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概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B
2、B
3、C
4、B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不仅是人物生活的背景,也是小说艺术的重要描写对象。

A. 人物
B. 环境
C. 情节
D. 行动
正确答案:B
2.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话语形式是()
A. 对比
B. 对偶
C. 排比
D. 对仗
正确答案:B
3. 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是()
A. 理性思维
B. 创作手段
C. .创作动机
D. 灵感
正确答案:C
4. 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

A. 集体性
B. 人民性
C. 传承性
D. 立体性
正确答案:B
5. ()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

A. 散文
B. 小说
C. 诗歌
D. 戏剧
正确答案:A
6. 叙述者=人物的这种叙述视角又称为(),就是叙述者所知道的同人物知道的一样多。

A. 见证人视角
B. 内焦点叙事
C. 主人公视角
D. 外视角
正确答案:B
7. 抒情文学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间接反映。

A. 主观化。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文章解读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A
2、A
3、A
4、C
5、A
一、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诗经》中的风、雅、颂,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A. 题材内容
B. 结构类型
C. 语言体式
D. 表达手法
正确答案:A
2. 普遍运用专门术语是下列哪种语体的语言特点()
A. 科学语体
B. 文艺语体
C. 个性化语体
D. 文学语体
正确答案:A
3. 将阅读描写为“感知—理解—记忆”的过程是哪种阅读教学模式
A. 讲授—训练模式
B. 示范—训练模式
C. 感悟—积累模式
D. 情境—感悟模式
正确答案:A
4. 电脑文本与传统文本差别的根源在于()
A. 表达手法
B. 艺术功能
C. 信息媒体
D. 接受方式
正确答案:C
5. 中学文言文课文,运用比较多的是哪种注释方式?
A. 考注式
B. 评点式
C. 语义式
D. 概括式
正确答案:A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多层次的构成。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2. 在解读电脑文本时,教师不再具有传统的权威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3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C
2、C
3、B
4、D
5、C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成语“难兄难弟”出自()。

A. 《聊斋志异》
B. 《典论论文》
C. 《世说新语》
D. 《师说》
正确答案:C
2. 高适作品中的“第一大篇”是()。

A. 《听吹笛》
B. 《封丘县》
C. 《燕歌行》
D. 《白雪歌》
正确答案:C
3. 《论六家要指》一文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谈
C. 葛洪
D. 张华
正确答案:B
4. 为唐诗开辟了一条健康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正确道路的诗人是()。

A. 王勃
B. 杨炯
C. 王昌龄
D. 陈子昂
正确答案:D
5. 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古诗”,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

A. 钟嵘《诗品》
B. 《文选》
C. 刘勰《文心雕龙》
D. 《玉台新咏》
正确答案:C
6. 《晋楚城濮之战》出自()。

A. 《春秋》
B. 《左传》
C. 《国语》
D. 《战国策》
正确答案:B
7. 被誉为“十才子之冠”的诗人是()。

A. 吉中孚
B. 韩翃。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A
2、B
3、B
4、D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包括思维训练型、技能训练型、跳摘训练型等。

A. 发展训练型
B. 感知体验型
C. 引导启发型
D. 跳摘训练型
正确答案:A
2. 古代的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后人推断是()代人的作品。

A. 唐
B. 宋
C. 秦
D. 明
正确答案:B
3. 引导启发型语文教学方法源于()“愤启—悱发”思想。

A. 荀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老子
正确答案:B
4. 口语交际课上,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把话说通顺,说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做到无语病。

因此,口语交际课必须具有语言的()。

A. 互动性
B. 情境性
C. 综合性
D. 规范性
正确答案:D
5. “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的本质区别是()。

A. 是否是双向互动的动态过程
B. 实践性
C. 主观性
D. 个性化
正确答案:A
6. 应认真细读,揣摩探究,有时甚至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判断和评价。

A. 默读
B. 朗读
C. 精读
D. 略读
正确答案:C。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4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D
2、B
3、C
4、C
5、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进行了规定,小学阶段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即可。

A. 2500
B. 3500
C. 2000
D. 3000
正确答案:D
2. 在五四运动前后,()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 梁漱溟
B. 陶行知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正确答案:B
3. ()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可以分为引导点拨型、领导管理型以及教导达标型。

A. 感知体验型
B. 发展训练型
C. 引导启发型
D. 跳摘训练型
正确答案:C
4. ()年试用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将先前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A. 1999
B. 2001
C. 2000
D. 1985
正确答案:C
5. 五四后,小学语文课程由“国文”改为(),实现“言文一致”,这是划时代的变化。

A. 国语
B. 语文
C. 中文
D. 汉语言
正确答案:A
6. 在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家()提出要以“教学法”的名称代替“教授法”。

A. 梁漱溟
B. 陶行知
C. 张志公
D. 吕叔湘
正确答案:B
7. 口语交际课上,必须要求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普通话,做到发音准确;必须要求学生。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17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
1、D
一、单选题(共 1 道试题,共 1 分。

)V 1. 语文教材依语体区分为:白话文教材;( )
A. 指定交际教材
B. 培训类教材
C. 原版交际教材
D. 文言文教材
正确答案:D
三、判断题(共 23 道试题,共 92 分。

)V 1. 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他包括劳动美、革命斗争美和人的自身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是认识主体对言语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包含着感知、理解和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在反映社会美的课文中,反映人心灵美的课文占的比重最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概括性的陈述性知识可以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5.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就是分析作者的思路,分析作者怎样用论据证明或反驳论点的,因此要重点学习论证方法,以了解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6. 教材中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等美育因素大多存在于课文中。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人物形象的主要是分析: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矛盾冲突;分析思想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8.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风格,除了一般特点外,还应分析其体现的专业化特色: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2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2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1)17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A
2、C
3、B
4、D
5、B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四家诗”中最晚出的一家是
A. 毛诗
B. 鲁诗
C. 齐诗
D. 韩诗
正确答案:A
2. “汉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A. 韩诗
B. 鲁诗
C. 毛诗
D. 齐诗
正确答案:C
3. 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A. 《秦中吟》
B. 《秦妇吟》
C. 《古离别》
D. 《乌衣巷》
正确答案:B
4. 七律的第一大家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宋之问
D. 杜甫
正确答案:D
5. 《龟虽寿》的作者是()
A. 曹丕
B. 曹操
C. 王粲
D. 刘桢
正确答案:B
6. 在中国古籍的整理编辑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是()。

A. 贾谊
B. 晁错
C. 刘向
D. 桓宽
正确答案:C
7. 《论六家要指》一文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谈
C. 葛洪。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1

东北师范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论17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A2、D3、D4、B5、A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是有目的的、较持久的、伴随着积极思维活动的感知觉活动。

A. 观察B. 注意C. 想象D. 联想正确答案:A2. ()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A. 兴趣B. 性格C. 意志D. 动机正确答案:D3. ()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所进行的评价。

A. 初始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发展性评价D. 终结性评价正确答案:D4. ()是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A. 联想B. 想象C. 记忆D. 观察正确答案:B5. ()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A. 阅读B. 理解C. 鉴赏D. 分析正确答案:A6. ()大力提倡新文学,并积极主张变法。

他在《变法通义》中所论述的学校、科举、师范、文字等内容都与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谭嗣同D. 陶行知正确答案:B7. 1924年,黎锦熙先生的()出版。

这是第一本教科书形式的语文教学法专著。

A. 《新著国语教学法》B. 《中等国文》C. 《国文百八课》D. 《语文学科教学论》正确答案:A8. ()是以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A. 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答案:B
8.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主张“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体的独立性。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9. 1987年,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13.陶渊明是著名的()。
A.山水诗人
B.游仙诗人
C.田园诗人
D.山水田园诗人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4.“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A.《项羽列传》
B.《冯谖客孟尝分:2分
正确答案:A
15.《白玉苦瓜》的作者是()。
A.穆旦
B.余光中
正确答案:CD
三、判断题(共14道试题,共42分)
1.产生于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2.中唐古文运动是发生在中唐后期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3.《楚辞》是产生于我国南方楚地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A.错误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6.下列作品是“朦胧诗人”创作的有()。
A.《致橡树》
B.《再别康桥》
C.《白玉苦瓜》
D.《天狗》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7.宋代诗文革新运动早期的领袖是()。
A.欧阳修
B.刘向
C.李商隐
D.陶渊明
满分:2分
正确答案:A
8. ()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
A.边塞诗
B.《画梦录》
C.《寄小读者》
D.《湘西散记》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9.最能体现沈从文小说风格的,是其传世之作()。
A.《汉书》
B.《天狗》
C.《边城》
D.《故乡》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0.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C.艾青
D.海子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6.《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
满分:2分
正确答案:D
17.《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
B.感情的变化
C.事理的逻辑
D.想象的展开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8.冰心散文的代表作是()。
A.《朝花夕拾》
大学语文17秋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诗风“沉郁顿挫”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李白
C.杜甫
D.李商隐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2.鲁迅的《野草》是一部()。
A.杂文集
B.短篇小说集
C.散文诗集
D.抒情小品散文集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3.写出“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的作家是()。
A.王朔
B.王小波
C.巴金
D.余秋雨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4.繁漪这个人物出现在()。
A.鲁迅的《狂人日记》中
B.曹禺的《雷雨》中
C.老舍的《茶馆》中
D.张爱玲的《金锁记》中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5.“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
A.岑参
B.高适
C.汤显祖
D.张华
B.婉约词
C.唐传奇
D.花间词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9. ()是20世纪30年代“京派”散文家,其著名的散文集是《画梦录》。
A.余光中
B.王小波
C.余秋雨
D.何其芳
满分:2分
正确答案:D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A.《玉台新咏》
B.《宋书》
C.《文选》
D.《乐府诗集》
满分:2分
正确答案:C
11.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二、多选题(共3道试题,共18分)
1.《诗经》六艺:(),赋、比、兴。
A.风
B.雅
C.意
D.颂
满分:6分
正确答案:ABD
2.豪放派词代表词人有()等。
A.曹禺
B.苏轼
C.辛弃疾
D.夏衍
满分:6分
正确答案:BC
3.关于《长恨歌》的双重主题说,指的是()。
A.同情说
B.自伤说
C.爱情说
D.讽喻说
满分:6分
A.艾青
B.巴金
C.郭沫若
D.夏衍
满分:2分
正确答案:B
12.新月诗派为了使诗歌走上规范化创作道路,1926年4月,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人创办()副刊《诗镌》,大力提倡新格律诗,形成新月诗派。他们的作品章法严谨,句式整饬,语言凝练,音韵铿锵。
A.《晨报》
B.《华商报》
C.《文化报》
D.《商报》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4.豪放词概括来说北宋词有两大流派:一个是婉约派,一个是豪放派。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A
5.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风等。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6.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笔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就已经被称之为“诗史”。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2.中唐古文运动是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号召,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统治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3.花间词词风香软浮艳,落笔多在闺房,描写情爱,以堆砌华艳的词藻来形容妇女的服饰体态,“花间”得名于张泌的《蝴蝶儿》词“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7.“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的一个分支,从时间上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写实小说几乎同时出现,尽管1989年《钟山》杂志推出“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时并没有“新历史小说”这一称谓,但作为一种小说形态,实际早已经在文坛出现。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10.豪放派词的特点为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在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称之为豪放词。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1.婉约词是指自花间词以下,以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为代表的词派,他们的词表情达意一般崇尚含蓄婉转,充分发挥了词“专主情致”的特点。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正确答案:B
14.李清照词清新自然、流畅洁净,“别是一家”,后人称她这种词为“安易体”。
A.错误
B.正确
满分: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