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生物池计算书(1500t)(最新整理)
A2O生物池计算书(1500t)(可编辑修改word版)

X X设计院计算书工程名称: XXX 污水处理工程——A2/O 生物池工程代号: 2013-M011-03专业: 工艺计算:校对:审核:2016 年5 月20 日生物池工艺计算(一)1、设计进出水水质表1 进水水质表2 出水水质2、基础资料:近期规模:0.30×104m3/d,远期:0.60×104m3/d。
考虑 XXX 污水处理厂进水规模,生化池近期设一组两格,单格流量:0.15×104m3/d ,K=1.84z设计水温15℃。
XXX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一级标准的 B 标准。
3、基本参数设定: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3500mg/L。
溶解氧浓度 C=2.0mg/L。
q h ti d m × 4、A 2/O 生物池理论计算4.1 好氧池计算4.1.1 硝化菌比生长率m = 0.47´N a ´ K N + N ae 0.098×(15- 15) = 0.47´8 ´ 0.4 + 8e 0.098´ (15- 15)= 0.448dK N ——硝化作用中氮的半速率常数, 15℃时取 0.4 N a ——反应池中氨氮浓度,mg/L 4.1.2 设计污泥龄q = F ×q = F 1= m2.5´1= 5.585d 0.448θd ——反应池设计泥龄值(d )F ——安全系数,取 1.5~3.0,本设计取 2.54.1.3 污泥净产率系数Y = f ×(Y h -0.9×b h ×Y h ×f t 1 + b ×f dX + y × )S i 0.9´ 0.08´ 0.6´ 1.072(15- 15) 220= 0.85´= 1.303(0.6 - 1 5.585+ 0.08´ 1.072(15- 15) + 0.6´ ) 120 Y ——污泥产率系数;ψ——反应池进水中悬浮固体中不可水解/ 降解的悬浮固体的比例, 通过测定求得,无测定条件时,取 0.6;X i ——反应池进水中悬浮固体浓度(mg/L );f ——污泥产率修正系数,通过实验确定,无实验条件时取 0.8~0.9,本设计取 0.85b h ——异氧菌内源衰减系数(d -1),取 0.08; Y h ——异氧菌产率系数(kgSS/kgBOD 5),取 0.6; f t ——温度修正系数,取 1.072(t-15);S i ,S e ——反应池进水、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浓度(mg/L)。
A2O计算书

二 沉砂池计算1. 基 本 数 据1.1 流 量日 平 均 流 量 Qav = m3 / d =0.46 日 最 小 流 量 Qmin = m3 / d =0.46 日 变 化 系 数 Kz =日 最 大 流 量 Qmax = Kz * Qav =#NAME? m3/d =#NAME? m3 /s 2 进 水 井 及 堰2.1 进 水 井 尺 寸最 大 流 量 Qmax =#NAME? m3 /s最 小 流 量 Qmin =0.46 m3 /s进水井格数 n =格进水井堰板方向宽 L =m进水井长 W =m进水井高 H =m进水最大上升流速 V = Qmax/(n*w*L) =#NAME?m/s进水最小上升流速 V = Qmin/(n*w*L) =0.26m/s2.2 矩形堰2.2.1 薄壁平顶堰 (不淹没,无侧面收缩,流速忽略)使用公式 : 通过堰口的流量为 Q = m * b * (2 * g)1/2* H3/2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公式 取值 :堰数 n1 =单堰宽 b = m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m3 /s重力加速度 g =9.81 m / s2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 H =#NAME?m流量系数为 m = #NAME?堰负荷 q =#NAME?l / (m * s)按单堰过流平均流量校核堰数 n2 =单堰宽 b = m单堰流量 Q' = Qav/(n1-1) = m3 /s重力加速度 g =9.81 m / s2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 H =#NAME?m流量系数为 m = #NAME?堰负荷 q =308.6l / (m * s)2.3 渠道尺寸流量 q =#NAME?cu m / s水深 h=0.500m渠宽 w =0.900m流速 v = q/h/w#NAME?m/s2. 机械格栅格栅台数量 n =格栅间隙 b =格栅安装角度 a =单套设备宽 Wo =设备总高 H2 =单套设备总宽 W2 =渠道数 n1 =每条渠道宽 W =每条渠道深 H =导流槽长度 L1 = H * ctg(a) =m 排渣高度(距渠底) H1 =栅前水深 h1 = m栅前流速 V1 = m/s过栅流速 V = m/s单套格栅过流量 Qs =m3/d过栅水头损失 dh = m栅后水深 h2 = m栅后流速 V2 = m/s栅渣产率 f =m3/103m3污水栅渣产量 Wf = Qav * f = 2.000m3按单渠过流平均流量校核栅前水深 h1 = m栅前流速 V1 = m/s过栅流速 V = #NAME?m/s单套格栅过流量Qs = Qav=40000.0m3/d过栅水头损失 dh = #NAME?m栅后水深 h2 = #NAME?m栅后流速 V2 = #NAME?m/s3 沉砂池 : D=3.5 m4. 沉砂池出水堰计算使用公式 : 通过堰口的流量为 Q = m * b * (2 * g)1/2* H3/2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公式 取值 :堰数 n1 =单堰宽 b = m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m3 /s重力加速度 g =9.81 m / s2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 H =#NAME?m流量系数为 m = #NAME?堰负荷 q =#NAME?l / (m * s)三 配水井计算使用公式 : 通过堰口的流量为 Q = m * b * (2 * g)1/2* H3/2流量系数为 m = 0.405 + 0.0027 / H公式 取值 :堰数 n1 =单堰宽 b = m单堰流量 Qma = Qmax/n1 = m3 /s重力加速度 g =9.81 m / s2 使用试算方法得到以下结果:堰上水深 H =#NAME?m流量系数为 m = #NAME?堰负荷 q =#NAME?l / (m * s)m3 /sm3 /s#NAME? m3 / h。
A O生物池 厌氧缺氧好氧 计算书

0.048 Mpa
0.004 Mpa
0.005 Mpa
p气= = q=
Sq= n3= Fo= Fo单= v风=
h1+h2+h3+h4+△h= p气×1000=
G1max/q= V好/H/n= Fo/n3=
0.059 Mpa
59 kPa
2 m3/h
0.3~0.7 5
m2
519.679 个
7.14 mg/mgNH3-N 198.374 mg/L
0.1 mg/mgBOD5 11 mg/L 3.57 mg/mgNO3-N 63.4871 mg/L 156.113 mg/L
以12.4%计 用于生物细胞合成
>100mg/L(CaCO3计)
n=
2组
V单=
V/n=
1375 m3
H=
5m
S单=
V单/H=
SALK ℃ ℃
出水指标(mg/L) 50 10 10 5 5 10 15 0.5 6~9
A2O生物反应池(厌氧/缺氧/好氧)
判断是否可采用A2O工艺
项目
符号
公式
BOD5/TN(碳氮比)
k1=
S0/Nt=
BOD5/TP(碳磷比)
k2=
S0/Pt=
A2O生物反应池容积计算(污泥负荷法) 去除水中BOD5,N和P
(1+R)Q0/n=
0.08102 m3/s
0.6 m/s
Q2/v2=
0.13503 m2
A
0.36747 m
取值 0.6 m
(1+R+R内)Q0/n=
0.16204 m3/s
B=
A2O计算说明书

A2/O工艺计算说明书1.概述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主要是来自居民生活污水和市区内的工业废水,该工业废水在排入市政管网之前已经过适当处理,并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直接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进一步处理。
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市政排水管网固定排放口收集。
假定污水中主要是可溶性有机物、氮、磷等,而且有机物的浓度不是特别高,可生化性较好,在处理时需要考虑常规的脱氮除磷。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确定该城区水质特点为:设计水质BOD COD SS TN TPmg/L240400250408污水排放的要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则出水水质特点为:控制指标BOD COD SS TN TP含量(≤mg/L)2060202012.工艺选择和评价在活性污泥法中,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推荐对于设计流量小于10×104m3/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氧化沟法、A2/O法进行处理。
由于氧化沟对于脱氮除磷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占地比较大。
所以应选用A2/O工艺进行生化处理。
A2/O工艺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典范,它由脱氮工艺和除磷工艺综合起来的一种能够起到同步脱氮除磷作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它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综合体,并具有优良的BOD降解和脱氮除磷的效果,其工程投资低,且有丰富的、可借鉴的设计运行经验,所以在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被采用。
A2/O工艺原理是有机氮通过氨化作用转变为氨氮,好氧下继续发生硝化转变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含有硝态氮与原污水一起从好氧池流到进行反硝化脱氮作用的缺氧区;磷在厌氧条件下被聚磷菌释放,在好氧区又被聚磷菌吸收,达到除磷目的;污染物在好氧区被氧化降解,去除COD和BOD5。
根据A2/O脱氮除磷工艺主要设计参数来考查该城区污水是否可采用A2/O 工艺。
A 2/O 脱氮除磷主要设计参数设计项目 要求数值 BOD 5污泥负荷 0.13~0.2 好氧段总氮负荷 小于0.05 厌氧段总磷负荷 小于0.06 溶解氧浓度DO (mg/L ) 好氧区域大于2厌氧池COD : TN 大于8 总水力停留时间t 8~11h 污泥回流比R 0.5~1.0 混合液回流比R 内 1.0~3.0 厌氧池TP : BOD 5 小于0.06由上可知:本城区污水处理设计中COD/TN=400/20=20>8 (符合要求)TP/BOD 5=8/240=0.033<0.06 (符合要求) 故可采用A 2/O 工艺。
1.5万吨污水A2O工艺详细计算书

Q max=15000m'/d=625 in^Zh=O. 174 mVs2.进出水水质要求3. ①.BOD5污泥负荷N=OJ3kgBOD5/(kgMLSS • d)② •回流污泥浓度X R =9 OOOing/L③ •污泥回流比R=50%④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浓度)X='-X. =』Lx9000 = 3000mg/L1 + R R 1 + 0,5⑤ •设 MLVSS/MLSS=0.75 ⑥•挥发性活性污泥浓度Xy = 0.75 X =055 x 3000 = 2250 川g/厶⑦.NH3-N 去除率. = ^X I00% = 2^X 10O% = ^.7%⑧.内回流倍数① .总有效容积设计参数 L 设讣最大流量4. A2/O 曝气池计算—牆沖W 200%② .反应水力总停留时间③ .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1: 4厌氧池停留时间r 庆=A X 6J5=L025/H 池容=±X 2564=427・3〃F ;6 、 6池容 V =-x 2564=427.3加3; 以646・ 15=4.1爪 池容=-x2564=17093/M O6H=3 m4・5m 。
则每条廊道长度为L = — =8" = 31.7/M , 取 32mbn 4.5x6⑦.尺寸校核^ = 21 = 7.1, ± = ±^ = 1.5h 4.5D 3长比宽在5~10间,宽比高在1~2间,可见长、宽、深皆符合要求5.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① 进水管进水通过DN500的管道送入厌氧一缺氧一好氧池首端的进水渠道。
反应池进水管如•流量Q 严籍“⑺" 管道流速V =09”/$F 二 Q ySo NX JOOOOx% 如0.13x3000_ V一 Q 10000= 0.26〃 = 6.15/?缺氧池停留时间如=-x6.15=1.025", 駅6好氧池停留时间%=-x 6④. 反应池有效深度取超高为I-Onir 则反应池总高//=3.0 + L0=4.0/n⑤. 反应池有效面积⑥. 生化池廊道设置设厌氧池I 廊道, 缺氧池1廊道,好氧池4廊道,共6条廊道。
污水处理A2O生物池(厌氧缺氧好氧)计算公式

硝化需氧量 反硝化脱氮产生氧量 好氧池实际总平均需氧量
好氧池实际总最大需氧量
去除1kgBOD5需氧量
20℃清水溶解氧饱和度 T℃清水溶解氧饱和度
标准大气压 压力修正系数 好氧池中溶解氧浓度 污水与清水传氧速率比 污水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之比 微孔曝气器距池底 微孔曝气器安装深度 微孔曝气器出口处压力 微孔曝气器氧转移效率
k1=
S0/Nt=
BOD5/TP(碳磷比)
k2=
S0/Pt=
A2O生物反应池容积计算(污泥负荷法) 去除水中BOD5,N和P
A2/O生物反应池设计流量
Q=
Q总=
BOD5污泥负荷
N=
混合液悬浮物固体浓度MLSS
X=
3.42857 40
7000 0.08 3500
m3/d kgBOD5/(kgMLSS·d) mgMLSS/L
L=
S单/W=
15.2778 m
=
取值 62.5 m
k4=
B/H=
1.8
k5=
L/B=
6.94444
H1=
0.5 m
H2=
H+H1=
5.5 m
1~2 5~10 0.5~1.0m
Q0=
Qs=
v=
S=
Q0/v=
D=
4S π
0.08102 m3/s 0.8 m/s
0.10127 m2
0.35909 m
=
v1=
单个曝气器通气量 单个曝气器服务面积 单组好氧区配置曝气器数量 单组好氧区表面积 单格曝气器服务面积 单组好氧池供风干支管风速
供风干管管径
需双侧供气供风支管风量 需双侧供气供风支管管径
A2O工艺设计计算(最新整理)

A 2/O 工艺生化池设计一、设计最大流量Q max=73500m 3/d=3062.5 m 3/h=0.850 m 3/s二、进出水水质要求表1 进出水水质指标及处理程度CODCr BOD5TN SS 磷酸盐(以P 计)进水水质(mg/L )35027030.9300 5.4出水水质(mg/L )501015101处理程度(%)86%96%51%97%81%三、设计参数计算①.BOD 5污泥负荷N=0.14kgBOD 5/(kgMLSS ·d)②.回流污泥浓度X R =10 000mg/L③.污泥回流比R=50%④.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污泥浓度)L mg X R R X R /3.3333100005.015.01=⨯+=+=⑤.TN 去除率%5.51%1009.30159.30%1000e 0=⨯-=⨯-=TN TN TN TN η⑥.内回流倍数%2.1061062.0515.01515.01==-=-=ηηR 四、A 2/O 曝气池计算①.反应池容积330425264.425253333.30.1407273500NX S Q m m V ≈=⨯⨯=∙=②.反应水力总停留时间h h d t 1492.1358.07350042526Q V ≈====③.各段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厌氧:缺氧:好氧=1:1:4厌氧池停留时间,池容;h t 33.21461=⨯=37.70874252661m V =⨯=缺氧池停留时间,池容;h t 33.21461=⨯=37.70874252661m V =⨯=好氧池停留时间,池容。
h t 34.91464=⨯=36.283504252664m V =⨯=④.校核氮磷负荷好氧段TN 负荷为:()d kgMLSS kgTN N ⋅=⨯⨯=∙∙/024.06.8350233339.3073500V X T Q 30厌氧段TP 负荷为:()d kgMLSS kgTN P ⋅=⨯⨯=∙∙/017.07.708733334.573500V X T Q 10①剩余污泥量:,(kg/d)X ∆sX P P X +=∆式中:()vX V K S S Q Y P d e X ⨯⨯⨯--⨯⨯=0%50)(⨯⨯-=Q TSS TSS P e s 取污泥增值系数Y=0.5,污泥自身氧化率,代入公式得:05.0=d K ()75.03.342526.005.001.03.0735005.0⨯⨯⨯--⨯⨯=X P=5395kg/d()dkg P S /5.10657%50735001.03.0=⨯⨯-=则:dkg P P X s X /5.160525.106575395=+=+=∆湿污泥量:设污泥含水率P=99.2%则剩余污泥量为:hm d kg P W Q s /6.83/6.20061000)992.01(5.16052%100)1(3==⨯-=⨯-=⑤.反应池主要尺寸反应池总容积:V=425263m设反应池2组,单组池容积:V 单 =3212632m V=有效水深5m ,则:S 单=V 单/5=4252.62m 取超高为1.0m ,则反应池总高m H 0.60.10.5=+=生化池廊道设置:设厌氧池1廊道,缺氧池1廊道,好氧池4廊道,共6条廊道。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300
mm
双侧供气 (向两侧 廊道供 气)
流速v=
流量Qs双 =Gsmax/3=
472.2194231 (m3/h)=
10 m/s;
0.129266457 (m)
取支管管径为
DN
450
mm
10、厌氧
池设备选
择(以单
组反应池
计算)
厌氧池设
导流墙,
将厌氧池
分成3格,
每格内设
潜水搅拌
机1台,所
坱功率按
5W/m3池容
0.14 3000 100
1500
62
163
取R内=
200
(3)反 应池容积 V,m3
反应池总 水力停留 时间:
V=QS0/NX= t=V/Q=
各段水力 停留时间 和容积:
厌氧:缺 氧:好氧 =1:1:3
(4)校核 氮磷负 荷, kgTN/(kg MLSS·d)
好氧段总 氮负荷=Q ·TN0/(XV 好)=
将各值代入: Px= Ps=
△X=
每氧化 1mgNH3-N需 消耗碱度 7.14mg; 每还原 1mgNO3--N 产生碱度 3.57mg; 去除 1mgBOD5产 生碱度 0.1mg。
剩余碱度S ΔLK1=进 水碱度-硝 化消耗碱 度+反硝化 产生碱度+ 去除BOD5产 生碱度 假设生物 污泥中含 氮量以 每日用于 合成的总 氮 即,进水 总氮中有
计算。
0.065586 0.1311721
厌氧池有效容
积V厌=
混合全池污水
所需功率为
11、缺氧
池设备选
择(以单
组反应池
计算)
缺氧池设
导流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曝气器数量计算
选用微孔管式曝气器,Ф70x1000,设计通气量 4-8m3 /h; 1.根据曝气群供气量计算,单个曝气器供气量按 6m3/h 计算,曝气器需要数
7
量为:n≥:498/6=83 个。 2.实际曝气群设计个数为 88 个,满足计算要求。
10.混合液回流泵计算
混合液回流比按 200%计算, Q=3000m3/d=125m3/h(单格)。 选用潜水泵, Q=150m3 /h,H=2.0m,N=4kW。
当污泥回流 R=100%时,Qr=5000 m3/d
QRi
=
1000´ 864´ 0.030´ 3.5 20- 8
3000 =4560m3/d
混合液回流比 R=200%考虑,混合液总回流量为 6000 m3/d,单格混合液回流量
为 3000 m3/d。
8.曝气系统计算(两池之和)
8.1 好氧池设计需氧量
Y=
f ×(Yh -
0.9×bh ×Yh ×ft + y ×X i )
1 qd
+
bh ×ft
Si
= 0.85´ (0.6 - 0.9´ 0.08´ 0.6´ 1.072(15- 15) + 0.6´ 220)
1 + 0.08´ 1.072(15- 15)
120
5.585
= 1.303
Y——污泥产率系数;
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3500mg/L。溶解氧浓度 C=2.0mg/L。
2
4、A2/O 生物池理论计算
4.1 好氧池计算 4.1.1 硝化菌比生长率
m= 0.47´
Na ´ e = 0.098×(15- 15) 0.47´
8 ´ e = 0.098´ (15- 15) 0.448d
K N + Na
5.585
= 110.48kg / d
4.3.3 缺氧池容积
Va2 =
0.001×Q ×(Nki - Nte ) kde ×X
0.12 ×Wm
= 0.001´ 3000´ (35- 20) - 0.12´ 110.84 0.030´ 3.5
= 301.9m3
Nki——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本设计按进水总氮计算;
XX 设 计 院
计算书
工程名称: 工程代号: 专 业: 计 算: 校 对: 审 核:
XXX 污水处理工程——A2/O 生物池 2013-M011-03 工艺
2016 年 5 月 20 日
1
生物池工艺计算(一)
1、设计进出水水质
BOD5 (mg/l)
120
表 1 进水水质 COD (mg/l) SS (mg/l) NH3-N (mg/l)
187.50m3
4.3.2 排出系统的微生物量
Wm =
Q(Si - Se ) 1000
×f
×(Yh
-
0.9×bh ×Yh ×ft )
1 qd
+
bh ×ft
=
3000´
(120 -
20) ´
0.85´
(0.6 -
0.9´
0.08´
0.6´ 1.072(15- 15) )
1000
1 + 0.08´ 1.072(15- 15)
(CECS 149:2003 P8 公式 4.0.8)
式中( AOR )O2——好氧池的需氧量(kgO2/d),
Nti——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35mg/L);
Nki——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35mg/L,此处采用总氮数据计算,
35mg/L);
Nke——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8mg/L); Nte——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取 20mg/L); 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 BOD5 计时,取 1.47; b——常数,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 O2/kgN),取 4.57; 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 1.42。
(AOR)O2=0.001×1.47×3000×(120-20)+4.57[0.001×3000(35-8)-
6
0.12×110.48]-1.42×110.48-0.62×4.57[0.001×3000×(35-20)0.12×110.48]=503.89(kgO2/d) 8.2 标准需氧量计算:
1.024(30- 20)
=
835.56kg / d =
34.82kg / h
8.3 标准供空气体积 Gs
Gs
=
SOR 0.28´ EA
=
34.82 = 0.28´ 0.25
497.43m3 / h =
8.29m3 / min
考虑 1.15 的供气变化系数,标态供气量为:
8.29´ 1.15=9.53m3/min
ψ——反应池进水中悬浮固体中不可水解/ 降解的悬浮固体的比例,通过测
定求得,无测定条件时,取 0.6;
Xi——反 应 池 进 水 中 悬 浮 固 体 浓 度 ( mg/L); f——污泥产率修正系数,通过实验确定,无实验条件时取 0.8~0.9,本设计
取 0.85
bh——异氧菌内源衰减系数(d-1),取 0.08; Yh——异氧菌产率系数(kgSS/kgBOD5),取 0.6; ft——温度修正系数,取 1.072(t-15); Si,Se——反应池进水、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浓度(mg/L)。
代入 当 t=5℃,标准需氧量为:
SOR =
0.82´
503.89´ 9.17 (0.95´ 1.0´ 12.8- 2)´
1.024(5- 20)
=
783.87kg / d =
32.66kg / h
代入 当 t=30℃,标准需氧量为;
SOR =
0.82´
503.89´ 9.17 (0.95´ 1.0´ 7.6- 2)´
=
0.0601kgBOD5
/
KgMlss.d
容积负荷率:Fr=Ls×X=0.0601×3.5=0.210kgBOD5/m3·d
6、污泥回流量计算
根据物料平衡
进水:(TSS)Q+XRQR=(Q+QR)X 式 中 : QR——回 流 污 泥 量 ( m3/ d )。 XR——回流污泥浓度,根据公式:
XR
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管,曝气管敷设于池底,距池底 0.20m,淹没深度
5.8m,将实际需氧量 AOR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需氧量 SOR。
SOR =
AOR´ CS (20) a(br Csm(T ) - CL )´ 1.024(T- 20)
CS(20)——水温 20℃时清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度,mg/L;
好氧池的需氧量可根据去除的 BOD5 量和氮量等计算确定。实际供氧量应考虑 进水水量和进水水质的波动以及反应池混合液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好氧池的需氧
量可按下式计算:
( AOR )O2=0.001aQ(Si—Se)+b[0.001Q(Nki-Nke)- 0.12 Wm ] -c Wm
-0.62b[0.001Q(Nti-Nte) -0.12 Wm ]
3
4.1.4 好氧池容积
V0 =
Q ×(Si - Se )×qd ×Y 1000×X
=
3000´
(120 - 20)´ 5.585´ 1000´ 3.5
1.303 =
624m3
X——反应池混合液浓度(kgMLSS/m3)
4.2 厌氧池计算
4.2.1 厌氧池容积
Va1 =
Ta1 ×Q 24
=
1.5´ 3000 = 24
=
106 SVI
r
=10g/L
SVI 取 100,r 取 1,XR 取为 10000mg/L,其他符号同前。 220×3000+10000×QR=(3000+QR)×3500 QR=1513m3/d
回流比 R 为 50.43%,设计最大污泥回流比按 R=100%考虑,
则设计最大回流污泥量为 3000 m3/d。
5
7.混合液回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QRi
= 1000V3kde X Nte - Nke
-Qr
(CECS 149:2003 P8 公式 4.0.6)
式中
QRi——混合液回流量(m3/d); Qr——回流污泥量(m3/d), 按最大 R=100%污泥回流 Nte——反应池出水总氮浓度(mg/L,设计取 20mg/L)。 Nke——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取 8mg/L)。 按 t=150C 时计算,
5.4 A2/O 生物池总设计容积
V 总= V1+ V2+ V3 =192+369.6+864=1425.6m3 总水力停留时间:HRT=V 总 /Q=1425.6×24÷3000=11.40h
5.5 A2/O 生物池污泥负荷率
LS
=
Q´ (S0 - Se ) 1000´ X ´ V
=
3000´ 100 1000´ 3.5´ 1425.6
Csm(T)——设计水温 T℃时好氧池中平均溶解氧的饱和度,mg/L;
T——设计水温;
CL——好氧池中溶解氧浓度,2mg/L; a——污水传氧速率与清水传氧速率之比,取 0.82;
ρ——压力修正系数,取 1.0;
β——污水中饱和溶解氧与清水中饱和溶解氧之比,取 0.95。 查表得清水表面处饱和溶解氧值: t=5℃ Csm=12.8mg/L; t=20℃ Csm=9.17mg/L;t=30℃ Csm=7.6mg/L
240
220
24
TN (mg/l)
35
TP (mg/l) 3.0