游界进一步凝练并创建了好客山东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突出竞争优势的地域旅游品牌。

2、(历史)现在所说的山东是因位于太行山之东而得名。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省情1、山东省地处中国的哪部分?答: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北面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西部和南部陆地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2、山东省陆地总面积多少?人口多少?答:山东省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到2006年底总人口9309万人。

3、山东的海岸线全长多少?居全国第几位?答: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

4、说说山东名称的由来和她的简称的由来?答:山东在战国时期泛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作为政区名称始于金代,明朝设山东布政使司(又称行省),至清朝正式称山东省。

山东简称鲁,春秋时期山东境内的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山东省简称鲁,也称齐鲁。

5、纵贯山东境内的有中国哪两大铁路干线?答:京沪铁路和京九铁路。

京九铁路使山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够直通列车。

6、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多少处?以哪些港为枢纽港?答:山东目前沿海港口有25处,以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为枢纽港。

7、山东省矿产资源有多少种?探明储量的有多少种?答:山东省的矿产资源有128种,探明储量的有74种。

8、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什么?请具体介绍一下。

答:山东旅游两大品牌线路是“黄金海岸线”和“山水圣人线”。

“黄金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宛若四颗明珠、交相辉映;“山水圣人线”由一山(泰山)一水(泉城)一圣人(曲阜)组成。

9、鲁菜分哪三个子菜系?它们的各自代表菜是什么?答:鲁菜分济南菜、胶东菜和孔府菜三个子菜系。

济南菜代表菜有糖醋鲤鱼、九转大肠、宫爆鸡丁等;胶东菜有全鱼宴、鱼翅席、海参席等。

10、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什么时候举办?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和潍坊国际风筝节分别在每年的什么时候举办?答: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每年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

青岛国际啤酒节在每年的8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举办,时间持续两周;泰山国际登山节在每年的9月6日至8日举办;潍坊国际风筝节在每年的4月20日至25日举办。

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概况

山东省情概况山东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地处黄河下游,渤海、黄海之滨,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山区,地势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

山东省历史悠久,古为齐、鲁两国之地,因此又有“齐鲁大地”之称,简称“鲁”。

山东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首先,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气候特点。

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

在冬季,山东受蒙古高压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则受夏季风影响,气温高、湿度大。

全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1-14度之间,雨热同期。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山东省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10多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山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胜利油田,其探明储量和产量均居中国前列。

另外,山东的煤炭储量也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济宁、临沂、枣庄等地区。

山东省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此外,山东省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泰山、三孔、趵突泉、蓬莱阁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山东省的经济实力也非常强大。

山东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中,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等产业是山东的支柱产业。

同时,山东的农业也十分发达,是中国的主要粮食和棉花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山东省还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这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山东省的交通也非常便捷。

山东的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交通网络完善。

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连接了全省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

同时,山东的铁路网也很发达,包括京沪铁路、胶济铁路等多条干线铁路。

此外,山东省还有多个民用机场和港口,如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等,可以提供便捷的航空运输和海上运输服务。

山东省省情概括

山东省省情概括

山东省省情概括几乎最全:山东基本省情省况(1)山东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与气候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省成为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

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

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

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

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

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

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

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

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

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绣针河口,全长3121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仅次广东省,全国第二。

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300平方公里,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为全省陆地面积的10.6%,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有可为,因此是名符其实的海洋大省。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山东(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古为齐鲁之地,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是中国儒家文化发源地。

位于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

从北至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地势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紧邻韩国和日本,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临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中国的菜篮子,中国温带水果之乡,中国第二人口大省。

山东既有内陆地区的保守和豪情,又兼具半岛海岸地区的开放和豁达。

工农业发达,2013年全省全年GDP近5.5万亿,占中国GDP总量的1/9,是中国第三大经济强省。

山东形成了“一群一圈一带”的空间结构城市群体,分别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和鲁南经济带。

山东旅游业发达,年游客接待量超3.5亿人次,居全国首位。

2013年,广东、江苏、山东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此外,山东还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2014年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贸易部长会议,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举办地。

简介山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单位,简称“鲁”,别名齐鲁、东鲁、鲁东等,省会济南。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陆地总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

地理环境山东因处于太行山之东而称“山东”。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海,北滨渤海,全省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全省温暖湿润,水热条件较同纬度内陆地区更佳。

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

省境光照充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

山东省河流较多,黄河是山东省内最大的河流,京杭大运河横过黄河,是山东省的第二大河。

山东省省情省况汇总

山东省省情省况汇总

山东省情省况-社会事业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山东,民风淳朴,笃实尚学,宽厚守信,社会安定祥和,文化科学繁荣兴盛。

(一)科技教育山东省拥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111所高校,中等职业学校782所,技工学校257所,普通中学4039所,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山东有住鲁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3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万人。

省级科研机构97所,农业技术、海洋科学等方面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3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

2008年共取得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330项,有26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08年专利申请量6万件,授权量为2.7万件。

(二)医疗卫生全省基本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拥有卫生机构7.5万所,其中医院1324所,卫生院1760所,诊所1万所,村卫生室5.8万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78所,妇幼保健机构150所。

病床29.2万张。

全省执业医师15.1万人。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73家,服务人口覆盖率86.8%。

1127所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项目全部建成。

(三)社会保障2008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60.8万人、1266.2万人、864.1万人、865万人和638万人。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237.5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月人均养老金1214.8元。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全面展开,参保居民58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由上年14个扩大到40个,参保农民29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97.0%。

普遍建立了城乡低保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四)人居环境山东山清水秀,民风纯朴,主要城市公共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及休闲娱乐设施齐全。

威海市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获“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日照市获“2009年度联合国人居奖”。

山东省情省况

山东省情省况

第一章自然地理【位置面积】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38°′、东经114°′~122°′之间。

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全境南北最长约420多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多公里,总面积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省会为济南市。

【地形地貌】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

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米,为全省最高点。

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全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丘陵占%,平原占55%,洼地占%,湖沼平原占%,其他占%。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和胶东丘陵区。

属鲁中南山丘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河流湖泊】山东水系比较发达,自然河流的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在公里以上。

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其中在山东入海的有300多条。

这些河流分属于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和胶东水系,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洙赵新河等。

湖泊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南平原之间的鲁西湖带。

以济宁为中心,分为两大湖群,以南为南四湖,以北为北五湖。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湖相连,南北长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为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4省8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 [ 财富网 2007-5-10 15:00:40 文章录入:cf158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山东省情省况一、山东概况山东因位于太行山以东,故称为山东。

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这里四季气候分明,雨量适中,具有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1-14℃之间。

山东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是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西周时期,齐国、鲁国都建都于此,因经济、文化发达,所以,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故人们将“齐鲁之邦”作为山东省的代称。

山东是以农业为主的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如棉花、小麦、花生的总产量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工业也随之迅猛发展,在原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轻工业、电子业也得到不断发展。

并且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诞生了许多名牌企业,推出了许多名优产品。

如青岛的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青啤集团、颐中集团,济南的轻骑集团,烟台的张裕集团等都已家喻户晓。

另外,山东省的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储量丰富,其中黄金产量也跃居我国榜首。

齐鲁大地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涌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有中国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能工巧匠尊为“祖师”的鲁班,以神机妙算著称的诸葛亮。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一代神医扁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齐鲁大地之所以造就了这么多的名人,这与我们山东人吃苦耐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山东依靠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丰富的物产。

此外工艺品也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潍坊的风筝,济南的羽毛画,青岛的贝雕画,珍珠工艺品,烟台的草编,曲阜的楷木雕刻都是不错的工艺品。

俗话说:“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北方却有一山一水一圣人”。

山东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得到相应开发,增添了许多风景名胜及新兴景观。

如:潍坊国际风筝节,孔子文化节,泰山登山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二、山东社会历史简况(一)行政区划(二)人口与民族1、山东省总人口山东省总人口为9079·31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8439·28万人相比,增加了640·03万人。

2、人口分布山东省人口分布如下:济南市592·17万人青岛市749·42万人淄博市418·48万人枣庄市354·66万人东营市179·30万人烟台市663·57万人潍坊市849·53万人济宁市774·03万人泰安市533·46万人威海市259·70万人日照市268·62万人莱芜市123·35万人临沂市994·26万人德州市529·37万人聊城市541·19万人滨州市356·41万人菏泽市809·80万人3、家庭户人口2000年11月1日0时,山东省共有家庭户2700·6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677·74万人,占总人口的95·58%,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21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75人下降了0·54人。

4、年龄构成山东省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892·78万人,占20·85%;15-64岁的人口为6457·09万人,占71·1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29·44万人,占8·03%。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7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3个百分点。

5、性别构成山东省人口中,男性为4596·44万人,占50·63%;女性为4482·87万人,占49·37%。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53。

6、民族构成山东省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017·30万人,占99·3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2·01万人,占0·68%。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628·33万人,增长了7·49%;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1·69万人,增长了23·23%。

7、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山东省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302·44万人,占3·3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002·02万人,占11·04%;接受初中教育的3326·14万人,占36·63%;接受小学教育的2972·24万人,占32·74%。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975人上升为3331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7140人上升为1103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25182人上升为36634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6260人下降为32736人。

山东省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767·98万人。

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粗文盲率由16·87%下降为8·46%,下降了8·41个百分点。

注:(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在常住地进行登记。

(3)在山东省总人口中,包括按普查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漏报率计算的漏登外来人口。

(4)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的集体居住的人。

附:山东省人口呈现的六大特点。

1、人口十年仅增640万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00年11月1日零时,山东省总人口为9079·31万人,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零时山东省8439·28万人口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增长了7·58%,低于全国11·66%的增长幅度。

人口出生率为10·75‰,死亡率为6·29‰,自然增长率为4·46‰,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5‰左右。

这一结果表明,山东省不仅平稳度过了第三次生育高峰,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已经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状态。

普查结果还表明,山东省男女比例目前基本平衡,其中男性为4596·44万人,占50·63%;女性为4482·87万人,占49·37%。

2、户均减少半个人此次人口普查数字表明,山东省人口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

山东省家庭户规模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每户3·75人缩小为目前的3·21人。

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流动性增强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3、老龄化进程加快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8·03%,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2%上升了1·83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这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以及医疗水平不断改善的充分体现,同时,由于人口生育水平的下降,山东省人口“老龄化”进程有加速的趋势。

据了解,国际上通常把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作为人口老龄化的起点。

按照这个标准和山东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山东省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人口社会。

4、30人中有1个大学生数据表明,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山东省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75人上升为333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7140人上升为1103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5182人上升为3663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则由36260人下降为32736人。

另一方面,山东省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大为减少,粗文盲率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6·87%下降为8·46%。

5、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少数民族人口为50·32万人,到目前,这一数据上升为62·01万,增长了23·23%,同期山东省汉族人口仅增长7·49%。

据分析,山东省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流动性增强,来山东务工经商和通婚落户的少数民族增多;二是受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影响;三是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后所生的婴儿,多数申报为少数民族成分。

6、流动人口大增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普查结果表明,山东省流动人口总量已达740·3万人,比1995年人口小普查时的295·1万人增加了445·2万人,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的180万人,占19%;省内跨市、县、乡级流动的560·3万人,占81%。

从流动人口的流向看,省际之间流动人口已由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净流出型转变为净流入型;省内流动人口以由农村向城镇流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为主三)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

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

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

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名人辈出,人杰地灵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发挥着重大影响。

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

思想家孟子、墨子、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和手工艺家鲁班、神医扁鹊、军事家诸葛亮以及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

(四)山东历史记事【济南市人民政府成立】1948年8月下旬,华东野战军前委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确定以7个纵队攻打济南城,统由谭震林、许世友、王建安指挥;8个纵队打援,由粟裕指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